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教科書中第五單元"地球有多大"的教學設計
人教版品德與社抄會六上《地球襲有多大》教學設計1br《地球有多大》教學設計 ——小學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 課 題地 球 有 多 大 課 時 一課時 教 材 簡 析本課是小學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的第五單元「我們去環球旅行」中的第一個主題《地球有多大》。教材第83——85頁本主題包括「陸地與海洋」「千姿百態的地形地貌」兩個部分,旨在激發學生探索地球奧秘、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為了讓學生了解地球上的海陸分布情況,知道地球上有七個大洲、四個大洋,並初步了解地形地貌的多樣性,感受地球之大。 教學目標認知 目標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感受地球之大。了解千姿百態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查找資料、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環保意識。重難點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教具 學具多媒體課件、地球儀、拼圖。課前收集有關地球的圖片、資料。有條件的同學准備一個小地球儀。設 計 理 念通過欣賞世界各地的
② 怎樣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課上可以先讓同學們花幾分鍾的時間看一遍課本預習一下
然後可以開始授課,版講述一下權該實踐活動的內容,該怎麼做,為什麼這么做,再聯系一下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給同學們展開講講,再來讓同學們四人小組討論一下,最後做一下聯系,實踐一下。
最後可以布置一下課後作業
③ 品德與社會 怎樣與他人聯系 公開課 教學設計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蔚藍色的地球》。我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這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的。下面我分別從這五個方面愛進行一下說課:一、教材分析:《蔚藍色的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球》的第一課。本課題旨在讓學生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麼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和探索地球的。並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產生崇敬精神的同時,激發學生認識和探究地球奧秘的興趣和願望。關於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和探索,基本上分為兩個層面:(1)首先,圍繞地球是什麼,教材從地球的形狀、大小、我們人類眼中的地球等方面讓學生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麼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地球的。(2)關於人類對地球的探索,教材通過從古到今,從人們早期的想像和人們的直覺到人類曾經漂洋過海的親身實踐,再到人類在太空上的科學探索,讓學生感受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是漫長的。二、教學目標:1、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常識,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歷的漫長求索。2、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3、激發學生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願望。三、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大小等常識和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2、教學難點: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歷的漫長求索,激發學生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願望。四、教法和學法。
④ 教科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地球有多大》教學設計及說課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地球的美麗、壯觀,激發探索地球的慾望。
2、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感受地球之大。
3、通過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准備
課件 地球儀 大洲的輪廓圖
學生准備
1、課前查閱資料,了解地球概貌。
2、世界地圖或地球儀。
活動過程
一 課前初探
課前讓學生通過各種媒介(查閱書本`上網了解`詢問家長或別人`觀察地圖等)了解有關地球的知識,為學習「陸地與海洋」做好充分准備。
課前交流:
師:同學們我們來聊聊天交個朋友吧,知道老師在哪兒工作嗎?(鄭山中心小學,你是怎麼知道的,是個善於觀察的孩子)我想問同學們你的家在哪裡?同學們雖然來自四面八方,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家就是——地球。(板書)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地球的奧秘。(上課)
二、課中深究
(一)學習地球的美
1、對於地球你了解多少?(有人住,地球上有空氣、水等)同學們了解的可真不少。
2、(出示圖片)同學們這就是宇航員在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你覺得他怎麼樣,(很美板書很漂亮)仔細觀察這個美麗的星球你發現了什麼?(地球是藍色的)地球就像一個穿著薄薄的水藍色沙衣的球體。你知道為什麼大部分面積是藍色嗎?海洋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多少呢?我們來看一份資料
出示(指讀:課件出示:我們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從太空中看,地球就像一個美麗的蔚藍色星球。)
師:就是因為地球表面約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所以我們說地球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球,地球上的水資源這么豐富,可生活中電視、報紙、網路上以及我們的老師都要求我們要節約用水呢?
地球上的水資源盡管很豐富,但能直接被人們生活利用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板書),在這僅有的2.5%中人類目前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僅占淡水總量的0.3%(板書)。
聽了這些,你覺得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所以正像一名宇航員所說的那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又太容易破碎了。
3、師:這么可愛、美麗的地球,讓我們去走近它、欣賞它。出示圖片。
4、看了這些你想去環球旅行嗎?接下來讓我們跟隨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去環球航行。(出示第一幅圖)現在讓我們去具體看一下它的環球路線圖。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船隊,從西班牙出發經南美洲南端的一個海峽後來把它命名為麥哲倫海峽。途經太平洋到達菲律賓,來到非洲南過的好望角,最後又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繞球航行。
5、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你還了解到有哪些人也對地球進行過探索?
小結:同學們古人都不曾停止過探索地球的步伐,現在讓我們也加入他們的行列,去探索地球。
(二)、感悟地球之大
(1)師:(出示照片)這個看起來和籃球一樣大小的地球面積有多大(板書)呢?誰能從你搜集的資料中獲取到這個信息?(地球的表面積 5。1億平方公里,師板書)
師:你能想像出5。1億有多大嗎?生說
師:是不是同學們覺得地球太大說不出來了呢?老師舉個例子來作個比較,據老師了解我們臨沭縣城的佔地面積是( 60平方千米 )那5。1億平方公里相當於( 8500000 )個縣城那麼大。
師:看到這一個個數字,你想說什麼?
(2)是啊通過剛才的資料我們了解了地球有多大。據老師了解如果我們手拉手沿著赤道站成一圈,大約需要4000萬名同學
你知道什麼是赤道?生說
地球儀是為了方便研究地球而製作的模型,我們可以藉助它來了解赤道,看在地球儀上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的比較粗的藍線就是赤道。地球儀的最北端就是北極,最南端就是南極。如果我們手拉著手圍著赤道站一圈需要4000萬名同學,你覺得地球大不大?(板書:大)
2、認識七大洲和四大洋
(1)(出示平面圖)這么大的星球上分布著許多大洲和大洋,仔細看圖你發現了什麼?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一共有哪七個大洲、四個大洋呢?(生找)和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師:先找東半球有幾大洲?他們分別是?幾大洋?他們分別是?
一起說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字。
師:這么多的大洲、大洋名稱、位置真不好找。下面我們做一個給大洲、大洋找家的游戲,看誰找得准、記得快。請同學們拿出你手中的東西半球圖結合地球儀同位一起來填一填。(師出示)。(生指實物投影到前邊介紹)
師:大洲和大洋都找到家了,可問題又來了,七大洲中都想爭當老大,你們能不能把它們按面積從大到小進行排列呢?
生排,師指電腦在東西兩半球圖上出示七大洲的名字
(2)、了解大洲和大洋的面積
師:中國在哪個洲,亞洲還有哪些面積比較大的國家呢,你對亞洲還有哪些了解呢?
請非洲組的同學來匯報他們了解的有關非洲的一些情況。
⑤ 教科版小學品德與社會《我能為學校做點什麼》教學設計
「我能為學校做點什麼」教案設計
教案背景:青島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版冊第三單權元最後一個活動主題
教學課題:我能為學校做點什麼
教材分析
「我能為學校做點什麼」是青島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第三單元「我愛我們的學校」中的一個活動內容,是全單元的核心,前四個活動主題「說說我們的學校」「校園里的發現」 「給學校畫張地圖」「在學校工作的人們」注重學生對學校、對學校里工作的人們的了解。「我能為學校做點什麼」更注重學生對信息的整理和分析,注重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是對前面內容的升華和拓展。本活動主題有「我給學校做張名片」「我們一起行動」「我給學校提建議」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目的在於宣傳學校,激發學生的自豪感。本節課我設計了後兩個環節,通過讓學生聯系實際愛護學校,給學校提建議,激發學生「我是學校主人翁」「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設計理念
⑥ 浙教版小學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三單元《誰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教學設計
《誰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知道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光榮、懶惰可恥。懂得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勞動者受到人民的尊重。了解服務性行業人員的艱辛。懂得社會主義建設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
情感:能熱愛平凡的勞動,尊重和感謝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願意從身邊
的小事做起,珍惜勞動成果。
能力:做好自己的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積極參加勞動。
教學難點:
糾正「服務性行業低人一等」的錯誤觀念,在行為上尊重普通勞動者。
教學重點:
懂得勞動沒有貴賤之分,能尊重和感謝服務行業的勞動者。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1、課前准備的作業:學生選擇長大後想從事什麼職業。出示統計表。
2、討論:有些行業無人或少有人問津,既然這樣,社會就刪去這些行業可以嗎?
3、引出並板書課題:《誰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二、學習寓言故事:《螞蟻與屎殼郎》
交流討論:嚴寒的冬天,螞蟻與屎殼郎的境遇有何不一樣?為什麼會不一樣?
小結: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像屎殼郎那樣懶惰,最終
會淪為乞丐,被社會唾棄。——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三、游戲活動(配樂《為了誰》):幸福生活哪裡來,體會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創造美好生活。
1、每人抽簽一次,對著簽上的要求想想這個職業或勞動者創造的美好生活,用美好的語言來贊美,或寫出創造了什麼美好生活,用簡短的話概括,四人小組討論。(簽上內容應該函蓋各行各業)例如:農民——換來豐盛的食物;園林工人、環衛工人——城市美容師;解放軍——鋼鐵長城;文藝工作者——豐富精神生活;科技工作者——改善生活質量;老師——人類靈魂工程師;醫生——救死扶傷;護士——白衣天使;電工——光明使者;保姆——上班族的定心丸;管道工——疏通管道,暢通無阻;送水工——送來「及時雨」;牛奶快送工——營養生活每一天;郵遞員——千里送佳音,親情、友情盡在其中;建築工 ——城市華麗外衣的裁縫;美發師——美麗人生從頭開始;銀行服務員——管好你的錢,辦好你的事;車子修理工——解決燃眉之急;播音員——傳遞天下事;記者——天下大小事,無所不知(為你裝上千里眼、順風耳)……
2、小結:美好的生活是誰創造的?是勞動者。在我們的周圍,無數勞動者正以自己辛勤的勞動在各自的行業與崗位上,為創造美好的生活而默默地工作著。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知道他們為了誰。他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3、聯系實際說說你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遇到特殊情況,是誰幫你解決了燃眉之急,你當時有什麼感受。比如:停電了、管道堵塞了、停水了、閉路電視線壞了、屋頂漏水了、空調壞了……
4、小結:如果說我們的社會像一台精密的機器,那麼,每個職業就像這台大機器中的一顆螺絲釘,一個都不能少。如果少了某個職業的勞動,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危及社會的正常運轉,甚至使整個社會癱瘓或混亂的狀態。
過渡:我們的社會需要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俗話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都能取得出色的成績。
四、學習故事,明白道理: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勞動者受到人民的尊重。
(一)、故事一:《掏糞工人——時傳祥》
出示課文中劉少奇和時傳祥的插圖:你們知道圖上的兩個人是誰嗎?國家主席怎麼會和一個掏糞工人緊緊握手呢?
2、了解時傳祥:他是我過著名的勞動模範,他以「寧願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的精神為首都北京的美麗作出了貢獻。他受到了國家主席的親切接見。
3、讀劉少奇的話:你當清潔工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即: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
4、教師補充講述他的兒子時純利接班的感人事例。
5、感情朗誦《懷念時傳祥》
6、小結:在我國,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無論你職位高低,只要努力工作,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了貢獻,都能受到人民的尊重。(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勞動者受到人民的尊重。)
(二)、故事二:《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家》
自讀故事《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家》,說說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為什麼徐虎被譽為「晚
上九點鍾的太陽」。
(三)、補充介紹李素麗、楊懷遠等勞模的先進事例。
五、學生實踐活動反饋。
1、交流采訪身邊的勞動者的情況,看看他是怎樣創造美好生活的。
2、交流自己的勞動體會。
3、讓學生再一次選擇自己長大後想從事的職業,很多同學有了不同的選擇,讓他們說說理由。
4、小結:無論是著名的勞動模範,還是普通的勞動者,他們都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創造著我們美好的生活,他們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六、在勞動的歌聲中總結本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麼?
反思:本節課基本上達到教學目標,大多數同學都知道了勞動沒有貴賤之分,懂得了尊重普通的勞動者,從前後兩次選擇職業的變化就可以感受得到,但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方面還需要下大力氣,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積極性不太高,只有幾個同學發言較好,今天還要嘗試採用多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採取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和讓學生親手參與、體驗等等。
⑦ 未來出版社六年級品德與社會《資源亮出黃牌》教案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資源亮出黃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道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是有限的。
能區分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
知道地球上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等資源的狀況。
教學重點:
知道地球屬於誰?我們怎麼愛護她。
懂得保護地球,人類才可以可持續發展。
教學准備:
收集六種主要資源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製成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地球自然資源正在受到嚴重的挑戰,激發學生在談感受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很久以前,人類一直認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認為可以隨意地支配資源、隨意的對待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你們是否認同這樣的說法呢?(生回答)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資源亮出黃牌》(板書課題)
「黃牌」在足球比賽中,運動員違犯了比賽規則,裁判員以「黃牌」警告運動員時才使用,那麼,從課題上看,資源給我們亮出「黃牌」又是為什麼呢?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齊讀導言內容。
二、資源是有限的
活動一,調查了解,資源是取之不盡的嗎?
觀看圖片,自己閱讀p62——63頁的內容,小組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類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的總稱。如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野生動物資源、氣候資源和海洋資源等。這些自然資源按是否能夠再生,可劃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
⑴ 師:你知道哪些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
學生自由講述。(教師播放「可再生資源」)
⑵
師:你知道哪些資源是可再生資源?有人說,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沒有必要保護,你認為對嗎?
學生自由講述。(教師播放「可再生資源」)
3、小組長匯報交流結果。看到這組圖片和數字,你有哪些感想?
活動二,調查了解森林資源的使用情況
1、.師:森林是人類的搖籃,森林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教師播放「森林的作用」視頻)
2.
師: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羅斯、中非和東南亞。這4個地區佔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羅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剛果為最,4國擁有全球40%的森林。
3、.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稱,有史以來全球森林已減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1年的報告, 2000年全球森林38億公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萬公頃。想一想,全球森林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全球森林面積的減少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人口增加、當地環境因素、政府發展農業開發土地的政策等,主要原因是由於無節制的砍伐和自然災害,導致損失的森林資源難以自主再生。)
4.師:森林面積的大量減少會帶來的危害?(物種的滅絕)
活動三、生命的控訴
1、學生自己閱讀p63頁內容、分角色說一說。
2、地球沒有了哪些物種,光剩下人類,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活動四、面對警告的思考
中國資源現實情況調查表。面對資源的警告,小學生可以為節約資源做些什麼呢?
三拓展延伸
2010年夏季我縣遭受洪災、甘肅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說明環境狀況日益惡化。全班一起來寫一封倡議書,向大家宣傳保護地球的緊迫性。
四、激情結課
地球母親、是博大而慈愛的,它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人類可持續發展,希望同學們關注資源過度浪費的現狀,杜絕生活中一些過度浪費資源的現象,共同為合理利用資源獻出一份力。
板書設計
資源是有限的
資源亮出黃牌
面對警告的思考
⑧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地球什麼樣》教學設計
《地球什麼樣》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的形狀,知道地表版顏色等基權本知識,感受地球的美麗,及其對地球的熱愛之情,明白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有責任保護地球,《地球什麼樣》教學設計之一。
2、學會課文生字6個,理解並積累詞語;進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能正確地確定部首。
3、正確掌握頓號與「和」的用法,回仿照力矩寫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全詩。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地球概貌,體會地球的美麗,有感情地讀好課文。
二、教學過程
1、揭題引趣。
小朋友,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都住在地球上。你們知道地球究竟是什麼樣的嗎?(出示課題)
1)在四人小組中說說你知道的地球是什麼樣的?
2)指名說。
2、聽范讀,想像地球的樣子。
1)今天,我們來聽聽別人坐著飛船到天上看到的地球的模樣。請你閉上眼睛,隨著飛船去感受,認識我們居住的這個美麗的星球——地球吧!
3、學生初讀課文,總體了解內容。
⑨ 怎樣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一
、
什麼是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就是對你將要上的那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活動進行
設計。
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即在上品德與社會課之前,
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的
活動規律,
強調研究教對學的指導,
重視教學活動整體功能而形成的課堂教學方
案。它有別於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必須是課前的。
二
、
為什麼要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
「
主
動發展
」
,這里的
「
發展
」
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其次是提高
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怎樣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一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
第二部
分是學情分析,
第三部分是教學目標制定,
最後部分是教學過程及說明。
四個環
節解決兩大問題:一,發展什麼,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解
決的問題;二,怎樣發展,通過教學過程及說明來解決。
下面結合展茅小學王志賢老師就六
(
上
)
年級《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課的
教學設計作具體說明。
1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三個要素:一,教材提供的內容,要求全而簡;二,教材的要
求,
即編寫者的意圖;
三,
教材前後聯系,
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
即教材的體系。
比如《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課的
「
教材分析
」
這樣表述: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
慣》是浙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珍愛生命,崇尚科學》第
1
課。
教科書先以
3
幅圖片引出
3
種不良生活習慣,
讓學生對典型的不良生活習慣
有一個整體、
感性的初步認識,
再以一個好學生因迷戀網路而最終一步一步淪為
階下囚的事例,敲響了「警世鍾」
,教育學生引以為戒。而後,以「審判」的形
式,列舉了煙的種種危害,較為形象直觀。對於「世界無煙日」和「禁止吸煙的
標志」
,學生應該不會太陌生,所以課文中沒有直接出示,而是讓學生自行去查
詢。少量飲酒可以增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抵禦寒冷,是有益的,但酗酒則是百害
而無一益。因此,在「警示欄」中羅列了酗酒的部分危害,留下一些空白,為學
生探究學習提供平台。
教科書的最後設置了小調查,
讓學生在調查實踐中更深刻
地認識到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
從而堅定遠離惡習的信心。
本教材主要讓學
生認識抽煙、
酗酒和泡網吧等不良習慣的危害。
與本教材相關的:
五上第四單元
《安全伴我行》
:第
1
課
「
我是小小安全員
」
(確保居家安全的生活習慣)
第
2
課
「
小心
„
電老虎
‟」
(確保用電安全的生活習慣)
2
、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敘述的是學生學習本教材的起始情況。
學情分析應盡可能從
「
三維
」
角度分析,
盡量做到詳盡。
由於少年兒童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
對於抽煙、
酗酒、
沉溺網路世界、
毒品和邪教宣傳等缺乏真正的了解和抵禦能力。
一些成年人的消
極生活方式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在各種消極因素影響下,
少數
未成年人精神空虛,
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歧途。
因此,
培養一種良好的生活習
慣,幫助學生認識不良習慣帶來的危害,從而樹立積極的生命觀,熱愛生命、熱
愛生活,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利,就顯得尤為必要。
3
、教學目標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