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教學傾聽習慣論文

小學教學傾聽習慣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01 08:59:10

① 求小學教研的學術論文。

培養學生討論交流習慣 真正提高科學課堂實效

【摘 要】:課堂討論交流是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問題; 建立可行的常規;創設課堂氛圍;教師深入參與;建立評價激勵方式。培養學生討論交流習慣,有效地提高科學課堂效率,已勢在必行。

【關鍵詞】討論交流 科學課堂 提高實效
   
背景:以下幾組鏡頭,是筆者在聽課過程中和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捕捉到的
——
與課堂對話
[現象一]
執教五年級上冊《小車載重》時,我讓學生討論如何研究「小車載重量與小車運動狀態的關系」,小組討論就這樣轟轟烈烈地進行著。我走訪了一些小組,隱約聽到「一個小組的小組長說『拿來一輛小車,在上面放重物,看小車的運動狀況,我說完了你們說了。』其他學生沒有說什麼,只是紀錄員把他說的話紀錄下來。」「在小車上放東西,開下,再放多一點的東西,開下,做的時候拉力一樣;同組的另一學生也說了自己的意見,先放多一點重物,再慢慢減少;接著另兩個同學也說了自己的,但是同學們不是在討論而是都說了自己的意見,沒有對別人的想法進行補充、批判。」匯報的時候我請了這兩組的匯報員,發現同學們說的都只是個人意見,而不是小組討論交流後的方案。
[現象二]
執教四年級下冊《研究各種材料的特徵》,我讓學生討論如何研究你選擇的研究問題,有一小組是研究著色能力的,只看見組長在那一個勁地在那講,其他同學很懶散地坐在旁邊,其他同學似乎失去了工作。另一小組,看每個同學都講了,討論非常激烈。但是後來匯報時,卻沒講出點名堂來,我深思著,剛才他們在討論什麼??
[現象三]
在一次區科學研修活動時,陳海燕老師上的《溫度和溫度計》,讓學生觀察了溫度計後進行了匯報,只看到匯報一個,再下一個;王碧老師上的《一天的食物》,讓很多小組匯報了一天吃了哪些食物;有點像走馬觀花,只是匯報,根本就不是交流,師生間、生生間就沒有互動起來,讓整個課堂失去了活力,缺少動態的美。

與自我對話
在平時的實際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自主探究後,往往只是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而討論的無論怎樣沉悶、蒼白,都會被認為是一種民主的教學方法;甚至有時只為「討論」而「討論」,為「交流」 而「交流」,讓討論交流成為落實「學生主體」的工具。而在學生這方面呢,有部分學生沒有討論的激情,甚至有些學生還非常「珍惜」這個討論交流的機會,我可以好好休息下呢;也有部分同學不敢發表想法,不想表達,不會表達種種。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呢?
反思一
如果我們冷靜下來,再仔細分析起因,筆者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還在於教師。也許我們老師並沒有意識到,恰恰是我們自己忽略了對學生討論交流的培養。在很多老師的心目中,包括我自己,討論嘛讓學生自己討論去,我們做老師的能說什麼、做什麼、指導他們什麼呢?在浩浩盪盪的新課程實施的「鑼鼓」聲中,我們關注了很多東西,在教學實踐和不斷地聽課學習中,我們意識到討論交流的舉足輕重,這個曾經在我腦海里想當然的問題,如今卻縈繞在一線老師的思緒中,培養學生如何討論、如何交流?不做好這一塊,那麼課堂上猶如少了「動脈」,無法順暢地流淌著。可以肯定的說,這樣的課堂效率是低下的。
反思二
再不把討論交流當一回事的話,我想我們未來的科學家,至少有一半會「夭折。」
平時上課包括上公開課,幾乎沒有把如何提高討論交流能力、指導學生如何討論交流放在心上。看來,要想有效地提高科學課堂效率,就要有意識地強化培養孩子在課堂上的討論交流習慣,已勢在必行了。

與理論握手
與探究式教學同行
在韋鈺教授寫的《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中寫到,課堂討論交流是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它是一種多向信息交流活動。討論交流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重要的互動過程,是探究式科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學環境.教師將學生引入探究的環境,了解學生的想法,指導教學過程,進行教學評估,學生之間需要相互學習和啟發,都主要靠討論交流。討論交流是發展兒童思維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傾聽別人意見、對比不同意見,學會尊重事實、尊重別人、尊重不同意見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語言和表達能力的過程,是培養學生敢於爭辯和進取的過程。沒有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就不是探究式科學教育了,因此課堂討論交流被廣泛應用。
建構主義理論
學習者通過討論交流可以使理解豐富和全面起來,當今的建構主義者認為,事物的意義並非完全獨立於我們而存在,而是源於我們的建構,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學要增進學習者之間的討論交流,使他看到那些與他不同的觀點。因此,討論交流學習受到建構主義者的廣泛重視,成為最基本的方式或環節。比如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討論交流來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達到意義建構的目標,怎樣更多的獲得教師或他人的指導和幫助等等。其實,協作學習的過程就是討論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想法都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討論交流對於推進每個學習者的學習進程,是至關重要的手段。
鑒於上面所述,本文試從實踐者的角度,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觀察,探討一系列如何培養學生討論交流習慣,真正提高科學課堂實效的策略。

一、精心設計問題
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設計問題,在質疑問難的過程中,在激起學生興趣時,老師提出的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如開放性與思辨性的問題等)。
問題可以引起學生的認識興趣和認識矛盾,造成一種心理緊張,從而產生解決問題的自覺意向。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我沒有什麼特殊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追究問題罷了。」由此可見,問題意識、鍥而不舍的精神是科學研究獲得成功的前提。因此,問題設置的恰當與否與能否調動學生討論積極性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中,教師應設法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激活孩子潛意識中探索的本能和慾望,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想要探討的最佳狀態。如教學《火山和地震》一課,在做完模擬地震成因的實驗後,筆者是這樣設置問題組織學生討論的:「科學家做的岩石受力分析實驗中,岩石受到什麼作用後斷裂?」「我們做的干樹枝實驗中,干樹枝受到什麼作用斷裂?」在學生通過討論得出「干樹枝是受力作用斷裂的」後,筆者就引導學生進入第二層的討論「試用比較的方法,把干樹枝與岩石受力情況作比較,推斷地震是怎樣形成的?」這樣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學生討論的非常熱烈,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
二、建立可行常規。
獨立思考原則
思考,是使愚者成為智者的鑰匙;遇事缺乏思考,是智者變愚的根源。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是使人們發現新的知識,通向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橋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養成思考的良好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討論交流之前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每一位學生必須都擁有自己的一片思維天空。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邊思考邊做提綱式的記錄再進行討論交流,也可以在課後進行調查,請合作小組組長反饋本組成員在討論時是否都充分發表了個人想法,如有成員未積極參與討論的,老師可向他了解原因,是不是因為沒有獨立思考造成的,若是的話師進行及時引導。(備註:對實驗班學生進行一個月的訓練。)
傾聽原則
學會傾聽、分析別人的見解。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抓住關鍵處,聽懂別人的意思,並認真地吸取別人的見解,調整自己的觀點。同時,還要發表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在合作中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意見與別人有分歧時,既要堅持自己的,又要吸取別人的意見,體現出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思考。
制定傾聽規則:聽的時候,要集中注意力,聽清楚發言者的內容,腦海里能理出要點;不插嘴,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話。聽完後,能將發言者的意見與自己的想法做比較,形成思維碰撞。
筆者認為要想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教師自己要擺正培養的理念,絕對不能抱著臨時抱佛腳的心理來對待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要培養傾聽習慣,我們的科學老師更得下大決心,不要怕麻煩,從平時的教學訓練踏踏實實地抓起,形成一系列的訓練方式,比如:對於三年級的小朋友我們可以花時間先培養他們安靜地坐好聽別人講話、老師沒喊「開始」不許動的習慣等等,可以每節課抽一定的時間做強化訓練,這樣堅持去做,習慣自然而然就慢慢形成了。
強化傾聽習慣:
1、把制定的傾聽規則與各科任老師聯系交流,特別是語文老師,在課堂中注意培養學生傾聽習慣及能力;
2、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與技巧,暗中回顧,整理出別人講的主要意思,並得出自己的結論。
3、創設良好的課堂傾聽氣氛。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將師生的心智融為一體,達到充分的溝通。教學藝術的魅力是可以調動學生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熱情與潛力,使課堂氣氛緊張而不死板,活躍而不紊亂。加拿大教育專家安尼福來斯特曾說:「你的教室將很少有完全的寧靜,分享和交流是輕松氣氛的關鍵。新的發現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帶來的強烈的喜悅會引導學生產生急切傾聽下去的興趣。」
4、巧妙利用學生的傾聽注意力。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現代心理學已證實,即使是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長短及注意點分布情況也不同。教師只能想方設法利用學生的注意力特點,那種強迫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做法是徒勞無效的。教師努力設計既精闢簡潔,又新穎有趣的課堂語言,就一定會引導著時刻都會脫韁而去的小野馬們跟著自己一步步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另外,還可以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要通過各種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強化,比如老師有意識地將嗓門壓低輕輕地說,學生反而越聽越集中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這樣便不知不覺地延長了注意時間,提高了傾聽質量。
交流原則
小組討論時,要求每個同學都要說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點、兩點。交流中善於發現別人的亮點,敢於質疑;要做好紀律的組織;師生共同討論交流時,各小組發現發言者的想法與 自己有出入時,要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能形成辯論的氛圍。
如一老師在教學《光的傳播》一課,設計實驗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做完小孔成像實驗後進行討論交流時,一學生說「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因為我們小組在屏上看到了蠟燭火焰的倒像。」這時,另一小組的一個學生馬上反駁說「不對,我們小組也在黑紙片上挖了孔,但沒看到屏上的成像,因此光不一定是沿直線傳播的」。還有一個小組的學生說「我們小組在黑紙片上挖了許多小孔,屏上出現了許多蠟燭火焰的倒像,你們小組的孔肯定挖的不對」……學生七嘴八舌的辯論了起來,他們極盡所學來說服對方,他們的潛力讓筆者感到驚詫。在辯論中,學生的思維顯得極其活躍,每個學生都在積極主動參與,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因此,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辯論。
三、創設課堂氛圍
羅傑斯曾說過:「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個體發揮創造性的基本條件。」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氣里自由自在的呼吸。在壓抑的思想環境里,禁錮的課堂中,又如何能產生創新思維的萌芽呢?教師在課堂上應設法創造一種民主平等、自由開放的氛圍,兒童的想像在其中會變得敏感,會設想出感官所不能表達的東西……
在教學中,尊重學生,言論自由,無所顧忌,使學生感到心理安全,這樣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討論交流中。
四、教師深入參與
學生開始討論後,教師要放下架子,甘當學生一員,深入下去和學生一起討論。激發他們討論的熱情和情趣,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自信力。要營造一種師生共同探索共同攻關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就在我的身邊。如在《彈性》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進行整理後,一個學生答:「我發現皮筋、彈簧、橡皮泥有彈性,木塊沒有彈性。」三個同學同時反駁:「不對,橡皮泥沒有彈性。」那同學很不同意其他三個的看法,一直爭論不休。此時教師適時引導:「說說你們的理由。」學生立刻說:「橡皮泥雖然能捏扁、搓長,但鬆手後它還是扁的、長的,不能再變成原樣。」而這時那位同學也不住地點點頭。這樣,學生在意見分歧時,教師適時的點撥,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迸射了學生的思維。
在師生共同交流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解決所討論的問題。引導過程中盡量讓學生多表述自己的觀點。不但要鼓勵學生講思維的結果,更要講思維的過程和方法。這樣可以誘導學生從單純的知識繼承發展到思維的培養。從而更快地掌握創造思維方法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師生要認真聽取發言人意見,切忌一棍子打死。即使是片面甚至是錯誤的觀點也要尊重學生的看法讓其講完,然後再慢慢引導,最終尋求正確答案。在解決問題後,還可進行「個性展現」。讓學生表述與眾不同、獨樹一幟的看法和觀點。教師認真引導學生思考,因為它往往是學生獨特創新思維的展現。它常常可使問題得到深化和升華。藉此也可以培養學生在更高的高度和層次看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五、建立評價方式
課堂評價作為教學手段之一,貫穿於整個課堂交流活動之中,他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探索學習興趣,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評判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教師可在科學課堂中,注重過程性評價,以學生發展為本,善於發現學生各方面的表現,並以激勵性的語言,加以評價和必要的強化、引導。正確的當然要肯定,不正確要婉轉提出,體現評價的多元化。因此教師要善於「洞察細微」。在課堂上,利用多種形式(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教師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多層次地進行評價,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探究交流中。及時獎勵表現尤為突出的小組、個人(包括學生的態度、積極性、特別發現等),定期對個人、小組、班級進行評價。在前段時間,一老師向我提起了她的獎勵方法:對於表現好的個人,會在他們的書本上印上星星,滿三個星星換一個月亮,滿三個月亮就能在教室的「蘋果樹」上長一個蘋果。每個人都有一個蘋果,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蘋果樹。這樣的方式把各層次的評價結合起來,我也試了下,效果還不錯,可以試試。
新課標中,提倡把一個人的思考展現出來,由討論交流來集思廣益。這種碰撞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來。

主要參考文獻:
[1]陳華彬 梁玲 編著.《小學科學教育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2]方紅等主編.《小學科學教學實施指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3]孫宏安主編.《小學科學新課程教學法》.開明出版社.2003年11月.
[4]韋鈺主編.《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5]張聞諸.《傾聽的訓練方式》[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3.
[6] 阮朝暉.《課堂基本技能》[C].湖北:教育出版社版2004.3.
[7]《科學課程標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

② 如何培養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傾聽習慣與深思品質的研究論文

學生不會傾聽,如何學會思考?如何學會與他人交流?張揚個性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民主平等也不等於無視紀律。真正的課堂活躍不是無序地動,而是一種有序的、動態生成的、學生善於傾聽善於思考善於表達的一種師生互動的活生生的課堂。
其實,在活躍的課堂中,學生善於傾聽是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技能、擁有良好的綜合素養的體現。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中,開啟思維的火花,才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真正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那麼,在新課程下我們該如何立足於數學課堂有效地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呢?下面談談我在實踐中的一些做法與思考。
一、優化傾聽的指導
學生學會傾聽,特別是低年級學生,需要良好的指導。教學生學會傾聽是教師的重要責任。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從以下七個方面優化對學生「聽」的指導:
1、做好「聽」的准備
低年級小學生年齡小,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有待培養,所以老師要為學生學會傾聽做准備。首先要讓學生做到心靜。學生如果不能做到心靜似水,就不能做到傾聽。如何使學生做到心靜呢?如學生正在戶外活動,聽到上課鈴聲後他們會迅速奔進教室,此時學生心神是不定的。因此老師要等待一會兒,讓學生完全定下神來再開始上課。其次是為學生做好心理准備。學生在他喜歡的老師的課上和他感興趣的課上,才能做到專心聽講、勤於思考,如果老師經常批評他或者過分嚴厲、兇狠,學生就會產生懼怕心理,對這些課就不感興趣,課上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學習效果必然很差。所以教師要從多關心學生、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課上多用激勵性的語言來鼓勵學生,消除學生的懼怕心理,為學生的良好傾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
2、細化「聽」的要求
作為教師,我們常常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認識模糊,老師應該給他們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細化了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學中明確提出「學會傾聽要四心」,即在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一定要等他把話說完了再用適當的方式指出;三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四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最後還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
3、激發「聽」的興趣
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傾聽對於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傾聽興趣。為了激發學生傾聽的興趣,在教學中,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提出不同的傾聽要求。如在「聽算」時,我會採用這種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孩子們,如果你能做到全對,我就會在專欄中為你貼上一朵紅花。」在討論問題時,我這樣激發他們:「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看誰不重復別人說過的問題。」這樣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出不同的傾聽要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4、明確「聽」的目標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別人說別人的吧,與自己無關,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應告訴他們「聽」就是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會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我經常會說:「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得怎麼樣?」「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答題後,才不至於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
5、樹立「聽」的榜樣
小學生的向師性強,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要求學生養成傾聽的好習慣,老師首先要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當學生在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發言的質量如何,絕不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做其他事;讓學生把話說完,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指導和適度的評價;課後與學生談心、受理學生的「告狀事件」時,也要注意耐心聽取學生的講話,給孩子一個展現個人思維的機會。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
二、拓寬傾聽的途徑
一個善於傾聽的人能在短時間內捕捉、篩選信息,並隨即展開聯想,形成個人評價。這一系列的心智活動均需在瞬間完成,這種能力是必須經過長期訓練的。因此教師還得想方設法拓寬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渠道,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聽」的訓練,下面例舉其中幾種:
1、練習中的「聽」
在平時教學中,我會在每節課中抽幾分鍾進行由老師說算式學生寫得數的「聽算」練習。要准確地寫出得數必須專注地聽,因此,得有細心聽、用心聽的習慣。僅有好的習慣還不夠,聽的同時還需思考、計算,否則就難以寫下來,而「寫」可以用來檢驗和強化聽的效果。可見,聽算的過程是個耳聽、心想、手寫的過程,聽算是個訓練學生聽力的良好途徑。當然,隨著年級的升高,聽力訓練的題型應有所變化,難度也應由易到難。
2、合作中的「聽」
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是保證小組有效交流的基礎。合作中「聽」的訓練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要求學生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努力掌握別人發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言作出評價;第二步,提醒學生邊聽邊想,聽不懂時,有禮貌地請求對方作進一步的解釋;第三步,要求學生聽完小組發言,能根據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言。這樣長期訓練,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
3、游戲中的「聽」
新教材中,引入許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如「淘氣」「笑笑」「智慧老人」和「機靈狗」,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第一冊6、7的加減法,教材提供了許多故事情節,如同學們去野炊,在草地上逮蝴蝶、看到叔叔摘向日葵、池塘里的動物遊玩等。上課時,我藉助這些題材,或以故事導入新課,或讓學生看圖講故事,再根據故事情節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故事貫穿教學始終,並且鼓勵學生多講多說,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於教學中。此外,我經常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開展「找朋友」、「郵遞員送 信」、「摘蘋果」、「坐汽車」等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課外中的「聽」
課堂是培養學生傾聽的主渠道,課外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好場所,作為老師,平時我們可以觀察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是如何相互傾聽的,再把這些例子引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教育。我們還可以與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注意觀察孩子在家裡傾聽的情況,及時糾正孩子不良的傾聽習慣;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形成要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讓學生在課外聽音樂,聽小說,聽報告,聽各種有益身心的內容,然後利用晨會時間講給大家聽,這樣,家校共同引導,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也就不難了。因此,我覺得傾聽能力的培養應該課內外結合。
讓孩子善於利用自己的兩耳,是我們教育者的一份責任。所以讓我們記住:學會傾聽——數學課堂不可或缺的追求!相信,學會傾聽的孩子會更有智慧,更有修養。只有我們不斷訓練學生學「傾聽」,學生才能擁有「傾聽」的能力,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傾聽」這把金鑰匙!

③ 如何培養小學低段語文學生課堂傾聽習慣論文

1)課前暗示自己這堂課很重要
多想這些重要性,並以此引起我們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就能專心聽講。
(2)要自覺意識到老師講課的重要性,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
同時還要認識到,沒有老師的授課和指導,我學習的困難就會增大,甚至學不下去。要常提醒自己聽好老師的講課,不要錯過學習的好機會!
(3)排除內外影響和干擾
當發現自己有輕視講課內容的苗頭,或教師講課方式不合口味,或思想不自覺開小差的時候,當出現不安靜時,就要排除干擾,保持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狀態。課堂講援的各種科學知識有它的知識體系,概念系統,比較抽象概括,這需要藉助意志力的幫助自我控制,去戰勝分散注意的各種干擾因素,做到有意識的注意。
(4)有意追蹤課堂內容和老師講課理解,那麼老師的聲音就會變成催眠曲,使你慢慢進入瞌睡狀態。因此,要一邊聽講,一邊很快地思考,弄懂所講的意思,主動地記住它們,則會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也就能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講解的內容上。
(5)要善於分配注意
課堂不僅要聽、看、記憶,而且還要記筆記。會聽課的學生善於轉移和分配注意,在聽講時還要快速地思考、去記,當聽到重點的內容或老師補充教科書上沒有的材料時就簡要地記一下筆記。以理解內容為重點,兼顧各方面,結果大大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還培養了注意的轉移和合理的分配能力。

④ 如何培養幼兒傾聽英語故事的習慣論文cnki文獻

一張張興奮地小臉,一雙雙熱烈的眼神,課堂氣氛是那樣的活躍,以至於部分學生無視於老師的存在,同學的交流,過分激動而忘乎所以。一堂課下來,看是學了不少,其實什麼也掌握。這樣的情景,我們在三年級的英語課堂中不難看到。
既然認真「聽課」如此重要。要想時刻敲醒孩子們的「耳朵」,不採取積極手段是不行的。以下是我所用的幾種方法:
其一。明確學習目標,強化聽講意識。
每節課開始就要告訴學生,這節課要學會哪些單詞和句型。例如,3AUnit3這節課。上課前一分鍾就把新授單詞用幻燈片或動畫形式呈現出來,帶領學生讀一遍,讓其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並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請同學暢談「聽」給自己學習帶來的影響,從而強化聽講的意識,這些都有助於幫助學生漸漸地建立聽講的課堂常規。
其二,開展專項訓練。掌握聽講方法。
「聽」是一種能力,需要訓練。我經常在課上開展聽的「專項」訓練。
1.復述訓練
三年級學生有意注意較弱'維持時間較短,特別是在聽別的同學發言時易走神。這就需要「逼」學生專心聽他人說英語,不聽就無法參與。復述訓練的開展,無疑是一劑「良葯」。例如:教師問某生:Howare you?隨即轉用第三人稱問其他學生:How is he?例如:教師讓s1說apples.s2說apples,pears.S3:apples,pears,bananas.以此類推S4:aD—pies,pears,bananas,peaches.又例如:請個別學生用英語自述,然後讓別的學生復述他的話,並按此內容相互問答,以此引導學生用心聽他人說英語。
2.模仿訓練
三年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範發音,就急於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果導致自身發音欠准,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此,可採用「節拍法」,即教師隨著示範發音打節拍「一、二」,這時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當節拍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除了模仿發音,還可以進行動作模仿訓練。教師在使用英語教學的同時,可精心設計誇張的動作、表情幫助學生理解,使學生一直保持聽的興趣。
3.靜聽訓練
三年級學生聽錄音跟說跟讀,往往只滿足於「聽到」,能跟得上說,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句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靜聽」。靜聽就是要讓學生聽的真,聽的清,聽懂原汁原味的英語。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
其三,獎評雙管其下。提高聽講效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可引進競爭機制,組織英語比賽活動,激發學生認真聽的主動性,進而使學生形成良好聽的習慣。英語比賽可貫穿於每一節課。如遵守紀律比賽,回答問題比賽。教師在開展比賽之前要講清規則,評分標准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准確的判斷力。要學會敏銳地捕捉學生亮點給予肯定,尋找學生不足給予糾正,發現問題給予答復。課堂評價可盡量讓學生參與進行,讓他們在自我評價中增加認真傾聽的動因,而且要注意及時、客觀、公平、易於記錄、直觀可見。對於那些在比賽活動中表現好的同學或小組要給予獎勵。
其四,提高課堂魅力。享受聽講樂趣。當聽課不再局限於學習任務的完成,而成為一種身心的享受時,學生自然會全身心地投入。這就需要課堂具有足夠的魅力,魅力的課堂離不開幽默而風趣的老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應適時地撒下「幽默之鹽」、「游戲之鹽」.
1.幽默之鹽
一兩分鍾的小幽默,不僅能化解學生的困意,還可調動學生的熱情。歡樂的同時也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那就是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一定要積極地hands up。
2.游戲之鹽
游戲是增加課堂魅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學生最喜歡的。最樂意接受的教學方式。每節課進行形式各異的游戲,能促進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由被動的聽轉為主動的聽,在游戲中激發說的慾望,最終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聽力習慣。總之,學會聽課,養成傾聽習慣,就學會了尊重別人。在課堂中,時刻敲醒孩子們的耳朵,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形成一定的聽講能力,積極推動個人素質的發展。「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願小朋在以後的課堂學習中,真正能做到「聲聲入耳,事事關心」。

⑤ 幼兒教師論文怎樣引導幼兒學會聆聽

善於傾聽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它體現了對人起碼的尊重。就學習本身而言,通過傾聽,從別人的成功中學習經驗,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應算是學習的一條捷徑。聽,是語文學習的精髓。然而,當我們聚焦課堂時,卻發現現狀不容樂觀。
鏡頭一課堂上,小手林立,孩子們踴躍發言,氣氛很是活躍。一個孩子的發言還沒有結束,其他同學就迫不及待地舉起小手,「我來,我來」的叫聲此起彼伏。但是,他們都只顧著自己表達,而沒有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以至於一再重復別人的發言。
鏡頭二課堂上,常常有這種學生: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學們在回答問題,他思緒飛揚,心早已飛出課堂;做作業,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強調,他卻根本沒聽進去,依然我行我素。
一、在潤物無聲的氛圍中強化傾聽意識
(一)營造富有情趣的文化氛圍
(二)動之以情的語言渲染
在課堂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教師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讀」或 「說」的孩子身上,而常常冷落了更大一部分正在「聽」的學生。為此,我常常有意坐到「聽眾」中間和孩子們一起聽,讓他明白「傾聽」不光是老師的事情。在傾聽學生發言的時候,我注意環顧四周,以了解學生聽的情況,並對聽得認真的孩子及時表揚,對聽得不認真的及時提醒。「瞧,博苗今天聽得多認真啊!」「大家看,牛瑞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 「趙雲真厲害,這么小的區別都被她聽出來了,他有一雙金耳朵!」「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孩子,老師也同樣喜歡專心傾聽的孩子。」往往受表揚的是一個,受益的是一大片。我這些評價就像興奮劑,把同學們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他們一個比一個聽得認真。
二、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激發傾聽興趣
(一)開展簡單而有趣的聽記游戲
聽是前提,寫是聽的結果,只有聽得准確,才能寫得無誤。我先選擇了一些字數少、意思淺顯的詞句進行聽寫訓練,接著,聽寫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字數也由四五十個增至七八十個,由一句話到一段話進而到一篇文章。這種潛移默化的訓練,使學生形成了專注傾聽的良好習慣,傾聽意識也逐漸加強
(二)嘗試用耳聽、用嘴說的復述練習
聽和說是密不可分的有機結合體,傾聽能力更多的是通過說活表現出來的,有了專注的聽,就會有準確的說。為此,我特意每周安排一次聽說課,選擇一些有趣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這些故事給了孩子們一片想像的天空。聽完故事後我請他們來復述,但這種復述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我只是提幾個簡單的問題,如故事的題目,故事中的主人公、結果等,以引導孩子們專心聽、用心記。漸漸地,我提問的內容豐富起來,由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引出一些精彩的對話。隨著提問的不斷深入,孩子們專心聽的時間越來越長,專心記的內容越來越多,更為可喜的是,經過反復訓練,大家興趣越來越濃,參與面越來越廣,七嘴八舌中,一個完整的故事便形成了。有精彩的故事做訓練的載體,也使學生在復述時興趣盎然,從而化難為易,由此我帶領學生向 「專心傾聽,並能簡要轉述」的階段又邁進了一步。此外還可以讓孩子們有目的地收看電視,每天早晨講述「一句話新聞」。這樣不但能訓練聽力,還養成了孩子從小關心國家大事的好習慣。
三、在行之有效的提醒中培養傾聽習慣
(一)教師提醒
經驗豐富的老師經常會這樣做:當遇到一些新課的重要之處,或學生回答的精彩之處,馬上會示意別的學生進行復述或點評。「剛才,×× 同學說了一個很精彩的詞(或一句話、一種方法等)是什麼?請你說說。」這樣既能促使那些分心的學生集中注意力,又有利於提高學習效果。採用這一方法,寓批評於學習中,教育不著痕跡,同時,對學生起到了及時提醒的作用,有利於學生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的養成。這一形式,更適合於較長時間要學生持續傾聽的學習活動。
(二)學生相互提醒
合作學習已成為當前課堂教學中的一種主要學習方式。在這種方式下,課堂上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增多,教師講授的時間和機會相應減少。由此而來,部分學生就不會像以前傾聽教師講授那樣,專心地傾聽同學的發言,而教師又無法關注到每個個體,這樣就容易造成「漏網之魚」。因此,在當前課堂教學中,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運用組內學生相互提醒的方法。當你的同伴傾聽不認真的時候,你可以輕輕拉他一下,或用眼神示意他,或者在他耳邊輕輕地問他: 「你認真傾聽了嗎?」相信同伴在你友善的提醒下。一定會豎起耳朵認真傾聽的。久而久之,在相互提醒下,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會逐步養成。實踐證明這不失為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
學生學會認真傾聽既是一種習慣的養成,也是一種意志的鍛煉。我想,只要我們教師常抓不懈,孩子們的傾聽意識一定會慢慢增強,良好的傾聽習慣也會內化成孩子們的語文素養。相信學會傾聽的孩子會更有智慧、更有修養。

⑥ 一年級學生養成哪些數學課堂學習習慣論文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習慣。」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不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終身。一年級的數學知識點不難,很多是學生在幼兒園乃至生活中都有接觸的,比如20以內的加減。從一年級帶到三年級,常常會發現學生一年級的時候成績非常好,但一旦到了三年級,學生的成績就會下滑得很厲害,我想這跟知識點逐漸加深的原因外,很大的程度是跟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有關。因此,我覺得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整個小學階段,乃至整個的人生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我就淺談一下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所要具備的幾個良好的習慣。

一、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課堂上的傾聽就是專注的聽老師講、聽同學說,它是學生獲取新知識,取得優秀成績的有效保證。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培養孩子學會傾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我對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努力。
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主要採取正面引導的方法,當發現孩子認真聽講、用心思考、努力回答或提出各種問題時,要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也會結合體態語言表揚他們。如,「李明認真傾聽的樣子好可愛,誰能做到像他一樣?」或是對著認真傾聽的學生豎起大拇指,這樣也比較快捷有效。一年級學生很單純,都喜歡得到老師的肯定,同學的欣賞,因此正面引導的效果會好一些。
另外,一年級學生由於其特殊的年齡特徵,其思維更具形象性。在具體教學中,我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與直觀性,在製作課件時多採用一些動畫,一些吸引小孩的卡通圖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可能在新知識中融入游戲,這樣學生在課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學習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課認真聽講的良好習慣。
二、培養學生用眼專心去觀察的習慣。
一年級的學生由於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受外界影響,在數學考試或練習過程中出現以下的情況:漫不經心,東張西望,粗心大意,邊做邊玩,結果練習時間長,差錯也不少,原本會做的也做錯。因此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用眼去觀察每個問題的信息,看到數量變化的關系,較快地理解概念的實際意義。心理學家哈根認為:「兒童有一種注意某些線索而無視另一些線索的強烈傾向,這種傾向常常受外界制約而左右著自己的行動,在幼兒時期尤為突出。」因此,在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時,我們要引導學生把眼睛集中在一個對象上,指導學生用眼睛去觀察並獲取題意的信息,再組織學生根據這些信息去解決問題。在教學例題時,我會說:請你用眼睛仔細的觀察,題意給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這時候學生會有目的性的用眼睛認真的提取出一個個的信息,並運用這些信息進行分析解決問題,避免解決問題時時漫不經心,毫無目的性的探索。這樣又能夠更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鍛煉其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
三、培養學生用嘴去表達的習慣。
數學課堂要把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貫穿於整個數學過程之中,巧妙地鋪設語言階梯,讓學生學得深,記得牢,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科克羅夫特在《數學算數》報告中說過:「語言在形成和表達數學思想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而這個問題在數學課的教學中尚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在開學的第一天起,就應該讓兒童在數學課上說明和討論所研究的材料,在整個小學階段,應該不斷發展與擴充數學語言。」
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小孩在課堂中的語言表達,一年級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薄弱,學生能夠把一個問題簡單的說明白就好了。在情景例題時嘗試著教小朋友學會用數學語言表達,激趣引入,喚起學生「說」的慾望,激發學生把想清楚了的問題說清楚。例如:一年級上冊數學「小貓吃魚」就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能根據小貓吃魚的過程講一個故事么?」學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就會更加通俗的理解1條1條的吃,吃了3次後還剩下幾,進而感受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由此可見,用嘴閱讀、表達不是語文課的專利,對數學課中也都會發揮很大的作用。
四、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預習不是讓學生茫無目的的去看書,而是我們老師根據每一節數學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置精心預習提綱,並讓學生根據預習提綱進行預習。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剛入學不久,識字很少,要求他們獨立完成預習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時就要藉助家長的力量來幫助學生,讓家長給小孩讀題,並讓學生把對問題的思考說給家長聽,讓小孩在知識上和心理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能在第二天的數學課堂上很好的展現自己,積極參與課堂上的討論、提問,對學習與自己便有了信心,有針對性的在課堂上認真傾聽思考自己預習中的一些疑問。長期堅持,自然不再覺得數學難學,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總之,一年級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我們要多渠道、堅持不懈地抓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工作,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為學生接下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⑦ 10論文: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傾聽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人與人之間都需要溝通、交流、協作、共事,一個人善不善於傾聽,不僅體現著他的道德修養水準,還關繫到他能否與其他人建立起一種正常和諧的人際關系。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方式已從被動的學習轉向自主的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准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學生學會求知的重要途徑。傾聽與表達共同組成了與人合作交流的基礎。而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往往更多地注重說、讀、寫,而忽視了傾聽習慣的培養,結果課堂上不會傾聽的學生為數不少,更有甚者有些學生根本不願意傾聽同學、老師的發言。這樣導致了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紀律鬆散!
課堂上教師指名讓一位學生回答問題,該學生還沒有說完,旁邊的學生就大聲說:「錯了,錯了,我來說,我來說……」
教師示範結束,要求學生起立發言,許多學生都會舉著手高喊:「我,我,我...」,即使在同學正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少學生卻會置之不理,依舊叫個不停。
教師讓一組學生表演對話,其他學生都事不關己,各干各的事情,完全忽視發言的同學……
這些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常此以往不但會影響他人,也會使自己因為不注意傾聽而錯過重要的內容,可見培養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是多麼重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是勢在必行的一件事。但有時我們總抱怨學生在課上不認真聽講,卻沒想到去找其根源——恰恰是我們教師自己忽略了對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而「認真傾聽」這個良好的習慣,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很多時間和途徑培養而成的。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尤其注重學生良好習慣地培養,其中就包括 「認真傾聽」的習慣。
一、營造氛圍,使學生願意傾聽。
(一)把握心理,營造氛圍。
現代心理學證實,即使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長短及注意點的分布情況也不同。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於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地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新教材中引入了許多情境圖中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題引入創設好的情境。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將師生的心智融為一體,達到充分的溝通。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學傾聽習慣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