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教學質量監控機制

小學教學質量監控機制

發布時間:2020-11-28 11:00:36

Ⅰ 對提高學校(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有什麼好的建議

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區屬各中小學
為進一步提升我區中小學的辦學水平,全面推進我區基礎教育高質量、高水平的均衡發展,根據「教育教學質量年」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全面提高我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工作全局,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校本教研為基礎,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突破口,不斷完善教學管理體制,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教育強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目標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質量立校」的辦學意識,以加強課程領導、聚焦課程實施,優化常規管理、有效教學研究、教育質量監控、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把質量意識落實到各項工作中,構建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完善的課程體系、發展性教育教學質量保障制度的辦學機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課程領導,優化課程文化。
1.進一步完善課程實施方案。學校課程是學校實現育人目標和特色發展的具體綱領和藍圖。各校要進一步明確辦學理念,依據學校的發展目標,科學規劃學校課程發展的願景,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健全課程管理制度,豐富課程資源,形成校本課程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整合互動,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並進的課程結構,構建基礎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功能並舉的多元學校課程體系。
2.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強化學校課程執行力。國家課程是實現國家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具有權威性、指導性和強制性。校長是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學校要正確處理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者之間的關系,嚴格執行省、市頒發的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開好規定的課程門類,充分發掘校內外課程資源,為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提供課程保障。
3.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服務課程實施。教師既是課程的具體執行者,也是課程的創造者,學校要立足校內外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學生的需求,在按要求實施國家課程的同時,利用自己的專業和非專業優勢,在學校的課程框架內,按課程的基本要素,整合各方資源,建立豐富的、有特色的社會力量資源庫,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可選擇的教育教學資源。
(二)落實常規管理,優化教育管理制度。
4.深刻認識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意義。嚴格執行省、市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的相關規定,教育局適時開展中小學教學常規檢查、表彰活動。
5.加強教學常規的管理。各校要根據省、市教學常規管理的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重新修訂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細化教學「五個」基本環節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健全集體備課制度,嚴格備課要求,實現有效教研;二是要改進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三是要嚴把作業的批改與講評關,適度調節教學進程和調整教學行為;四是要開展有效輔導,採取「抓兩頭、促中間」的輔導策略,落實「培優」「補差」;五是要科學組織檢測,注重教與學的「診斷」與「矯正」。要加強「五個」基本環節的組織實施過程的檢查與反饋,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育教學行為,以精緻化的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效益。
6.各校切實加強備課組建設,精心選配備課組長,落實組長責任制;要加強備課組活動的過程監控,從嚴落實集體備課流程 「教師預備、教師說課、備課組討論、備課組共享、個人加減」等五個環節,增強教師的團隊協作意識,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和效率。
(三)加強教學研究,優化教育教學過程。
7.加強校際間、區域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進修學校、各校要進一步完善學校、片區和區級三級教研網路的管理辦法,健全公民辦學校片區帶動及片區負責校與學科教研組的協調機制;要堅持推行開放周制度和同類型課題協作研討制度,不斷創新校際間、區域間的協作交流機制,促進資源的共享與交流。
8.加強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教師進修學校、各校要加大教學改革的研究力度,加強對市區立項課題和學科微型課題研究的指導與管理;各學段要加大對課程目標如何達成的指導力度,通過開展「學科教學要求」的研究工作,幫助教師更有效地實施新課程;要加強新課程實施的總結與反思,採取有效措施,鼓勵、支持和指導教師開發課程資源,提高教師課程的執行力;要堅持組織開主題明確、針對性強、形式多樣的片區或區級有效性的系列研討活動,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9.加強畢業班和銜接問題的研究。加強對高初中畢業班教學工作的研究與指導,認真研究課程標准、教學要求和考試大綱等指導性文件,注重各類質量檢測的分析與反饋,組織畢業班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的研討與交流,促進校際間、學科間相互取長補短。繼續開展以各學段「銜接」為主題的教師研修活動,從課堂教學、教材、學習方法等方面進一步深入開展幼小銜接、中小銜接、初高中銜接的探索,以點帶面,將中小學教育教學銜接研究不斷引向深入,積累和推廣各學段教育教學銜接的典型經驗。
10.積極關注非智力因素的效應。各校要積極探索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健康發展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管理機制,加大研究力度,採取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行和不斷優化全員德育的管理模式,積極化解非智力因素的負面效應,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人格品質,為學生有效學習、快樂成長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保證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Ⅱ 小學教學評價怎麼寫,目標,能力,質量

一、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通過監控與評價的實施,系統、科學、有效地評價各個學段的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為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落實新課程標准,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而服務;為教育行政部門作出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決策提供依據,實現我校整體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教學質量評價的意義:通過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增強學校自我發展的動力,促進教學研究工作的開拓創新。
二、教學質量評價的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以學生各學段綜合素質發展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為主要評價目標,組織實施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
(二)導向性原則
著眼於人才的培養,著眼於教師的專業發展,著眼於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為指導,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通過評價指導實踐,實踐完善評價,促進我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三)實效性原則
以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實際效果,作為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一切行為的准則,客觀准確地對教學質量現狀做出科學評價,制定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的監控與評價方案。通過有效的反饋監控機制,促進教學質量不斷發展和提高。
(四)激勵性原則
通過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監控與評價,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獎勵先進,激勵薄弱學校,促進全區小學整體提升教學質量。
(五)綜合性原則
教學質量評價要堅持「全面評價、全程監控、全員參與」的綜合性原則。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要注重學生、教師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關注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相關因素和環節。通過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標的綜合評價,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
要關注教學質量結果的評價,更要注重過程的監控,要抓源頭、抓過程、抓動態監測、抓及時調控,把教學中的問題矯正於始發時期,堅持橫向與縱向相結合,動態與靜態相結合,使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全面、有效。
要充分開發學生和教師主體作用和潛在能力,使每個人、每個學科組,都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積極促進學生、教師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教學質量評價的內容
以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立足點,以發展性評價為主線,關注變化和發展的過程,關注發展的成果。

評價分類、權重

評價重點

評價方法

評價方式

發展性
評 價
(30%)

學校自主發展的主動性、創造性。

依據學校的建設,學校的影響力評定。

自 評
他 評

教師專業化水平發展的積極性、成果性。

依據教師的培養,從校本教研、培訓的效果、教學視導、個人的專業發展情況評定。

學生全面發展的自主性、個性特長的凸顯性。

依據開設的不同學科的學生學業評價評定。

以非紙筆性為主

水平性
評 價
(40%)

依據學校建立的教學質量機制,注重過程性的管理水平為主。

以學校參與區域性教學活動的實效和教學視導工作為標准。

他評

以教師專業素質測試及學生區域性學科質量抽測、專項測試為主。

教師每學年由學校或中心校組織一次專業素質測試;學生每學年第二學期結合期末考試、小學畢業考試、量監測進行評定。

紙筆和非紙筆結合

選拔性
評 價
(30%)

以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師生學科競賽。

以每學年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類師生競賽成績。

按照一定比例評定

四、教學質量評價的方式方法
(一)主要方式
1.教學信息監控——通過日常的教學檢查,教學過程的常態監測,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定期檢查,教師教學信息反饋和學生學習信息反饋等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動態問題,並及時進行反饋、矯正和調控。
2.教學督導評價——對所有教學活動、各個教學環節、各種教學管理制度、教學改革方案等進行隨機性的督導評價。
3.專項監控評價——對課堂教學、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研開展、教學常規管理、德育工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內文體活動、教學質量評價、綜合素質評定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專項目標評價。
(二)具體方法
1.實地觀察
通過實地考查,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與評價,並就影響教學質量的原因進行深入地分析。以聽課、參觀、情境測試、常態下隨機測試等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水平進行評價。
2.訪談
訪問者根據設計好的訪談問題或提綱,通過與受訪者的交流互動、專題研討,集體座談、個別談活等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非文字表述性的內容。
3.問卷調查
通過書面的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學的生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
4.文獻分析
文獻分析是通過系統收集、分析學校以及教師中與教學質量相關的各種文件、論文、研究成果、學校教學管理、學生學業成績記錄、教學數據統計報表、質量分析報告、專著、經驗材料等,全面、客觀地評價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並將其作為分析研究教學質量的輔助材料,以求更准確地把握教學質量的發展趨勢。
5.學生學業成績測評
每學年對幾個年級的學生,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分學科進行測試。這種測試以紙筆測驗為主,適當採用其他方式,如情景測試、實際操作等。
6.個案研究
針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及其影響因素,採取目的性取樣的方式,在群體測驗與調查中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樣本,結合校本教研,對某個專題進行深入研究。
五、教學質量評價的組織體系和制度保障
(一) 組織體系
建立學校、學科組二級評價體系,把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分解和細化為評價目標,學校、學科組二級監控評價組織,根據管理職能,在不同層面上實施分層監控、分項監控。對各相關因素作出及時的監測、准確的診斷、科學客觀的評價和有效的反饋矯正。
1.校級評價組織主要負責學校的教學質量的評價,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相關的評價領導機構,制定相關的實施方案和操作辦法,對評價工作進行組織協調。負責教學質量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反饋等具體工作。
2.學校是教學質量評價的實體,是實施教學質量動態監控、常態監控的最有效、最關鍵的環節。根據中心校的評價標準的要求,在學校各層面上實施教學質量評價,形成一個完善、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網路。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操作辦法,明確不同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職責,並將其落實到每一個學科、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對各學科、各年級、各教學環節進展情況實施動態監控、常態監控,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關鍵因素,及時地分析反饋,並提出改進意見,盡量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在始發時期。
(二)制度保障
1.教學質量專項督導制度——建立學校(中心校)教學質量二級評價專項督導制度。根據管理的職能和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在不同層面上,針對不同內容,採用不同方式對小學教學質量以及評價體系的運行進行督導。
2.教學質量反饋調控制度——學校要建立教學質量反饋調控制度,對日常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調控。
3.學生綜合素質評定製度——按照縣、中心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建立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制度。
4.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制度——按照縣、中心校學生學業成績評價辦法的要求,建立對小學生進行學業水平抽樣測評的制度。
5.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年度分析評價報告為成果呈現形式的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制度。學校每學期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對教學質量作出全面、客觀、科學地分析,總結經驗、找准問題、提出今後改進教學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6、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勵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勵制度,根據綜合評價的結果進行獎勵。
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運行實施
教學質量的評價,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課題。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分階段分步驟實施,才能得以不斷的完善。根據實施的情況、學科課程標準的變化和每學年工作特點不斷修改和完善。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重積累有關資料,對照本方案認真實施。每學年採取撰寫自評總結,自評打分,由教導處組織進行評定。
七、獎勵辦法
1.按照學校原有基礎和辦學條件分組評價,實行質量等級獎勵制。
2.在中心校制訂《考核細則》基礎上完善。

Ⅲ 新課程背景下: 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學質量(二)

今天接著上次提出的這個主題同大家交流,我將結合工作實踐體會重點從教學管理、教研組、教師個人這三個層面來探究提質的途徑和方法。一、從教學管理層面,力求從教務處管理層面來尋找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一)、結合新課標內容及要求,著力轉變教師的角色意識。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學的關鍵因素是教師,教材的處理、教法的選用、學生的調控完全由老師掌握,即: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的作用。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如果能按新課程的要求真正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並選擇好恰當的教學方式,必將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質量就會逐步提高。反之,教師的角色作用發揮不當,則必將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壓抑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質量就會在低水平上徘徊。農村學校不如城市學校對優秀教師有吸引力,要讓優秀教師引得進留得住是一個極大的難題,而培訓和提高本校教師素質才是明智之舉。改革教學方式,轉變教師角色,可以更好地發揮教師作用,提升教師教育教學專業技能,使農村基礎教育實現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傳統的教師角色是知識的化身,權威的象徵。教師關注的是自己的教,忽視的是學生的學,學生處於被動接納的地位。長期陳舊的教學方式,使大面積學生失去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與新時期對學生培養的質量要求格格不如。只有改革傳統教學方式,轉變教師角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達到新時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要求。事實證明不同的教師角色扮演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近幾年來,一大批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有力的證明了教師角色的轉變對改變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落後狀況的重要作用。【轉變教師角色可實現的策略】(1)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教師角色並不是象演員那樣「裝出來的」,它是教師內在的教育觀念的自然表現。沒有理念支撐的角色扮演必然矯揉造作,這種人不可能真正運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理組織教學,教師角色、教學方式都不可能發生實質性改變。因此,只有讓廣大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真學習借鑒先進學校、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透徹理解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精神,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轉變教師角色。(2)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教師角色的扮演必定要有適合的舞台,這個舞台就是教學方式(或教學模式),不論思洋中學、還是杜郎口中學,其教師角色得以成功轉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在於有一套適應於教師的好的教學方式。依照新課程理念,要讓教師角色真正從課堂的霸主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就必須建構一套與之適應的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筆者認為當前有很多學校在印證實驗性地推行自己喜歡的教學模式,這就是一種探索性的學習和研究,值得借鑒。(3)必須要有堅強的領導和統一的行動。從名校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教學改革方案的實施、教師角色的轉變離不開學校的堅強領導。當教師在嘗試新模式中萎縮不前的時候,管理者要及時發現問題,要通過組織教師理論學習和教學反思,進行疏導,使他們提起信心、明確方向。當遇到傳統觀念給學校教學改革施加壓力的時候,管理者要能夠堅持信仰,頂住壓力。並能領導全校教師以先進的理論和扎實的教學實效說服家長、說服社會。教師角色的轉變,必然涉及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學生學習行為的變革。因此需要全校各科任教師協作,如果學校老師各自為政,學生就無法適應個別教師的創新教學方式,無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至少應以校為單位,全面改革教學方式,如雲南的羅平縣強力推進四有模式,在教學常規檢查時,許多教務主任都一致認為,四有課堂模式更適用於老教師和課堂教學低效的老師,因為它告訴了他們課要這樣上,才能出成效,才符合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理念,也適用於新教師,讓他們很快地進入有效課堂教學的軌道上來,還有通過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可以形成獨特的校風學風,最終實現教師角色的真正有效的轉變。(4)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學習,鼓勵教師多上教育網站,了解瞬息萬變的教改信息,扎實開展各類教研活動。教研活動要堅持定時間、定內容的原則,內容有備課、說課、上課、評課、觀看教學錄象、教師基本功競賽等,力求讓教研活動成為教師獲取理論、鑽研業務、交流溝通、提升水平的重要途徑。督促教師反復研究新課標,研究中考題及小學畢業班學業水平考試題,看名師執教的光碟及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實錄,使其盡快轉變教學觀,教師觀和學生觀,弄清個性差異,樹立學生發展觀,還可組織開展「倡導讀書風氣·促進作風建設」讀書交流會。現身說法,以某老教師為代表的老教師群體「紮根鄉村,用心守望,畢生精力獻教育」的思想交流;組織學校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升了團隊的凝聚力,增強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陶冶了教師的意志品質。(二)、在有效的教學管理中提升教學質量。(1)制定與修改《學校教學質量管理制度》須把握四個原則。這四個原則是「以人為本」的原則、整體性原則、動態原則、優化原則,前兩個原則,我相信在坐的每一個參培者都能理解,下面重點來理解動態原則及優化原則。動態原則——學校質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須從實際出發,應隨社會和學校的發展變化而做出適當的調整,不斷適應新形勢下教育質量的要求。這是發揮教育質量管理能動作用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教育質量管理本身有序發展的關鍵。也就是說,學校質量管理制度要想保持長久的活力和生機,必須要在動態中發展,在動態中躍升。優化原則——要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必須牢固樹立系統優化的管理思想。學校質量管理體系必須要遵循優化的原則——最優決策、最優設計、最優實施、最優管理等等,質量管理制度各個要素都應是最優的,制度的運行機制應是最優的,制度的評估保障應是最優的。在體系運行過程中,通過恰當地,不斷地調整,使體系經常保持最優結構,發揮最優效能,達到最優質量。(2)規范教學行為:確保管理過程的有效性。在教師備課、上課、輔導、作業批改、單元檢測這五環節上督促到位,汪重其實效性,每月進行一次量化考核。由學校領導、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組成4個檢查組,作業各年級分成一個組,一個教案檢查組,通過檢查量化,把成績作為績效工資考核的主要依據之一,每次檢查後,通過全體教師會,進行檢查情況反饋,表揚被評為優秀的教師,每次檢查對於評價為「優」的教師,將批改後的作業本和教案在教研組上進行傳閱,給其它教師作出示範,號召其它教師學習他們,指出備課及作業批改中存在的問題,毫無保留地指出其缺點,逐步規范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行為。通過多次督查,對於作業批改,許多教師都在在學校要求的基礎上超額完成,無論是教學還是常規工作,將會形成「比」「趕」「超」的競爭局面,學校對此還要考慮到教師的健康,還常常要為他們減壓,讓他們更多地去關注課改動態,開拓其視野,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對於輔導環節的監控,學校開學就可制定《課後輔導學生制度》,開學初可要求各位教師按所教學生人數的8%確定學困生的輔導對象,對學困生做到四個優先:課堂提問優先,面批作業優先,表揚獎勵優先,家訪優先。附件: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教學行為規范(略) (3)常規管理創新:彰顯教學管理特色。①每學期開學初,要求教師結合上學期期末考試情況和本學期教學實際分析,確定下階段教學目標,制定尋找這達成新目標所使用的方法與策略,教務處可與每位任課教師簽訂《教學質量目標責任書》,責任書中明確了教務處責任及任課教師預訂的目標及達成目標所採取的舉措。②剔除低效、無用、表面的規定,追求高效、有用的做法。在要求教師不備課堅決不能上課、備教必須一致的前提下,評價上不應過分追求備課的形式,可以寬松教師把課本備課、習題備課與課堂教學設計結合起來。在作業上,要求所有學科,所有學生均建立兩套作業本,即《隨堂練》和糾錯本。隨堂練要求從基礎部分及能力提高部分兩個角度布置練習,基礎部分教師必改,能力提高部分,教師選擇改。糾錯本,應要求學生將各種作業練習及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在教師指導後重新做在糾錯本上,教師再次批閱。凡是要求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單元過關,要求備課組在集本備課中編制《單元達標試題》,備課組教師先解答下水卷,修正後交教務處審批統一印刷,考試結束,全部批閱,講評矯正,將記分冊及下水卷送教務處檢查。③每次考試後進行班級總評比較,及時表彰優秀學生及優秀班級,樹立競爭意識。無論是期中還是期末考試,在抓考風建設上,教務處可嘗試按學生上一次考試成績進行編排考場及座位,防止學生成績忽高忽低的現象,確保考生成績的真實性,確保考生學習上的公平競爭性。(4)激勵方式多樣:在激勵中形成競爭氛圍。①年度優秀聽課筆記展。參展內容:一是聽課節次。二是聽課質量。是否認真、詳細地記錄課堂教學過程,重點關注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學習狀態等.對教學過程中的得失所做出的評議。三是評課情況。聽課結束後。是否及時參加評課活動,主動與授課教師交換意見,從教學理念、教材把握、教法選擇、學法指導、教學效果等方面對教師的教學進行客觀評價,是否做好評課記錄。 ②舉辦全校教師能力測試。測試內容:一是學科課程標准。考查教師對所任教學科課程標準的領悟程度,包括學科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原則、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等。二是教材。考查教師對所任教學科整個學段教材內容的掌握情況,包括對教材主幹知識、重點知識、關鍵知識的再現能力,對本學科教學的反思能力.就教材某一片斷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等。 ③舉辦校內課堂教學競賽。對象為全校所有教師。以備課、說課、評課、講課等為主要內容。重點考察教師在教學中能否全面滲透新課程理念、切實提高教學效率、落實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並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④舉辦優秀學生作業展。展評作業種類包括小學語文、數學、品德、科學四科.初中語文、數學、英語、思品、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九科。這項活動的開展,旨在幫助師生明確作業要求,促進學校完善作業制度.增強教學管理人員作業檢查意識,促使學生養成良好作業習慣。最終達到作業布置「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思考性」.作業批改達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糾」的目的。 ⑤評選優秀教研組及備課組。制定《學校先進教研組評選方案》,結合每學年縣教研室對教研組的考核成績及教研組各學科年末考試成績縣排名、本組所有教師備課、作業批改綜合平均得分,在教研組及備課組寫出先進評選材料的前提下,綜合量化考核評選出2個先進教研組及3個備課組,分別發給獎牌和一定數量的獎金。⑥突出教學成績在考核中的重要地位。質量意識要深入每個老師的心中,以教學質量論英雄的決心始終如一,教師的履職考核,評優晉升,先進個人,年度績效工資結算,教學質量應一直佔有突出地位,正像許多老師說的:「優秀不是評出來的,而是算出來的。」,這種質量文化氛圍,在學校一旦形成,將會極大的調動老師們教學工作的熱情。⑦多勞多得,優質優酬,在平時工作中就應有所體現。學校領導不要大喊奉獻,不空談無私,一個微笑,一句難得的表揚,一個沒有報酬的榮譽證書,那是精神鼓勵。對平時參賽獲獎的教師發點獎金,對發表論文和成果獲獎的教師發點獎金,對期中命題者給予一定的補助,對超課時的老師超工作量的老師給予一定的補助,對每次考試班級總評獲同級全三名的班主任發點獎金,這些都是物質獎勵。把期中期末考試,各科知識競賽中產生的優秀學生進行表彰,這些都應該是一所重視教學質量提高的學校常做的事。事實證明,學生需要榮譽感,教師需要成就感,被別人認可,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大家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通過多種方式的激勵,讓每一位教師樂於出工出力出智慧,激發出教師群體的工作熱情,這樣,學校也才能與時俱進,快速發展。(5)畢業班工作:注重過程管理。每學年初,學校要根據區教育局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區教育局年度畢業班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結合學校實際,制定相應的《年度學校畢業班工作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確質量目標,擬定工作策略,細化責任。初中學校可要求初三教師結合本學科的教學實際及近三年本市中考命題方向,小學將要求小學六年級教師結合本學科的教學實際及近三年本區小考命題方向,擬定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復習計劃明細表,為學業水平考試的全面復習做好准備工作。在備考復習階段,學校應加強備考領導,建立激勵機制,抓好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管理著力點及以初三備課組長為核心的教學著力點,努力創建和諧的備考氛圍,建立科學的備考體系。本著「合理安排,適度超前」的原則安排復習備考工作,第一輪復習以基礎復習為立意,強調以課本為主線進行系統復習,第二輪復習以能力提高為立意,整體構建,強化專題,第三輪復習以狀態為立意,突出綜合性。充分發揮區教科室組織的三次模擬的檢測效能,每次考試,均做到嚴把監考關、評卷關、分析關,無論是診斷性檢測,還是評估性檢測和模擬性檢測,每次檢測完畢,教務處都要組織班主任及及備課組成員結合上年中考錄取情況及本次檢測情況,梳理出優秀生、弱科生、邊緣生、踩線生名單,對於優生要求逐一填寫解答試題診斷書,由備課組統計分析後調整下階段的備考復習教學思路,對於弱科生,採取任課教師與學生面對面輔導策略,對於邊緣生,採取鼓勵加油及職中分流的策略,對於踩線生,採取自我評價,比照分析,教師分任務「人盯人」的策略。(6)把握「質量監控」特點,讓監控科學而實效。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控具有「全要素」「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等特點。「全要素」是指對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學設施或教師及教學管理幹部的工作質量、學生的學習風氣等所有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進行監控。「全過程」是指對主要教學階段進行全程監控。而對教學階段的理解可以有多個角度:一般指從教學計劃、教學實施到考核等不同階段;還可理解為從學生的入學、學習直至最後畢業考核的全過程;也有人理解為學期前、學期中、學期末,或課前、課中和課終等。「全員性」是指學校的教職員工和全體學生的工作或學習質量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 「全方位」是指教學質量監控既包括對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的實時監測這一「監」的過程,也包括在科學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分析對教學過程實施有效控制的過程,兩者密不可分,共同作用於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監控的最終目的除了分數質量外,還應有人的發展質量和教學過程質量。這需要重視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專業化分析。而不是判斷性的評價。只有通過教學質量監控幫助教師獲得足夠的信息與有用的建議,真正實現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控從監」向「控」的過度,體現教學質量監控的服務性,滿足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所需的條件,才能煥發教師對教學的高度熱情。 (7)人人有責任,建立三級提質管理機制。學校可形成三級質量管理機制,把提質的責任落實到每個人身上。一級機制由校長、教務主任等有關領導組成;二級機制年級組、教研組負責人組成;三級機制由備課組及任課教師組成。堅持每年召開中考、小學畢業考試質量分析會。全市或全區統一性考試,必須分學段、分學科進行質量分析,寫出一份詳實的質量分析報告;全校性考試,必須分年級、分學科進行質量分析,教務處必須向校長提供一份詳實的質量分析報告。堅持教學工作「四項責任制」。 即以校長為核心的班子集體負責制、以年級組長為核心的年級組工作集體負責制、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級任課教師集體負責制和以備課組長為核心的備課組全體教師集體負責制。學校要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實行教學質量責任制。校長包學校教學總體質量的提高: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包學生「四率」達標,包後進生轉化,包教好每個學生;備課組長包年級學科教學質量.並層層簽訂承包合同書.增強校長和全體教師的責任感。 二、從教研組層面,來尋找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1、將學校教研組建設成為四個「基地」。將教研組建設成為四個「基地」:「學校教學研究的基地,研究提高本學科教學質量的基地,教師進修和培養青年教師的基地,以及教育、教學信息傳遞處理的基地」。教務處對教研組的管理方法通常為:起始管理制定計劃,做到有的放矢;過程管理監督協調;終端管理揚優抑劣;加強教師的業務進修及年輕老師的培養。2、利用成功教學案例,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存在問題】當前,教師們都在積極尋求專業發展,各種教育報刊、電教教學媒體也大量登載了名師成功教學案例供教師借鑒。但是,對這些教學案例的利用存在著效益不高的問題。教師對案例的利用往往是個人行為,存在著以下三種弊端:一是功利化傾向:經常是要執教公開課、參評教學能手,臨時找來名師名家教學案例進行模仿,一旦講課完畢,研讀也就結束了。二是隨意化傾向:教師往往根據自己的教學審美趣味來選擇案例研讀,至於該教學案例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普遍考慮的較少。三是膚淺化傾向:研讀案例大多是教師個人的行為,缺乏同伴互助和專業人士的引領,往往反思不深,不能全面把握名家教學精髓,常常學得一鱗半爪,淺嘗輒止。或者說:學校雖然也組織教師觀看名家教學,但往往是看看錄像、寫寫反思、談談感受,延伸到實踐層面的舉措少,沒有真正化為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實施方法與步驟】1、剖析成功教學案例。教學案例是名家教學思想的精華所載,深刻剖析才能領會其精神實質。首先,精選名家教學案例。面對「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課改新局面,可從教師疑惑入手,結合學校發展的需要,根據上級教研部門精神,精心選擇最有價值的教學案例進行剖析。其次,剖析形式多樣化。專家引領式:安排校內專家點撥評析,這種評析站在全校學科教學的高度,提出借鑒名家的方向,有些是教師苦苦追尋而未得的方式方法,有些是教師理解不到位、操作疏忽的地方;骨幹點撥式,由學校學科骨幹教師進行評析,這種評析基於教研組的教研實際,和教學具體問題解決相聯系,針對性強;參與互動式:參加人員可以是專家學者、骨幹教師,還可以是學科教師,見仁見智,爭鳴討論,互相啟發,從自己的角度理解名家教學思想,達成共識,為實踐提升奠定基礎。2、反思吸納,課堂實踐。剖析案例過程中伴隨著教師的能動反應,剖析之後,還需要教研組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反思內化、吸收,確立出本教研組借鑒的方向,一般每次確立一個主題。確立主題後,備課組所有教師獨立備課,融入個體獨特的思考,而後進行課堂教學,多層面、多角度展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的問題,教研組教師參與聽課,也可邀請其他年級的骨幹教師甚至教研員聽課。教師帶著研究的目光走入課堂,記錄著借鑒名家教學的成功之筆,發現著不足之處,思考著原因和解決策略。3、集體研討,各抒己見。在每位教師試講完後,聽課人員對教學活動進行審視和反思。研討的內容以挑問題為主,首先由主講人進行自我評價,與名家教學思想、實踐方法對比分析,指出不足,而後每位聽課老師對教學活動從某一側面進行詳點細評,肯定每位教師教學的成功之處,針對實施名家成功教學思想,定出比較完善的課堂教學方案,定稿付印。集體研討的效果如何,不在於它的形式,而在於它的研討氛圍。在濃厚的研討氛圍中,老師共同商榷,互相啟發,逐漸靠攏名師名家課堂,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在集體探討中大家群策群力,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智慧火花,對名師教學思想的把握更深更透了,真正做到「合作著、研究著、發展著」。4、個人反思,升華提升。通過教學實踐研討,每位教師對名家教學思想有了更多的理解,對如何將名家教學思想化為教學行為有了更多體會,甚至積累了有效辦法。在借鑒中,不斷更新著自己的教學觀;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教學技能;在同伴互助中,思想與思想交融,升華著教學理念。這時的個人反思重在教學過程中的感悟和體會,可以是成功之筆的提煉,也可是困惑或不足之處的剖析。在個人思考的同時,同伴繼續交流,內化升華,形成新課案,留下新思索。5、落實教師個人的發展規劃,建立教師個人成長記錄袋。每名教師認真對自己的工作分析定位,看自己取得那些成績,還有哪些差距,本學期重點突破的工作是什麼?需要藉助備課組或學校要做的是什麼?寫入學期教師發展規劃,讓每名教師明確每學期在個人發展方面重點要做的工作,並努力實現。學期結束,教師要寫出自己的教學反思,總結自己個人發展方面的得與失,總結經驗,提升自我,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6、教研組發展應重實施科研提質。 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把教師的興趣引導到教學科研的軌道上來。通過教學科研的督促,不斷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教研組長是學校的教學專家,教學帶頭人,是本組學科先進教學思想的傳播者,對教師進行教育思想的校本培訓,幫助教師明確教育發展的新動向,是其首當其沖的職責。教科研工作是為教育教學提供咨詢服務的,當然,教務處對教研組的管理要及時,要指導,不然,就會導致教研組工作的失效、疲軟。第三,建立組織與評價機制。例如:學校對教師的備課、上課、說課、論文寫作與評議、研究觀摩活動可形成了評價與保障制度,並採取重過程、輕結果,少指責、多指導,有層次分階段的實施策略。 7、立足課堂優化:緊緊把握課堂質量這根生命線。(1)、研究課堂管理,尋找有效管理的方法與策略。A、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獨斷專制型——很少聽取學生的意見,處理問題不顧及學生的感受,不能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親近一部份學生、疏遠一步份學生,喜歡一部份學生,歧視一部份學生,偏愛與偏見影響了學生的師生關系,導致課堂管理障礙重重。簡單粗暴型——總是用命令、威脅等語言來實現自己的管理要求,經常會因為很小的事情而大動肝火;經常使用否定的、消極的話語;經常對學生進行體罰和心理虐待。放任自流型——對學生存在的缺點視而不見,一味地一團和氣;迎合學生家長愛子心理,變教師為保姆。隨意教育型——有的老師在自己的教學受到干擾時,為了控制課堂,常常不顧問題行為的性質和種類,動輒中斷正常教學過程,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或現象或問題行為,進行冗長、頻繁的訓斥,甚至不惜花費整堂課的時間去進行所謂的「思想教育」。由於嘮叼過度,學生厭煩產生逆反心理,引發了學生對紀律的淡漠和厭煩情緒。B、問題原因及反思:首先是傳統文化影響下,教師權威思想過重。(「師」與「天」「地」「君」「親」並列供奉膜禮,教師是知識人化身,力量的源泉,長者的象徵。尊師重教思想所致.)其次是教師缺乏相應的培訓,管理觀念相對落後,管理能力不盡如人意。(不了解學生,不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缺乏教育學知識,不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不懂得因材實教)最後是,不能科學評價學生。(只看學生成績,以高分數高升學率為終級目標。當然,還有社會及家長方面的原因,如社會、家庭對學校的要求過於苛刻,缺乏對學校教育及教師應有的理解。學生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思想、心理有一些新的變化,給課堂的有效管理增加的難度。(獨生子女、不勞而獲、網路、拜金主義,過早戀愛、新奇的電子產品、學生溥弱的意志力等)C、現代課堂管理有效的特點。人本性——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尊重學生發展的個性差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性——課堂中教育與教學緊密結合,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基地,是學生精神生活所必然依賴的地方。強調合理地組織課堂中的人、事、物,以實現教育教學目標。調適性——調整師生的思想和行為,要求教師面對即發問題,講策略甚至多策略並舉,盡量避免被少數幾個人吸引並只與他們交流。民主性——學生是有個性的,要求教師在課堂管理中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和潛能,創設出適合學生生活與活動的環境,為學生在課堂中能按照本性行為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主體性——主體是學生,強調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高效性——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更多的自主參與與機會,盡量用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精力解決干擾課堂教學的問題。D、有效課堂管理分類及方法。課堂管理可分為預防性管理、支持性管理、矯正性管理。預防性管理:改進教學——制定課堂常規——安排環境(隱性課程,用民主、平等、仁愛的思想影響著學生)支持性管理:熟記學生姓名——運用肢體語言傳遞信息——運用聲音的變化提醒學生——運用走動、接近和停駐——真誠賞識每一位學生——隨時發問——調整座位——在沉悶的學習中善用幽默——移開誘惑物體矯正性課堂管理:說理——強化——示範——消弱——處罰(慎用)(2)、強化集體備課,踐行四有課堂教學新模式。教研組發揮備課組群體作用,集思廣益,做到優勢互補,提高全體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研究課標,研教材,備學生、論方法、注過程、備資源。踐行「簡約有效,因科而異」的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學校在落實《羅平縣四有教學模式工作方案》的過程中,指導教師深入開展「四研究」,強化課堂教學「四環節」,要求每位教師寫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上課教案,然後通過個體授課、集體評議再上升到新

Ⅳ 小學培訓機構教學、環境、服務方面意見

一、進一步貫徹《義務教育法》,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法制環境。

1、結合新一輪學校法制副校長聘任工作,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月活動。對外面向社會,要以設立宣傳點、開辟宣傳欄、出動宣傳車等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讓《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江蘇省中小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等教育法律法規有關條文內容,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對內面向師生,要結合業務學習、品德課等,以組織豐富多彩的師生學習、教育、競賽活動,增強教師的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主要活動有:①組織法制輔導報告會;②開展「爭做遵紀守法小公民」主題徵文、演講比賽;③開展法律知識競賽;④開展「法制手抄報」創作比賽;⑤廣泛組織「我與父母同學法」; ⑥組織師生觀看法制教育影視片;⑦編排法制文藝節目;⑧開設法律咨詢站等。

2、切實做好新《義務教育法》貫徹實施工作。把《義務教育法》的學習貫徹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教師業務培訓計劃。在全面學習貫徹《義務教育法》精神實質的基礎上,要把實施素質教育思想作為學習貫徹《義務教育法》的重點,全面提高廣大教乾和教師依法治教、依法施教的能力和水平,要將《義務教育法》貫徹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改革教學制度,優化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確保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突出做好「控流止輟」工作。各小學要把依法控輟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堅持開展好無流生校、無流生班評比活動,繼續實行控流止輟工作與教學質量評價、學籍管理等工作捆綁式考核,積極開展濟困助學活動,引導教師努力改善教育方式方法,真正為學生著想,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確保不讓每一個適齡兒童和青少年輟學。

4、確保做好小學免收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發放工作。各小學要精心組織,狠抓落實,一是確保不發生「亂收費」現象,二是切實把免費教材真正發到貧困家庭學生手中,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子女都入學。

二、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切實抓好校園安全工作

1、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安全無小事,要牢牢綳緊校園安全這根弦。做到以人為本,標本兼治,警鍾長鳴,戒心永存,時時警備,處處防犯。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完善制度,健全機構,加強監控,加強教育,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

2、繼續強化安全常規管理。各校要更新安全觀念,創新工作思路,從事關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角度抓安全,寓安全教育於學生思想道德與身心成長之中。經常開展安全、法制教育,定期和不定期開展危險器械收繳、安全隱患排查等活動,根除安全隱患。進一步優化技防措施,加大安全設施投入,配足配齊安全設施,實施人防與技防相結合,健全應急預案,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嚴格按照創建要求,緊緊圍繞創建目標,採取強有力措施,落實校園安全管理責任,遏制校園惡性案件、責任事故的發生,大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維護校園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以創建促安全管理的規范化,以創建打造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

三、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針對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不具體,難以抓得住」這一現狀,省教育廳王斌泰廳長提出了素質教育「三三三工程」,各校要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教學質量觀、學生發展觀,突出「三育」,抓好「三會」,落實好「三定」。

1、始終堅持德育為先,切實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

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健全完善德育管理體系,拓展德育途徑,創新德育方法,豐富德育形式。一是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構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長效機制,大力加強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和少先隊建設,健全德育管理網路,努力營造具有文化底蘊的校園人文環境,優化校風,形成富有生命氣息的學校教育。二是要持續深入地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廣泛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通過徵文、演講、辯論、體驗等有效方式,使廣大小學生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本質內涵,領會其思想價值、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真正做到入耳、入腦、入心;認真落實《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大力推進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加強誠信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關懷生命,關注學生的生命質量,傾聽學生心靈的訴求,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強網路文明教育,增強學生的網路道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三是要充分發揮學校與家庭教育的聯動作用,採取多種有效方式,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成才觀和家教理念,掌握科學教育子女的知識和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四是要積極推動德育基地建設,加強小學生社會實踐,上好綜合實踐德育課,促進小學生由道德規范向行為規范上發展。

2、持續開展體育、美育活動,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各校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通過組織廣大學生參加各種文藝、體育、勞動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和諧、健康發展。一是要以培養「創業、創新、創優」的「三創」型人才的長遠發展目標,著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二是要做好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工作,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認真組織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強化用眼衛生要求,採取有效措施降低近視發病率;廣泛開展預防艾滋病和遠離毒品教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三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結合校本課程的實施,藉助國慶、中秋、新年、「十七大」召開等重大節日和活動,廣泛開展廣大學生參與的讀書、朗誦、徵文、演講、知識競賽、小型運動會、故事會、演唱會、舞蹈比賽、書畫展等豐富多彩的綜合社會活動,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意志和培養學生的能力。

3、扎實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全力推進新課程改革。

一要突出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把握教與學的內在本質和規律,優化教法、學法,構建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二要進一步完善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健全課改評價機制,引導課改工作深入開展。要建立健全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藝術、體育、綜合實踐幾個學科中心教研組。中心教研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並著力實施。教研計劃應包括指導思想、研究專題、研究活動、保障措施等內容,力求符合本地實際、研究專題明確、措施切實可行。教研計劃在開學兩周內以文本形式交教研室評閱。本學期,教研室開展分區聯片的教研活動,邳南片的教研將以八路實驗小學為核心,並在中心教研組長中擇優選聘兼職教研員,開展教學工作的調研活動。三要注重對校本教研的指導評價和管理服務,校本教研要注重對本校教學過程的研究,要對來自教師教學實踐中的普遍問題進行研究,切實解決教學中師生的困惑,突出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每次活動都要有明確的主題,有具體的活動方案,做到前有布置和准備,後有總結和資料積累。鎮級的較大型活動每學期2次、校級的集體活動每月1次、校內學科組活動每周一次為宜,校內集體活動要報告中心校。四要繼續做好五六年級新教材培訓工作,落實好鎮級後續輔導,特別是要組織三六年級教師認真學習省、徐州市調研性學業測試結果分析,以進一步吃透課改精神,找准方向,制定對策,調適教學行為。

4、突出質量核心地位,抓實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

質量監控包括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績兩個方面。要持續抓好教師教學五認真的管理,不斷改進教學五認真的檢查評價辦法,加大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積極貫徹教育局、教研室綜合評價的文件精神,開展評教評學活動,鼓勵師生參與管理、評價管理、評價教學。

在學生學業成績監控與教學質量評價方面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建立學生學業水平抽樣測試制度,做到階段性自檢與終結性他檢相結合。按照《邳州市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實施意見》要求,學生學業水平抽測、抽評的范圍、組織形式和實施管理,採取統一管理、分層實施的辦法。即:教育局宏觀方向定位、政策引導,教育科、教研室搭建平台、提供服務,教辦、學校具體組織、設計,教師、學生全員參與實施。單元階段性檢測由任課教師自檢;期中抽測由學校自主進行;期末由中心校組織實施;學年末由教育科、教研室組織實施。通過采樣檢測、抽評及相關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和反饋教學中存在問題,對教學進行有效指導。

②建立自下而上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制度。各級的質量監控主要通過教學業務檢查、教學活動和學業測試進行。每次業務檢查或學業測試考試以後,各個層級要通過分析,發現教學中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措施,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和教學質量匯報會,寫出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逐級上報質量及分析。質量分析由主要領導主講。考試的組織實施情況要嚴格按照上一級統一要求實施,對考試組織情況的評價將納入對各小學的綜合考核中。

③設立重點幫扶對象,建立誡勉談話制度。中心校和各學校都要高度關注薄弱學校、薄弱學科和薄弱任課教師,通過建立聯系點、聯系人,建立幫扶匯報制度,從課堂教學、備課作業、班級管理、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調研、分析、指導,引領教師改善教學,促進學生發展。

④建立相對科學、客觀、公正、穩定的教學質量評價標准。教學成績積分公式:參考人數×5%+平均分×40%+及格率×100×40%+優秀率×100×20%-低分率×100×5%。

⑤建立對教學質量考核激勵機制。適當以物質獎勵和精神表彰,來激勵全體、鞭策後進、弘揚正氣,大力營造一種崇尚先進、銳意進取、刻苦奉獻的良好的教學氛圍。

5、繼續抓好《管理規范》的落實,走教育教學精緻化管理之路。

《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圍繞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立足於學校的自律、自覺,提出了一系列十分具體、細致周到、易於操作的基本要求。其中的8個方面、20條是指令性的規范要求,每所學校都必須貫徹執行;10項基本管理制度是指導性的規范要求。各校要根據本校實際,進一步細化規范的各項要求,用創新的精神研究制訂本校管理的具體標准,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積極構建學校管理的長效機制。要牢固樹立「向管理要質量」的理念,將《管理規范》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南,認真加以落實,依法管理,精緻管理,創新管理。教育局和中心校將積極開展常規管理檢查評比活動,創新期中視導形式,抓實教學常規管理,落實「教學五認真」,及時總結通報檢查情況,加大對教育教學質量的考評和監控力度,以增強視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於教學規范,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的規定,按省標開足開全上好規定的課程和課時,尤其是體育課、綜合實踐課;要嚴格執行學生在校時間和作業量的規定,小學生在校不超過6小時,一、二年級每天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四年級課外作業每天不超過半小時,五、六年級課外作業每天不超過1小時;要嚴格執行考試評價的規定,除教研室規定的考試科目、范圍外,不再增加考試的學科或次數,但可以適當增加對口語、操作、實踐等能力的考查。

四、進一步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教育發展步伐

近年來,隨著「改危布調」、 「三新一亮」、 「六有」、 「校校通」、 「四配套」等多項重點工程的實施,定點小學投入較多,工程建設逐步到位。各定點小學按照既定的實施方案,強化領導,落實措施,加強管理,規范使用。各項工程管理都要始終做到:組織健全、管理員到位、制度明確、職責分明、賬物清楚、使用規范、效益最大。

對於合格學校創建工作:一要確保工程進度,加快實施步伐,確保按時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二要確保工程質量,基礎設施和自配設備要按標准要求,配足、配好;三要將到位的設施、設備以及器材、圖書資料及時安裝、調試、上架、流通、使用,及早利用;四要加強對管理員和全體師生的培訓和教育,管好、用好圖書資料、實驗儀器和體育、藝術器材,保證無損壞無遺失,使其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最大效益。各校一定要全力以赴,確保順利通過省、市各級驗收。

五、進一步規范幼教管理,促進幼教健康發展

為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大力提高適齡幼兒入園率,確保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80%以上,本學期全鎮仍將要繼續集中力量辦好中心幼兒園和各校附屬幼兒班。

一是繼續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改造中心園和校帶班的辦園環境。高標准改造中心園教學樓,鋪設硬化活動場,修建花園、花圃,美化園內環境;整修許集幼兒園、毛山幼兒班,為石匣幼兒班添置課桌,為毛山、李園等幼兒班配備電視機和DVD設備,使全鎮幼兒園班班通電視。

二是加強對幼兒教育的規范管理。嚴格實行教師資格准入制度,做到用人規范;積極提供滿足園內教育教學需要的基本設施,做到辦學設施規范;公開園班經費收支,做到經費使用規范;加強日常考勤量化,做到園班內時間遵守規范;強化中心園業務指導,做到教育教學行為規范;注重師資培訓、培養,做到師資素質能力規范;注重幼兒習慣引導,做到孩子日常行為規范。

三是積極推進徐州市示範幼兒園創建工作。中心園要制訂二年創建計劃,擬訂創建方案,落實創建措施,按序時做好工作,以此推動幼兒教育整體辦園水平的不斷提升。

六、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加強教干隊伍建設。認真選拔,積極培訓教干隊伍;認真落實市局校長進課堂制度,全體教干都要任課、聽課、導課,組織、參加教研組活動,以《聽課手冊》為抓手,按局規定進班聽課、點評、指導;扎實做好對教干隊伍的考核和民主評議工作。

繼續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強化政治學習制度,認真組織教師、黨員學習黨的「十七大」會議成果,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繼續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和「學陶師陶」活動,弘揚敬業愛崗精神,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結合教師節慶祝活動,藉助市級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會,大力宣傳、弘揚教育正氣,樹立教育先進典型。

加快教師培養。進一步建立健全教師培養、培訓、培優機制,努力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扎實校本培訓,以集體備課、課堂研討等校本活動為主要著力點,切實提高教師的課堂「實戰」能力。進一步開展讀書活動,認真落實「師生讀書行動計劃」,開展讀書活動專項檢查。進一步落實教師學歷進修計劃和獎懲措施,全面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學歷達標率。積極組織教師全員參加培訓,既要組織好教師參加省、徐州市和我市舉辦的各種培訓進修學習,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開展好鎮內、校內的培訓活動。結合市開展的對口支教活動,藉助通過城鄉對口支援、教師輪崗交流、送教下鄉、開展教學聯誼活動等方式,從學校管理、課堂教學和教育科研等多方面,積極接受名優學校的指導和幫扶。

切實加強學校行風建設。積極參加全市行風評議活動,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堅決杜絕亂收費現象。對發現亂收費的單位,校長堅決免職,教師堅決辭退。規范教輔用書管理,加大對違規人員的查處力度。堅決辭退師德敗壞、違紀違法人員,堅決杜絕體罰學生、有償家教行為,進一步樹立教育在全社會的良好形象。

七、統籌做好其他各項工作,充分發揮管理與服務職能

切實加強學校後勤工作,提高服務育人水平。切實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實行大額開支先報批制度,實行定額控制,超支不補的節儉制度,實行集中使用,辦大事制度。規范學校用品采購行為,實行教育教學用品實施統一管理、張榜公示制度。規范教輔用書的管理,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私自為學生統一購買教輔用書及教學用品,對違反規定者,中心校、教育局將嚴肅查處。隨著幾項重點工程建設陸續到位,現在學校投入很大,資產很多,既很值錢也很有用,各校一定要加強財產管理,加強監督,加強看護,注意排查,建立健全各種固定資產帳冊,分門別類登記,決不能任意流失、隨意損壞。要實行及時維修、補充制度,實行損壞賠償制度,實行安全保護制度。

大力發展社會教育,落實「兩後雙百」工程。認真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積極推進科學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進一步完善教育網路功能,加強教育信息採集與交流,努力實現教育資源共享。進一步做好全鎮教育宣傳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為學校而歌,為教師而鼓,為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強學校工程建設管理,嚴格審批、招投標制度,加快各項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進一步加強學校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做好黨員民主評議工作。進一步加強工會組織建設,推行校務公開,迎接工會工作年度檢查。

Ⅳ 小學教學質量監控檔案包括哪些

一般來說要有
監控組織體系相關檔案。如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領導小組」名單,活動記錄之類的
要有常規的相關檔案:崗位職責和規章制度
專門的質量監控檔案:如新教師培訓方案,老教師進修計劃等

Ⅵ 小學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有幾個方面

1、對教師素質的評價。
根據發展性的評價理念,我校對教師素質進行以下幾個方面評價,職業道德、學科知識、教學能力、文化素養、參與和共事能力、反省與計劃性等,並制定出《教師素質評價標准》,每學期校領導都要按此標准對教師進行嚴肅認真的考核。
2、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
(1)看是否提高了學習興趣,使學生愛學習。
(2)看是否使學生逐漸養成了良好學習習慣和嚴謹的學風。
(3)看「學困生」的轉化情況。看「學困生」是否能積極地參與學習,看教師是否善於發現和挖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
(4)看課業負擔是否適度,教學效果是否高效。
以上幾項內容通過學校、家長、學生和學校的各項教學監控措施來評定。

Ⅶ 如何加強小學教學工作 提高教學質量的意見和建議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提高義務教育水平是一項重要工作,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適應新世紀要求的教學素質,根據市提出的:「重點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素質,建立並不斷完善教學選題監測制度」的要求。筆者針對以上某某小學所存在的幾點問題,結合今年全市教育系統「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等」活動精神,認為要加強某某小學的管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不斷強化質量意識

某某小學的教學質量不高,一方面容易導致學生留級,浪費義務資源,妨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另一方面不合格的小學生畢業進入中學以後因學習有困難極易中途輟學,影響初中的教學質量,普通九年義務教育的鞏固和提高。

(二)多種形式並舉,提高某某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該校要把提高教師素質作為提高小學教學質量的戰略重點,緊密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職業道德和教育界水平為標准,認真落實教師隊伍,積極探索和建立新形勢下的激勵機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依法辭退教學水平低,不能履行職責的教師。

(三)注重實效、健全教學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學校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工作,某某小學必須以黨的方針、政策以及有關法律法規,條件為依據,按照《小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認真規定和完善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確保學校的教育工作規范有效地進行,當前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制度建設:1、要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2、要嚴格執行作息時間和師生考勤制度;3、要建立教師學習,培訓制度;4、要健全聽課制度;5、要建立教研、教改成果檢查、評比、交流制度。

(四)綜合評價、開展教學質量監測

小學教育質量監測的科目主要是語文、數學,內容為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主要考勤查學生的合格率,一律採用等級制度評分方法,取消百分制結果報縣級教育主管部門。

(五)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強化職能作用

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某某小學的教學質量,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鄉鎮中心學校的共同任務。要明確責任,實行領導負責制,加強鄉鎮中心要親自抓好小學教學質量管理,是提高某某小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Ⅷ 小學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和建議

筆者針對以上某某小學所存在的幾點問題,結合今年全市教育系統「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等」活動精神,認為要加強某某小學的管理,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不斷強化質量意識 某某小學的教學質量不高,一方面容易導致學生留級,浪費義務資源,妨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另一方面不合格的小學生畢業進入中學以後因學習有困難極易中途輟學,影響初中的教學質量,普通九年義務教育的鞏固和提高。 (二)多種形式並舉,提高某某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該校要把提高教師素質作為提高小學教學質量的戰略重點,緊密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職業道德和教育界水平為標准,認真落實教師隊伍,積極探索和建立新形勢下的激勵機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依法辭退教學水平低,不能履行職責的教師。 (三)注重實效、健全教學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學校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工作,某某小學必須以黨的方針、政策以及有關法律法規,條件為依據,按照《小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認真規定和完善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確保學校的教育工作規范有效地進行,當前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制度建設:1、要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2、要嚴格執行作息時間和師生考勤制度;3、要建立教師學習,培訓制度;4、要健全聽課制度;5、要建立教研、教改成果檢查、評比、交流制度。 (四)綜合評價、開展教學質量監測 小學教育質量監測的科目主要是語文、數學,內容為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主要考勤查學生的合格率,一律採用等級制度評分方法,取消百分制結果報縣級教育主管部門。 (五)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強化職能作用 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某某小學的教學質量,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鄉鎮中心學校的共同任務。要明確責任,實行領導負責制,加強鄉鎮中心要親自抓好小學教學質量管理,是提高某某小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Ⅸ 求一篇小學教育評價方案

小學生素質教育評價方案

教育評價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的目的、功能、目標體系和評價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響著課程培養目標的實現。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受到廣泛的重視。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號)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貫徹素質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學生素質發展和反映學生個體差異為出發點,從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教師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各門課程的有效實施,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
二、評價原則
(一)評價內容多元化原則。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考查,不僅關注學業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以質評為基礎,應用可操作的評價方法,不僅考查「認識」或「概念」等認知層面,同時還關注對「表現」等行為層次的考查,如行為觀察、情景測驗等。
(二)評價過程動態化原則。不僅關注結果,更要注重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有機地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給予多次評價機會,促進評價對象的轉變與發展;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頭評價、作業評價、成長記錄等。
(三)評價主體互動化原則。強調評價過程中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關注評價結果的認同問題,即如何使評價對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評價結果;改變單一評價現狀,加強自評、互評,使評價成為教師、管理者、學生、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

三、評價方法
(一)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
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要根據不同的評價內容和指標實施多元評價,還要滲透或包含在學科學習目標的評價中進行。道德品質和公民素養方面要重點結合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以及團隊活動、校本課程實施中進行評價;學習能力和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要結合所有學科教學進行評價;運動與健康方面主要結合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進行評價;審美與表現方面重點結合音樂、美術學科教學進行評價。要按學生年齡、心理及行為特點制定一些可觀察的指標,在學科教學或各種教育活動中分層實施評價。要創設情境、機會,通過參與活動,日積月累,讓學生感受、體驗與內化。要通過表現性任務、觀察記錄、訪談、作品分析、個人自評,同學、教師、家長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
(二)學科發展目標的評價
⒈知識與技能的評價
要遵循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以該學段、學年以及每個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通過作業、紙筆測驗、考試和完成一些開放性的表現性任務等形式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以「等級+評語」的形式呈現。小學低年級(1—2年級)實行模糊評價或描述性等級。
⑴練習、作業
作業分析評價是教師了解、掌握學習效果、學習態度最常用、有效的評價方式。學生的作業情況要通過學生的認真程度,正確率,創造性解決問題情況;完成作業的速度,主動作業的情況;課外學習情況以及實驗操作能力,小論文、小發明、小製作等成果來進行綜合評價。教師可以組織作業展示活動,進行優秀作業及成果評比,作為作業評價的依據。除了傳統的紙筆作業之外,更應注重口語交際作業、綜合實踐作業、實驗操作作業等促進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實際表現能力的表現性作業。表現性作業包括綜合實踐活動記錄、參加社會工藝活動記錄、學科實驗、交流合作學習記錄、課外閱讀的數目和反思筆記等。
⑵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測驗)是在一個教學階段或單元結束後,根據教科書中對於本單元教學目標的要求做出的學業水平評價,衡量、檢測學生在預期學習成果和表現標准上所達到的程度。
設計單元測驗題目和實施評價需要依據單元教學目標的要求確定測試內容的范圍,注重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原理的認識及理解。
單元測試是過程性評價的重要方面,每個教學階段或單元結束後都要測試並做記錄。
⑶期末考試(考查)
考試(考查)是評價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試要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內容和對象不同選擇相應的考試形式,既有閉卷形式,也有開卷形式。除紙筆測驗外,也要選擇外語聽力考試、口試、課題研究、情景測驗、實際操作等質性評價形式。運用考試進行評價時應注意:
考試內容:考試要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綜合應用的能力;要減輕學生機械記憶的負擔,突出綜合性、探索性和開放性,杜絕設置偏題、怪題;考試的內容應多元化,除關注知識與技能外,還應體現考查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內容;還要重視加強多方面潛能的發展,尤其是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發展。
考查學科應通過平時觀察、評語、軼事記錄、表現性作業、綜合實踐活動等方式,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習慣、興趣、毅力、學習動機、學習技能、社會技能以及努力程度等學生表現的信息進行考查。
考試方式:給予學生多次機會,同一考試也可多樣化呈現。如,1-2年級可採用游戲式、自選式、互測式考試,考試要突出趣味性。3-6年級實行分項考核、綜合評定。各學科期末考試成績以「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方式呈現。
考試結果處理:各科教師要對考試結果作出具體的分析指導,使學生獲得比較全面的反饋信息,從而督促、協助學生制定出下一步的學習計。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並按考試成績排名。
⒉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
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必須與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教育目標相結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採用觀察、軼事記錄、訪談、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質性的評價方式對其進行評價。各學科應根據本學科特點,結合基礎性發展目標在學科中的體現,制定具體的評價內容及指標體系。

成長記錄也是評價一個學生的重要依據,因此要搞好學生成長記錄,並要定期組織成長記錄的交流展示。並將成長記錄納入期末終結性評價內容。對成長記錄的評定應注重學生的進步和所付出的努力,明確改進的方向。要通過對成長記錄的回顧、比較,使學生學會反思,了解自己的進步,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進一步發展的目標,逐步發展自省的意識和能力。
成長記錄袋的內容包括:①學生基本情況:如姓名、性別、通訊地址、出生日期、健康狀況、家庭背景;教育基本情況,如所進學校、主要課程測試成績、一般能力等級、特殊能力傾向,優秀與榮譽、個人社交和發展情況。②學生的各科學習檔案:A本學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一般按一個單元或一個學習主題收集資料。如單元測試成績單、綜合素質報告單。B目前最佳作品展現,包括生成過程,如最好的作業、最好的作文、優秀的美術作業、攝影照片、錄音磁帶等。C實踐創新活動的參與程度,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研究報告乃至各項競賽獲獎證書等。D同伴之間的觀察評價、教師觀察、評價及剖析,來自家長、社會的反饋信息,如教師的表揚或建議、學生的感想等。
(三)評價的主體
評價主體包括學生本人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四個方面。
學生自評和互評:一是由學生本人對自己的綜合素質及行為寫出自我評語;二是對自己或同學綜合素質的六個方面以及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一些方面分別評出分項等級。
教師評價:一是由班主任給每個學生綜合素質的六個方面評出分項等級,並給每個學生寫出綜合性評語,重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整體描述,突出學生的特點和發展潛能(具體評價方式見表二);二是各學科教師根據本學科所制定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及學科發展目標評價體系,對每個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達成及學生學業水平進行評價,給出相應的等級,並對學生學科的發展態勢進行描述,寫出激勵性的評語(具體評價方式見表三)。
家長評價:一是對自己學生的綜合素質寫出鑒定性評語;二是對自己學生綜合素質的六個方面以及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一些方面分別評出分項等級。
(四)評價結果的呈現
⒈評價結果包括等級或評語
評語包括:①自我評語。②家長評語。③教師(班主任)評語。
等級包括:①分項等級。即根據評價內容所列的要素和關鍵表現,通過整體判斷對六個方面以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一些方面分別給予一個等級;練習、作業、期末考試獲得的等級。②分主體等級。即由四個評價主體給出的評價等級。③綜合等級。即把分項等級和分主體等級綜合,作為綜合素質或學業水平評價的最後等級。以上等級均為四等,以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呈現。
⒉綜合等級合成的方法
加權法:各等級賦予分值採用「取平均值四捨五入法」合成最後等級。
直接評定法:依據期末考試的等級、作業和單元測試的等級、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課題及完成的報告)、成長記錄、特長與獲獎情況、自我及他人評價等進行總體分析,根據總體態勢確定綜合素質與學業水平的最後等級。

Ⅹ 小學教學質量監測有何特點和作用

學業質量標準是依據國家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以教育質量觀為基礎所規定和設計的學生課程學習活動所應該達到的發展狀態和發展水平=每一個學校對學生的學業質量都應形成合理的期待,制訂出適合學校實際的規范的質量標准系統二中小學研製學業質量標准應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基礎理論的闡述、學生學業表現標準的描述和評價工具的研製,學校在研製學業質量標準的過程中,應樹立科學的學業質量觀、確立合理的標准期望、形成規范的操作程序,同時還要鼓勵和邀請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專家學者、社區代表等參與到研製工作中來、

回答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建立國家義務教育質量基本標准和監督制度」,要求「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質量上來。」的確,教育質量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而提高教育質量的落腳點是學生學業質量的提升:那何謂較高的學業質量?其可靠標准又是什麼?一直以來,我國對學業質量的評價更多地依據於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分數排名,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取向和非科學化傾向。這嚴重製約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開展中小學學業質量標準的研製,加強學生學業質量的過程監測與結果管理,對落實規劃綱要精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