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網站來挺源好的,你只要是願意下載就行
http://www.7139.com/jiaoan/zzjn/xxsp/
還有http://www2.edown.net/Soft/xzonghe/sipin/200608/916.html
http://www.800e.net/ja2_list.asp?c_id=43&s_id=125
2. 教案精選:小學思想品德《美好生活哪裡來》教學設計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樣,內容詳略也不一,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新教師要寫詳案.一般說內來,教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容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板畫的設計(10)課後分析及教學參考資料.
3. 思想品德課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怎麼寫
指導思想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寓快樂於體育教學之中」為教學目標。強調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個性,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激活課堂為宗旨,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打破傳統,並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自學、自練、自評的能力。
4. 如何進行小學思品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一、什麼是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就是對你將要上的那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活動進行設計.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即在上品德與社會課之前,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的活動規律,強調研究教對學的指導,重視教學活動整體功能而形成的課堂教學方案.它有別於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必須是課前的.
二、為什麼要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這里的「發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其次是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怎樣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一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學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學目標制定,最後部分是教學過程及說明.四個環節解決兩大問題:一,發展什麼,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二,怎樣發展,通過教學過程及說明來解決.下面我以六(下)《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設計來具體體現以下三點.只有一個地球 教材分析: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是人口增長、環境惡化、資源匱乏,他們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質量.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讓小學生從小就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處的重要性,保護好共同生活的空間——地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通過搜集和調查,讓學生了解資源污染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了解森林的重要性,懂得節約資源,保護資源.初步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教學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資源驟減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2.關心生活中的環境問題,能為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獻計獻策.3.增強生態環境意識,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節約資源的生活小事.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資源驟減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樹立節約資源的環保觀念.難點:培增強生態環境意識,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節約資源的生活小事.教學過程預設:活動一:感受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1.引出地球2.了解地球:你都了解了地球媽媽的哪些呀?3.感受美麗:(1)學生說(2)看課件:美麗的地球、美麗的家園(3)說感受4.小結活動二: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環境污染,資源的浪費現象1.師:是啊,正如同學們所說的,我們的地球是如此的生機勃勃,多姿多彩,可是並非所有的人都能讓我們的地球媽媽感到欣慰,她也有暗暗傷心、難過的時候……(出示哭泣的地球)2.是什麼讓我們的地球媽媽落淚了呢?3.學生說(環境污染,資源驟減等情況),教師著重引導讓學生了解森林的重要性4.師小結:活動三、了解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危害1、師: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做了一回小調查員,用你自己的方式去發現由於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帶來的種種危害,下面把你了解到的情況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好嗎?好了同學們,咱們先交流到這兒,好嗎?誰願意先來匯報一下你的發現?(學生匯報自己的調查)2、教師著重引導學生明白水資源的有限,人類的生活離不開這些有限的資源.3、小結:活動四:設計節能宣傳語 環保好辦法1.節能措施,環保好辦法2.設計宣傳語,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4.總結:教學設計說明:1.巧用媒體,激發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小學生對知識產生渴求的起點,萌發創新慾望的基礎.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能激發孩子無盡的想像力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因此,精心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優美的如詩如畫的課件讓學生折服於地球的美,吸引學生的眼球,同時又為這么美的地球正遭受著破壞埋下伏筆.2.注重調查,拉近生活距離《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作用來實現的.因此,我們要努力讓學生與真實的社會生活接觸,在生活中學習道德.而品德課前的調查,能為品德課的教學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時也拉近了品德教育與社會生活的距離.因而,課前,我先讓學生圍繞課程內容,走進社會中去做實實在在的調查,去體驗地球資源的有限.3.注重活動體驗,形成道德習慣「活動,體驗」是《品德與社會》課重要的教學策略.在課中,我盡量通過創設情境,開展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地球資源的有限,現在還正遭受著破壞.由此,引發了學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行動.「資源真的緊缺嗎?浪費資源真的那麼可怕嗎?」也許孩子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我們孩子的生活很幸福.於是,讓學生通過搜集一些數據,圖片,實例,旨在讓孩子感受到在生活中,確實有人,有城市已經因破壞環境,浪費資源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從而產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和行動.
5. 小學思想品德教案200字
一、學習禮貌用語
教學目的和要求
使學生知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日常禮貌用語。教育學生正確使用日常禮貌用語。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導入 課題。1.師:小朋友們每天米上學,是怎樣跟爸爸媽媽道別的呢?2.即興表演:上學的情景,(老師扮家長,學生與家長告別)3.師:去上學時,對爸爸媽媽說「再見」,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4.導入 新課:會使用禮貌用語的孩子才是懂禮貌的好孩子,那麼除了「再見」還有哪些常用的禮貌用語呢?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來學習第一課《學習禮貌用語》二、自學課文,初步明理。1.生自由看課文中的插圖。2.提問:通過看圖,你知道r還有哪些常用的禮貌用語?
(生: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三、聯系實際,加深明理。(一)出示幻燈:學習第一幅插圖。1.畫山的小朋友使用了什麼禮貌用語?(板書:您好、你好)2.他們是在什麼時候使用「您好」的?(板書:見面)3.你過去在什麼時候用過「你好、您好」?4.教師小結:每天與老師、同學、朋友、客人等第一次見面時嬰主動打招呼,問候對方。(二)出示幻燈:學習第二幅插圖1.畫中的小朋友使用什麼禮貌用語?(板書:再見)2.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再見」的?(板書:分別)3.你過去在什麼時候用過,「再見」?4.教師小結:每大上學與家人分別時,放學與老師、同學分別時,與客人道別時都要說「再見」。(三)出示幻燈,學習第三幅圖1.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麼?2.他們使用了什麼禮貌用語?(板書:請、謝謝)3.什麼時候用「請」?什麼時候用「謝謝」?(板書:有求別人,得到幫助)4.小表演: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清、謝謝」這兩個禮貌用語。a.向同學借鉛筆;b.邀請同學參加生日晚會。5.教師小結:在要求別人或請求別人時,要說「請」,在受到別人關心,得到別人幫助,接受獎勵或禮物時,都要說「謝謝」。(四)出示幻燈:學習第四幅圖1.圖中發生了什麼事?小朋友們使用什麼禮貌用語?(板書:對不起、沒關系)2.什麼時候使用「對不起」和「沒關系」呢?(板:打擾別人,別人道歉)3.你過去用過「對不起」和「沒關系」嗎?4.教師小結:給別人添了麻煩的時候,如妨礙丁別人,打擾了別人或損害了別人的利益,都要誠懇地表示歉意,說聲「對不起」。當別人道歉時,應該說聲「沒關系」,表示原涼。四、聯系實際,導之以行。1. 想一想。(見課後練習)2. 演一演。①小玲有—·道數學題不會做,她去辦公室清教老師。②小剛被評為班上的「三好學生」,他很高興,他打電話把這事告訴外地工作的姑媽。3. 玩一玩。(見課後練習)五、總結全文,提出要求。1. 學習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禮貌用浯記心裡;你拍二、我拍二,得到幫助說「謝謝」;你拍三、我拍三,提出要求「請」在先;你拍四、我拍四,打擾別人賠不是;你拍五、我拍五,見面問好真和睦;你拍六、我拍六,分別說聲「再見」了;你拍七、我拍七,禮貌孩子笑嘻嘻。2.今天我們學習了「你好、您好、再見、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這幾個禮貌用語,並且知道了怎樣恰當地使用這些禮貌語言,希望同學們從今以後,把禮貌語言記在心裡,掛在嘴邊,做一個講禮貌的孩子。板書設計 一 學習禮貌用語
見面:「您好!」「你好!」
分別:「再見」
有求別人:「請」
得到幫助:「謝謝」
打擾別人:「對不起」
別人道歉:「沒關系」
教學後記:
本課旨在教育學生學會「請、您好、謝謝、再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教材選用了「與人見面」 「與人分別」 「借書」「踢球」這四個生活場景,深入淺出地教育了學生怎樣恰當地使用這些禮貌用語。我在上課時對教材作了兩處修補。第一,我認為即興表演「上學的情景」比教材上《大山的迴音》更能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切入課題。第二,本課道理淺顯,重點應放在導行上,我另增設了借鉛筆、打電話等即興表演,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禮貌用語恰當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6. 求 小學人教版 思想品德 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180
人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上冊全冊)[二年品德與生活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上學期品德與生活教案(人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教案)人教版第三冊<品德與生活>教案我升上了二年級我們班裡故事多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好書大家看秋天在哪裡秋天的收獲秋遊去秋天的節日你真棒我也棒學做「小雄鷹」做個「快樂鳥」我升上了二年級(1)【教學目標】1、在班集體中,能和同學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2、感受與體會到自己的進步,並願意朝著新...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98
人教版三年級下《品德與社會》教案[三年品德與社會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下《品德與社會》教案第一單元《在愛的陽光下》第一課家人的愛一、主題目標: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懂得家人對自己疼是愛,嚴厲也是愛。學會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感激與愛。二、教學重點:強調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父母的情感。三、課前准備:教師引導學生事先觀察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所做事,並作為觀察記錄,學生自己小時候...
7. 小學三年級思品教案《大家都是好朋友》 小學三年級思品教案《大家都是好朋友》
一、教學目標
1、感受與同學間的友愛之情,懂得同學、朋友之間要建立真正的友誼。
2、體會真誠相待、相互理解、講信用的可貴。
3、學會和同學平等相處、互相幫助、互相關心。
4、寬厚待人,學會自己處理與同學之間的矛盾。
二、教材分析
1、在《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的「我愛我們的學校」單元中,涉及到了關注學校的老師、同學等內容,但以老師為主。本單元則立足於同學之間的溝通與友愛。與《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的「我們的快樂大本營」單元相比較,後者更側重於「集體」的概念,更重視合作與分享,在友好、和諧的班級氛圍中發展同學情誼。而本單元更重視良好個性心理的培養,幫助學生學會與人相處,珍惜和獲得友誼。兩者既有聯系,又各有側重。
2、「大家都是好朋友」主要引導學生感受同學之間平常而真實的情誼,對好朋友表達自己的欣賞和友愛,同時學會思考,知道同學、同伴之間需要有健康的友誼,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你的心情我理解」則進一步通過換位體驗,引導學生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學會理解他人、寬容他人。「友愛是相同的」這一主題,幫助學生了解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性,也正是因為這種差異,世界才變得豐富多彩。我們要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與選擇,這樣才會彼此享受平等的友愛。最後一個主題「為了友誼,我們共同努力」則根據學生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矛盾,增進彼此的友誼。
三、教學建議
1、教師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結合教材插圖,引導他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中去發現友誼,用一顆平常心去感受友情。
2、組織好各主題的送卡片等活動,讓學生充分體會同學之間的情誼。要鼓勵學生多寫幾張小卡片送給同學,同時注意保護個別沒收到卡片的孩子的積極性,不要讓他們覺得沒人與他們做朋友而產生自卑感,要鼓勵他們主動和同學交流,鼓勵大家和他們交朋友,讓這部分學生同樣感受到友情的溫暖。
3、採取引導學生心理換位的方式,創設一種可知可感的氛圍,引導學生注意理解別人的感情,體諒別人的困難,設身處地考慮別人的處境,從側面引導學生認識信任、理解、互相幫助在交往中的重要性。
4、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特殊情感,容納他人的不同看法,使孩子們避免走向自我中心的誤區。
5、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思考日常交往中的種種不和諧,藉助自己的想像力或生活體驗去感受、思考「為了友誼,我們需要怎樣做」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交往心理,懂得呵護友誼,繼而進一步引導學生積極設計有意義的活動,增進彼此的友誼。
四、教學評價
1、採用多主體、開放性的評價方法,綜合運用教師評價
、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等方式進行評價。
2、採用鼓勵性評價,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逐步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道德觀、朋友觀、友情觀。
五、教學案例
案例1
《不一樣的朋友》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真正的朋友要真誠相待、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2、學會表達對同學的欣賞和友愛之情。
活動准備
1、課前搜集、了解朋友的種類。
2、布置學生裁剪幾張卡片,並帶上彩筆或顏料。
活動過程
一、「真正的朋友」辯論會
1、教師:上一節課,同學們互相交流了誰是自己的好朋友,共同分享了友誼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還親手製作了小卡片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同學們玩的真開心,這節課我們繼續交流,好嗎?
2、 學生看課本34頁插圖,然後全班交流,引出問題:什麼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辯論「什麼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正方的觀點是:能指明自己的缺點,互相幫助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反方的觀點是:有好吃的、好玩的、能共同分享的才是真正的朋友。學生自由組合分成正反兩方,通過辯論,讓學生懂得真正的朋友常常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跟你一起面對困難,幫助你進步。
4、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結合自己平時的觀察,舉出更多這樣的例子,並分析對人對己的害處,將活動延伸、拓展。
二、交流「我不一樣的朋友」
1、學生思考自己有哪些不一樣的朋友,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全班交流(如學習上的朋友是誰,生活上的朋友是誰……)。
2、製作卡片,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從不同角度欣賞自己的各類朋友,並且主動結識更多的朋友,大家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三、製作我的「朋友詞典」
1、交流課前搜集、了解的朋友的種類,對「朋友」這一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諍友:能直言相勸的朋友;摯友:親密的朋友;學友: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結成的朋友;良師益友:使人得到教育和幫助的好老師、好朋友。)
2、對照自己的朋友,完成自己的「朋友詞典」。然後進行交流。
8. 寫一份完整的思想品德教案包括哪些
是幾年級的呢?
這邊有初一的你可以參考下:
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備課及教學設計
杭州市三墩中學 王彬
第一單元 笑迎新生活
第一部分 單元分析
u 設計依據:
1、 初中是學生生活的一個新轉折點。
學生跨入初中,跨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這是他們成長中的一個轉折。在面對新的學校、新的同學和老師、新的班級以及新的學習任務時,學生的反應可能是復雜的,心理上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應。設計本單元,是為了引導學生把升入初中看成是值得高興和祝賀的事情,從而使學生對新的學習階段充滿好奇和熱情,編織新的夢想和期待,並能夠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在這個新的階段有新的發展。因此,把這一單元的名稱定為「笑迎新生活」,以「笑迎」引導學生用樂觀、積極、主動的態度迎接新生活,它完全不同於消極、被動適應。「笑」表達了樂觀、積極、主動,還表示了有信心。這里用「迎」而不用「應」,因為「迎」表達了主動、積極的心態,而「應」是「適應」、「應對」,含消極、被動的意思。
2、學生進入一個新的教育生活場所,面對一個新生活的起點。
初中生活是學生人生中的一個新起點,新的學校和班級是學生進入初中首先面對的環境。如何引導學生盡快融入新的大環境和小環境,對新的學校、新的班級產生熱愛與歸屬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以後的生活,是學生面臨的重要問題。
2、 學習生活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內容。
學習是學生各種活動中的主導活動,所以對學習問題專門設立一課。在新的學習階段,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加與難度的增大,學生在學習方面遇到困難是難免的,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可能會由小學時代的優秀生成為初中時代的後進生。因此,如何認識新階段學習的新特點,保持樂觀積極的學習態度,掌握初中學習的特點和方法,是學生能否在以後的學習中有信心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不斷爭取進步的基礎,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本單元單獨設計了「把握學習新節奏」一 課。
u 本單元設計的課程標准依據:
在課程標准中,雖然沒有明確地提出引導學生適應新的初中生活的內容,但是,對初中生身心發展的多方面要求都與這一新的起點有關。所以在初中生活開始時就設計這一單元,進行有關內容的初步引導。
本單元的設計依據是課標中的以下要求:
Ø 養成團結、樂於助人的品質。
Ø 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Ø 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
Ø 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
Ø 了解教師工作的特點,增進與老師的感情。
Ø 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u 內容結構分析:
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七年級上學期是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生活的開始,初中的學習生活與小學的生活有很大的差異。
從學生群體而言,對農村的學生來說,升入初中,意味著他們開始走出村落,開始與更廣泛范圍內的同齡人接觸,共同度過初中的學習生活;對於城市的學生而言,同樣也意味著一次同齡群體的重新組合。
從學習內容而言,初中階段的學習難度增加了,范圍擴展了,學科的門類增加了,要求更適合的方法與策略,更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
這些問題是學生進入初中生活後馬上面臨的問題。依據課標「成長中的我」中「認識自我」部分「增強承受困難和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形成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的目標要求和內容標准中的有關規定,我們設計了第一單元,引導學生「笑迎新生活」,在這個新的環境與集體中愉快地生活與成長,以積極的心態融入新的環境。做新生活的主人,是這一單元的核心設計意圖。
本單元設計了兩課來達到以上目標。首先從學習生活的新環境的角度來引導學生積極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包括新學校、新同學和新集體等方面。然後從新的學習生活的角度引導學生盡快把握新的學習生活的特點。
第一課《珍惜新起點》,從初中生面臨的新的學習生活開始,談到新的同學關系,談到如何創建新的集體,這是從面上落實七年級的教育主題。重點是在於引導學生面對新的學習環境,以愉快的心情生活在這個新的環境中,並對新集體開始產生歸屬感與主人公意識。
第二課《把握學習新節奏》,是從點上落實七年級的教育主題——適應問題。這一課主要圍繞著學習問題,設立了「學習新天地」和「享受學習」兩框內容。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初中階段的學習特點,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從而珍惜學習的機會。
第二部分 課的內容結構分析
第一課 珍惜新起點
[內容結構]:
從小學到初中,意味著學生從一個小學生成為了一個初中生,是學生發展中的新階段,學習的環境,學習的任務都有了變化;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活對學生一生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學生將在這個階段認識新的朋友,度過自己的青春期,為今後的升學或就業奠定基礎。因此,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個新起點的重要意義,並進而珍惜這個新起點,是本課設計的意圖所在。
第一框中,首先了解學生對新學校、新生活的感覺,因為有可能學生所就讀的學校並不是自己所喜歡或理想中的學校,因此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讓學生發現新生活中的樂趣是很重要的。而班級中學生之間關系的融洽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以後生活的小環境的好壞,從大環境和小環境兩個方面著手,學生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孤獨感就會慢慢減弱,學生之間的融洽程度也將提高。
第二框中,首先讓學生共同生成一個集體的美好遠景即集體建設的目標,在有了目標之後就要解決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的問題。一方面,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集體中找到 自己的位置,各展所長;另一方面,要求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層層深入,使學生對如何建設一個優秀的集體有一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