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怎麼寫
語文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雲。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松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語文課難,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更難。經歷備課轉折一關的時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說,要設計好精而簡的導語,設計好嚴而松的課堂環境,還需要語文教師具備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將課堂教學落於實處。語文課雖然難,但是也有收獲成果的樂趣。難並快樂著。
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小學生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標准中又說: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要完成這一任務,光靠課內是不行的,必須藉助課外閱讀來完成。
三、尋求課內外閱讀的結合點
要有效地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必須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為此,教師需要經常結合閱讀教學,了解學生閱讀動向。
一次,新的語文書發下後,學生新奇,從頭到尾把它讀了一遍。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為什麼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衣袋裡塞滿了蟲子?」我翻開蘇教版語文書第九冊,看到了《塞滿昆蟲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來課外閱讀興趣的根源就在這里。於是,我讓學生尋找科學家研究科學的故事來閱讀,跟學生一起,在網上觀看科學家研究科學錄像和影片。這樣,科學家熱愛科學的精神,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領悟了。
四、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
課外閱讀要講究最佳機會。這一最佳機會,因學生、教師、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話,教師要根據教學意境來確定課外閱讀的最佳機會。這個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學生閱讀興趣應處於高潮、亢奮的時機。每天早晨,我一到學校,就去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一天,我偶爾聽到兩位學生在爭論誰學的古詩多。一個說:「我會背於謙寫的《石灰吟》!」另一個說:「我會背王冕寫的《墨梅》!」一個又說:「我會背王維寫的《鹿柴》!」另一個又說:「我會背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我豁然開朗:原來,讀書興趣的源泉就在這里——聽和看。於是,我趕忙從學校的閱覽室里,借來了十多本《古詩集》,發給學生輪流去讀。在幾個禮拜中,全班45位學生,都把十來本《古詩集》看完了。正在此時,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次詩歌朗誦會。結果,同學們爭著朗誦,多的能朗誦三十幾首古詩,還有聲有色。趁此機會,我向全班學生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從現在開始,同學們可以每周一次,去閱覽室借書看。一時間,班上讀書之氣蔚然成風。
五、教給課外閱讀的方法
課外閱讀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會解決「會學」的問題。通過二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摸索出了幾種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1、編寫提綱法。主要給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綱。2、卡片摘錄法。即在閱讀時,把文章的要點或重點句、段摘錄在卡片上。3、符號代替法。即根據自己的讀書習慣,設計多種符號,在文中圈、點、勾、畫。4、批語注釋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上批註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編索引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章篇名、作者、報刊的名稱期數、頁碼,需要時翻索引。6、剪貼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斷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這幾種方法均以學生「動手、動脈、動口」的實際閱讀訓練為主。
總之,開展語文課外閱讀,其意義、作用是非同尋常的。課外閱讀「天地廣闊」這必將是提高語文素質的又一新篇章。
篇二:語文教學經驗總結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在剛踏上教師崗位的我,是要好好學習和探索的,在這一年裡,經過學校領導的幾次教育培訓和同年段老師的指導,我懂得了一些經驗,以下是我在七年級教學中的心得體會。
一、把心貼近每一個學生
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說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
1、給優生以雄心
優秀的學生有他扎實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還有獨道的學習方法,基於這些優越的條件,我要求學生擁有的是雄心壯志,要定下更遠更高的目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七(9)班的盧美琪和七(10)班的曾福川是極具語文天賦的兩位學生,她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濃烈,文筆優美,閱讀鑒賞及審美能力都很強,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老是給她們灌輸要爭第一,要考高分,要有向前闖的勇氣和決心,因此,在兩個學期的每次考試中,他們都能考出理想的分數。
2、給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總是吊在中間,因而好多易滿足的同學也就樂於呆在這個位置,平平而過,懶懶散散,消極地對待自己的成績。針對這種心理,我給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勵他們通過努力還可往上一些,我把他們歸為中上等,意思是有可能上升趨勢,因而好多學生恢復了信心,他們努力趕超,擴大了優生的范圍。
3、給差生以上進心
在一個教師的眼中,學校中應該沒有「差生」,只有學有困難的學生。我尊重這類學生。努力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我並不比別人差」,「我還有優於別人的長處」。七(10)班有個叫陳欽鵬的同學,學習上一竅不通,但他會設計一些小東西,因此我常常在語文課上穿插一些設計靈感,讓他表演,獲得大家稱贊,還有一位童欲堅同學,學習極差,但他常常出其不意地回答出我的一些難題(也許是偶然),但我就趁此機會大肆渲染,鼓勵他,促使他上進。這樣,這些所謂的差生有了一點學的甜頭,也就多了一點學習的勁頭了。
二、把業授給每一個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創造者。
1、課堂進度顧及每個學生
我通常上課的進度不快,我的每堂課要能使每個同學聽懂,每個同學有所得。特別是按照游董所提出的「分層導學」的教學理念,先在導讀提綱指引下的學生自主學習。
2、課堂提問針對每一層學生
重點難點提問中我因勢利導,難題拋給優生,而易題留給了中下等同學,這樣優生感覺有挑戰性,而差生也不會因答不上而尷尬,失去學習的信心。
3、課後輔導落實每一類學生
培優補差是落實的重點,對待優生我在課堂上進行拔高訓練,比如寫作技巧的指導,閱讀的綜合能力的提高,讓這類學生真正優起來,而對於差生則注重基礎的訓練,有關語文知識,學習方法,淺易的閱讀等達到一個鞏固過程,這樣因地制宜,適得其所。
4、分層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所布置的作業也有所不同。讓中等生和優生能有個質的提伸,我增加了課外提升的練習。讓差生對課堂上的基礎知識在做鞏固。
三、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初一年級剛剛從小學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小結,在後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特別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為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讓學生懂得如何學習語文,為以後的語文的學校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 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直到現在,我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最近,我發現,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作文的教學有時會令感到「束手無策」,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這些障礙,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里,對曾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那隻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1、自主的價值在於學生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教師的主導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夠的鋪墊,學生已經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對一個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過程可也不能忽略結果,探究的目的是為了問題解決。
3、盲目活動很可怕。雖然新課標強調對話,認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但是並不等於在課堂中閱讀理解的過程以教師、學生的一問一答來完成即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整堂課一個討論接一個討論,一個交流接一個交流,學生個體閱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4、語文學科要有語文學科的特色,語文的文學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視。
B.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取得的成效怎麼寫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取得的成效
一、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側重對其學習方法的指導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倡導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那麼要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做好教與學的主體轉換。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有效利用課堂教學,科學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把視角中心轉移到學生身上;通過創設大量的語文實踐機會來運用、提高。把課堂的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活動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思想性,趣味性強,我們要根據教材內容多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通過多媒體教學、實踐操作,小組討論、交流、探究等方式積極創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助於學生學習內在動力、智慧、潛能的充分發揮,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只有學生樂學,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知識運用,內化和深化教學效果
新課程要求我們把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結合。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相互補充,最終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所以我們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應不局限於三尺講台,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廣闊的天地。利用課外閱讀,朗誦演講,校內廣播,社會采風等形式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閱歷,從而內化和深化所學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四、加強語言口語訓練,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新修訂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育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口語訓練,通過語言改編、誇張表演、導游解說詞、小記者采訪、辯論會等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啟發學生的創造想像。從而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也促進了語文教學效果。
最後,提高語文教學效果也對我們教師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在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課程整合能力等方面不斷學習,汲取營養,不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提高對語文課程教學的掌控能力,最終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C. 小學語文老師最應該具備的品質是什麼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教師應是素質教育的實施者,現代教育的開拓者,是現代素質教育這一出大型藝術表演的「導演」。 作為一名優秀教師可以像一名 「導演」,那麼首先應該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多元的能力。因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個領導者。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養成能力,提高素質的主渠道。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是新形式下課堂教學改革給語文教師提出的新課題,也是當前語文教改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他的領導不以地位,而以他的「好學」的氣質、充盈的知識、成熟的經驗和對學生的真摯的愛。那教師應該如何當好這個「導演」呢?指揮好這一出戲呢?通過《名師課堂》的學習、研究我認為,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以下素養:
一、具備親切幽默、富有啟發性的情感教學語言。
高水平的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而且還能引起學生的美感,使他們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語文作為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迫切地呼喚語言藝術大師。在課堂上語文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教學語言去打動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對祖國的語言文字產生熱愛之情,學生就會主動、積極、熱情地去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 其次,教師運用啟發性的語言,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從而激發學生大腦產生興奮,多種感官協同參與,積極活動。
二、發掘每一位學生的內在潛能,因材施教。
魏書生說「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各自的閃光點,也各有自己的特點興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發展水平。要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提高、有所發展,那麼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採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學生的個別教育。
三、緊跟時代的潮流,不斷更新自我、與時俱進。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成為能運用網路信息資源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教師。
第三,具備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當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技術智能化、信息網路全球化、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將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學手勢在必行。教師要不斷學習,掌握現代信息技術。
第四,要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
小學語文教師,老師的「三筆」字要寫得好,只有這樣,學生的自然就好。語文教學可說是集德、智、體、美、勞、五育於一爐,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多才多能,一專多長,具備多方面的涵養,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五,具備科研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一方面教育者對自己主管或任教的專業學科的歷史、現狀應有個較全面的了解,要學習研究本國、本省、本地區的教育歷史,了解當地教育發展的歷程,還要掌握國內外教育科研動態及發展趨勢;另一方面,積極鑽研教育科學及關聯的科學知識,如教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等,通過理論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找出規律性的育人方法,掌握人的成長發育規律。
D. 如何體現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魅力
您好!近年來,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但社會各界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不僅僅需要強硬的專業技能、豐富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吸引學生的教學魅力,能夠深深吸引到學生的目光,使學生在教師魅力的感染下奮力學習。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結合自己多年小學語文實踐教學經驗從影響語文教師個人教學魅力的因素出發,展開對提升教師自身教學素養的策略進行探討,望為更多語文教師提供參考。具體內容如下:
一、真情流露,教學走心
語文教育與其它學科不同,有著自己的學科特點。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學不僅僅傳遞知識,還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一切都是圍繞讓學生學會「做人」而展開,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難免會有真情的流露,會有情感上的共鳴。此時,語文教師所展示的教學魅力應為走心,走心教學更加真摯、更加真誠,更易打動學生的心靈,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心理因素,促進語文教學順利高效地進行。教師教學走心有兩條必經之路:一為教師鑽研教材必須走心,先讓教材感動自己,自己再加上一定的渲染能夠感動學生,用心探究教材、細化教材,這就要求教師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夠對教材進行細致的分析,真正用心感知教材,用心去解讀教材,用心與教材進行對話;第二條必經之路為教師課堂教學設計必須走心,課堂教學手段不宜追求花哨,圍繞課堂主體也就是學生展開,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探索力,讓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得以實現。
二、平等和諧,相處走心
語文教師教學魅力的展示不僅僅通過教學,與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相處也能將教學魅力得以體現。讓學生感知教師教學魅力的前提是教師和學生共處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能夠和諧融洽地進行溝通與交流,打破以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鴻溝,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走心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說到這一點,部分教師想要進行反駁,他們認為教師與學生無法在一個平台進行溝通與交流,那樣教師的權威性將被打破。事實並非如此,教師的權威並不是通過師生之間的距離來保持,恰恰是通過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對話來鞏固,彼此進行走心的交流、真情的互動,教師能夠做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學生也會為之感動更加尊敬教師,對教師所傳遞的知識能夠重視。教師的權威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得以確立,學生對教師魅力的感知觸手可得,並不是遙不可及,教師的個人魅力與教學魅力能夠在學生的面前充分展示。
三、獨具魅力,教學走新
社會的發展速度迅猛,各個領域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教育領域中的各科教學也不例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變化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調整,課改的不斷深化、教改的不斷進行都是教學作出調整的表現。在此背景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也應從各個方面出發,不斷進行探索,尋求更新穎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帶來新鮮的感受,將無聲的語文知識進行全新的講解,去除學生長久的課堂疲怠感,通過各種新穎的、特色的教學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模式等為學生帶來新的感官刺激,激起學生渴望探索知識的熱情,喚起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內驅力,在教師的帶領下能夠積極學習。雖然新課改下各科有效教學的初步探索已取得一定的成功,但語文教師不要盲目跟風,將較為優秀的教學模式不加分析與調整直接挪用到自己的教學課堂。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學生特點等進行大膽探索與創新,開發獨具風格又適合本班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打造語文教學特色化,讓學生充分感知到自己的教學魅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影響語文教師教學魅力的因素諸多,例如專業知識、教學技能、教學語言、教學肢體動作、教師才藝、教學方法、師生關系等等,都能顯示出教師的魅力所在。語文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提高自身教學魅力的價值所在,然後大膽探索提升教學魅力的方法,敢於進行大膽創新,將自己的教學特色融入其中,用心對待教學生活中的各個細節,做走心的教育,成為一名幸福的教師,培養各方面素質俱備的精英人才,為祖國的未來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
E.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1.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
備課強調獨立鑽研、自主備課與合作研究、集體備課相結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讀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要考慮到適合任教班級學生學法的研究與設計.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加強同教研組教師的集體備課,共享收集的教學資料,擬定教學的重點難點訓練點,商討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
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這個環節最易被很多語文教師忽視.沒有學生高質量的預習准備,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執教者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並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比如熟讀課文,學會生字詞等,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四是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既有助於學習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3.多元整合,提高課堂實施的有效性
教學准備工作只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能駕馭課堂,把預設變成精彩的呈現,才是關鍵所在.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住以下幾個元素,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1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應根據教材、課時、班級學情正確定位,三維一體的目標落實到課堂應有所側重;其次,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恰當地調整預設目標和生成新的目標,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應有所側重;再次,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
F. 如何評價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果
學生帶著求知的慾望走進課堂,當他們滿懷信心地回答完問題時,非常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評價,就像是完成一次搶答後,等待評委的評判一樣,充滿期待,此時,如果教師視而不見、不予以評價,孩子就會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說的是否正確,更會影響孩子的積極性。因此,回饋性的評價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學習字詞時,我指名讓學生讀詞語,有的學生讀對了,我會高興地告訴他:「你讀得非常正確。」相反有的學生讀錯了,我也會明確地告訴他:「你xx詞讀得不準確,請你再來讀一讀。」此時,讀對的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心裡充滿自信,讀錯的學生雖然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但也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得到了改正的機會,並沒有挫敗他的自信心。因此,回饋性的評價語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當他們得到表揚時,精神會變得更加興奮,行為會變得更加積極,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善於表揚學生,讓他們自覺主動地進入學習情境,並將這種良好的學習狀態貫穿於整個課堂。
表揚性的評價語就像是課堂教學中的催化劑一樣,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聽講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要大大方方地表揚孩子,要發自肺腑地表揚孩子。
新的課程標准指出: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G.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正確的兒童觀
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服務指導的對象是6-12歲的小學生。從人本主義的觀點看,兒童是正在發展中的人,他們也是獨立的人,具有社會性,也同樣具有人權,人生而平等,每個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老師和小學生也一樣,不能因為孩子小,就不平等對待,不能平等對待孩子人格的語文老師,是自身人格不健全的表現,必須予以重視。從人格上講,老師與孩子之間也是平等的關系,老師要與孩子平等溝通,平等交流,尊重孩子人格。小學語文教師只有科學認識少年兒童的人格平等權,並把他們當成和自己一樣的人對待,才能在教學中,徹底避免教師先入為主、強迫強權、滿堂灌輸、忽視孩子主動性的問題。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正確的兒童觀表現在,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遵循孩子身體和精神的發展規律,充分認識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和發展潛力,並且能夠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認知、品德、情感、個性等方面的教育,這兩點並不矛盾,他們有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有自己的思想,能用意識支配自己的行為,同時,其年齡特點,決定其意志力不強,習慣行為弱,自我約束力不強,等等。小學語文教師只有科學地認識少年兒童,才能正確對待他們,使他們真正健康成長。尊重但不放縱,充分了解更要充分開發,平等對待人格,更要激勵不斷上進,這才是小學語文教師最基本的素養。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一專多能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搞一種叫做「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就是選出一篇文章,由幾位語文老師在不同的班級授課,其他語文老師觀摩後,做出對比評價分析,以此得最佳課型和教法。這種教研活動有時會有讓人很吃驚,在「同課異構」活動中,自身素養厚實的語文老師就會在課堂上出口成章、吞吐自如,借每一個課堂生成、演變出一個個精彩;自身積淀淺薄的教師,教學環節生硬,教學設計上毫無美感,學生像是在咀嚼干癟的稻穗,整個課堂尷尬而又憋悶。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不同情況呢?
這種現象告訴我們,語文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要運用已有的知識體系構建為教學所用的課堂技藝,甚至文化。
小學語文教師要「一專多能」,一專就是語文素養專業優秀,多能就是指能成為在人格上,修養上,行為上的多面手。「語文教師要在語文專業上成為專家,知識體繫上成為雜家」。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果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素養和建立了龐雜的知識體系,那麼他的每一節課都將異彩紛呈。只有語文教師一專多能,才能擁有多彩課堂,才能讓學生真正受益。
三、小學語文教師應更加註重文學素養
從人才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角度講,文學素養是一個健全的現代人的必備素養,而基礎就在學校階段。小學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還相對較弱,培養文學素養,最重要的一條途徑就是通過語文課堂實現。文學素養就成為小學語文教師極為重要的專業素養。
教師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順應「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這一基本理念的,才能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深含的意蘊,才能真正走進文本,與作品建立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系,從而為學生與文本架起溝通的橋梁,向小學生准確、深入地傳達出語文課程中文學的美感,讓學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培養文學素養,促進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是指語言修辭知識,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包括為孩子的思想道德、思維品質、文化修養、審美情趣、創新精神、個性發展、人格塑造打下檢視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大力提高文學素養。小學語文教師,確實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大使命,所以一定要不斷學習,力求提高自身素質,真正做到不辱使命。
H.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進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筆者認為,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下一些細節上入手;
一、充分預設,提高教學准備工作有效性
進入新課改以來,「無法預設的精彩」——「課堂生成」被很多教師盲目拔高,導致很多教師不致力於課前的梢心預設,而將課堂實際效益更多的寄希望於課堂上的隨機生成,從而導致課堂上教學時間的浪費。其實對於更多的一線教師,尤其是更多的年輕教師來說,課前充分的預設對提高課堂實際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備課強調獨立鑽研、自主備課與合作研究、集體備課相結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讀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要考慮到適合任教班級學生學法的研究與設計。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加強同教研組教師的集體備課,共享收集的教學資料,擬定教學的重點難點訓練點,商討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這個環節最易被很多語文教師忽視。沒有學生高質量的預習准備,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執教者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並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比如熟讀課文,學會生字詞等,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四是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既有助於學習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二、多元整合,提高課堂實施的有效性
教學准備工作只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能駕馭課堂,把預設變成精彩的呈現,才是關鍵所在。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住以下幾個元素,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l.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應根據教材、課時、班級學情正確定位,三維一體的目標落實到課堂應有所側重;其次,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恰當地調整預設目標和生成新的目標,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應有所側重;再次,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
2.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同時教師也是自我專業成長的主體。沒有教師的專業成長,就難有學生的自主發展,課堂中雙主體在不同層面上不斷協調和共同發展。課堂中教師應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並努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角色感。
3.教學結構:有效的課堂教學結構應是線性教學設計和組塊教學設計的有機結合。前者代表傳統的教學設計觀,以教師的教為出發點,以教學主線為軸貫穿全課,教學設計嚴密,教學步驟細致具體,師生的教和學較多地受制於預設的教學方案;後者代表現代的教學設計觀,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以「教學塊」或言之「學習單元」來組合構建課堂,一堂課可能是「多塊」,也可能只是「一塊」,更體現一種主題學習的風格,凸現課堂中師生的交往互動,凸現課程資源的創生開發及教學目標的動態生成。我們倡導多元的組塊教學設計,但也不放棄一定范圍內的線性教學設計。
4.教學方式:傳統的課堂,往往只注重教師教法的研究與選擇,有效的課堂教學包括教師科學地教與學生科學地學的兩重標准。語文教學現行常用的方式有問題教學法與讀書感悟法。我們要根據不同文章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式。問題教學法重視教師的引領,較適於比較理性的文章,較適於對文章作相線條的處理,以導讀之:讀書感悟法重視學生的自讀自悟,較適於比較感性的文章,較適於對文章的精彩細部進行教學,以研讀之。
5.教學資源:有效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資源的過程。教學資源包括文本資源(教材資源與擴展閱讀資源)、媒體資源以及人的資源(主要指師生的資源)。課堂中教師應重視師生共有資源的開發,更應重視開發教師自身的資源。
三、自覺反思,提高教學監控行為的有效性
教學監控行為主要是指對課堂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系列的價值判斷行為。課堂教學監控行為一方面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整學習方向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進教師自覺形成教學內省力的一種方式。教學監控行為應該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而不僅僅是在教學活動之後的一個教學反思。
教學監控行為主要涉及對學生課堂學習實效的監控與對教師教學專業活動的監控。
對學生課堂學習成效的監控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評價。這種評價首先是一種完整的評價,包括激勵和批評;同時也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評價,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機械頻繁地評價;還應該是一種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指導作用,不傷害學生的自尊。
對教師課堂教學專業活動的監控,應從自我評價、問題反思、教學重建三個方面來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師反思機制,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活動進行評價,一方面個人勤思考、勤動筆,養成教學反思習慣;同時,根據教學情況適時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預案;另一方面加強反思的交流與研討,從反思中得到啟迪和升華,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