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理念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理念

發布時間:2020-11-29 14:58:17

A. 如何看待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淺談小學生品德課的重要性

作者:唐銀帆

多年來都把語文數學看成所謂的主課,思想品德科學叫做副科。有句俗語還這樣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小學生只要語數好,能寫能算就行了,品德與社會課學不學沒關系。這種想法不但學校老師有,社會家長也常見。但從如今的校園投毒案件和馬加爵殺室友案件中給我們教育者一種啟示。一個人沒有知識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可見,作為一個人,這三樣哪樣也不能缺,但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行為。因為縱使一個人有淵博的知識、強壯的體魄,但如果德行敗壞,那他只會給國家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品德是一種潛藏於人的內心思想教育,他的目標是要規范人的行為舉止,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地改造自己,品社科對小學生非常重要。

一、能培養個人能力

1.再認和再現能力。再認和再現能力是在品設課的學習過程中再認和再現有關知識的確切含義和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系的能力。它是記憶力的具體表現,是發展和培養其他能力的基礎。

2.理解能力。學生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於理解教材。理解教材也就在於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體系。理解能力也就是指准確理解思想品德課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知識體系的能力。理解包括言語的理解、內涵的理解、關系的理解和意義的理解。

3.比較能力。它是指對相關知識或教材進行比較、分析以求弄清事物異同的能力。既可以是橫向比較,又可以是縱向比較;既可以是相似比較,又可以是對立比較。

4.分析和解釋能力。它是指運用歷史的、辯證的、階級的觀點和方法分析、解釋有關的經濟現象、政治現象、歷史現象,從而揭示事物本質的能力。分析和解釋的關鍵就在於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

5.判斷和批判能力。

它是指用正確的立場和觀點判斷政治是非、理論是非並對錯誤的東西進行批判的能力。

6.綜合認識和評價能力。它是指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有關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綜合認識和評價的能力。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能力。

7.表述能力。它是指學生恰當地使用品設課術語,條理清楚、邏輯嚴密地表述自己觀點的能力,既包括書面表述能力,又包括口頭表述能力。

二、培養社會實踐能力。

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不要把學生束縛於課堂上,只知道被動地接受知識,成為知識的儲藏庫)。社會實踐能力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投身於自然、社會生活,初步了解某些事物的形成過程,增強感性認識,對事物的表象有所認識。

2.投身社會實踐,初步了解某些事務的實踐過程,形成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

3.投身社會實踐,初步形成組織社會活動的能力,如組織小型的參觀、訪問的能力等等。

三、培養自我教育能力。

它是指學生通過品設課的學習,自覺地將一些思想、社會道德原理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認識,並自覺地在行動中表現出來,形成思想品質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表現為:

1.自我認識能力。即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行為及與周圍事物關系的能力。課堂上,通過品社課的學習,教師要幫助學生,使他們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個人與集體、情感與理智的關系,初步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並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來克服和不斷糾正自身的錯誤認識,在幼小的心田裡播下純潔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理念。

2.自我調節能力。即通過自身的情緒、思想、行為的調節,使自己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的需要,不對社會造成危害。

四、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品社課與當前的熱點相結合,充分體現《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現實性與社會性。例如圍繞熱點時事新聞,進行專題討論。在這項專題討論活動中,我選擇了大家共同關注的「釣魚島問題」和「反腐倡廉」兩個問題,作為教學內容。果然,由於這兩個話題是當前社會生活的焦點,學生談興高漲,各抒己見。我又將學生分為兩組展開辯論,允許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強了學生分析時事的能力。而作業則是就這兩個問題與父母展開討論,是課堂得到了延伸。

五、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

五年級品社課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紹了我國的歷史,通過此兩章的學習能更好的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自尊心,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品社課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分階段分層次對小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它尊重學生學習和發展規律,關懷學生精神成長需要,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學生要「能夠分辨是非善惡,為人正直,學會在比較復雜的社會中作出正確選擇」;「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能夠正確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磨礪意志,陶冶情操」;「自尊、自信、自強」;「體會生命價值,珍愛生命」;「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寬容、誠實、友愛」………總之,品德課對小學生非常重要。

B. 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踐行素質教育理念

小學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理念研究

一、強化情感體悟,提升素質教育理念

(1)換位思考,角色體驗。換位思考是客觀事物對人的內心產生某種情感刺激而引起一定的內在心理共鳴。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實踐中,可以借教材特定事例,通過聲情並茂的講述,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自然套用角色飾演,使學生感覺自己就是「劇中人」,激發學生的自覺體驗,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加快學生自身的道德情感淳化。如,在講授《同情幫助殘疾人》一課時,可在課文基礎上進行情節加工或藝術拓展,用較多口舌著重渲染文中殘疾人受到眾人嘲笑甚至是有意戲弄的場景,通過對殘疾人面部痛苦神態的濃重描寫,促使學生換位思考,深刻理解此時作為殘疾人的內心感受,創設問題供學生思考,順勢盪開一筆,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缺陷暴露或因失敗而遭遇嘲弄的往事,試將殘疾人和自己當時的心境做對比,更加深了對殘疾人內心屈辱感的認同,從而萌生對殘疾人的同情心和幫扶情感,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在潛移默化中攀升。此外,在問題創設時,要注意緊貼課文思想內涵展開,不可偏離中心軌道,給學生造成一定誤導,對學生的思想催發和道德引領應具有強烈的鮮明性和准確的指向性,如若你是那個殘疾人,你面對此情此景,該如何應對呢,你會想些什麼?藉此觸碰學生心中最柔軟的那塊首善之地,真正感受到殘疾人在承受因肢體殘缺而痛苦的同時,還要忍受來自社會人情的冷暖,學生有了這樣的心理體驗,自然就會主動去同情和幫助殘疾人了。

(2)積極運用實景對比,提升體驗的鮮明感。對比體驗是將代表正能量的道德觀念與具有負面影響的錯誤道德觀念通過在某一場景下的比較,讓學生利用自己內心的良善,進行去偽辨真,從而不斷夯實正確道德觀念,促進自身道德素質的提升。如,在《愛護花草樹木》的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藉助現代教學設施為學生在屏幕上呈現不同的教學場景。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視頻。我在本課中,就大膽運用了幻燈片呈現實景的形式,一共兩幅圖畫,第一幅圖畫展現的是兩個小朋友種樹忙的場景,一個小朋友手扶一棵小數,另一個小朋友用鐵鍬填土,旁邊還放著一桶水;而第二幅圖畫表現的則是另外一種場景,其中也是兩位小朋友,一個在攀爬一根纖細的小樹,小樹搖搖欲斷,另一個小朋友用扯下的枝幹做成帽子形狀戴在頭上,他倆玩的興高采烈,而小樹都快要折斷了。通過這些特色鮮明的對比,學生們很容易作出道德情感的正確判斷,對花草樹木的保護意識增強了,這種特殊的情感體悟所帶來的正面教學效應明顯勝過教師苦口婆心的善意提醒。

二、創設和諧互融的治學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創設充滿感性的教學情境。小學生身心發展尚待完善,對新知識的學習主要依靠感性認知獲取。小學生空間立體感較差,抽象思維能力欠佳,其感性認知往往依靠對客觀事物的直觀感應,所以課堂教學氛圍烘托尤為重要。如,在講授《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一課時,我圍繞世界萬物都處於發展變化中這一主題,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放映本市的發展變遷史,通過往昔荒蠻景象與現在高樓林立繁華景象的對比,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本市的快速發展,折射出祖國的日新月異,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設置與教學內容貼切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構築起感性認知的良好氛圍,使學生觸景生情,思緒飛揚,對家鄉對祖國充滿濃濃的愛意,奉獻家鄉、建設家鄉的豪氣不斷高漲,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

(2)鼓勵學生主動飾演多種角色。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豐富生動、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填滿了課堂,各種鮮活悅動的人物形象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啟發下,任何教學資源都可成為教師創新教學的道具。為了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和情趣性,教師可從人物角色飾演上大做文章,鼓勵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將故事情節以舞台劇的形式演繹出來。通過一幕幕有血有肉、生動鮮明的舞台劇,藉助學生繪聲繪色的角色扮演經歷,加深了學生對課文情節的印象,理清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社會角色意識明顯增強,責任感不斷得到強化。如,《集體的力量》一課,教師可選取其中的精彩片段,與學生發揮想像力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一定藝術加工,設定幾個人物形象讓學生自由選擇扮演。本課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尤以螞蟻王國得探子報告的消息後的一段情節描寫更為傳神,教師通過讓學生角色扮演,親身體驗其中人物的內心情感變化,讓學生細細體味集體的力量之大,提醒學生齊心協力發揮集體的力量,強調團隊意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一次集體主義思想教育。素質教育被提及多年,但舉步維艱,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行為素質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精心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思想道德矯正,是新時期國家人才培養的戰略需要。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中踐行素質教育刻不容緩。

C.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
一、貼近生活、注重體驗
學生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幫助學生參與社會、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促進他們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的發展。
二、走進社會、學會實踐
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讓兒童走出學校,到社會中去學習,去實踐,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擴展興趣,發展社會實踐能力。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校外實踐設計,如教學《購物有學問》時,我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裡,讓學生在觀察中切實感受價格的秘密,親身體驗購物的學問。
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我們在實際教育時,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觸及他們的心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討論、學會交流
討論是最常用的兒童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討論活動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煉表達能力等。在品德與社會課上的討論,教師應當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防止形式上的討論。
品德與社會課上能找到許多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切入點。討論,是品德與社會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在教學時,要合理的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交流,掌握學習方法。品德與社會與現在開設的「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相比較,有一些突出的特點:
一是以育人為本,重在兒童文明行為習慣、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社會性發展的培養,目的是把兒童培養成為熱愛生活、樂於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性發展的好學生。

D. 品德生活(社會)課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品德生活(社會)作為課程改革新設置的小學階段綜合課程,力圖體現以下基本理念:一、品德培養回歸生活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小學低年段將品德課與生活綜合設置「品德與生活」課;在中高年級將品德課與社會課綜合設置「品德與社會」課。這是一項重大的課程改革舉措,此項舉措的最主要意義就是:通過課程的綜合將為小學生開辟一條通向他們生活的渠道,使他們在生活的內在聯系中獲得整體的發展,特別是有利於他們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 道德存在於人的整體、整個生活,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脫離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將使這種道德抽象化、客體化,脫離了生活去培養人的品德也必將使這種培養因為失去了生活的依託和生活的確證而流於虛空、形式、無效。總之,品德的培養所遵循的應當是一種生活的邏輯,而不是一種純學科的邏輯。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就意味著人的品德與人的生活(社會生活)的內在聯系。因為生活本身是綜合的,綜合課程的設置也就是要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找到一條通向生活(社會生活)的道路。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設計是:以兒童四個方面的生活: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積極的生活、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為課程的基本框架來確定課程的目標和內容標准。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則是以「我在成長」、「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的家鄉(社區)」、「我是中國人」、「走進世界」等六大主題,也即是按兒童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為課程框架來確定目標和內容標準的。 課程設計努力將各種教育融合起來進行。「品德與生活」是將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會文化、科學教育進行有機整合;「品德與社會」是將品德、行為規范、法制、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國情、歷史與文化、地理環境等教育有機融合。二、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 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生活的教育價值,其中特別關注是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 兒童有他們自身與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與特點,不從這種需要與特點出發,教育幾乎成為不可能,教育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效、有針對性。我們認為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但這還不是這種關注的根本。 這種關注的更重要意義還在於:一方面,學校教育無可否認地要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做准備,另一方面,我們的教育,我們的課程更要重視、關注怎樣去改善、促進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生活。我們爭取通過本門課程的實施讓兒童學會營造一種屬於他們自己的健康、積極、快樂、負責、有愛心、有創意、肯動腦的生活。在標准中的課程理念、目標、內容等方面所呈現出來的課程文化是一種兒童文化,它富有「童心」、「童趣」,是兒童所喜歡、所需要的,力求做到從兒童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我們所倡導的課程生活是一種快樂的、積極的、有意義的生活,促進他們在這種生活中發展,在發展生活。 我們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也並不排除為他們的未來生活做准備,只是我們認為沒有兒童的今天,對明天的追求就會落空,不能為明天而犧牲今天。 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是兒童生活的錘煉。重視現實生活經驗並不意味著排除間接經驗和知識的學習。人要生活就不能排除間接經驗的獲得。標准對兒童應具有的相關知識也作了精心的考慮。三、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 以兒童自己生活為課程基礎,體現了課程指導思想對兒童的尊重。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應當說這也是教育的本質觀點。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兒童作為發展中的人,他們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導的需要。教育者在引導兒童方面負有道義上的責任,尊重兒童必定內在地包含了對兒童的引導。因為兒童只有在教育引導下才能不斷發展和提高,使他們的價值不斷得到提升。設置一門課程就體現了這種引導。本課程所涉及的兒童與自然、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我等諸多關系,都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他們各方面的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標去積極引導。 特別強調的是課程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引導作用。品德教育是一種價值教育,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我們要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決不是「干什麼都行」、「做什麼都容許」的片面相對主義。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我們認為積極的、正確的價值引導,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對當今社會對個體發展需求的領悟上,同時也必定是建立在對當今少年兒童內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願望的關註上。只有這樣的引導才是正確有效的引導。課程努力在積極引導與尊重兒童的內在結合上走出有當代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品德教育之路。它既揚棄傳統教育不尊重兒童、不從兒童實際出發的強行灌輸和機械行為約束的做法,同時也決不走當代西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那種否定價值引導,要求教育者在價值教育中持價值中立的價值相對主義之路。四、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 當今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生命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相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但在以往的課程中往往割裂了人的各種心理因素,或是片面強調認知,割裂了它與情感、態度的聯結,在課程教學中只有認知而無體驗;或是片面強調行為習慣的養成,分離其與一定認知、情感傾向之間的關系。進入課程學習之中本應具有完整生命表現、心理結構的人往往被人為肢解,學生作為一個人未能完整的進入課程學習過程。學習的結果當然也不可能是完整人的發展。課程呈現在學生面前的世界也是一個事實世界與價值意義世界二元對立的世界。 新的課程標准力求使學習過程成為完整生命投入的過程,成為完整心理結構參與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僅要經受認知的挑戰,從中獲得理智上的滿足,同樣在情感、心靈的充盈中獲得精神的體驗。學習的結果不僅是知識的獲得、認知水平的提高,就本門課程的性質而言,尤其關注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行為規范的養成,使他們既學會做人,又學會做事,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關照下學做事。五、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 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量都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學習過程是兒童用參與「調查」、「實驗」、「探索」、「討論」、「服務」、「辨別」、「創造」、「表現」等多種方式去感受、體驗、領悟與表達的過程。 按照標準的要求編寫理想的教材應當是一種能夠與學習者進行「對話」的文本,要把學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經驗、感知體驗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是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E.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目標怎麼制定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總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是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的。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學生品德素養的提高。《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中,我們要做好三維目標的整合,而不是把三個維度簡單地疊加,要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充分地體現在過程和方法中。新課程《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目標分為三類: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技能領域,因此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也必須體現這三個維度,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此不能單獨分列出「知識與技能目標有哪些」、「情感態度目標有哪些」。此外,工具性是多方面的,人文內涵也是十分豐富的。主題不同,學生學習的重點也不同。一般地說,一篇主題教學目標的設計應該有一個主目標或基本目標。課時教學目標的設定,首先要服從於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標體系。教師要根據課程標准及學生的實際把文本的意義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經驗中去,制定出明確、具體、可操作、易檢測的主題教學目標。從總目標到學段目標再到課時目標。
把握好思品課教改方向和准確把握教學尺度,在教學中我們應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明確思品課程的目標理念。思品課程的目標理念,是「幫助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對於這一目標理念,思品教師要高度重視。課標要求「本課程的任務是引領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的善惡、是非觀,學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思品教師要圍繞這一目標理念開展好教學活動。怎樣理解做負責任的公民?它主要包括相互聯系的四個方面:第一,是對自己責任。教材中諸如珍愛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悅納青春、自尊自強、磨礪意志、刻苦學習等內容,都屬於對自己負責的范疇。第二,是對他人負責。教材中諸如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熱愛集體、誠實守信等內容,都屬於對他人責任的范疇。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公民在行使自己享有權利時,不得損害他人享有的合法權益,履行自己應該承擔的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是對他人負責的重要表現。對此,教材從法律角度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第三,是對國家和社會負責。教材中諸如熱愛祖國、承擔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培養親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等內容,都屬於對國家負責的范疇。第四,是對自然責任。教材中諸如親近自然、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實現可續發展等內容,都屬於對自然負責的范疇。上述四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是課堂教學的幾個重要維度。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價值取向問題。作為價值觀它強調和體現的是社會價值取向與個體價值取向的有機統一。它既強調個人價值,又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它既強調科學價值,又強調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既強調人類價值,又強調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也就是說,教師無論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哪課教學內容,都要站在上述目標理念的高度開展教學活動,注重四個方面的有機整合和價值引導。從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和引導。
第二、正確認識和對待教材。現行思品課教材屬於課程資源中的文本資源,教師必須明確:教材它不是教本,而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本,它不僅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它與教師、學生的關系是平等對話關系。基於上述認識,對於教材應持的正確態度應該是:第一,要依據教材而不拘泥於教材;第二,要活化教材;第三,要用最鮮活的信息充實教材;第四,可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師擁有的知識,在師生互動中形成新知識,不斷地完善、充實和建構教材。
由於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編寫的,所以必須依據教材進行教學。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深入領會編者意圖,注重發揮教材功能,著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教材提供的知識、簡明的道理。但依據教材並不是照本宣科,並不是局限在教材框定的知識范圍內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調整、整合教材內容,對教學內容可以進行重新設計,創設新的教學情境,提出新的探究問題,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思考形成新理念,對教材不斷的超越和創新。。
第三要合理、恰當使用課件等音像資源。課件等音像資源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形象、直觀等特點,它對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生動的學習氛圍,實現教學的立體目標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課件的使用數量和次數並非越多越好,或者節節課都自始至終地利用媒體進行教學。如果過量使用、頻繁使用課件,會導致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課件的視聽上,而忽視學生的思考、理解和感悟,反而會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另外,製作和演示課件,包括演示復制他人製作的課件,都要耗費一定的人力、物力,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如果展示的課件只圖紅花熱鬧,教學效果不佳,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時間的浪費。教學實踐和成功課件告訴我們,使課件等音像資源應該符合三項要求。即:必要性、創新性、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件等音像資源的使用上,要堅持適度原則,防止出現泛化的現象。
總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品德與社會》教師共同關注的話題,也是《品德與社會》教師的共同追求。只要深刻理解《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准確把握教材、制定明確目標、精心設計問題等,一定會提高《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性

F. 小學品德文化主題的內容有哪些

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
二、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目的。
三、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界定。
四、 當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五、 怎樣上好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的教學?
(一)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的嘗試方案及案例例舉。
(二)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幾個注意點
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品德課、社會課等課程基礎上所作出的改革,是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一門綜合課程。它倡導的是:回歸生活的品德發展、社會性發展的教育,根據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從學生品德形成、社會認識的需要出發,以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主線,將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品德教育、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歷史和地理教育、國情教育以及環境教育等融為一體,為學生成長為富有愛心、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現代公民奠定基礎。
二、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目的
在課程改革以前,地理是小學社會課中的一個獨立板塊,有獨立的知識體系和內容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系統地講授地理知識的來龍去脈,以使學生能夠准確系統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在這種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觀念指導下,情感、態度、價值觀就被忽視了。沒有情感的地理知識是僵硬的、沒有活力的知識,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反而增加學習負擔,成為學生厭學的根源。基於這樣的現實,這次課程改革把地理教學納入到品德與社會課程中,使地理教學為學生的品德與社會發展服務,也就是說,地理學科的知識本位被以促進學生品德與社會發展的教學目標所取代。這樣一來,地理知識就變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地理與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結合,使思想品德與社會教育擺脫了以往的在純道德的場景中進行,學生能夠學會用空間觀念去看待問題,能夠在比較廣闊、多面的地理場景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染和熏陶,使品德與社會教育更加厚重和飽滿。
品社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內容的教學目的就在於以現實生活中的經驗為話題,逐步向學生打開成人生活的大門,在參與和探索中成長;從各個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會的多樣性,把兒童培養為優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學生展示新的自然觀,使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在小學階段,地理知識本身的學習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的發展,地理教學是為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服務的。
三、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界定
品德與社會是德育綜合課程,教材中有許多常識題材的內容,大致可分成自然常識類、生活常識類、地理常識類、歷史常識類和社會常識類。
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地理題材有下面 4個內容標准:
1、我與學校:Ä、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及周邊區域簡單的平面圖和路線圖。
2、我的家鄉(社區):Ä 、在地圖上查找本地(社區、縣、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正確辨認地圖上的簡單圖例、方向、比例尺。B、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C、觀察本地交通秩序現狀,知道有關的交通常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注意安全。D、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我是中國人:Ä、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台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B、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認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進民族團結。C、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差異,探究這些差異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D、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某種農產品,探究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體驗農民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智慧。 E、通過身邊的生活用品,探究工業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了解工人生產勞動的情況。 F、了解交通發展的狀況,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關注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G、了解曾經發生在我國的重大自然災害,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形成相應的能力。
4、走進世界:Ä、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識。B、簡要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激發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 C、比較一些國家、地區、民族不同的生活習俗、傳統節日、服飾、建築、飲食等狀況,了解多種文化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對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創造持尊重和欣賞的態度。D、通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體會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聯系及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E、知道我國所加入的一些國際組織,了解這些國際組織的作用。 F、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重要,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從以上的內容標准中可以看出,小學《品德與社會》中的地理題材僅涉及一些簡單的地圖知識和區域地理內容,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氣候民俗、世界人口等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其與單純的小學地理常識課內容又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品德課是教學生做人的本體課程,在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更強調突顯情感性和思想性,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和諧建構。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來串連地理內容的學習。
因此,作為地理題材的品德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目標應該較好地融合在探究體驗活動中,既不能上成單純的地理知識課,也不能孤立地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即情感教育要巧妙地融合在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高中。
總之,知識目標要准確規范,不可以貪大求全系統化;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倡多元綜合,但注重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則貫穿教學始終,是核心和關鍵。
四、 當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上成純粹的地理知識課。有些教師把品德課中的地理當作知識來教,試圖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系統知識,並按照掌握知識的多少、深淺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為了知識而教學現象的普遍存在,導致地理知識與品德目標的割裂。例如《我們在這里生活》。。。。教師力求把知識講得多、全、細,做到面面俱到,規范完整,生怕有知識上的疏漏,同時也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全面系統地掌握,把地理知識為品德發展服務的教學目標忘得一干二凈。
2、地理知識與品德教育「兩張皮」。有些教師認為地理本身不含激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素。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教師不是通過創造一定的教學情境,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並不斷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產生情感,而是從地理知識外面找一個品德目標,讓學生無選擇、無條件地接受,地理教學變成純粹的地理知識教學和道德說教兩部分。實際上,有些地理知識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中,圍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師生共同挖掘、感受、體驗其中的內容,不但能夠學到知識,也能夠激發情感,實現德育目標。
3、任何地理知識都要進行品德教育。與為地理知識而進行地理教學的情況相反,試圖使地理知識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與情感態度掛鉤。地理知識有很多是認知性知識,如國家的地理位置、面積大小、氣候特點、形成原因等。學習時,要對知識准確地習得、領會、掌握和應用,不必生硬地從知識之外塞進某種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4、教師的知識儲備缺乏。教師的知識儲備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 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具有寬厚的知識基礎,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餘。在這里,教師知識儲備缺乏指的是地理知識和課程改革知識的缺乏。在我國小學現階段,進行「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教師一部分來自於原來從事思想品德教學的教師,另一部分來自於社會課的教師,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學科教師兼課。無論是來自於哪種學科的教師,由於現有知識結構的不合理,他們對地理知識都不太了解,因此不適應具有綜合性的品德課的教學。如今在小學從事品德課教學的老師很大一部分是一邊學一邊教的,不能做到從整體宏觀的角度把握知識,這就使品德課的質量大打折扣。另外,課程內容多、難度大、課時少,在客觀上也導致品德課中地理教學的困難。在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編排的教材比傳統教材涉及的知識內容更多更廣,不僅有很多的知識目標,而且還有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目標,這就增加了教學的任務量。雖然課程標准在課程管理建議中明確提到,各學校都應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設品德課,不得隨意減少課時或提前結束課程。但是學校現實卻不令人滿意,很多小學把每周3課時縮減到2課時,有時僅有的2課時也被其他科目佔用。在這樣有限的時間內,教師要高質量地完成品德課程中內容多、難度大、開放程度較強的地理教學是非常困難的。
五、 怎樣上好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的教學?
基於以上的分析,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地理題材」課型的教學應運用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同時採用「生活化、活動型、探究式」式的教學策略。
小學品德教材中的地理應該是生活的地理,因此,教學內容的確立,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依託;最大限度地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地理活動;以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問題探究式的學習活動。

G. 小學品德與社會文化主題的內容有哪些

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
二、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目的.
三、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界定.
四、 當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五、 怎樣上好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的教學?
(一)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的嘗試方案及案例例舉.
(二)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幾個注意點
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品德課、社會課等課程基礎上所作出的改革,是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一門綜合課程.它倡導的是:回歸生活的品德發展、社會性發展的教育,根據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從學生品德形成、社會認識的需要出發,以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主線,將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品德教育、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歷史和地理教育、國情教育以及環境教育等融為一體,為學生成長為富有愛心、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現代公民奠定基礎.
二、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目的
在課程改革以前,地理是小學社會課中的一個獨立板塊,有獨立的知識體系和內容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系統地講授地理知識的來龍去脈,以使學生能夠准確系統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在這種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觀念指導下,情感、態度、價值觀就被忽視了.沒有情感的地理知識是僵硬的、沒有活力的知識,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反而增加學習負擔,成為學生厭學的根源.基於這樣的現實,這次課程改革把地理教學納入到品德與社會課程中,使地理教學為學生的品德與社會發展服務,也就是說,地理學科的知識本位被以促進學生品德與社會發展的教學目標所取代.這樣一來,地理知識就變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地理與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結合,使思想品德與社會教育擺脫了以往的在純道德的場景中進行,學生能夠學會用空間觀念去看待問題,能夠在比較廣闊、多面的地理場景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染和熏陶,使品德與社會教育更加厚重和飽滿.
品社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內容的教學目的就在於以現實生活中的經驗為話題,逐步向學生打開成人生活的大門,在參與和探索中成長;從各個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會的多樣性,把兒童培養為優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學生展示新的自然觀,使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在小學階段,地理知識本身的學習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的發展,地理教學是為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服務的.
三、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界定
品德與社會是德育綜合課程,教材中有許多常識題材的內容,大致可分成自然常識類、生活常識類、地理常識類、歷史常識類和社會常識類.
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地理題材有下面 4個內容標准:
1、我與學校:Ä、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及周邊區域簡單的平面圖和路線圖.
2、我的家鄉(社區):Ä 、在地圖上查找本地(社區、縣、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正確辨認地圖上的簡單圖例、方向、比例尺.B、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C、觀察本地交通秩序現狀,知道有關的交通常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注意安全.D、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我是中國人:Ä、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台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B、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認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進民族團結.C、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差異,探究這些差異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D、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某種農產品,探究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體驗農民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智慧. E、通過身邊的生活用品,探究工業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了解工人生產勞動的情況. F、了解交通發展的狀況,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關注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G、了解曾經發生在我國的重大自然災害,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形成相應的能力.
4、走進世界:Ä、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識.B、簡要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激發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 C、比較一些國家、地區、民族不同的生活習俗、傳統節日、服飾、建築、飲食等狀況,了解多種文化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對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創造持尊重和欣賞的態度.D、通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體會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聯系及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E、知道我國所加入的一些國際組織,了解這些國際組織的作用. F、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重要,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從以上的內容標准中可以看出,小學《品德與社會》中的地理題材僅涉及一些簡單的地圖知識和區域地理內容,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氣候民俗、世界人口等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其與單純的小學地理常識課內容又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品德課是教學生做人的本體課程,在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更強調突顯情感性和思想性,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和諧建構.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來串連地理內容的學習.
因此,作為地理題材的品德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目標應該較好地融合在探究體驗活動中,既不能上成單純的地理知識課,也不能孤立地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即情感教育要巧妙地融合在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高中.
總之,知識目標要准確規范,不可以貪大求全系統化;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倡多元綜合,但注重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則貫穿教學始終,是核心和關鍵.
四、 當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上成純粹的地理知識課.有些教師把品德課中的地理當作知識來教,試圖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系統知識,並按照掌握知識的多少、深淺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為了知識而教學現象的普遍存在,導致地理知識與品德目標的割裂.例如《我們在這里生活》.教師力求把知識講得多、全、細,做到面面俱到,規范完整,生怕有知識上的疏漏,同時也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全面系統地掌握,把地理知識為品德發展服務的教學目標忘得一干二凈.
2、地理知識與品德教育「兩張皮」.有些教師認為地理本身不含激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素.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教師不是通過創造一定的教學情境,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並不斷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產生情感,而是從地理知識外面找一個品德目標,讓學生無選擇、無條件地接受,地理教學變成純粹的地理知識教學和道德說教兩部分.實際上,有些地理知識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中,圍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師生共同挖掘、感受、體驗其中的內容,不但能夠學到知識,也能夠激發情感,實現德育目標.
3、任何地理知識都要進行品德教育.與為地理知識而進行地理教學的情況相反,試圖使地理知識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與情感態度掛鉤.地理知識有很多是認知性知識,如國家的地理位置、面積大小、氣候特點、形成原因等.學習時,要對知識准確地習得、領會、掌握和應用,不必生硬地從知識之外塞進某種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4、教師的知識儲備缺乏.教師的知識儲備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 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具有寬厚的知識基礎,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餘.在這里,教師知識儲備缺乏指的是地理知識和課程改革知識的缺乏.在我國小學現階段,進行「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教師一部分來自於原來從事思想品德教學的教師,另一部分來自於社會課的教師,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學科教師兼課.無論是來自於哪種學科的教師,由於現有知識結構的不合理,他們對地理知識都不太了解,因此不適應具有綜合性的品德課的教學.如今在小學從事品德課教學的老師很大一部分是一邊學一邊教的,不能做到從整體宏觀的角度把握知識,這就使品德課的質量大打折扣.另外,課程內容多、難度大、課時少,在客觀上也導致品德課中地理教學的困難.在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編排的教材比傳統教材涉及的知識內容更多更廣,不僅有很多的知識目標,而且還有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目標,這就增加了教學的任務量.雖然課程標准在課程管理建議中明確提到,各學校都應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設品德課,不得隨意減少課時或提前結束課程.但是學校現實卻不令人滿意,很多小學把每周3課時縮減到2課時,有時僅有的2課時也被其他科目佔用.在這樣有限的時間內,教師要高質量地完成品德課程中內容多、難度大、開放程度較強的地理教學是非常困難的.
五、 怎樣上好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的教學?
基於以上的分析,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地理題材」課型的教學應運用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同時採用「生活化、活動型、探究式」式的教學策略.
小學品德教材中的地理應該是生活的地理,因此,教學內容的確立,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依託;最大限度地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地理活動;以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問題探究式的學習活動.

H.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哪些

一、概說「品德與生活(社會)」新課程1、什麼是「品德與生活(社會)」「品德與生活(社會)」是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綜合課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會等幾門分科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主旨是使學生參與自己身邊的生活活動,參與社會活動,在活動中學習有關知識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對人、對社會的意義與作用,感受「我」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作用,幫助兒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實行新課程後,小學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課、自然課和社會課等三門分科課程。1-2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3-6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2、為什麼要開設「品德與生活(社會)」綜合課程呢?(1)現行的分科課程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將學科與學科彼此之間割裂,這種割裂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2)綜合課程是將具有內在邏輯或價值關聯的分科課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課程內容統整在一起的課程,它有利於消除各類知識之間界限,利於學生完整地認識世界,養成整體意識,形成運用知識信息綜合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3)「品德與生活(社會)」是高度綜合的課程,它是對原有思品、自然、社會和活動等課程進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綜合課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與價值。(4)教育改革是社會變革、社會發展前進的重要內容,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課程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不同歷史社會時期的需要而發生改變。21世紀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它要求教育為社會培養具有綜合素養、能力的人才,這就相應地要求要從小學起開設綜合課程,以適應教育的需要,適應社會的需要。(5)這門綜合課程的設置,充分體現了第八次課程改革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徹底性。第八次基礎教育課改是在深入分析當前社會的特徵,充分借鑒國外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國家課改和課程設置的現狀和經驗,結合我國各實驗地區的實驗成果,廣泛聽取多方經驗、意見等基礎上,對現有基礎教育課程來一次全面、徹底的改革。「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設置,不僅僅是將原有的課程換個名稱或概念而已,而是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方式、教學觀念、教學評價等方面都進行較為全面的改革與創新。二、什麼是「品德與生活」1、什麼是「品德與生活」。是小學1-2年級開設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動課的基礎上經整合生成的綜合課程,旨在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2、它具有如下特徵:一是其內容主要源自於兒童的現實生活。羅素說:教育要使兒童過美好的生活。杜威說: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傳統的教育是要孩子受教育,而不要孩子們生活,使得受教育者要麼厭倦接受教育,要麼不覺得所受到的種種教育的確是人生所必須的,是人在生活實際中應該做的。教育研究表明,使學生通過組織和參加與其自身生活有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生活活動,學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真正領悟到人在生活實際中該怎樣做才是對的,才能使他們把在學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轉化為他們生活實際中需要的實際行為,使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二是本課程是活動型的綜合課程過去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其內容偏空、大、虛,其教學方式是說教式的,其教學效果是學生道理都知道,是非也能辨,但實際生活中做不出來,或者是與學校教育相去甚遠,正是「學歸學、做歸做」。本次課程改革,其重點是著眼於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實效性方面,不但對教學內容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根本性的改革,而且對教學方法方式同時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強調和確定了要通過讓兒童直接參與各種課堂實踐活動與課外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際生活活動中去觀察、了解、感受、認知、發展、形成,讓社會為他們提供接受教育的實際內容和實踐陣地,反過來也讓他們去呼籲,倡導、促進社會,使得對兒童的教育喚起社會的重視,轉變家長對兒童的教育觀念,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教師——家長——政府教育網路。通過這樣的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式的多維動態教育活動,使學生真正明白是非,真正感受到這樣做是人生的必需,從而使他們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能自覺地做一個公民所該做的,而不至於使得我們所教育出來的學生在學校是一個樣,走出學校後又是一個樣,好象「變色人」一樣。三是本課程是開放型的綜合課程以往的思品課程在內容上陷入教條化,在方式上強調說教式,這無形中給品德教育帶上桎梏與枷鎖,一方面是學校、老師只能以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去對學生灌輸那些教條化的表面上很好看,但卻無多大實效的既定教育內容,在內容、形式、評價及時空等方面,學校和老師均失去合理的教育選擇與處理的權利,另一方面是學生象羔羊、象鴨子一樣,在失去自主性、失去興趣的前提下,懷著厭煩、甚至是恐懼的心理,無奈地、不知覺地去接受那些說教式的教育。「品德與生活」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其開放性具體表現在:(一)課程內容是開放的:從教科書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己開發、選擇、整合教學內容,所採用的內容,只要有利於教育目標,有實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徵就行,而不是象以前那樣,只守著那一本既定的書本。(二)教學渠道是開放的: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本課程一改過去那以課堂(教室)教學為主渠道的陣地戰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渠道立體式的教育網路,教學中,學校、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實際需要,靈活地選擇、確定教育渠道,以實現教育的最佳效果。(三)教學時間具有開放性:教學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本課程在教學時間的設置及其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安排方面是允許「規定與靈活」相結合的。課程設置中每周為三課時,學校根據三課時數具體安排於功課表裡,但在實際教學中,可根據需要,或是把三節集中起來上,或是移動日期上,或是把教材與學校、班隊等活動相關的結合在一起上。這樣的教學時間設置,就比以往的靈活、開放得多了。(四)教學評價是開放的:新課程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其評價具有過程性、多樣性及重視質性評價等特點。改變了過去那隻關注結果的、單一化的評價方式。新的評價方法不僅能更科學合理地反映教與學的過程與結果,同時也更有利於促進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四是本課程是過渡性課程:品德與生活在課程目標、內容、形態、實施方式等方面與幼兒園課程相銜接,同時又為小學中高年級的品德與社會、科學、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打下基礎。低年級的兒童剛從學前教育進入學校教育,他們雖然身在學校,但在他們身上尚留有許多學前教育的痕跡及心理特徵,此時的教育是不能完全採用正規化教育方式。本課程意在幫助兒童完成由幼兒學前教育向正規教育轉化與過渡方面做出有效的努力。3、「品德與生活」的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道德存在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來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來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2)在教學中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在教學中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的核心。應當通過深入淺出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以往的思品課程設計往往從成人對兒童的需要出發,以成人化的方式設計課程,設計的課課與兒童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及生活實際相去甚遠,這種課程對兒童來說是沒有生氣的、僵硬的、呆板的課程,它不僅會消褪兒童的認知興趣,更會打擊兒童的學習情感,尤其會對思品教育產生相反的促退作用。3)新課程強調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童年是一個蘊藏著巨大潛力的生命階段。童年生活蘊藏著豐富的發展內涵與價值,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於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點。因此,在對兒童實施思品教育時,必須充分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童年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學校集體學習生活、社區生活等方面,教學中應善於從這些童年生活中對兒童進行家庭倫理、團結友愛、公共道德和環境意識等教育,引導他們熱愛生活,懂得生活。童年生活是兒童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兒童參與並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有價值的童年生活是每個兒童的權利,任何人沒有權利剝奪兒童的這些生活權利,品德與生活十分強調尊重兒童的這一權利。教學中,我們必須堅持尊重兒童的權利這一原則、理念,在尊重兒童的權利的前提下,組織、引導兒童參與並享受童年生活,使他們在愉快、充滿自信和尊嚴的童年生活中接受教育。三、什麼是「品德與社會」1、什麼是「品德與社會」。本課程是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對小學思品、自然、社會等分科課程進行高度整合生成的,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的,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小學3-6年級使用的綜合課程。2、「品德與社會」具有社會生活性、交叉綜合性、教育基礎性和延續發展性等特性。(1)社會生活性:根據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以及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確定了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與兒童的社會生活有關的與自我、與家庭、與家鄉(社區)、與祖國、與世界等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構成教學內容,使兒童通過參與這些社會生活活動,學習有關的社會生活常識、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范、掌握適應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2)交叉綜合性:本課程在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的前提下,某一教學內容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所涉及的社會領域、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如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知識、能力等)是交叉綜合的,這樣的交叉綜合,意在打破原來思品、地理、歷史、自然等學科界限,實現相關邊緣學科之間的縱橫內在聯系,形成學科之間的有機統一,實現既使學生學知識,發展綜合能力,又接受品德教育。(3)教育基礎性:本課程在教學內容上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在教育目標上以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為基礎,在教育方法方式上以兒童積極愉快地、自信地、自主地參與社會生活活動,在活動中觀察、感受、研究社會,形成道德觀和價值觀及良好行為習慣為基礎,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思品教育中存在大而空的教條化的教育內容、目標、方法與方式。(4)延續發展性:世界萬事萬物無不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兒童的品德行為也不例外。因此,對兒童的教育,應該用運動的、發展的觀點來對待。品德與社會課程充分關注兒童當前與未來的發展,這主要體現在,一是教學內容選擇有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等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內容;二是教學內容編排,同樣的內容在後續年段可重復出現,具有延續性;三是教學方法方式,強調讓學生參與活動的組織設計,讓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自主地了解、觀察、感受、研究社會,使學生在組織設計和參與活動中得到真正的發展;四是評價,由過去較單一的量化評價轉變為動態的、過程性的、情感方面的評價,由過去以老師評價為主轉變為師評、自評、生生互評的,描述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有利於增強兒童學習的興趣與信心,有利於客觀地反映個體的品德風貌與特點。3、「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組織、指導學生設計社會活動具體內容、方法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活動,不但要關注學生活動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行為習慣的生成狀態、認識水平能力的個性差異特徵、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的構成動態、能力發展的水平與發展動態,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指導學生有個性地參與活動,獲得個性化的收獲與發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學習、怎樣生活、怎樣與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群體和睦相處,共同合作,共享苦樂,是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當代小學生所面臨的重要學習任務。在品德與社會教育中,教師要善於與學生共同設計組織有利於幫助小學生學習怎樣做人的活動,善於指導他們圍繞怎樣做人這一主題開展活動、參與活動,指導他們在活動中認識學會做人的重要性,形成怎樣做人的知識與技能,養成尊重他人,與人合作,關愛他人等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參與社會生活活動中學習做人,這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課程的核心,必須牢牢把握,不折不扣地實施好。(2)以教育的基礎性和實效性為課程的追求。以往的思品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與兒童的品德認知和養成規律不相符的問題,因此,也給思品教育的成效造成一定的影響,新課程品德與社會針對思品課程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大膽的改革,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方式的選用上,十分注意努力做到教育的基礎性與實效性的有效統一,在充分尊重兒童的認知和養成規律,講求品德教育的實效上精選教育內容和方法方式。在教育工作中,我們必須牢記這一理念,精心選擇組織貼近兒童生活的內容,讓兒童在充分自主的活動參與中掌握知識與技能,感受與體驗活動內容中所昭示的道理與情感,人生價值觀與道德觀等,使品德教育切實、有效。(3)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組織和活動過程為課程重要的教育方式。品德教育的對象是兒童,兒童的價值觀、道德觀、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否真正形成,關鍵在於兒童,兒童本身是內因,教育是外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起變化。品德與社會十分強調要讓學生參與教育活動,這種參與,不僅要讓學生參與所設計的活動,也要讓學生參與活動內容、方法方式的選擇和設計,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教育的主人,使他們在自覺、自願的樂學活動中主動地接受教育、認知與明理,形成各種好品德、好習慣。教學中,我們必須牢記學生主體性,擺正師生地位,採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方式,切莫穿新鞋走老路。(4)以師生共同創生和開發課程為教學方案的開發者。以往的思品教學,是老師以書為本,照本宣科,全國眾多兒童,不論地區與兒童的個性差異如何,讀的是同一本書,這種單一的課程內容,單純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顯然是沒有顧及到不同地區、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的。品德與社會課程十分注意全國不同地區、不同兒童的差異性,明確提出在教育實踐中,學校、老師和兒童應根據實際,在教育內容方面,進行大膽、有效的創新與整合,而不要照搬教材,要科學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資源,這種創新與整合,不僅是老師來完成,更要師生共同來完成,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正確意願和內在潛能,引導學生參與教育內容的創新與整合。教學中,我們一要科學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資源,二要大膽地創新與整合,切不可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四、如何應對小學新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一)轉變舊的教育觀念,用新的教育觀念武裝自己。省教委主任指出:課改的最根本問題是觀念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的「走進新課程」中指出:「本次教育改革,首先,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一切新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斗爭的結果。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育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本次課改,把改革舊的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觀念,作為改革的首要任務,可見,觀念問題是何等重要。作為新課程實施者的教師,同樣地應當首先轉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舊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觀念,這是實施新課程的前提,舊的教育觀不改變,實施新課程也無從談起。那麼,要樹立哪些新的教育觀念呢?1、樹立新的教師觀,在思想上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新課程要求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研究者、促進者,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而不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在實施新課程中教師的上述各「者」作用,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應有位置,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順利完成新課程所賦予我們應盡的任務。2、樹立新的學生觀,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新課程把「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認為:一、學生是發展的人。其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必須依據其規律和特點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可以獲得成功的,教學中應對每個學生充滿信心;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學生能否學得好,能否健康成長,是否幸福快樂,和他們所在的學校與任教老師有極大的關系。二、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有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教學中要還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側重,學生的這種個性差異不僅是教育的基礎,也是他們發展的前提,我們應把這種差異視為一種財富而加以珍惜和開發,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處於不斷變化發展的有機體,是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而不是可以讓教師自由宰割的羔羊,教學中,教師不可把自己的意志或知識強加給學生,而應通過科學的方法手段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積極、自主的探索、體驗活動中去認知、發展能力、形成良好品德;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頭腦、感官、性格、意願,自己的知識與思想基礎,思想和行動規律,即他們有自己的學習的物質基礎,他們能以自己的學習物質基礎去進行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活動,去發展自己,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可以自己的教替代學生的學,而應指導學生積極自主地讀書、感受事物,觀察、分析、思考問題與探究問題的解決法和結果,不要輕視學生的能動作用,不要扼殺學生的能動作用;學生是責權的主體,從法律、倫理角度看,在法制的現代社會里,學生是權利的主體,他們享有充分的學習、生活的權利,他們又是責任的主體,他們負有對學習、對生活、對他人負責的責任,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保護學生的權利,幫助學生學會承擔責任,強化這一觀念,是時代的要求。3、樹立新的課程觀,努力實現師生共同創造與開發課程。在教學與課程這對關系中,課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課程觀是主導因素。課程觀決定教學觀。過去,傳統的教學論概念把「課程」片面地理解為「規范性的內容」,把「課程」當作只是「政府」和「學科專家」的事,教師無權也無須思考課程問題。「課程」是專制的一方,成為一種指令、規定,教材成為聖經,而教學則成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課程與教學走向對立,二者只是機械地、單向地、線性地(而不是多維地)發生關系,而使課程不斷走向孤立、走向封閉、走向萎縮、走向繁、難、偏、舊。本次課改,從根本上打破「課程專制」局面,建立「課程民主」新體系(三級課程管理體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本次課改在課程管理及課程觀方面的重大轉變,充分認識到師生在教學中,創生和開發課程是歷史賦予的權利與義務,教師不能再僅僅是照搬教材、學生也不再僅僅是機械地接受和吸收教材,教師和學生應大膽地根據課程給定的內容,結合實際不斷地行變革與創新,使給定的內容不斷轉化為「自己的課程」(即符合當地、本校、教師與學生等實際的課程)。4、樹立新的教育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小學教學是分學科進行的,而學科教學的重心是關注學習,還關注是人,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學科本位論過分關注學科,過分強調學科的獨立性和重要性,把學科凌駕於教育之上、人之上。其具體表現一是重認知、輕情感;二是重教書、輕育人,在強化和突出學科知識的同時,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從而使學生成為被肢解的。學科本位也即知識本位,這種指導思想只關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而不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忽視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這是以學科為本的教學的最大的失職。新課程在注意學科知識、培養學生能力、遵循學科發展規律的同時,十分重視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我們必須牢記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價值觀,在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真正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I. 小學思品課教學如何體現新課改理念

思想品德課在小學教育中居於重要地位,它有較系統的科學知識,雖然教學中思想性較為突出,但教學的科學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在對小學生實施這方面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突出新課改理念,研究教學方法,以促進教育的成效.多年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在借鑒他人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改進教學方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筆者對《品德與生活》的教學提出了找准目標,高度重視,轉變角色,發展自我,結合實際,暢所欲言,開放教學,活躍思維的教學策略。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敢於突破課堂束縛,充分體現新課改教育理念,不僅要指導學生學好教材,還要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多了解社會生活實際,努力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在教學中不要生搬硬套,要避免偏離主題去拓展去挖掘,把知識要點與時政、現實生活事例有機結合。還有觀念更新很重要,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能說出自己的見解,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可以聽到學生提出的獨創性見解,然後教師點評。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運用知識。教學過程應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教師也應進行角色的轉變,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加者、合作者、引導者、促進者,還課堂於學生,實現師生互動式的交流合作。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中要善於利用教材,創設情境,例如將「巧妙導入」「妙用漫畫」「模擬表演」等方式與教材相結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思想品德課的最終目的是付諸於實踐,這樣的思想觀念的改變,才能保證教學觀念改交,教學改革才會成功,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才有希望

閱讀全文

與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理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