A.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1分有多長說課稿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鍾表上的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是本單元第二節的內容。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使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把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從而使學生懂得去珍惜時間。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實際情境活動,讓學生建立一分鍾和一秒鍾的概念,體會分與秒的關系,掌握1分=60秒,學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過程目標: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1分鍾的長短,並感受時間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及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標:在實際操作及有趣的課堂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能力目標:通過拍一拍、聽一聽、讀一讀、唱一唱、寫一寫、等活動,培養學生估計時間的能力,教育學生從小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體驗1分時間的長短,建立一分鍾的概念。
教學難點:估計一分鍾有多長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對時分的知識在一年級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能區分時針、分針和秒針;能初步認識鍾面上的整點、半點;但是整點剛過和接近整點學生區分還有困難。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生活經驗少,但思維比較活躍,他們還是以無意注意為主,而無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點引起的,在教學時,盡可能創設生動的數學活動,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知識變成學生的切身需要,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動中求知。通過操作交流去探索創新。
二、教法學法
在教材的處理上,我聯系生活實際,用靈活多變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充分放手讓學生大量開展多種形式有趣的實踐活動,開放的情境,引導學生體驗。使學生較好的認識一分並且對於一分能幹什麼也會有深刻的認識。
三、設計理念
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創設生活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具體的情境中去感受數學的價值。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在這節課中,主要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人人參與教學全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新課程強調學習數學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應用的過程。《一分鍾能幹什麼》這一課意在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如數心跳、聽音樂、讀書、踢球等,體驗時間的長短,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把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東西。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應用的過程,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
四、教學預案
(一)創設情境,激趣促學
根據兒童認知發生、發展的規律來看,在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於是我利用2008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的場面,共同感受新年的鍾聲即將敲響,體驗一分鍾的長短,這種安排的意圖是用學生比較有興趣的事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為新知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新課標強調要注重各學科之間的整合。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初步體驗一分鍾時間的長短。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一分鍾能幹什麼都有一些模糊的認識,讓學生說說,給學生一個交流的機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發揮自己的個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起學生對時間的有關認識的記憶。
(二)實踐感知
1.一分鍾有多長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數心跳」這一活動,再次體驗到一分鍾的長短,強化學生的感知。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聽一遍會忘記,只有自己做一遍才能永遠的記住。在課堂中通過拍一拍、讀一讀、寫一寫、數一數、做一做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對於一分鍾的長短有了深刻的印象,為後面的估計打下了基礎。
2.分與秒的關系
在我們體驗完1分鍾脈搏的跳動之後,讓我們靜靜地看鍾面,一起來認識1分。觀察鍾面,上面有兩個我們的老朋友,最短走地最慢的是時針,這根長一點的走得比時針快的是分針,鍾面上還有一根又細又長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針,它可記錄比一分還短的時間,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請同學們觀察鍾面,動腦筋思考,一秒有多長呢?我們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
學生說出不同的辦法,同時選擇拍手的方法邊觀察鍾面邊體驗1秒,5秒,10秒,60秒的長短,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一看、數一數、分針與秒針的走動情況,學生發現了分與秒的關系。強調學生一定要把分與秒的關系記好,1分=60秒
我從「1秒鍾是多長」這里尋找切入點,讓學生拍手做,分別觀察分針和秒針的變化,注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總結能力的培養。在認識秒針時,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鍾面,區分時針、分針、秒針,然後總結出分與秒的關系。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和總結,比老師的講解更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使學生在經歷了觀察、總結、推斷的過程中體驗了觀察——思考——推斷——總結——歸納——運用的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活動體驗
1.鍾能幹什麼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四個活動(做計算題,讀三字經,畫太陽,拍球),學生分小組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學習活動,集體計時,匯報結果。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可以增加他們的成就感,讓他們感覺到在一分鍾里能做這么多事情,很驕傲。同時體驗1分時間的長短,建立一分鍾的概念。
學生通過四種活動對比談感受, 讓學生明白感覺時間的長短有時還與心情和喜好有關,並不失時宜的進行熱愛學習的思想教育。簡單的練習,為學生提供了體驗時間的機會,增進了同學之間或者師生之間的互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時,把課本上所學的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加深了學生對一分鍾的體驗,培養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2.一分鍾有多長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聽著音樂在一分鍾之內做自己喜歡的活動,這是對學生估測能力的訓練,有了活動已做基礎,先叫同學交流估計的辦法,然後跟隨一段歡快的音樂跳起來,估計一分到了就回到座位。
這個環節為學生創造了充分的機會實踐一分鍾的體驗。新課標中倡導從孩子們身邊的生活中擷趣素材,聯系生活學習數學,將數學還原於生活,指導於實踐。我讓學生在通過大量的活動感受到了一分鍾後,再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來估計一分鍾長短
4.幾分鍾的長短
在這一環節請學生選一首歌,估計一下大約需要幾分鍾,再全班一起唱唱,看看自己估計的對不對。新課標中倡導從生活中學習數學,還原於生活,指導於實踐。讓學生在通過大量的活動感受到了一分鍾後,再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來估計一分鍾以及幾分鍾的長短。在設計上採用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在學生有了一定時間的基礎上馬上讓學生進行估算練習,促進知識的進一步的鞏固。
(四)拓展思維,課堂回顧
1.中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檢查學生掌握程度,我又設計了下面三個活動,把課堂氣氛再次活躍起來。
①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這台春節晚會上,有我們熟悉的好朋友紅果果、綠泡泡,他們倆看到同學們對分和秒掌握的這么好,想考考大家,你想接受他們的挑戰嗎?
挑戰第一關: 是時,分,秒關系的換算。
1時=___分 1時30分=___分
1分=___秒 1分20秒=____秒
70分=___時___分 90秒=___分___秒
挑戰第二關: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會使用時,分,秒這幾個單位。
小華每天睡9( ) 跳繩10下用了7( )
小亮吃飯用了20( ) 小明跑50米用了12( )
挑戰第三關:測試學生的計算速度。
你能在一分鍾內完成嗎?
3×4= 5×6= 3×9=
5×8= 24÷3= 12÷6
②出示一組數據,讓學生了解一分鍾的重要性。
一分鍾,銀行點鈔機大約可以點1500張人民幣。
一分鍾,中央電視台播音員大約可以播800個字。
一分鍾,汽車大約可以跑1200米。
一分鍾,激光大約可以走1800萬千米。
根據所給的數據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一分鍾能幹些什麼
1分鍾我能穿好自己的衣服。
我1分鍾能吃一根香蕉
1分鍾能擦乾凈我的桌子。
通過讓學生知道一分鍾雖然很短暫,但這一分鍾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促進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這個環節體現了在新課標強調的要注重各學科之間的整合,充分利用了生活這一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愛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2.課堂回顧
在這一環節讓談談學生的收獲和體驗,概括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和自己的課堂表現,還可以再次喚醒學生對本節課的記憶,揭示課題。
同時根據情境,出示一句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來激勵學生。
學生的自我評價很真實,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激發他們參與和學習的興趣。同時,把課本上所學的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加深了學生對一分鍾的體驗,培養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B.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鍾表的情境圖哪裡有
答--您想要問什麼?小學的一年級對鍾表的認識都是從數字開始的,所以老師都是根據實際的鍾表指示來授課的。
C. 北師大小學一年級數學上教學計劃
一、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40人。全部進入學前班,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因為學前班學生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強養成教育。學生們都活潑可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整體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
二、目的要求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 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
0~2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
決一些實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初步認識鍾面,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鍾表,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准》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
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 教學安排
(見教參課時安排)
D.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有多少天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40人。全部進入學前班,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因為學前班學生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強養成教育。學生們都活潑可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整體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
二、目的要求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 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
0~2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
決一些實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初步認識鍾面,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鍾表,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准》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
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 教學安排
(見教參課時安排)
E.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40人。全部進入學前班,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因為學前班學生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強養成教育。學生們都活潑可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整體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
二、目的要求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 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
0~2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
決一些實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初步認識鍾面,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鍾表,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准》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
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 教學安排
(見教參課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