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在專業化發展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主要問題歸復納為以制下幾點:
(1)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尚未建立;
(2)現代健康的觀念尚未樹立,全民健身的氛圍尚未形成,科學的教育觀、成才觀尚未深入人心;
(3)學校和社會還普遍存在重智育、輕體育,重營養、輕鍛煉,重訓練、輕教學,重技能、輕體能的傾向;
(4)應試教育造成學生負擔過重,許多孩子在補習班、輔導班中疲於奔命,體育與健康被忽視。
⑵ 也談如何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
——聽專家咸慧講座有感 昨天上午,全縣教學骨幹濟濟一堂,聆聽臨沂十六中校長咸惠所作的關於「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的專題講座。只聽咸校長的一系列頭銜就足以讓人肅然起敬,待聽完咸校長的報告,我恍然明白這位令人肅然起敬的專家其獲得的各種榮譽毫無虛名,皆是她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不斷追求、不斷努力獲得的。這位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之路,足以讓我們好好的對照、反思。 1.在教學實踐中實現專業發展,抓住教學的關鍵問題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在教學實踐中實現的,不能離開語文教學奢談自己的專業發展。在當前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特別是在課程標准修訂後,教師應該抓住語文教學的關鍵因素,在落實課程標准提出的教學建議的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水平。 2.在自身修養中實現專業發展,要堅持讀書。 教師還要在實踐的基礎上讀書學習,對豐富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和提升,要從經驗型教師轉變成研究型教師。隨教而讀。隨教而讀是什麼,就是結合自己要教學的內容,開展自己的讀書活動。教師在這個學期要教哪些文本,不要只讀教材和教師用書。只靠一本教師用書,把教師用書的內容搬到教材上,然後拿這個教材教學生,這樣的語文課,真正的對話過程不會發生。所以,教師多讀讀與教材相關聯的文章,就能幫助教師深入地理解文本。這樣長期堅持下去,教師自己解讀文本的能力就會錘煉出來,教師在課堂和學生的對話就更有品質,更有深度。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常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就要求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師要尋求專業化知識的源頭活水,要反復不斷地讀書。歸根結底,主動發展的意識是關鍵。找機會提升自己,同時也提高教學的效率。
⑶ 誰有小學教師個人素質現狀分析和個人專業化成長設想
福和希望小學教師個人發展規劃
一、現狀分析:
(一)、社會背景分析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提升,對教師的理論素養、個人素質及教育教學觀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與新課改同行,適應新課程要求,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專業知識、技能,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究、積累、更新,促進自我的發展。
(二)、自我分析:
1、個人優勢分析:
2、個人不足剖析:。
二、二年發展規劃總目標:
「多做」、「多想」、「多聽」,在未來的三年時間中,不斷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改善自身的壞習慣,將自己改變成一名主動學習者,使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具有親和力、輕松、快樂、幽默的老師,並逐步將自己打造成吃苦耐勞型的教師,使自己的課堂成為詩意的課堂,是學生嚮往的精神家園,並能和學生共同學習成長,滿足學生成長和走上社會的實際需要。
三、二年發展規劃實施階段
(一)、實施的第一階段(二00六年九月——二00七年九月)
1、第一階段的達成目標:
2、第一階段的實施措施
(1)、提升自身文化素養,無論是作為管理者還是作為一名教師,都必須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在工作中才能得以游刃有餘,得心應手。
(2)、做一名快樂、輕松、幽默具有親和力的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向身邊優秀的教師學習管理經驗,及時積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總結經驗、教訓,讓自己「生活化、情景化」的課堂教學真正做到實效性。
(3)、學會做一名「善於反思、勤於積累」的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及時進行反思,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把學生的做人教育放在首位,樹立為學生一生負責的理念,培養人、塑造人,形成自己獨有的工作風格。
(4)、積極主動參加信息技術的學習,提高其應用能力。
(5)、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使自己在閱讀量和閱讀面上有所突破,能主動閱讀有關教學雜志和教育專著,認真做好讀書筆記。
(6)、積極參與各項課題研究,認真參加各種專業培訓或講座學習活動,認真撰寫日記和論文。
(7)、緊密與組內教師團結協作,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做好領導和教師之間的橋梁角色,促進學校與教師關系的良好狀態。
(8)、深入了解學生的世界,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是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9)、堅持教學相長,在師生交往中發展自己,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增強自己的管理能力。
(10)、讓自己多學:除了向書中學習外,還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向名師學習,與名師結對。
(二)實施的第二階段(二00七年九月——二00八年九月)
1、第二階段的達成目標:
2、第二階段的實施措施
(1)、提升個人修養,做有品位的教師。用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人文素養,廣播的知識積淀影響學生,實質性成高尚的品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繼續實施「多做」、「多想」、「多聽」。
(2)、做一名業務上、教學上都過硬的教師,養成善於學習、樂於學習、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為自己打造一個具有多元化知識結構的人。善於思考,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再上一個台階,爭取機會參加區、市級優質課評比。
(3)、做一名輕松、快樂的受歡迎的老師,向優秀班主任學經驗,與名師結對學實踐,學習他們的嚴於管理、愛生如子;民主化管理;教學和管理同步齊下;課堂教學的氛圍和教學機智……,使自己具有一定的管理班級的能力,做到時時處處以班主任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
(4)、做一名「善於反思、勤於積累」的老師,對自己的教學工作的失敗與成功注意積累,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反思。
總之,在今後的實踐中,我會繼續努力工作,以真摯的愛,真誠的心,以及有個性的課堂教學風格吸引學生,打動家長。面對新課改,我時刻告誡自己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絕平庸,注重自身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才華和愛心奉獻給學生,奉獻給教育事業。
我規劃自己,讓工作高效有序;我成就學生,也一樣成就自己。
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當好人梯,對教育事業忠貞不二、矢志不渝、無怨無悔,用良好的師德去影響教育學生,對同事坦忱熱情,對學生愛護真誠,有一顆無私的愛心,能與同伴團結協作,能主動關心他人,先人後己、一身正氣、不隨波逐流,能與時俱進,有獨特的人生追求,使自己幸福地走在教育的路上;有著10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能夠勝任各年級的語數教學工作;積極參加教育科研活動,並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教育教學工作有條理、有計劃。
10幾年來,課堂教學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在課堂教學方面,雖掌握了一些先進的課改理念、方法,但卻不能做到每節課都游刃有餘、得心應手。我將努力不斷改進課堂教學,形成輕松、高效的課堂教學風格,信息技術方面盡力做到獨立製作課件等。信息技術方面有待於進一步學習和提高。做事毛躁不夠細致,性格脾氣不夠好,有待於改進
爭取向黨組織靠攏,必須取得本科學歷,爭取評上市骨幹教師,評上小高,努力爭取有個人負責的市級課題,爭取每學期一篇論文獲獎或發表,每兩周寫一篇較有質量的教學反思,每一學期至少上一節研討課,爭取合格率100%,優秀率較高,100%的學生有進步,我將拚命全力以赴。深化課改,落實「生活化、情景化」課堂教學理念,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視認知過程重情感的培養。
繼續深化第一階段的達成目標規劃,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盡力做到2~3篇論文能獲獎或發表,課題研究能有所收獲。課堂教學也要有新的變化,更應有新方法、新思路、新策略,讓自己的課堂成為詩意的課堂,同時也成為孩子們所嚮往的的一片樂土。繼續嚴格要求自己,哪怕再苦再累,也一定要堅強地挺住。
⑷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新課程標准,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提升自我專業水平,提高教學實踐能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呢?我個人認為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一、要有耐心、愛心,關心學生,關注學生
小學時期是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個性中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特徵,如性格和自我意識等都是在小學階段迅速發展健全。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要我們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個性特點,知道他們的真正需求對症下葯,就可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1.小學生自我評價能力進一步發展
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逐漸健全,自我評價的穩定性增強,已經有一定的道德判定標准,對人和事物也有了自我評價的能力,但是,自我評價意識還比較薄弱,這就要求教師針對小學生的弱點進行有耐心的輔導。比如,課間游戲遇到爭執、同學間產生矛盾等都需要教師有耐心地進行疏導幫助。
2.小學生的情緒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漸豐富而發展
小學生在家受到家長的愛護,來到學校受到教師的重視。隨著年級的升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要求擺脫家長和教師的控制,獨立性越來越強,但自製力與持久性呈下降趨勢,缺乏果斷作出判斷的能力,所以,作為小學教師,要關心學生,關注學生的細微變化。比如:開家長會及時與家長溝通學生的學習情況,聽取家長反饋學生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3.小學生的求知慾不斷發展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學習、環境的適應能力等求知慾,在整個小學階段都是在不斷發展,教師要運用好,採取正確的引導方式,多關注學生。比如,備課時可收集一些熱點話題,尤其是小學生比較關注的熱點,授課時可穿插進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授課目標。
二、教師之間學習好的教學方法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師間的相處很重要,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同時也隨時以他人的缺點引以為戒,與人為善,多看他人的長處、優點,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提高自身修養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條件。
比如:教師之間課下可多溝通,及時分享教育案例、教學心得,加強新觀念的學習,提升教學境界,針對好的教學方法、授課方式等要虛心採納,如果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要及時改正,通過自我反思,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因此,教師必須終身學習,終身發展,要熱愛工作、熱愛同行、熱愛生活,還要不斷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超越自己,提高教書育人的實踐專業水平。
三、領導應該多聽課,提出意見建議
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一個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首先,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結合自己的個性,走出一條創新教學之路,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老師有了創新意識,就會力圖在教學中體現。於是,老師的創新教學行為就會成為一種自覺的能動的行為。
其次,領導可多聽課,對教師教學方式方法提出意見和建議,比如:學校組織公開課的學習、優質課的分享等,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關注教師疾苦,從精神上關懷,在生活上關心,充分調動小學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總之,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對待小學階段的學生,要有耐心,有愛心,及時關心、關注學生。樹立崇高的教師專業理想,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努力鑽研學科知識,提升專業水平。
⑸ 教師如何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
一、學習:實現自我超越。未來的教師應當成為學習型的人,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學內容,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並以積極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學技藝指導學生學習。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更新觀念、充實知識、掌握方法,在客觀審視現實的同時不斷超越自我。 1、要確立現代化學習觀。面對新課程,教師應樹立全新的學習觀,學會終身學習,適應未來教育的發展需要;學會創新學習,能夠把知識轉化成智慧,在實踐中形成新的方法論、價值觀;學會利用網路進行學習、交流和研究,快速完善和更新自我,加快自身的專業發展的進程。 2、要採用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教師要通過自主學習,及時更新知識結構,保持專業知識的先進性;通過團隊學習,發揮群體優勢,從而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通過探究學習,改進教學行為,革新教學策略和方法,朝著「教育專家」的目標發展。 3、要博學多才。教師應學習普通文化知識、專業學科知識、教學法知識和優秀教師的個人實踐知識,學習語言表達技能、教學組織技能和教育科研技能等,重點提高核心教學能力,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技術,既做「專才」又做「通才」,從而使自己能夠勝任新課程教學。 二、實踐: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的假設、成見,甚至圖像、印象。在教育工作中,它影響著個人如何對待外在客觀世界,如何採取行動,決定自己什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什麼時候做,到底怎樣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須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自覺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反思、研究、創新中不斷修正、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1、要開展行動研究,反思教學實踐。教師要為行動而研究,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找到科學理論的依據,提高教學實踐的科學性;要在行動中研究,反思教學實踐的全過程,在實際行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改善實踐行為;要對行動進行研究,每次行動之後對整個行動進行深刻反思,增強新課程改革的體驗,總結教學實踐的基本規律,提煉和升華教學經驗,形成自己的典型案例和教育故事。 2、要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實踐技能。新課程教學與傳統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為了適應新課程實施的需要,教師應改革課堂教學目標及活動設計,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情感體驗,提高自身組織教學活動、調控教學過程的能力;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創設支持學生學習的環境,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多樣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改革課堂教學評價,關注學生差異,從學生的參與度、交往度和達成度等方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革課堂教學技術,運用多媒體組織教學,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大腦「動」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提高自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3、要追求實踐智慧,富有教學機智。新課程教學具有動態生成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具有實踐智慧,能科學調控,也能即興創造,使課堂教學成為智慧探險的過程,引導學生開放性地吸納知識;要堅持回歸生活、回歸自然、回歸社會的原則,創設貼近真實生活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使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要靈活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突發事件,追求實踐智慧的生成和提升,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 三、培訓:建立共同願景。教師的共同願景是實現專業發展。為此,中小學教師應積極參與新課程培訓,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培訓目標的達成休戚相關,自覺地把專業發展的共同願景和培訓目標緊密聯系起來,加快角色轉變,改進工作方式,始終實現專業提升。 1、要加快角色轉變。面對新課程,教師要確認自己新的身份,成為學習的組織者,認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要由知識的傳遞者轉變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做教學實踐的反思者,在教學中發現自身不足,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既探索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可行途徑,又力爭把成功的教學經驗上升為教學理論。 2、要加快轉型步伐。隨著社會主義市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中小學教育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這就必然要求中小學教師通過培訓實現自身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具體說,就是由教育型轉向專業型,由經驗型轉向創新型,由修身立業型轉向教書育人型,由教學封閉型轉向開放型,由單一教學型轉向教學、教研、科研型,由學科知識型轉向綜合知識型,由注重知識傳授型轉向素質培養型,由傳統的個人奮斗型轉向現代的團隊合作型。 3、要加快專業發展。新課程的實施要求廣大教師提高專業化水平。為此,教師要通過培訓拓展專業知識,加深對課程知識、學生知識和教學知識新內涵的深刻理解,拓寬有關人文、科技、環保等方面的知識;要提升專業技能,重點提高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協調人際關系與溝通表達的能力,提高問題解決與行動研究的能力,提高創新思維與實踐的能力,提高批判性反思與自我發展的能力;要健全專業情意,確立為學生發展服務的觀念,形成崇高的道德情***和遠大的教育理想,規范職業道德和教育行為。 四、合作:整合團體智慧。團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教師要實現共同願景,就必須通過合作來發揮團體智慧。在合作中,每一個教師都可以自由交談,並且要在思想碰撞中發現別人的遠見,發現有礙團體發展的消極因素,進而通過發揮集體的智慧優勢來加以解決。那麼,教師之間如何通過合作與交流來整合團體智慧呢? 1、要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教師合作的最常見的方式。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可以整合團體智慧,形成高質量、高水平的教案。為了防止集體備課流於形式,教師要在個人自備的基礎上參加集體議課,在集體議課過程中交談自己的觀點、困惑和建議,也傾聽別人的看法、想法和感受,在議課中形成比較完善的教學思路;要與同事合作,共同探討集體議課中出現的問題,設計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要對集體議課後所形成的參考教案進行個性化修改,形成符合自己和本班學生實際的教案。 2、要加強互動研討。互動研討是一種合作性的教研形式。教師通過互動研討可以加強教師間的交往、溝通與合作,實現教學經驗的共享和教學技能的共同提高。為此,教師要參與集體性聽課活動,在討論中把自己聽課的收獲、感悟和困惑都提出來,就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與其他教師一起探求解決的方案;要分享別人的經驗,分析別人的成功和不足之處,以取長補短;要善於和專家交流、對話,共同分析教學研究中的重點、熱點問題,接受專家的先進思想和正確建議,以獲得專業引領。 3、要加強課題合作。課題合作是一種高層次的教師合作方式,要求教師齊心協力,共同攻關。這就意味著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研究能力,又要具有較高的組織協調能力。為此,教師要參與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與實驗,與同事、專家一起合作攻關,提高自身的研究、合作、協調等能力;要承擔有關新課程改革的課題實驗任務,和同事一起探索新課程教學的科學策略和方法;要就本學校新課程改革中的實際問題,和同事一起研究解決;要加強與學生、家長、教育管理者的多邊合作,有效地開展教育科研活動。 五、研究:學會系統思考。系統思考是以系統動力學為理論基礎的一種思考方式,它要求人們掌握問題整體運作的本質,以提升組織整體運作的群體智力。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要學會系統思考、科學研究,從宏觀視角動態把握課堂教學的進程,及時吸收學生的反饋信息,密切關注、深刻洞察學生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漸變,用系統的、發展的、鼓勵的眼光支持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1、要學會系統思考。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從整個教育系統著眼,對教學體系進行思考和改革。因而,教師要學會系統思考,對教學進行整體改革,能從實施新課程、促進學生發展的宏觀角度分析問題,對研究所涉及的各種因素進行整體考慮,科學設計研究的程序和策略;要對研究的課題或問題設計科學的方案,從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甚至成功學、美學、哲學等視角考慮研究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要從目標設計、情境營造、活動組織、策略選擇、模式運用、評價實施等環節全面研究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要學會教學研究。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成為學科知識的專家,還要求教師成為學科教學的專家。教師要成為教學專家,就要從學生的實踐情況出發,研究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研究新課程實施給課堂教學帶來的變化,研究教學實踐的改善等;探索新課程教學的基本方式,探索新課程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索新課程教學的常規要求等;要關注學生的認知差異、知能水平和學習方法,關注學生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關注學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點滴進步。 3、要學會教育科研。新課程倡導教師作「研究者」。教師只有通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學研究的層次,拓展研究領域的深廣度,逐步成為一個真正的研究者。
⑹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校本實施途徑與策略有哪些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校本實施途徑與策略 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最便捷有效的途徑是實施有效培訓策略,開展校本培訓。 校本培訓是以問題為切入點,以教師的迫切需求為培訓內容,以教師自覺參與,主動發展為原動力,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教師自身發展為最終目標。為了提高對語文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開展校本培訓中,採取有效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1.模塊培訓策略 按著教師專業發展領域,把校本培訓內容劃分成不同的模塊,以模塊的方式向教師進行培訓,按著這種形式,把培訓內容劃分為師德培訓、學科知識培訓、教育教學理論培訓、教育教學技能培訓。 2.全員培訓策略 (1)是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縣級以上主管部門組織的通識培訓,學科培訓。(2)是通過觀看錄象講座,請上級教研員進行課改理念,學習方式,評價策略方面的講座。(3)是學校主管業務的領導組織教師研究、學習、討論、領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程標准》等有關理論精髓,樹立了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 3.行動研究策略 行動研究是校本培訓主要策略之一,簡單地說行動研究就是教師在自然、真實的教育場景中對自身實踐的系統反思。它不是一種獨立研究方法,而且對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是教師反思的一種有效形式,行動研究提出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為了倡導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對教師來說,參與行動研究的收獲之一就是實踐智慧的提升。 (1)層次目標策略:即按教學經驗和專業水平的不同確定不同層次的培訓目標,使教師即能達成,又能經過一定的努力達到自身的發展目標。 (2)領導與教師互動策略,即培訓者,學校領導,教師相互之間的互動,首先培訓者與教師一起座談交流,進行教情情況分析,把握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結合點,撐握校本培訓資源,確立互動培訓核心,其次選准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讓局內人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形成民主、和諧、融洽的氛圍。 (3)任務驅動策略,即教師帶著任務參加校本培訓,通過「任務驅動」,提高教師學習,研究的積極性,如學期內做一節校級以上公開課,每月寫一篇教學反思,每周搞次問題研究交流會,搞一節課堂教學設計,每月寫一篇案例分析,每學年讀一本著作,寫一篇教學體會等等,這樣教師在任務驅動下,便會進行自主教育、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與理論水平。 (4)科研管理策略,結合本課題實驗,開展了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的「校本培訓」,這對於提升教師素質,轉變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改進教師教育教學方式,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針對學校的實驗課題,以課題研究為先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心,以系列化研究為主要形式,把科研貫穿於課改的全過程,每學年要求教師立一項專題,每學期開展一項樣本研究交流會,以科研推動教研,在教科研的互動中,對教師進行了培訓。 (5)開展研培互動策略。面對新課程改革中語文教育的諸多問題,以校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校教研也成為當前把學校建成為學習化組織,提升教師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和學校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使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有計劃有實效,有質量的平移進行,實行研培互動:①是實行集中培訓和自學相結合,引領教師走進新課程。為加大課改實驗培訓的力度,加強課標、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的研究,我們採用學--研--培--評互動的行動研究方式,開展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的活動。②學校現應每周四下午為集中研究日,針對教學中存的問題,困惑進行集中研究交流,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進行互動研究,共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找准課改研究方向,探索學科有效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確保課改,培訓的有效運行。 (6)課堂培訓策略。新課程理念的鞏固,需要一個鮮活的教學來實踐課程理念轉化成行為又需要一定的示範,有些理念的落實,需要在嘗試上實現。為此,對教師的培訓也要放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使培訓走進課堂,為了促進教師在教學崗位上更好地踐行新課堂理念,更好地運用新課程呈現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我們從校本實踐出發,挖掘校本資源,充分發揮學校教學能手,骨幹教師的作用,進行課堂「校本培訓」這既能鍛煉教學能手,骨幹教師,也迫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理論,大膽科學實踐,促進他們持續發展,又能使廣大教師受到培訓,每次課堂教學之後,授課教師與看課教師都進行廣泛交流與充分的討論,使參加訓教師在觀摩他人的課堂教學與評課的過程中,感悟和理解新課程理念。在如何把新課程理念轉化成為教學行為的問題上獲得一定的啟示,在此基礎上,專家面向全體教師進行課堂培訓,專家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面對面的交流,重點指出教學行為與理念沒有結合好的一面,並提出如何改進建議,類似這樣的培訓我們主要動用專題研討課,示範課,嘗試課等。這樣的培訓形式,執教者直接受益,旁聽者也得到啟發,效果非常明顯,這種培訓形式是「校本培訓」的一條持續可行之路。
⑺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與特徵包括哪些內容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與特徵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從廣義角度辨析應有四方面的含義:
1.教師是專業人員。教師專業化發展所表達的一個最基本的內涵即教師是專業人員。這就意味著教師承載著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把教師定位於專業人員,才能真正確立教師的主體意識和首創精神,發揮教師的主體性,使教師自覺、自主地為自身發展開創廣闊空間。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觀念的變化,我們有理由提出這樣的問題,究竟什麼是教師的專業?我們認為:教育學科應該被看作是教師共同的專業。因為教育人、全面的培養人的素質、創新意識與能力,是每個教師都要承擔的共同任務。
2.教師是發展中人。教育學的理想是:在師生共同生活的世界中教學相長,學生在教師的發展中成長,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發展。新課程改革極為強調師生要結成「學習共同體」。然而,在現代教育理論中,無論是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贊可夫的發展性教學理論,還是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都只強調了學生的發展,忽視了教師的發展,造成教師發展的旁落與教師自我的迷失。正視與解決教師發展的旁落,在探索與思考中建構新的理論,推動教育實踐向前發展。在教師的發展過程中,其中心是教師的專業成長,所謂專業成長,就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教師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情感、社會責任感,包括教師對所教學科的價值、認知、審美等方面的理解與把握,教育實踐能力不斷成熟,教育經驗不斷提升、不斷創新的過程。教師的專業成長集中代表了教師發展的意義。
3.教師是學習者。新的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師教學生學將逐漸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這對教學而言意味著人人參與、平等對話、合作建構;對教師而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與學生相互理解、相互啟發、教學相長,上課也不是單向度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隨著學生獲取知識、信息渠道的多樣化,教師作為學生唯一知識源的地位已徹底動搖。教師需要重新定位,以學習來促發展,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要改變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學生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這意味著教師要學會研究性學習,進行反思性實踐。
4.教師是研究者。《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應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如果教師的教育教學沒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沒有以研究為依託的深化和提高,就容易在固守舊經驗、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教師的發展,是在真實的教育環境中進行研究、是把教學變成教育、是教育意義的實現。這個觀念強調:教師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別人研究成果的消費者,而是「局內」的一個不斷反思的研究者或參與觀察者,特別是在某些不可重復的特定的教育情境下,教師是最適宜的觀察者與研究者。
綜上所述,就個體而言,我們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具體表現為兩方面:專業素養和人文素養。
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首先表現為教師自身的專業形象。我國學者葉瀾教授指出,教師的專業形象必須包括:一是與時代相通的教育理論,並以此作為自己專業行為的基本理性支點;二是具備多層復合的知識結構;三是特別要具備理解他人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由此,依據對專業化發展內涵的理解,我們總結出,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教學教研的專業知識、實施教學教研的專業能力和終身教學教研的專業精神。
而語文教師的人文素養則絕對不能簡單地等同於知識水平,更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學歷水平。教師的文化素養是難以「培訓」和「灌輸」的,靠的是日積月累的「浸潤」和「孕育」。它是指語文教師經過較長時間培育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從事教育工作所專門需要的涵養。是我們語文教師的學識水平、知識視野、思維品質、創新意識、審美能力、氣質品位、價值取向、人格修養等的總和。它的核心表現是:(1)思維的深刻和獨到;(2)知識的豐富和廣博;(3)人性的豐滿和善良。一個人文素養高的語文老師的形象標志就是成為一個有修養有智慧的老師,擁有善的心靈、美的情懷,是智慧的化身、人格的楷模。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同事,都以靈性啟迪悟性思維引導思維,人格塑造人格,生命潤澤生命。
就一個群體而言,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還具體表現為以下四點:
1.有群體發展願景——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方向和核心價值。願景是對未來的願望,是對發展前景的美好描述,體現的是希望、願意看到的景象,在這個意義上與「願望」是近義詞。在某些語言環境下兩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願景與願望的不同之處就是願景在某些語言環境中意思側重點是前景、未來景象。
願景與目標有何不同呢?一般而言,目標是針對未來特定的時間內,可以具體明確評估的努力方向。目標是願景的一部分,但一個願景所要包括的內涵應該遠遠超過目標。願景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核心理念,另一部分則為未來的藍圖。後者體現目標性內容,前者體現價值體系。
從我們這所學校的角度來說,著眼於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進行願景管理,也就是通過本校語文教師參與討論對學校全力以赴的未來方向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識。結合個人價值觀與學校發展方向,通過開發願景、瞄準願景、落實願景的三部曲,來組織教師隊伍,使教師的力量極大化發揮。願景形成後,學校著力將願景轉化為學校具體的發展規劃,將辦學的基本理念和學校發展目標用規劃和行動方案的形式表現出來,以此來引領和規范全校教師的行為。願景清晰了,學校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靈魂也就有了,發展的方向和路徑也就明了了。
2.有校本教育科研——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動力。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種內源性的發展。學校發展要獲得小學語文教師群體發展的動力支持,保證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健康、協調、穩定,這就需要高度關注學校的教育科研,通過校本研修找准發展的定位,明確發展的路徑,理順發展的關系,探索發展的舉措。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給我校科研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這要求校本研修必須與學校語文教師發展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分析語文教師群體實際存在的問題和困境,探尋語文教學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在破解學校語文教育發展難題的過程中實現教育科研的「升級換代」,實現學校的變革與進步。
3.有良性運行機制——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根本保障。「機制」 這一通用術語的基本含義包括以下要素:(1)事物各組成部分相互作用;(2)表現為一定的運動方式;(3)隨時間發生變化;(4)運動的性質主要取決於構成部分的數量及其聯系或影響方式。也就是說,學校運行機制既包括工作方式,也包括工作方式運行過程,以及運行所依賴的組織機體。
從學校運行的理念來看,以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作為立足點,學校需將以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為本的理念放在突出位置;從學校運行的制度來看,以學校的內涵發展作為著眼點,學校需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建立健全一系列規章制度,用制度保障發展,靠制度促進發展;從學校運行的方式來看,以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作為目標,學校需要考慮開展哪些活動,藉助於何種渠道或途徑將教師的發展推向深入。
4.有和諧的學校文化——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人際生態環境。和諧的學校文化,是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人際生態環境。人際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是被當今企業管理所證實了的一個命題。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如果沒有良好的人際情感關系,沒有和諧的學校文化,沒有學校內各組成要素的協同配合,就難以實現持久、健康的發展。在當今社會中,營造溫馨和諧的學校文化,形成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至關重要。發展需要有發展的環境,教師群體發展需要有協調的內部環境。有了和諧的學校文化,教師之間相互情感支撐,無論是課程的開發,還是課堂教學的變革,都有了可靠的保障和空間,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才會切實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無論從個體,還是群體來看都是相互交融、和諧共生;相互促進、同步發展的。因此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徵:
1.內在緘默性:從經驗型教師到研究型教師,對語文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與現象做出及時准確的判斷,這樣的實踐智慧是語文教師長期內省反思所得隱性知識轉化而成的高級思維形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對語文教學問題瞬時的直覺反應,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教學活動。
2.動態生成性: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學研究過程中對復雜教學關系的頓悟,是語文教師在具體語文教學情境中隨機應變能力的體現。變化的教學實踐活動使得語文教師的專業成長永遠處於發展生成的過程中。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成為建構智慧的過程。
3.個體獨特性:一個學校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多個教師個性的獨特表現,教育方法的靈活運用,教學風格的異彩紛呈,具體表現為與眾不同的教學行為和處理教學及研究問題的獨特方式。
⑻ 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哪幾個方面
1,教師是一個多重角色的綜合體。教師不僅是知識傳授者,還是學生良好個性的塑造者;教師不僅是學生行為的榜樣、示範者,還是學生潛能的開發者;教師不僅是學生班集體的領導者與管理者,還是學生的知己與朋友,教師不僅是施教者,還是教之規律的研究者。
教師不僅是關心學生身體發育、知識技能掌握、道德品行的「父母代言人」,還是關心學生心理健康、全面發展的「心理保健醫生」。
2,教師應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作為現代型教師,其知識結構應包括四種成分:本體性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條件性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的關於教與學規律的知識;實踐性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一般文化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的知識廣度及興趣專長。教師應具有現代的、開放的教育觀念。
3,教師要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職業理想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動力。審視名家名師,我們不難發現師愛盪漾,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對他們的關注與愛護,在事業上有立志成為教育家的志向是他們共同的人格特徵。
4,教師要具有教育專長。專長或曰專業技能,是一種職業區別於其他職業的核心維度。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細化和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對教師教育、教學專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8)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存在問題:
1,作為一種專門化的職業,教師專業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2,學歷層次偏低。
3,斷層現象嚴重。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是反映師資隊伍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4,區域發展不平衡。由於經濟發展或地理位置的差異,我國不同地區教育現狀表現出很大差異。其中師資隊伍差異是一個重要方面。
5,知識結構不盡合理。突出表現為本體性知識更新慢、條件性知識欠缺,實踐性知識理論層次低、文化知識面不夠開闊,尤為突出的是條件性知識的匱乏。
6,職業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具有高尚的師德是做一名人民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
⑼ 如何促進小學科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在現實中,由於經濟條件與人為的諸多因素的影響,幼兒教師的待遇偏低。教師對收入狀內況、職業聲容望、工作境況都不大滿意;一些年輕幼兒教師認為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只是她們暫時性的選擇,一旦找到適合的職業,她們就會立即離開;一些則認為沒什麼出息,幹得再好專業水平再高也無非就是一名幼師,也就拿幾百元工資。誠然,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應當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質享受,但是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經濟是基礎,教師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教師的從業或提高積極性,影響著他們的職業觀念、事業心、進取心、敬業精神及能否正確對待教學和評價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