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隨筆小學語文校本研修課題有那些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詩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杜甫認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寫照.司馬遷用「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詮釋著自己對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陽樓的范仲淹面對滾滾的江水,吟誦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此為幸福.
感嘆古人對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漸漸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麼樣的.它不是千金的財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為人,為別人著想的奉獻,是付出,這就是我要的幸福.
一份有自己聲音的幸福
作家朵拉有一句至理名言:第一個孩子都是一滴有自己聲音的水.因而引發了我,我覺得每一份幸福也正如那一滴有自己聲音的水,你可以選擇其滴落的方式,但它的聲音你別無選擇.
人打一落地,便是一個生命個體,有自己必須經歷的人生,有自己的理想抱負,更有著對幸福不同的詮釋.假如,真的只有當幸福失去後才知道幸福的可貴,那麼還有誰有勇氣去追尋幸福呢?
❷ 小學教師校本培訓活動的形式有哪些
1.理論學習。
2.集體備課。
3.教材培訓。
4.課題研究。
5.沙龍研討。
6.課例研究。
7.教學反思。
8.總結提煉我們學校大致就這些內容
❸ 中小學教師如何撰寫教育敘事——校本研修專題之三(上)
它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背景下廣泛流行的一種教育科研方法,近十年來也頗受我國教育界關注,一線教師和研究者也樂於使用。但是對於農村學校尤其小學教師來說,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其原則、特點、操作策略如何?它與教案、教學設計、教學隨筆、教育論文、教學案例等幾種文體的寫作有什麼不同?究竟怎樣的教育敘事才是優秀的?為此,本人不揣淺陋,再談校本研修專題之二——教育敘事——的撰寫,以便釐清,有裨益於同仁。 一、什麼是「教育敘事研究」概念(一)敘事與教育敘事「敘」是敘述,「事」即故事。合言之,敘事(narrative)就是陳述人、動物、宇宙空間各種生命事物身上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情。教育敘事(narrative in ecation)是從文學敘事遷移到教育研究領域中的一種方法。教育敘事就是「講教育故事」,講述敘事者親身經歷的教育故事。它是以敘事、講故事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教育實踐、教育生活中發生的各種真實鮮活的教育事件和發人深省的動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內心體驗和對教育的理解感悟。(二)教育敘事研究將敘事研究運用於教育領域,就是教育敘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 in ecation)。最初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教育研究領域,經過80年代加拿大的幾位課程學者的大力倡導,至90年代末開始引起我國教育研究者的關注,並被逐漸運用於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研究中。教育敘事研究又稱「教育故事研究」,是由研究者(「我」,多數情況下是參與行動研究的教師本人,下同)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自己研究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其實它是自己對自己的研究,「是一種平民的思維和話語方式」。除了敘述之外,還要進行反思、評析,是「講教育故事+反思或評析」。它是研究者採用「講故事」的方式「敘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實質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即「以敘事的方式反思並改變自己的生活」。 因此有人認為,教育敘事研究就是敘事化的教學反思。由於教育敘事研究是為改進教師的日常教學生活而進行的「行動研究」,因此也有人將它稱為「敘事的行動研究」。可見,所謂的教育敘事研究,簡單地說,就是指以敘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通過對有意義的教學事件、教師生活和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和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於日常事件、生活和行為背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中發現教育的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宏觀上,它還能以此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以更鮮活的形式豐富教育科學理論,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更加完善和靈活。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開展這種研究活動就叫教育敘事研究,若將教育敘事研究活動撰寫成論文,就稱為「教育敘事研究報告(ecation narrative study)」,人們習慣將兩者都簡稱為「教育敘事」。如《安慶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手冊》中規定的「教育敘事」這一文體其實就是指「教育敘事研究報告」;本文標題亦然,後文中除大、小標題之外有時也簡單稱為「教育敘事」。二、教育敘事研究的理論策略既然教育敘事研究對象是教師的教育活動,那麼它必須具備「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的內容和特點。(一)教育敘事研究的內容1、學習理論、積累經驗。學習有關教育敘事理論——理論支撐,這是研究前提,也是激發教師智慧的源泉、提升敘事研究的奠基石。積極關注教育經驗、關注學生每一天的發展變化,注重教育敘事的方法研究與運用。2、研究教師的教育活動。研究教師的教育思想,尋找教師生活故事中所蘊涵的教育理念。研究教師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教育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並由此帶來教育的整體升華。3、研究教師的教育對象。研究學生的認知與情意特點、人格特質,研究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身心規律,研究學生感興趣、常思考的學習活動等。(二)教育敘事研究的分類與層次根據不同的視角可將教育敘事研究分成不同的類型。1、教育敘事研究的類型。根據教育行為涉及對象,分為教學敘事、生活敘事(管理敘事或德育敘事)和自傳敘事;根據教師行為,分為生活敘事、思想敘事、課堂敘事;根據敘事主體,分為個體敘事和群體敘事、自我敘事和他人敘事;根據敘事內容,分為教育行為者的思想敘事、教育活動敘事、教育行為對象敘事。2、教育敘事研究的層次。一個完整的教育敘事應包括敘述事件、反思事件和升華事件三個方面。據此,教育敘事研究也就相應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情景層(對教育、教學過程和細節的描述);二是經驗層(對情景知識的討論,對教育、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和反思);三是理論層(情景中的具體經驗在更大的教育、教學范圍內的普遍性意義和價值,如啟示、經驗、教訓)。(三)教育敘事研究的特點華東師大教授、博士生導師鄭金州指出:「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特點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其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教育敘事研究最顯著的特點,是以教師自我反思將教育實踐與教育研究有機地融為一體。1、敘述過去的教育故事:敘述故事內容是實際發生、已經過去的教育故事。敘述者既是說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的角色。2、故事情節完整曲折:敘事談論的是特別的人和特別的沖突、問題,或使教育生活變得復雜的事情,是有曲折的情節、有意義的相對完整的故事,富於戲劇沖突。3、故事人物形象具體:特別關注敘述者的親身經歷,不僅把作者自己擺進去,把寫作的對象從知識事件轉換為人的事件,而且採用「心理分析」技術,對某個人或某個群體的行為作出解釋和合理想像。4、教育理念是歸納出來的:教育理論、教育信念是從過去的具體教育事件及其情節中歸納出來的,而不是演繹的。(四)教育敘事研究與相近文體的區別1、與教學論文的區別:表述方式上,教學論文以說理為目的,以議論為主,展開論證;教育敘事是以敘事為目的,通過故事說明道理,以記敘為主,兼有說明和議論。思維方式上,教學論文寫作一般是演繹思維、從抽象到具體;而教育敘事則屬於歸納思維,方式相反,從具體到抽象。2、與教案、教學設計、教學實錄的區別: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好的教育教學思路,寫在教之前,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教學過程的說明或表述,是預期、不是結果;教育敘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學事件的反映,寫在教之後,是事實、是結果。教學實錄與教育敘事都是描述教學情境,但內容的詳略、描述的角度又有不同:教學實錄有聞必錄,它記錄整個過程的全部內容;而教學敘事則依據不同的主題有所選擇,甚至只是過程的某一方面、某一情境或某一片斷。3、與教學案例(研究)的區別:教學案例與教育敘事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現,但兩者又有不同:教育敘事敘述的只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個案;而教學案例則是教學的整合,在教育敘事的基礎上,以某個核心主題為對象,可選取若干個有典型意義的、不同角度的教學故事進行研究、反思和討論,是宗案。4、與教學隨筆的區別:兩者共同點是敘述教育情境,夾敘夾議,反映個人的思考。但教學隨筆寫作形式比較靈活,通常對教學活動有感而發,自由灑脫,屬於感性化的教育故事式的散文;而教育敘事所敘述的教學事件必須有典型性,蘊含一定的教學理念、教育思想,反思也較深刻,其理性色彩濃厚,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能於平常中見深刻、於細微處見精神。三、教育敘事研究的操作策略教育敘事研究的操作過程其實就是研究者的具體設計並實施的過程。(一)確定研究問題教育敘事研究是有「教育」意義的問題:一是研究者對該問題確實不了解,希望通過此項研究獲得一個答案;二是該問題對研究者來說具有實際意義,是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二)選擇研究對象選好對象是確保研究順利實施的前提。需要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互動與合作。研究者要有靈敏的「嗅覺」,能細致入微地把握研究環境、研究對象;研究活動要得到被研究者的認同、理解與合作。(三)進入研究現場這是研究者獲取真實資料的直接來源。現場觀察教師的生活,理解教師做法的背景,進而把握教師的行為、觀念所賴以產生的深層原因。要善用慧眼發現和搜集鮮活的故事,並做好現場筆錄(有人形象地稱為「鋼筆錄像」),及時轉化為教育故事文本。(四)開展觀察訪談為獲取更多的信息,需圍繞研究問題開展觀察訪談。觀察力求客觀,避免「先見」或「預設」的干擾,要求研究者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親和力;訪談力求開放,使被訪者能輕松思考並回答問題,以確保研究自然、真實。(五)整理分析資料從實際出發,力圖創設現場感,既要淋漓盡致地展現真實的教育生活,又要剖析現場各種信息,解析故事現象所隱含的重要價值。研究者應注重從所收集的大量資料中尋找出「本土概念」,即被研究者經常使用的、用來表達他們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凸現研究的「個性」特徵,彰顯研究報告的「個性」。
❹ 淮南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備好課」主題(教師)報告冊如何填寫
答:因素會影響決策的三所學校和教師的教學行為:
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創新精神,無論是在一個真實的課堂教學,創新精神的培養教師的學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精神。
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建設的戰略應使用:,
創新教育體現的探索精神,尊重個性,以人為本的理念,反映了不同的選擇性開放教育。創新教育,每一位教師的改善和發展,校長必須善於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培訓,人才儲備。動員起來,保護好,發揮好各方面的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還建立了良好的機制,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個機制包括崇高的理想和激勵人才庫,強烈的情感和合理的待遇留住人才,激勵人才的職業發展。只有建立這樣一種機制,建設學校的工作人員只能保證。
校長創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個性,挖掘潛力,建立
理念創新,文化創新和創新方面占據世界領先地位的一個平台,。創新理念,創新思路和創新的思維方式 - 打破常規,突破現狀,敢為人先,勇於挑戰未來,追求一個新的境界的心態。領導者創新的理念和鑄造的英雄集體領導的關鍵因素。
1,發現教師的閃光點,了解他們適合做,並把它們放在最合適的崗位
探索的創新精神,尊重個性,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了廣泛的選擇性開放教育無疑是一種新的綠色的樹,中國教育。
2,提供發展的機會,為教師,教師的教學條件。對於教師來說,領導者,以鼓勵他們自己的利益,提高個人的發展和需要為教師提供的硬體和軟體的發展是有益的。
3,教師,建立一個全面,開放和人才建設。現代教育不僅需要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研究和開發人才,他們需要在同一所學校為他們創造一個平台上進行開發。學校必須不亮藏龍卧虎的校長,每一個細胞都被激活,這個天賦展示自己的學校工作,是非常可觀的。
4,培訓教師,建立一個平台,你需要有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班主任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青蛙。學校應當創造機會,為教師走出學校,走出國門,開闊眼界,才有可能達到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
管理系統創新,注重團隊建設,建立一種機制,有利於教師的共同發展。
創新團隊的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工作。創新團隊的要素包括:明確創新目標,創新的領導者,組織結構,系統優化,系統和文化環境塑造或吸引。領導者是創新團隊的核心。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專業的人才隊伍,創新的領導者在激勵人才的管理和激勵制度,以保障人員。
中學,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必要的,談高中學生的整體素質,統一考試升人大學多學科。這種評價體系和考試的性質,中學教師必須形成一個團隊,作為一個整體,它可以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然而,現有的評價體系和評價體系,中學教師,互相殘殺在狹窄的流動。在這方面,應該是促進盛開的鮮花。堅持團隊合作。班教室的班主任教師,球隊的核心科目的教師備課,高層領導者的核心班主任,所有教師在校隊的領導核心的領導者的核心。很少有球隊最終匯聚了三股的學生,教師,家長和相互合作,共創輝煌。
課程創新:加強校本培訓,教師教的「領導」。
培訓教師和教師的個人發展是密切相關的教師的個人發展和學校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兩所學校和教師校本培訓發展的內在需求,?個人發展的外部援助。
決策培訓的內容和形式,努力實現教科文組織的假期在各種形式的培訓,每年的校長。校長親自確定的研究課題談新課程的理解和學習經驗的,討論的教學和研究領域的不同組合的特點和教學的新課程,教學和科研的解釋。
❺ 小學三年級校本研修日誌怎麼寫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對教師的觀念和行為要求發生了重大變革,對教師隊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越來越取決於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校本研修的優勢,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序發展,是師資培訓者需要探索的重要課題。近來的課改實驗我們體會到:校本研修只有立足於發展,認識高起點,思路求創新,研修重質量,管理講實效才能真正達到教師專業化所體現出來的「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滿足教師的個性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價值需要」的理想境界。
一、認識高起點
從我國的國情和教育發展現狀看,由於教師基數大、地區發展和教育資源配置極不平衡,以往僅僅靠培訓機構的培訓,適於解決一般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它遠遠滿足不了教師提高和發展的需要;而校本研修,是根據學校的實際和發展規劃,為適應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以學校為基礎,以教學崗位為主陣地,由學校發起並進行組織和管理,在學校中實施的各種培訓活動。由於它具有培訓目標上的指向性、培訓內容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培訓方式的靈活性的特點,因而有利於教師獲得主動學習和自我發展的動機和能力,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也有利於學校整體工作的開展和富有特色學校的創建。因此校本研修是教育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師專業化進程中的理想手段。
校本研修必須熟悉以下基本理念:1、校長是校本研修的設計者和負責人;2、教師在工作中的學習是校本研修的顯著特徵;3、教師的個人主動學習是校本研修的關鍵;4、同事間的共同學習與研討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5、中小學校與校外機構的合作是校本研修成功的保障;6、校本研修是整個教師培訓中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校本研修的認識基礎。
二、思路求創新
成功的校本研修需設計科學、合理的富有創新的設計思路。校本研修活動的設計要力圖體現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的培訓理念,在目標的設計、內容的確定和形式的選擇方面應突出創新的特點。
三、研修重質量
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校本研修的實效性的集中反映,脫離教師研修而談質量提高是不現實的,因此,應該把校本研修做為質量工程來抓。
要統籌安排,全面了解本校的實際狀況和發展水平,充分掌握隊伍素質和學習需求,把學校發展目標與教師成長需要結合起來,協調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與教師學習充電的關系,合理設計研修進程,優化組合研修資源,科學分配工作、學習時間,有效利用學校現有的設施和設備,組建學校學習化組織,為校本研修營造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四、管理講實效
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研修質量的優劣。校本研修誰來管、管什麼、怎樣管是校本研修能否正常進行並取得實效的關鍵。圍繞管理的實效性,我們在機制的建立上,需著力進行探索。
1、明確組織機制——解決「誰來管」的問題
建立行政部門、教師培訓部門和基層學校三級研修組織,明確自身的職責:作為領導校本研修的行政部門要重視教師的在職培訓,關注教師研修的數量和質量,更要關注持續發展中小學教師研修制度的建設,為教師參與研修創造條件;作為指導校本研修的教師教育機構要充分認識教師專業發展的連貫性和長期性,了解中小學校,研究中小學教師,為教師參與校本研修提供及時有效的、靈活多樣的培訓和服務;作為具體設計和實施校本研修的中小學,校長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要將校本研修視為學校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為本校教師的互動學習、深入研究、認真反思、大膽實踐、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2、科學評價機制——解決「管什麼」的問題
評價是管理的主要手段,它具有反饋與調節的功能。校本研修是一項有計劃的學習活動,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校本研修活動應該成為學校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促進活動。因此,我們在評價學校的校本活動時,逐步確定了成功、科學、合理的校本要求:(1)體現教育發展的新理念對教師的新要求;(2)具有鮮明的主題特徵;(3)突出培訓者和受訓者群體的共同參與;(4)體現教師學習、教師研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特點;(5)有實施方案所必須的條件保障;(6)對研修活動有監控和評估。在評價教師參與研修的表現時,改變以往只看學員筆記和學分來評定研修效果的方式,積極採用發展性評價方式,關注教師的參與意識、參與態度與發展潛能,努力使考評過程成為引導教師學會反思,學會自我總結的過程,凸顯評價的人文性、教育性和導向性,從教師專業成長的全過程看待教師考評的成果,為教師建立成長檔案,幫助教師全面了解自己,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3、完善研修機制——解決「怎樣管」的問題
正確的導向機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集體輿論,建立和諧的學術交流關系,創設互幫互學的良好氛圍。要求各學校制定教師研修制度,約束教師的學習行為,把教師的使用,教師的學習提高,與教師的管理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習化學校的建立。
有效的激勵機制——採取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激發、調動教師的內驅力,開發教師的潛能,促進教師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將教師參加校本研修的表現作為上崗任職的基礎條件和資格認定的必要條件。
合理的保障機制——為教師成長提供信息、時間和物質條件,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困難,解除後顧之憂,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
校本研修是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一種重要的培訓模式。今後,還有更長的路需要我們去思考、去完善、去創新,在以後的校本研修中我們還將繼續探索,尋找一條適合我區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之路。
❻ 小學校本研修需要做什麼
校本研修計劃
一、校本研修的指導思想
校本研修是立足學校教學實際,以學校發展、學生發展、教師發展為本,以學科組為單位,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為中心,注重教育理論學習,以以合作交流為渠道,針對學校實際、教學實際、個人實際,促進廣大教師在實踐中學習,提高英語學科成績。在反思中成長,在研究中提高,以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益,營造濃厚的校本研修文化,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二、校本研修的目標
1、堅持以校為本,加強英語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成績。努力建設一支專業知識扎實、有特長、有現代教育觀念、掌握現代教育手段、有創新精神的高質量師資隊伍。
2、積極探索聽力教學模式。
3、進一步宣傳和確立校本研修的新理念。加快教師的角色轉變。樹立新型的師生觀、科學教學觀、終身的學習觀、和諧的職業觀。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由單純的教學執行者轉變為文化知識的優選者、教學的研究者;由教人者轉變為學習者;由說教者轉變為生活示範者。
4、做好現有課題的研究工作,著手規劃下一輪課題研究。
三、校本研修的保障及措施
校本教研要著眼於課堂教學,以集體備課活動為重要載體。堅持開展集體備課活動,集中教學智慧,形成學科教學資源庫,實現整體優化,促進共同提高。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將努力探索出一條全新的、適用的校本研修之路。校本教研的主要是學校大力支持,保障研修。採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
學校成立監督小組,組織教研,提供所需的聽力設備。
1、自我反思
教師在研究自己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中,應加強教學反思及對自己教育行為的反思,重視案例的積累。為了使教師養成學習與反思的習慣我認為應該:A、每期撰寫一篇教育敘事、教學經驗總結;B、每月完成一篇經課後反思重新調整的教學設計;C、強化完成每節課的教學反思;D、每期完成一篇自己滿意的典型案例;E、認真作好讀後反思。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了一體,使教師逐漸成長。
2、同伴互助
倡導教師對教學中的問題、反思、案例及時交流。在校本研修活動時間里共同研討、集思廣益,探討解決辦法,發揮同伴互助作用,實現經驗共享。充分利用集體教研時間,開展同組同伴互助。每次活動各組、各教研協作區要選取有代表性的反思、案例、困惑、示範課、研究課、優秀課或集體備課中涉及問題作為研討內容,要指定中心發言人,大家集思廣益,平等交流,求異求新,互相啟發,實現經驗共享。
3、專業引領
學校業務指導小組採取業務指導。學校組織聽課、評課、參加研討,評價案例、反思,幫助指導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引領作用。
四、研修活動安排
八月:1、校本培訓;2、組織教師參加遠程教育; 3、加強課例和案例的研修;4、收集班級工作小結、個人研修小結。
九月:1、教研組研修計劃中,制定個人研修計劃;
2、校本教材編寫計劃;3、配合校本教材編寫,組織各年級測試研討會;6、落實課題組工作;7、組織評選優秀「教學設計」「教學案例」。
十月:1、檢查組研修工作落實情況;2、組織教師交流學習;3、全面展開研修評議活動。
十一月:1、檢查研修工作落實情況;2、研修組舉行示範課教學評議學習活動;3、組織教師撰寫心得體會。
十二月:1、全面開展評價活動;2、研修組學期小結;3、寒假備課布置;4、讀書筆記及反思日記收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