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答案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她們哺育了一棵又一棵稚嫩的幼苗,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人才。在她們那精心呵護之下,我們健康、活潑的成長。在那麼多的老師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她——教了我半個學期的數學老師——陳老師。
陳老師中等身材,留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白凈的臉上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彷彿能夠看出我們同學的內心世界。但是,她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她那愛生如子的好品質。
記得有一次,我發了高燒,燒到了三十九度五。恰好爸爸出差了,媽媽又在值班,所以我沒有去學校請假。陳老師知道後,立馬來到我家看望我。她握著我的手,微笑著對我說:「孩子,你發燒了,高燒三十九度五呢!你想吃點什麼,老師去給你買!」當時,我雖然高燒不退,但我神志很清醒。「陳老師,您來了。」我對陳老師說。「是的,孩子,老師來了。孩子,你感覺怎麼樣?」這時,我的眼睛濕乎乎的。
第二天,我還是沒有去學校上課,陳老師又來看望我了。她見我捧著語文書,便對我說:「孩子,你別太累了,等你病好後,我們都會幫你補課的,你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休息。」我心中洶涌澎湃:陳老師,您每天忠於家務,忙於家務,現在我病了,您又來看望我,想到這里,我的淚水奪眶而出.在陳老師的關心下,我的病一天天好了起來。
回到學校,我就參加了期中考試,由於這幾天沒有上課,我考的不堪入目。這時候,陳老師又忙來安慰我:「孩子,這次考試沒有考好不怪你,來,我幫你把落下的功課補上吧!」在陳老師的幫助下,期末考試,我終於取得了好成績。陳老師在「寄語表」上寫到:「『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祝賀你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不能夠代表未來,願你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看完這張「寄語表」後,我多想對陳老師說:「陳老師,在我這好成績,有一半分是您的,謝謝您。
B.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案例
小學一年級數學中的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學生理清條件和問題的關系,建立數學的模型,從具體的情景中理解條件和問題的關系。
C. 小學一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全套教案(下冊) ,內容很多,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第一單元 位置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上、下」「前、後」「左、右」和「位置」。
二、教學目標:
1、 基礎知識:
(1) 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了解它們的相對性。
(2) 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 基本技能:
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景中,根據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
3、 情感態度: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教育學生遵守公共秩序。
三、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四、課時安排:5課時
課題:認識上下1
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頁上的內容、第2頁做一做第1題。
二、教學目標:
1、 基礎知識: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
初步了解它們的相對性。
2、 基本技能: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了解它們的相對性。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難點是二者相比的相對性。
四、教學准備:
1、 教師:教科書第1頁主題圖。投影圖、智慧星、學具袋、
2、 學生:學慣用品。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案修改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二、揭示課題
三、講授新知識: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拍手游戲,我說要求請同學們做動作。
師生合作:以身體為參照物,
請指一指那是上
請指一指那是下,
請指一指那是前,
請指一指那是後,
教師在說要求的時候,學生可以按要求做動作。
教師評價:你們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了老師的提問,你們真棒!你們還想知道更多的知識嗎?
師: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有關「上、下、前、後」的知識。
1、 教學上、下的認識
師:寒假小朋友們都到哪裡去玩?你們都做什麼交通工具去玩的?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出示投影)這是我國著名的南京長江大橋,藍天下,雄偉的大橋橫跨於長江,一般輪船正穿橋而過,橋上的鐵道上賓士著一列高速列車,鐵道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駛這一輛輛形態各異的汽車。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你能提出有關上、下知識的問題嗎?分組合作,討論、討論、 學生活動
學生和老師一起做動作
生:齊答 想
:
生:火車、輪船、汽車、飛機、、、、、
生:通過教師的介紹讓學生感到祖國的雄偉的氣魄。
游戲可以改為擊掌,這樣學生的興趣會更高。
師:火車的上面有什麼,火車的下面有什麼?
你能用上或下說一句話嗎?
D.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詳案)
十幾減9
1—2、15—2、18—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並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
2、 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演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 使學生在獨立的基礎上加強與同學的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
教具准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2分鍾口算:
9+7= 9+4= 9+8= 9+5=
9+1= 9+3= 9+6= 9+2=
9+0= 9+1= 3+9= 5+9=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公園里正在舉行數學游園會。小朋友們想參加嗎?我們出發吧!
師:但是必須要小朋友們合作完成一組口算題,就能參加了游園會了。
(二)復習鋪墊
各小組長組織本組學生進行口算練習。(一生一練,其餘學生用手勢反饋)
9+7= 9+4= 9+8= 9+5=
9+( )=11 9+( )=12 9+( )=15 9+( )=18
師:祝賀你們用智慧贏得參加游園會的機會。好,我們快點出發吧!
(三)加強操作,理解算理,形成演算法。
1、創設情境,引出例題。(出示掛圖)
(課件)猴老闆喊:賣桃子啦!賣桃子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來買呀!
師:你知道了什麼?(生答:小猴在賣桃,我還知道猴子的前面有13個桃子。)
(課件)小兔走來,說:猴先生,我買9個。
師:一共13個桃子,小兔買了9個,還剩多少個?該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然後交流。
師:我們也來當一回售貨員。從13個桃子里賣出9個,可以怎麼拿?
2、加強操作、理解算理。
(1) 學生獨立操作,邊操作邊說。
(2) 組內交流。
(3) 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演示拿桃子的過程,並出示相應的計算過程,
……
師: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想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法算出13 – 9 = 4。想表揚一下自己嗎?(生自我表揚)前面有間聰明屋正等著你們這群愛動腦筋的小朋友呢!
(四)自選演算法,交流體會
(課件出示聰明屋裡的題目)「試一試」:12 – 9 =( ) 16 – 9 = ( )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嘗試做,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藉助小棒擺擺,再算。做好後,任選一題跟好朋友交流演算法。接著班內交流。(自己喜歡什麼方法做就用什麼方法做。)
師:做這類題目有很多種方法。做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小朋友,願意用我們剛才學到的本領去接受智慧宮的挑戰嗎?
(五) 鞏固與拓寬
1、「想想做做」的第2題。
學生任選一題:(1)自己說說圖意;(2)想想怎麼做;(3)學生獨立做;(4)反饋。
2、「想想做做」第3題。
(1)學生計算;(2)反饋;(3)有什麼發現?
3、分組游戲:
(1)鑽山洞(2)螞蟻找窩
學生自由編組做自己喜歡的游戲。(教師在尊重學生的意願的前提下作適當的協調),然後展示與評價各組活動結果。
4、做「想想做做」的第5題。
(1) 學生有手勢表示得數。
(2) 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回答:這些題目都是十幾減9。(揭示並板書課題:十幾減9)
這些題目等於號後面的數正好是2、3、4……9、10。
等於號後面的數都多1。……
師:你們的發現太棒了!希望你們以後有更多更精彩的發現。
(六)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方法一:一個一個地減.
13-9=4 方法二:先減去3,再減去6.
方法三: 9加(4)等於13.
教學設計: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課始用「舉行數學游園會」的形式,自然地營造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樂中學,學中樂。同時,「舉行數學游園會」這一形式串聯全課,使全課有渾然一體的整體感。
練習一(1)
2—2、16—2、19—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為繼續學習十幾減8、7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演算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熟練十幾減9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准備:
習題中的情境圖。
教學過程:
2分鍾口算:
9+7= 9+4= 9+8= 9+5=
13-9= 14-9= 15-9= 17-9=
12-9= 16-9= 18-9= 11-9=
(一)學生操作
學生用自己喜愛的學具擺一擺「9加幾」並與同桌說一說。
師:誰來說說「9加幾」的加法怎樣算。
(二)創設情境
1、完成第1題
(1)師:天氣晴朗了,小朋友也出來踢足球了,你能看出一共有多少只足球嗎?
你還知道什麼?(指名學生說說)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對,還剩多少個?(指名學生說說)
怎麼列式?(指名學生說說)
教師板書:14-9=( )
師:誰來說說是怎樣算的?
(2)右題同上
2、完成第2題
(1)指名板演,其餘學生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3)你是怎麼又快又對的計算的?
3、完成第3題
(1)介紹游戲「跳樹樁」規則。
(2)同桌間合作口算。
(3)抽幾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的思路。
(4)反復進行卡片口算。
4、完成第4題
(1)要求學生2分鍾內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三)總結全課
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六、板書設計:
練習一
各習題
七、教學後記:
教學活動中,操作與思維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導,思維是關鍵。通過「拿一拿」、「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流。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領悟算理,「創造」出多種計算方法。
練習一(2)
3—2、17—2、20—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為繼續學習十幾減8、7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演算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熟練十幾減9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准備:
習題中的情境圖。
教學過程:
2分鍾口算:
9+7= 9+4= 9+8= 9+5=
13-9= 14-9= 15-9= 17-9=
12-9= 16-9= 18-9= 11-9=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做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完成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指名板演。
(2)匯報交流。
(3)你是怎麼又快又對的計算的?
(4)說一說計算順序。
2、完成第6題
(1)游戲:小青蛙過河。讓學生看圖說說題意。
(2)指導書寫格式。
(3)由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4)在全班交流答案。
3、完成第7題。
(1)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2)集體交流時說說題目所表示的意思。
(3)你能提出什麼問題?(指名學生說說)
(4)怎麼列式?(指名學生說說)
(5)誰來說說是怎樣算的?
4、完成第8題。
第(1)題,教師指導看圖理解題目意思,然後讓學生完成在書上,再集體讀一讀。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再交流。
(三)總結評價,
E. 有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的導學案嗎
第一單元 認識圖形(二)
總課時數: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平面圖形
學習目標:
1.通過拼、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徵。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3.能辨認各種圖形,並能把這些圖形分類。 學習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學習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學習准備: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 學習過程:
一、復習,探究新知:
1.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 (長方體 正方體 球 圓柱) 2.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學生在紙上畫一畫 3.你們畫下的圖形有什麼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並且小組小結最後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點: 共同點:
長方形 對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 不斷開的 圓 沒有角 即封閉的)
三角形 有三條邊 三個角 二、鞏固發展:
1.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小組內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 3.練習一第1題 請小朋友塗一塗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塗什麼顏色嗎?小組討論合作,反饋匯報哪些塗成黃色,哪些塗成藍色,哪些塗成紫色,哪些塗成紅色?
4.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題:數一數有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獨立完成 ,說說你是怎麼數的?有什麼好方法? 小結方法。 三、提高練習:
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 觀察結果
四、總結:今天你們學到了什麼?
.1.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個有什麼特點? 你有什麼想問的?
板書設計:
不同點: 共同點:
長方形 對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 不斷開的 圓 沒有角 即封閉的)
三角形 有三條邊 三個角
第二課時:拼一拼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美。
4.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學習重難點: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學法設計: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並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麼? 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提問:你們說得很對,作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過面了,是個老朋友了,回憶一下,上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圖形?
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為什麼? 2.提問: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麼特點?
上面的邊對著下面的邊,這樣相對的邊我們把它叫做對邊。 3.引導學生繼續觀察長方形的邊。
提問:我們能想辦法證明長方形對邊相等嗎?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證明方法,如對折、測量等,並請用不同的方法的學生上台演示。(教師板書:對邊相等) 4.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麼發現?
你能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嗎?
5.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師發給你的長方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圖形?
6.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讓我們發現了這么多的圖形,你能試著用這些圖形來拼更多的圖形嗎?大家來試試! 三、動手實踐
1.學生獨立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2.第6頁的第4題。 3.第6頁的第5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進行了圖形的拼擺,同學們學得很投入,課下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圖形拼成的圖案,說不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現。
板書設計:
拼一拼 對邊相等
第三課時:練習課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以及特徵。
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物體。
學習重難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徵
學法設計: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學習過程: 一、復習回顧
1、長方形的特點。 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說長方形的特點。 結論長方形有四條邊是長長的。
2、正方形的特點。 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說正方形的特點。 結 論正方形有四條邊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第7頁練習一第6題。
仔細觀察,用那個物體能畫出左邊的圖形?圈一圈。 2、第7頁練習一第7題。
出示長方體,誰來說一說:長方體有幾個面? 各個面分別是什麼圖形?
是不是長方體的每個面大小、長短都一樣呢? 3、第6頁練習一第4題。
昨天我們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圖形,拼出了自己喜歡的圖案,今天我們繼續來玩拼一拼的游戲。 動手。匯報。 三、鞏固新知
第7頁練習一第8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板書設計:練習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