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有小學六年級應用題方面的課題方案
《小學生解答應用題錯誤的調查研究》的課題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1、背景
(1)、通過資料顯示,學生中對應用題普遍具有畏懼心理和漠視心理,為了應付考試只有簡單地套用「類型」解題,缺乏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及對解題策略的掌握,忽視了對學生優良思維品質的培養,造成解答應用題錯誤率之高,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之淺,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之弱的現狀。很難實現讓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個目標。在小學教學活動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也處於一種核心地位。然而許多教師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仍運用傳統方法,學生往往憑生搬硬套就能解決基本概念問題,教師無意之中強化了學生機械模仿與不深入思考的思維習慣。雖然佔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和精力,學生解題正確率仍很低。這充分暴露了應試教育在思維技能培養上的缺陷。
(2)、正對這一現象,我們應意識到:注重學生解答應用題方法的指導及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新課改的需要。要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必須了解學生解題能力如何。由此,我們數學組提出開展《小學生解答應用題錯誤的調查研究》的探究活動。通過對錯題的調查分析,找出問題原因,尋求對策,提高他們的思維技巧。
2、課題要解決的問題
(1)、改變在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現象。培養學生的解題興趣、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2)、通過調查,掌握學生解應用題的情況。在研究的過程中針對「好、中、差」三種類型學生解答應用題時的問題所在,進行個案分析,縮短認知距離。
(3)、通過調查分析,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練習方法。建立一種開放的、與生活相結合的、生動的課堂學習模式。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4)、通過調查,分析和了解學生知識與技能掌握水平、解題知識和技能類化水平。使學生在遇到各種類型的應用題時,都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解答,逐步地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關注他們學習過程和結果,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通過師生的活動與實踐,進一步了解應用題的結構,從而提高小學應用題課堂教學質量。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理論意義:
課題《小學生解答應用題錯題的調查研究》,將針對小學生解答應用題錯誤的分析,既有利於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利於對差生的學習障礙進行診斷,提高他們的思維技巧。有利於改革課堂教學單一、封閉和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煥發數學課堂的生命活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能力。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探索,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發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實踐意義:
本課題的研究實施,將會探索出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找到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最佳途徑。具有可操作性和應用價值。在實踐上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發展,從而提高應用題教學質量。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觀點、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生活、事物,進而提出數學問題,分析並解決問題。
三、國內外同領域的現狀及情況分析:
20世紀80年代以來,問題解決已成為國際數學教育的一種潮流。美國從80年代起,就非常重視問題解決。美國數學教師協會1980年頒布的《行動議程》中的第一項建議就 是:「問題解決必須成為學校教學的核心」。在最新的課程標准中,它也是五項教學目標之一,同時也是其13 項課程標准中居於首位的標准。對於造成一步或簡單兩步計算應用題錯誤的原因,國內早有研究。研究者認為,解應用題錯誤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應用題的結構、類型以及對應用題中時間、空間的敘述不能正確理解。
趨勢分析:
國內外歷來的數學課程都把解決問題列為重要目標。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中,無論是總體目標還是分目標,都明確表述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這一目標。
本課題與之聯系與區別
聯系:
⑴、本課題在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上與他們的研究是相同的。
⑵、可以借鑒一些成功的方法和經驗。
區別:
⑴、本課題研究的是「學生在解答應用題學習中出現的錯誤」的原因分析。而其他課題的研究是「培養學生解題的能力」的教學方法。
⑵、現行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與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相差一定距離,本課題研究的具有很強的必要性。
⑶、本課題將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調查和分析,擬在小學生解答應用題困難原因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探究出新課標下的教學模式,打破教師把應用題分類、運用解題公式的格局。注重教學方法,不僅要靠教師傳授,更要靠學生主動的感悟、理解和實踐、練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切實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的發展為目的。
⑷、本課題研究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行為的變化為外線標志,以以研究他們的思維過程為切入點,旨在提高學生的解決應用題的能力。
理論依據:
1、現代教育家陶行知:「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是教學生學」。當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也多次提出:「教為了不教」,主張讓學生學會學習。
2、著名的當代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認為「學會如何學習本身要比『學會什麼』來的更重要的多」。
3、教育家盧梭認為: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獲得直接經驗,主動地進行學習,反對讓兒童被動地接受成人的說教或單純地從書本上進行學習,他認為教師的職責不在於教給兒童各種知識和灌輸各種觀念,而在於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事物環境中進行學習,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使他們獲得有用的知識。
4、創新性教學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是指教學生學會學習的教學。第二,是指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時如何做到創新與優化,進而培養以創新性學習為核心目標的教學方式.
5、「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辯證統一的教學觀。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教師的主導作用要體現在提出學習目標、要求,安排學習計劃、內容,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等。學生主體地位只有通過學生主動地學習才能實現。
6、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不是由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的,而是由學習者自己主動建構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藉助一定的力量(包括教師)和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
政策支撐:
《標准》將學生數學學習的目標分為四個方面:即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對 「解決問題」與「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及「情感與態度」並列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求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能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世界,提出各種問題;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保障體系:
1、現行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與教育改革發展趨勢相差一定距離,本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強。
2、課題組成員素質高,均是具備大專學歷,多人正在自修本科,有的教師多次參加課題的研究,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均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
3、學校領導重視教科研工作,並提供可靠的政策、經費保障。
4、我校具有較強的科研氣氛,有利於實驗的研究。
5、我校地處經濟開發區,是銅山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學生家長普遍重視教育。本課題研究旨在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得到社會和家長的支持。
6、2006年11月2日,我校與銅山縣鄭集實驗小學舉行了簽約儀式,正式成為教科研「手拉手」友好學校。我們曾與烏克蘭巴甫雷什蘇霍姆林斯基學校結為聯誼學校。我校又是徐州市師范大學教育實驗基地。因此,我們大家的課題將得到眾多教育專家的指導,他們可以給我們提供理論支持,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得到支持和合作。
四、研究的目的和內容
通過調查、訪談與課堂分析等方法,從解答應用題的一般策略「條件和問題的收集。分析數量關系。擬訂解答計劃。解答。檢驗與評價。」這五個方面對學生解答數學應用題能力作描述性的記錄與分析,針對解題錯誤原因,找出及時補救的策略。旨在為《課程標准》的實施教學實踐提供豐富、翔實的研究資料和一定的教學建議。引領本校廣大數學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努力轉變教學方式,促使教師在研究和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從而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
內容:
一、工程應用題的內容設計的策略。
二、解答工程應用題的錯誤的原因的分析的有效途徑。
1、對於不同類型的工程應用題,組織全班學生進行測試。
2、抽出差生,根據不同類型的應用題,再分別對他們進行個案分析,找出錯題的原因。
從學生解答應用題的方法和過程進行測試,對學生的解題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水平,解題知識和技能的運用水平,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
3、組建學生個人數學學習檔案。
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以後,應該對自己的學生有了深刻的了解,但還需要組建學生個人數學習檔案,並進行適當的分類、比較,做成表格。
4、學生解答工程應用題的的錯誤總結。
三、小學生解答工程應用題學習評價的策略。
五、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小學五、六年級學生。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認真學習建構主義理論、現代認知心理學,《新課程標准》等一些相關理論或文件精神,摘錄對課題研究有指導作用的理論知識,供學習和借鑒,做好資料收集和存檔工作。
(2)行動研究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勤於將自己從課題研究中獲得的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修正、再實踐逐步積累經驗。
(3)、調查法:以全體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科學方法論和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運用問卷、訪談、測量等科學方式,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收集有關數據和資料進行匯表。
(4)、觀察法:通過對小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表現,進行全面、細致和深人的觀察,從而獲得比較充實、比較客觀的事實材料,確定其得以發展的條件。
(5)、個案分析法:以個別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建立個案,對其應用題的解答分析,進行追蹤記錄,對個體情況進行全面深刻的分析,為驗證課題提供依據。
(6)、經驗總結法;認真撰寫階段性報告,總結各階段的得失,不斷調節研究步伐,最後以總結形式完成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
本課題的研究,還採用書面測試法、訪談法與課堂分析法等方法。
六、具體措施:
第一階段:(2006.5——2006.9):准備階段。
⑴、確定課題名稱,研討撰寫課題方案,擬定試驗計劃。
⑵、成立課題實驗研究小組;
⑶、搜集相關理論資料。
⑷、課題組成員擬定實驗方案,准備申報,進行課題論證;
⑸、搞好課題前測。
第二階段:(2006.9——2006.12):確定研究實施方案
⑴、實驗開題並對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進行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培訓。同時認真學習《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等新課程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以及教育科研的理論與方法、案例研究的相關理論等,為本課題實驗的實施做好准備工作。
⑵、根據方案、課題實施計劃開展研究工作,根據各學科特點進行分解和細化。 編制研究目標細化量表。
⑶、認真作好記錄和階段性總結。
⑷、定期召開課題成員會議,解決研究中出現的問題。
第三階段:(2006、12—2007、7)研究的具體實施階段
⑴、探討課題的適用性;構建子課題模式 示範引導;全員參與;推廣深化
⑵、修改研究方案,調整研究方向。
⑶、構建學科子課題模式,進行全方位研究。
⑷、階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廣,促進研究深化。
⑸、階段性成果鑒 定、推廣、子課題模式構建。
⑹、聘請相關專家進行理論論證.
第四階段:(2007、9—2008、1)課題研究的矯正、成果總結和推廣階段
對研究過程出現的意外情況進行再研究 跟蹤調查
①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再研究。
②召開成果推廣和鑒定會。
③對研究對象進行定性評價。 統計數據,寫出相關的總結材料。
第五階段:(2008.3——2008.7)模式研究的總結階段。
⑴、撰寫研究總報告。
⑵、向上級申請課題的結題驗收,評估並總結推廣科研成果.
七、人員分工
課題組長:秦雯
負責研究方案的設計、研究報告的組織和撰寫。
課題組其他成員負責方案的執行、研究個案的收集整理。
八、預期研究成果:
1、 優秀課例、課件(光碟);
2、 教學設計集、論文集;個案集。
3、研究報告。
❷ 大學生支教有什麼意義
大學生選擇支教的原因
大學生選擇支教的原因 答案一 想去鍛煉一下自己
的確,支教是一項真正能夠鍛煉人的活動。因為,一般支教去的地方都是一些邊遠貧困的農村地區。我們都知道,農村當然比不了城市,交通、居住、生活等條件非常差,雖說近年來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對於那些大部分來自城市的大學生來說農村的生活無疑是很大的挑戰!到這些地方支教真的很能鍛煉他們的意志力。
答案二 增加社會實踐經歷
目前,大學生學業成績中都會包含社會實踐這一項,而參加暑期支教這項社會實踐活動,對於大學生來說無疑是獲得這項成績的好途徑。同時,又能增加閱歷,為自己的簡歷添上一項重要內容。
答案三 為了培養愛情
對於很多情侶來說,一起去農村地區支教,一同感受與城市不一樣的生活,一起吃苦,一起歡笑,這對增進他們之間的感情無疑是有很大幫助的。
答案四 想去為那裡的孩子做點什麼
只要我們懷著這樣的態度,單純的把自己的心交給一個地方,交給一群人,我想這時的收獲才是最大的。因為唯有一顆純粹的心靈,才能感受到支教這項事業帶給我們靈魂的洗刷與感動!
大學生短期支教的意義 大學生短期支教,一般時間從兩周到一個月不等,在這其間,這批充滿活力和陽光的大學生用自己的青春和熱情去感化這些孩子,將自己所學所得用到實處。同時,在大學生支教前期,很多大學生可能也會組織一些公益捐助活動,比如說一些文具,玩具之類的,在去支教的過程中帶給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