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有哪些
101教育PPT有很多,隨便發一篇給你吧
人教一年級數學上冊《1—5的認識》教案
學情分析:
學生在幼兒園接觸過1-5各數,他們能夠熟練地數數,有的甚至能夠疏導100多,從表面上看,他們已經很熟悉這些數了,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缺乏對數的整體意義的理解。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見到過這些數,對它們的用處有了一些了解,但是沒有感受到身邊處處有數,對生活中離不開數的價值缺乏體驗,還沒有對這些數產生較強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 在觀察農家小院圖提取信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初步感知1~5各數的基數含義,知道1~5的數序,並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
2、 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5的基數含義和寫法。
教學難點:
1~5的寫法,初步建立數感。
課時准備: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游戲,請同學們舉起你們的雙手,跟著老師一起做。我說一句你們跟著說一句。(師生一起做變變變的游戲)
師:剛剛我們變手指是從幾根指頭變到幾根指頭的?(隨機引出一根指頭到五根指頭的)
師:今天我們學習《1-5的認識》板書課題(1-5的認識)
二、實踐探索,合作交流。
1.師:現在是秋天,秋風送爽,碩果累累,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看這位老奶奶,家裡收獲了很多東西,同學們瞧瞧,這幅圖裡面都有什麼東西呀?
(南瓜/花朵/老奶奶……)
2.生自主觀察,圖中有多少個南瓜、多少朵花?並隨機指導三、指導學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
1.師:圖中有什麼數量是1?
(一個老奶奶/一隻小狗/一串玉米。)
教師:(那我們數量1的東西數完了,接下來應數數量幾的呢?)那就請同學們數出圖中可以用數「2」表示的東西。
2、師:它們的數量都是2,可以用數「2」表示。2數完了應該數幾呢?就請同學們數出圖裡面可以用數「3」表示的東西。
3、 3數好了接下來應該怎麼數?
4、請同學們數數,圖中有什麼可以用數「4」表示的呢?
5、小雞和向日葵的數量都是4,可以用數「4」表示。接下來我們應該數?
6、:請同學們說說圖中有什麼可以用數「5」表示?
(南瓜、玉米的數量是5,可以用數「5」表示)。
四、指導認讀。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個計數器。上面有幾顆珠子?
教師:1顆珠子可以用1表示,我們再加一顆珠子,現在是幾顆啊?(相機做練習)
五、指導書寫
教師: 1是從上往下寫,稍稍有些傾斜;2像一隻小鴨子; 3像小耳朵;4要寫得直直的,不能有彎曲的地方。
六、練習
生在方格本上寫1~5。
七、布置作業
課本第16頁的做一做兩道題完成。
教學反思:
1~5學生們在幼兒園都已經學習過了,這節課的主要目的在於感知1~5各數的基數含義,知道1~5的數序,並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通過圖片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討。但實踐下來發現課堂游戲少,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可以在接下來的課堂上多開發一些數學游戲,激起學生的興趣。
⑵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教案有哪些區別
教學設計:包括教案、學案、評價方式,甚至學生問題的創設、教具的應用等,所有的與教學設計有關的內容都是。所以,教學設計是一個泛化的概念,不能是一個東東。
教學設計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學設計,是准備課,特別是公開課等需要全面考慮的一份文檔,附件可能有電子類輔助。
教案:就是教學的內容文本,是教學設計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課堂實錄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對教學目標、內容、環節進行備課。
教案是指導老師自己上課用的。也是考察一個教師備課的一個依據。
⑶ 小學數學經典教案格式
第一單元 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主備人:
參備人:
第1課時:
[教學內容]:小數的意義[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
[教學重、難點]: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過程]:
一、 生活中的小數
(事先布置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價格用到小數外,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
結合樹上的例子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在每個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麼,由此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意義的興趣。
二、 小數的意義
1. 自學小數的意義
2. 小組交流
匯報:出示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1;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01。
3. 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量理解小數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4. 歸納小數的意義
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小數的意義。
5. 小數部分的數位及讀寫:
⑴小數部分的數位及數位間的進率
先復習整數部分的數位,再介紹小數部分的數位,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數是千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計數器的各位上撥3個珠子,說一說各表示多少,體會數位間的進率。
⑵小數的讀寫
讓學生試讀,注意提醒學生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分不同。
⑶寫一寫、讀一讀、說一說。
對照計數器寫出小數,並讀一讀,說出各數位上的數表示什麼。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6.數學游戲:通過數和形的對應,加深對各數位間關系的理解。
7.作業:第 頁
⑷ 小學一年級數學位置與順序的教案怎樣去備課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前 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使學生認識「前、後」的基本含義,體驗方位順序,初步感受事物的相對性。
②訓練學生用「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
2、數學思考目標:
在對簡單物體的位置關系和運動的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解決問題目標:
使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嘗試探索解決方法。
4、情感與態度目標:
①通過課件演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②採用多種評價的激勵機制滲透德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材分析:
《前後》是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中的內容,教材藉助「森林運動會」這一有趣情境,讓學生在觀察圖畫內容的過程中體驗「前後」,學會用語言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經歷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學好這部分內容對培養學生的方位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學校狀況及學生狀況分析:
①學校具備完善的多媒體教學功能。
②本實驗班學生人數為34人,學前基礎良好,能較好的體現課改實驗效果。
課堂實錄:
一、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
現在啊,動物們正在開「森林運動會」可熱鬧啦,咱們一塊兒去看看吧!
(屏幕出現主題畫面配聲音:運動場 鳥飛 動物跑 車輪轉)
師:你們一邊觀察一邊告訴旁邊的同學,畫面上有些什麼?
(點評: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藉助學生喜愛的動物創設故事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習興趣,導入自然。)
二、初步建立概念
師:瞧!跑道上的運動員在進行跑步比賽,你們看誰跑在了最前面?
生:小鹿。
師:請大家從前往後觀察,說說誰在誰的後面。
生:小兔在小鹿的後面,蝸牛在烏龜的後面。
師:哪位同學還能說出誰的後面是誰?
生:小兔的後面是烏龜……
師:我們看小蝸牛現在雖然排在最後一個,可它還是怎麼樣?
生:一直在爬。
師:小朋友們要學習小蝸牛這種堅持努力的精神。(學生贊同地點點頭)
(點評:教師能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有機的滲透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了情感與態度的培養,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師: 現在我們從後往前觀察,跑在小蝸牛前面的有誰?
生:小兔、小松鼠、小鹿。
師:你們想不想演這幾只動物?老師給小朋友發頭飾,請戴了頭飾的同學說說這只動物跑在誰的前面,又在誰的後面?誰在它的前面,誰在它的後面?
生1:(扮小兔)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它的前面是小鹿……
生2:(扮小鹿)小鹿跑在第一,它的後面有小松鼠、小兔、烏龜、蝸牛。
(點評:教師抓住本課的主要內容「前後」進行教學,讓學生從圖中發現問題,學習描述物體的位置與順序。玩中學使學生建立起了扎實的前後位置概念。)
師:同學們,賽跑馬上就要結束啦,猜一猜動物們繼續跑下去,它們前後的順序有沒有可能改變?
生1:小松鼠可能會跑第一。
生2:我猜小兔可能會跑到小松鼠的前面。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最後的結果,趕緊給你喜歡的動物加油!
(屏幕出現:動物奔跑沖刺後,「嘟」一聲跑動停止,動物的前後順序變了。)
師:賽場上發生了什麼變化?你能說說它們現在的前後位置嗎?
生:松鼠落在小兔的後面、蝸牛爬到了烏龜的前面……
師:你喜歡的動物它的前後位置變了嗎?現在是怎樣的?(學生自由說)
(點評:教師鼓勵學生猜測比賽結果,達到了培養空間想像能力、深化認識的目的,同時滲透了猜疑與驗證的數學思想。)
師:剛才我們說了很多前面和後面,這就是今天的學習內容。(出示課題:前 後)
師:下面,誰願意把你座位前面、後面的同學介紹給大家?
師:數一數你前面有幾人,後面有幾人?
師:再請大家向後轉一下,看看現在坐在你前面、後面的又是誰?發生了變化嗎?
生:我的前面原來有2個人,後面有3個人,現在前面是3個人,後面是2個人。
(點評:這一環節是從學生身邊找數學問題,通過指出座位前後的同學加以體驗,既便於教師組織和學生操作,更能讓學生很好的體會由於參照對象的不同,物體的前後位置具有相對性,這是本課的知識目標之一。)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咱們一塊兒來做做課間操吧。
——拍拍前面同學的肩,握握後面同學的手,大家都是好朋友。
三、進一步體會
師:好,我們回到運動場上。大家看,賽車又開始啦!認真觀察,能不能把你看到的完整地說給大家聽?
生:第一名是2號車,5號車在2號車的後面,在3號車的前面。
師:誰會根據畫面提一個問題,試一試?
生:3號車在幾號車的前面,5號車的前面是幾號車?
師:你很會動腦筋。現在請同桌合作,一人提問另一人回答。
(點評:教師能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時空條件,使學生在觀察、講述中進一步體會前後的意義,培養了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直觀提問能力。)
四、綜合訓練
師:「六一」兒童節,洋洋跟媽媽坐車去動物園玩。她們現在到了人民公園,請你幫她算算去動物園還要坐幾站?買票時,她前面還有幾個人?
師:誰能看圖用「前面、後面」說一句話。
生:洋洋的前面有3個人,後面有2個人。
(點評:這是練習環節,第3題和第2題串成了一個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師:說得真好,老師獎勵大家一個游戲吧!游戲的名稱叫做傳球,每組分成兩行合作傳一個球。第一行從前往後傳,接著第二行從後往前傳,比一比哪個小組傳得又好又快。
五、總結
師:今天的數學課感到有趣嗎?你學會了什麼?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講數學故事——龜兔賽跑。
教學反思:
本課是空間方位的概念教學。一年級小朋友在學前都有些模糊認識,為抓住學生的興趣,我藉助「森林運動會」的場景貫穿整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第一個動物賽跑的教學片斷中,我把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他們去觀察,通過自主的學習建立 「前後」概念,訓練學生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的前後位置;第二個賽車的教學片斷,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生對前後的理解與應用,培養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上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體驗,達到了我設計教案的意圖。
評析:
「前後」這堂課的設計,教師採用學生感興趣的動物運動會創設出探究情境,符合剛入學兒童的年齡特徵。教學中,教師給學生留有較大的空間,讓他們在觀察、思考和交流中建立概念,親身經歷問題提出、解決的過程,即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於一體,體現了新課標轉變學習方式的理念。由於一年級學生還沒有較系統的思維方式,教師很好的注意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如有序觀察、完整描述、猜測與驗證等,使學生從小建立起數學思想。整堂課教師把德育時刻滲透於教學之中,使這節課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培養達到一個更高層次。
⑸ 小學數學教案,
幾年級的呀
⑹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包括哪幾個過程
數學與計算、量與計量、百分數、比和比例、應用題、代數初步知識、幾何初步知識、統計初步知識八大部分
⑺ 小學一年級數學位置與順序的教案怎樣去備課
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整體備課教學設計
單元教材分析
單元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體驗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逐步養成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學生分析
一年級的小學生在學前已初步明確前、後、左、右、上、下位置關系,有了一些實際的經驗。尤其在生活中,在具體的活動中,基本能確定這些位置與順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教學中要安排一系列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前後、左右、上下等方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強,在描述物體的位置時,有時會說不全或遺漏表示方位的關鍵詞。尤其,「左右」的相對性在學生的思維上還是一片空白。
有人認為,這個內容「太簡單,不必教」,而且「不像數學」。其實,所謂簡單,只是與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聯而已。「前後、上下、左右」實際上是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原型」,「空間定位」既實用又很有學問,比如:在空間物體定位需要幾個條件?在平面上呢?當然,這不是一年級學生能討論的,但小學階段就要打下一點基礎。這類問題既有「數學味」又是學生可以學好的。
1. 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上下」與「前後」是學生接觸較多的確定物體位置的概念,為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教材分別呈現了他們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敘述「森林運動會」與「小動物的位置」,引出「前後」與「上下」的概念。由於呈現的情境內容豐富,所以,每個學生在敘述小動物的位置時,可以利用他們的經驗進行充分地敘述。在學生敘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敘述語言的規范化,並讓他們理解「前後」與「上下」的含義。對於「左右」的認識,教材也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習慣著手,通過學生在課堂舉手的情境引出「左右」。這樣,學生可以從自己熟悉的身體肢體中來辨認「左右」的位置。
為了讓學生理解兩個物體間的位置關系,教材創設了同一物體可能產生不同位置的情境,即物體擺放的位置是相對的。如甲、乙、丙三件物品按從上到下擺放,那麼,甲物品與乙物品比較,乙物品擺放位置是在甲下面;乙物品與丙物品比較,乙物品擺放位置是在丙物品的上面,所以說,乙物品擺放的位置是相對的。同樣,前後與左右的位置也存在著這種相對性。因此,教學中讓學生認識這種位置的相對性,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之一。
2. 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
在本單元的設計中,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安排了很多生動有趣的活動,如觀察、模擬和游戲等,這些活動的目的是適時地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比較、推理與思考,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如「左右」的認識,安排「擺一擺」活動,由於桌子上擺放著幾樣文具,學生在說這些文具的位置時,就可以有多種的語言表達方法,而每一種方法的敘述都將促使學生進行觀察與思考。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還可以根據當地的習慣,因地制宜地補充一些適應當的活動內容。如讓學生在做操的活動中,理解掌握「左右」;又如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看一看周圍建築物的位置;帶領學生到商店內看一看物品擺放的位置;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家裡物品擺放的位置等。通過這些活動,擴大學生對物體間位置關系的認識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前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中,體驗前、後的位置與順序。能准確地確定物體前後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 培養學生關於前後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材分析〗
這個單元內容的教學要讓學生在具體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有關體驗,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前後。教師不要把它作為單純的知識點來講授。因此,我在教學中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素材的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觀察、模擬、游戲等。在各種活動中適當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推理等思考活動,以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是有趣的,從而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一)活動一:我的前後
1. 請同學介紹自己。
2. 請同學在介紹自己的同時,介紹前後桌的同學。
3.老師自我介紹。
我是一(七)班的數學王老師,我的前面是一(七)班四十名可愛的同學,我的後面是黑板。今天我們在這里一起上一節數學課。板書「前後」。寫完「前後」這兩個字,我發現剛才我向大家介紹錯了。我前面是黑板,我的後面才是同學們。這是怎麼回事?
4.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5.根據學生的意見,與學生交流。
當我面向著你們站,我的前面就是同學;我背對著的方向是我的後面就是黑板。如果我面向著黑板站,我的前面就是黑板,我的後面就是同學們。我還可以面朝什麼方向站呢?我的前面是什麼,我的後面是什麼?
6.我的前後明白了嗎?你們的前後是什麼呢?
全體起立,面向老師,說一說,你的前面是什麼,後面是什麼?向後轉,看一看前後有變化嗎?換個方向再說一說你的前後是什麼。
⒎你站的方向不同,你的前後一樣嗎?
(二)活動二:排隊買票
1. 課前笑笑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今天動物園舉行一場動物運動會,她要去現場做采訪報道。你們想跟著笑笑一起去看看嗎?
2. 到了動物園門口,笑笑首先在做什麼?(電腦演示圖1。)
3.笑笑排到哪兒,她前面有幾個人,她後面有幾個人?
4.你在你們組里排第幾個,前後都有幾個人?誰在你的前面,誰在你的後面?
5.這時淘氣跑來了,他想排在笑笑這里買一張票,你們認為可以嗎?(電腦演示圖2。)
6.淘氣跟笑笑說:他今天是百米賽跑的裁判,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他要趕快進去,要不然來不及了。如果你是笑笑會怎樣做呢?
⒎根據學生的意見,淘氣排在笑笑的前面(電腦演示圖3)。笑笑的位置有變化嗎?只有笑笑一個人的位置有變化嗎?
⒏笑笑到底是怎麼做的呢,笑笑想了想她是這樣做的(笑笑排到最後,電腦演示圖4)。笑笑的位置又有變化嗎?你們猜一猜笑笑這樣做是怎麼想的。
⑻ 小學數學名師教案
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為十」的計數法則,就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⑼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教案到底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一、概念區分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包括教案、學案、評價方式,甚至學生問題的創設、教具的應用等,所有的與教學設計有關的內容都是。所以,教學設計是一個泛化的概念,不能是一個東東。教學設計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學設計,是准備課,特別是公開課等需要全面考慮的一份文檔,附件可能有電子類輔助.
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新課標中提供的幾個都是,《同心圓》、《南極考察》,主要是提供實際的教學例子,而不是所有教學的細節。以其範例
與教學的配合為主進行設計
教學案例是主要用來交流,或者自我教學實例積累的。
案例相對比較簡單,把教學的內容實例和教學設計意圖表現出來就行了。這個例指的是教的內容「例」,而不是這堂課作為例。(蒼山子)
教案
教案:就是教學的內容文本,是教學設計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課堂實錄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對教學目標、內容、環節進行備課。教案是指導老師自己上課用的。也是考察一個教師備課的一個依據。(蒼山子)
信息技術教育課教學設計與其他學科的教學設計稍有不同,但基本原則是類似的。主要的原則還是突出「設計思想」、「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忌諱流水賬。
雖然文章的格式多樣化,但開篇要介紹: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難點、難點突破方法,或者再加上設計此文的背景,即解決的問題。
常見的格式有:一、表格式如: ------------------- ------------------- ------------------- ------------------- ------------------- -------------------
教學環節 | 教學內容 | 雙邊活動 | 設計意圖 |
------------------ ------------------- ------------------- ------------------- ------------------- -------------------
教學環節 包括:課堂引入、教學過程(分課題)、練習、總結等。
雙邊活動包括:教師活動、學生操作、提問與回答等。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目的。
樣文:http://222.132.51.46/waswz/yz/itw/sjk.htm(蒼山子)
二 課例(教學實例式)
特別是報紙比較喜歡篇幅短小的課例模式,不要求全面、詳細地論述教學的過程,只要突出教學的主要特色與主要思想就行了。
通過需要介紹清楚地內容包括:課題、設計思想、教學思路。
由於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可以從思想、過程的側重不同進行設計,甚至只針對評價也可以寫成一個課題,這類文章的很大不同就在於局部地、重點地體現教與學的思路。
重在講思想的案例:
http://222.132.51.46/waswz/yz/itw/fs.htm
重在講過程的案例:
http://222.132.51.46/waswz/yz/itw/zhk.htm(蒼山子)
三 課堂實錄的寫法與不足的彌補
課堂實錄就是對教學過程進行文字記錄,主要格式是:
師:-------
生:-------
師:------
生:-------
課堂實錄有較大的優點,能夠看出整個課堂的上法,可以看出教學設計之外的很多實際的細節。但是,課堂實錄存在很大的缺點,讀者、編輯都不宜看出其中蘊涵的教學意圖和教學方法。我的一篇《先聲奪人第一課》很大原因就是看著很熱鬧,但看不出方法與目的,結果試投過多處都沒有中稿。時隔一年,一個編輯在我的網站上看到,感覺很有意思擬修改後採用。當然這還是本實錄寫的不夠好,實錄發表得也很多。
常見的彌補方法:
(1)在篇首先介紹明白你的授課方法 ,可以針對過程進行預先簡介。
(2)在每一個課堂實錄的環節之後加註解,對本環節進行簡單的解釋,說明教學的意圖。
沒改過的《先聲奪人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