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聲物體和不發聲物體的狀態,並對這一現象進行積極思考,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過程與方法1、通過創設情景質疑-—猜想假設-—觀察實驗-—合作交流等方式,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之中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掌握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推測結果-—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等思維方法。2、在動手實驗過程中,通過用看、模、畫、說等方法進行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與他人交流與傾聽,體會探究聲音的樂趣。二、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觀察、實驗、比較、討論、交流等活動,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三、教學模式選擇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整個探究活動,我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把它分為四個部分: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二、提出假設,實驗探究;三、鞏固提高,拓展延伸;四、驗證猜測,總結評價。課堂上讓學生通過運用看、摸、畫、說多種方法觀察發聲物體的特點,並對發生物體與不發聲物體進行觀察比較,就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積極思考。在這節課教學中,我先「扶」後「放」,始終貫穿小組合作實驗、觀察、對比、討論、交流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採用引出問題——提出假設——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科學研究方法,努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四、媒體的使用1、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創設問題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2、利用課件出示本節課實驗記錄表及探究結論,突出重點。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組的實驗記錄表,便於學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確的認識,得出科學的結論。五、教學准備隊鼓、黃豆、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膠小槌、銅鑼、水槽、乒乓球、口琴、豎笛、錄音機、實驗記錄表。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談話: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你聽……(播放多媒體課件)小鳥歡快鳴叫、鬧鍾振鈴、浪濤拍岸、心跳聲像這樣的聲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麼,你知道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學生同時思考,猜猜聲音是怎樣產生的。2、猜測聲音產生的原因,作出假設(1)提問:誰來大膽的猜一猜究竟聲音是怎麼產生的,你為什麼會這么認為?(板書:摩擦、撞擊、彈撥、敲打、樂器發聲、語言說話……)(2)談話:以上都是同學們的看法,是一種猜測。要知道,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現都原於猜測。要想知道聲音究竟是不是因為摩擦、撞擊、彈撥、敲打、樂器發聲、語言說話等原因產生的,就要通過我們今天的觀察與實驗才能知道。(二)探究活動1、介紹實驗材料(1)談話: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實驗桌,老師為大家准備了一些實驗物品。仔細看看都有些什麼?你能想法讓它們發出聲音嗎?(2)由學生介紹實驗材料隊鼓、尺子、橡皮筋、並演示讓它們發出聲音。教師隨機指導。(3)重點介紹並演示實驗儀器:音叉——這是一種用鋼製成的U形的實驗儀器,用橡膠小槌輕輕敲擊它就會發出聲音。注意:在使用音叉的時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擊音叉的上端。2、講解研究方法並出示實驗記錄表(1)談話並提問:要想知道這些物品為什麼都可以發出聲音,我們就要觀察研究這些物品發出聲音時的共同特點。那麼,你知道哪些研究的方法呢?(板書:方法)(學生回答:聞、看、摸、聽、說、嘗、畫……)同學們很愛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好的研究方法,那麼請大家看看屏幕,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用到哪些研究方法。(2)(課件打出)實驗記錄表(3)介紹演示音叉的使用方法按看、摸、畫、說四個方面進行研究①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做關於音叉的實驗(板書:音叉)首先進入第一個環節:「看」。(板書:看)我們用橡膠小槌敲擊音叉,讓音叉發出聲音,然後將音叉迅速輕輕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靜止不動的乒乓球,仔細看看有什麼現象發生?(學生回答,教師同時板書:水花四濺、有波紋、有水泡、乒乓球彈開……)②第二種研究方法是「摸」。(板書:摸)我們讓音叉發出聲音後,用手摸摸或將音叉輕輕貼到臉上,有什麼感覺?(學生回答,教師同時板書:麻、癢……)③接下來是「畫」(板書:畫),畫什麼呢?就把你看到的,摸到的用你喜歡的符號畫下來。(學生在黑板上畫一畫)④最後是「說」(板書:說),說說音叉在不發出聲音時的狀態和發出聲音時的狀態。(學生回答,教師同時板書:音叉在不發出聲音時是平靜的、靜止的、不動的……音叉發出聲音時的狀態是顫動的、動態、振動……)(4)小結:剛才我們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關於音叉的實驗?(學生回答:看、摸、畫、說)下面我們就要用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隊鼓、尺子、橡皮筋不發出聲音時的狀態和發出聲音時的狀態。3、學生分組實驗(1)提出實驗要求(課件打出)指名學生朗讀實驗要求(2)學生操作實驗,教師巡視,指導(3)小組匯報實驗發現。①用實物投影儀向全班展示實驗記錄表②重點說說實驗物品在發出聲音時和不發出聲音時的狀態(4)得出結論,總結方法①學生得出結論:所有的物體在不發出聲音時處於靜止的狀態,在發出聲音時處於振動(或顫動、擺動、晃動、搖動……)的狀態。所以,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或顫動、擺動、晃動、搖動……)產生的。(課件打出)教師適時引導:通過實驗研究,同學們發現物體發出聲音時的狀態有的顫動、有的擺動、有的晃動……你們觀察得很仔細,說得也很正確,那麼我們能不能用一個更加科學、更加准確的詞語來代替這些詞語呢?那就是——振動。②總結方法:剛才同學們通過實驗發現了物體在不發出聲音時處於靜止的狀態,在發出聲音時處於振動的狀態,大家之所以有這樣的發現,可以找到聲音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運用了看、摸、畫、說的科學的研究方法。(三)鞏固提高,拓展延伸1、怎樣讓正在發出聲音的鑼立刻停止發聲,學生演示並說明理由。2、找尋人體發聲部位(1)集體說話:我愛科學。邊說邊用手摸一摸自己身體哪個部位在振動。(2)談話:對,在我們的喉嚨處有個發聲器官叫聲帶,當聲帶振動時,我們就可以發出聲音了。所以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聲帶。3、游戲:「能摸到的聲音」。(指定一名學生,先摸摸不發聲的手機,並說說是什麼狀態。再用耳機捂住學生的耳朵,用布條蒙住眼睛,播放手機鈴聲,讓學生觸摸,談觸摸後的感覺。)4、演示「看的見的聲音」。(播放錄音機、用粘有碎鏡片的及時貼對著陽光,感受光斑的跳躍,談談觀察後的現象。並給這個游戲起個合適的名字)(四)總結評價1、師生小結在剛剛上課時,同學們猜測聲音產生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摩擦、撞擊、樂器、說話等現象,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聲音原來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評價在這節課上,老師發現我們班許多同學都能像科學家那樣去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積極動手操做實驗。那麼你認為你們小組中誰的表現最好?為什麼?你覺得自己在這節課上的表現怎麼樣?哪個方面表現的好(或不好)?這節課上,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探究聲音產生的問題,那麼大家認為老師的表現怎麼樣?還有很多同學也很想評價自己或者評價你的小夥伴。可是,由於時間的關系,老師不能請每位同學都發言。那麼,老師為每位同學都准備了一張成長卡,下課後你們可以繼續評價自己或同伴,然後將這張成長卡裝進你的成長記錄袋中。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研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問題。請各小組的同學整理好實驗台,將所有的實驗物品包括抹布放回原位,准備下課。
Ⅱ 小學六年級自然教案
第 十 九 課 卵 石 的 形 成
教學目標:
知識: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卵石形成的過程,知道岩石的風化、搬運、磨圓等地質作用。
能力:通過分析卵石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想像能力、查找搜集資料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創造性、發散性思維進行訓練。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求知慾,以及探究精神,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態度,使學生體會到自然界是不斷變化的。
教學重點:
知道高山上的岩石由於風化作用崩落下來,在河水的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卵石。
教學難點:
認識卵石形成的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自行發現問題:
一.觀察:
學生自己帶來的石頭,看看有什麼發現?(引導學生把卵石和一般的岩石碎塊比較,找出卵石的特徵;發現有的光滑圓潤,有的稜角分明,有大有小……)
二.出示圖片(卵石圖片)講述:這種石頭叫做卵石。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有關卵石的一些知識。(板書 卵石)
三.談話:
關於卵石,你們想知道寫什麼?(引導學生探究卵石是這樣形成的?為什麼這么光滑圓潤?)(板書 的形成)
學習新課,自行探究問題:
一.啟發學生思考卵石的成因
1.談話:
你們是從哪裡找到卵石的?(引導學生了解採集地的環境,認識卵石出在水邊,如果不是從水邊採集到,也是由水邊等地方運來的。這時可用有關錄像資料片來輔助學生認識卵石形成的環境特點。)
2.談話:
你能推想卵石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這么光滑圓潤?
3.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不同看法的同學,可以闡述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同學間展開辯論,最後把意見進行整理、歸納,便於確定探究方向。)
4.講述:
卵石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這么光滑圓潤?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沿著河流考察。(播放一段河流上游、中游、下游各地段環境的錄像或播放課件(一),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問題觀看。把結果和同組的夥伴討論,並匯報。(可把討論題列印好,發給學生,邊看邊記錄。既利於學生討論,又利於培養學生的記錄、歸納總結能力。)
思考題:
(1)河流上游的岩石有什麼特點?
(2)河流中游的岩石有什麼特點?這些岩石的形狀和上游岩石的形狀有什麼不同?
(3)河流下游的岩石又有什麼特點?這些岩石的形狀和上游、中游岩石的形狀又有什麼不同?
(4)岩石的分布有什麼規律嗎?
5.河道中的岩石最初是從哪裡來的呢? 它們是怎樣到河裡來的?
6.怎樣到中游、下游來的?(搬運)
7.是怎樣變成卵圓形的?(磨圓)
8.根據以上的研究,你有什麼發現?(引導學生歸納:河道中的卵石是從山上來的,被河水沖到中下游的,在河水沖刷的過程中變成卵形的。)
二.認識岩石的風化
1.出示雲南石林的圖片
2.提問:
怎麼會這樣?(引導學生推想是大自然對岩石的破壞。)
3.出示課件(二)溫度、水、植物對岩石的影響
(1)談話:
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問題觀看。把結果和同組的夥伴討論,並匯報。(可把討論題列印好,發給學生,邊看邊記錄。既利於學生討論,又利於培養學生的記錄、分析、歸納總結能力。)
思考題:
(1)白天,岩石被太陽曬得很熱;夜裡,岩石又變得很涼;夏季,岩石被太陽曬得很熱,冬季,岩石又變得很涼。
(2)岩石有了裂縫,下雨的時候,雨水就會流進裂縫。流進裂縫的水,有的滲下去了,有的存在裂縫中。到了冬季,岩石裂縫中的水會有什麼變化?
(3)下雨的時候,山坡上的流水會把泥土沖入岩縫中,隨風刮來的土、植物的種子也可能落到岩縫中。
(4)以上現象說明了什麼?
4.學生觀看課件(二)(引導學生發現:岩石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岩石傳熱的能力較差,岩石表面很熱,岩石內部卻很冷;整塊岩石各部分膨脹的程度也就不同。當岩石受冷時,體積收縮,同樣,由於從岩石表面到岩石內部冷的程度不一樣,整塊岩石各部分收縮的程度也會不同。在講述之前,可以讓學生完成實驗一,便於學生理解。由於冷熱的作用,岩石各部分總是脹縮不均,內部結構就會受到破壞,岩石表面就會產生裂縫;冬季,岩石裂縫中的水會結冰,水結冰時會膨脹,膨脹時會產生一股力量,使岩石的縫隙增大;下雨時,山坡上的流水會把泥土沖入岩縫中,隨風刮來的土、植物的種子也可能落到岩縫中。種子有了水分,適宜溫度下就會發芽,長成一棵植物。植物的根越扎越深,越長越粗,岩縫就會被撐得越來越深、越來越大。)
5.綜合認識風化作用:
氣溫、水、植物對岩石的破壞作用叫做風化作用(板書 風化 氣溫、水、植物)。高山上的岩石,經過長期的風化,有的表面會成粉狀,有的會產生縱橫交錯的裂縫,有的會崩塌,滾下山坡,落進山谷中的河道里。
過渡:高山上崩塌、滾落到河道中的岩石,怎麼會變成光溜溜的卵石呢?
三.認識河水的搬運、磨圓作用
1.提問:
水的力量大小與什麼有關系?
2.討論:
(1)下大雨或暴雨的時候,降到山坡上的雨水很快就流到河裡,你認為河道中的岩石會怎樣?
(2)河道中的岩石有大有小,有重有輕,都受到水的沖擊,結果會有什麼不同嗎?
(3)觀察你做的實驗二,發現什麼?
(4)根據以上事實,你有什麼發現?
3.學生討論,匯報。啟發學生發現(流水是有力量的,所以河水對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種搬運作用(板書 搬運 ),從上游往中下游搬運。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運力量越大。大的、重的石塊,搬運的距離比較近;小的、輕的石塊,就被搬運到很遠的地方。石塊在被河水搬運的過程中,受到河水的沖刷(板書 河水的沖刷 ),以及相互磨擦、碰撞(板書 相互磨擦、碰撞 ),稜角被逐漸磨去,體積逐漸變小,成為了卵石。)
4.總結卵石的形成過程:
(1)師生小結:卵石形成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高山上岩石風化、崩塌,第二階段是在河水的搬運過程中磨圓。這些變化是逐漸的,經過的時間是很長的。
(2)填寫本課的空白:高山上的岩石由於風化作用崩落下來,在河水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卵石。
四.討論:
在某些海灘上也有大片大片的卵石,你認為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啟發學生根據河灘上卵石的成因,推想海灘上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海岸邊的岩石經過長期的風化和海浪拍擊,破碎崩塌,被海水搬運到海灘;它們在海灘上長期受到海水沖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板書設計:
Ⅲ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教學設計
本節通過讓學生們收集相關的資料(圖片、文字、實物),知道生活、生產中有各種各樣的光源.通過對資料和實物的分析,還可以得到光源的共同特性——發光體.然後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讓學生明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教材中用激光引導掘進方向的圖,示意性展示了光直線傳播的應用.教材以聲音在空氣中速度大小為基礎,從「光的傳播比聲音快」的感悟中,了解光的傳播速度.「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作為「科學世界」內容給出,以弘揚科學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用光速的知識理解自然世界,拓展性地理解一些天文知識,了解最大的長度單位——光年.
以探究光的直線傳播條件為核心,重視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是處理本節課教學內容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從教學模式上突出「探究」,讓學生參與以「探究」為目的的實驗活動.讓學生去想,去說,去做,去表達,去感悟.將「光的傳播」作為探究課來處理,可以強化課題的方法教育功能和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養.將本課題的教學變為師生共同參與的探究課.設計引入課題從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開始討論,以激發學生認識光的興趣並對學生進行勞動創造人類文明的思想教育.問題提出後,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研究,讓學生自己歸納出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對於一些抽象的物理現象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化,讓學生從直觀的物理現象中自行探究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參與探究的狀態之中,充分展現物理課教學的特點和魅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 =3×108m/s.
(二)過程與方法
1.觀察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2.閱讀「科學世界 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3.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於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教學資源】
1.演示:小激光燈、手電筒、演示課件;
2.學生探究實驗器材:小激光燈、果凍、水、蠟燭、手電筒、帶孔的紙板、地球儀、乒乓球等.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引入課題 清晨,太陽冉冉升起,萬丈光芒映紅了朵朵朝霞,給大地帶來了光明和色彩,夜晚,華燈初放,世界依然是奼紫嫣紅,五彩繽紛.還記得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彩燈和焰火讓人嘆為觀止.大家能不能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的確,光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多姿多彩的美麗世界.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色彩斑斕的光世界. 回憶、思考並交流. 聯系實際提出問題,激發興趣,引起注意.
Ⅳ 小學科學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教案
1、預設情景,激發學習動機.通過演示對比實驗,提出「為什麼一個燒瓶中的小鈴聲能聽到,而另一個卻聽不到?」來引入新課,促使學生「願問其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點燃其探究自然秘密的智慧火花.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加強直觀,豐富感知.「活動是認識的源泉,智慧從動作開始」,教學時,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理性認識化解在分組實驗和學具操作中,讓學生在靜態和動態中獲得感知並形成表象,理解聲音能在氣體、固體、液體中傳播,促使學生的思維由具體向抽象的轉化.讓學生動手實驗,觀察、討論、分析,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使他們學會了物體傳聲的實驗,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使抽象的理性知識由直觀的教具演示了出來,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培養了學生的實驗,分析能力.
3、學會嘗試,鞏固運用.教學時,通過師生協同活動,啟發學生利用知識遷移規律,嘗試性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學以致用,鞏固和掌握科學概念,發展學生智力,激發探究科學的情趣.通過設置情景,表揚激勵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既長知識又長智慧,在學中樂、樂中學.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獲得新知,並加以運用,鞏固提高.
總之,本課時教學讓學生掌握一些操作,觀察,推理的學習方法,培養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實驗----分析----綜合的形式,步步深入,培養了學生實驗分析能力,同時注重講練結合,使學生逐步提高知識水平和技能.讓學生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學以致用,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Ⅳ 小學科學教案:《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1、能從紙屏上小球跳動的實驗推測人是怎樣感覺到聲音的。
2、了解人耳的構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知道什麼叫雜訊及其危害,知道如何保護耳朵。
4、有保護聽力的意識和措施。
5、樂意幫助聽力有障礙的人。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了解耳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2.教學難點是:正確區分雜訊和非雜訊。
【教學准備】
實驗演示:塑料泡沫小球、紙屏、小鼓、鼓槌;耳朵的模型。
【學案】
《3、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學案
自主探究學習目標:
1.了解人耳的構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2.知道什麼叫雜訊及其危害,知道如何保護耳朵。
3.樂意幫助聽力有障礙的人。
自主探究過程:自主探究過程:
一.我看書:我認真閱讀了電子書,熟悉了課的內容。
二.我思考:我與父母探討了、思考了書中提出的問題。
三.我能做:
1.看電子書,了解人耳的構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2.上網查找資料:了解有關雜訊和非雜訊的知識:
3.學會保護聽力。
四.我總結:通過探究性學習,我知道了:
五.我提問:我經過思考,還不懂的問題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通過學習探究,我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又是怎樣傳播的?
2.聲音傳播過來,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呢?今天就來研究。
二、認識人耳的構造和聽覺產生的過程
1.演示實驗:敲小鼓,看吊在紙屏上小球會出現什麼現象?
(1)教師演示實驗
(2)學生觀察:紙屏上的小球會出現什麼現象?你能說明其中的道理嗎?
(3)匯報觀察結果。
(4)小結:通過敲鼓,讓鼓聲沖撞紙屏,使紙屏振動。
2.認識人耳的構造和聽覺產生的過程
(1)看圖和耳朵模型,說說耳朵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耳廊、聽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
(2)我們的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聲音傳遞的路徑是:聲源→耳廊→外耳道→鼓膜→聽小骨→
耳蝸→聽神經
3.小結:聲波通過空氣振動傳過來,引起耳鼓膜振動。耳朵里鼓膜振動的原理和紙屏振動的原理是一樣的。
4.要注意保護我們的耳朵。
三、認識耳廊的作用
1、實驗:製作一個喇叭狀的「助聽器」。
(1)把科學書捲成圓錐狀,將小的一段靠近耳朵,聽一聽,有什麼感覺?
(2)如果把「助聽器」朝著一個細微的聲音,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3)用一定的音量對著「助聽器」小的一端講話,音量會不會發上變化?
(4)耳廊具有什麼作用?
(5)小結:耳廊具有收集聲波的作用。
四、認識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1、看圖,想一想:你聽過這樣的聲音嗎?
2、什麼是雜訊?雜訊有什麼危害?
五、總結
(1)身處嘈雜的環境中,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聽力?
(2)我們能為減少雜訊做些什麼?政府和社會該做些什麼?
(3)我們應當怎樣對待聽力有障礙的人?
六、作業:
板書設計
3、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聲源——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
Ⅵ 小學自然體驗戶外觀察植物教案設計
環境:
幼兒園操場一角,十幾個輪胎放在一起,每個輪胎上有一個圈,輪胎內有一個球。
觀察目的:
了解幼兒和玩球、圈和輪胎,觀察幼兒游戲中身體動作的發展,合作能力如何,以及游戲中所反映出的創新能力。
觀察記錄:
五個孩子玩輪胎、圈和球,孩子們沒有動輪胎,將輪胎上的圈和球一一拿下放在空地上。朱昊宇一個圈裡放了幾個球,睢詩瑤說:「朱昊宇,一個圈裡放一個球。」朱昊宇接受建議。五個孩子擺好圈和球,朱昊宇提出:「可以玩一個游戲。」他走到周林峰處拍了拍他的肩:「跟我做。」可是周林峰沒有動,其他孩子也沒有回應,朱昊宇走到第一個圈處,直接介紹起他想出的游戲,可是許墨妍說:「不好玩。」這時,睢詩瑤提出:「大家把球放到輪胎上。」所有孩子接受指令,開始放球、收圈,許墨妍說:「一個輪胎放一個圈一個球。」孩子們按許墨妍的要求把球放進輪胎里,在放圈時朱昊宇用圈去抓蝴蝶了,除了許墨妍放圈,另四個孩子開始玩圈。朱昊宇提出套圈,從周林峰手上拿下拿下圈分給睢詩瑤、魯欣睿,許墨妍放了一會兒圈也參加了玩圈游戲,圈不夠,許墨妍說:「從現在起,朱昊宇、周林峰當裁判,我們三個收圈。」可是游戲沒有進行,於是睢詩瑤提出:「我們來踩輪胎。」這一次游戲進行了一段時間,孩子們在輪胎上走動為主。
分析與評價:
1.本次孩子們自發的戶外活動中,孩子們利用現場材料開展游
戲,在踩輪胎的游戲中,孩子們在輪胎上完成走、跨等動作,能保持身體平衡,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得以發展。
2.大班幼兒的游戲以合作游戲為主,創新能力也得到一定發展,
游戲中自主性更強。在本次游戲中,孩子們有合作意識,但是合作能力不強,他們想一起完成某個任務,可是由於討論出的游戲並不能滿足大家的需要,而使游戲的內容不斷終止。
3.開始游戲時朱昊宇小朋友就想出一個自己認為很好的游戲與同伴分享,他能主動發起活動,在活動中出主意、想辦法,當別人並不贊同他的想法時,他沒有堅持,而是接受了別人的意見,朱昊宇的人際交往能力發展較好。
4.睢詩瑤、許墨妍兩個孩子很能幹,在游戲中始終處於主導地位,不停地發出各種指令,但是兩個孩子缺少組織同伴遊戲的意識,往往發出指令後,其他孩子做完指令內容結束活動,所以始終沒有一個完整的游戲內容。直到最後踩輪胎大家才達成共識,一起踩輪胎,相對於玩圈和球,踩輪胎游戲的時間較長,且有一些游戲內容。
5.本次活動的游戲材料投放過於多而雜,輪胎始終在原位沒有動起來,孩子們也沒有想出如何將圈、球、輪胎結合起來玩出的花樣,只是想著還原圈、球與輪胎的擺放。缺少對圈、球、輪胎共同游戲的經驗和對材料創新使用的能力。
支持策略:
1.在游戲材料的投放上,我們可以循序漸進的進行,如:只玩輪胎到輪胎和球一起,輪胎和圈一起,三種玩具一起等,每次玩好都要進行討論和交流,幫助孩子獲得游戲材料使用的經驗,為創新游戲做好鋪墊。
2.教師以側面指導、間接引導的形式鼓勵孩子在游戲中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從某個孩子提出的建議中漸漸豐富這一游戲想法、玩法,並制定有效的游戲規則,使游戲內容豐富,滿足孩子們共同的需要。
3.大班孩子的語言表述能力已很強,他們在游戲中的所做所想能清楚的表述出來,他們不僅關注自己,也關注同班的行為,所以活動結束可以和孩子一起回憶剛才的游戲,自己做了些什麼,同伴做了什麼,你和同伴一起做了什麼,談談之間所出現的問題,是否解決。孩子表述的過程是孩子對自己游戲的回顧與經驗總結,也是教師對自己觀察的補充,為下一次游戲的開展,以及下一次教師的觀察目的提供線索。
Ⅶ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案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是如何產生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二)過程與方法: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生和不發生時的不同現象;能從多個物體發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可以藉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二、教學重點: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三、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四、學情分析:本單元第一節課中已經讓學生仔細觀察了身邊的聲音,比較了不同物體產生聲音的不同,並說出了一些特點。本節課則繼續深入探索,從上一課中激發學生興趣,從敲和壓、靜止與振動來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並逐步引導學生發掘聲音產生的原因。
五、教學准備: 分組材料:1面鼓、1把鋼尺、2根皮筋、1個音叉、裝水的水槽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上節課中,我們已經知道通過不同力量的擊打,對不同物體的擊打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那麼聲音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這節課我們將作繼續的研究。
(二)使物體發出聲音
1.分組活動:出示鼓、鋼尺、皮筋,你能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發出聲音嗎?
2.記錄並交流我們的想法:為什麼我們對物體用力(按壓、彎曲、拉伸)後,物體沒有發出聲音,但是我們對物體進行擊打、撥動卻使物體發生了聲音呢?
(三)觀察發聲物體
1.分組實驗
1:在水槽里盛約2/3的清水,用輕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較大的力擊打音叉,觀察音叉的振動。用一個手指輕輕地接近振動著的音叉,感覺一下音叉的振動。
觀察:手指有什麼感覺呢?水面有什麼變化?水面的變化是怎麼產生的?
交流反饋:手指有麻麻的振動感,水面產生了花紋,花紋就是由音叉的振動而產生的。
2.分組實驗
2:木板上拴著兩個皮筋。撥動一個皮筋使它發出聲音,另一個皮筋保持不動,不發出聲音。
觀察:發聲的皮筋和不發聲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動,還會發出聲音嗎?皮筋的振動與發出的聲音有關嗎?
交流反饋:
(三)小組交流: 擊打鼓時,我們看到了什麼?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撥動鋼尺時,我們看到了什麼?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
(四)小結:當一個物體(如音叉、鼓、鋼尺、皮筋、鐵釘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一個振動物體。聲音就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七、板書:
2.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八、課後反思
在上課前,首先需解讀教材,分析所教內容在整個科學教材中的地位,以及課程標准對此知識的要求,把握各知識間的承接。如:聲音在課程標准中屬於物質世界的部分,與光、電、熱、磁一樣都是能量的表現形式。之後解讀聲音這一概念,如: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聲音只是聲波通過固體或液體、氣體傳播形成的運動等。再次分析學生,思考本課需要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在這節課中,應教會學生歸納與反證的能力,如:在讓學生描述振動式一種什麼樣的運動時,可通過比較擺動、晃動、振動的運動特點歸納出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在思考是否所有的發聲物體都在振動時,可將正在發聲的物體(鑼、鼓)停止振動,看看是否還有聲音,從而反證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使結論更具說服力,起到完全歸納概念的作用。做好以上准備,最後才是制定出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對於本課具體教學環節的設計,我也存在較多的問題。課題導入部分,設計得不夠巧妙,感覺只是為了導入而加上的,沒有很好地體現出導入是為了本課的教學而做准備的。此外,在提問時存在問「假問題」,給學生設置「回答圈套」的現象,如: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此類提問意義不大。從整個教學設計來看,教學內容的層次性、脈絡性不夠明晰,如:讓學生想辦法使鑼、鼓、尺子、橡皮筋發出聲音的實驗中,沒有提醒學生帶著目的做實驗,邊做邊思,使得教學目的體現得較模糊。另外,教師可以在此實驗中「由扶到放」的讓學生思考物體發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