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對農村小學科學實驗室的管理和使用
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合理利用實驗室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讓實驗室真正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創新的樂園.[關鍵詞]實驗教學 實驗室 儀器正文: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我們要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提高.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科學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科學教學的質量.管理是關鍵,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初步形成以實驗教學為突破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為目的的「實驗-教學-創新」的良好局面.下面,談一談我們的一些做法.一、實驗教學得到領導、任課教師的高度重視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在推進素質教育和實現現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實驗室和儀器室,並配套了相應的教學儀器和責任心強的實驗教師隊伍.幾年來,為了不斷提高實驗教師的素質,創造了許多教學方法交流的學習機會,讓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本校的科學任課教師都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自覺提高業務能力,真正地推進了實驗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目前,我們的實驗管理能力比以往大有提高,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這些都是與領導的重視和實驗教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二、實驗室及儀器配備情況學校配有一間實驗室和一間儀器室.實驗室佔地50平方米,實驗桌凳三十套;儀器室佔地60平方米,有六個儀器櫃,一個危險品存放專櫃.儀器設備管理科學合理.實驗儀器設備全部入櫥,分類存放,做到科學合理、取用方便.劇毒品和易燃品存入危險品專櫃.還有一個透明玻璃作品展櫥,分成多層,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教師在教學中的自製教具和學生在課上課下及科技活動中製作的小發明、小創造等科技作品陳列出來,讓教師、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現,對培養創新精神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儀器室內設置工具箱,放置實驗和研究過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可以啟發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廢棄物進行合理的利用,如氣球、乒乓球、各種彈簧、石頭、易拉罐、各種金屬條、廢鑰匙、塑料瓶、吸管、各種紙、海綿、泡沫、木塊、木炭、橡皮、硬紙板等都由學生自主籌備.發動學生不斷為它「添磚加瓦」,使它應有盡有,充分施展學生自製學具的才華,為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實施開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這幾間室符合環保要求,排氣效果較好,各室均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規章制度,責任到人,管理安全.教學儀器按要求配備,不但管理得較好,而且使用率高,學生能按要求使用實驗儀器,損壞現象較少.每一位科學教師都能學會教材要求的各種操作方法以及簡單的保養維護工作,並做好實驗情況的記錄.我們認識到,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三、讓實驗室充滿創造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科學教育的根本目標,給學生一個創新的氛圍.實驗室是為觀察實驗活動而設置的特定場所,因此,實驗室的環境設置應當具有科學的氛圍,使學生一走進實驗室就如同來到發明創造的聖地.我們在實驗室的牆上掛了一些科學家的畫像、科學家的名言和一些實驗操作常規掛圖、實驗制度,在實驗室前面的一個角落擺放師生共同製作的生態瓶、水族箱(裡面飼養青蛙卵);還可陳列飼養槽、飼養籠,讓學生飼養一些小動物如:蠶、蝸牛、金魚等;實驗室門前擺放師生種植的各種各樣的花讓學生欣賞;窗檯上可擺放「種子萌發」、「食物發霉」等對比實驗;這些設置可根據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隨時進行更換.學生利用課前課後時間盡情觀察,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還能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持之以恆的精神.讓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學會觀察,感受到科學創造的氛圍.四、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 「科學課堂具有開放性」是《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實驗教師按教材要求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積極創造條件向學生開放實驗室,積極探索、改革實驗教學方式、方法,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實驗教學.在教學六年級科學《宇宙》,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學光碟,可以讓學生欣賞到壯麗而遙遠、神秘的宇宙空間;從中看到月球外部的構造,了解月球的地形特徵;還可以從中觀看太陽、星星、銀河……的美景,讓學生感受到宇宙空間的浩瀚無際.這種方法可以彌補課堂上無法用實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觀察,形象直觀,效果顯著. 實驗是學生檢驗真理的途徑.我們在實驗課時進行開放式教學,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的空間,如:為他們設置工具箱提供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材料,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利用多種方法進行實驗研究,發展學生的多向性思維,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學生自由探究的時間,強調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從提出問題到做出預測或假設,然後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考之後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我在教學《導體與絕緣體》時,先讓學生從工具箱中選擇各種材料,然後提問:你認為哪些材料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這時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鐵釘、銅片、回形針等可以讓燈泡亮起來,有的說紙片、塑料、布料等不能讓燈泡亮起來等等.教師把學生的這些猜想和假設板書出來,並不急於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指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活動,在活動中得出結論,驗證自己的猜想,發現新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探究的創造性發展.可見,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創造能力.總之,我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觀察,實驗、栽培、飼養、小製作等實踐活動,讓實驗室成為學生開展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的陣地,成為展示學生探究活動成果的舞台和發明創造的樂園.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感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❷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性論文
在農村小學,由於實驗器材等條件的限制,有些實驗的開出有一定的困難。那麼,作為一名農村的小學科學教師,怎樣才能保證和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巧設懸念,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是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規律,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有利於學習的心理環境和認知環境,使他們在良好的心理環境和認知環境中產生對科學學習的需要,激發起學習探究的熱情,調動起參與學習的興趣。而懸念是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來源。我們在教學中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識規律,結合科學學科的特點,巧設懸念,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實驗願望。
二、有效調控實驗過程,做好實驗評價。
1、實驗目的抓得准
實驗的最終目的是為教學服務的,為的是在實驗中發現規律,理解規律,從而掌握規律。在我們的周圍的空氣一課中,空氣存在實驗,無論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釘個洞,來吹動小紙條,還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釘個洞還是放大水裡,使冒出小泡,都是為了證明空氣是存在的。為實驗而實驗,沒有目的性,只會使學生浮於實驗過程與表面現象,不知道為什麼做實驗,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總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是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科學老師,應努力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地提高科學質量,真正地實施素質教育。
❸ 如何有效開展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
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這句話既規定出小學科學課程的性質,又確定了科學課程的目標。作為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由於學生的學科素質弱,學校現有教學條件差,如何開展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真正地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們農村小學實驗教學的存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實驗教學;探究;開展;科學 正 文: 科學實驗是通過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來探索問題的過程,它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有其獨特的功能。學生實驗是讓學生在實驗中去完成探究,體驗科學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生實驗一般是2至4名學生組成一組,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共同合作完成的實驗。這類實驗一般以測量性和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實驗的作用是讓學生學習驗證、探究科學規律,通過對實驗儀器的規范性操做,提高觀察技能,並嘗試處理實驗數據,進行誤差分析,寫出實驗報告,使實驗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目前,在農村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實驗常常會出現一些偏差,它所起到的作用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實驗室的建設方面 科學教材中的學生實驗,是教學大綱要求的必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實驗室里完成的。但是目前的農村學校實驗室建設不夠完善,由於資金短缺,許多儀器、葯品並不齊全,導致部分實驗在實驗室內無法完成,開出率較低。 2、教師自身方面 教材內容的更新,教學過程越來越科學化,實驗化,這就需要增加一批穩定的專業化科學教師隊伍。但大多是原來沒接觸過自然科學教學的老師來接任科學課,加上部分學校領導對科學課程不夠重視,認為科學課不是必考科目,不重要。安排一些教學能力較弱的教師擔任科學課程。這部分老師大部分沒有實踐經驗,有很多實驗連自己都不會做,更不用說教會學生做實驗,實驗教學成為一大難題。 3、學生方面 有的學生只是抱著「好玩」的態度來實驗,到實際操作時,就形成盲目混亂的局面。學生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特別是農村學校班級中的後進生較多,這些學生不僅成績較差,而且動手能力較差,對實驗根本不感興趣,實驗過程也不能及時完成;成績較好的且熱愛科學實驗的學生,對於一般的儀器、儀表和基本操作比較熟悉,實驗時覺得太輕松,太浪費時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技能得不到進一步提高,阻礙了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材料,上好每一節科學實驗課。自我擔任科學教師,從事實驗教學幾年的工作中對農村小學實驗教學現狀有了一定認識。下面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談談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師和學生一起搜集實驗材料。 雖然我們有實驗儀器,但不是什麼都有,我們要根據教學所需,准備多種多樣的材料,才能更好地進行實驗教學。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資源和力量,在每上一個單元前,我就開出一張材料清單,讓學生提前去收集。學生無法准備的材料則由教師收集。如上《土壤里有什麼》一課的時候,我讓學生各自准備新鮮土壤,裡面還有活生生的動植物,非常便於觀察。再如上《電磁鐵》一課時,由於學校庫存的材料有限,我想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動手的機會,於是我先向學生講解製作電磁鐵所要用到的材料,然後讓學生找來有絕緣層的導線、鐵釘、電池和大頭針,讓學生按照課本介紹進行製作電磁鐵。由於有了可做實驗的材料,學生就能「真刀實槍」地做科學,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輕松。 二、、自製教具、學具促進實驗教學。 科學課教學質量的好壞,取決於是否做實驗或實驗能否成功。如果需要做的實驗不做或實驗做不成功,都不能觀察到實驗現象,也得不到實驗結果,農村小學大部分的實驗儀器和教具欠缺,有些花錢買都買不到。加上教材內容的不斷更改,有些儀器也用不上,使我們的大部分實驗無法開展。針對這一實際情況,為了確保實驗教學的開展率,我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實驗的基礎上,利用一些廢舊材料,經過精心設計,製作出簡便且有實用價值的教具、學具來彌補實驗教學儀器的不足。 三、充分發揮農村在小學科學教學方面的優勢。 農村學校更接近於真實的自然環境,具有城市學校所無法比擬的天然教學資源。 農村學校的周圍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能為學生科學學習提供很好的學習資源;農村學生的家庭周圍一般比較開闊,能為養殖動物、種植植物提供合適的場所;農村的空氣清新、天空晴朗,能為學生觀察天文和氣象學習提供很好的條件;農村學校的周圍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師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學生可隨時觀察到周圍環境中的各種地形地貌,採集到一些礦物和岩石標本。並且農村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同於城市學生,我們農村的孩子更熟悉大自然的環境,在某些科學知識學習方面更勝於城市學生。如:《植物的身體》、《水流有力量》等教學內容對農村的孩子來說並不陌生,講解時就比較容易。 四、課前精心准備,課堂運用自如。 實驗課與其它課不一樣,有些課可以拿著教本、教案就去上,但上實驗課如果不經過精心准備上起來師生都將會很吃力。課前必須認真備課,熟悉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難點,掌握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本節課所要用的各種儀器,對所做的實驗提前做一次,檢驗儀器的好壞。例如:在教學《點亮小燈泡》的實驗課時,我通過檢驗,發現有些器材已經老化,連成電路不通電。我就把壞了的器材更換,再把所需的好的實驗器材(燈泡、電池、導線)擺放在學生的實驗桌上,這樣不僅可以縮短學生做實驗的時間,而且提高了實驗成功率。整堂課顯得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五、改革舊的教學方法。 要充分地讓學生「玩」,不要怕「亂」。所謂「充分地玩」,是指讓學生有足夠的材料和充分的時間觀察、實驗。這樣,學生才能觀察得細致,實驗才有興趣,才能真正達到科學啟蒙的目的。如我在上《觀察洋蔥表皮細胞》那節課時,我為學生准備了足夠的材料,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去使用顯微鏡觀察。有些小組先調好顯微鏡先觀察到,覺得很驚奇,還沒觀察到的小組就很著急地去找我。我一個人也忙不過來,就叫已經觀察到的小組去幫助還沒觀察到的小組,還沒觀察到的小組先去已經觀察到的小組看看。但是,教師要把握好尺度,不要讓學生玩瘋了。實驗時教師要隨時巡視,總結時最好是讓學生自己總結或師生共同總結。這樣課堂就不再是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進行實驗後,就能自己獲得知識,比教師講,學生聽的效果好。 實踐證明,以上做法改變了因缺乏教學材料,只能靠老師演示實驗,學生看的狀況。小學要上好科學課,必須結合實際,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育手段,加強實驗教學和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一定能實現科學教學目標。
❹ 淺談如何開展農村小學科學實驗課
三江中心小學 林燕 小學科學是義務教育小學階段一門基礎學科,也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一門重要的學科。在科教興國的今天,在積極推進和全國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科學學科對啟蒙開發小學生科學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科學課是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科目,大部分科學知識是要求學生動手實驗去發現、理解、運用的,小學科學學科中,學生實驗課時占總課時的半數以上,動手實驗可以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但是農村的實驗科學很難展開。 農村小學星羅棋布地分布在廣袤的農村土地上。她們立足於農村,擔負著眾多農村孩子的教育任務,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村學校。受經濟條件、地理區位、教育經費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學校的實驗教學是相當薄弱的環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農村村級小學實驗教學的設施設備欠缺 無實驗設備或者是缺少實驗設施是村小難開展實驗教學的客觀原因之一。沒有實驗器材,教師無法做演示實驗;沒有實驗室,學生無場地法動手實驗。 二、專業師資力量欠缺 在農村,科學課都是由其他科目教師兼任,沒有專業的教師隊伍。由於多種原因,有的學校本身教師就缺乏,工作量大,像科學這樣的副科只好得過且過。科學中的實驗課就更是少有師問津。學生得不到專業的教師指導,動手能力就相應的弱。 三、學校重視程度不夠 即使是有充足的師資力量,卻沒有教師願上實驗課,這又跟學校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是分不開的。一方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師把精力都放在語文、數學兩門主科上,認為作為「副科」的科學及相關的實驗教學只是一項無關緊要的內容。所以會出現課本中該教師演示的實驗不演示,該學生做的實驗不做的現象。另一方面,教師的積極性不夠。除掉客觀條件制約的因素不談,學校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沒有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是農村很少開展實驗教學的主觀因素。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學生有探究世界的需要,但是又不知如何去發現、研究、探索,這就血葯教師去引導,去幫助。教師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滿足學生求知的渴望,學校也應盡最大力量去幫助教師實現對學生的引導。那就現實的條件,農村小學應如何開展科學課的實驗教學呢?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教師調整好觀念,利用好現有的實驗器材,購買一些較易獲得的實驗材料,向學生徵集實驗材料,保證一些簡單的實驗教學能過開展。 農村小學實驗設備陳舊不全,無實驗室,無專業教師,加上經費不足,學校無力添置實驗器材,這是客觀原因。但是我們的教師不能因為這些客觀原因就不上實驗課,就忽視科學課對學生科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性。雖說國家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多,但是我們不能抱著「等、靠、要」的依賴思想,等實驗設備齊全了再來上實驗課。即使教師能等,成長的學生能等嗎?不能。所以教師應立即行動起來。 首先,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器材設備,不讓資源閑置。有些學校很早以前購置了一些實驗器材,教師可以把還能用的器材整理出來,哪怕是一個燒杯亦或是個量筒,都可以帶到課堂上讓學生看看,使他們頭腦中概念的東西變成實物。其次,有的器材設備,學校是完全有能力購置的,如燈泡、磁鐵、導線、電池等小件材料。教師可以向學校申請購買。這些實驗材料花不了多少錢,關鍵是要看學校重不重視。如果學校一點經費都不肯投入,那麼就會出現幾元錢一瓶的酒精、五角錢一個的燈泡都沒有。再次,還可以開展自製實驗器材的活動,向學生徵集鐵釘、彈珠、瓦楞紙等易得材料,這樣可以彌補現有實驗材料的不足。 二、教師要靈活地開展實驗教學 受條件的限制,碰到沒有的器材,書中實驗內容是很難的展開,可以採取教師當堂不演示、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形式,下堂課藉助學生的實驗成品來演示的形式。 如我在教授《杠桿的原理》時就是採用的這種形式。這課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明白用力點、阻力點距支點遠近與用力大小的關系。如果上課就講理論,學生肯定明白不透徹。於是我提前布置學生參照書中的提示,回家動手製作小桿秤。材料有學生自己去找,可以一人做一件,也可以幾人合作一件。學生充滿興趣,布置的任務完成得很好。他們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做成了一把把小桿秤。其中有一把是月餅內包裝的四方塑料盒做秤盤,用細毛線做稱上的線,用筷子秤桿,用舊鎖做稱陀。我從學生的作品中挑一件較好的來做演示,往「秤盤」里添加橡皮擦,移動「秤砣」,平衡秤桿,以此來向學生講解有力點、阻力點、支點三者之間的關系。要求學生有自製的小桿秤檢驗一下理論,最後把實驗結論寫下來。通過動手做,動手實驗,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 又如,在教授《種子發芽實驗》,同樣先講解實驗要求和實驗注意項,要求學生回去做實驗。沒有燒杯,就用礦泉水瓶底來代替。我看到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當他們帶著自己在塑料瓶里培育的綠豆芽來學校了,我們都非常激動。還有一位學生的把發了芽的綠豆種子移植到土壤里,之後這株綠豆還在瓶里長出枝葉來。我在課堂上藉助學生的實驗成品講解種子發芽和植物生長所需的條件,學生就很容易記住了。當然也有做得不成功的實驗,我就與學生共同探討那些種子為什麼不發芽,芽為什麼沒長成植物,啟發學生全面的思考問題。 三、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 俗話說,欲給人一瓢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農村的科學教師大部分都是其他學科教師兼任的,本省對科學教材中的知識也是一知半解,有被學校趕鴨子上陣、現學現賣的味道。這就特別需要教師抽空學習,為自己充好電,既然教了就認真專研。只要這樣才能更好的去引導學生。 總之,作為在農村小學任教的科學老師,應盡心盡職,想方設法的克服困難,盡全力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准備實驗,教給學生實驗方法,引導學生經歷實驗過程,培養、啟蒙學生的科學思維,真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❺ 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利用農村資源優勢
農村學校特別是落後地區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條件與城市相比,相對處於劣勢,比如基礎教育投資比例偏小,校園硬體建設資金不足,教學設施不完善,師資力量缺乏等問題。城市學校各方面條件確實比較優越,但是農村教學環境也蘊藏著"金庫",只要去挖掘總會發現它特有的優勢。尤其是小學科學教學更是如此。
小學科學課程具有培養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觀察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功效,擔負著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啟蒙教育,幫助學生探究科學規律,認識世界的綜合素質,進而逐步形成科學世界觀的重要使命。新課程改革對科學課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使小學生的科學學習具有廣闊的智力背景,科學教育不能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必須開發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共同促進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和發展。那麼在目前農村小學多媒體課件資源尚未配備或配全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大膽地將開放的科學學習資源加以應用。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豐富的資源,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利用農村優良的自然環境,為小學科學學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農村學校的周圍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能為學生科學學習提供很好的學習資源。比如在上「觀察動物」「觀察植物」這些課時,我可以帶領學生到野外,隨時而且很快地找到一些動植物供學生觀察和學習。另外,農村學生的家庭周圍一般比較開闊,能為養殖動物、種植植物提供合適的場所,課下布置學生養殖動物和種植植物,學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農村的空氣清新、天空晴朗,能為學生觀察天文和氣象學習提供很好的條件。多數農村沒有工廠企業的污染,空氣比較清新,一年四季天空都比較晴朗。在多雲的天氣中帶領學生到野外,能清晰觀察到天空中各種各樣的雲彩,可以認識和學習有關氣象的知識。在晴朗的夜晚,可以指導學生很好地去觀察月相、星座,認識恆星和行星等。
農村學校的周圍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能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認識土壤的成分、地貌和水資源的時候,教師可以非常方便地准備一些土壤材料;可以隨時帶領學生到周圍去親自觀察各種地貌;可以和學生一道去調查周圍的水資源情況。
農村的這些學習資源優勢都是城裡教學條件所無法比擬的,如果農村科學教師能夠很好地利用這些優勢,那麼農村學生的科學學習效果一定會更好。
二、農村學校班級學生數一般較少,小班教學能更好地實施探究學習
農村地廣人稀,尤其是實施計劃生育以來,農村的學生數在逐年下降。安徽一個農村小學一般只有一百多人,每個班級學生數一般在二十人左右。在小班的環境下非常有利於探究學習,教師可以親自參與到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中,能夠非常方便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追蹤觀察和實施指導。如果是四十人以上的大班,教師很難兼顧這么多學生的自主探究,探究學習很難開展。在這一方面,農村學校的探究教學確有很大的優勢。
三、「土」「洋」結合,豐富科學課教學資源
雖然在創建教育資源中農村小學也創建了很多實驗教學器具,但科學課教學儀器的短缺現象,仍然時時制約實驗教學的有序開展。如何立足於現實,在進一步加大力度裝配、建設實驗室和儀器室的同時,走自我創新之路,探索出一條既適合於現代實驗教學的需求,又富有個性特色的地方實驗教學的新路子呢?我們在用足用活現有教學儀器、設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產資源,就地取材,配合相關教學內容開展教師自製教具,發動學生製作學具活動。這樣不但解決科學課教學資源的短缺問題,而且為學校充實了大量的教具、學具,也推動了科學課教學器具的更新換代,極大地提升實驗教學的開設率。比如《岩石的組成》、《岩石會改變模樣嗎》等;讓學生到沙堆中撿鵝卵石、到石場中去撿表象於植物及小動物化石的石片和其它的岩石,也是學生津津樂道的趣事。採集、製作動植物標本更是同學們的拿手好戲;這些帶「土」氣的教、學具和現代科學課教學具相結合,確保了科學課教學規范化、現代化、一體化的優化運行。同時,注意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就應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個使學生積極思考發揮潛能的氣氛,啟發學生把各種各樣的想法講出來,即使是猜想、或者是不合理的說法,甚至是笑話也要鼓勵,積極引導,使學生勇於思考,如在上《霧和雲》一課時:揭開蒸鍋的蓋時眼前出現一片「白氣」,就讓學生猜想這些「白氣」是水蒸氣嗎?它是怎樣形成的?學生紛紛作出回答:有說是水蒸氣,有說是熱氣等等。老師再讓學生回憶水蒸氣的性質,加以引導後,說明它是不是水蒸氣。再通過冰塊冒「白氣」的實驗,說明它是不是熱氣,最後推想出「白氣」是水蒸氣受冷形成的許許多多小水點。這樣的教學,接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親自動手操作來感知事物,參與教學,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獲取的知識也比較生動、形象、深刻。這樣施教,不但充實了教學內容,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增強了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
實踐告訴我們:善於利用我們身邊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結合廣泛的農村教育資源,就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學要充分發揮「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地域優勢,挖掘農村的地方資源,創造性地為科學課教學服務,為農村小學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探尋出一條新途徑。
❻ 如何上好一節農村小學科學實驗課
科學課一開設就有了,學生的學具里也有實驗用的器材,至於自己要安排實驗課,那得看學校條件,三年級開始就有了,我擔任的是四年級的科學,該年級的科學課相關的 實驗內容可參考下: 四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科學實驗 1、會用1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2根導線、1個電池盒和1節電池組成電路。 2、會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有故障的電路。 3、會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是導體。 4、會用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並比較串聯與並聯電路在連接方法上的本質不同。 5、會畫簡單電路圖,並且會用串聯和並聯兩種不同方法連接電路。 第二單元實驗探究 1、能夠指出油菜花的各部分的名稱。 2、能夠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稱。 3、能夠指出雄蕊和雌蕊各部分的名稱。 4、能夠指出種子內部結構各部分名稱。 5、能夠指出雞蛋的各部分名稱。 第三單元實驗探究題 1、設計實驗研究:溫度對黴菌的生長速度有什麼影響。 2、設計一份營養晚餐。 第四單元實驗探究 1、能夠將岩石名稱和岩石特徵一一對應起來。 2、能夠將礦物名稱和礦物特徵一一對應起來。
❼ 如何開展農村小學科學課
如何開展農村小學科學課
小學科學課「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智力啟蒙、習慣培養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學好這門課對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廣大的農村小學來說,上好這門課還有利於落實「激發興趣、主動探究、動手實踐、熱學科學。」但是,由於人們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或如何利用農村的有利條件教學這門課研究不夠,而未能發揮科學這門課應有的作用和功能。現就結合我校的實際,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農村科學教學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學儀器設備少,沒有專業教師。但農村學校還是有許多有力的教學條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科學教學提供了活生生的教學材料;為開展科學教學提供了觀察、考察、飼養、栽培等實踐活動的場所;科學課中50%以上的內容都是農村學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現象,學生對農村的自然事物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等等。所以,我們特別注意引導實驗教師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
一、因地制宜,選擇適應教學所學的替代材料
科學課中的觀察、實驗材料雖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蓋所有地區和學校,對於那些當地缺乏的材料怎麼辦?我們應採取的辦法是:
對教材中和自然條件結合較緊的進行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材料,選擇可以達到的教學目的要求、當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補充(如用紅薯藤替代天竺葵學習「扦插」,用菜青蟲替代蠶學習「養蠶」等),並列成「教學材料結構表」,以便教師課前准備和要求學生自帶材料,從而使所有學生都能親自參加觀察、實驗活動,直接感知各種自然事物。
對於有些學校實驗儀器沒有的,可組織學生搜集並自製:例如:用青黴素葯瓶可以裝收集到的植物種子;葡萄糖瓶製作量杯、鹽水管作導管、燈泡燒制燒杯、一次性針管作滴管、透明塑料桶或金龍魚油桶製作水槽,對於以上收集的實驗儀器一定要教師組織收集製作。
科學觀察和記錄,還可以使用手機拍攝,然後在電腦上展示。
科學教師要積極收集學生的實驗成果,充分利用手機、數碼相機將其拍攝製作成幻燈片,讓學生欣賞,這樣讓學生感到自己也能上電視,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實踐證明: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教學材料結構表」實用性強,易操作,便於兼職教師課前作準備,同時也改變了因缺乏教學材料,只能靠老師演示實驗、學生看的狀況,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了學生了解家鄉自然事物特點的機會,培養了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農村自然環境,開展環境調查和綜合實踐探索活動
農村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同於城區學生,我們農村的孩子更熟悉大自然的環境,在某些科學知識學習方面更勝於城區學生。農村學生的周圍就是美麗的大自然,他們經常見到一些動物和植物,了解動植物的生長和養殖過程,熟悉大自然中的山川地貌和岩石。如:《稻穀的觀察》、《植物的一生》等教學內容對農村的孩子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農村學校更接近於真實的自然環境,具有城區學校所無法比擬的天然教學資源。農村學校的周圍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能為學生科學課學習提供很好的學習資源;農村學生的家庭周圍一般比較開闊,能為養殖動物、種植植物提供合適的場所;農村的空氣清新、天空清朗,能為學生觀察天文和氣象學習提供很好的條件;農村學校的周圍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師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隨時帶領學生到周圍環境中觀察各種地貌等。
農村小學的科學教學,還需要上級部門的鼓勵支持。原來小學升學考試中是科學品德合卷各佔50分,現在將數學和科學合卷,並且科學只佔4-6分,我認為對科學教學有點打擊,這樣做不合理。這樣顯得科學不重要。但是為了孩子,使科學這門課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功能,最關鍵還在於我們的科學老師。相信!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的明天會更好。
❽ 淺談如何上好農村小學科學實驗課
作為農村小學來說,科學實驗教學是一門薄弱學科,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要開展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真正地實施素質教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目前,農村科學實驗教學存在哪些問題,我們要從哪些方面做起,把科學實驗課上好呢?一、更新觀念,增強意識科學課在農村小學得不到重視,無論從學生到家長,甚至是學校,都不把科學課做為重點學科來抓。實驗儀器缺乏,教師隊伍不專業,大多數教師是原來沒有接觸過本學科的教師任課,再加上小學科學的教學內容每年都有一定的更新,教師要跟上教材更新的步伐,教學過程的過程要科學化和實驗化,這就需要教師刻苦鑽研教材,掌握教材結構、目標、重點和難點。特別是對每一節的實驗課都要深入研究,設計創新出更多的實驗,讓學生從中真正地體會到創造的樂趣,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關注身邊的現象,探索並發現科學知識,享受科學給生活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熱愛科學、追尋科學的夢想。二、玩學結合,以玩促學農村小學的學生見識比較少,科學實驗課在他們眼裡,往往會看成是做「游戲」,他們根本不知道實驗和游戲的根本不同,學生只覺得好玩,甚至在實驗課上玩鬧,把一堂課搞得混亂不堪。教師在實驗課中不僅要學生體會到快樂,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享受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耐心引導。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努力去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親近科學,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科學,從而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調動他們動手實驗的積極性。三、開發資源,展現優勢大城市小學的實驗室的條件遠遠好於農村小學,但農村小學也有著城市小學無法比擬的優勢。農村小學豐富的自然資源,能為實驗教學提供優越的條件。例如,講動物的養殖、植物的種植等些實驗,學生在家中就可以進行了。農村有豐富的動植物;開闊的田野、藍天和白雲;廣闊的江、河、湖、海;起伏的山脈等,隨時隨地都可以供學生觀察和學習。如《我們來養蠶》這一課的教學,在城市孩子中很難,又得買蠶,又得買桑葉。而農村小學的學生就簡單多了,他們的家長中很多人養過蠶,有些孩子親眼看到過蠶的生長過程,孩子們對蠶寶寶十分熟悉,樣整個實驗過程就簡單多了。農村的豐富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實驗。四、親力親為,精心備課作為一名農村科學教師,每一節實驗課課前認真備課、熟悉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難點都尤為重要。不但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對上課的班級的學生要了如指掌。做到每一堂實驗課,教師課前都要親手做一遍,掌握這節課關鍵點在哪,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學《點亮小燈泡》一課時,我課前反復實驗,發現實驗的導線因老化短路,燈泡不亮了,及時更換了新導線,上課實驗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農村小學缺少實驗儀器,我常常和學生一起搜集和製作一些實驗材料。如教學《電磁鐵》一課時,由於學校里的實驗儀器年久壞掉了,我便和學生一起利用絕緣導線、鐵釘、電池和大頭針等材料,自己製作電磁鐵。有的實驗一課時完成不了,往往要課前做。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給孩子帶來了探索知識的優越條件,在教學《土壤里有什麼》一課時,我和學生一起到不同土質的地里取土,回到課堂上進行觀察和分析,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感受著學習科學的快樂。五、課外小組,合作交流農村小學的孩子,他們對植物很熟悉,但他們對植物還缺乏不少的科學知識。如《植物的一生》這單元教學實驗,要引導學生開展一次長周期的「種植物」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周期做連續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個階段的活動。伴隨著這個種植活動,首先把學生按照不同的實驗學習能力,組建實驗小組,各個小組學生會在小組內同學家的庭院里種下要觀察的植物,他們利用放學後、假日時間去觀察。對收集到的數據能做好原始記錄。通過種植植物了解了植物的生長過程,知道了生物的生存需要水、空氣、營養和生長空間,學生在這次活動中學會了觀察、測量、收集數據、積累資料等科學方法,同時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各小組之間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六、人人參與,人人平等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的進程,農村小學的人數越來越少,並且大多都是留守兒童,有些學生各方面能力較差,特別是科學實驗,他們不敢伸手去做,也不敢開口去講,一節實驗,老師教給他們實驗的過程和步驟,有的同學很輕松地就完成了實驗,又得同學很久也不知如何入手實驗。這時,老師要耐心引導,還要發揮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的作用。比如在《探測暗盒裡的電路》的實驗中,有些同學幾分鍾就完成了實驗,而有的同學還沒弄懂是怎麼回事。實驗完成了的學生會手把手地給他們示範,學生在實驗中不僅學會了科學知識,同時收獲了互幫互助、合作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總之,在農村小學科學實驗中缺少教學材料,教師水平不專業的情況下,必須結合農村的實際,利用優勢的資源,利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加強學科實驗教學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讓農村科學實驗小學成為一朵盛開嬌艷的花朵。作者簡介:王春琦(1964-),男,滿族,遼寧省大連市人,職稱:一級教師,學歷:本科。淺談如何抓好農村小學科學學科的實驗教學王春琦(大連市庄河市黑島鎮中心小學,遼寧
大連 116400)摘 要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啟蒙課程,而科學實驗又是科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科學課程標准明確地指出:「科學研究要通過觀察和實驗製作等活動」,而觀察和實驗是人類認識自然的基本途徑,也是小學科學課的特點。所以,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事物,進行各種實驗,讓學生在觀察和實驗中獲得知識,並在觀察和實踐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提升了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❾ 淺談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學存在的幾個問題
進入新世紀,國家大力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國家缺乏高素質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必須從「娃娃抓起」,而作為一名帶科學課的老師,擔負著培養兒童愛科學、鑽研科學、探究科學興趣的任務。但目前,廣大農村小學科學課教學受到了制約,下面談談在教學實踐進行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觀念問題
雖然國家實施素質教育多年,但在升學考試這根指揮棒下,教師們在實際教學中,仍按應試教育工作著,成績、名次、黃岡、海淀AB卷、隨堂訓練、一課一練等各種補課浩如煙海,師生拼了個焦頭爛額,雙休日、節假日,再加開夜車;公式、定義、古詩、英語單詞等朗讀課背,飯前飯後背,這真是見縫插針。至於科學課已無暇顧及,更談不上科學課上的實驗與探究發現,且不少教師的觀念中認為科學課仍然是「副課」,那就靠邊站吧!
2.懶於動手問題
懶惰情緒始終困擾著實驗活動,稍有難度或費時或缺乏實驗材料(可找替代品)的實驗或實踐活動都是以講代動手實驗來處理的,教學中只做了大約四分之一的實驗,久而久之,形成學生動手能力差的問題,俗語說「眼眼巧,手手拙」師生都簡單化處理,不願做刨根究底知其所以然的探究,嚴重影響了教學目標的落實。
克服懶惰情緒,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更新觀念,以對學生極端負責的精神,變應試教育的方式為素質教育,著眼未來,創造環境,千方百計保證每個實驗活動的落實,才能真正激發學生愛科學的熱情,使他們勇於探索,想出新辦法,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興趣才會更加旺盛,逐步養成良好的動手能力。
3.實驗器材短缺問題
這是廣大農村小學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杯子可找飲料桶代替,動、植物標本、岩石標本、礦物標本是沒法找替代品的,口頭講實驗怎樣怎樣進行,壓抑了學生主動參與、協調合作、自主發展的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性能力。這樣引不起學生學科學的熱情與興趣,從而影響了學生獲取信息,搜索、分析、判斷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潛能的開發。
小學科學課事關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大問題,廣大教育教學工作者承擔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進入新世紀,跨入新時代,小學科學課教學應有新理念,新舉措,使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科學的興趣與熱情永葆活力。
❿ 農村小學科學教師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一、教學活動有利於促進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促進學生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食物》這一單元,這一單元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而往往天天接觸的東西容易被忽視,他們並不關注和參與家庭事務,因此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地研究食物的營養問題,根據對學生原有經驗的分析,在課前我就布置讓學生對自己一周所吃的食物做調查記錄,並自己設計一份最佳食譜,一方面想讓學生通過調查記錄,產生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想為課堂研究提供一份原始材料,把課堂研究的問題與學生的切身利益緊密聯系起來,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這樣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兒童的童心、童趣,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的親身經歷的機會,促使他們去自主地參與、主動地探索,在參與和探索中有所收獲。同時有機地把探究學習、體驗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同時也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尊重事實、勇於探索和質疑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內容要具有彈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例如在教學《保護我們的消化器官》一課時,我由學生熟悉的兒歌「人有兩個寶:……」導入,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了解人的外部器官,然後再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知道了內部消化器官的名稱及位置,之後,我沒有簡單地提示出食物在消化器官的旅途,而是讓學生親自品嘗老師准備的食物,然後再讓學生拿出聽診器互相聽一聽,讓學生親身體驗其中的奧秘,最後讓學生自己大膽猜測,觀察食物消化流程圖,了解了食物在體內發生的變化。這本是節枯燥乏味的課,我卻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變得輕松愉悅。觀察、驗證,讓學生親自參與和親身體驗。總結拓展,讓學生主動去解說。讓科學教材生活化,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參與慾望,有利於探究活動的展開,也有利於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科學素養的養成。從而體現出了《科學》的一些特點。在使用教材時,要中充分考慮了學生在生活環境、經驗背景、個性特點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學習內容、教學活動、設計製作、綜合評價等多方面都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和創新空間。它並不象小學自然教材那樣內容非常的固定,實驗過程、方法非常的單調、一陳不變,而是相當的靈活,教師可依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進行調節,而學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創新的空間,因此,我覺得要使用具有彈性和開放性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