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有何異同為什麼這樣編排小學
生活和社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生活的范圍小,只注重自身的修養和自身的素質。《品德與社會》加大了學生與周圍的環境的聯系,提高了與人之間的關系、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⑵ 小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我的手兒巧公開課教案
一)課堂教學要求
【教材分析】
「我有兩件寶」由總起頁、「神奇的手」和「人體司令部——腦」三部分組成。三部分內容分別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從不同角度選取與兒童生活關系密切的內容,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充分感受雙手和大腦對人學習、生活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它們是多麼的神奇,正是有了靈巧的雙手和發達的大腦,人才不同於其他動物,才使得人能夠勞動和創造。本活動主題目標就在於讓學生通過事例、一些有趣的活動體驗人的手腦的神奇,感受多動腦、勤動手的樂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的雙手,為自己有一雙靈巧的雙手而高興。
2.初步感知動手與動腦的關系,感受勤動手的樂趣。
【教學重點】
感受勤動手的樂趣。
【教學准備】
1.一些常見的學慣用品、生活用品、玩具、水果等;面具1個;
2.製作含有視頻《孔雀舞》等資源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建議】
一、課前體驗,初步感悟
畫一張自己的手的圖畫。想一想自己的小手可以做哪些事。
二、課中體驗,深化感悟
課的開始,採用一個有趣的謎語導入「兩棵樹,十個杈,不長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來激發學生對手的興趣,對本課的教學充滿好奇心。並自然地引出課題。緊接著提出問題:你的小手會干什麼?用這個自身生活體驗的問題讓學生馬上就有表達的慾望。課件出示 「手的用處多」這一內容,讓學生觀察和認識: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勞動,而且還能幫助我們做許多其他的事情。通過拉拉勾、再見等手勢展示「會說話的手」;通過「摸一摸,猜一猜」的小游戲感受「會認東西的手」;通過對《孔雀舞》舞蹈的欣賞認識「會表演的手」。通過「動手健腦——『反舉手』游戲」,引導學生認識到「手的活動聽大腦的指揮」。讓學生感受到人手的奇妙,認識到手是多麼的重要,從而產生勤用雙手的願望。最後小結:我們的小手如此神奇如此重要,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自己的雙手。
三、課後踐行,內化感悟
晚上和家長在燈下玩「手影」的游戲。通過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動手的樂趣。
⑶ 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社」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
小學品德與社會低年級思想品德的教育,而高年級的品德與社會是地理歷史等的教育,至於教學評價方法看學生懂得正確與否,懂的是非觀念,對知識掌握的牢不牢等。
⑷ 品德生活(社會)課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品德生活(社會)作為課程改革新設置的小學階段綜合課程,力圖體現以下基本理念:一、品德培養回歸生活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小學低年段將品德課與生活綜合設置「品德與生活」課;在中高年級將品德課與社會課綜合設置「品德與社會」課。這是一項重大的課程改革舉措,此項舉措的最主要意義就是:通過課程的綜合將為小學生開辟一條通向他們生活的渠道,使他們在生活的內在聯系中獲得整體的發展,特別是有利於他們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 道德存在於人的整體、整個生活,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脫離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將使這種道德抽象化、客體化,脫離了生活去培養人的品德也必將使這種培養因為失去了生活的依託和生活的確證而流於虛空、形式、無效。總之,品德的培養所遵循的應當是一種生活的邏輯,而不是一種純學科的邏輯。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就意味著人的品德與人的生活(社會生活)的內在聯系。因為生活本身是綜合的,綜合課程的設置也就是要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找到一條通向生活(社會生活)的道路。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設計是:以兒童四個方面的生活: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積極的生活、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為課程的基本框架來確定課程的目標和內容標准。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則是以「我在成長」、「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的家鄉(社區)」、「我是中國人」、「走進世界」等六大主題,也即是按兒童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為課程框架來確定目標和內容標準的。 課程設計努力將各種教育融合起來進行。「品德與生活」是將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會文化、科學教育進行有機整合;「品德與社會」是將品德、行為規范、法制、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國情、歷史與文化、地理環境等教育有機融合。二、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 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生活的教育價值,其中特別關注是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 兒童有他們自身與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與特點,不從這種需要與特點出發,教育幾乎成為不可能,教育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效、有針對性。我們認為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但這還不是這種關注的根本。 這種關注的更重要意義還在於:一方面,學校教育無可否認地要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做准備,另一方面,我們的教育,我們的課程更要重視、關注怎樣去改善、促進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生活。我們爭取通過本門課程的實施讓兒童學會營造一種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積極、快樂、負責、有愛心、有創意、肯動腦的生活。在標准中的課程理念、目標、內容等方面所呈現出來的課程文化是一種兒童文化,它富有「童心」、「童趣」,是兒童所喜歡、所需要的,力求做到從兒童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我們所倡導的課程生活是一種快樂的、積極的、有意義的生活,促進他們在這種生活中發展,在發展生活。 我們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也並不排除為他們的未來生活做准備,只是我們認為沒有兒童的今天,對明天的追求就會落空,不能為明天而犧牲今天。 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是兒童生活的錘煉。重視現實生活經驗並不意味著排除間接經驗和知識的學習。人要生活就不能排除間接經驗的獲得。標准對兒童應具有的相關知識也作了精心的考慮。三、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 以兒童自己生活為課程基礎,體現了課程指導思想對兒童的尊重。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應當說這也是教育的本質觀點。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兒童作為發展中的人,他們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導的需要。教育者在引導兒童方面負有道義上的責任,尊重兒童必定內在地包含了對兒童的引導。因為兒童只有在教育引導下才能不斷發展和提高,使他們的價值不斷得到提升。設置一門課程就體現了這種引導。本課程所涉及的兒童與自然、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我等諸多關系,都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他們各方面的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標去積極引導。 特別強調的是課程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引導作用。品德教育是一種價值教育,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我們要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決不是「干什麼都行」、「做什麼都容許」的片面相對主義。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我們認為積極的、正確的價值引導,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對當今社會對個體發展需求的領悟上,同時也必定是建立在對當今少年兒童內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願望的關註上。只有這樣的引導才是正確有效的引導。課程努力在積極引導與尊重兒童的內在結合上走出有當代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品德教育之路。它既揚棄傳統教育不尊重兒童、不從兒童實際出發的強行灌輸和機械行為約束的做法,同時也決不走當代西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那種否定價值引導,要求教育者在價值教育中持價值中立的價值相對主義之路。四、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 當今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生命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相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但在以往的課程中往往割裂了人的各種心理因素,或是片面強調認知,割裂了它與情感、態度的聯結,在課程教學中只有認知而無體驗;或是片面強調行為習慣的養成,分離其與一定認知、情感傾向之間的關系。進入課程學習之中本應具有完整生命表現、心理結構的人往往被人為肢解,學生作為一個人未能完整的進入課程學習過程。學習的結果當然也不可能是完整人的發展。課程呈現在學生面前的世界也是一個事實世界與價值意義世界二元對立的世界。 新的課程標准力求使學習過程成為完整生命投入的過程,成為完整心理結構參與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僅要經受認知的挑戰,從中獲得理智上的滿足,同樣在情感、心靈的充盈中獲得精神的體驗。學習的結果不僅是知識的獲得、認知水平的提高,就本門課程的性質而言,尤其關注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行為規范的養成,使他們既學會做人,又學會做事,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關照下學做事。五、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 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量都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學習過程是兒童用參與「調查」、「實驗」、「探索」、「討論」、「服務」、「辨別」、「創造」、「表現」等多種方式去感受、體驗、領悟與表達的過程。 按照標準的要求編寫理想的教材應當是一種能夠與學習者進行「對話」的文本,要把學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經驗、感知體驗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是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⑸ 小學品德與生活與品德與社會有什麼區別嗎
品德和道德是有區別的。首先,研究的范圍不同。道德是社會現象,是人們行為的規范版和准則,是倫權理學的研究對象。品德是社會道德規范在一個人身上的具體體現,是個體現象,是教育學、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其次,形成和發展的條件不同。道德的形成和發展受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不以個人品德有無為轉移,具有明顯的社會歷史性和階級性。品德的形成和發展不僅受社會的制約,還受個體生理、心理活動規律的制約。所以,盡管有相同的社會、社會階層、教育環境,但每個人的品德行為表現卻不一致。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應看到道德和品德的聯系性,又應該把這兩個概念嚴格的區別開來加以運用
⑹ 誰有小學品德與生活的試講視頻呢
採納,我私發給你
⑺ 怎樣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與社會》
品德與生活課是針對一、二年級的兒童開設的,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年少幼稚,從生理和心理特點來說,他們正處於學習與游戲分化的最初階段,對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認識都是蒙朧的。所以,品德與生活課要讓一、二年級學生理解觀點、明白道理,教師就要講究教學方法,就要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環境。我認為上好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 真鑽研教材,科學設計教學流程 有些教師認為,一年、二年級品德與生活課,內容簡單,道理淺顯,容易說得清楚,於是,不願花精力去考慮教學方案、教學手段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結果教學收效甚微。要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明確道理,規范自己的行為,教師就要認真地備課,科學地設計教學流程。如何備課?首先要針對一年、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生理特點,確定每課的教學目標,然後設計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主動學習,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牋如教一年級《學校里的變化》一課中的「我們學校的變化可真大呀!」一句,成人看來簡單,就是能發現學校的變化,但對六、七歲的一年級學生來講,學校的變化有多大還是不太明白。他們頭腦中會產生各種想法,有新奇,有高興,有自豪,甚至帶有疑問。 我們要緊緊抓住學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掛圖、多媒體、學校的錄象、課本中的圖片等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回憶開學第一天,校門口「歡迎新同學」的橫標,老師、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門口迎接他們,並把他們領到教室等情景,然後我帶學生一起參觀今天的學校,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訪問等形式學生會發現如今我們學校的變化真的很大如:學校為我們修建了旱冰場;我校已經成為南崗區的一所小學不在是鐵路小學等和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生活的溫暖及集體生活的和諧友愛。由此可見,只有認真地鑽研教材、了解學生,教師才能確定準確的教學目標,從而制定出最佳的教學方案,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這是上好課的第一步。二、寓教於樂,形象地講清觀點形象生動地講清觀點,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是品德與生活教學的重點,而關鍵是如何做到講清觀點、形象生動,千萬不要連篇累牘。要注意從兒童抽象思維不發達的特點出發,並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可以通過活動、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游戲、插圖、多媒體、參觀等,把道理寓於游戲活動和感性的認識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淺出。三、強行為訓練,促進知行統一 小學教育主要是養成教育,品德與生活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而且還必須重視道德行為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知行統一的目的。一、二年級學生是培養和形成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應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我根據「學一點,懂一點,做一點」的原則,在課堂上堅持行為規范的指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堅持每節課進行道德行為的評論,強化道德觀念。引導學生用所學過的內容進行道德行為的評論,即進行課堂行為分析。學生的評論雖幼稚簡單,但通過這樣一評,表揚了先進,及時評價,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學生明白了是與非。根據一、二年級小學生分辨能力低的特點,我經常向他們講述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以及學校中的好人好事,讓他們學有榜樣,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就能加強學生自我行為訓練,達到了品德與生活課一致貫穿對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教育的目的。 在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第二單元大自然的秘密一單元中,童話、小動物、花草樹木是兒童非常熟悉喜歡的事物,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已經積累了許多關於動、植物的知識。因此,我圍繞這些話題對學生開展環保教育,這樣不僅學生有興趣、容易理解,而且也能夠幫助他們在知識上、認識上得到提升,進一步感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懂得用自己行動來保護自己的生活環境,增強了環保意識,知道勤儉節約、愛護資源、有創意地生活。提高學生明理能力的途徑很多,只要我們科學地把握和運用,就能夠使他們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中受到教育,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品德與生活課是新開設的遵循學生的生活邏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的課程,我還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把握課程特點以學生生活為依託,更好地把握課堂教學。
⑻ 如何有效地提高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效率課題方案
<!--begin-->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研究」
課 題 研 究 方 案
陸渡中心小學品生課題組 周秉欣
一、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提出背景
1.社會現狀背景
教育部在《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實驗稿) 》(以下簡稱《課程標准》)中提出:「《品德與生活》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而心理學研究表明:游戲與活動是人類本能和動機之一,兒童的學習應該是從游戲和活動開始。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好奇心強。其次,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方式,兒童只有在現實的活動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體驗,再由直接經驗和體驗改變自身認知狀態。因此,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低年級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改變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活動成為必要的手段
《品德與生活》相比於傳統《思品》教材最大的變化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雖然品德與生活課程實施多年,但是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仍存在實施不到位的情況,很多家長還認為,在小學,孩子只要學好語、數、外就行了,其它課程可有可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本課程的實施。
2.學校教育資源背景
我們的教師,大都是師范專業培養出來的,對專業以外的知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們的教師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中摸爬滾打,對於學科教學十分在行,而對於品德與生活功能性認識不足,缺乏對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構成因素的理解與重組技能,缺乏開發課程的意識。
(二)本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活動中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去體驗、去發現、去探索。
2.《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主題的確定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也可以是多種方式的,但是必須是來自兒童實際生活的,必須是有實際意義的。但在《品德與生活》教材中的部分主題活動,太倉由於地域原因,與兒童的生活實際有所差異,這時應如何將教材與兒童實際相結合。本課題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廣價值的,它可以適用於江南地區農村小學的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教育。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一)國外研究現狀:品德與生活課程是在中國新課程改革而增加的一門重要的綜合性課程。它的是中國特有的一門學科。
(二)國內研究現狀:國內研究的本學科課題大都為德育或家校聯系方面,反復查詢後,發現黑龍江加柯達奇正在研究類似課題,但並非結題。寧波東海實驗學校也研究過類似課題,只是,他們的面較廣。而我們准備通過本次課題,加強課堂中的活動的有效性,只將著眼點放在有效的課堂上的四十分鍾內,立足於探索個性化的活動內容,形成一種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方式。
三、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實踐意義:在活動中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在活動中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有利於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是互愛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使學生能體驗到一種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認同的情感,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不僅要幫助學生儲備知識,更重要的指導學生掌握探求知識的方法,體驗發現、發明直至創造的感受。當我們把教學活動關注的重點從教師傳授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活動以後,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標准,應是學習者能否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只有教師在每一節課中實施有效教學,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發展、提高。
理論價值:此課題能充分體現品德與生活課程改革的精神,努力探索增強品德教育實效性的方法能促進教師勇於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會生活,熱愛生活,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四、概念界定及理論假設
(一)概念界定
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在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創設必要的情境,給學生提供課內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實踐體驗,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道理,體驗情感,規范行為。
有效的活動:有效的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在活動中,教師的適時參與與引導對於達成高質量的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味強調學生的自主活動而放任自流,那麼學生的活動最終只會流於形式,探究水平、思維水平、表達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教師的指導除了活動前要精心准備好活動的情境、活動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體現在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與反應,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對話與交流,要有意識地對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質疑,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研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著一個主題開展的一項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各種知識,經受種種磨練,實現多方面的發展。活動本身和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獲都是綜合性的。
(二)理論假設
活動是思維的載體,是低年級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教學中開展的每一次活動都為學生獲取知識搭橋鋪路。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動手、動腦,並通過獨立思考、與同學進行交流等方式來獲取了知識。實施本課題,假設可以形成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中實現有效活動教學的模式,不但可促進教師勇於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同時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們在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同時又可以在活動過程中,學會生活,熱愛生活,促進學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整體發展,而且能激發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給教師和學生一個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五、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吸收建構主義、教學最優化、多元智能和有效教學等經典教學理論,指導課題組開展課堂中開展有效活動的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
1.多元智能理論。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加德納提出了關於智力的新理論——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智力是一種能力或一組能力,這種能力或這組能力可以使個體順利地解決有關問題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創造時尚產品。多元智力包括這樣七種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語言智力、空間智力、人際智力和個人內省智力。除此以外,加德納認為可能還存在其他的智力,如靈感、直覺、幽默感、創造力、烹調能力、嗅覺,以及綜合其他智力的能力等。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倡導教師角色、教與學的方式的變革,在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產生了極大影響。美國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提出了最優的教與學的方式。以多元智力理論為指導的全新的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和最優的教與學的方式為提高課堂活動有效性教學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2.有效教學理論。該理論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有效活動的研究,就是在這一先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具體的內容和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六、課題的研究目標
1.本體目標:通過研究,初步形成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有效活動研究的方式。主要從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入手,進行個性化課堂教學活動內容的探索。
2.發展目標:
(1)通過研究,從根本上轉變我校教師對品德與生活課程的開發意識,不斷提高我校教師的科研水平。(2)讓學生在課堂的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動手」意識;學生的優良品質和生活習慣,教育學生自己設計實踐活動,以培養他們搜索資料,解決問題能力及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學習。
七、課題的研究內容
1.探索在「品生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內容與方法。
八、課題研究的方法設計
1.研究對象:
小學低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
(1)本課題主要採用如下研究方法:調查法、文獻法、個案分析法、經驗總結法等。
(2)具體措施:在課堂教學規定時間內能夠合理運用教材,以教材作載體,營造健康、和諧、安全、溫馨、活潑的學習環境,提供多種學習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為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發展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具體地說就是: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形式;教學組織過程要科學。
八、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
1.准備階段( 2008年1月~2008年4月):調查實施該課題研究的客觀條件,制訂較為完善、切實可行的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08年4月~2009年7月):定期學習教科研理論、課題相關專著、新課程解讀等。利用問卷調查,通過統計分析,形成有針對性的教學原則和策略。在教學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實驗、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組織若干次專題研討,改進方法,優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課件、教具、圖片、案例、學生《品德與生活》成長檔案袋等的資料積累工作,提煉研究成果,進行階段性檢查和總結,撰寫中期研究報告。
3.總結階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整理研究資料,反思研究過程,提煉出有效的快樂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寫結題報告並進行應用與經驗推廣。
九、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證措施
1.學習制度保障:定期學習教育理論專著,定期聘請專家作輔導講座。
2.組織機制保障:由本校在教學第一線的教研組長、學校分管教科研的領導組成課題研究領導與管理小組,加強過程管理,確保研究活動的正常化、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3.研究隊伍保證:由學校青年骨幹教師組成課題研究隊伍,定期參加理論學習、課題研討、學術活動,定期邀請專家指導,提高研究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素質。
十、預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學生對品德與生活學習產生積極情感,自主的參與學習活動,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效率,並可以為中、高年級階段的品德與社會、科學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打下基礎。
2.促使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課題研究結束時,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報告,將參加課題研究的專題總結、活動內容匯編成冊,匯編相關的論文。
十一、課題研究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理論摘編成冊 (文本形式完成時間:2009年8月)
2.課題研究隨筆、論文集(文本形式完成時間:2009年8月)
3.學生成長檔案袋歸類整理(照片及文本式 完成時間:2009年9月)
4.課題結題報告(文字形式完成時間:2009年9月)
<!--end-->
⑼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哪些
「品德與生活(社會)」是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綜合課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會等幾門分科課程的基礎上.
根據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課程。
品德在當今社會可以說是一張名片,有品德之人方能成就大業,孔孟也提到禮義廉恥,也就是我們的品德修養,講求做人處世的道理和社會秩序的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