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實現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減負增效
摘要:減負增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工程。進入二十一世紀,舉國上下大興素質教育的時候,這一古老而又新穎的話題,又重新回到教育的前台。筆者就這一話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減負增效;小學英語
減負增效是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基礎教育的焦點話題,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中心話題。所謂減負增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減輕負擔提高效率。對於小學基礎教育來說,就是要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小學英語是新世紀小學基礎教育的一門新學科。在追求學習分數的背景情況下,在素質教育風風火火的大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能否很好的做到減負增效,跟上其他學科的步伐是檢驗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英語教學減負增效既要留意學業量的減少,又不可忽略質的提高。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心理素質,鍛煉堅強的意志品格,克服學習的困難,使其輕輕鬆鬆地掌握英語。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小學英語教學如何減負增效。
一、培養興趣,建立自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英語學科產生了興趣,那麼他才願意去學。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所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愛好,而使學生對一門學科產生愛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學生感到它值得學習。」掌握英語是二十一世紀的必要技能,讓學生知道它的重要性、價值。當三年級剛開始接觸英語時,我就給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愛好是學習的內在動力,誘發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一直是小學英語教學提倡的重要內容。教學初期,我時刻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時刻注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自信。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我還利用一些圖片、多媒體課件、實物等一些資源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從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我在教學3A Unit 2 顏色單詞時,我把枯燥、難懂的單詞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顏色卡片放在教室的各個地方,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隨時接觸這些單詞,能夠一目瞭然的看到這些單詞,學生自然也就會說了。不用在課堂上一遍一遍的重復的讀,減少學生對於學習的厭煩感。學生有興趣學、有信心學。當然學生對英語學科有興趣,教師的形象,語言魅力,學識基礎,授課藝術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不可否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源於教師的個人魅力,所以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與師德修養。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動力、愛好,主動地學,學習就不會有負擔。反而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二、授之以漁,培養能力。
減負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讓學生從題海戰術中擺脫出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自由完善、自我發展,培養創造力,增強實踐。就必須使學科教育增效,也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傳授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應該「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由原先的題海戰術變為精講精練,通過典型的題目來總結方法、策略。在5A Unit 6 的教學時,這一單元主要學習的是現在進行時態。開始我並沒有急於給學生講這種時態的基本格式。首先我通過一些典型的例句讓學生觀察這些句型的特點,然後讓學生進行分析總結,最後和學生一起得出這種時態的格式。學生在運用自己總結出來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時候當然是事半功倍。所以當我傳授給學生學習方法、策略時,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了,學習的效果顯著提高了。
三、因材施教,豐富活動。
運用多種課堂教學形式,增強學習愛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還應該要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年齡、生理、身心發展、智力因素不同等一些特點,組織一些形式不同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要求也應因人而異。課堂上的學習任務勝利完成。利用課余時間課外的學科活動也應組織起來,充實與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開闊視野,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集體的凝聚力、同學間的互助與競爭。課外活動的開展也應該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身心發展規律組織進行。我在三年級舉行了書寫單詞、字母,單詞拼寫等比賽;在四年級舉行了英語歌謠、英語韻律詩朗誦等比賽;在五年級舉行了英語講故事,英語手抄報等比賽;在六年級舉行了英語課本劇,英語社會調查等比賽。另外,還綜合性的開展了英語國家風俗習慣、歷史文化、人情地貌等系列講座。定期開展了班級英語節。活動的開展和舉行對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能力的提高,身心的發展和特長的發揮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在一系列活動中也無形的學到了很多知識,減輕了課堂上教學的負擔。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減負增效是教育過程中一項艱巨而光榮的工程。是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能否切實的做好減負增效是關繫到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關繫到每一戶家庭的和睦;關繫到每一所學校的質量;關繫到每一個地區的和諧;關繫到社會的發展的大事。它只有學校、家庭、社會精誠合作,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活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輕松、健康、活潑、自由的發展,為自己和社會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貳』 小學英語如何減負增效
英語想要減負,就要讓孩子習慣自然的學習(佳學慧)
試著用英語寫版日記
英語學科的學習上,指導權老師指出在所有的擇校考中,對基礎知識的考察會佔到考題80%左右,所以基礎知識部分一定不能拉分,在日常學習中也只有基礎知識掌握牢固。
老師說,「小升初」英語考試中會出現「拔高題型」,專家建議,家長精選一些有助於培養思維能力的趣味題和孩子一起做,並讓孩子多讀經典,擴寬視野、擴充知識面,訓練語感。
此外,「小升初」考試的知識點來源主要是小學課本,一般更側重於4、5、6年級的知識點,尤其是5、6年級,因此要懂得梳理回顧。不過,指導老師也指出,各民校希望選拔優秀的學生,考試內容、題型會與畢業考有一些區別,因此考生要增加課外閱讀量,多寫、多練,試著用英語寫寫日記。
當你明白孩子要面對的是什麼的時候,孩子的壓力或許就少了(希望以上的內容對您有幫助)
『叄』 小學英語課堂改革10加30的精髓體現在那些方面
小學英語「30+10」課堂策略研究
【摘 要】從這個肩負基點出發,分析小學英語的教學特點,並講解「30+10」的課堂教學模式,最終將通過「30+10」課堂教學模式的滲透,找到切實適合小學英語「減負增效」的教學模式,為「減負增效」提供一條路徑,促進新課改的順利實施。
一 「30+10」課堂教學模式淺析
1.何為「30+10」課堂教學模式
正常的課堂都是40分鍾為一個學時,課堂教學中主要是採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手段,「30+10」課堂策略則不同,它是把40分鍾的課堂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前30分鍾,在這30分鍾中教師一般是進行常規的教學活動,比如知識講述、文章分析、習題總結等;第二部分為後10分鍾,老師便不再對學生進行點對面的灌輸性教育,而是把時間交給學生,老師可以走下講台,專門輔導,組織活動甚至可以提前安排課後練習等。
2.為何引入「30+10」課堂教學模式
在教育高速發展的今天,特別是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使得教學的課堂生態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填鴨式」教學模式仍然盛行的壓力下,老師往往感到40分鍾的課堂教學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因為他們對知識進行了細致地講解,學生掌握的卻不多。其根本問題在於: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方式較為單一、被動,缺少必要的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環節,教師缺少對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以及個體差異的關注,常常為了完成教學進度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學習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受到打擊。小學英語課堂構建「30+10」教學模式目的就是關注學生的個性,把握課堂細節,切實清除課堂教學中的不和諧音符,使課堂更精細化、合理化,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能。
素質教育之初就提出了「減負增效」的口號,多年過去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學生天性愛玩,注意力難以持久,特別是小學生,老師只能通過布置大量的課後作業來彌補課堂的不足,讓學生被動掌握知識。而在減負的「壓力」下,老師不敢再布置大量作業,學生因為減負獲得了娛樂時間,但是成績也隨之下滑,有些家長不理解,還親自到學校詢問緣由。其實課業負擔的多少和學生的成績並不能畫等號,只是當時我們用的方法不得當,導致了一些惡性循環的產生,而「30+10」課堂教學模式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構建「30+10」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目的是促使一線教師精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把握學生規律,從而更直接、更高效地提高課堂效率,降低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二 小學英語「30+10」課堂教學的教學策略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切實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成效,我們有必要積極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適時而變,「30+10」課堂教學是建立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之上的,是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為了將這種方法推廣出去,筆者將自己的經驗總結為以下幾點,並配合部分教學案例,希望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借鑒意義。
1.不打無准備的仗
大部分老師都會抱怨40分鍾的課堂教學時間太短,根本完不成教學目標的要求,即使趕進度上完了課程,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因此如果讓他們拿出課堂的10分鍾從事其他活動,他們堅決反對的。但換個角度思考,其實我們和學生接觸的時間只有40分鍾,但是為這次接觸提前准備的時間卻很多,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認真備好課呢?
2.課堂教學方法得當
30分鍾的課堂教學是老師講述知識的關鍵環節,雖然這30分鍾的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裡,但是教師決不能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聽,教學方法可以靈活多樣,只要是建立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即可。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不同於其他課程,因學生無任何語言基礎,且本身語言的學習就極為枯燥乏味,英語教學的連貫性也很強,因此如果初期基礎沒打好,就很容易影響學生接下來的學習熱情。那麼,我們如何提高這30分鍾的教學效果呢?
21世紀的課堂不再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這么枯燥,而是在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媒介的基礎上完成的,當然這並不是要求教師非要費盡心思地製造「聲」、「光」、「電」一體化的潮流派對,而是靈活利用它們來更好地完成教學環節。
3.輔導環節靈活多變
完成了課程的講解,接下來就是這個教學方法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僅有10分鍾,很多教師不知道怎樣安排,我是這樣安排的:一般課程講述後,會在最後10分鍾安排學生自己讀課文或寫單詞,而我就走下課堂,對學生進行重點輔導;部分已經掌握本節知識的同學,我還會給他們帶一些課外延伸雜志閱讀,如果他們確定掌握了本節知識後可以自行到講台上索取;當課程單詞量較大,或前期教學中安排了大量互動性活動時,我就會在最後10分鍾對本節的知識進行概述講解,並鍛煉學生自己總結本節知識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方法,至於什麼時候利用什麼方法,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