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教學小學低段

教學小學低段

發布時間:2020-11-24 06:21:04

Ⅰ 小學低年段數學教學要注意什麼

小學低年段數學教學要注意什麼

1、要注意孩子的課堂行為習慣,要求每個學生的眼睛時刻不離老師。

2、要注意孩子的書寫習慣:方塊字、格尺的運用、卷面的整潔。

3、要注意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數一數,撥一撥,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

4、每節課前背一背死記硬背的知識點。

Ⅱ 淺析如何進行小學低段閱讀教學

走出低年級朗讀誤區,讓閱讀教學健康起步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形式,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是否能夠健康起步,更是直接關繫到整個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益。而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主要就是朗讀教學。這是因為朗讀不僅是一種解讀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種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有效方法。對於朗讀,語文課程標准中有這樣一項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而低年級又總是從朗讀入手再逐漸進入默讀的。看來,朗讀成為貫串語文教學各個階段的重要目標是不爭的事實。
朗讀的作用沒有人會輕易否定,而且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朗讀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有人還把「書聲朗朗」作為評價一節好課的標准之一。其實,中國語文教學更為重視朗讀,這是由漢字、漢語的特點決定的。漢語以漢字為基礎,漢字一字一音、一形一義,獨立性很強,其具體會義得從上下文中體味。漢字又具有聲韻之美,只有讀之於口,方能「聲與心通,聲可求氣,亦可傳情」,從而形成強烈的語感:「言皆若出於吾之口,意皆若出於吾之心。」因此,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想其意的朗讀,自然就成了語文教學方法體系中的「讀占鰲頭」。
「讀」在語文課堂上越來越「熱」,這比之閱讀教學多分析、少朗讀的情形,實在是一大進步,但也不難發現「重視讀」這一理念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上有不可忽視的「誤區」,嚴重影響著閱讀教學的健康起步。概言之,有如下三大弊病:
一是唱讀現象比較普遍。在低年級課堂上,經常會聽到學生一字一頓地讀書,形成有節奏的唱讀,破壞了正常的話語節奏,影響了整體閱讀感悟。二是朗讀只求形式不求實效。在課堂上朗讀形式花樣繁多,但朗讀教學質量低下,不管是哪種文體,都只是低層次的讀響亮,讀正確流利,缺乏對學生感情朗讀的具體指導。三是朗讀指導機械匱乏。在課堂上,有些老師不注重引導學生從課文情境入手去激發學生的情感,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教師不知道讓學生實現「讀出感情來」需要「教什麼」,只重聲音形式,不重內心體驗;只重表層的技巧,不重語言的內蘊。有的學生刻意模擬角色的聲音,讀得怪腔怪調,反而削弱了語言本身的表現力。
上述種種不良現象的存在,使得朗讀教學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軟肋,這不是語文教師不了解朗讀的重要性,而是忽略了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如何走出這種「無效朗讀」的誤區,還朗讀教學於精彩呢?
一、少齊讀,多自主讀
李伯棠先生在《小學閱讀教學簡論》一書中說:「在課堂上要少齊讀。因為
在感情處理上不能強求一律,同時也可防止濫竽充數的現象。」的確,經常齊讀,不光易於形成唱讀的不良習慣,而且也不利於做到一邊讀一邊想,不利於學生根據個人體會對課文進行不同的感情處理。
閱讀是學生個人通過語言文字吸收信息的一種活動。閱讀的速度應由讀者自己根據情況適當控制。容易理解的地方可以讀得快些;不易理解的地方則可以讀得慢些;有些含義深長的句子還可以停下來思考思考。如果把全班學生捆在一起齊讀,勢必使學生的注意力放到與別人協同一致上,就像一列橫隊向前齊步走時,每個人都要左顧右盼,以求步調一致。學生在齊讀時是如此心態,哪能顧得上體會語言文字、讀出思想感情呢?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朗讀訓練主要應採取自主讀的方式。尤其是自學性朗讀,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准字音,不讀破句。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
在平時教學中我們發現:一個班級里,朗讀水平很高、能打動同學和老師的學生是極少的,大部分學生的朗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或讀多,或讀少,或讀錯,或讀倒了;或斷斷續續不成句段,或缺少情感沒有起伏。這就必須有教師的悉心指導和熱情鼓勵。在學生沒有事先自主性參與的前提下,就要求學生做朗讀展現,使大部分學生不敢或不願展示自己。而如果教師在讀前先設定一些「挑戰性」的目標,如「誰能把這段話讀通順,誰就是一個小小朗誦家」等,這樣抓住了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喚醒了他們心底里渴望成功的願望,「不用揚鞭自奮蹄」,就令學生在追求的過程中調動起了朗讀的積極性,從而在自主朗讀中讀出感覺,讀出味道來。
二、少講解,多示範讀
徐世英先生曾對講解和朗讀做過精闢的比較,他說:「講解是分析,朗讀是
綜合;講解是鑽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是推平、擺開,朗讀是融貫、顯現;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賦給作品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朗讀比講解更重要。」(徐世英《談談朗讀教學》)
的確,在課堂上我們經常可看到這樣一種尷尬的場面: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解
朗讀的要領後,要求學生站起來朗讀,而學生的朗讀效果卻不很理想。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弱,碰到一些長句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往往會讀破句或讀不出應有的語氣。如《兩只鳥蛋》中有這么一句話:「媽媽看見了,說: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一位老師在指導朗讀時先讓學生說說媽媽說這句話時要讀出怎樣的語氣,然後讓學生用著急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可一連叫了幾個學生,都讀不出著急的語氣。學生不急老師急了,她說:「如果我是小男孩的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鳥蛋,我一定會這樣說。」說完她就自己示範朗讀,沒想到學生都為她鼓掌。她高興地問學生:「為什麼給我掌聲?」有學生說:「你讀媽媽的話時皺著眉頭,又說得那麼快,我也感到著急了。」又有學生說:「你把『一定、焦急不安』這些詞讀得很重,我感受到媽媽真的很著急。」隨後,她又請學生來朗讀,學生個個從神態到語氣都表現出了「著急」。
可見,好的范讀能以聲傳情,以聲啟智。在學生的朗讀達不到老師標准時,老師該怎麼辦?老師何不抓住時機,親自露上一手。讓老師充滿激情的范讀來打動學生的心,用老師的情感來激活學生的情感,用老師的激情感染學生的激情,在老師的「以『聲』作則」的帶動下,學生就能辨析自己與老師在語音、語調和情感上的差異,從中領悟正確與偏頗,語感也就悟出來了。這時老師的范讀,好比教練指導運動員投球、跳高做的示範動作,具有更現實、更直接的指導作用,這比純粹地告訴學生要讀出什麼語氣效果要好得多!當然,教師也可以用放錄音的辦法或讓朗讀好的學生來范讀。俗話說,先入為主。教師抓住啟蒙階段,對學生施以正確的朗讀訓練,對以後的語文教學可謂功莫大矣!

Ⅲ 你若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師,將怎樣考慮兒童注意的特點,組織教學工作

首先應了解小學兒童注意有意性的發展是指有意注意在認識中的地位,作用逐漸提高和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動到主動.然後,掌握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一)正確利用無意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1,凡需要學生注意的對象和操作的活動,盡量賦予它們無意的特性.包括教師講授的內容,難易要適當,在處理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時,應注意運用具體生動的教學方法;對於教學中必須重復的東西,應採取靈活多變的方法,以保持其新穎性;2盡量減少與教學無關的對象或活動的刺激作用.包括教室的布置要相對穩定,教師的服飾,發型不宜過於耀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迅速妥善處理偶發事件;在課間休息時,不宜讓學生做激烈的或競賽性的游戲活動;(二)利用課內外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組織和發展自己注意的能力.1提高活動的目的性:在學習或其他活動中提,出具體的目的,要求內容及具體方法,用一些空洞抽象的說教來動員小學兒童的注意;2激發學習動機:要讓小學兒童體驗到自身學習的成功,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3訓練良好的習慣:能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轉移注意而少惰性.(三)運用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轉換的規律,讓學生在有目的的學習活動中,快樂地學習:在學習活動中,適當地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轉換的規律,把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交融在每一個認識活動中,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有機聯系,盡量杜絕造成注意渙散的機會,使小學生快樂地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注意的轉換簡單地歸結為讓兩種注意,按著一定的程式輪番交替地出現.

Ⅳ 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常用哪幾種方法

中國的漢字很奇妙,一個漢字可能是一首詩、一幅畫、一首兒歌、一個故事。常言說得好「人生識字聰明始」,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在1-2年級,則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漢字,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教學中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交給學生多樣的識字方法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現把一些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介紹如下。1、趣味識字法。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於疲勞,所以教學時可以採用趣味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情緒,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邊玩邊學。(1)編兒歌。兒歌,是小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文學體裁,他們在玩游戲、跳皮筋等活動中,往往要背幾段兒歌助興。我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就利用背兒歌這一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取得較好的效果。漢字有很多形近字,這些字字形相近,字音有的相同但字義不同,這些字對低年級來說易混、難學、難記,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把它編成兒歌,幫他們記住音、形,理解字義。如帶有門字部的字:「口字進門問原因;日字進門坐中間,馬字進門闖了禍,門里超市真熱鬧等。」學生通過兒歌,很快就記住了字形,理解字義。通過編兒歌,還可區分形近字,例:幸和辛——編兒歌記起筆:「辛苦一點,幸福十分。」這樣學生就能牢牢記住這兩個字形,達到區分。(2)編故事巧記字形。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構字的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去揭示漢字原理和音、形、義的關系。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成為一幅幅畫或一段小故事。例如學「休」時,學生會說到:有一個人幹活幹得太累了,不得不靠在一棵大樹下休息。這樣一來學生不但記住了字形,還知道了它的意思。(3)猜字謎記字形。在識字教學中,原原本本把字擺出來,學生沒有多大的興趣,而採用猜字謎的游戲就不一樣了。老師可以先給出謎面,讓學生嘗試寫出字型,也可以和學生一道編字謎。做法是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學生猜,或讓學生用自己學過的字編謎語給同學、家長、老師猜。這樣做充分調動了他們的識字積極性,既能幫助學生記住字形,理解字義,又能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和想像能力。如在學「高」時,一位學生說請大家猜一猜我說的是今天學的哪個字「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著嘴,小口往裡藏。」只見學生伸出小手指,在桌上陣比劃,馬上舉起小手說:「是高字」。「對,是我高寧遠的高,希望大家記住這個字。」學生識字的興趣立刻高漲了。此外,通過謎語還能引發出一系列有關的字。如在教學「床」時,我說:「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裡面住著一個木大娘。」學生根據當天所學的生字,馬上說到是「床」。一會兒,一位學生舉起小手說:「老師我也想給大家猜一個字。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裡面住著兩個木大娘,是什麼字?」有學生說:「老師,他說的我知道怎麼寫,但不知道念什麼。」我遞給他一支粉筆,他馬上寫出了「麻「字,抓住機會,告訴孩子這個字念「má」,麻煩的麻。這一說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黑板上又出現了「慶」、「磨」、「摩」等字。利用這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情緒高漲,還能一舉多得。學生猜謎語的過程就是識記生字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於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非常深刻。此時,學生無論猜得出或猜不出,都會開懷大笑,感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2、游戲識字。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元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開火車」、「郵遞員」等,將這些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這對提高學生的識記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1)開火車。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但是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通常,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生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側重地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節,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這個游戲操作簡單,卻給識字過程帶來了調劑,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2)小小郵遞員。在教學中老師或指定學生充當郵遞員的角色,把手中所持有的字卡以信件的方式發送到其他小朋友手中,邊發邊說「我是郵遞員,把信送你家」拿到字卡的小朋友就要大聲地說出字卡上的字,帶領全班讀,融入到游戲中,孩子會把此時的學習當成一件輕松好玩的事。(3)打擂台。選擇出兩名同學比賽,老師出示字,看哪個小朋友讀得快,讀得准,讀得快的小朋友再找一個攻擂的同學和他比賽。幾個回合後,選出當天的擂主。(4)猜字:這里的猜字不是猜字謎,而是選擇出一位同學背對著黑板,再找一名學生到黑板前任意指出一個生字,問台下的同學看清了嗎。然後背對著黑板的學生,到黑板前猜剛才那位同學指的是哪個字。這個游戲學生特別喜歡,所以在些游戲中,我會關注一些弱勢學生,讓他們也能樂在其中,學在其中。(5)我是誰。這是最近在聽課中學到的一種識字游戲方法。老師拿著手中的字卡問學生「我是誰?」學生答:「你是領」。師接問:「什麼領?」一生答「衣領的領」,另一生答「領帶的領」,該游戲意在擴詞,從詞中領悟到該字的用法。3、歸類識字。從我們的漢字的造字法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都有一定的規律。教學時我們如果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歸類,既對學生提高識記效果有很大的幫助,又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記的范圍。例如:北師大版第二冊有一識字單元,要認識的「樹、松、柏、楊、材」都是形聲字,都帶有「木」。教學時,我就引導學生觀察,從而發現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得出結論「這些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接著進行拓展,讓學生想一想還認識哪些字帶有『木』,然後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而且還認識一些課外的生字,拓寬了識字面。每每在講歸類識字時,學生們都會爭舉著小手讓你叫他,看到孩子如些高昂的積極性,你一定會很欣慰。但是在一次的測驗中,我的欣慰盪然無存。原因就是一道請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三個字,就這一題使得班裡的十來個孩子跌下了馬。好,引起重視。於是每節課加上這種練習,對於好孩子來說,此題是來者不拒,對於弱點的孩子,我們只有面面相覷了,怎麼老練習,就這么幾個字還是記不住呢?一節識字課上讓我眼前一亮,學生喜歡編順口溜,編故事,為何不把這個方法引進到歸類識字上呢?一年級的孩子不會查字典,所以在對某個部首歸類時,讓學生找一找自己學過的帶有這個部首的字,學生列舉後,再讓學生想一想還在哪見過帶有這個部首的字,一一列舉出。作為教師要迅速對孩子所列出的字進行排序、組合,把它變成一句話。例:穴,從空中突然掉下一個鳥窩,正好落在了窮人家的窗簾上。孩子覺得特別有意思。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看到孩子的興趣很高,我就又試著出了幾個部首,讓他們練習。現在從中找出孩子認為最好記的話與大家分離。1、話中帶有本班孩子姓名的話,例編」灬「時,我班有個叫董本傑的孩子,他的傑字帶有「灬」,這句話是這么說的,「董本傑被太陽照得有點黑」。2、帶有動畫片人物的,例編「火」,灰太狼在爐邊烤火,忽然煤油燈爆炸了,引起火災,燒爛了好多東西,消防隊趕來滅火了。3、和吃喝有關的,例「飠」,餓了你就吃飯,飽了你就喝飲料。4順口溜式。例給「包」字加偏旁,跑跑吃飽抱雹子,吃了雹子買花炮,買了花炮換燈泡。二年級的孩子已學會了查字典,這一階段我嘗試著讓孩子通過字典找出自己學過的熟悉的帶有指定部首的字,根據自己列出的字,編出順口溜,進行記憶。這一嘗試讓我感受到學生的學習處於被動接受狀態,即使當時記住了,也很容易忘記,因為他並沒有經過主觀的努力。只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所獲得的知識才會印象深刻。「授之以魚,只供他餐;授之以漁,終生受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識字方法北師大版一年級下語文教參P257向我們揭示了許多有趣的識字方法。作為從事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老師,我想頭腦中必須有這樣一個清醒的認識,即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而且識字量較大,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採用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學生識記效果的提高。總之我們只有因地制宜,靈活多樣的選擇恰當的識字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

Ⅳ 小學語文低段的教育教學重點

良好行為習慣
寫字

Ⅵ 如何更好的完成小學低段語文的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准》)就閱讀教學在第一學段明確提出:「學慣用普回通話正確答、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這一要求,注重了閱讀能力的培養,強調了朗讀教學。這是學習閱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學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才能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不斷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應按照以下三個不同層面的要求幫助學生學習閱讀。1.藉助於拼音讀准每個字的字音;2.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3.在正確、流利基礎上再有感情朗讀

Ⅶ 如何搞好小學低段作文教學

低段作文如何教學 萬丈高樓平地起。長期以來,學生怕作文,作文水平低下,小學作文教學也就成了語文教學的難點。為了在教學中,學生作文中,能夠不做「無米之炊」,駕輕就熟,這得需要在平時多下功夫。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是否成功,基礎打得是否扎實,對學生今後的作文水平影響極大。怎樣才能讓學生在習作中充分展示個性、寫出情真意切、童趣盎然的作文呢?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小學生一進校門就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的對學生進行作文起步訓練。 一、 扎實字、詞、句教學關,練好基本功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以「漢語拼音、識字、學詞學句、閱讀」等為主要教學任務,教師要把握好這些教學內容與作文起步教學的內在聯系,注重教學要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拼音、識字、學詞學句、閱讀等教學為作文起步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作文起步訓練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過好識字、學詞、寫句關。在構成學生表達能力的各項基本功中,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基本功。所以在作文起步訓練乃至整個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都要十分重視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的訓練。只有通過嚴格的詞、句訓練,使學生學會不管寫什麼都能做到:用詞准確、句子通順,才能真正逐步把作文寫好。另外小學一、二年級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表明,一般三至八歲是兒童智力和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候小學生的智慧潛力和語言潛力很大。他們經常在大人講話時插嘴,喜歡刨根問底,愛看愛聽。教師要根據兒童的這種心理特點不失時機地充分利用說話訓練課,把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和口頭語言放在首位,並在此基礎上逐漸規范口頭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多讓學生進行看圖說話,多編童話故事,通過想像規范口語表達。愛因斯坦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創造想像是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和創造性活動的必要條件,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插圖,把自己放到圖中,看成是其中的一個人,一件物,把自己和周圍的景物連在一起,編制一幕幕情境,練習說話,只有讓學生寫內心世界的感受,他才會高興地說,高興地寫;反之,只能是為作文而作文,言不由衷,絞盡腦汁視作文為苦差事。 二、學說,為寫打基礎 作文,實際上就是寫在紙上的話。葉聖陶老先生說過:「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願望,便想傾吐,於是文章就誕生了。」因此,要想寫好作文,首先得從說開始。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發現讀日記是一個很好的「說」的方法,小學生表達慾望強,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賞。抓住這一特徵,每周專門抽一些時間讓學生走上講台讀自己的日記。一些好的日記或在原基礎上有提高的日記,我都要適時地給予鼓勵。特別是那些敢於寫出自己心理活動、自己想法的學生,還有那些能堅持自己認識,表現出個性的學生,更要大力鼓勵,從而給學生一種暗示:寫真實的事,抒真實的情,表現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 其次是充分利用「說話課」,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每一節課都是對學生進行說話能力的培養的的好時機。第一,要求學生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說半句話。如果學生說了半句話,教師就要求他(她)重說,一直到說完整為止,教師要不怕麻煩,堅持訓練。第二,在識字教學中,要本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進行說話訓練。如:教師在教「水」這個生字時,要求學生用「水」組詞,有一個學生組出「喝水」這個詞,然後教師啟發他「誰喝水呢?」學生回答「我喝水」這個簡單的句子,教師繼續啟發他「你在哪喝水?」學生回答:「下課了,我在教室里喝水」如果每個生字教師都能這樣訓練,學生說話的能力就會得到充分的訓練,學生就能很順利的用字組詞,用詞造句,養成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識字習慣,也就不用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了。第三,利用一切機會,讓學生練習說話,每節課前兩、三分鍾進行說話練習,按座次每人說一句,前邊的同學說錯了,後邊的同學給糾正過來,說完後,進行簡單評比,主要是找出不完整的句子並給予糾正,表揚句子說得既完整又生動的同學。這樣在極短的時間里,又說又聽,又動腦又動口,使每個學生都有了練習的機會。兩三分鍾,就練習了三四十個句子,真是事半功倍。對說話不著邊兒的學生不要一下全盤否定,先發現閃光點,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表揚,然後再指出說得不好和不足的地方,讓他體會。教師的語言要委婉動聽,帶商量的口吻,也可讓其他同學幫著指出優缺點,再讓他體會修改。這樣一來,膽小的敢說了,說得不好的有進步了,一個帶一個,一個影響一個,一天強過一天……課堂發言活躍了,想說話的人多了,會說的也越來越多了。 再次是採用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說話情境。例如:愛看什麼動畫片,講給大家聽聽;愛玩什麼游戲,怎麼玩……昨天晚上吃什麼好吃的;你的生日打算怎麼過……做游戲擺故事講笑話猜謎語背繞口令腦筋急轉彎鸚鵡學舌結對子等等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生說話的源泉,都可以成為訓練學生大膽說話的途徑。 三、引導學生充滿感情地觀察、思考由「說」過渡到「寫」 學生有了較扎實的文字功底並不一定就能寫出好文章來,還必須進行仔細的觀察、深入的思考,老師可以有計劃有組織地帶領學生觀察校內外的事物。看看、說說、想想,使大家對那些熟視無睹的事物有新的認識。在觀察中,我們可以先整體後局部。以觀察學校游樂園為例,讓大家從遠到近,抓重點,也可以寫寫滑滑梯時的動作神態和心情。觀察學校的花木,可以抓住它的顏色、形狀及氣味等。 這樣,有些善於觀察而且觀察細致的學生,就能寫出內容充實、條理清楚的小作文了。 在生活中,周圍事物的發展變化,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寫作的源泉。同一事物四季的感受不同,陰暗圓缺時的感覺也不盡相同。只要學生懂得怎樣觀察,處處留心,就會感知更多的內容,寫出比較優秀又有真情實感的日記。 四、 發揮好教師的作用 1、教師要為學生的作文訓練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這個准備首先是材料的准備,比如有意識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在開展活動時,事先不告訴學生活動的主要目的,以免學生思想上有負擔,但教師要心中有數,在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中相機加以指導。 2、作文訓練中教師要多寫「下水」作文,練練筆。教師的練筆可以是學生的範文,但多數應該是教師下功夫去了解學生心靈,研究學生語言特點,體會學生作文心情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去根據學生的思想、語言等特點去引導他們發展,而不是用教師成人的思想和語言去束縛學生的思想限制學生的語言。通過教師切身的下筆體會,再去看學生的作文,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學生在哪些地方下了功夫,哪些地方值得表揚。堅持跟學生一塊練筆,不僅能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有的放矢,更可以練出一手好的作文功夫! 3、及時對學生作文進行批閱講評。講評作文時教師要本著讓作文充滿快樂,使學生願意寫樂意寫的原則,抓住重點,不要去找枝枝節節的問題,要抓住每次作文訓練中全班學生共同的主要的問題來講評。講評時要做到:少講多聽,少講多練,少批評多鼓勵,多批少改(重在點撥)。尤其對作文水平較低的學生更要看到他們的長處,看到他們的進步,哪怕是點滴的進步,也應找機會適當的當眾加以表揚,使他們增強自信心,願意進一步努力。這樣每次作文學生都能有所提高,作文訓練就容易見實效。 總之,作文教學面臨的問題很多,需要我們不斷的摸索和探討。

Ⅷ 如何搞好小學低段作文教學

一、故事仿寫法:順從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選擇短小、通俗、有意義的小故事,講給學生聽,然後讓學生復述,再練習寫出來,只要能寫出大致內容就是成績了。學過的故事性課文,像《司馬光砸缸》、《烏鴉喝水》等,也可以讓學生仿寫。
二、實事記敘法:寫學生親耳聽的,親眼見的,親身經歷的事。當然,最初要選擇最簡單的練習,以後根據年級不同逐步加深。如:課堂上一個學生說:「老師,我方格本不夠用了。」另個學生說:「老師,我借他一本。」再如一個學生拾到一角錢交給了老師……這些零瑣小事兒,多數學生不但能說明白而且能寫清楚。教者也可提供材料,鄰居家的豬到你家偷吃豬食,被你家小花狗給咬跑了,突出小狗的可愛特點;天突然來雨,你或別人把李奶奶曬的被子收回去了,突出人物的品質特點,等等。
三、縮寫課文法:小學課文,一般都淺顯易記,具有較強的故事性、趣味性。讓學生在復述的基礎上,練習縮寫,不算高不可攀。如《小猴子下山》,寫出小猴子下山後幾次做什麼,怎樣做的,心情怎樣,就算可以了。
四、創設意境法:按教者事先考慮、准備的,在學生面前,展現一件簡單明了的小事兒,接著讓學生復述或寫出。如:一次教師給學生發課外書,發完少了兩本,就讓學習委員到備課室找,結果,她在半路上拾到了。於是,馬上讓學生動筆。這樣做學生感到有興趣,有話寫。
五、字詞擴寫法:低年級字詞任務較重,可隨時結合字詞教學,進行擴寫詞語,擴寫句子,擴寫一段話,乃至一段短文的訓練。盡量做到:聯想豐富,有進步意義,內容完整、語句通順。如:教「嚇」字,組詞(嚇一跳)擴句(他把小力嚇一跳),擴寫一段話(小力走到教室門口,剛一推門,小軍躲在門里,故意「嗷」地一聲,把小力嚇一跳,倒退幾步摔個筋斗。上課時,小力告訴了老師。老師把小軍批評了。小軍紅著臉說:「我再也不這樣做了。」)
六、觀察實物法:寫靜物,要從「摹形」和「傳神」兩個方面著筆。「摹形」就是描寫物體的大小、形狀、顏色、質地。「傳神」就是描寫物體內在的神態,可以說明物體本身的意義或者抒發作者對物體的感情,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或聯想。
七、看圖聯想法:在「看圖說話、寫話」的基礎上展開聯想,使圖前、圖中、圖後的情節融為一體。要注意以下四點:⑴看懂圖意;⑵弄清題目規定的寫作要求;⑶依據要求,結合看圖,確定寫作重點;⑷在寫實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如教第四冊語文《杭州西湖》這幅圖時,可啟發學生說:「假設你此時在西湖岸上,能看到什麼?心情怎樣?」再把這些問題連在一起回答。教者可口述範文片段,最後學生復述、仿寫。
八、講說結合法:把講讀課文和說話練習結合起來。通過講讀促進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練習口頭復述能力,這是把理性知識(或課文知識)轉入實踐運用的範例,是語文課與作文課緊密結合的嘗試。如:講《小蝌蚪找媽媽》、《松鼠》之類的課文,可用十分之六的時間講讀,十分之三的時間練習說話,十分之一的時間機動使用。敘述小蝌蚪的外形特點,游水嬉戲的情形;青蛙的外貌,生活習性;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變化情況。仿照《松鼠》的寫法,敘述公雞、大鵝、小狗等動物的外形,生活特性,用途或作用。
九、古詩改文法:在學好古詩字、詞、義等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試探改寫成文,是訓練學生作文能力的好機會。因為古詩中有人有事、有景有物,把這些現成的材料組織成文,能培養學生的豐富想像力,能訓練學生布局謀篇的作文技巧。
十、仿寫作文法:現成的作文資料很多,教師可把適應學生仿寫的作文讀一篇。然後讓學生根據頭腦中的記憶仿寫。可分兩種,作文能力差的仿寫範文中的原有事物,作文能力強的可聯想其它類似的事物。如:一次作文課,讀一篇篇幅短小的作文《奶奶笑了》,寫的是孫女小英,在天突然來雨的時候,主動給到市場買菜的奶奶送傘的事。少數學生可照原事寫,多數學生可寫自己為親人做的實事。這就素材多了,可寫冷天,給爸爸送帽子;可寫媽媽在地里扒玉米,自己在家做飯;可寫幫爺爺澆小樹……
以上十法,只是列舉了低年級啟蒙作文的部分訓練方法,旨在給老師們提示個訓練方法的思路。只要結合低年級教學實際,善於思考,定會發現更多更好的低年級啟蒙作文訓練的方法。
低年級的作文教學有時很難把握好這個度,這樣讓學生循序漸進,有了這么多的教學方法,教起來就不那麼呆板了。

Ⅸ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教學質量ppt

小孩從入學開始便被教育「要聽老師的話」,這使得很多學生對教師都抱著一種敬畏的心理。作為教師,建立一定的威信是必要的,這有助於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但在某種程度上,學生更希望能與教師更為深入地接觸,相互之間能像朋友那樣坦誠相待。教師在學習、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給予學生更多指導和鼓勵,與他們一起分擔痛苦與憂傷、分享歡樂與幸福,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集中在30分左右、容易分散,教育要依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堅持保教結合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與家庭和社會密切配合,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護和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孩子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首先,要提高小學低段教學質量,就從師生方面分析:
1.尊師愛生
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換取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和信賴,而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又可激發教師更加努力地工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和學習條件。
2.民主平等
教師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處於不同的地位,承擔著不同的角色,但是雙方有著共同的目標和利益,相互之間存在依賴關系。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賴於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教師教學的成效有賴於學生的積極配合。作為教師要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3.教學相長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的學,學生的學促進教師的教。教與學,教師與學生是相互促進的,「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促進自己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同時,在教育過程中,虛心的教師也會從學生那裡學到不少東西,從而不斷充實自己。
4.心理相容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要心理相容。
5.如何建立和發展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協調一致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人格的形成。
(1)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教師的道德素養,知識素養和能力素養是學生尊重教師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提高教育影響力及權威性保證。教師高尚的品德、深刻而豐富的知識,高超的教育教學能力為學生提供高效而優質的服務,必然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2)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求教師既把學生當做教育的對象,又把學生看做學習的主人,既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各項指導工作,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熱愛學生。
(3)要發揚教育民主。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要尊重學生的理念,多聽取學生的意見,而不能以「權威」自居。教育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質疑,發表不同意見,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保證學生具有安全感。以討論、協商的方式解決爭端,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不同想法,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營造一個輕松、民主的教學氛圍。
(4)正確處理師生矛盾。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發生矛盾是難免的。重要的是教師要善於駕馭自己的情緒,冷靜全面地分析矛盾,妥善地處理問題解決問題,使師生之間少一點矛盾,多一分諒解。
其次,要提高小學低段教學質量,就從教學方法分析:
1.課堂講演
採取課堂講演這種形式時,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充分准備,選擇和組織教材。在講授的過程中,首先要創設情景,即激發學生學習的准備狀態和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逐步導入主題。教師可通過界定、比較、類比、舉例等方法進行講解,還可以藉助一些輔助手段如幻燈、錄像等進行講解,這樣會更加生動而且形象,效果也更好。在講解和演示時,要提示學生應該注意的重點、難點,這樣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使教學達到應有的效果。最後,講解和演示結束時,要進行歸納總結,這樣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課堂問題
在這種形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於提出的問題、對象、引導、提示等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向學生提出問題後,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對學生的回答要適當地反饋,給予評價或鼓勵。另外,提問不要局限於極少數學生,要照顧到大多數,這樣才有利於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提出的問題也要多種多樣,有知識性的、理解的、應用的、分析綜合的和評價的等。
3.課堂自習
教師要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與要求。練習難易要適中,過難過易都達不到練習的目的;練習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練習的方式要多種多樣,可以個人進行,也可以集體進行,學生出現錯誤要及時糾正。最後要做好練習總結,在全班進行講解,這樣有利於保持練習的積極性、提高練習的效果。
4.小組討論
組織小組討論,師生及先要做好充分准備,提出中心議題,查閱有關資料,准備發言提綱,題目要能啟發學生的思維、難易程度合適。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教師要進行適當調控,抓注討論中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討論結束時,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總結;最後教師可以將各小組討論情況在全班進行總結,進一步起到交流作用,也能使討論更加深入。
5.個別化教學
個別化教學是適應個別學生的需要、興趣、愛好、能力和學習進度而設計的一種教學形式。個別化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並不意味著學生獨自學習。個別化教學可以是個別輔導,也可以是小組輔導,還可以在課堂上按其個人特點、提出要求。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低段教學質量必須從師生方面和教學形式方面分析,促進教育的科學性,提高教學質量。

Ⅹ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低段教學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低段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那麼,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我有幾點體會:
一、深入鑽研課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我每每鑽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繫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於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於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於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瞭然於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閱讀全文

與教學小學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