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師大數學二年級一共有多少天免費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第三冊第八單元「一共有多少天」(7的乘法口訣)
教學
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獨立探索,經歷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
.2.會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初步發展類推能力。
教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編制7的乘法口訣,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
准備
課件 點子圖
課時
安排
1課時
教學過 程
一、情景創設
1. 同學們,高興的事兒大家都盼望早點到來。你有什麼盼望早點到來的好事嗎?
2、出示主題圖。
聽了每個小朋友的話,你能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嗎?(師出示課題「一共有多少天」)
3.重點研究7×9=?或9×7=?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一)累加推算
老師這里有一個表格我們來一塊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出示表格)能看懂嗎?
第一行的數表示什麼?第二行呢?你能最快填出哪一個?
(二)觀察,圈畫
1、同學們,為了更直觀地看到結果,你能藉助這個圖進行說明嗎?(出示點子圖)
2.師引導觀察。
3、你能根據點子圖列出乘法算式嗎?
4、引導觀察算式,引出主題「7的乘法口訣」。
5.討論背誦。(找方法,記口訣)
(1)有什麼好方法記住這些口訣?
(2)你認為那句最難記?為什麼?
(3)如果當我們計算「7×8=?」時,真的忘了口訣怎麼辦?你能藉助口訣之間的關系解決嗎?
(4)展示淘氣想法。
三、創設情境,鞏固練習
1、做游戲:請你根據算式,說出口訣。
2、同學們,7是個神奇的數字,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與7有關,你們看。
(1)、出示七星瓢蟲圖。
6隻七星瓢蟲身上共有多少個點?
(2)、出示古詩「山行」
這首古詩共有幾個字?
四、課後延伸,鞏固練習
老師知道你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數學知識,你能根據「7×7」編問題嗎?
五、反思交流,聯系提升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7的乘法口訣,這些口訣不僅出現在數學書中,也會出現在我們熟悉的文學作品中,出示課本第81頁的第4題。
在今後的數學課堂中,我們還會有更多的收獲與發現。
1、指名說一說。
2、生認真觀察,尋找數學信息,並提問,解答。
3.小組討論。
生認真觀察,並指明解釋表格。
1、集體觀察點子圖,說一說發現。
2、生動手圈一圈。
3、生獨立列式。
4.獨立編寫7的口訣。
(1)指明展示
(2)指明說一說。
(3)同桌討論。
(4)指明說一說自己理解。
1、生搶答
(1)、獨立完成
(2)、小組討論尋找信息,後獨立解決。
獨立
㈡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有多少張貼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經歷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在探索規律的基礎上理解口訣的意義。
2、能用6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藉助圖形,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初步學會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體驗從已有的知識出發探索新知識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6的乘法口訣並應用。
教學難點:
用6的乘法口訣正確求積,初步學會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教學准備:
電子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喜歡貼片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蝴蝶貼片,要把它獎勵給專心聽講,愛動腦筋,積極發言的小朋友,你有信心得到它嗎?
二、探究新知
(一)數一數,填一填。
1、觀察圖畫。
一行擺了幾個呢?有幾行呢?誰能根據這副圖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
2、揭示課題。
有多少張貼畫
3、填寫表格。
通過數一數、填一填的方法完成作業紙中的表格。老師到底帶來了多少張貼畫?
學生匯報。
(二)編制6的乘法口訣
1、出示圓片圖第一行。
仔細觀察,一行擺了幾個?
一行是幾個6?
你能列出乘法算式並編出乘法口訣嗎?
你能仿照例子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嗎?
學生在作業紙上獨立填寫。
學生匯報。
齊讀6的乘法口訣。
(三)發現乘法口訣之間的聯系。
仔細觀察這些乘法口訣你發現了什麼?
從上往下看,積每次增加6;從下往上看,積每次減少6。
適時提問:
如果知道了五六三十,但想不出六六是多少了?我可以怎麼想呢?
如果記住了六九五十四,但忘記了六八多少?又有什麼好辦法嗎?
小結:
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記憶口訣。
(四)強化新口訣的記憶。
1、齊讀口訣。
2、男女生對口令。
在對口令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哪幾句是我們的新朋友呢?
3、重點識記後四句口訣。
同桌互相說。強化記憶。
(五)初步學會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如果忘記了六七是多少?又可以怎麼想呢?
三、鞏固提高
1、小象過河。
將6的乘法口訣補充完整,鞏固6的口訣。
2、多彩的氣球。
用6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鞏固6的口訣。
3、淘氣的小方格。
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利用點子圖探究6×9的多種方法。
㈢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誰的得分高》教學設計板書設計教案
教案參考如下: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誰的得分高》教學設計板書設計教案 1、 誰的得分高 一、教學內容 《誰的得分高》(教材第2、3頁) 二、教學目標 1、掌握連加的運算順序和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 2、培養工整書寫,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發現數學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豎式計算的簡便寫法。 難點:利用豎式計算解決問題。 四、教具學具 五、教學設計 (一)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套圈游戲嗎?老師告訴你們,淘氣和笑笑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們玩套圈比賽,想知道他們的比賽成績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情境圖及成績統計表。 師:這是淘氣和笑笑進行套圈比賽的成績記錄。觀察這張表你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可能會說: •淘氣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氣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氣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氣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氣高。 •淘氣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氣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氣兩次得分超過了笑笑。 •••••• 師:同學們發現的數學信息真不少。還有同學們看出了淘氣的得分兩次超過了笑笑,真細心! 【設計意圖:由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活動(套圈比賽)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表格描述數學信息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方式,本環節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讀表,了解、收集數學信息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 1、進行估算。 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他們誰說得對」對話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對要好的朋友因為比賽的輸贏發生了爭執,你覺得他們誰說的對呢?為什麼? 生1:淘氣說得不對。雖然他的確兩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說淘氣肯定獲勝。因為淘氣的總分不一定比笑笑的總分高。 生2:笑笑說的很有道理。像笑笑說得那樣,淘氣兩次多2分,而笑笑一次就多出了3分,當然總成績是笑笑的高,所以應該是笑笑獲勝。 【設計意圖: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數學知識,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是需要經常訓練的。估算方法本身就是個性化,通過交流,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分享他人的快樂,學習更好的估算方法。】 2、嘗試計算。 師:剛才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較,覺得笑笑說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獲勝了。那麼到底誰獲勝呢?讓我們來算一算,看結果是怎樣的。先計算淘氣的總分吧! 學生試做,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計算方法。 師:說一說你是怎麼樣計算的? 學生可能出現的多種演算法有: (1)20+30+40=90 (2) 2 4 5 4 4+1=5 + 3 0 + 4 1 90+5=95 _________ __________ 5 4 9 5 (3) 2 4 (4) 2 4 3 0 + 3 0 + 4 1 __________ __________ 5 4 9 5 + 4 1 __________ 9 5 這幾種方法都是計算連加的基本方法,教師應該給以肯定。三個數連加的豎式以前沒有用過,如果交流是計算不出來,教師可作為參與者交流。提示學生觀察:由於這三個數中有一個是整十數,計算時,採用豎式計算和口算結合的方式,比較簡單。 師: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淘氣的得分是95分,現在大家再來計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並知道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注意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師:把你計算的方法和結果和同桌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通過實際計算和比較發現:笑笑多一分,獲勝。 【設計意圖:個性化演算法的交流是學生體驗成功的平台,同時,也是相互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學習新知識,培養學生優化自己演算法的意識和能力。體驗演算法多樣化。】 (三)總結提升 師:這節課一開始我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淘氣和笑笑套圈比賽的問題。現在,老師提一個建議,下課後請同學們自由組合(2人、3人都可以),也進行一次套圈比賽。把比賽的情況記錄下來,下節課大家匯報一下。 六、板書設計 誰的得分高 24+30+41=95(分) 23+44+29=96(分) 2 4 2 3 3 0 4 4 + 4 1 + 2 9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 5 9 6 答:淘氣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獲勝。
㈣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室有多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工具測量教室長度的過程
2、為學習厘米和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初步培養學生的度量意識。
3、初步學會合作學習,在測量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難點、重點:
1、經歷用不同工具測量教室長度的過程
2、為學習厘米和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初步培養學生的度量意識。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估算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過節時,老師先買一些拉花布置教室,可是不知道教室有多長,你們能幫老師測量一下嗎?(引出課題:教室有多長)
二、實踐活動
活動一:測量教室的長度
1、 怎樣量教室的長度?
2、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測量
活動前提出要求:先想好你們小組選擇什麼測量工具,再實際測量,最後把所選的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填在書上的表格里。
3、組織學生討論:在測量中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的,
教師歸納:用一個工具可以測量出教師有多長,但是大家測量的結果不一樣,是怎麼回事?
活動二:用易拉罐擺一擺,看誰擺的高
1.教師提出活動規則?一個接著一個往上擺,不能到,30秒時間,誰擺的最高,誰獲勝。
2.找2個小組到前面擺,其他小組當裁判
3.各組學生都擺一擺,說一說。
活動三:說一說那根木條長?
1、淘氣和笑笑分別用回形針測量兩根木條的長。說一說誰的木條長。
㈤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師有多長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1米有多長》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米的長度單位。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總結米、厘米之間的關系,具體出長度單位「米」。「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具體,教材通過三個步驟幫助學生體會米有多長:第一步:通過同學們一厘米木棍接起來,體會1米有多長;第二步:通過測量學生身高,體會1米有多長;第三步:通過測量教室等場景,體會1米有多長。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這些簡單的活動,真正體會到1米的距離到底有多長。在進行認識「米」教學時,充分聯系前面厘米有多長,使學生體會到在表示距離時,要用「米、厘米」作單位,並介紹怎樣用字母表示以及厘米與米之間的關系,聯系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
位。
【學生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多數學生能聯系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厘米。但「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重要和常用,學生理解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實地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動,充分感知「米」這一長度單位到底有多長;對於學困生,以和他們玩游戲的方式來引導他們感知1米的具體長度,從多角度來激發他們的參與,給予他們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並讓他們積極匯報自己的親身體會,達到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原則。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使學生知道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實際測量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米尺測量較長的物體的長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建立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難點:用米作為長度單位測量較長的物體的實際長度。
【教學准備】課件、米尺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動物游樂園嗎?
師:看看長頸鹿和小烏龜在游樂園門口遇到了什麼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第53頁情景圖。
生1:小狗門衛告訴它們,身高1米以上要買票。
生2:和看門口1米畫的標記,長頸鹿的身高超過了1米,要買票;小烏龜的身高不足1米,不用買票。
師:觀察得真仔細!看到了門口處1米的地方有標記。
師:1米到底有多長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米有多長。
二、自主探究學習
1.認一認,想一想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知道我們食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現在請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給同桌看。
師:同學們找得非常准確,100段這樣的1厘米接起來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這就是米尺,是我們今天認識的一位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數一數是不是有100厘米。
學生自己數,明確:1米就是100厘米。我們可以寫成:1米=100厘米。
測量比較短的物體,一般我們用「厘米」作單位。在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時,通常用「米」作單位,「米」也是國際通用的一個長度單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比一比,說一說
師: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長。
學生可能有多種回答,如有的學生邊用兩手比劃邊說,有的學生邊比劃自己的身高邊說,有的學生說出課桌的長度 是1米等等,老師要給予鼓勵。
師:同學們都挺好的。現在把你們的手臂伸開,看看伸到什麼程度就是1米,用尺子量一量。
學生用米尺進行測量,老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同學。
三、合作交流,探索反饋
活動一:
1、小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從腳到身體什麼地方是1米,做個標記。
2、找不同身高的學生來比一比,發現身高不同但1米的標記一樣高。
3、小結:測量對象不同,但一米的高度是不變的。
活動二:
伸開手看一看從一隻手的指尖到另一隻手的什麼地方是一米
活動三:
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學生說完並進行實地測量。
活動四:
師: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測量,從教室的一頭到另一頭大約有多長?教室里的黑板長大約是多少米?
小組同學分工合作,測量教室的長、黑板的長。老師巡視,了解不同做法,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重點說明測量的方法。
四、實踐應用
1.鞏固練習
師:「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結合實際情況完成下面填空。
課件出示:教材第53頁最下面的習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老師巡視了解情況。組織學生交流,重點說說自己是怎樣通過對比確定填寫什麼單位的。
2.認識米和厘米。
課件出示
師:我們在用米和厘米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思考,認真辨別,不能用錯喲!下面是淘氣在學習了米和厘米之後寫的一篇日記,我們共同來看一看。
指名做出評價和改正。
五、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個長度單位——米,知道了課桌的長大約是1米,並且知道了測量較短的物體用「厘米」作單位,測量比較長的物體用「米」作單位,要記住米=100厘米。還學會了量出物體的長度,注意測量時要從0刻度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