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給小學生念詩,長恨歌還是離騷
離騷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言被害的苦悶與矛盾心情
長恨歌是白居易寫的愛情述事詩
❷ 屈原的英文介紹(小學5年級水平即可。在線等!)
Qu Yuan (about before 304 - 278 years ago)
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Chu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utstanding politician and patriotic poet. Civilians, the original word. Chu Wu Yu-Xiong son flexor blemish for future generations. Danyang (this Zigui in Hubei Province) people.
屈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義大利的但丁)之一. Qu Yuan was one of China's first great poet of patriotism, he created a poetry from the collective singing into a new era of creative personal independence, China is actively traditional founder of Romantic poetry, "the world's four major cultural celebrities" (otherwise Poland Copernicus, the British Shakespeare, Italy the Dante) one.
屈原一生經歷楚威王,楚懷王, Qu Yuan's experiences Chu-wei Wang, King,
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在楚 Hectare entered three times, and the main activities in Chu
懷王時期.他對內輔佐懷王變法圖 Huai WANG period. He Reform of domestic accessory huai WANG
強,對外積極主張聯齊抗秦.後因 A strong advocate of positive external Qi Gang Qin. Due to
小人誣陷,被懷王疏遠,並兩次遭 The small-framed, was huai WANG alienation, and two were
放逐.第一次在懷王時期,被流放 Exile. Huai WANG in the first period, he was exiled
到漢北;第二次在頃襄王時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帶.最 Han to the North; In hectare entered the second period and was banished to the Yuan, Hunan area. Most
後,在無可奈何之際,他自沉汨羅江,以明其忠貞愛國的 Later, in a time when no alternative, since Shen Miluo River of his loyalty to the motherland.
的情懷. The sentiments.
屈原的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 Qu Yuan's works, "Li Sao", "Heaven", "Nine Songs>" 9
章〉,《招魂》等.大體說來,《離騷》,《天問》, Chapter> "spirits." Overall, "Li Sao", "Heaven",
《九歌》可以作為屈原作品三種類型的代表.《九章》 "Nine Songs" Qu Yuan's works can be used as three types of representatives. "IX"
與《離騷》類似,重在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愫.《天問〉 "Lament" similar, focus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uthor inner sincerity. "Heaven>
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以問語一連向 Qu Yuan is the myth, legend creation of the poem, asked to language row
蒼天提出了172個問題,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學,哲學 Heavens to the 172 issue involving the astronomy, geography, literature, philosophy
等許多領域,表現了詩人對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和追求 , And many other fields, a performance poet on traditional concepts and the bold pursuit of suspected
真理的科學精神.《九歌》是楚國祭神樂曲,經屈原加 The truth of the scientific spirit. "Nine Songs" is the finest piece of Chu, and the Yuan
工潤色而成,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 The refined form, a strong appreciation of life.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作 Qu Yuan was one of China's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great patriotic poet. For his
品開創了我國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他的崇高精神和巍 Commodities created a tradition of Romantic poetry. His lofty spirit and Wei
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 .人民永遠景 Wei personality to inspire thousands of numerous Chinese and nursing infants. People will always be King
仰他,熱愛他.中國民間5月5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 Yang him, love him. Chinese Folk Festival-May 5 Ancients, the dragon-boat race
習俗就是源於對他的紀念. Customs is the origin of his Memorial.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Qu Yuan was one of China's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great patriotic poet. Romantic poet i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As an outstanding politician and patriotic Patriots, Qu Yuan love the motherland and the people, upholding truth and the spirit and to submit his "Sun and the Moon and brought glory to" Towering personality, inspiring thousands of years and feeding the countless sons and daughters of China, especially when the nation is in danger, this spirit of moving on the more visible role. as a great poet, Qu Yuan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poetry not only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collective singing from the colleagues in the new era, and he created by the new Poetry - Songs of the South, breaking the "Book of Songs" manifestations, greatly enriching the performance of poetry, the Poetry of Ancient China opened up a new horizon. successors will therefore "Songs of the South" and "The Book of Songs" and called "Wind, showmanship." "Wind, show" Poetry is the history of realism and romanticism two fine traditions sources. Meanwhile, a representative of Qu Yuan Chu also 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Han Fu.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Qu Yuan is a most people admire and love poet. According to "Qi added harmonic mind" and "Geography of the Sui Dynasty" set, Qu Yuan May 5 for the Lunar Jiang himself. Chinese Folk Festival May 5 packet Ancients, dragon-boat race on the custom of people from the right to commemorate Qu Yuan M , Qu Yuan was also classified as the world "four celebrity culture," one by the World Peace Council and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the solemn commemoration
❸ 小學語文蘇教版中的《離騷》這一課是在第幾冊的第幾課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讒以[B183]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原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掔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々。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原依彭咸之遺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盪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鬱邑余佗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姱節?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
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余之中情?
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依前聖以節中兮,喟憑心而歷茲。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
啟《九辨》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欲而不忍。
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
夏桀之常違兮,乃遂焉而逢殃。
後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長。
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
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鬱邑兮,哀朕時之不當。
攬茹蕙以掩涕兮,霑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駟玉虯以桀鷖兮,溘埃風余上征。
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
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儜。
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絏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謇修以為理。
紛總總其離合兮,忽緯繣其難遷。
夕歸次於窮石兮,朝濯發乎洧盤。
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游。
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
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吾令雁為媒兮,雁告余以不好。
雄鳩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
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
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
閨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
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而與此終古?
索瓊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
曰:「兩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
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
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雲察余之善惡?
民好惡其不同兮,惟此黨人其獨異!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豈珵美之能當?
蘇糞壤以充禕兮,謂申椒其不芳。
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
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並迎。
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湯、禹儼而求合兮,摯、咎繇而能調。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說操築於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
甯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何瓊佩之偃蹇兮,眾薆然而蔽之。
惟此黨人之不諒兮,恐嫉妒而折之。
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豈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
委厥美以從俗兮,苟得列乎眾芳。
椒專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
既干進而務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時俗之流從兮,又孰能無變化?
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
惟茲佩之可貴兮,委厥美而歷茲。
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沬。
和調度以自娛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飾之方壯兮,周流觀乎上下。
靈氛既告余以吉占兮,歷吉日乎吾將行。
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侖兮,路修遠以周流。
揚雲霓之
❹ 小學生讀書知識競賽參賽必讀上下冊答案
第一章 文學常識
1、《詩經》;305首;賦、比、興;風、雅、頌;《孔雀東南飛》;《離騷》;《包公案》;《孫子兵法》
2、《詩經》 3、A 4、B 5、A 6、孔子 7、《莊子·逍遙游》
8、荀子 9、C 、 D 10、C 11、《三字經》 12、趙 13、《牛郎織女》
14、儒家——孔孟 ;道家——老莊; 法家——韓非 ;墨家——墨翟
15、《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易經》、《書經》、《詩經》、《禮經》、《春秋》
16、《史記》——紀傳體通史;《漢書》——斷代史 ;《尚書》——國別史;
《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三國志》——紀傳體國別史
17、穆罕默德; 《聖經》; 7 18、東漢末年 19、B 20、A
21、歐陽洵 22、《蘭亭序》 23、《蘭亭序》 書聖 24、曹操、曹植、曹丕
25、《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
26、《西遊記》——吳承恩;《水滸傳》——施耐庵;《三國演義》——羅貫中;《紅樓夢》 ——曹雪芹 27、魏、蜀、吳 28、劉備 、關羽 、張飛;諸葛亮
29、曹操、劉備 30、A
31、曹操——孟德 劉備——玄德 張飛——翼德 關羽——雲長 趙雲——子龍
32、宋江——及時雨 林沖——豹子頭 李逵——黑旋風 魯智深——花和尚
33、禪仗 34、A 35、大鬧天宮
36、《石頭記》、 林黛玉、 賈寶玉、 《江湖豪俠傳》、 108
37、王熙鳳、劉姥姥 38、B 39、林黛玉、 賈寶玉 40、C
41、《木蘭辭》 42、陶淵明 《桃花源記》
43、①《康熙字典》②《辭源》 ③《辭海》 ④屈原 ⑤司馬遷 ⑥陶淵明 ⑦李白 ⑧杜甫⑨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⑩辛棄疾
44、蘇軾 賀知章 蒲松齡 陶淵明 歐陽修 李白 李清照 白居易
杜甫 袁枚 45、駱賓王 王勃、楊炯、盧照鄰
46、杜甫 、《望岳》、定點
47、C A B D 王維
48、李白、杜甫 49、唐明皇、楊貴妃 琵琶 50、楊貴妃
51、C 52、A 53、C 54、C 55、頷聯、頸聯、尾聯
56、韓愈 57、豪放派 婉約派 58、留取丹心照汗青 59、C
60、A 61、A 62、B 63、C 64、高適 65、李商隱66、陸游 67、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68、楊萬里 69、杜甫 70、岳飛 71、後天下之樂而樂
72、A——② B——① C——④ D——③ 73、A 74、《長生殿》、《桃花扇》
75、《儒林外史》、嚴監生 76、《西廂記》 77、精神勝利法 78、魯迅
79、《故事新編》《狂人日記》 80、《子夜》 81、《秋》、《電》 82、A
83、曹禺 84、老舍 北京 85、老舍 86、顧炎武 87、聞一多88、B
89、梅蘭芳 90、A 91、B A 92、郭靖 金庸 93、許仙、白素貞
94、《寶蓮燈》 95、B 96、皮諾曹 97、鄭淵潔、《舒克和貝塔》
98、張天翼 99、丹麥、安徒生 100、ABC 101、笛福、星期五102、勾踐
103、《一千零一夜》 104、C 105、培根 106、文字107、保爾·柯察金
108、《老人與海》——海明威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亞
《童年》——高爾基 《悲慘世界》——雨果
109、林則徐 110、 A 111、《浮士德》、莎士比亞
112、夏洛克 葛朗台 阿巴貢 潑留希金 113、契訶夫 關漢卿
114、《哈姆雷特》《王子復仇記》 115、但丁 116、普希金 王爾德
117、巴爾扎克 118、《向日葵》 119、A 120、C 121、語言
122、諾貝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 123、詩歌、戲劇
124、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125、順敘、倒敘、平敘、插敘 126、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
127、人物、情節、環境 128、社會環境、自然環境 129、散文詩
130、生、旦、凈、丑 131、唱、做 132、象形臉 133、竹、 梅、松
134、《義勇軍進行曲》 法 135、口到 136、C 137、張擇端 1643
138、倉頡 139、伊林 140、巴黎聖母院 141、褒義、貶義、中性
142、B 143、B 144、C
更多答案請下載WORD文檔: userfiles/2011053010484588.doc
❺ 小學到高中最難背的古詩詞文言文應該算是離騷,這個沒
屈原用詩歌傾吐自己的憂愁幽思、綿纏悱惻的情緒。
《離騷》可分為前後兩部分,即內自「帝高陽容之苗裔兮」,至「豈余心之可懲」,為前一部分;從「女嬃之嬋嬡兮」,至「吾將從彭咸之所居」,為後一部分。
前一部分描寫屈原對以往生活經歷的回顧。後一部分主要描寫屈原對未來道路和真理的探索與追求。
先理解再記憶吧。
❻ 小學生要求掌握的離騷
離騷是初中生學的
❼ 小學古詩離騷怎麼寫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讒以[B183]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原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掔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々.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原依彭咸之遺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盪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鬱邑余佗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姱節?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
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余之中情?
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依前聖以節中兮,喟憑心而歷茲.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
啟《九辨》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欲而不忍.
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
夏桀之常違兮,乃遂焉而逢殃.
後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長.
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
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鬱邑兮,哀朕時之不當.
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駟玉虯以桀鷖兮,溘埃風余上征.
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
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儜.
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絏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謇修以為理.
紛總總其離合兮,忽緯繣其難遷.
夕歸次於窮石兮,朝濯發乎洧盤.
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游.
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
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吾令雁為媒兮,雁告余以不好.
雄鳩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
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
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
閨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
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而與此終古?
索瓊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
曰:「兩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
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
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雲察余之善惡?
民好惡其不同兮,惟此黨人其獨異!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豈珵美之能當?
蘇糞壤以充禕兮,謂申椒其不芳.
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
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並迎.
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湯、禹儼而求合兮,摯、咎繇而能調.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說操築於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
甯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何瓊佩之偃蹇兮,眾薆然而蔽之.
惟此黨人之不諒兮,恐嫉妒而折之.
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豈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
委厥美以從俗兮,苟得列乎眾芳.
椒專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
既干進而務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時俗之流從兮,又孰能無變化?
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
惟茲佩之可貴兮,委厥美而歷茲.
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沬.
和調度以自娛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飾之方壯兮,周流觀乎上下.
靈氛既告余以吉占兮,歷吉日乎吾將行.
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侖兮,路修遠以周流.
揚雲霓之奄藹兮,鳴玉鸞之啾啾.
朝發軔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
鳳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
麾蛟龍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
路修遠以多艱兮,騰眾車使徑待.
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軑而並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節兮,神高馳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樂.
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
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
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離騷》可分為前後兩部分,即自「帝高陽之苗裔兮」,至「豈余心之可懲」,為前一部分;從「女嬃之嬋嬡兮」,至「吾將從彭咸之所居」,為後一部分。
前一部分描寫屈原對以往生活經歷的回顧。敘述屈原出身於與楚王同姓的貴族家庭及其生辰名字;描寫他自幼就努力自修美德、鍛煉才能,並決心報效楚國的願望;描寫他激勵引導楚王「及前王之踵武」,使楚國富強的理想,和輔助楚王進行政治改革的斗爭;然而由於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改革的實踐觸犯了腐朽的貴族集團的既得利益,因而招致了他們的重重迫害和打擊,誹謗和誣蔑漫天而來,而楚王也聽信讒言,疏遠和放逐了屈原;就在此時,屈原為實現理想而精心培植的人才也紛紛變質,使屈原的處境極為孤立;在此情況下,屈原看到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民生之多艱」,而祖國陷入「路幽昧以險隘」的岌岌可危的境地,使愛國愛民的屈原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屈原滿懷憤怒地揭露了楚王反復無常,不辨忠奸,昏庸無能的作為;同時揭露腐朽的貴族集團貪婪嫉妒,苟且偷安,背法妄行,結黨營私,把祖國引向危亡的罪惡;描寫了屈原不向反動勢力屈服的斗爭精神。
後一部分主要描寫屈原對未來道路和真理的探索與追求。首先,女嬃勸他接受歷史的教訓,不要「博謇好修」,而要明哲保身;但是屈原通過向重華陳辭,分析了古往今來的史實,否定了女嬃建議;於是屈原開始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的歷程。首先,他上叩「天閽」,卻遭到冷遇;接著,詩人下求佚女宓妃、有娀氏女和有虞之二姚,以便上通天帝,然而均都落空,這象徵性地說明了爭取楚王已經毫無希望了;於是屈原去找神巫靈氛占卜,靈氛勸他去國遠游;詩人猶豫不決,又去找巫咸問策,巫咸則勸其暫留楚國待明君而行;在矛盾的建議中,詩人分析了國內政情,覺得不能久留於黑暗無望的楚國,決定離楚遠行;但是,遠行的想法又與屈原愛國的衷情發生矛盾,所以在他升天遠行時,忽然看到了楚國大地,「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形象地否定了離楚的道路,最後詩人決心「從彭咸之所居」,用死來殉其「美政」的理想。全詩的主題思想,即通過詩人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終生的描寫,強烈地抒發了他遭讒被害的苦悶和矛盾的心情,表現了他為國獻身的精神,和與國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摯的愛國主義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現了詩人勇於追求真理和光明,堅持正義和理想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同時也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為首的楚國貴族集團腐朽黑暗的本質,抨擊他們顛倒是非,結黨營私,讒害賢能,邪惡誤國的罪行。
❽ 小學生科普知識
安全小知識
用火安全小知識
一、是液化石油氣灶具不能放在卧室、辦公室、陽台回或倉庫、禮堂等公答共場所內,以防漏氣失火。
二、是正確掌握開關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氣,不要氣等火,用畢切記關閥門、開關,閥門壞了要及時更換。不要讓兒童使用灶具或隨意玩弄開關。
三、是使用液化氣時,要有人看管,不可遠離,隨時注意調節火頭的大小,防止湯水外溢澆滅焰或被風吹滅火焰,引起跑氣。
四、是液化氣罐應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開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發現有氣漏出,應立即採取措施:打開門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風換氣(但不能用電扇吹),然後查找漏氣部位。
滅火基本知識
(1)隔離法:這是一種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減少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
(3)冷卻法:用水或其他滅火劑噴射到燃燒物上,將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迫使物質燃燒停止;或將水和滅火劑噴灑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溫度,避免火情擴大。
(4)抑製法。
希望能幫到你
❾ 小學作文家鄉的名人-季子
歲歲端午,今又端午。 古時"端"與"初"同義,"五"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議要避諱,此後,"端五"就改稱為"端午"了。端午節也叫端陽節、天中節、浴蘭節、女兒節、解粽節、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菖蒲節、詩人節、龍日、艾節、夏節等等。 端午節是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歲時節日,也是一個有著大愛內涵的節日,其重要性僅次於春節,與清明、中秋並列。端午節的來源版本多樣,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等。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族--一個龍圖騰部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唐代詩人文秀在《端午》詩中說:"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可以說,屈原投江殉國的傳說賦予端午節獨特的歷史和人文價值。 端午節經數千年歷代承襲,形成了我國端午文化這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聯佳句。《全唐詩》中直接寫到端午的詩不在少數。光是有宋一代,72卷《全宋詩》中詩題里含有"端午"兩字的就有218首,還不包括詩句中寫到端午情景、端午習俗的。從這些詩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端午的獨特魅力,也能體會到詩人們的愛國熱情和憂國之心。 每逢端午時節,很多文人都免不了談及屈原,作詩紀念屈原。宋人梅堯臣在《五月五日》詩中吟道:"屈氏已沉,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元明之際的貝瓊寫有《巳酉端午》吊屈原詩:"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這里詩人特意提到陶淵明,應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意,謂歷朝歷代的詩人們人同此心,在端午日是一定會祭奠偉大的祖先屈原的,正所謂"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寫屈原不能不提到《離騷》,宋人張耒的《和端午》:"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趙善括的《乙酉端午聯句》則雲:"離騷讀罷意沉沉,痛飲狂歌作楚吟。魚腹有靈應瞑目,後來猶自有孫心"。"孫心"即順從的心。戴復古的《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詩:"海榴花上雨蕭蕭,自切菖蒲泛濁醪。今日獨醒無用處,為公痛飲讀離騷"。胡仲參的《端午》詩:"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來吊汨羅。江上畫船無買處,閉門風雨讀離騷"。 賽龍舟是端午佳節一項最盛大的民間水上競技活動。《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江日,傷其,故並命舟楫以拯之。"唐人盧肇《競渡詩》雲:"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宋人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詩:"龍舟爭快楚江濱,吊屈誰知特愴神",寫的都是賽龍舟的真實情景。唐代詩人張建封在《競渡歌》中更是生動地描寫了賽龍舟的精彩場景,歷來為世人傳誦。詩雲:"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紅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為把競渡的熱鬧場面加以襯托,詩人寫道:"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連婦女也梳妝打扮,出來觀看,一飽眼福。可以想見,江邊是何等熱鬧。接著詩人筆鋒一轉,由明快而變熱烈:"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那緊張熱烈的競渡氣氛躍然紙上。 千百年來,這些詩歌依然能讓今人感受端午節的獨特魅力。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生日,我們要把端午節這一富有詩意的日子,裝點成一個絢麗多彩的節日,讓端午情懷開出更加健康、燦爛的文化生命之花。
補充:
相傳屈原投汩羅江殉國後,當地百姓怕江中的魚蝦傷害他,便從四面八方劃來船隻,紛紛將粽子投入河裡,以轉移魚蝦的目標。後來,民間便演變成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以示紀念屈原。唐代詩人鄭谷曾寫有"諸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的詩句,反映了當時吃粽子之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種"九子粽"後吟詩贊賞:"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宋代詩人陸游喜食粽子,因此寫下了多首端午食粽的詩,如"盤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將簪艾一枝"、"端午數日間,更約同解粽"、"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等。他游三峽路過歸州,品嘗歸州香粽後,不禁詩興大發:"屈子故國逢重五,更勝常年角黍香"。到了宋代,端午節的氣氛更上層樓了,宋代的名流大儒幾乎都有端午入詩。歐陽修有詞《漁家傲》,將民間過端午的情景描寫得十分傳神:"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驪時一弄,猶松,等閑驚破紗窗夢。"蘇軾也有《浣溪沙》詞:"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從這兩首詞中可以發現,民間端午節紀念屈原的色彩正在逐漸淡化,變成包粽子、浴芳蘭的純粹時令節日了。 古時有的地區把端午節又叫"女兒節",這一天是婦女休息和遊玩的日子:出嫁的婦女回娘家,未出閣的姑娘梳妝打扮,結隊出遊。明萬曆大學士余有丁在《帝京午日歌》中詠道:"都人重午女兒節,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鎖當胸符當髻,衫裙簪朵盈盈新。"清代彭蘊章在《幽州土風吟女兒節》中寫道:"女兒節,女兒歸;要青去,送青回。球場紛紛播楊柳,去看擊球牽裙走;紅杏單衫花滿頭,彩扇香囊不離手。誰采艾,裝奴衣?女兒嬌痴知不知。" 在古代吟詠端午節詩詞中,有的是反映離愁別恨、觸景生情這方面內容的。唐代殷堯藩的《同州端午》:"鶴發垂肩展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把作者長期背井離鄉,而今返里歸心似箭的心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宋代詩人黃公紹的《端午競渡棹歌》中道:"月明中,月明中,滿湖春水望難窮;欲學楚歌歌不得,一場離恨兩眉峰。"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明代詩人高啟在《端陽寫懷》中也寫道:"黃傘迴廊朝旭淡,玉爐當殿午熏微,今朝寂寞江邊卧,閑看遊船競渡歸。"說明詩人對"競渡"根本不感興趣,卻另有一番心事。
補充:
寫屈原不能不提到《離騷》,宋人張耒的《和端午》:"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趙善括的《乙酉端午聯句》則雲:"離騷讀罷意沉沉,痛飲狂歌作楚吟。魚腹有靈應瞑目,後來猶自有孫心"。"孫心"即順從的心。戴復古的《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詩:"海榴花上雨蕭蕭,自切菖蒲泛濁醪。今日獨醒無用處,為公痛飲讀離騷"。胡仲參的《端午》詩:"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來吊汨羅。江上畫船無買處,閉門風雨讀離騷"。
❿ 小學生端午節手抄報
只有內容,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華,融合了古代神話和傳說,創造出了新體詩——「楚辭」。楚辭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詩經》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採取三言至八言參差不齊的句式,形式活潑多樣,適宜於抒寫復雜的社會生活,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據內容的需要而任意擴充。偉大詩人屈原,是楚辭的創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他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的政治生活雖然是個悲劇,但作為詩人,他給後人留下了《離騷》、《天問》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詩篇。這些都是中國文學寶庫的珍貴遺產。
《離騷》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國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詩。前半部分是現實的敘述,寫他改良政治的理想和遭遇。後半部分加入了許多奇特的幻想,他在風、雨、雷、電、雲、月以及鳳凰和龍的陪伴下,在天空中馳騁,上天下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對象,結果是失望了。
詩人把自然現象、歷史人物、傳說糅成一體,編織成為瑰麗的浪漫主義藝術形象,達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結合。魯迅稱贊屈原:「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天問》是一篇奇特的長詩。這是屈原在放逐以後,憂郁彷徨,精神上起了激烈的動盪,舊信仰完全崩潰,因此對於自然現象、古代遺聞、宗教信仰以及對社會的傳統思想都產生了懷疑,從而發出種種疑問。通過提問,詩人盡情宣洩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苦悶。
戰國時代,稱雄的秦、楚、齊、燕、趙、韓、魏七國,爭城奪地,互相殺伐,連年不斷混戰。 那時,楚國的大詩人屈原,正當青年,為楚環王的左徒官。他見百姓受到戰爭災難,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報國為民,勸懷王任用賢能,愛護百姓,很得懷王的信任。
那時西方的秦國最強大,時常攻擊六國。因此,屈原親自到各國去聯絡,要用聯合的力量對付秦國。 懷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楚、齊、燕、趙、韓、魏六國君王齊集楚國的京城郢都,結成聯盟,懷王成了聯盟的領袖。 聯盟的力量,制止了強秦的擴張。屈原更加得到了懷王的重用,很多內政、外交大事,都憑屈原作主。
因而,楚國以公子子蘭為首的一班貴族,對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說他奪斷專權,根本不把懷王放在眼裡。挑撥的人多了,懷王對屈原漸漸不滿起來。 秦國的間諜把這一情況,報告秦王,秦王早想進攻齊國,只礙著六國聯盟,不敢動手,聽到這個消息,忙把相國張儀召進宮來商量。 張儀認為六國中間,齊楚兩國最有力量,只要離間這兩國,聯盟也就散了。他願意趁楚國內部不和的機會,親自去拆散六國聯盟。
秦王大喜,准備了金銀財寶,交給張儀帶去。張儀將相印交還秦王,偽裝辭去秦國相位,向楚國出發。 張儀到了郢都,先來拜訪屈原,說起了秦國的強大和秦楚聯合對雙方的好處,屈原說:"楚 國不能改變六國聯盟的主張。"
張儀告訴子蘭:"有了六國聯盟,懷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聯盟,屈原就沒有什麼可怕了。"子蘭聽了,十分高興。 楚國的貴族就和張儀連成一氣。子蘭又引他拜見了懷王最寵愛的王後鄭袖,張儀把一雙價值萬金的白璧,獻給了鄭袖。那白璧的寶光,把楚國王後的眼睛都照花了。 鄭袖欣然表示,願意幫助他們促成秦楚聯盟。大家認為:"要秦楚聯合,先要拆散六國聯盟;要拆散聯盟,先要懷王不信任屈原。
子蘭想了一條計策:就說屈原向張儀索取賄賂,由鄭袖在懷王面前透出這個風聲。張儀大喜說:"王後肯出力,真是秦楚兩國的福分了!" 張儀布置停當,就托子蘭引見懷王。他勸懷王絕齊聯秦,列舉了很多好處。最後道:"只要大王願意,秦王已經准備了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獻給楚國。 懷王是個貪心的人,聽說不費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宮中,高興地告訴了鄭袖。鄭袖向他道喜,可又皺起眉頭:"聽說屈原向張儀要一雙白璧未成,怕要反對這事呢!"懷王聽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懷王擺下酒席,招待張儀。席間討論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對,與子蘭、靳尚進行了激烈爭論。他認為:"放棄了六國聯盟,就給秦國以可乘之機,這是楚國生死存亡的事情呵! 他痛斥張儀、子蘭、靳尚,走到懷王面前大聲說:"大王,不能相信呀!張儀是秦國派來拆散聯盟、孤立楚國的,萬萬相信不得……"。 懷王想起鄭袖所說,果然屈原竭力反對秦楚和好;又貪圖秦國的土地。不禁怒道:"難道楚國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雙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宮門。
屈原痛心極了,站在宮門外面不忍離開,盼著懷王能醒悟過來,改變主意,以免給國家帶來災難。 他從午站到晚看見張儀、子蘭、靳尚等人歡歡喜喜,高高興興走出宮門,才絕瞭望。他嘆著氣喃喃地說:"楚國啊,你又要受難啦……" 屈原回到家中,悶悶不樂,想到親手結成的聯盟一經破壞,楚國就保不住眼前的興旺,不禁頓腳長嘆。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問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勸他不要再發議論了,屈原道:"我是楚國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國遇到危險啊!" 他認為懷王會醒悟,定會分清是非的。只要懷王回心轉意,楚國就有辦法了。但是懷王不再召見他,他越來越憂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寫了一篇名叫《離騷》的長詩,把對楚國的憂愁和自已的怨憤都寫了進去。"離騷"就是"離憂",人在遭遇憂愁的時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發自己的怨憤呢!
這篇詩傳到宮中,子蘭、靳尚等人又得了攻擊的材料,說屈原把懷王比作桀紂。懷王一怒,撤掉了屈原的官職。 郢都的空氣快把屈原逼瘋了。女媭勸他換個地方去休養一陣,他大聲說:"我不能帶著楚國和百姓一起走呀!" 但在女媭的日夜勸說下,他到底搬出了郢都,准備住到漢北去。他走一陣,又回望一陣,"這雄傳的郢都城啊!"
他掛念著國事,到一處就歇幾天,打聽一下消息。有一天,他看到一座古廟里的牆壁上,畫著天地神靈和古代聖賢的故事。 聖君賢王的事跡觸動了他的心事,他想不通懷王為什麼這樣糊塗。他對神靈大聲喝問:"這世界究竟有沒有是非!?……"因此寫成了《天問》這篇長詩。 神靈沒有回答他,可事實卻對他作了回答。當懷王和齊國斷絕了邦交,拆散了聯盟以後,就派人跟張儀到秦國去接收土地。
將近秦都咸陽,張儀裝作喝醉了酒,在下車時跌了一跤,推說跌傷腿,就別了楚使,先進城去了。 楚使住在客館里,天天去見張儀。張儀總是推腿傷未愈不能接見。 一直過了三個月,張儀得到六國聯盟確實已經瓦解了的消息以後,才出來接見楚使。
當楚使提到交割土地時,張儀賴得一干二凈。他說:"我說獻給楚王的,是自己的六里俸地。秦國的土地怎麼能夠獻給人呢?" 楚使有口難言,只得空手回來報告楚王。這一來,可把懷王氣昏了。 他仗著這幾年養精蓄銳,兵糧充足,就派了大將屈平,帶領十萬大軍,進攻秦國。
秦王立刻改變了攻齊的計劃,索性聯合齊國,分兩路迎擊楚軍。 楚軍擋不住兩國的夾攻,連打幾個敗仗,屈平陣亡,秦兵佔領了楚的漢中地方。 消息傳到漢北,把屈原急壞了。他憤怒、嘆氣,最後決定趕回郢都,設法去抵抗秦國。
半路上,他接到了懷王的命令,派他出使齊國,恢復聯盟。屈原高興地想:"大王到底回心了!"就立刻奔赴齊國。 懷王違背聯盟,齊國十分憤恨。但是屈原是齊王敬重的人,經過一番談判,就答應撤回助秦攻楚的齊兵。 屈原還未返國,就得到了秦楚議和的消息。他怕懷王再受欺騙,連忙辭了齊王,趕回楚國去。
他到了楚國雲夢地方,看見當地百姓正在追悼在戰爭中陣亡的將士。 屈原十分感動,停下車進去參拜。他立在神位面前誦讀他所做的《國殤》詩,悼念為國犧牲的戰士。念到沉痛的地方,百姓都流下淚來,屈原也放聲痛哭。 屈原走了幾天,忽聽傳說:張儀又到郢都來了。他不禁連連跺腳,日夜兼程,向郢都趕去。
子蘭、靳尚聽見屈原回來了,連忙來報告王後鄭袖。他們都怕屈原再回郢都,讓他留在懷王面前,日久總是大患。 這夜,鄭袖就向懷王哭訴:"屈原在雲夢地方對百姓說,那些陣亡的,都是我向大王進言而冤死的。這回他回來,要替冤死的伸冤報仇。"懷王聽了大怒:"他敢這樣?簡直是瘋了!" 鄭袖趁機進讒:"是瘋了!不是瘋了怎會對百姓說這樣放肆的話?我怕見他!他要在郢都,就讓我到江南去!"
第二天,懷王下了一道命令:任屈原為三閭大夫,不必進宮,立刻赴任。他派子蘭把命令送給屈原。 子蘭見了屈原,奸笑著向他道喜,傳達了懷王的命令。屈原卻呆了,他仰天長嘆:"大王,你再不能糊塗喲,楚國的江山,楚國的百姓,全在你的身上喲!" 女媭怕他再惹禍殃,勸他趕快離開郢都去上任。屈原說:"你是替我擔心,我是替楚國擔心呢!"但是尋思無計,只得准備上任去。
屈原走了,楚國滿朝文武都投入鄭袖、子蘭一黨,聯盟不久又散了。從懷王二十七年起,秦國連連對楚國發動戰爭。 楚國國勢一天不如一天,失掉了對抗秦兵的力量。懷王三十年,秦國佔領了楚國北部的八座城池。 懷王正在愁悶,忽然接到秦王的來信,請他到秦國武關地方,商談秦楚永世友好的辦法。懷王左思右想,決不下主意:要不去,只怕秦軍向南進攻;要去呢,又怕秦國心懷叵測。
子蘭首先勸懷王:"秦王願意和好,這機會可失不得。"靳尚也說:"走一遭兒,至少有幾年太平。 懷王回到後宮,又聽了鄭袖一番勸行的話,這才打定了主意,馬上寫了回信,同意去武關會談。 准備了幾天,他和靳尚帶了五百人馬動身,才離郢都,途中只見有一匹馬飛一般奔來。
奔到跟前,馬上的人跳下,伏在車前,大聲慟哭。懷王一看,原來是三閭大夫屈原,他聽到了懷王要去武關的消息,連夜飛馬而來。 只聽他悲聲說道:"大王啊!秦國如虎口,這危險冒不得喲!你要想想楚國的祖宗和百姓,不能單聽小人的說話喲!" 十多年不見,屈原憔悴了。懷王見了他,想起這十多年來國勢,一天天走下坡,心裡也湧起了一陣感傷。
他正在沈思,靳尚站出來狠狠地對屈原說:"今天是大王出門的好日子,三閭大夫說這些喪氣話什麼意思?" 屈原氣得嘴唇發抖,顫聲說道:"上官大夫!你是楚國人,也該替楚國想想,不能把大王送進虎口啊!" 靳尚大怒,迭聲叫讓開。屈原攀住了車轅不肯放手。靳尚令人把屈原推倒在地,揚鞭催馬,簇擁著懷王走了。
屈原爬起來,一邊追,一邊叫。靳尚只怕懷王心裡動搖,加快一鞭,那車飛一般去了。 屈原喘著氣站住了,眼睜睜望著向西而去的人馬,等到不見了影子,還獃獃立在那兒。 不到半個月,靳尚只剩下一人一馬逃回郢都。果不出屈原所料,懷王和五百人馬一到武關,就被秦國扣留,已經送往咸陽。
惡耗傳遍了全國。鄭袖為了安定人心,立太子熊橫為頃襄王;自己掌握國政;任命子蘭做管理全國軍政的令尹。 屈原拚死趕到郢都,要求頃襄王恢復六國聯盟,用強大的實力,向秦國討回懷王。 子蘭等人是勸懷王去秦國的,怕懷王回來問罪,又怕得罪秦國。因此不但不聽屈原主張,而且立刻驅逐他出都。不許他再回郢都。
這班人趕走了屈原後,醉生夢死一般地過日子,過了三年忽然接到懷王的死訊。 原來,懷王到了咸陽,秦王就大會群臣,然後接見懷王,要他當面立下割讓黔中地方的文書。懷王憤怒已極,一口拒絕了。 秦國就把他扣押起來。關了一年多,看守漸漸鬆了,懷王就把看守人灌醉,換了服裝逃出咸陽。
走了幾天,到了趙國地界,懷王說明情由,請求救援,但是趙國人恨他屢次破壞聯盟,不許進城。 懷王懊惱地向南走,想投奔魏國去。才到半路,秦兵已經追到,把他捉住了。 懷王重新被押回咸陽,氣得吐血,生了一年多病,在頃襄王三年時死了。
秦國把這副無用的枯骨送還楚國。懷王的靈柩到達郢都的時候,楚國百姓個個感到奇恥大辱,沿路都有人失聲痛哭。 這事件把屈原的心擊碎了,他本來把復興楚國的希望寄託在懷王的醒悟上,現在覺得什麼都完了。他在懷王靈柩面前哭昏了過去。 他要求頃襄王趁各國都在怨恨秦國的機會,設法聯絡,一同對付秦國。頃襄王全不聽他。
他就日夜在宮門前痛哭,期望打動頃襄王。這可惱了鄭袖,叫子蘭來斥罵他:"你不聽命令,是看不起大王嗎?再不回去,就叫人押著你走!" 屈原厲聲大罵:"是你勸大王到秦國去的!你是楚國的令尹嗎?你是秦國的奸細啊!把國家鬧成這個樣子,楚國的百姓要吃你的肉哩!" 子蘭慌忙報告鄭袖,鄭袖大怒:"這是瘋子,還能讓他做什麼官,讓他死得遠遠的,永遠不準回來!"
她立刻叫頃襄王革掉屈原的三閭大夫職位,叫人押送,流放到江南去,永遠不準過江。。 屈原被押回家,見了女媭,長嘆一聲:"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緊,只恨他們把國家斷送了!"他把這個家,托女媭搬回故鄉去。 又設了靈位,祭奠懷王。他念著招魂的長詩,懷念著當年興旺的楚國。
屈原到了流放的陵陽地方,日夜心煩意亂。他知道楚國定有災難:"但是我怎能為了逃避災難,離開出生的地方,到處亂撞呢?" 屈原考慮了幾天,覺得楚國一片黑暗,悶得氣也難喘,因此決定出國去走一遭兒。 走了幾天,到了楚國的邊境,他又躊躇起來。
他的馬悲哀地嘶叫著,馬夫也回頭望著楚國嘆氣。屈原不禁激動地說:"對,我們是楚國人、楚國馬,死也要死在楚國的土地上!" 他回到陵陽住了九年,既沒有回郢都的希望,又聽到楚國的局面越來越壞。每個傳來的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 他想起懷王是因為拒絕割讓黔中才死在秦國的,決意到這塊地方去看看,來到黔中郡漵浦地方住了下來。愛國的火焰在他心裡燃燒,可自己又無能為力。他只能每天在山邊湖旁踱著。
滿腹的憂愁憤恨,他都寫成了詩篇。他越來越老了,但是復興楚國的希望,卻一天也沒有熄滅過。 頃襄王二十一年,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把他擊昏了:秦將白起進攻楚國,佔領郢都,楚國的宗廟和陵墓都被毀了。 楚國要亡了!他決定回到郢都去死在出生的土地上。他頭也不梳,臉也不洗,昏昏沉沉的走了幾天,到了汩羅江邊。他在清澈的江水裡看見了自己的滿頭白發,心裡像波浪一樣翻騰起來。
聯盟給小人破壞了,楚國受到了危險,百姓遭到了災殃。屈原在江邊踱著。他懷念郢都,懷念百姓,憎恨敵人,憎恨姦邪,決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賣國的小人,激發全國百姓的愛國赤忱。 這里的土地沒被秦兵踐踏過,是干凈的。他解下衣服,包著江邊的石頭,用帶子緊緊縛在自己身上。奮力向江心一跳。愛國詩人帶了楚國的干凈石塊,很快沉了下去。這天是五月五日。 屈原死後,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為他是和危害楚國的小人奮斗到死的,所以到了他的忌日,百姓們就掛起昌蒲劍,喝著雄黃酒。預防姦邪的侵害。
百姓相信愛國詩人是不會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們搖著龍船,到處去尋覓詩人。他的愛國精神,已經在中國人民心中生了根。
屈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義大利的但丁)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