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紀實作文
紀實文學是一種迅速反映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新興文學樣式,亦稱「報告小說」,是報告文學化的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報告文學。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可以有一定的虛構性,但對虛構還有一定的限制。
春節:傳統節日的當代解讀
就歷史和社會文化而言,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基礎。在中國,離開了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毋庸置疑,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民族的根本,國家的基礎,是凝聚十幾億人民的強大的精神粘合劑,是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產。
過去的七天,無論在繁華都市還是在偏僻鄉村,中國各地乃至世界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在歡歡樂樂地過年。歡度春節已經成為十幾億人民共同的中心話題,由歡度春節而產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各種新聞,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可見,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內,歡度春節對於中國人的影響至關重大。
從民俗學的角度來看,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它濃縮著一個民族的精神,標志著一個民族的風格,凸顯著一個民族的價值,展示著一個民族的追求。春節無疑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其中蘊含的文化含義,無論怎樣評估都不會過分。在這個歡歡喜喜的大年即將過去卻還意猶未盡的時候,對春節這一傳統節日作一番粗粗的現代解讀,也許不無意義。
春節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在中國古代,「春節」最早是指春天的節序,基本上和春季一詞同義,後來才專指農歷一年的元旦。在農業社會里,對於物質生產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天時了,「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正是農業生產的真實寫照。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節》一文中列舉了過年的種種現象,指出它們都和農業社會有關,說的極是。春節時期的飲食文化,是基於農業社會的產品豐富多彩;春節時期的娛樂文化,是基於農業耕作中的冬季閑暇;春節時期的祭神文化,是基於農民們祈求上天風調雨順,以便五穀豐登。春節時期的所有文化形態,幾乎都是農業文化的典型表現。
廣義的文化指的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觀念的總和,但人們在使用文化一詞的時候,更多的是指精神觀念。農業文化的精神觀念,來自於農業耕作方式。如果我們稍稍考察一下農業耕作方式,就會發現它的最大特點是地域的固定性。農業民族不像游牧民族那樣逐水而居,居無定所;農業民族也不像商業民族那樣逐利而行,行無蹤跡。農業民族在固定的土地上世世耕作,代代傳承,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兩個十分明顯的思想觀念,即對於故鄉土地的無比眷戀和對於家族親情的極其注重。前者為鄉土觀念,後者為親情觀念。在中國,不管時光流轉,不管社會變遷,不管政府更迭,不管人事代謝,鄉土觀念和親情觀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結,植根於炎黃子孫的骨髓之中。「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每逢佳節倍思親」等古代詩句,正是體現了這種情結。就歷史和社會文化而言,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基礎。在中國,離開了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毋庸置疑,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民族的根本,國家的基礎,是凝聚十幾億人民的強大的精神粘合劑,是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產。春節,所傳承的正是這樣一種意義。數以億計的中國人不管天寒地凍,筋疲力盡,不管路途遙遠,車船勞頓,都要回家和父老鄉親相聚,這不是一種最大的鄉戀嗎?幾億乃至十幾億人民共同收看央視的春節晚會,隨著晚會的節目同歡同樂,同唱同笑,塑造出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的濃濃氛圍,這不是一種最大的親情嗎?這種傳統文化所產生的強大的精神力量,理應推動我們更快地建設小康社會。前幾年,曾有學者提出「文化力」一說,結果引起了理論界的熱烈討論。筆者認為,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春節完全可以成為「文化力」一說的佐證。
值得回味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說過:傳統是歷史的惰力。那麼,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它所負載的傳統意義和現代社會的某些方面是不是已經產生了不相適合的地方?事實上,幾十年以來,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了很大變化,求神祭祖等儀式的意義已經大大減弱。但是不可否認,春節對於現代社會也還是存在一些負面因素。從經濟層面上來說,由春節而產生的經濟現象實際上是一種非正常的經濟現象,它和現代社會的市場經濟有相悖的地方。因為工業社會的生產方式和農業社會的生產方式迥然相異。工業生產依賴的是市場需求,而不是季節和時令的變化。工業生產比農業生產更有規律,更為平衡,除了某些人為的特定情況,很少出現大冷大熱、大起大落的情況。而農業經濟是一種忙閑不均的季節經濟,春節既然源自於農業社會,春節經濟當然也就是一種季節經濟,必然會給現代工商業經營帶來一定的阻隔和影響。從文化層面上來說,春節所負載的意義雖然能夠抒發鄉戀情結,提升親情程度,從而凝聚人心,有利於社會的安定與祥和。但是過分注重鄉土的眷戀,過分注重家族親情的同時,其硬幣的另一面可能就是對現代社會的剛性法律規則的忽視,這一點對於現代社會的法治建設未必有利。中國社會中的「走後門」、「裙帶風」、「關系戶」等等現象屢禁不止,從深層次意義上來說,和傳統文化中的過分重視人情和家族親情觀念根深蒂固不無關系。有事實證明,春節也是一年中社會上不正之風的高發時期。當然,我並不認為鄉土親情及其他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法制規則生來就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你無法忽視它們在表達方式上呈現出的巨大差異性。
傳統往往是一把雙刃劍,它積淀了歷史、豐厚了文化,但其在特定歷史階段形成的理念及文化認同也可能阻礙新觀念、新主張的深入人心;作為傳統文化意義上的春節也是一把雙刃劍,它的正面影響早已為所有中國人知道,但其沿襲傳統而來的某些與現代社會呈現出不適應、不相配的習俗,人們感覺到了,卻未必能深刻理解。如何張揚春節文化的正面影響,消解春節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賦予春節更多的現代意義和時代氣息,正是我們在歡度完這個祥和美好的春節之後可以靜下心來考慮的課題。今天用現代的眼光解讀春節的思想底蘊,其意義也就在於此。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不斷開放,許多人卻逐漸感到春節不再像以前那麼吸引人,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了。
著名的民俗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了,大家覺得過年沒意思,肯定不是因為在物質方面有什麼欠缺,而恰恰是因為精神上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在我們民族的記憶中,春節是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它包含了天文歷法、民間信仰、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等種種文化現象。現在,春節失去了許多它原有的文化內涵,所以大家就感到年味淡了,心理上有一種不滿足感。
陶教授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文化生活樣式也比以前豐富了,這些確實都可能沖擊春節,使得誕生於農耕時代的一些傳統儀式不再適於現代社會。當然,春節有些習俗或者儀式可能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那是個民俗更新的問題,但春節的主題和精髓永遠都不會過時。
㈡ 如何處理作文教學中紀實與想像之間的關系
在作文教學中,加強學生想像力的培養,既是作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又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在最近幾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逐步對學生想像力的培養和提高寫作水平之間的關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此,我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第一,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寫作訓練。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的內容都給人留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來寫文章。這種方式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濃厚興趣。比如《小攝影師》中的小男孩,可以說費盡了心機才見到高爾基,結果卻因為忘記帶膠卷而無法給高爾基照相,他傷心地哭著跳上電車跑了。在此,我就適時地向學生提問:「小男孩跑回去干什麼?是拿膠卷嗎?他會再來嗎?」對於我提出的問題,同學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有的認為不會再來了,有的認為會來。我又問他們:「小男孩如果再來,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不來,又是什麼原因呢?他們辦板報怎麼辦呢?」我還布置了一個作業,續寫《小攝影師》。結果,許多同學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像力,寫得非常棒。 第二,觀察力與想像力培養相結合。在作文教學中,我注意將學生的觀察力與想像力結合起來訓練,特別是在進行看圖作文時。在學生觀察圖畫時,要引導他們大膽想像,化靜為動,通過對畫面內容的仔細觀察形成合乎邏輯的獨特構思。如語文課本中有一幅反映秋天的畫,我就啟發學生從畫面內容入手,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想像。如幾個學生在干什麼?一個小女孩拾到了她盼望已久的樹葉,心裡會怎麼想?果園里的一位阿姨在干什麼?通過觀察,這么一想,畫面就活了,藉助想像,認識和感受更加深刻,寫出來的文章內容就會更加豐富。 第三,運用自編童話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小學生的思想活躍,愛幻想。他們喜歡讀童話故事,也對自編童話有濃厚的興趣。從三年級開始,我就鼓勵同學們根據一幅畫,自己編故事講給同學們聽。經過訓練,好多學生都能把不同的事物聯系起來編一段故事,運用擬人的方法,演繹出生動的故事情節,極富情趣。
㈢ 小學作文中簡單的紀實作文有哪些類型
在你回頭時,才會發現人生是如此的精彩而又美麗。這正使我悟出一個到理:人生是如此的回善變。你只要對別人答好,別人也會對你好,你只要愛別人,別人也會愛你,正如你付出什麼,就匯報什麼,你播種什麼,就收獲什麼。只有完全懂得體諒別人的人,一直為別人付出的人,才能展現自己完美的人生。
也許,你的人生顛沛流離;也許,你的人生曲折離奇;也許你的人生曾恐嚇過你,但你要始終抱有『希望』。希望正如那紅日之火,點燃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之光。正是希望,才是我們取得最終的成功!
若是你拋棄希望,你的人生就是另一個模樣,他就會想那時就末日,永遠的黑暗,沉浸在低於之中。正如希臘神話中的地獄五門『冰天雪地』,那是的你就會像那地獄之中的亡靈一樣,永遠被封印在這冰天雪地之中。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嘆氣,憂郁的日子總會過去,而快樂的日記即將來臨。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會過去,而過去的僵屍那親切的回憶……
珍惜我們的人生,以致全力發揮它的本色,為這個社會、為我們人類,立下一個美麗而又神聖的功勛!
㈣ 成功其實很簡單作文紀實
同學們,你們知道成功的公式嗎?成功的公式就是: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很多人都想讓自己成功,讓自己有美好的前途,可是他們為什麼不能如願以償呢?原因就是他們不懂得成功需要艱苦的勞動,需要正確的方法!如果沒有頑強的毅力,沒有正確的方法,他們怎麼可能會成功呢?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卧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了。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鍾里,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上來後,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鍾時間,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和其他一些書刊,就是利用這時間,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斷斷續續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一帶向箱子書。途中列車震盪顛簸,他全然不顧,總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閱讀不輟。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樣,床上、辦公桌上、茶幾上、飯桌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
毛主席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
有一次,毛主席發燒到39度多,醫生不準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里,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麼地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他這才高興地笑了。
是啊,贏得了時間就是贏得了一切,毛主席就是這樣學習,才走上了成功之路。同學們,如果你也想成功,就記住成功的公式吧: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
㈤ 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人物紀實作文
作者/張崇罡 摘要:作文是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加強作文指導,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是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一環。培養小學生寫作的興趣,是小學作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小學生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後,並不意味著他們都具備天生的寫作能力,還特別需要語文教師的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閱讀和多觀察生活,從而收集到寫作的材料。學生有了寫作的材料,教師還要激勵他們大膽創作並修改,讓他們在寫作的體會中進步與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人物 想要寫好人物,既要活靈活現地展現報道人物的精神風貌,即寫出一個有精氣神的人,又要寫出一個讓讀者可親可近可學的人物,即寫出一個真實可信的人,還要巧妙地運用語言再現人物的形象,即寫出一個鮮活生動的人。這樣一個真真切切的人物才會樹立起來。 一、抓住語言描寫 人物的語言描寫,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寫作基本功,也是學生最薄弱的地方。人物的語言描寫為什麼這么重要呢?道理很簡單,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通過談話來交流感情、說明觀點、傳遞信息。在學生平時的作文里,也常常需要把各種不同的人物(包括自己)的語言記錄下來,為刻畫人物以及表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要寫好人物語言,我們應該注意幾個問題: (2)描寫人物語言時,要能真實地寫出人物說話時獨有的語氣、神態以及習慣性動作等。以此來表現人物當時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等。 (4)記錄人物語言,要根據一定的需要,靈活、合理地運用「直接引述」與「間接轉述」這兩種記錄方式。 (5)人物的語言描寫是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及表現人物特點服務的,因此,與此無關的人物語言決不能塞進文章里。 如,從《王熙鳳初見林黛玉》賈母給熙鳳介紹黛玉的對話中,學生可以體會到鳳辣子的話外之音,言外之意,從說話中反映出王熙鳳的性格特點:見風使舵、毒辣、尖酸、潑辣、嘴甜心苦、兩面三刀、有心計、察言觀色、左右逢迎…… 二、抓住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指的是對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飾、姿態和神情等方面進行的描寫。寫外貌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點,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寫外貌最忌諱的是「公式化」「一般化」「千人一面」。俄國偉大的作家果戈理說過:「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再告訴大家一個竅門:寫外貌要注意寫好眼睛。魯迅說:「要極省儉地畫出一個人的外貌,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以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畫得逼真,也毫無意思。」大家想想這句話是十分有道理的。由此可見,寫外貌不在全,而在精。 三、抓住動作描寫 一個人物是由多方面構成的。寫好人物的動作只是人物描寫的一個側面,而無論是哪個側面,我們都要與人物的特點緊密聯系起來,千萬不要進行「千人一面」「人雲亦雲」的描寫。首先,動作描寫要做到准確具體。其次,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內心活動、精神品質。要能真正地為表現人物的個性服務。動作要能拆分,要把一個大的動作場景拆開,用一連串小的動作來表現。 對於中年級學生來說,作文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描寫不夠具體,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技巧和方法。當然,這些技巧和方法學生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掌握,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鞏固,形成一種寫作的良好習慣。關於通過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許多偉大的人物或作家都有過許多寶貴的經驗。如,恩格斯說:「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契訶夫說:「應當盡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狀態能夠從他的行動中表現明白。」高爾基說:「為了使藝術作品有教育和說服力量,必須使主人公多行動,少說話。」從上面的經驗中我們不難發現,動作實際是人物的又一張名片。所以,我們在教學生習作時這樣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我們一定要加強指導學生。 四、寫好心理活動 心理描寫,是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狀態的一種寫法。跟語言、行動描寫相比,它更能直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刻畫人物的一項基本功,其表現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內心獨白、表情描摹、展開聯想等。心理描寫,可以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動,即人物想些什麼、怎麼想的,通過文字記錄下來。人物心理活動描寫同人物的語言、行動、外貌描寫相比,心理活動更能直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思想沖突,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更能推動情節的起伏發展。那麼,如何寫好人物的心理呢?(1)要符合人物身份及特點。心理活動是表現人物身份與特點的重要手法之一。生活之中有形形色色的人,比如學生、老師、醫生……他們因年齡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遇到事情時,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因此,描寫人物心理時,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與特點,要讓人物想自己該想的,避免千人一面和表面化。(2)要交代人物「想」時的狀態。所謂想時的狀態,就是指人物思想時的語氣、動作、神態等。不要總是「我想」「你想」「他想」,這樣寫出來的心理乾巴巴的,沒有現場感。一個人在思想時,總會出現相應的表情與動作,是看著什麼東西默默地想,還是坐在桌子旁撐著下巴微笑著陷入沉思?把它們寫下來,讓我們如見其人,可以加強表達效果。(3)要和其他的描寫相結合,為了表現人物豐富而細膩的內心世界,更有效地刻畫人物形象,光用人物心理描寫,有時會顯得力不從心,往往還需結合人物言行、神態及其所處的環境描寫來實現。這樣結合著寫,不僅能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的性格,還能增強文字的藝術表現力。
㈥ 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人物紀實作文 15
肖像描寫,也叫外貌描寫,是指對人物的容貌、衣飾、姿態、神情等特徵的描寫。
肖像描寫雖然寫的是人物的外表,但描寫的目的決不止在於使讀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魯迅的小說《故鄉》中兩次刻畫了閏土的形象。少年閏土生氣勃勃,機智勇敢,是一個項帶銀圈、手捏鋼叉保衛瓜田的小英雄。二十年後的閏土卻面目全非:「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得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而更使「我」感到悲哀的是閏土的神情與態度:「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這兩處肖像描寫通過鮮明的對比使讀者感受到舊中國廣大農民所經受的飢荒、苛稅、兵、匪、官、紳的種種重壓,感受到他們身心所忍受的無限的痛苦與摧殘,更感受到作品所表達出的,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語言描寫,指對人物對話和獨白的描寫。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應當切合他的身份、經歷,反映他的思想感情。描寫人物的語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塑造人物形象。
有一篇短文《香煙在哪裡》,其中的人物(爸爸和五歲的孩子磊磊)對話原來是這樣寫的:
「磊磊,告訴爸爸,香煙藏在什麼地方?」
「爸爸,抽煙是有害的,香煙里有尼古丁,你要有毅力,就把煙戒了。」
這段話,既不符合孩子的年齡、身份,也沒有表現出父子的不同特點、情態。後來經過修改,符合了對話描寫的要求:
「磊磊,好磊磊,快告訴爸爸,香煙藏在什麼地方?」
「不,媽媽不讓。」
「磊磊,你不知道吧,寫文章抽支煙,一些一大篇。」
「不對,阿姨從來沒有這樣說過!」
「磊磊,爸爸明天帶你去公園看猴子翻跟斗好不好,快告訴我。」
「不嘛,我才不做叛徒呢,就不告訴你。」
行動描寫,指對人物的行為、動作的描寫。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動作活起來的,人物的行為完全是受其思想意識支配的。描寫人物的行動,也同樣是為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㈦ 怎樣指導學生寫紀實類作文
1. 學會記「實」有什麼意義?
明確:學會記「實」是作文的一項基本功,為內今後的寫作打下基礎。也是容我們初中學習的終極檢測——高中升學考試對作文要有「真情實感」(即「情感真實」)的要求。
2. 什麼是記實?
明確:記實就是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如實地表現客觀事物,即對所寫的人、事、物、景的逼真再現。
3. 記實有哪三種能力?
明確:敘述、描寫、說明。
㈧ 紀實作文是什麼
詞目:紀實
拼音:jì shí
基本解釋
對事情或事件所作的現場報道。
1. 紀,通「 記回 」。記述實況答。
宋 王辟之 《澠水燕談錄·名臣》:「故 子瞻 為公《獨樂園詩》曰:『先生獨何事,四海望陶冶。兒童誦 君實 ,走卒知 司馬 。』蓋紀實也。」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一:「翁於 金陵 獄中《和東坡御史台寄弟詩》有『慟哭臨江無孝子,徒行赴難有賢妻』之句,蓋紀實也。」 聞一多 《文學的歷史動向》:「不是教誨的寓言,就是紀實的歷史。」
2. 紀,通「 記 」。實況的記錄。
倪志亮 《三戰三捷》:「這是一九三○年, 鄂 豫 邊紅一師戰斗生活的紀實。」 趙朴初 《讀陳毅同志詩詞》:「 陳毅 同志詩詞的主要特點,正如 張茜 同志所說,是他自己堅持戰斗、辛勤工作的紀實。」
㈨ 如何培養學生好的閱讀習慣教研紀實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研專題
無論你是准備做母親,還是已經做母親,這篇文章都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我看過不少關於家庭教育和幫助孩子學習的書籍,在學習方面,我覺得非常好的一個方法是:如果你要孩子愛上一門學科,那麼一定要切記鼓勵他的第一次。經過多年的驗證,我發現這個方法確實是非常有效的。
大家都記得自己上學的時候吧,是不是還記得寫作文特別痛苦的那種感覺,如果班裡有幾個作文寫得好的同學(一般也只有那麼兩三個),一定會被語文老師寵愛,予以課代表之類的重任,而且時常有資格參加學校組織的作文比賽而被另眼相看。在女兒還沒有寫作文之前,我時常聽到朋友、同事中一些家長報怨自己的孩子非常討厭寫作文,即使上初中了也常常寫得很幸苦,經常因為作文丟分的事情。
於是,在我女兒小學二年級第一次寫作文的時候,我就提醒自己運用了這個專家推薦的方法,記得女兒寫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三、四句話,當我只用2鈔鍾的時間讀完她的作文之後,我對她說:寶寶,你這篇文章寫得很棒呀,你看,你這里還用了一個形容詞,你可真會想呀!女兒聽了我的誇獎,非常開心。(記住,即使只有兩句話,你也要肯定他寫的是一篇文章,而且要找出細節來獎勵)
從那以後,但凡寫了作文,她就拿給我看,我先是將她比如用詞,段落連接,思維方式等寫得好的地方指出來誇獎一番,然後再用我自己成熟的眼光告訴她哪些地方這樣寫比較好,哪一段應該怎樣連接比較自然。(因為本人的工作是做企業內部報紙編輯,所以對於寫作也有一些基礎,沒有寫作基礎的父母建議多看看書,這樣提的建議才帶有專業性,孩子才會覺得你是真的懂而接受你的建議)
在放假的時候,我鼓勵女兒寫日記,沒有了老師布置的任務,她一下子不知道寫什麼,我說:就寫流水帳吧!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過這樣的說法:如果孩子不知道寫什麼,你就要求他寫流水帳,因為流水帳也是一種練筆的方式。女兒因為每次寫作文都會得到我的誇獎和耐心的指導,總是很樂意配合,一般在寒暑假的結束的時候都有二、三十篇的成績。
在孩子開始喜歡看童話書的時候,腦子里經常都有一些奇妙的想像,我就鼓勵她寫童話,我告訴她,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我的態度是:從不笑話、從不限制,於是在她的筆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公主的故事、森林小動物的故事、宇宙超人的故事,她還把蠟筆小新、機器貓、奧特曼寫進她的故事裡,越寫越有興趣,因為寫作可以滿足她天馬行空的想像,作文漸漸成為她生活中的必需。
到了她上初中的時候,已經開始在網上寫博客了,一個只在周末可以上網寫文的小女生,居然可以在幾個月之後有了三、四千人的累積瀏覽量,連我這個做媽媽的都羨慕不以。
寫作豐富了她的生活,也給她帶來了滿足,因為善於寫作,她的作文經常做為範文在班上念,經常被老師安排參加各種作文比賽,學校的文學社主動找到她要求她參加,她還被選中校廣播電台的編輯和播音員,經常被班主任委以主持策劃班級各種主題活動的重任。甚至有時候她會花去半個休息日的時間,為某一個朋友寫一篇文章,內容一般都是少男少女們關心的話題,往往這樣的文章會在班裡傳閱,成為大家關注的對象。
做為一個母親,再沒有比孩子有特長有成就更開心的事情了,雖然她在班裡的成績還有待提高,但是我記住了童話大師鄭淵潔的一句話:一個能寫得一手好文章的人,無論在任何行業,他都比其他人佔有更多的優勢。我相信女兒的未來。
以上是我個人的經歷和見解,希望對你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幫助喲!
對於家庭教育,方法最重要,如果你有耐心看完我的這篇答案,我相信,你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