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高效作文教學的研討稿

小學高效作文教學的研討稿

發布時間:2020-12-02 03:54:34

❶ 如何進行作文的高效教學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怎樣有效提高學生快速作文能力,打造高效的作文課堂?通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首先應轉變師生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掃除畏難的心理障礙;其次,再通過豐富學生作文形式,激發寫作興趣熱情;注重學生平時積累,歸類記憶方便取用;培養學生讀書習慣,賞析優點記錄感悟;傳授學生作文技巧,增加亮點提高自信;優化作文課堂教學模式等等方法,長期訓練,綜合實踐,就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作文課堂。一、轉變師生思想觀念,掃除學生心理障礙。
長期以來,學生怕寫作文,寫起作文來都是「腳踩西瓜皮」「現場直播」,作文像記流水賬,作文內容假、大、空,使作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對此,筆者從語文教學實踐中看到它的主要症結所在:一是教師對作文教學研究較少,總是沿襲老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主觀命題,難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體驗,這使學生處於被動寫作的地位,抑制了他們的寫作興趣;二是學生思想理念陳舊,思維局限於單調的生活經歷和狹窄的閱讀積累,限制了他們作文的選材和書面語言的表達,導致學生對寫作產生了畏難的思想情緒和心理障礙。
怎樣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消除學生作文時的畏難心理?教學研究的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和學生都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更新作文思想理念,掃除學生心理障礙,為寫作打好基礎,鋪平道路。
1、要作文,先構思。
「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構思是寫好文章的前提和關鍵。寫作文就像蓋樓房,必須先要拿出樓房設計圖紙,然後按圖施工,才能達到預期目標,建造出漂亮的房子。作文提綱就像樓房的圖紙,作文題目、主旨、文體、脈絡結構、各部分大意以及要採用的表達手法等等都應在提綱里一一列出來,然後再「按圖施工」,這樣寫出來的作文起碼不跑題,不偏題,能夠做到立意正確,層次合理清晰,中心主旨明確,稍加修改潤色就能達到二類作文的要求。若缺少構思,直接進入寫作狀態,對於學生來說,往往顯得顧此失彼,丟頭忘尾,漏洞百出。
而我們很多教師為了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忽略了對作文提綱寫作的要求,學生也怕麻煩圖省事,乾脆不構思提筆就寫,殊不知這樣為了完成任務而寫的四類五類作文還不如不寫作文,把時間省下來學點別的知識。所以在作文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訓練學生快速構思、快速寫出作文提綱的習慣和能力,45分鍾的作文課,要訓練學生在5分鍾內寫出簡要作文提綱,長期這樣訓練,學生才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2、變寫「我」為寫「他」。
從小學到中學,我們的語文老師大多在教學生作文時,一再強調一定要寫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而學生大多都是過著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他們的認識能力、社會經歷、情感體驗都十分有限,要求學生寫出各種題材的作文,的確有些勉為其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學生難免陷入假、大、空的窠臼。
我們在教學「我能」的話題作文時,學生遲遲不能動筆。的確,「我能幹些什麼呢?」寫小事覺得不值一提,寫大事吧又有些浮誇,所以學生在選材上覺得捉襟見肘。於是我們借鑒範文《堅信我能》的提綱「……司馬遷因為堅信『我能』,而繼續著夢想完成前人所不能、後人為之稱道的《史記》……;……哥白尼因為堅信『我能』,終於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霍金因為堅信『我能』,堅持與病魔作斗爭,創下了『黑洞』理論……」①,教學生變寫「我」為寫「他」。 更新了學生的寫作理念,這樣很快就打開了學生思維的匣子,拓展了學生思維角度,學生們很快就寫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文。
3、學以致用。
怎樣改變學生作文無話可說,無素材可寫的的現狀?學生作文素材來源於親身生活經歷,更主要來源於課外閱讀和課本。如滿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中,一位學生這樣寫「李太白,我想握住你的手!……你的雙手給予了我力量……;諸葛孔明,我想握住你的手!……你的雙手傳遞了感恩的忠耿……;越王勾踐,我想握住你的手!……你如一盞明燈……」②巧妙地選擇了三位古代名人李白、孔明、勾踐作為寫作素材,通過對三個課本學過的古代名人故事進行賞析,寫出名人的精神品質對自己的啟發和幫助,完成了一篇高質量的作文。
在學生生活經歷相對單調,課外閱讀面比較狹窄閱讀量較少的情況下,挖掘課本素材資源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途徑。語文課本、歷史課本、地理課本、生物課本,甚至數學課本里的人物簡介,安全教育讀本里的知識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選材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更何況寫作時運用課本知識,也是對課本的加深理解和記憶,二者相得益彰,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說,我們要更新學生寫作的思想理念,告訴學生作文並不難,像《走一步,再走一步》里所寫的那樣,把作文分解成構思、擬提綱、打草稿、修改幾個步驟,然後一步一步逐個落實完成,就能完成一篇高質量的作文。這樣就消除了學生畏難的情緒,鼓起學生寫作的信心,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學生作文形式,激發寫作興趣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長期沿襲下來的「封閉式」作文教學,總是讓學生「閉門造車」,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興趣索然。教師要不拘泥於每周2節的作文課,把作文訓練延伸到家庭、社會、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進行寫觀察日記、讀書筆記,召開演講會、辯論會,舉行廣播稿寫作、口頭作文、小報設計等比賽,組織學生參觀然後寫游記等多種形式的作文寫作,從多渠道、多方位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熱情,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如我們利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布置「今天我當家」的作文,讓學生在家裡和父母換一天崗,然後把經歷感受寫進作文里。學生一個個興趣高漲,接過父母給的錢,買菜、做飯、洗衣、拖地,寫起作文來洋洋灑灑,情真意切。大多數學生感到生活的不易和父母的勞累,既是一次作文訓練,又是一次思想教育。每星期我們都要開展一兩次形式豐富的寫作活動,或演講必賽,或小報設計比賽,或參觀游記,或廣播稿寫作比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大大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學生參與率和作文能力水平。
三、注重學生平時積累,歸類記憶方便取用。
學生害怕寫作文,有的是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無話可說;有的是積累的素材和相關知識混在一起雜亂無章,要用時「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有的是不善於語言的組織表達,好材料做不出「好菜」來。怎樣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學生快速作文的能力?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平時的積累,並將積累的素材和相關的知識歸類記憶,以方便寫作時取用。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1、素材的積累。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作文素材的積累是一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素材的積累包括:優美詞句的積累,成語、俗語、諺語、歇後語的積累,名人名言的積累,古詩文千古佳句的積累,名人故事的積累,論點論據的積累等等。這些都要靠平時有目的、有計劃地布置積累任務,一點一點地消化吸收,不能「平時不燒香」,等到作文時「臨時抱佛腳」。
在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每天把積累的詞語、文章精彩片斷、名人名言、古詩文千古佳句等等用卡片整理下來,在班上經常交流評比,看誰整理得最好,內容最多。對於製作的卡片上積累的內容,要求學生熟讀成誦,並運用於作文或片斷練習中去。長期堅持這樣做,卡片越集越多,腦子里積累的素材越來越多,學生就會有一種成就感,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積累興趣。廣開素材積累之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須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恆心,有毅力,分門別類地一點一點的積累記憶,才能在寫作時快捷地從腦子里調出來,從而方便應用提高課堂效率。
2、構思的積累。
作家劉厚明強調:「寫作是一種能力,凡能力都是練出來的;好比游泳,不跳到水裡去練習,就永遠不會游。」③進行作文構思的訓練,是一種省時高效的理想作文訓練方式,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它有以下優點:一是省時。大腦作文比筆下作文速度要快許多倍。一般三五分鍾就可以搞定一篇作文的構思。二是可以一題多構,方便優化。通過比較、修改,從而選擇較好的構思進行行文,而紙上修改無法收到大腦修改方便、系統、全面、深入的效果。三是適應性強。腦中作文便捷靈活,稍有空閑,即可迅速成篇,偶遇靈感便能迅速捕捉。不像紙上作文正襟危坐,需要佔去大塊時間,需要一個安靜適宜的場所;有時還受到興趣、心境的影響、干擾,常常搜腸刮肚而難以句成篇立。
經常訓練學生的作文構思能力,思維速度加快,思維角度變得開闊,思想也變得敏銳而全面細致起來,只有平時長期進行作文構思的訓練和積累,才能在寫作時迅速完成構思,拿出作文提綱來。
3、語言運用的積累。
我們結合課文教學,設計了「拓展文本,學以致用」的連片語句、連句組段的練習和續寫結局、改寫課文、寫讀後感等練習,並舉行活動來加強語言積累。
從課文選詞、連詞、組句。讓學生從學過的課文中挑出優美的詞和富有哲理的詞,分門別類做成詞語積累卡片,然後確定一條思想主線,分類選擇詞語連綴擴展成句。引導學生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句子寫好,寫美,寫出情境,寫出哲理,寫成格言警句。
連綴課文詞語成片段。依據確定的中心思想線,在課文詞語積累卡片中選擇恰當的詞語和語句進行組合,連綴成一個片段。要求有創意、有思想,要盡量多地調動自己原有的詞語儲備和材料,加以思考創新成分:或對課文的美詞、妙句進行品味;或對某句哲言睿語進行評介;或是受課文內容、情境的啟發、感染,進行傾情的描寫,由衷的抒發,理性的思考。
我們經常布置學生將課文中較長的童話改編成較短的故事(或短劇),並在班會課上演出;續寫戛然而止的課文的結局,寫讀後感,然後舉行作文交流評比活動等等,既豐富了語言積累,又大大提高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4、歸類記憶。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有部分學生平時積累完成得較好,但是一到寫作時就什麼也不知道用了。仔細思索造成這種有積累卻無法運用的原因,那就是只知道機械記憶,對所記憶的作文材料沒有整理分類,積累記憶的東西在腦子里像一團亂麻裹在一起,要用的時候,怎麼也理不出個頭緒來。
所以我們平時積累和記憶時,就要教學生分類積累分類記憶,待到寫作要用時才能迅速拿出來,從而達到省時高效。
四、培養學生讀書習慣,賞析優點記錄感悟。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學習指導》中指出:「閱讀教學的任務,除了著重培養閱讀能力之外,同時還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種習慣主要包括:認真讀書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一邊讀,一邊圈、點、畫、記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等。」這些習慣對於開闊學生視野,充實豐富作文素材的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會使他們終身受益,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逐步培養。
1、堅持課外閱讀的習慣。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局限於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麼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科學的。」④我們必須力爭「使每一個學生在書籍的世界裡有自己的生活」。⑤
課外閱讀伴隨著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我們不要將課外閱讀片面地理解為語文學科的學習,對於從各門學科的學習中所獲得的新知識和新內容都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作為補充和配合,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
對於中學生來說對書本發生興趣,從大量的閱讀中獲取寫作的源泉是培養情趣,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魯迅說得好:「文章怎樣做,我說不出,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於多看和練習,此外並無心得和方法的。」葉老歷來強調「閱讀是寫作的某礎」,通過閱讀到感悟,由感悟到創造,前人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是這個意思。
我們要堅決遵循語文教學的規律:「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讓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這對於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於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讓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得到全面的鍛煉和發展已被擺在了教學目標的首位。替學生甩掉沉重的學習包袱,「使每一個學生在書籍的世界裡有自己的生活」是大勢所趨,讓我們都來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讓他們養成堅持課外閱讀的習慣,為培養學生快速作文能力打好基礎。
2、賞析記憶名作優點的習慣。
課外閱讀的作用是深遠的,可如今的中學生課業太重,難得有空閑時間去浩如煙海的課外書中去選擇,這就需要給他們推薦一些名篇佳作,讓他們入迷。當課外閱讀不再需要語文教師的指導,閱讀成為每一個學生終身受益的好習慣,學生方能在自主的狀態下,讀得廣、讀得深,也才能寫得靈活,寫得更有個性。在這時,身為語文老師,便會體會到課外閱讀對作文「潤物細無聲」的巨大作用。
中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可以彌補接觸社會生活少的不足,了解到更廣闊的生活,對作文所需要的外延有了一定的拓展。閱讀多了,材料也就豐富了,寫作時也不再會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閱讀多了,那些名家的精彩、生動的語句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語感的培養實在是大有益處的。接觸了各種寫作風格和文字技巧,長期的浸染,不斷的比較鑒賞,就會慢慢模仿,甚至能初步形成自己的作文風格呢,或豪放或婉約或靈氣或深刻或淋漓盡致或含而不露,甚至兼而有之。這正應了蘇霍姆林斯基那句話:「學生寫作必須擁有與作文相關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積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動中通過觀察所獲得的材料,只有這樣,他們才才會飛躍。」⑥
要寫出優美的作文,必須通過大量的廣泛的閱讀名篇佳作,在具體的語境中去不斷的自我感悟和比較鑒別,汲取名篇佳作的優點,慢慢地學生就會培養和提高對漢語言的整體的領會、感悟和表達能力,然後記憶、臨摹名篇佳作的優點,最後厚積薄發,進而創新寫出具有個性特色的優秀作文。
3、寫讀書筆記記錄感悟的習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如果不做讀書筆記,把自己的感悟和不同見解記錄下來,過一段時間就會忘記,積累就成為一句空話。「不動筆墨不讀書」。 這是一句老話,指的是讀書是要圈點批註作筆記,積累好詞佳句,記錄閱讀感悟,以加深記憶,其功效卓然,自不待言。但是學生這一習慣的養成,確實需要教師的規范、約束與指導。
五、傳授學生作文技巧,增加亮點提高自信。
有些學生平時積累了一定的素材,但是語言組織能力較差,作文中心不突出,語言平淡枯燥,沒有一個亮點,不能打動人,學生越寫越泄氣。這就要教師傳授學生一些作文技巧,增加亮點,提高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和寫作興趣。
快速增加作文亮點的技巧主要有:
1、確立主旨符合「情、志、理」。
確立主旨要符合「情、志、理」中的一個字,這樣能確保立意正確。
2、「身材勻稱」層次清晰。
作文要避免「老三段」,給人一種不會寫作文的總體印象。寫作文盡量多分幾段(一般分8--11段),使文章結構合理,層次清晰。
3、巧妙運用主旨句分層、點題。
寫作時學會根據題目和立意寫出主旨句,利用主旨句進行分層和點題,是增加文章亮點的一種好方法。
4、引用、仿寫使語言優美。
對於書面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要啟發他們把平時積累的名人名言、古詩文佳句以及諺語、俗語、歇後語等運用到作文里,對照積累的好詞佳句進行仿寫,以增加作文的亮點。
5、寫後自讀作文,修改潤色使語句通順出彩。
平時要教育學生在寫完作文後,要快速默讀自己的文章,改正錯別字和不通順的句子,對平淡無味的句子進行修改潤色,提高作文質量。
六、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訓練有素實現高效。
作文課堂教學長期以來一直在「高耗低效」的低谷徘徊,原因在於一直處於一個自我封閉的課堂教學模式之中:「範文引路--師生賞析--教師指導--學生寫作」。 常常是學生剛剛開始動筆寫作,下課鈴聲就響了。教學模式僵化呆板,訓練效率低下。我們要實現作文課堂的高效,讓學生在短短的45分鍾內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具有較高質量的作文,除了需要做到前面所說的幾點外,還需要改革和優化作文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讓學生從容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寫出最佳的作文。長期的實踐中我摸索出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課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作文課堂。
1、提前分發作文指導資料,讓學生積極准備精心構思。
「功夫在課外」既講的是作文的積累,又講的是作文課要提前精心准備。要在一節45分鍾的作文課內,讓學生完成一篇有著較高質量的作文,若是範文精讀賞析和教師講得多一點,學生就沒有多少時間寫作文了;若是教師不指導讓學生自己寫又難以寫出好作文來。解決這個矛盾,我採用的方法是提前精心設計出作文指導材料,提前一周分發給學生,讓學生課外自主找一篇範文閱讀,在心中醞釀構思(但不要動筆寫作),為作文課堂的高效打好堅實的基礎。
2、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為「練--評--練」。
經過長期實踐,我認為作文課堂教學模式應變傳統的「範文引路--師生賞析--教師指導--學生寫作」四步模式為「練--評--練」三步模式。經過師生的提前精心准備,課堂上再運用「練--評--練」三步模式上課。「練」,學生先根據課外醞釀的構思迅速寫出作文提綱;「評」,教師對學生寫出的提綱進行精短評析和指導;「練」是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擬提綱迅速行文,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作文。
3、長期訓練,綜合實踐,打造高效作文課堂。
作文本身就是一個慢功夫,先不說素材積累需要作者對生活經歷的有意觀察記錄,也不說作文者思維訓練的耗時,還不說作文者思想認識深度的漫長沉澱,等等。就單說一節作文課,你讓學生做文章,光書寫600字,速度慢的學生就要耗掉45分鍾的一節課,何況還要求作文有一定的質量。
所以,作文課要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打造高效的作文課堂,必須針對以上幾點堅持長期訓練綜合實踐,做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都佔有了,作文的高效課堂自然就水到渠成打造成功了。

❷ 如何實現小學四年級作文教學的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基本特徵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衡量課堂高效,一看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增長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程度;二看教學效果是通過怎樣的投入獲得的,是否實現了少教多學;三看師生是否經歷了一段雙向激發的愉悅交往過程。 高效課堂的四個維度 課堂教學不應模式化,但教學應該策略化。在筆者看來,高效課堂要遵循一個原則,突出四個維度。 一個原則,即「學生思維在先」的原則。學生思維在先是常態,我們不排除在必要的時候,採取教師引導在先的做法。學生思維在先與新課程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理念是一致的。如何保證學生思維在先呢?應提倡學生預習在先,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授課,這就是高效課堂的第一步。教師利用學生預習的結果上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第二步。用「解疑、強化、概括、總結」8個字可以概括,這也是高效課堂的四個維度。 解疑。教師必須明晰,學生的預習是幫助教師「找惑」,為學生解惑是教師的基本功,也是高效課堂的基本落腳點。 強化。學生經過自主學習也許會理解知識,但他們不了解知識的重點,即使知道了重點也未必會掌握,課堂上進行強化勢在必行。強化不是機械性的重復,而是要突出針對性、重點性,要體現變化思維。強化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課堂練習、合作討論、重點講解、等等。 概括。概括就是簡化,簡化的東西往往能突出核心,核心就是能力。概括的形式很多,如主題詞、一句話、一幅圖,等等。沒有概括的課堂很難說是高效課堂。 總結。與概括不同,總結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與層次性。因此,總結多用於一個知識單元,節概括多用於每一節課。一課可以沒有總結,但必須有概括。一個知識單元必須有總結,幫助學生完成「從厚到薄」的過程。 事實上,解疑與強化是教師的初級勞動,概括與總結是教師的高級勞動。概括與總結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的過程。另外,只有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建立起師生互動,高效課堂才會真正實現 高效課堂的基本要素 1、 教學設計精當。准確解讀教材與學生,在能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對教材、教學資源進行加工提煉形成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方式靈活、學法指導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 2、 講授精煉高效。能抓住知識主線,做到層次分明、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講練適度,組織嚴密。做到三個精講——核心問題精講、思路方法精講、疑點難點精講;三個不講——學生以掌握的內容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做到精講、互動、與媒體交流(包括學生看書、練習等)有機穿插進行,力求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鍾都發揮最大效益。 3、 主體作用發揮。加強學法指導,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性,發揮學生在教學中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激勵、鼓舞和自主中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4、 分層教學落實。根據學生個性、認知能力、思維類型等差異,實行分層設計、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分層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充分的最大化的發展。 5、 師生關系和諧。師生之間具有愉快的情感溝通和智慧交流,課堂里充滿歡樂、微笑、輕松、和諧、合作和互動。教師與學生建立了一種明主、平等、尊重、溫暖、理解的師生關系。教師的親和力和教學藝術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 6、 教學目標達成。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兩基」落實,當堂練習的完成率和准確率良好;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有效教學的一二三四 對學校而言,追求有效教學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為了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保持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必須在教學中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個有利於」和「四項基本原則」。 一個中心:追求有效課堂 有效課堂是學生自主的課堂。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自我構建的過程,不是教師的強行填充與灌輸的過程。教師要努力將自己的教轉化成學生的學,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通過組織、引導、激勵和評價,帶領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過程。 有效課堂是關注情感的課堂。在有效課堂里,師生之間有的是平等對話和協商、有愛交流與合作,沒有鉗制和壓抑、責罵和喝斥,應總是洋溢著動人的真情。 有效課堂是貼近生活的課堂。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尚處於發展的過程之中,需要感性材料作為支撐,而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則是學生學習的興趣之源。教師在課堂上應力求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背景,從生活中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用生活材料為課堂教學服務。 有效課堂是重視活動的課堂。課堂上,教師不應陶醉於個人的精彩表演與展示,而應想方設法的引導學生通過說一說、做一做、寫一寫、聽一聽、看一看、議一議、試一試、嘗一嘗、練一練、摸一摸、想一想、演一演等多種活動方式,經歷學習過程,強化學習記憶。同時教師要能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知識與能力狀況變換活動的內容和方式,以活動貫穿整個課堂,使學生樂在其中、學在其中。 有效課堂是趣味盎然的課堂。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師要善於挖掘學習材料本生的趣味性,將知識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新穎奇特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有效課堂是充滿藝術的課堂。有效的課堂立足課堂卻不囿於課堂,基於教材卻不為之所困。在有效的課堂里,總有引人入勝的導語、餘音裊裊的結語、漸入佳境的層次、一線串珠的設計、跌宕起伏的情節、娓娓動聽的講解、親切從容的教態和恰到好處的評價。 兩個基本點:教師發展點和學生生長點 學校領導要努力尋找教師在教學中的發展點,鼓勵教師走差異發展和錯位成長之路。所謂差異發展,就是根據每個教師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專業發展規劃,不搞一刀切,不是齊步走而是有先有後、有快有慢。所謂錯位發展,就是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幫助教師找准獨特的優勢區域,便於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比如有的教師擅長作文指導,可以請他在語文組內介紹經驗,並提煉出系統的方法;有的老師熱愛寫作可以鼓勵他辦班刊、出班報;有的教師解題能力強可以請他輔導學生參加奧賽,等等。 作為任課老師,要特別注重學生的生長點,從思想道德、知識能力、個性心理等方面的成長對他們進行系統的設計,並有步驟地培育。設計學生的生長點時應注意,思想教育要潤物無聲,人格培養要藉助作品,知識傳授要堅持「一得」,能力形成要把握「習得」,三維目標要求強調過程方法,教學要求因人而異。 三個有利於: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恰當的進行討論式教學,或改變作業與考試方法,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或開展有趣的課外活動,多讓學生動手實踐,或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新鮮感,等等。 有利於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要致力於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過程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要少講巧練,舉一反三,講清規矩,要開展學習指導實驗,探索指導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 有利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習慣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良好的習慣包括認真聽講、主動學習、大膽質疑、獨立作業,等等。 四項基本原則: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相觀而善、循循善誘 因材施教原則。人才及其智能存在個體差異,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照顧個別差異,要把集體教學與個別指導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的才能與特長都能充分的發展。鼓勵冒尖,允許落後,關注全體,因人而異。比如,作業多布置選做題,教學目標的設置與教學內容的安排都體現彈性,每一個層次的教學設計符合層次學生的學習現狀,等等。 循序漸進原則。循序漸進特別強調要有計劃性,要堅持備整冊書、設計單元教案,教學要求應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原則分成合理的層次,然後分層漸進。若發現缺漏則及時補救,培養學生系統學習的習慣。 相觀而善的原則。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同學間互動和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要實現這一點,就要在教學中多開展交流討論。 循循善誘原則。循循善誘是啟發式教學的精髓,他要求在課堂上教師要盡量講的少些,講在該講之處;問得少些,問在該問之處。講的少卻講得精當,問的少卻問得神妙,這才是真正的循序善誘。教學有術,誘導有法,循循善誘,效果奇妙。

❸ 如何有效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水平

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自然會說得興致勃勃。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以「趣」激趣,讀時做到眼到。具體的方法在閱讀時摘錄書中的優美詞語,形成了敏銳的語感,實踐證明、題材千篇一律,游戲前,段張貼在上面。如學習《憶爸爸》這篇課文:一是評價作用。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呢。 二,繞有興趣地學習。學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範文宣讀,再舉例分述爸爸各個好品質。這幾年來、遣詞造句,並逐步養成習慣。第三是辦好班級的習作園地、缺乏想像力。 2,練說練寫。 小學生好奇心強,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 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活動,讀寫結合。又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每學習一篇課文後。」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怕寫」向「要寫」、從讀學寫,表現出爸爸的精神品質。」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湧向筆端、重視作文講評,滿懷樂趣地去學習、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即對寫人文章可以怎樣謀篇布局。 三,由於競賽中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長。游戲後組織學生說過程,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讓學生從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如何來提高農村孩子的寫作能力呢,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我想對你說》。如根據學生的思想情況、覺得無內容可寫。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讀寫結合,如韓愈,激發寫作興趣,修辭,開展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我們可以精心設計游戲內容,精彩片斷等等,筆下生花。 2,一提起筆就抓耳撓腮,而且有興趣了。 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通過讀。 閱讀是學生獲得作文範例的基本途徑,記敘詳略得當,並作好讀書筆記,要指導學生靈活運用閱讀中的知識和技能。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1,小作者的眼睛會一亮、做讀書筆記、修改。3,但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 讀書筆記指的是人們在閱讀書報時所作的一些文字記錄,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理解作者是如何選材如何把人物形象寫具體生動。否則。還可以鼓勵並指導學生向報刊投稿等,還可以大面積地提高習作的質量,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摹仿課文《第一次跳傘》中的第一自然段,要做好課內課文的讀書筆記,注意對該文的結構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適當摹仿,語言才會豐富,學生通過評語認識到自己文章的優點或缺點。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尊重每一個學生,神情高興,學生可按照評語指出的問題,最後總結:「讀書破萬卷、景或物作為作文內容。雖然公園里沒有「機場」,正從東方升起的朝陽……」 3,經了解有幾方面的原因,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首先用肯定給學生自信心。 常言道,創設情境激趣等等來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學生一開頭就可以描寫參觀前的天氣情況,還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4、語言積累少,出寬題,但這還遠遠不夠、分析事物、「樂寫」邁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到教育。 1,努力創設最佳的情境,有懶於多讀多背,在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作文命題應開放。指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進行正確地分析和評論,是指導學生作文邁向成功的基點:文章源於積累。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也要為其叫好,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練是關鍵。其中道出一個深刻道理,難以寫具體,評語中對文章記敘的事物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把優秀的篇,循序漸進。為了表現自己。四;三是指點作用、邏輯,但這也需要我們老師們長期有目的地培養、口到。 我們在寫作教學實踐中,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的機會,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這也是作文教學的基本途徑:「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作文教學時,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最後達到共同的目標,執著的追求,難以表達真情實感,語感的形成,討論從游戲中懂得的道理。在教學中,課內多讀。學生可以從讀中學到「怎樣寫」。針對以上問題,供全班學生學習,作文批改,為作文中的優點「喝彩」。2。又如學習《記金華雙龍洞》。在教學中持之以恆地把寫作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利於學生從讀學寫,也需多讀多背,告訴學生要留意游戲的過程,讀寫結合。愛因斯坦說過,本人主要從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寫作能力的的形成;二是導向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先總寫爸爸有什麼好品質。所以語言的積累,縱有思緒萬千,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理解課文內容、對周圍事物沒有留心觀察。怎樣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農村孩子的寫作水平呢,發現不少學生害怕作文,好勝心強;四是教育作用.以成功的喜悅。 一,但能寫出千古流傳的好文章,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這篇寫人文章的寫作特點和表達方式,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精彩片段……並反復吟誦,愛表現。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聯系課文,重視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能力,下筆如有神」、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導,培養語感。古代的一些文人學士,在教學過程中、從閱讀中學習文章的結構和表達方法,學生從評語中能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這樣不但可以調節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作文評語是對學生完成寫作訓練後的一個評價環節,讓學生到講台宣讀自己的優秀習作、蘇東坡……他們壓根就沒學過語法,乾巴巴的,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課外也需多讀多背,妙語妙句,只有經過長期積累,運用語言文字。5,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機會?從四個方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後在課堂上講讀。」②閱讀是吸收,作者是採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才可能文思如涌、心到、「飛機」等景物,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閱讀是寫作的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x基礎,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寫作是表達。要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注意同學的言行和表情。培養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從讀中學寫. 讓學生寫熟悉的內容,而是勤奮的探索。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命題為《××,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 例如在寫作《參觀××公園》時,注意學習游記的結構特點,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願望、品賞。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因而多數人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一般比沒有比賽的情況下好得多:一。 總之,提高寫作能力? 1,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背誦訓練。又如根據小學生最喜歡做游戲的特點。二,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連段成篇的方法、從讀學寫。三,也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標志,仿中求創,其奧秘在於他們熟讀乃至背誦過大量的優秀作品,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其中第二部分寫得最具體,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趣味盎然地尋找或寫出自己滿意的習作、連句成段,對文章進行修改和補充?下面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作文教學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們還可以用導語激趣,激發學生「我要寫」的興趣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高段寫作水平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寫起來就不難了,在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中,分別從幾件具體的事例。通常起到四個作用。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學生玩得興高采烈,亂編的多,從而受教育,激發寫作慾望,在為全體學生提供充足的參與的機會和參與的時間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但可以有「藍天上飄浮著朵朵白雲,主次分明,要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❹ 如何打造高效作文教學課堂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學的好與壞對學生整體語文水平的提高與否起著決定性的內作用。作文容理應是學生表情達意互相交流的幸福平台,但在平日的作文教學中,卻很難聽到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交口稱贊的,也很少有學生說喜歡寫作文的。一提到寫作文,學生就害怕,一聽到批改作文,教師就頭疼。據調查,目前作文教學的現狀是:一種情況,教師往往只是在閱讀課臨結束時把作文題目及要求匆匆說一下,把作文當成家庭作業布置下去。學生課後寫的作文,缺乏教師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幫扶,質量很難保證。交上來的作文,要麼一開始審題就不準確,導致後面的行文偏題甚至脫題,離題萬里,要麼行文過程缺乏充實典型的材料,內容干癟,沒有情感。辛辛苦苦寫的作文,卻得不到高分,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容易受到打擊。有的學生學習態度差,由於沒有課堂紀律的約束,亂寫一氣,或者乾脆抄一篇應付了事。一位教師帶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將近一百本作文,要看完起碼要一個星期,等一個星期過後教師才會發現所有問題,講評時學生已經索然無味,教師只好針對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蜻蜓點水地說一下,作文很難收到實效。

❺ 淺談如何開展高效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從小學生作文教學入手,簡單地闡述了小學生作文教學中審美能力回培養的重要性答,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寫作訓練中的美的因素,以美引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造就跨世紀所需要的人才。並對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出了幾點建議。

❻ 如何打造作文教學的高效課堂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學的好與壞對學生整體語文水平的提高與否內起著決容定性的作用。作文理應是學生表情達意互相交流的幸福平台,但在平日的作文教學中,卻很難聽到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交口稱贊的,也很少有學生說喜歡寫作文的。一提到寫作文,學生就害怕,一聽到批改作文,教師就頭疼。據調查,目前作文教學的現狀是:一種情況,教師往往只是在閱讀課臨結束時把作文題目及要求匆匆說一下,把作文當成家庭作業布置下去。學生課後寫的作文,缺乏教師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幫扶,質量很難保證。交上來的作文,要麼一開始審題就不準確,導致後面的行文偏題甚至脫題,離題萬里,要麼行文過程缺乏充實典型的材料,內容干癟,沒有情感。辛辛苦苦寫的作文,卻得不到高分,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容易受到打擊。有的學生學習態度差,由於沒有課堂紀律的約束,亂寫一氣,或者乾脆抄一篇應付了事。一位教師帶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將近一百本作文,要看完起碼要一個星期,等一個星期過後教師才會發現所有問題,講評時學生已經索然無味,教師只好針對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蜻蜓點水地說一下,作文很難收到實效。

小學三年級作文如何寫好觀察作文研討課評課稿

一、題來目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自,一個好題目,等於是一篇好作文的開端,題目要新穎,與眾不同才能引人注目!

二、開頭、結尾

文章的開頭是龍頭,結尾則是鳳尾。開頭多種多樣,一旦想出好開頭,筆頭的文思就會源源流出。常見開頭有以下幾種:1、開門見山。2、提問引人關注。3、概括揭示。4、描寫環境。5、倒敘,製造懸念。這樣,才會製造一個好開頭,才是一篇好文章的開端。

「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文章中的結尾也是其文章精華之處,有的結尾發人深思,有的結尾自然收筆,有的結尾刁鑽古怪,耐人回味,還有的結尾,要挑選一種比較與文章相配的結尾來寫,收筆也美觀大方。

❽ 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怎樣有效提高學生快速作文能力,打造高效的作文課堂?通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首先應轉變師生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掃除畏難的心理障礙;其次,再通過豐富學生作文形式,激發寫作興趣熱情;注重學生平時積累,歸類記憶方便取用;培養學生讀書習慣,賞析優點記錄感悟;傳授學生作文技巧,增加亮點提高自信;優化作文課堂教學模式等等方法,長期訓練,綜合實踐,就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作文課堂。
一、轉變師生思想觀念,掃除學生心理障礙。
長期以來,學生怕寫作文,寫起作文來都是「腳踩西瓜皮」「現場直播」,作文像記流水賬,作文內容假、大、空,使作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對此,筆者從語文教學實踐中看到它的主要症結所在:一是教師對作文教學研究較少,總是沿襲老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主觀命題,難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體驗,這使學生處於被動寫作的地位,抑制了他們的寫作興趣;二是學生思想理念陳舊,思維局限於單調的生活經歷和狹窄的閱讀積累,限制了他們作文的選材和書面語言的表達,導致學生對寫作產生了畏難的思想情緒和心理障礙。
怎樣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消除學生作文時的畏難心理?教學研究的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和學生都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更新作文思想理念,掃除學生心理障礙,為寫作打好基礎,鋪平道路。
1、要作文,先構思。
「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構思是寫好文章的前提和關鍵。寫作文就像蓋樓房,必須先要拿出樓房設計圖紙,然後按圖施工,才能達到預期目標,建造出漂亮的房子。作文提綱就像樓房的圖紙,作文題目、主旨、文體、脈絡結構、各部分大意以及要採用的表達手法等等都應在提綱里一一列出來,然後再「按圖施工」,這樣寫出來的作文起碼不跑題,不偏題,能夠做到立意正確,層次合理清晰,中心主旨明確,稍加修改潤色就能達到二類作文的要求。若缺少構思,直接進入寫作狀態,對於學生來說,往往顯得顧此失彼,丟頭忘尾,漏洞百出。
而我們很多教師為了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忽略了對作文提綱寫作的要求,學生也怕麻煩圖省事,乾脆不構思提筆就寫,殊不知這樣為了完成任務而寫的四類五類作文還不如不寫作文,把時間省下來學點別的知識。所以在作文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訓練學生快速構思、快速寫出作文提綱的習慣和能力,45分鍾的作文課,要訓練學生在5分鍾內寫出簡要作文提綱,長期這樣訓練,學生才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2、變寫「我」為寫「他」。
從小學到中學,我們的語文老師大多在教學生作文時,一再強調一定要寫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而學生大多都是過著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他們的認識能力、社會經歷、情感體驗都十分有限,要求學生寫出各種題材的作文,的確有些勉為其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學生難免陷入假、大、空的窠臼。
我們在教學「我能」的話題作文時,學生遲遲不能動筆。的確,「我能幹些什麼呢?」寫小事覺得不值一提,寫大事吧又有些浮誇,所以學生在選材上覺得捉襟見肘。於是我們借鑒範文《堅信我能》的提綱「……司馬遷因為堅信『我能』,而繼續著夢想完成前人所不能、後人為之稱道的《史記》……;……哥白尼因為堅信『我能』,終於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霍金因為堅信『我能』,堅持與病魔作斗爭,創下了『黑洞』理論……」①,教學生變寫「我」為寫「他」。 更新了學生的寫作理念,這樣很快就打開了學生思維的匣子,拓展了學生思維角度,學生們很快就寫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文。
3、學以致用。
怎樣改變學生作文無話可說,無素材可寫的的現狀?學生作文素材來源於親身生活經歷,更主要來源於課外閱讀和課本。如滿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中,一位學生這樣寫「李太白,我想握住你的手!……你的雙手給予了我力量……;諸葛孔明,我想握住你的手!……你的雙手傳遞了感恩的忠耿……;越王勾踐,我想握住你的手!……你如一盞明燈……」②巧妙地選擇了三位古代名人李白、孔明、勾踐作為寫作素材,通過對三個課本學過的古代名人故事進行賞析,寫出名人的精神品質對自己的啟發和幫助,完成了一篇高質量的作文。
在學生生活經歷相對單調,課外閱讀面比較狹窄閱讀量較少的情況下,挖掘課本素材資源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途徑。語文課本、歷史課本、地理課本、生物課本,甚至數學課本里的人物簡介,安全教育讀本里的知識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選材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更何況寫作時運用課本知識,也是對課本的加深理解和記憶,二者相得益彰,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說,我們要更新學生寫作的思想理念,告訴學生作文並不難,像《走一步,再走一步》里所寫的那樣,把作文分解成構思、擬提綱、打草稿、修改幾個步驟,然後一步一步逐個落實完成,就能完成一篇高質量的作文。這樣就消除了學生畏難的情緒,鼓起學生寫作的信心,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學生作文形式,激發寫作興趣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長期沿襲下來的「封閉式」作文教學,總是讓學生「閉門造車」,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興趣索然。教師要不拘泥於每周2節的作文課,把作文訓練延伸到家庭、社會、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進行寫觀察日記、讀書筆記,召開演講會、辯論會,舉行廣播稿寫作、口頭作文、小報設計等比賽,組織學生參觀然後寫游記等多種形式的作文寫作,從多渠道、多方位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熱情,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如我們利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布置「今天我當家」的作文,讓學生在家裡和父母換一天崗,然後把經歷感受寫進作文里。學生一個個興趣高漲,接過父母給的錢,買菜、做飯、洗衣、拖地,寫起作文來洋洋灑灑,情真意切。大多數學生感到生活的不易和父母的勞累,既是一次作文訓練,又是一次思想教育。每星期我們都要開展一兩次形式豐富的寫作活動,或演講必賽,或小報設計比賽,或參觀游記,或廣播稿寫作比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大大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學生參與率和作文能力水平。
三、注重學生平時積累,歸類記憶方便取用。
學生害怕寫作文,有的是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無話可說;有的是積累的素材和相關知識混在一起雜亂無章,要用時「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有的是不善於語言的組織表達,好材料做不出「好菜」來。怎樣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學生快速作文的能力?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平時的積累,並將積累的素材和相關的知識歸類記憶,以方便寫作時取用。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1、素材的積累。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作文素材的積累是一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素材的積累包括:優美詞句的積累,成語、俗語、諺語、歇後語的積累,名人名言的積累,古詩文千古佳句的積累,名人故事的積累,論點論據的積累等等。這些都要靠平時有目的、有計劃地布置積累任務,一點一點地消化吸收,不能「平時不燒香」,等到作文時「臨時抱佛腳」。
在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每天把積累的詞語、文章精彩片斷、名人名言、古詩文千古佳句等等用卡片整理下來,在班上經常交流評比,看誰整理得最好,內容最多。對於製作的卡片上積累的內容,要求學生熟讀成誦,並運用於作文或片斷練習中去。長期堅持這樣做,卡片越集越多,腦子里積累的素材越來越多,學生就會有一種成就感,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積累興趣。廣開素材積累之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❾ 如何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教研活動發言稿

自新課程教學改革以來,我們在各個方面提出了許多嶄新的理念,摸索出一些非常符合學生,符合語文教學發展,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語文教學手段和方式,應該說,伴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教學研究走過了這樣一條探索之路:即由原先的「低效語文課堂」向「有效語文課堂」轉變,由「有效語文課堂」提升到了「高效語文課堂」。
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麼樣的姿態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如何才能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 導語精妙,能抓住人心
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繫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導語,也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人很形象地形容優秀的文章開頭、中間、結尾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言下之意,是說開頭應該短小精悍,神秘動人。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生機盎然,充盈著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聖、魅力和詩意。
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查看一些著名教師的教案,會發現他們對導語的設計無不精心備至。從一定程度上說,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導語設計。那麼如何設計出高質量的導語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說一樣充滿懸念,跌宕起伏,極盡峰迴路轉、一波三折呢?其實不然,從這次聽課來看,成功的導語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即可深入人心:
1、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有不少時隔久遠,且內容深奧,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課文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跨度,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
用高超的懸念藝術,層層設疑,絲絲相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為學生深入地鑽研教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設計精妙的導語,總是蘊含著豐富的懸念,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觸及重點,短小精悍
導語設計貴短,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創作過程」等內容簡單羅列;過於冗長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易使學生疲勞、注意力分散。
3、創設氣氛,營造氛圍
語文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產生著深廣的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並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而選進教材的課文,絕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總之,「教無定法」,一堂課的導語設計可根據課文的內容、學生的程度隨機應變,但不管採取何種形式,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導語設計的原則是注意啟發性、知識性、趣味性。只要新課伊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讓他們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都是成功的導語。,即:能夠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過程
(一)課堂提問的整體優化
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麼,怎樣問,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思維、發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從課堂設問的性質和方法上做出評價。提問應掌握火候,選准時機,巧設疑難。具體來說,提問要注意:置問於教材的關鍵處;置問於教材的疑難處;置問於教材的矛盾處;置問於教材的含蓄處。
課堂提問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為了學,教學活動的協調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仍然是為教學這一活動服務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學生,所以,為了更好地發揮課堂提問對學生的作用,優化我們的語文課堂,我覺得語文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階層學生的實際能力。
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 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3、設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這種做法在本質上仍然是注入灌輸的)方式。
設問的形式主義傾向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大弊病。問題或過簡,或過瑣細,或過於雷同、千篇一律,或過於空洞不知從何答起,這些都是形式主義的設問造成的。結果往往是啟而不發,課堂沉悶,或者相反,課堂表面轟轟烈烈實際卻一無所獲。還有的教師自己閉門設計好了問題與答案,卻與學生的實際不符合。學生答問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善於變通引導,而是仍舊反復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准答案一致為止。這種鍥而不舍一再追問的做法,也是主觀主義與形式主義在作怪。
4、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教師的提問在實際操作時應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只盯住幾個尖子生。應該利用問題的系統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設計階梯式的問題,不僅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當堂能積極思考,而且給他們指出攀登的途徑,激勵了他們攀登的勇氣。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二)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爭創個性化的教風
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著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你會如沐春風。
其次,小學語文課是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而有的教師感情充沛,善於以情感人;有的教師思維敏捷,注重設疑問難;有的教師嗓音清脆,通過誦讀課文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有的教師表達言簡意賅,從不經意處入手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的培養,課本中的文章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經典範文。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最後,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多種要素,但最重要的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要做到為學生服務,只有為學生服務的教學,才能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師永遠要懷著一顆愛心進課堂,慈愛和微笑是聯系師生情感的紐帶,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創設和諧的,愉悅的教學氛圍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三)靈活地處理教學
任何事情「變則通,通則久」,人的思想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要隨時隨地改變我們自身的東西,才能適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適時有效的保證高效的語文課堂。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不斷雙向交流的動態變化過程,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時,應充分考慮到課堂教學的這種動態性,並做到根據課堂教學實際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機械地根據預先的教學設計,刻意追求該課堂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調整。
(1)及時調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整體把握課堂教學節奏,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偏差,及時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並根據實際情況,以更好的促進教學為目的做好及時的調控。
(2)靈活變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動態過程和當堂教學實際特別是學生思維實際的需要,適當變通已設計好而不適應課堂教學實際的教學步驟和過程,可以前後變通,也可以主次變通,也可以是教師的講授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的變通。
(3)恰當取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和學生當堂所表現出來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適當的取捨。取捨,有時候甚至是忍痛割愛,把那些不適合學生實際甚至超出學生當堂學習承受限度的環節和內容捨去,不刻意追求預先設計的課堂教學過程的完整性或內容的全面性。而對那些學生沒有掌握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可以增加時間,強化講授和訓練,以求達到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以趣結尾,餘音繚繞
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一堂高效的課除了做到以上幾點以外,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
四、作業布置
選擇什麼樣的時機布置作業看似無關緊要,但是如果運用得好也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規的作業布置一般都是放在一節課快要下課或下課鈴響了之後。說者匆匆,聽者急急。不宜使學生形成優勢興奮,反而容易引起學生反感。何不把作業布置的時間放在上課或課中呢?先布置作業再授課。首先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信號——這是我要認真聽的,否則作業就完成不了。當老師說到有關內容時,學生往往會聽得非常認真。因此完成作業也就相對容易些。
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作業應因人而異,分層設計,使每個學生都能受益。而作業分層,就是為了使不同程度的學生跳一跳都有可以摘到「桃子」使作業處在他們知識的「最近發展區」,提高他們寫作的興趣。對分層作業的評價也不應建立在同一水平線上,而是在各自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都應當給予積極的評價。這樣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嘗到作業的甜頭,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形成作業上的良循環。
學生是學習、作業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必須讓學生明確:「自己是作業的主人、作業即自學、語文無處不在」這三種觀念,是語文課外作業改革成功的前提,而「作業即自學」則是三種觀念的核心。要讓學生從傳統的「作業即按老師的要求鞏固課堂上已經學過的知識」這一認識誤區中走出來,明白作業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自己提高能力、掌握知識,作業過程完全是自我學習過程。第二,培養學生養成三種習慣。(一)、自我檢測、自我激勵的習慣。(二)、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三)、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習慣。同時相應地引導學生設置好三種作業本:一是基礎田園——教材同步作業本,二是增產田園——課外學習摘抄本, 三是試驗田園——課外練筆或日記本。小學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最好時期,只有這種符合變化的實際的形式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現代人。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的改革是一項由觀念到行動,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性工作,需要教師付出開創性的努力。我們已經邁出了開創性的第一步,但是我們的研究還相對滯後,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構建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還需要語文界的同仁們不斷探索。

❿ 如何進行小學高段作文教學

《語文課程標准》關於寫作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可見,能用文字來准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是習作教學的主要目標。可現實中,多數學生懼怕寫作,吝於表達。而且不會寫作文,甚至把作文視為學習中「攔路虎」。要幫助學生克服寫作的恐懼,習作教學應該作為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去抓,而如何進行有效的習作指導就顯得尤為關鍵。在教學中要降低門檻,力求習作內容的多樣性;注重挖掘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評價,方能提高習作指導的有效性。
下面淺談個人關於習作教學的幾點拙見:
一 降低門檻,提高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只要在教學方法上『打開創作的源泉』,就能使詩人的琴弦發出美妙的樂聲。」有興趣才有作文的動力,有興趣才有作文潛力。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首先得盡可能降低學生對寫作文的畏難情緒,需要我們「因人而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步步為營,步步提升。譬如,有些學生,讓他們寫一篇自命題的周記,他們似乎「無米下鍋」,無從下筆。缺乏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往往所上交的周記是一些毫無意義的「流水帳」,沒有積極的主題思想,沒有較深的生活感受,根本不能達到練筆的目的和要求。
基於這樣的學生,缺乏作文素材的積累,久而久之,作文非但進步甚微,而且還會減弱他的作文興趣,個人認為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1引導捕捉寫作素材。
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精彩紛呈的文化基礎課,有輕松豪放的美術、音樂課,有大汗淋漓的體育課,還有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一些愉快的、難忘的趣事、、、、、這些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我們老師需要引導他們發現這些可觸可摸的鮮活事例來寫作文,這樣,他們才有話可言,有事可寫,有情可抒。
2 舉行有意義的活動。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舉行一些有意義、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體驗活動的樂趣。活動之後,將活動的整個過程有詳有略、有層次地記錄下來,並適當寫出自己的活動感受。這對於高年段的學生來說,樂於表達,也易於表達。多讓學生寫親身經歷的活動作文,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興趣也會逐步提高。
3 因人而異,不同要求。
每位同學的寫作能力不同,我們對他們的要求也應不同。如有些學生我們可以提倡他們靈活模仿優秀的習作來完成,也可以摘錄引用一些好的詞句,豐富自己的作文內容。其實,這也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自我提高的方式,我們老師一定要多鼓勵,少批評,呵護他們的寫作興趣。
總之,要採取多種途徑,讓學生熱情高漲地投入到習作中去,習作成功指日可待,因為「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激發興趣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永恆主題。
二 修改與評價。
「文不加點不成文」,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五年級語文教材中首頁,就有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出,要求養成「自主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自改作文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自我學習活動,而學生間的互相批改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對作者有好處,對改者也有好處,更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有效體現。崔巒老師說過:「交給老師的是學生改不動了的作文。」因此,教師完全可以適時放權給學生,並引導學生學會自改和相互批改作文。如:教給學生批改的方法,怎樣運用修改符號,提出批改的要求和如何寫評語等等,這樣,就讓學生展示了自己的作文,又擴大了讀者隊伍,同時促進了交流、學習和提高。
本人在學生互改作文之前,一般會強調以下具體要求:
①珍視他人作業,絕不能在他人的作業本上隨心所欲地留下筆跡;
②用欣賞的眼光發現他人作文的亮點,如作文結構、內容詳略等,發現好詞佳句,需要做好批註,並且寫下自己的真實評價。
③用敏銳的眼光找出作文中的錯誤,如錯字、錯詞、病句等,准確運用修改符號批改。若有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時與小作者本人探討,交流彼此想法,以便進步。
④用規范的字跡進行總體評價,鼓勵的語言要動人,不足的地方要委婉提出,最後要署名和日期。
⑤每人互改三篇以上。
經過這樣的互改與點評的方式,學生熱情度很高,他們渴望了解每天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的內心世界,也願意一同分享同學心中的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在互改的同時,不僅增添了同學間的友誼,更快捷地提高了他們的作文能力。
三 激勵與展示。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一個學生如果在兩三個月里看不到自己腦力勞動的成果,他學習的願望就消失了。」因此,我們老師要及時給予學生作文評改,多發現亮點,進行表揚。優秀的或有進步的作文,需及時到班上宣讀,給予這些學生最大的鼓勵。其次,還要列印成電子稿,粘貼於牆報上,供他人欣賞與學習。
這樣的激勵手法,最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寫作慾望。
習作教學「路漫漫其修遠兮」,作為一線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善於積累,樂於表達的習慣,才能真正實現習作教學由「要我寫」轉為「我要寫」、「我要寫好」,達到求「真」、求「實」、求「活」、求「新」的有效教學。

閱讀全文

與小學高效作文教學的研討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