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如何看待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
據調查發現,60%的教師認為工作量太大,在所有問題中排居首位;64%的教師認為工作量適當、精力主要放在備課、上課上是生活中最開心的事情。
但現實生活中確實教師的工作量除正常的教學工作如備課、上課、批改大量的學生作業、與學生進行正常的交流外,還承擔了許多繁雜的非教學任務,如未考慮教師的機體承受能力而承擔過多的臨時交辦任務、一人多崗現象,鼓勵教師的「犧牲精神」,而忽視了維護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發展;倡導教師做科研型教師,人人搞課題,以及所謂的學科整合;及因師資匱乏等原因班主任不能享受減一半課時工作量的工作待遇等。
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有許多教師渴望可道理解,渴望得到救助支持,渴望得到心理咨詢,教師的心理健康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
⑵ 如何維護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對策
一、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1、開設專門課程 作為教育管理者的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又要從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對教師開展心理測驗與調查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教育活動。既要充分利用社會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又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化和學科化的傾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如:學校可以利用業余時間或寒暑假,利用繼續教育的形式讓教師接受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在校內引進專門人才進行授課。或者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包括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通過這種形式,幫助教師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還要對其進行心理上的調適和訓練。2、開展心理咨詢 所謂心理咨詢,是指根據個體心理特點與規律,運用心理學方法,幫助前來咨詢的人員排除各種心理障礙,使之能及時擺脫不利的心理困惑,回復到健康狀態。心理咨詢是維護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通過開展個別心理咨詢與輔導,可以幫助教師排解心理困擾,矯正不良行為和思想傾向。讓教師心理障礙問題有地方傾訴,有渠道宣洩,有人為之疏導勸誘,使他們走上健康從教的道路。 二、自覺保持愉悅的心境 哲學家馬克思曾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勞和痛苦,愉悅的心境是增進心理健康的靈丹妙葯。」豁達開朗、積極向上的愉悅心境是人們心理健康的基礎和保證。因此,教師在生活、工作中要力求做情緒的主人,有意識地培養樂觀、愉悅的心境。教師精神飽滿,充滿熱情,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學生的「上課厭倦症」,以自己輕松愉快的心境去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積極體驗。教師走上講台如同演員登上舞台一樣,應調節好情緒,忘掉自我,全身心地進入教師的角色之中。在課前,除了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還要穩定情緒,情緒過於激動,授課時會難以控制自己,思路會模糊,容易偏離教材中心,甚至會有失教師的身份說出一些過激的話來,造成極壞的影響。所以授課前如情緒激動或心情煩亂,可以閉目養神,摒棄雜念,遠眺窗外,或聽一段柔和的音樂。因為聽一曲歡快的曲子或觀賞一會綠葉鮮花,可以使情緒得到改善。長期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對養成良好的性格,保持樂觀、恬靜、愉悅的心境有著積極的效果。實踐證明:教師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緒,才能充分發揮教學才能,避免單純地說教,使授課內容及形式最大限度地生動、豐富起來。 三、主動調整心理需要 常言道:「心病需要心葯醫」,「解鈴還需系鈴人」,維持心理健康歸根到底還是靠廣大中小學教師自己。 教師自身應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積極預防、調控不良心理障礙和情緒,並學會主動去調整自我心理需要。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其「需要層級論」理論學說中指出:「人的心理需要是多層次的,它是產生活動的原始動力,是個體活動積極性的源泉。」一般說來,需要的強度與活動成正比。有了不合理的需要,並且不正視現實,只一味地聽憑無度而無望的慾望的引導,只能是自討苦吃,自尋煩惱。教師應有對事業的進取心和責任感,有較強的職業角色意識,並以此作為自我實現的心理需要,從而自覺地為此勤奮努力工作。如在職稱晉升、進修深造、福利待遇、工作安排等問題上,不從個人的立場上看待,而是全面衡量,客觀對比,合理評價,才能在「心理失落」時正確地對待自己周圍的一切,獲得心理上的自我平衡。如有位老師說:「我真倒霉,從今年開始參加評課要現場寫教案,評高級的條件也比以前苛刻得多,而且又不能分配住房,不能補課,還要參加業務上的培訓……」這個老師的心裡一直有這樣解不開的結,如果能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事物的發展趨勢,不斷地反省自己,與時俱進,那麼心理的疙瘩就會排除,這沉重的包袱就會慢慢地解開,得以健康的發展。 四、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 所謂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交往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上的關系。它是個人或群體尋求滿足交往需要的心理狀態,它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距離。 人際關系對人的心理健康起著很大的影響。人際關系不同,需要不同的心理適應,以保證心理健康。積極的人際關系適應,使人心情舒暢,工作關系團結協調,家庭和睦友好,有助於人的身心健康。人際關系失調,引起消極的心理適應,往往使人心情消沉苦悶,工作關系緊張,這必將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導致和產生各種心理疾病。 教師之間客觀存在「你上我下」、「擇優上崗」、「優勝劣汰」的競爭的狀態,同事之間的矛盾關系是形成教師心理壓力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教師之間如果建立融洽和諧的共事協作關系,不僅有利於教師的心理健康發展,促進彼此交往頻率提高,信息交流加快,而且也有助於優化育人的環境。因此教師要善於主動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自覺接受集體規范的約束。坦誠、豁達,真誠幫助別人,主動尋找與他人心靈溝通的紐帶,縮短與他人,與社會的距離。當與他人有矛盾時,學會設身處地的方式去體驗別人,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別人,避免出現判斷錯誤和不恰當的行為。只有在創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中,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才能。 五、建立心理狀況定期檢查和心理素質考核制度 建立心理狀況定期檢查和心理素質考核制度是維護教師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各中小學校可成立專門機構,聘請專業人員,採用通用的檢測量表或指標體系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測驗,並依據保密原則建立檔案,使教師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有選擇地調整自己的心理。使教師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完善自我,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認識自我,化壓力為動力,努力健全自我人格,完善自我,提高「耐壓」度。在客觀標準的形式下追求豐富多彩、健康活潑的精神世界。
⑶ 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壓力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教師,在我們岳陽市也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我們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承載著傳道、授業、解惑之職責,為社會培養著各種人才,在社會的進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近年來,社會給予老師的不理解甚至誤解還是很多,我們老師也認為這個行業壓力越來越大。我的身邊還有些人說:「當老師好,當老師多輕松嘍,錢多,假多。」我想一些人沒能真正理解教師這個群體,沒能真正體會作為教師這一職業的壓力,沒能真正了解教師的不容易。
1、城裡競爭激烈 憂心住房
城市優越的條件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各方面優秀的教師的聚集,說城市裡的學校聚集了教師界的精英一點也不為過。而在精英隊伍中工作,這本身就是一種壓力,一種激烈的競爭壓力。稍有不順,就有可能被淘汰。
城市工作環境好,大家都嚮往,但城市的消費高卻也是人所共知的。雖然城市裡的老師的工資幾年來已有所上漲,但面對於那飛速上升的房價,作為教師,就那一兩千元的月收入,何時才能買上城裡的昂貴的住房呢?如果單位沒有住房福利和補貼,老師們辛苦一輩子,也許也頂不過那幾十方米的房子。這樣的收入與房價比,教師們憂心住房問題也就再正常不過了,他們因此而產生的憂慮和壓力也可想而知了。
2、農村教學任務重 生活清貧
與城市相反,農村的學校,一般都是在缺編下運作的,雖然社會中就業一直都不容易,但就農村學校的就業條件,要留住一個老師卻也不容易,要留住一個好老師更是難上加難。
但學校的任務卻不能因為老師的不足而減少,即使老師不夠用,也不得不讓有限的師資去完成應該完成的任務。於是一個老師擔任幾個科目,一個老師做著幾個老師的工作的事情也就發生了。工作量大,這是農村教師的事實,困擾著我們的還有我們的與生活相關的收入和業餘生活。還有農村學校往往是寄宿學校,老師們早上六點起,晚上十點才睡,真的很累。
⑷ 有關教師心理健康的!高分懸賞!
http://www.hpe.com.cn/HPWEB/Sample/Detail.aspx?id=&Item=EcationTechnology&Code=112
握住快樂的金鑰匙
——合理認知與教師心理健康
一
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聖的職業,它維系著千百萬孩子的健康成長,維系著千百萬家庭的幸福快樂,因而應該是最蘊含生命力和創造性、充滿幸福和歡樂的職業。然而,筆者2000年5月用SCL-90精神症狀自評量表對我縣小學教師進行大樣本測查,發現近三分之二的小學教師至少存在某一方面的精神症狀,有四分之一的小學教師存在五方面以上的精神症狀,其中有少數教師程度已相當嚴重,直接影響了工作質量和生活質量。
社會發展使得教師成為越來越令人羨慕的職業,同時也使得教師成為越來越令人心力交瘁的職業。這種尷尬使不少中小學教師長期處於類似「心理感冒」的一種「亞健康」狀態中,不僅導致早衰甚至早逝,並且彌漫性地投射到學生身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許多研究表明,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治標」又要「治本」,這個「本」就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然而,目前要靠政府和社會的力量在短期內大幅度改善教師的生存狀態是不大可能的。在外界條件無法根本改變的情況下,教師自己是否無能為力了呢?
筆者認為:在目前的壓力狀態下,幫助教師掌握心理保健的知識和方法,學會自我調節,自我緩釋,自我放鬆,自我成長,對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出於一種「助人自助」的神聖感和使命感,筆者和同事一起在城鎮、農村、山區各選擇一所學校,進行「教師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行動研究。
我們提出了一些支柱性的口號:
「我們沒辦法改造客觀世界,但是我們有辦法改造主觀世界。」「幸福是一種感覺,快樂不快樂全在於自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我們壓垮,只有自己才會把自己壓垮;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我們打倒,只有自己才會把自己打倒。」
我們把可讀性很強,操作性也很強的心理健康自學材料發給教師,要求他們自學、自省、自悟;
我們每月一輪頂風冒雨深入三所學校作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我們布置教師運用所學心理學知識做書面認知作業;
我們要求教師睜大眼睛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快樂;
我們讓教師根據不同的情緒困擾開展小組討論,在交流與合作中緩解心理壓力,促進人際交往,解決共同問題……
⑸ 學校如何填寫河南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需求情況調查表
學校如何填寫河南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需求情況調查表
具體的表格樣式是什麼?
《心知識》集團編輯部專業為大家解決心理學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難題。
⑹ 教師心理健康研究論文
開展心理健康課題研究可以加快提高新參加工作的教師的業務能力 ,使之盡快熟悉學生的心理狀況並適應教學工作的需要,也為其今後的進一步成 長打下基礎。可以提升骨幹教師的能力,使其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發揮專長, 結合其原有的教學... www.wsdxs.cn/html/xinlixue
採納哦
⑺ 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壓力應對
1、體制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關注挑戰著教師的心理。教育行政部門近幾年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越來越多,且越來越高。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已進入全面的改革,職稱評定、教師聘任、末位淘汰、按績取酬等,在教師中形成必須排序的現狀。這種排序,讓教師們與之相應的壓力隨之加大。學校方面也給教師施加了很大壓力。由於高考和中考的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對學校好壞的評價標准多以升學率高低、考入名牌大學和重點高中的多少來衡量,這就造成學校不得不為教學質量而給教師加壓。這促進了教師總體素質的提高,也給教師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2.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過高,也無形中加重了教師的心理負擔。出於傳統的「名師出高徒」影響,許多家長把希望寄託在教師的身上。家長們在為孩子擇師時的標准非常苛刻,他們希望老師年富力強、有教學經驗,希望老師是名師等等。隨著家長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對教師的要求也日益攀升;現代社會使得學生視野開闊、信息量大,教師在許多方面不再「聞道在先」,威信受到一定的沖擊和動搖,無形中向教師工作提出了挑戰。
3.教師職業本身具有很大的壓力。教師自己力求「敢為人先」,「追求完美」,致使不斷自我加壓。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知識的不斷更新,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老師的觀念和知識並不能完全讓學生滿足,特別是在日益嚴峻的升學壓力下,一些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能力表示懷疑,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中小學教師們的主要負擔。
此外,部分教師也受到自身性格的制約。許多教師整天忙於工作,無暇充實自己的生活。有的教師除了看書、學習,沒有業余愛好、沒有休閑場所,緊張的工作情緒得不到放鬆;還有的教師自身性格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內心焦慮、嫉妒、孤獨無法排遣。
二.中學教師心理問題的現狀及表現
1、焦慮。教師作為一個社會群體,正在成為高壓力人群。近幾年來,隨著學生高峰期的來臨,中學各班容量大多在60人以上,中學教師除了正常上班外,還要面對中考、高考的升學壓力。據我們對教師的工作負荷調查,有30%的人認為非常重,46%的人認為很重,23%的人認為一般,只有1%的人認為很輕。長期巨大的壓力,超負荷的工作使教師極度緊張、焦慮。
2、抑鬱。雖然新課改已經進行了三年,但評價體系還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功利化的教育觀、高升學率的質量觀、高學歷的人才觀,依然使教師承受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像三座大山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同時近年來,教師崗位競爭十分激烈,量化考核、職務職稱評定、競爭聘任上崗、末位淘汰等措施,使不少失敗的教師心理失衡、精神不振、抑鬱沮喪。
3、倦怠。教師時刻處於育人和個人事業沖突之中,部分教師為體驗成功、追求個人發展逐漸失去了對教育工作的興趣、熱情,或「經商下海」,或「考研深造」;教師職業地位、經濟待遇的低下,也使部分教師自暴自棄、牢騷滿腹,失去了對教師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評價的滯後性,使教師付出與獲得之間有時不成比例,難以立竿見影,所有這些使教師產生職業倦怠。
4、交際不適。教師的人際交往以師生交往為主,多處於校園之中,人際關系單調、狹窄,教師群體成為孤立、封閉群體,與社會聯系、參與社會活動較少。據調查,教師在校內除工作關系外,經常與他人交往的只有6.99%,在校外與他人經常交往的只有14.69%,且在人際交往中有不適感覺,表現出固執、偏激、好為人師等不良傾向。
三.教師心理問題的解決途徑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學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長的支持與關心能有效地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減少教師心理問題的發生。就教師自身而言,教師的信念和職業理想是教師在壓力下維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而通過學習與運用壓力應對技術,教師心理健康有望得到有效的 促進。
1、優化「大環境」,解除教師後顧之憂。滿足教師成就感。
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師工資水平,改善教師工作條件,滿足教師合理的要求;要認真履行《教師法》,確保教師享有法律賦予的全部權益,提高教師職業威望,真正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社會要更新質量觀、人才觀,為素質教育、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大環境;要為教師創造更多的自我實現的機會,滿足教師成就感。
2、放寬「小環境」,給教師松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學校要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信任教師,搭建教師發展的平台,推行民主化管理,使教師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要樹立科學評價制度,給教師松綁減負,拓展教師生活空間,充實自我、調節生活;要嚴格限制班容量,逐步實施小班教學,確保教師法定的休息、娛樂時間,定期為教師舉辦心理講座、開展心理咨詢,使教師與時俱進,放飛心情。學校應該幫助教師找出並且消除那些不必要的壓力來源,如額外的工作任務、過多的會議、不合理的考評制度等等。此外,學校和校領導應採取一種重用和關懷相結合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對教師提出業務上的高要求,另一方面也時常給予能夠滿足教師們個人需要的激勵,建立積極、和諧的組織文化氛圍,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健康教育與健康監控,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3、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自我概念,正確地了解自己,確認自我價值,並接受自己。
很多教師由於自我認知偏差,不能正確把握自己,帶來諸多心理問題,甚至形成心理疾病。作為教師本身,首先應該養成知壓、減壓的習慣,了解自己面臨的壓力,主動幫助自己應對壓力。其次,學習一些壓力管理策略,如認知重建、設立合理的目標和期望、掌握一些時間與目標管理策略等等。最後,對於工作繁重的教師,有必要掌握一些身體放鬆策略:如進行適當的運動和肌肉放鬆,每次30分鍾左右;多聽優美的音樂,以緩解不愉快的心情,煩躁不安時,可聽舒緩的輕音樂,抑鬱焦慮時,聽一些激盪的交響樂;選擇一個安靜的場所,閉上眼睛冥想,使自己逐漸進入一種舒緩、寧靜的氛圍中,融入自然,忘卻煩惱。或者,也可以在不幹擾別人的前提下把情緒適當排解出來。例如心情不舒坦時,痛哭一場或捶打枕頭,以避免在重要時刻把不適合的情緒表露出來。對於自己無法解決的情緒矛盾,可以求助正規的心理咨詢機構,及時化解情緒障礙,以免影響身心健康。因此,如果一個教師能正確認識自我,接受自我,揚長避短地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並體現自身的價值。
4、建立心理狀況定期檢查和心理素質考核制度。
學校可成立專門機構,聘請專業人員,採用通用的檢測量表或指標體系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測驗,並依據保密原則建立檔案,使教師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完善自我,在客觀標準的形式下追求豐富多彩、健康活潑的精神世界。因此我認為學校在管理上應加強人文關懷,建立教師心理輔導室,為教師排憂解難。具體做法有:(1)指導教師有效駕馭心理壓力的方法,增強其心理防衛能力;(2)引導教師合理思維,多進行正向思維與客觀思維,改善人際關系,減少沖突與矛盾,減少消極情緒;(3)鼓勵教師多參與群體與社會活動,擴大心理交往空間;(4)鼓勵教師在繁忙中求休息;(5)協助教師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空間。學校和教師的互動,有利於教師自身的心理調節和保健,有利於教師的身心健康,有利於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
總之,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師的心理健康更為重要。沒有身心健康的教師,就談不上教育的進步。面對種種壓力和挑戰,教師急需發展自身的承受能力。在發展過程中,教師難免會遇到各種心理問題,有問題是正常的,無可厚非,應該正確對待,而教師職業的重要性,使教師的心理健康應受到全社會的重視。
⑻ 小學教師有常見的心理問題怎樣解決
一、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1、開設專門課程
作為教育管理者的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又要從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對教師開展心理測驗與調查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教育活動。既要充分利用社會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又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化和學科化的傾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如:學校可以利用業余時間或寒暑假,利用繼續教育的形式讓教師接受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在校內引進專門人才進行授課。或者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包括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通過這種形式,幫助教師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還要對其進行心理上的調適和訓練。2、開展心理咨詢
所謂心理咨詢,是指根據個體心理特點與規律,運用心理學方法,幫助前來咨詢的人員排除各種心理障礙,使之能及時擺脫不利的心理困惑,回復到健康狀態。心理咨詢是維護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通過開展個別心理咨詢與輔導,可以幫助教師排解心理困擾,矯正不良行為和思想傾向。讓教師心理障礙問題有地方傾訴,有渠道宣洩,有人為之疏導勸誘,使他們走上健康從教的道路。
二、自覺保持愉悅的心境
哲學家馬克思曾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勞和痛苦,愉悅的心境是增進心理健康的靈丹妙葯。」豁達開朗、積極向上的愉悅心境是人們心理健康的基礎和保證。因此,教師在生活、工作中要力求做情緒的主人,有意識地培養樂觀、愉悅的心境。教師精神飽滿,充滿熱情,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學生的「上課厭倦症」,以自己輕松愉快的心境去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積極體驗。教師走上講台如同演員登上舞台一樣,應調節好情緒,忘掉自我,全身心地進入教師的角色之中。在課前,除了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還要穩定情緒,情緒過於激動,授課時會難以控制自己,思路會模糊,容易偏離教材中心,甚至會有失教師的身份說出一些過激的話來,造成極壞的影響。所以授課前如情緒激動或心情煩亂,可以閉目養神,摒棄雜念,遠眺窗外,或聽一段柔和的音樂。因為聽一曲歡快的曲子或觀賞一會綠葉鮮花,可以使情緒得到改善。長期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對養成良好的性格,保持樂觀、恬靜、愉悅的心境有著積極的效果。實踐證明:教師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緒,才能充分發揮教學才能,避免單純地說教,使授課內容及形式最大限度地生動、豐富起來。
三、主動調整心理需要
常言道:「心病需要心葯醫」,「解鈴還需系鈴人」,維持心理健康歸根到底還是靠廣大中小學教師自己。
教師自身應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積極預防、調控不良心理障礙和情緒,並學會主動去調整自我心理需要。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其「需要層級論」理論學說中指出:「人的心理需要是多層次的,它是產生活動的原始動力,是個體活動積極性的源泉。」一般說來,需要的強度與活動成正比。有了不合理的需要,並且不正視現實,只一味地聽憑無度而無望的慾望的引導,只能是自討苦吃,自尋煩惱。教師應有對事業的進取心和責任感,有較強的職業角色意識,並以此作為自我實現的心理需要,從而自覺地為此勤奮努力工作。如在職稱晉升、進修深造、福利待遇、工作安排等問題上,不從個人的立場上看待,而是全面衡量,客觀對比,合理評價,才能在「心理失落」時正確地對待自己周圍的一切,獲得心理上的自我平衡。如有位老師說:「我真倒霉,從今年開始參加評課要現場寫教案,評高級的條件也比以前苛刻得多,而且又不能分配住房,不能補課,還要參加業務上的培訓……」這個老師的心裡一直有這樣解不開的結,如果能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事物的發展趨勢,不斷地反省自己,與時俱進,那麼心理的疙瘩就會排除,這沉重的包袱就會慢慢地解開,得以健康的發展。
四、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
所謂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交往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上的關系。它是個人或群體尋求滿足交往需要的心理狀態,它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距離。
人際關系對人的心理健康起著很大的影響。人際關系不同,需要不同的心理適應,以保證心理健康。積極的人際關系適應,使人心情舒暢,工作關系團結協調,家庭和睦友好,有助於人的身心健康。人際關系失調,引起消極的心理適應,往往使人心情消沉苦悶,工作關系緊張,這必將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導致和產生各種心理疾病。
教師之間客觀存在「你上我下」、「擇優上崗」、「優勝劣汰」的競爭的狀態,同事之間的矛盾關系是形成教師心理壓力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教師之間如果建立融洽和諧的共事協作關系,不僅有利於教師的心理健康發展,促進彼此交往頻率提高,信息交流加快,而且也有助於優化育人的環境。因此教師要善於主動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自覺接受集體規范的約束。坦誠、豁達,真誠幫助別人,主動尋找與他人心靈溝通的紐帶,縮短與他人,與社會的距離。當與他人有矛盾時,學會設身處地的方式去體驗別人,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別人,避免出現判斷錯誤和不恰當的行為。只有在創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中,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才能。
五、建立心理狀況定期檢查和心理素質考核制度
建立心理狀況定期檢查和心理素質考核制度是維護教師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各中小學校可成立專門機構,聘請專業人員,採用通用的檢測量表或指標體系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測驗,並依據保密原則建立檔案,使教師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有選擇地調整自己的心理。使教師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完善自我,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認識自我,化壓力為動力,努力健全自我人格,完善自我,提高「耐壓」度。在客觀標準的形式下追求豐富多彩、健康活潑的精神世界。
⑼ 如何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說:「作為一位教師,他要麼是在幫人,要麼就是害人。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中小學教師對他們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心理健康如果出了問題,給學生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因此,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比他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更具重要性。國內近年來的研究顯示,中小學教師的身心健康狀況低於普通人的水平。這讓我們為中小學教師的身心健康狀況擔心,也為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擔憂。教師的職業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並重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適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祥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認為教師心理健康的標准包括五方面:一是對教師角色的認同,教師只有對教育工作有熱情,才能更加的投入工作並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二是教師要了解實時的教育政策,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三是能在教育界建立和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四是具有穩定而積極的心境;五是能夠進行創造性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要懂得如何調整自己,學會如何去面對自己的工作,如何使自己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在這我將聯系自己的實際來談談自身對心理健康的維護!(一)要有正確的自我意識,凡事首先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讓心大一點: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變大了,所有的大事都變小了。很多的事情往往都是自己把它給想得太復雜了,千里之行始於腳下,萬事開頭難……這些告訴我們的是事情的開始或許有點難度,但只要平心靜氣的把心放寬一點,放大一點千里之行也不過是難在第一步,萬件事也不過是第一件事情難完成。再大的事情也不過如此,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心釋放出來,要看到這大千世界的氣象萬物。死死的握住你的雙手,你什麼也沒抓住,伸出你雙手你就擁有的整個世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二)必須加強身體鍛煉。心理健康其實與身體健康也是有一定的聯系存在的,現代的教師不應當追求自己身心都健康。多做戶外運動,提高自己的保健意識,注意飲食的結構,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選擇運動方式,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心理健康起著很大的影響。(三)學會簡單化生存人生的追求是什麼?如果要說起來有很多金錢,名譽,地位,有太多太多,但作為老師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點,讓自己的人生追求簡單化:有個伴、有個窩、有點錢、有好友!(四)確立對自己的信心人的毛病是不相信自己,因此總看別人。要正確的認識自己、接受自己並且要相信自己,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優點和特長,學會揚長避短才是正確看自己。(五)永保一顆平常心對生活、對工作、對自己、對別人,都不要有過高的要求。面對生活工作上的種種困難,我們都要以平常的心態去面對,只要盡力的去付出,結果也不過成功或失敗。成功了內心充滿了喜悅與成就感,可這種感覺又能持續多久?失敗了帶來的是痛苦與失望!其實無論成功或者失敗,我們都應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既積極主動地做事,對任何事情都要盡力而為,但又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都完美,始終保持從容淡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