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質量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針以後,美術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視,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由此可見,要想使培養出來的人才適應社會的要求,教育的發展就應與時代同步。時代在前進,教育觀念也要不斷創新,方法也要隨之改進,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 在從事美術教學多年的實踐經驗中,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不斷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一、情境導入階段要不斷變革
1、范畫、示範作品導入
即在教師引導下對范畫或示範作品欣賞和評價,這樣有利於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培養高尚的藝術趣味和健康的審美觀念。在學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構圖、造型的同時,產生美的嚮往,激發學生強烈的創造慾望。從心理學角度來談,人們認識一個事物,必須從接觸這個事物獲得感性認識開始。例如我在上《我的學校》這一課,首先出示範畫,學生看後說:「哇,太漂亮了。」我便因勢利導對他們說:「我相信同學們如果平常留心觀察,今天認真去畫,一定會畫得比老師還好,你們有沒有信心超過老師?」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有。」我說:「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我的學校。」
2、故事導入
我在上《小房子》一課時是這樣導入的。我說:「誰聽過三個小豬蓋房故事,哪個 同學願意跟大家講講?」這時會有幾個同學舉手,我指名讓一個學生講,講完後其他學生補充,我總結:「同學們講得不錯,今天我們就來設計製作幾幢房子,讓小豬選擇它們喜歡的房子,好不好?」同學們說:「好。」我說:「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房子。」
3、表演導入
我在上《好看的童裝》一課時,我事先讓同學們穿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褲子。上課時,我說:「誰願意以時裝模特的身份讓大家更多地認識你。」學生會爭先恐後下來表演,我給他們分好組,一組一組地有秩序地表演,然後掌聲鼓勵所有的表演學生,並對同學們說:「他們表演得真不錯,有點兒專業水準,同學們看了這么多的服飾,想不想動手設計幾件自己喜愛的服裝,做個服裝設計師?」同學們一定會說:「想。」我說:「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好看的童裝。」
4、音樂導入
我在上《海底世界》一課時,是這樣導入的:首先放一段關於海的音樂,然後我問:「在剛才的音樂中你聽到了什麼?」學生回答:「海浪的聲音,海鷗的叫聲等等。」我說:「那你們知道海底是怎樣的嗎?這節課讓我們共同走進海底世界,去發現它的奧秘吧!」
二、范啟智階段要靈活
作為一門動手性極強的學科,美術課的示範教學是指導學習,幫助學生理解描繪對 象、掌握繪畫技巧的重要手段。示範教學貴在「活」字,活而得法,往往得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美術的示範教學,面對不同的課題,不同的知識點,所要求的方法、形式也不一樣。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演示要直觀、形象、多而精,對於中年級學生而言演示著重是每節課的重點。對於高年級而言除了素描、國畫知識需要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外,其他的知識可以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並做直觀演示。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
三、多媒體教學要有變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教學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的使用能使繪畫內容由籠統變為具體、變抽象為形象、變模糊為清楚、變難為易。例如在講解透視知識時,考慮它的抽象和復雜性,僅靠語言表達是很難理解的,利用演示道具、再結合投影教學,不僅讓學生發現規律,而且使美術課程擺脫理論知識教學中的枯燥說教。
教學中可以利用現代化的視聽手段。如電影、電視、電子計算機等媒體教學,要根據不同內容選擇不同的視聽手段。這對於拓展學生視野,發展抽象思維,更好地掌握概念和理論,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四、教師巡視指導要廣泛
教學巡視指導是美術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巡視指導必須照顧到整個班級,要抓住問題向前推進,以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發現好的作品及時展示,予以表揚;發現作業有錯誤的地方及時糾正,這樣能夠帶動一般的。大多數學生通過啟發、引導、演示等過程都能獨立作畫,個別學困生則要重點扶他一把;通過修改和調整他的畫面,使他能夠畫下去,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
教師還應注意拓寬輔導面,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將學習中有共性問題的學生進行歸類,做到點、面結合,在輔導個別學生時帶動有共性問題的其他學生,使他們共有的問題及時得到糾正。可見,課堂輔導要求發揮教師的潛力,也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檢驗。
事實證明,教學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和教學質量的高低。作為美術教師,應不斷在教學中進行研究,要勇於推陳出新,使教學能很好地適應新的學情,使美術課教學質量始終保持高質量的水準。
㈡ 怎樣讓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更有效
隨著小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與教學觀念也逐步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今美術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不適應素質教育的地方,即過於強調學科本位。不會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美術的關系。那麼,新課標下的美術教學該怎樣進行才能將課上得更有味呢?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重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小學生好奇性強,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徵,根據教材內容、教學要求,藉助錄音、錄像、電腦課件、游戲謎語等多種媒體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積極參與。創設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環境和寬松的教育氛圍,能激發學生內心的一種主動求知,主動求發展的慾望。
二、重視課堂教學氛圍及訓練過程
要想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本,創建融洽、和諧和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小學美術的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了解學生想什麼,需要什麼,使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學生產生共鳴和樂學性。教師要講究講課語言的藝術性,與學生打成一片,甚至可以幽默風趣一些。實踐證明,幽默風趣的教師普遍受到學生的喜歡,課堂教學氣氛融洽,教學效率也很高。教師要使學生緊跟著自己的節奏,注意隨時調整自己的情緒,使學生適應自己,盡力做到與學生思路一致,和諧相處,共同創建濃厚的學習氛圍,這是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只有重視教學的訓練過程,才能真正提高有效性。如在學生創作練習的環節,我不做統一的作業要求,而是運用多落點的美術觀教育思想,將教學訓練的課程讓學生來掌握,他們可以在創作主題的基礎上進行自由創作,展開豐富的想像。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充分地發揮出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如要上製作課「紙筒小動物」時,我先向學生展示用同一種材料做成的不同的小動物作品,欣賞之後,讓學生自己進行創作,讓他們聯系生活進行聯想,學生在不斷的創作中對美術製作的興趣倍增,真正提高了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轉變教與學的方式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也是有效教學策略的具體體現。要在學習方式的變革中,改變常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有目標,學有興趣,學有動力,學有效率,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獲取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快樂,這是有效教學追求的目標和任務。
傳統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多是教師讓畫什麼學生就畫什麼,教師怎麼畫學生就怎麼畫。連強調動手操作的技能課,也多實行著「灌輸式」教學,學生的學習方式多是被動接受。美國教育家赫欽斯曾說:「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做作出獨立的判斷。」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要求學生自主探求知識,主動形成、發展、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開展研究、探索等活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在講二年級《帽子回來了》時,我先創設「小豬丟帽子」的故事情境,再創設「當小豬的帽子被風吹到樹梢上以後,小豬會有什麼樣的表情?」的問題情境,來啟發學生回想自己平時遇到同類問題的處理方法。我先邀請性格外向的學生大膽模仿小豬著急時雙眉緊皺,張大了嘴的表情。之後我鼓勵、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回憶、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邀請性格內向的學生模仿小豬思考時兩眼怎樣轉動,想出好辦法後怎樣咧嘴大笑。最後我邀請平時淘氣、好動的學生模仿爬樹、撐竹竿、摘帽子等動作,這樣既為他們提供表演、展示本領的機會,又為學生下一步繪畫創作提供參考和借鑒。這些教學情境的設置既啟發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研究,又能夠使學生在美術課上積極地探索和創造,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自信心,更多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自覺有效地發揮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當然,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培養並非一蹴而就,只有在教學中一貫重視探究情境的創設,不斷引導、鼓勵學生積極開展探究式學習,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
四、與現代多媒體技術整合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由於其資源的豐富,畫面的多樣化,特別適合與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整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與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整合還可以增強其視覺藝術和形象性,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其學習美術的興趣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有效性的目的。如在講授關於「房間」的主題課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各式各樣的房間展示出來,並與學生進行互動,根據學生的想法,讓房間不斷地變化,通過點擊滑鼠,將「房間」的擺設隨意搬動或添加、減少。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帶著好奇的心態進行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五、注重學生的多樣評價
(一).自評。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鼓勵每一位學生參與自評。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通過自評,向他人表達自己的創作思維和內心情感,從而使教學目標得到了深化。(二).互評。通過互評,學生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而且可以促進相互間的學習,取長補短。(三).教師評。教師及時、正確的進行點評,能觸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並體會到成功與歡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評價改變了以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重教師不重學生的教育觀念。我們可以採用採用了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評價手段。
總而言之,要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有效性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習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更有利於他們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這樣的課堂中,每位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或是收獲美術的技能技巧,或是一份快樂的心情。
㈢ 淺談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提高教學效率
1合理的目標定位是導向
美術沒有語數外非常嚴密邏輯的知識體系,也沒有他們緊密的上課密度,我們美術老師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識點在整個小學體系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課中把握不好「度」,於是,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不能與學生的認知相匹配,結果事倍功半。因此課前我認真鑽研了這課的教材,聯繫到學生的實際,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①掌握紙條的基本製作方法、技能,能製作出一件編紙條作品。②了解穿編工藝的形式美法則及構成的基本原理。③培養耐心、細心的良好工作習慣。同時也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掌握編織一提一壓的基本技法上,通過觀察與分析,了解到可以通過對作品的外形進行創新設計和改變經、緯條的形狀及變換提壓方法,從而製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2充分的課前准備是前提
仔細想想,我們平時的教學遺憾,無不與我們的准備不到位有直接關系。科學務實的教學設計,松張有度的教學節奏,是教學有效的主要因素。課前的教案設計、教具准備,相關教學資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備的范疇和內容。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比較科學的教學環節:①激趣導入,揭示學習目標;②學習基本的製作方法;③作品欣賞;④學生作品創作;⑤作品展評;⑥拓展總結。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需要的材料較多:色卡紙每組(兩人為一組)三張、剪刀、直尺、鉛筆、固體膠,除色卡紙外,其他材料要求學生自己提前准備。教師還要准備一些外型各異、編織方法不一樣的作品,另外根據教學環節的設計,准備好教學課件。有了准確的教學目標、重難點、科學的教學環節,充分的課前准備,課也就成功了一半。
3有效的實施課堂教學是關鍵
3.1教學中應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上我首先出示範作,欣賞激趣。在看過精緻的作品時,孩子們的興趣高漲了起來。我問他們:你們知道這些作品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嗎?他們說:「不知道!」我告訴他們是用紙條編織出來的,不僅讓他們初步感受了製作的材料,而且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的慾望:啊,原來用紙條還能編出這么美麗的作品,這樣就會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渴望進入後面的學習之中。
3.2美術課堂離不開教師必要的示範講解。
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用紙條編東西,加之本節課的教學容量較大,所以老師的演示講解必不可少。在學習基本製作方法這個環節中,我最初的設計是通過課件展示基本製件方法的四個步驟:①對折剪經條;②剪緯條;③按一提一壓的基本方法編織;④整理完成。這四個基本步驟並不難,可等到學生真正來創作作品時,卻是千篇一律,跟課件中演示的作品沒有什麼兩樣,不管是在外形上還是在穿編方法上都沒有進行改變,這樣的作品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目標。於是第二節課我對這個環節進行了改變:由教師親自示範,並在每一步的示範中,強調我們一般剪的經條形狀是直線狀,也可以改變經條的形狀,把它變成折線狀、斜線狀、弧形狀,這時再不失時機地展示比較典型的作品,讓學生體會到改變了經條的形狀就會出現不一樣的效果。讓學生領悟到最基本的紡織方法是一提一壓,也可以改變成一提兩壓、一提三壓……這樣都可以製作出不同的作品來。
㈣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興趣是提高美術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許多實踐證明,決定學生學習態度的因素有兩種:一是認識,二是興趣。興趣支配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注意力集中而穩定。教育學家斯特金認為:「教學效果基本上取決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興趣又調節著情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表現出巨大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要提高教學效果,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必須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點上,美術課顯得更為重要。如果學生沒興趣學,只是為學而學。這樣,就不能牢固掌握一些美術基礎知識,也不能提高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
那麼,如何有效地在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小學美術教育改變原先的單調的由老師講授和演示的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呢?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幾種途徑。
一、採用游戲,激發興趣。
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做游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在美術教學中,把教學內容滲透在游戲中,使學生愉快的氣氛中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經多次實踐,我發現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游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手拉手,找朋友》這課時,由於這一課是學習認識色彩與線條,並運用色彩和線條畫一張畫,為了讓學生能認識不同的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我利用動畫製作了一個有趣的課件,根據《找朋友》的歌曲作為課件的主題曲,創設了一個小朋友、各種卡通模樣的小油畫棒人和各種各樣的卡通線條人,它們在音樂聲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戲,學生們看了以後就開始蠢蠢欲動了,這時候我就讓他們戴上小油畫棒和線條的頭飾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學生們在做游戲的時候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多種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而這節課的學生作品也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經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美術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學生也非常感興趣的參與其中,並在快樂中學習。
二、利用情境教學、激發興趣。
學生的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藉助幻燈、錄音、錄像等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音樂、影視、圖片等藝術資料,創造一個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可以豐富、映證和深化教學內容,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引發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興趣。
如講《泥塑彩鳥》這課時,我走進課堂一言不發,先在投影儀上出示一片森林的圖片,接著在錄音機里播放鳥叫的聲音。起初學生都莫名其妙。過了一會,學生不由自主隨著動聽的鳥聲討論開來。然後,我指著黑板上的森林說:「原來在這片森林裡生活著好多鳥類,可由於當地的人們亂捕亂殺,都把鳥兒嚇跑了,現在他們知道錯了想請同學們幫著把鳥兒請回來,哪你打算請那些鳥回來?。」意境的創設使學生一下子活躍起來。在這種良好的情境中,我因勢利導地引入了新課。實踐證明,創設一定的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可以達到「曲徑通幽」之效。
三、教具演示,激發興趣。
教具的運用,雖然是教學過程中起輔助作用,但設計巧妙,用得恰當,可大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教學《對稱式紋樣設計》時,我先出示了一張對折了的剪紙,在未打開前,用幻燈投影出來,讓學生猜:打開來的時候可能是什麼?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上,氣氛一下活躍起來,紛紛舉手猜測,很快就有同學猜對。學生對此產生了興趣。接著,利用這一張剪紙,讓學生總結對稱的規律,學生因為在猜測時注意到圖案的形狀,所以很快就把對稱的規律總結出來。這種教具的運用,就起到強化學生參與教學的作用。同時也給課堂增添了一種情趣,活躍了氣氛,使課堂常規教學在愉快的游戲娛樂之中得到實施。
電化教學融形、色、光、聲為一體,刺激學生的感官,是一種在一般課堂上難以達到的高功效的教學手段,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值得推廣。
及時評價,展示成果,激發興趣。
總之,要讓小學的美術課生動而且形式多樣地開展下去,就得靈活、大膽地利用教材、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創作。打破課本的限制,讓兒童喜歡那種無據無束信手塗鴉的快樂,盡量要讓兒童置身畫境,傾瀉情感,融感情於繪畫內容之中,利用身邊一切資源,創造出美。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的興趣,因為只有興趣才能促使一個人走向勝利的彼岸。
㈤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 博客
美術教育作為全面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納入學校的教育軌道,其目的顯然不是要將每個學生都培養成「畫家」而主要是培養他們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美術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不僅要注重教學結果,更要強調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培養和鍛煉,對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審美感受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美術課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教師在黑板畫,學生在下面畫。更加註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的鍛煉和收獲,讓全體學生的手動起來、腦筋動起來、嘴動起來,使全體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去。
1、為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
在我的教育實踐中體會到,教師掌握人際關系的水平與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及在校行為等均有直接關系。教師必須能夠以最大的熱情和愛心對待所有從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學中關愛學生,理解學生。在兒童稚嫩的心裡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度,教師的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生於對教師的眷戀。兒童常因喜歡老師願意參加美術活動,因為喜歡老師而變得守紀律和聽話,他們願意積極配合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學中佔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般來說,微笑可以造成一種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能起到提高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和學習成績的作用。在自由活動的課堂上,教師的姿勢和動作更不拘形式,教師的姿態應親切、謙和,對兒童的行為舉止以手勢、眼神來暗示,以面部表情來表示贊同和反對,這比嚴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佳。
在現代的美術教育理念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藝術創作,對於兒童的創造給予保護和鼓勵。兒童們年齡雖小也都有自尊,教學中只有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意圖,才能恰當地提出建議和給予合適的幫助。教師應避免以個人的好惡進行作業評價,為此教師必須努力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使自己眼界開闊、知識淵博,掌握多元文化藝術知識,只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幫助各色各樣的學生發展自己。
2、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課堂的核心和靈魂,教學過程中的所有環節都必須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美術不像語文數學那樣有非常嚴密的邏輯知識體系,也沒有他們緊密的上課密度.美術教學不僅是獲取知識與技能,更要學會應用,培養學生能力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個性的解放與發展。因此美術老師要認真鑽研教材,聯繫到學生的實際,確定好教學目標。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效率。教學課件有它獨有的直觀、形象和其他工具所不能達到的作用,特別是在老師講解示範之後展示學生作品的環節中,教師應根據課標、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准確把握課堂中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要突出重點,能抓住關鍵突破難點,開闊學生的視野,激起他們創作的慾望,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開啟他們創新的思維。
3、充分做好課前准備
科學務實的教學設計,松張有度的教學節奏,是教學有效的主要因素。美術課中的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美術知識、領悟美術技能技巧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輸繪畫方法,學生不僅學不進去,更會產生厭惡感。課前的教案設計、教具准備,相關教學資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備的范疇和內容。在教學中注意優化教學過程,科學、合理的應用有限的教學時間,爭取更高的教學效益。備課時,充分考慮到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統一安排,在一堂課上多層面地要求學生,使他們盡可能在各個方面得到比較均衡的發展,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准備好教學課件,針對不同的學習方式的特點,設計比較科學的教學環節側重某一種或幾種交替進行。讓每位學生學得快樂、記得深刻、收獲成功。
4、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上美術課,他們把美術課當作一種游戲活動,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純粹的將美術課當作是好「玩」的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任務加重了,認知能力與表達能力之間差距越來越大,美術課也變成了一種學習負擔。大部分的學生對美術課的熱情開始逐漸減退,甚至完全沒有了興趣。
教師應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創設情境,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質,讓他們將繪畫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索與實踐中,不斷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基於小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鼓勵學生多體驗,以此提高繪畫興趣。教師進入課堂,不能一味地嚴肅過分,生動幽默的、插曲式的開場白,能使學生感到輕松愉悅,很快能被教師的話所吸引,並注入自己的興趣。美術教師尤其需要這種課前導入藝術。不能讓學生在聽課時感到壓抑,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夠有效地學習,這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前提。在小學美術課教學中,這種動機的誘發,可在師生共同欣賞示範作品的過程中進行。課上出示範作,欣賞激趣。在看過精緻的作品時,孩子們的興趣就會高漲起來,讓學生在欣賞示範後產生強烈的創作慾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孕育願望,是學生探求知識、發展思維的巨大動力,有興趣才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
5、鼓勵藝術表現,激發藝術創造
現代美術教育家伊頓說:「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尤其是藝術教育,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的精神創造。」可見,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藝術才華的空間,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裡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因為美術不同於某道數學題只能有一個答案,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所以,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誇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熱情還是寧靜,奔放還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內在的含義,是學生思維創造性的結晶,是學生心靈的反映。作業評講時注意多講優點,多肯定學生具有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美、表現美的慾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更充分、更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這樣才會給學生的藝術表現提供一個寬松的環境。因此,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且還要以一份真誠的心與學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見、交朋友、交心。讓學生的藝術表現熱情培養起來,並留一個空間,讓學生的藝術個性表現出來。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並啟發學生思考、嘗試用怎樣的表現形式最能將自己獨特的意境構思表現出來。只有這樣學生的作業才不會雷同,內容和形式也會更豐富。
6、選用合適的學習方式
教師要有正確的角色定位。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作用重在組織、指導、適時參與,切不可代庖,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使參與的面更寬,參與的程度更高。在美術教學中,不規定繪畫形式、繪畫風格,而是給學生更多的想像空間,讓學生自己認識材料、自己探索、琢磨,反復試驗,讓他們認識到各種工具材料的性能,不斷變化繪畫步驟,學生在自主思考、自己動手中獲得美術知識,總結經驗,並形成繪畫興趣,順利完成美術教學目標。在課中採用師生集體互評,學生互評等評價手段,這樣有助於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在自我評價中激勵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的評價別人的作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交流討論,給學生欣賞和展示的機會。有創新意識的老師,也更能想出更好更適合學生的組織形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力,達成良好的學習效果。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也不是放手讓學生自己折騰,而是通過創設一個自主學習的情境,給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同時讓他們獲得更大的學習樂趣。
7、結語:
美術教學是一項創造性的勞動,在小學美術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充分做好課前准備,採用合適的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發展為本,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在美術課堂上學得開心、學得愉快,使他們在人生的這段行程中,充分地發展自己的個性,展現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
㈥ 如何調節小學美術教學的課堂氣氛
新標准從課程建設的角度,促進了美術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了美術教材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和課程評價方式的變革,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增強了美術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新的課程標准,特別注重導向性和選擇性,能有效地傳承文化,盡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並且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陶冶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和技術意識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課程標准能充分調
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性是人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具有指向性、協調性和績效性。它包括認識的活躍、情感的興奮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種心理成分。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動機目標的推動、引導下產生的。當人的需要具有確實的目標並呈現出實現目標的可能性目標期望時,需要便轉變成動機推動人積極行動。在這一過程中,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起著不可忽視的控制和調節作用。
課堂教學氛圍,是具有審美潛能的師生與具有美的潛因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相互作用後,產生的一種能引起師生心靈愉快的和諧狀態。學生和教學客體的和諧、教師與教學客體的和諧。這二者之間再構成一種和諧的狀態。它是教師創造性教學並引導學生積極活動的結果。
美術課堂教學本身是藝術教學,而藝術教學就更需要講究教學的藝術性,以體現藝術的美、教學的美。在美術課堂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潛在的精妙之處,如果教師能細心尋求,深入鑽研,精心設計,使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感受到美的環境,插上美的翅膀,實現美的創造,那麼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將是必然的結果。
一、巧設情境之美。
課堂情境是對師生雙方的一種刺激模式。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通過創設適宜的課堂環境氛圍和特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達到加深理解課堂教學理論,熟練掌握教學內容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適宜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的情感隨著情境的推進,於自然中進入角色,體驗情境,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勵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學習的慾望,同時讓學生在有意、無意間感受情境之美。
1、巧設課堂環境,營造教學氛圍
濃郁、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這種體驗,當你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醫院內特有的醫葯氣味,醫療器械的撞擊聲音,醫生、護士們的白大褂,以及人們的面部表情都會使你有種莫名其妙的緊張與不安。這是什麼原因呢?道理很簡單,特定的情境會強烈地刺激人的心理,感染人的情緒,使人產生極大的想做這件事的慾望和動力,利用這一點,我在美術教學時,注意對教學環境的布置。比如把美術專用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博物館,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繪畫、工藝、雕塑和學生自己的作品。有時會根據課的內容突出重點。如在工藝課上,適當多擺點工藝作品,掛些工藝製作示意圖等。對於桌、椅的擺放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是列隊式的,有時是作坊式的,有時是長龍式的……讓學生時常有新鮮感。另外在教室的前後牆上方,分別寫上「愛、情、悟、創」和「心悅、和諧、效率、創造」的標語、有了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可以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沐浴藝術的海洋,受到美的感染,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2、巧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一堂美術課是一首優美的童話詩,一段悠揚的音樂,還是一個動人的故事,都是,因為這是老師創設的美麗情境。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創設優美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撥動學生的心弦,加深認識,在情境中感知、認識、理解、訓練,利於導行。所以我常在美術課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一些情境,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常用的有游戲情境、音樂情境、謎語情境、故事情境、競賽情境等。
二、追求語言之美。
語言是人們傳達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一段優美生動的語言,可以把人帶進夢一般的迷人境界,異端忠懇鼓勵的語言,可以增加人無限的動力。在教學課堂中,語言是架起「教」與「學」的橋梁。教師的遺言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事實也證明,教師美的語言能使學生「耳醉其,心醉其情」,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們神遊在美的課堂教學中。因此,我在美術課堂中,注意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追求語言的「精」與「情」。
1、追求語言的「精」。
語言的「精」是指語言邏輯嚴謹,簡潔明了。墨子也曾對他的學生子禽說:「多餘的廢話就像池塘的蛙聲,樹上的蟬鳴一樣,人們或者不理會它,或者討厭它,而雄雞啼曉,寥寥幾聲,卻能引人注意。」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用最少的話說明最多的問題。例如,在教學《紙條工藝》這一課時,當折完紙條後,提問:「現在我們的紙條漂亮了嗎?為什麼不漂亮?該怎麼辦?」通過簡單的三個問題,達到了課從折形到裝飾的過渡,也讓學生思維得到了訓練。當然不僅問題的設計語言要精練,課堂的小結和總結等也貴在「精」字。
2、追求語言的「情」。
語言的「情」是指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情趣。「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充滿激情,具有優美的節奏感,富有感情色彩,能使學生感到親切、興奮,從而吸引學生專心聽課,聚精會神地理解間題,全神貫注地回答問題,達到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的效果。另外,教師語言的「情」還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表揚、鼓勵、肯定上,老師表揚、鼓勵的話是學生前進的不竭動力,也是教學的最有效方法。我在教學中正努力嘗試著,設計形象生動富有情趣的語言,運用巧妙的表揚,鼓勵語言,達到「以情動人」。
此外,在課堂教學中還常用無聲的語言—體態語表情達意。一方面注意自己的教態和藹可親,舉止適度,衣著得體等,讓學生感覺親切;另一方面用體態語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為語言增加生動感。有時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比劃就能增進彼此間的交流,這也可以算是一種無聲的美吧。
總之,語言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只有設計出符合美術課特點的,精練、生動,富有情感而又美的語言,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三、展現創造之美。
創造是人類自由的產物和表現,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使客觀的規律性和自己的目的性相統一,從而按照自己的意願和需要改變世界的活動,因此,創造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在近代,許多教育科目都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納入自己的目標體系中,這在美術教育中體現尤為明顯,而現在,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才能,已成為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在美術教學中,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造力落實到每堂課,並通過三個步驟來完成。
1、激發創造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掌握技能的推動力,也是創造的基礎。日本有一位兒童教育家說得好:「如果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得以順利發展,就會成為天才。」我在教學中,根據課的內容,學生的特點,採用游戲、音樂、故事等來激發創造的興趣。
2、啟發創造思維。
創造思維的顯著特點,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著不同的途徑,突破習慣的范圍,產生 出大量的變異見解,它是創造的關鍵。根據這一特徵,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促使學生開展 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維操作,以求更好地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例如,在《各種各樣的玩具》課上,設計一個拼圖游戲環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幾何形紙拼出一輛車,要求與眾不同。最後,每位學生都拼出了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有的學生拼出了幾輛造 型各異的汽車。對於創造思維的訓練方法很多,有時我也會通過「一題多畫,一畫多變」等形式,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從聯想中求異,從觀察中求異,從欣賞中求異;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3、發揮創造力,實現創造。
學生創造的過程是一個積極思維的過程,是一個智慧閃爍的過程。自由的空間和適宜的氛圍將有助於更好地發揮創造力,實現創造。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實現創造,我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注意給學生自由創造的空間,使其盡情的發揮創造力。例如在教學《立體設計》課時,通過觀察、欣賞了解了立體造型特點後,送給學生三個字「新、奇、美」,然後讓學生自由想像,大膽創造。這樣不給學生過多的限制和約束,使其各顯神通。最後,創作了許多新穎、別致的作品。有機器人、汽車、人物等。另一方面注意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創作氛圍。例如,教學《天山南北好風光》這課時,根據學生剛去鄉村遠足這一情況,在學生創作時,以貝多芬的《田園》作為伴奏,那「來到大自然所喚起的快感」、「綠色的草原」、「溫馨的農舍」等,激起學生的回憶,並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情緒愉快,思維活躍,創作熱情高漲,我則輕輕地在教室中巡視,對創作遇到困難的學生及時作些點撥,對富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加以表揚,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這樣的創作過程,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創作效果也很好。
激發興趣是為了啟發思維,啟發思維是為了實現創造,學生在課的學習中是一個喜歡創造,學會創造和實現創造的過程,當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體驗到成功,那麼創造之美也就得以實現了。
四、用演示之美。
我們都知道,美術這一視覺藝術的特性已進一步確定了媒體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梅洛·龐蒂認為:「藝術創造是一種運用物質媒體進行創造性知覺的活動,媒體的運用,帶來了知覺的形式話,從而使知覺的意義得以擴展和豐富化的表現。因此,媒體是藝術創造和表現的重要環節。」面對現代教育媒體的復雜性,多樣性,如傳統教學媒體中的黑板、掛圖、實物等,現代教學媒體中的幻燈機、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電腦等,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大創造思維的顯著特點,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著不同的途徑,突破習慣的范圍,產生出大量的變異見解,它是創造的關鍵。根據這一特徵,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促使學生開展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維操作,以求更好地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
3、發揮創造力,實現創造。
學生創造的過程是一個積極思維的過程,是一個智慧閃爍的過程。自由的空間和適宜的氛圍將有助於更好地發揮創造力,實現創造。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實現創造,我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注意給學生自由創造的空間,使其盡情的發揮創造力。例如在教學<立體設計》課時,通過觀察、欣賞了解了立體造型特點後,送給學生三個字「新、奇、美」,然後讓學生自由想像,大膽創造。這樣不給學生過多的限制和約束,使其各顯神通。最後,創作了許多新穎、別致的作品。有機器人、汽車、人物等。另一方面注意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創作氛圍。例如,教學(天山南北好風光》這課時,根據學生剛去鄉村遠足這一情況,在學生創作時,以貝多芬的《田園》作為伴奏,那「來到大自然所喚起的快感」、「綠色的草原」、「溫馨的農舍」等,激起學生的回憶,並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情緒愉快,思維活躍,創作熱情高漲,我則輕輕地在教室中巡視,對創作遇到困難的學生及時作些點撥,對富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加以表揚,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這樣的創作過程,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創作效果也很好。
激發興趣是為了啟發思維,啟發思維是為了實現創造,學生在課的學習中是一個喜歡創造,學會創造和實現創造的過程,當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體驗到成功,那麼創造之美也就得以實現了。
四、用演示之美。
我們都知道,美術這一視覺藝術的特性已進一步確定了媒體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梅洛·龐蒂認為:「藝術創造是一種運用物質媒體進行創造性知覺的活動,媒體的運用,帶來了知覺的形式話,從而使知覺的意義得以擴展和豐富化的表現。因此,媒體是藝術創造和表現的重要環節。」面對現代教育媒體的復雜性,多樣性,如傳統教學媒體中的黑板、掛圖、實物等,現代教學媒體中的幻燈機、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電腦等,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圍繞重點、難點,多層面精心選擇使用媒體,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也顯示出課堂教學中運用演示之美。
美術教學作為直觀性很強的教學,教師的演示,能使學生倍感親切,在演示中教師熟練的運用各種美術技巧,能使許多語言難以表達的東西一目瞭然,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技能,也得到美的陶冶,在我的美術課堂中,媒體是好幫手。例如,利用錄象多方位,多視角展示版畫的「製版」細節,將復雜冗長的版畫製作過程變得步驟清晰,生動有趣;利用幻燈機和明膠片展示剪紙手法,讓剪紙的一刀一劃一清二楚,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作業展評,採用放大,特寫將學生作業通過電視屏幕展示給全體學生,克服學生作業畫面過小而無法組織學生同時欣賞,品評的缺憾;利用黑板簡明扼要的演示課的主題,重點、難點,給學生指明本堂課的學習的方向。
在教學中,媒體的使用也要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用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餘地和增加學生參與使用媒體機會,這樣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畫畫自己的手》這一課時,請學生在幻燈機前表演手影游戲,同學們覺得很新奇,很好玩,爭著上來演示,通過游戲,一隻只可愛的小動物,一個個有趣的頭像等魔術般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使整個教室沸騰了。這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手的神奇,藝術的魅力,以及演示的美。
當然,媒體在教學使用時,教師除了使用熟練,關鍵在於運用適當,千萬不可濫用,如果媒體的作用純粹是為用而用,那麼也將難以體現演示的美。所以,我們在教學媒體的使用方面,應慎重考慮,精心安排,用在刀刃上。
當前,學校都在如火如茶的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實現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對於美術課的教學改革,我覺得,在探索教學新模式,尋找教學新方法的基礎上,不妨再從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方面作些思考,下些功夫,讓藝術的教學在藝術化的教學中達到最美,實現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㈦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興趣是美術課的前提要求,積極的思維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濃厚的興趣之上。興趣是學習心理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能夠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能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開學生心扉、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但是處在心智發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對美術課缺乏興趣,一小部分學生甚至有厭煩情緒,致使教育的預期目的難以實現。面對初中階段美術教學的兩難境地,如何做到既適應當前素質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規律,發揮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與高昂的情緒,切實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應注意幾個環節。一、把握學生心智發展規律,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首先教學內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學習興趣是個體力求探究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是一個人對事物感覺喜愛的一種情緒。學生對學習內容有無興趣,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所以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內容,適當增添校本教材內容。尋找新授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相合」的結合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選用方面要靈活多變,遵循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滿足學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樂於接受。其次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給學生以希望。初中學生的情感豐富而且易外露,當他們看到自己繪制的作品被老師和同學們贊美時,情緒就會振奮,並能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引發求知、探究、創作的慾望與信心。在教學安排上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覺得只要稍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變得更加努力。再次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鑒別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成為藝術家。作為美術教師,要承認學生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展方向,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營造一個愉快、寬松又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以培養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採取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手段,聯系生活實際中學美術課程標准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緊扣新課標,美術教師必須對以往的美術課堂常規經驗和教學組織形式重新審視,立足美術色彩沖擊力、渲染力和愉悅身心的獨特魅力,探索適應新課標的教學組織形式。藝術本身是充滿想像力的,創造力的。老師不應該以灌輸的方法讓學生學習,應該引導學生充分想像,發揮潛能。所以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把可以調節學生興趣、氣氛的內容、手段溶入課程教育中。如多媒體教育、意境的創造、各種工具的使用。教學組織形式不能採取「填鴨式」的灌輸,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課本,而應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走出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的知識。新學期伊始的第一節美術課對那些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充滿著新鮮感,而課本中的第一課全是理論,很是枯燥。如何把這些理論同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獲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在第一堂課上我沒有講授理論的知識,而是在畫室舉一個小型畫展,作品都是歷屆學生的優秀習作,包括教師作品,內容題材什麼都有.學生非常新鮮和好奇。教師在對這些作品一一講解的同時,把書中的知識點巧妙地穿插進去。對這一教學形式,學生的興致特別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別好,既增長了學生見識,又學到了知識,激發了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審美想像能力,不斷給學生以高尚的審美體驗。藝術源於生活,藝術一旦脫離現實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與意義。這一點對中學美術教學尤為重要,這也要求在組織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與生活聯系,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生活中的美,積極投身於審美體驗。如在講圖案設計時,可把它與民族服飾上的圖案、家中的沙發靠墊圖案、床單上的圖案等有機地聯系起來講解,還可以穿插講一些關於顏色的搭配、服裝色彩與個人氣質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三、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美術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但不是孤立的學科,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中學的各科教材中,有許多需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內容、剖析理論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僅用語言文字元號難以表達,而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瞭然。美麗的圖像又能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著美的教育。因此,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各科教學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是有效發揮學生想像力、提高學習興致的教學途徑。如有機結合初中語文課的景物描寫文章繪制插圖,教師通過文與畫密切配合,增強了講課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構圖設計中有效利用電腦技術,有效地加強了兩個學科間的知識溝通。綜上所述,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不僅要有精深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貴任感。在現代美術的基礎教育中,教師應當以主人翁的姿態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鑽研教材,備好課,教好課。在常規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盡可能把握好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調動一切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和諧的教學氣氛的形成,為學生創造一個主動審美的良好教學氣氛和藝術氛圍。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
㈧ 怎樣增進小學美術教學效果
怎樣增進教學效果 時代發展賦予基礎教育中的美術教學,應完成培訓具備可持續發展意識與可發展能力的高素質的新一代的任務。具體地說,應把重知識技能教育,轉變為「以人為本」,重素質、重能力、重審美文化教育,為學生奠定終生發展的扎實基礎,使現在的學生成為未來社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民。依據四十餘年的教育實踐,我認為,追求美術教學最佳效果是完成這一重任的首要工作。怎樣才能達到美術教學的最佳效果呢?我總結了以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為根本(即「以人為本」),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寫生教育為基礎,以創作教學為靈魂,以美術課外活動為必要的延伸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概稱為「追求美術教學最佳效果的五要素」。。 (一)提高學生全面素質是美術教育的根本 美術教育要以人為本,應該十分重視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人的生理素質是多方面的,如自信、耐心、毅力和做事的專注習慣和不怕苦、不怕累、不受成敗的干擾及積極向上勇於探索的精神。這諸多因素,對兒童一生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俗語說:「好習慣,益終生。」只有有了這些良好品行的奠基,孩子才能茁壯成長。小學生畫畫兒的成敗與否往往不是能力問題,而大多是受耐心和意志力的影響。一些畫得好的孩子,往往是堅持力強的孩子,他們能耐心認真去畫,使畫面充分完整;反之,一些沒有堅持力,沒有耐心、怕苦、怕累、怕煩、貪玩的孩子,總是畫不好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建樹一種優秀的學風實在是非常重要的。在我教的學生中,許多人之所以邁進藝術殿堂,取得事業的成功,主要是對美術能保持長盛不衰的興趣和毅力。對這些人來說,學畫使他們情感舒展,心情放鬆,經常可享受成功的喜悅。美術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游戲式的藝術享受,而不是學習技藝的沉重負擔。—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一般繪畫能力超前發展的學生,他們的智商普遍較高,其它功課—般也很優秀。 (二)審美教育是小學美術教育的核心 人雖有愛美的天性,但並非天生就懂得美、會欣賞美與理解美。《羊緘晚報》曾載,作為中法文化交流項目的中國中小學生代表團,參觀盧浮宮時,不耐煩、沒興趣,情願去逛街、購物。我們不能全怪這些學生審美的低能,只能怪我們教育的欠缺。再舉個例子吧,一個小學生可能會本能地喜歡某種顏色或圖像,但他不——定能喜歡齊白石大師的畫,因為齊白石的作品蘊含有豐富而深厚的思想內容、藝術技巧及他的藝術觀、藝術風格和藝術情感,一個小學生是難以理解的。只有通過學習,使學生增長了多方面的知識(包括文學藝術的知識及情感、個性的成熟等),才會具備審美的能力與感受,才能理解齊白石作品的藝術品位。這個例子說明人的審美理解力是經過培育、熏陶才能逐步形成完善的。由於幾十年忽視美育的結果,造成審美低能,美盲比文盲多得多,這對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兒童美術教育是美育,目的不是造就幾個專業技術人員、畫家,而是培養下—代有審美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使我們的孩子能以美的感受,面對人生,從而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因此,我們美術教育應義不容辭地把審美教育作為美術教學的頭等大事來落實。(三) 寫生是小學美術教學的基礎 兒童寫生訓練的重點,是觀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不應苛求其畫得像或不像。兒童在對生活對象進行廣泛地觀察分析的基礎上,用長短、剛柔、強弱、曲直、快慢等千變萬化的線條,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客觀地表露了孩子們的童心天趣。兒童寫生畫中這種真實、純朴、生動而稚拙的作品,往往具有獨特的欣賞價值,給人們帶來藝術上的享受。在評價寫生作業時,教師也要注意保護兒童的個性發展,不以教師個人好惡和欣賞習慣為標准,允許用不同方法,不同風格。以線描畫為例:有的用線秀麗,有的用線粗獷,有的用線工整,有的用線拙樸,有的用線飄逸,有的用線剛勁有力……都應得到鼓勵。 寫生教學的成功,也為兒童創作畫積累了素材,夯實了基礎。我校兒童創作畫的累累成果,—個重要原因就是得益於寫生畫教學的成功。 (四)創作畫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靈魂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創新是藝術的靈魂,創新是美術教學領域一個永恆的話題,是美術教學貫穿始終的重中之重。我們提倡創新,課堂結構要創新,教師的設計過程要創新,重難點的解決方法要創新,學生的思維方法要創新,作畫材料、工具要創新,作業內容、形式要創新……時代呼喚創新的課堂,創新的老師,創新的學生。創作畫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繪畫興趣、情操和良好品德,而且是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指導兒童創作畫是小學美術課的重頭戲。我稱之為美術教學的「靈魂工程」。 在創作畫指導中,要多引導學生從身邊事物的細致觀察、回憶、想像中提煉創作題材。兒童身邊熟悉的題材,最能引發兒童的創作熱情。家庭趣事、校園生活、家鄉風光、民俗風情、家鄉的人、家鄉特產、家鄉名勝古跡……都是兒童創作畫的上好題材。越有地方特色的藝術作品,越有人情味,就越有民族性,也越有普遍意義。 美術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是「想想、畫畫、做做、玩玩。寓教於樂,寓教於玩」。 讓孩子們放鬆心態自由自在地作畫。但以學生為「主體」,也不能忽略老師的「主導」。離開老師的引導作用,放羊式的教學,就會失控。美術教育不能讓兒童自由化發展。中國近現代大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藝術的技能是一定要教的,倘使不教,讓兒童自己去瞎摸,那是太不經濟了。在兒童覺得有意思而技術不及不能表達的時候,教師給予及時的點撥,正是解除兒童痛苦的做法,並不是干涉,是會受到學生歡迎的。在各個教學環節上,教師還應就繪畫的內容、節奏、順序等做必要的啟發式的指導。 小學美術課不以傳授技能技巧為主,這是對的,但這不是就不要教師指導了,正如一個好的演員還須有一個好的導演,才能演好戲一樣。胡延巨認為應該在尊重孩子自主權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掌握如從主到次、由大到小、由簡到繁等基本的繪畫規則。任何游戲都有規則,兒童畫也有其規則。胡延巨經常在美術課上強調的規則有以廠幾點: ①構思上要有自己獨特的想像力,沒有想像力是沒有靈魂的作品。②構圖上有主有次,有密有疏,有大有小,有正有側的組合能力。形成一種有序的畫面。③造型上有基本形、變化形,兒童要有自由變化形象的運用能力。④色彩上要會自主地運用創造性顏色和寫實性顏色兩種方法。⑤圖案上要會運用點、線、面和黑、白、灰的組合方法。 這些規則不同於呆板的技法指導。小朋友掌握了這些創作畫的規則,如虎添翼、如魚得水,創作的熱情更高漲,效果當然更喜人。 (五)美術課外活動是美術教育必要的延伸 有些孩子對美術有特殊的天賦,這些美術興趣超常生,渴望得到美術教師課堂以外更多的輔導,不少孩子的家長也常常提出這樣的要求。我認為美術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必要的延伸和提高。開展美術課外活動對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發展學生的美術興趣與特長,發現和培養美術超常學生,具有課堂教學難以替代的作用。這是美術教師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一條重要途徑,是美術教師義不容辭的天職,同時也是美術教師施展才華、多做奉獻、培育英才的重要陣地。當然,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面向全體學生。「課內打基礎,課外抓提高」是我一貫遵循的原則。急功近利,重比賽輕課堂,重尖子輕全體的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令人不齒的。 我緊緊抓住美術教學五個基本要素,努力追求美術教學的最佳效果。經過四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藝術幼苗。學校多次被評為藝術教育先進集體,我本人也被評為省優秀美術教師、特級教師,還榮獲「徐悲鴻獎學金」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