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教學實踐

小學教學實踐

發布時間:2020-11-24 02:47:59

❶ 教學實踐環節中,我們經常聽到小學老師說,低年級學生比高年級學生好

這是正常現象,也是發展規律。
孩子在低年級,還比較小,自我意識沒有那麼內強,老師說的話,就會言容聽計從。
隨著年齡的長大,孩子有了分辯能力,自我意識也強大了,有了判逆心裡,自然就不好控制了。
這個時候,老師的引導和教育就更加重要,需要因式利導,讓孩子向好的方面發展,這是老師的責任。

❷ 如何促進小學教育與實踐更緊密結合的措施

一、活動應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社會生活為載體。

「數學源於現實,紮根於現實,應用於現實」,是荷蘭數學家、教育家氟賴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原則。基於這個原則,小學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從而了解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意識,體驗生活,認識社會。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學科內的綜合實踐活動,其活動過程是「做數學」的過程。數學實踐活動教學研究中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數學實踐活動的「做數學」的過程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習新知的過程,而是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所以這樣的數學實踐活動過程應由三部分組成,即首先根據數學現實找出所要研究的對象,其次是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後對活動進行評價小結,進行反思。所以數學實踐活動的「做數學」過程是讓學生體驗數學、應用數學、進行數學反思的過程。

數學實踐活動不是脫離學生所學教材的實踐活動,要使得數學實踐活動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就要使數學實踐活動與平時的數學教學進行整合,服務於學生所學習的內容。縱觀整個小學數學教材,數學實踐活動存在於「與教材密切聯系的數與運算和其它概念的發現,空間與圖形部分的幾何形體的認識,與學習內容密切聯系的生活中數學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於由生活引發的,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的生活中的問題,說明生活中的某些現象。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不同於一般的數學活動教學,它是以解決問題為抓手,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精神。

二、科學選擇內容,注重實踐應用。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要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就要注重應用,內容開口要小,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的數學現實和教材的進度,易於學生操作。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地選擇內容和時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如我曾組織的「春遊中的數學問題」,以學生現實的春遊活動設計為題材,讓學生綜合運用時間與人民幣等知識去解決春遊中一系列的實際問題,如:租車問題、租船問題、購買食品問題等,既鞏固了數學知識,又發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精心組織活動,煥發主體活力。

數學實踐活動的主要學習方式是研究性學習。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學習的步驟:一是創設情境,提供背景;二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三是探索研究,解決問題;四是匯報交流,啟發深究;五是評價激勵,收獲成果。

首先做好准備工作,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實踐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學生習慣於老師講、學生練的學習模式,一開始接觸實踐活動,顯得不知怎麼辦。這時老師首先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做,然後老師要就所研究的課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現小組內的單干戶。

❸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需要怎樣的教師

綜合實踐是一種開放型的教學活動,它打破知識的界限,加強學習與社會的溝通。該課程把活動、知識統合成一個整體,既保證了體系內部各學科信息的交流,又加強了教學與生活世界的信息交流,培養學生具有全新的觀念與視野,具全面的知識、技術與能力,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綜合實踐活動是課程改革的一門新的課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是這門課程教學的直接策劃者、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無論是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綜合性,還是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綜合性都要求教師具有復合型的素質,對音、體、美、自然等各學科的教學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教師在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前提下,由單一型向全能型轉變。教師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成敗的關鍵,怎樣的教師才能實施這門課程的教學,才能使這門課程具有使用價值,發揮出應有的效力呢?我覺得我們教師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下工夫。 一、重建課程觀。 綜合實踐活動體現了課程的範式轉換。這種轉換首先表現為課程概念的轉變。課程不再是靜止的跑道,即需要貫徹的課程計劃或需要遵循的教學指南,課程成為對個體生活經驗的改造和建構,成為自我的履歷情境,意即成為在跑道上奔跑的歷程。派納總結說:課程不再是一個事物,也不僅是一個過程。它成為一個動詞,一種行為,一種社會實踐,一種私人的意義,一種公共的希望。課程不只是我們勞作的場所,也是我們勞作的成果,在轉變我們的同時也轉變自身。 其次,課程概念的轉變隨之帶來課程形態的變化。正如多爾在《後現代課程觀》中的思想: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成為一種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課程發展的過程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不再是完全預定的、不可更改的。綜合實踐活動所代表的課程形態不再是在教育情境之外固定的、物化的、靜態的知識文本,而是在教育情境中師生共同創造的一系列事件,是師生開放的、動態的、生成的生命體驗。 綜合實踐活動所體現的課程轉向引起了傳統課程理念的深刻變革。它將學習者置於課程的中心並將個體意識的提升作為追求的目標,充分確立起個體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課程不再是控制教學行為和學習活動的工具和手段,它有效地彌合了個體與課程之間的斷裂,成為師生追求意義和價值、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 二、轉變教師觀念。 教師的教學觀念是教師對教學對象、目標、內容、過程、教學質量和評價等諸方面的理解和認識。教師的教學觀念有無超前性和時代性,不僅體現了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而且也放映了這個教師有無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因此,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是現代社會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教學觀要求教師必須走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課程改革入手,建立全新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習觀和教研觀,在新的教育觀指引下,培養適應未來社會人才,為他們學習終身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先進的教育觀念是進行教育實踐、教育改革的先導。面對全新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我們教師要以新的角色投入實踐中,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一定的教學質量。課改中一再強調以學生為主,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尤為適用。教師一定要遵循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學生自治原則,放開手讓學生學會學;尤其要摒棄師道尊嚴,在適當需要的時候可以蹲下來與孩子交談。建構主義思想認為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角色發生了轉變。的確,教師應盡量沖淡權威觀念,重新樹立學生本位意識。教師的責任就在於助學、導學、啟學、撥學、促學,教師的指導策略和組織策略,都只服務於學生的自主活動。根據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開設的宗旨,教師不得不又充當真辟荒者的角色,自行深入生活,開發教學資源。教師們要在深入領會生活教育的基礎上,敢入未開化的邊疆,做敢探未發明的新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 三、更新教師知識。 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桶水又有別於普通的水,它的營養含量更為豐富、復雜。由於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打破了書本知識范疇,從而擴延到生活實際,突破學科限制,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教學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師有較強的綜合文化素質。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過程中,教師除了自主地開發教學資源,設計教學方案,展開教學過程,還要教育科學研究。教師已經不只是單純負責上課了,現在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的綜合素質越來越被強調。他不再是單一的講課者角色,而是多種新角色集於一身,以便在課程實施中游刃有餘。 2、教師的專業素質進一步提高,這是新課程實施之關鍵。每個教師都必須加強自己的專業素質。如教師基本功要扎實,同時接受一切有利於自己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它可以通過進修、校本培訓等多種途徑來實現。 總之,教師都要增強終身學習的意思,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來配合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實施。 四、激活教學方法。 現在的教育愈來愈追求師生的平等性,教師的引導性,課堂的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體現了教學的範式轉型。傳統教學以機械的、單向灌輸式的知識傳遞為特徵,把豐富的教學簡單化為單一的認識活動。在綜合實踐的視野中,教學不再是單純的認識過程,而是師生在生活世界中通過共同建構意義的活動。教學範式的轉型意味著教學成為一種生活,一種以精神交流和意義創生為主要目的的人的生活;意味著教學消除師生作為知識權威與無知者之間的對立關系,建立起師生之間以對話為特徵的生命和情感的溝通,強化學生與教師的主體角色;意味著教師擺脫專業個人主義的桎梏,建立協調、溝通與合作的教學方式,進行協同教學;意味著知識不再作為永恆的真理接受膜拜,而是作為探究的資本和創生意義的材料接受質疑和拷問。 可見,教學範式的轉型還教學以生活世界之本原,使之充滿生命的靈動和生活的詩意;其次教學恢復了學生在知識建構中的主體地位,打破了師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心靈隔膜,使之合作與對話的態度,以更具創意和開放的精神提升教學的品質;再次教學擺脫知識、純粹理性對人的控制,防止了教學過程中人的異化,最終彌合了人與教學之間的斷裂。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看到學生生命完整價值、學生個體差異、主體精神,將課堂融於生活、回歸生命,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尊重學生獨特體驗,從研究中展開。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對傳統育人模式的重大挑戰,它是向學生學習生活著的現實世界,學生學習途徑、方法不一,研究結果的內容和形式各異,呈現出開放學習態勢,因此我們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相應被激活,本著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一原則,靈活採用教學方法去教學。如在學生進行實踐性活動時,教師可以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引導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在必要時可根據教學內容需要,把課堂轉入社會、自然之中,教師唯一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可見,以往一塊黑板,一支粉筆,老師從頭講到尾的教學模式早已被否定掉了。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要、課堂的需要,順勢激活教學方法,再也不能一塵不變了。 五、提高教師能力。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同時也給教師提供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徑。教師必須得具備相應的能力去征服坎坷,帶著創新意識去發展自身能力,適應課程實施需要。其能力的提高主要體現在設計教學法案、搞科研活動、處理信息等過程中。 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中所提及的教育問題與社會問題交叉,這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也應得到充分體現。生活教育再度被強調,教師的能力要不斷更新。 現在的教師除了擔任教學引導者角色外,還擔任著教科研角色,這是現代教育的發展所趨,也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這門新型課程可持續發展的必需。教師可通過各種途徑去完善自己的能力,如教育敘事研究之類都是對完善創新能力有一定幫助、有效的方法。 綜上所述,在綜合實踐活動的視野中,課程成為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過程,即教學與學習展開的歷程;教學成為創生課程事件的過程,即課程的開發歷程;而學習成為在教學交往中建構知識與人格的過程。綜合實踐活動最終實現了課程、教學與學習的遺體化,有效解決了課程、教學與學習彼此割裂的現象,避免了三者機械地、單向地、線性地發生關系。在一體化的狀態中,教師、學生、活動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三者交織在一起,沒有一個邏輯的行為主體,師生的活動共同構成了課堂。 杜威說:選擇了一種教育,就選擇了一種生活。課改,對廣大教師來說,不僅僅是壓力,是挑戰,更是一次蛻變。小學綜合實踐對我們教師提出了諸多的新要求,我們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並對照自己,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咬定青山不放鬆,只爭朝夕勇於探索的精神,把各門課程糅合在一起,及時地充電,那樣我們就一定能適應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需要,跟得上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取得豐碩的成果。

❹ 小學綜合實踐教學設計

剪 紙
一、 活動主題:剪紙

二、 主題設計背景:

剪紙是我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有深厚的群眾創作基礎,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建國以來,剪紙作為一種文化藝術而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剪紙藝術勞動得到了尊重,剪紙創作空前繁榮,剪紙這門古老的藝術早已從農村走進了城市,走進了機關、學校、廠房、軍營。從事剪紙的人也已不再局限於農村老大爺、老大娘或少數的職業藝人,不但學生學剪紙,工人、教師、科學家也在學,甚至有的專業畫家也在研究民間剪紙,從中吸取營養,並有優秀作品出現在藝術節和商品廣告中。

剪紙不僅廣泛存在於民間,而且是學生喜愛的藝術項目,故我們選擇這個項目。

三、 活動目標

1、 通過調查、參觀,使孩子們了解剪紙是我國傳統的古老藝術之一,增強孩子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體驗,提高學生美的欣賞與創造力。

2、 通過孩子們親自參與剪紙創作,培養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3、 讓學生展示作品,提升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四、 活動准備:

1、 課前組織學生參觀「剪紙作品展」,調查了解剪紙的意義。到社區、家庭、網上尋找剪紙的圖片及介紹和應用,欣賞剪紙藝術作品。

2、 學生分組整理尋找到的資料及所拍照片,寫收集過程的介紹和欣賞感受。

五、 活動過程:

1、 談話引入:

同學們,前幾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到中學參觀了「中學生剪紙作品展」的部分作品,中學的張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剪紙的歷史和技巧,每幅作品的來源、應用、藝術性都做了詳細的說明。老師也要求同學們分組通過各種渠道去尋找有關剪紙的圖片,了解它們的用途和對作品欣賞的感受。同學們都完成了嗎?

2、 每小組派一個代表用投影儀邊介紹邊展示參觀過程的照片及收集到的剪紙圖片及觀後感。

3、 板書活動內容:中國民間藝術——剪紙

4、 展示並讓學生欣賞本節課要學的兩種剪紙作品:(三個分別完整的花和魚的圖樣)。請同學們簡單說說自己對作品的感受,並請大家試著模仿剪出其中一件作品。

5、 針對學生在模仿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進行輔導,歸納剪紙步驟。

板書:①折、②畫、③剪、④展開。

6、 教師示範剪出「花」圖樣,邊示範邊解說:將一張方形色紙上下對折,在底邊取中心點O,以O為固定點,按60°角分成3份折疊在一起,然後在折好的紙上畫半個圖樣,剪好後展開就有三個完整的圖樣。

7、 教師再用同樣方法示範剪出「魚」圖案。

8、 學生練習剪紙(可選其中一種,也可自由剪出自己喜歡的事物)。把剪好的作品貼在每小組一張的大白紙上,並在作品下面寫上各自的姓名(放輕音樂)。

9、 學生作品展示(各小組派代表把本組的作品貼在展板上,同學們自由欣賞作品)。

10、 指名同學談對作品欣賞的感受。

11、 教師小結,提出新的任務進行研究。

同學們,從這節剪紙課可以看出你們對剪紙有著濃厚的興趣,聽了你們對收集、參觀等過程的介紹,老師欣喜地看到你們的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都在不斷地提高。母親節即將來臨,你們有什麼打算?(生:剪出漂亮的各種圖案製成賀卡,送給媽媽)同學們,你們想想看,如果要把剛才我們所剪的每種作品的三個圖樣變成六個圖樣,該怎麼辦呢?請同學們課後分組去研究嘗試。(出示六個圖樣的「花」、「魚」作品):

附:1、學生參觀「中學生剪紙作品展」的照片。

2、學生分組調查、活動的照片。

❺ 指導小學數學課外教學實踐活動有哪些內容

答--您想要問什麼?公立小學的課程安排都是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教學大綱的要求來做的,課外活動也是嚴格按照要求來做。

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指的是什麼

一般是指你從教以來所任教的學校學科,是否做過班主任,是否參加過支教活動,及在此期間在
教育
教學方面取得的成績。
大致就是以上內容了。

❼ 《小學生·教學實踐》

是啊,怎麼回事呢,我也在這發了一篇,評職稱的時候說是假刊 不好使,給退回來了。損失錢是小,耽誤評職稱時大啊
到底是真是假怎麼查啊

❽ 在小學教學實踐中解決存在問題的情況

運用調查研究法來研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和分析,找出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提出具體對策,明確研究的主攻方向。運用文獻研究法來研究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意義,搜集整理和運用課題相關的教育理論,為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運用行動研究法,通過計劃、實施、歸納和分析思考等環節,探索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方法、途徑和操作策略。運用經驗總結法、收集分析和歸納整理出小學數學課堂實踐研究中的成功做法和經驗,並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找出可以利用借鑒的東西,提供典型的範例。另外,加強調查研究,做好數據的統計與對比。

❾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

一、要在經歷過程中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像其它數學課一樣,每節課都有既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更注重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地調動已有知識及學習經驗,在過程感受數學方法、思想,發現數學規律,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但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又區別於其它數學課,在一節課中,它沒有固定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有待於學生通過數學活動發現的規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來,要求學生用統一的方法去學習同一內容,更不能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學生的發現作為知識點,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如,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比賽場次》這一課,教學目標是:
1、了解「從簡單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教師首先讓學生能夠知道解決比賽場次類似的問題可以用畫圖法、連線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遇到復雜問題能夠主動地從簡單問題入手去尋找規律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以達成本節課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數學思考」仍是實踐活動課的靈魂
通過有效數學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終極目的,所以我們在上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仍需把握這一靈魂。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與我們日常的數學課相比,給學生留有的思維空間更大,學生的自主性更強。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把「數學思考的位置」給留出來,讓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這兩者之間的結合點上進行巧妙設計,使數學實踐活動課能夠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整理與應用,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一定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形勢上熱熱鬧鬧,人人都教能積極參與,讓數學活動課丟失了數學味,這樣就失去了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真正意義。如,我在設計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有趣的七巧板》時,就重點設計了如何讓學生在操做七巧板時,數學思維得到發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體現數學思考:
1、觀察七巧板,說一說有哪些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這些圖形之間有什麼關系。
2、分小組整理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的相關知識,然後向全班匯報。
3、利用七巧板,移動一塊或兩塊,成為另一種圖形。
4、解決由七巧板組成的圖案的面積問題,一是解決香港第34屆數學競賽會標的面積(給出用字母表示的一個圖形的面積,算出整個會標的面積),二是給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個圖形的面積。
在這四個有層次的活動中,學生把本學期所學的面積知識、分數知識主動地應用其中,而且培養了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較難問題時有了一定的策略,讓學生始終在活動中不斷的思考,而且使他們的思維層次不斷地在提升,實現了日常數學課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結合。
三、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
在數學中有機地滲透數學文化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而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廣泛,延伸的空間比較深,學生活動的范疇比大,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多,這些因素就為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提供了絕好的契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代數學名著、著名數學猜想、數學史料等。如,我在設計《七巧板》時,讓學生收集七巧板的來歷在課上做交流,了解宴幾圖與七巧板的關系;在設計《比賽場次》時,最後環節向大家介紹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
把一個比較復的雜的問題「退」到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把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想通了、想透的,再解決就容易了。 通過有目的地在課中滲透數學文成化,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與此同時也豐富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涵。
四、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性作業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開放性、研究性、活動性等特點,因此我們在認真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活動形式的同時,還應該大膽地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作業。這項作業可以對課內活動做有效的補充和延伸,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實踐與學習。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接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數學文化熏陶,獲得更多的數學信息,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形式多樣的,如小調查、小製作、小課題研究、小研究報告等。
五、及時中肯的教學評價——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催化劑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層次、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學生創新思維展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學生學習個性方式化程度很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及時地應變,做出有針對性的激勵性評價、延伸性評價及集體性評價。如你的這種想法與數學家的想法相同,你的發現很有研究價值,把你的設想繼續探究下去,會有新的發現的,這個小組的分工很科學,研究很深入等 教學評價,可以激勵學生快樂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拔動學生內心情感,啟發學生相互借鑒,體現教師教學機智。恰當地運用課堂教學評價,是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催化劑。
六、有效地整合數學素材,不斷拓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范疇
課標新教材每冊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材素材。但是在我們的周邊還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為鮮活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時效性很強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數學趣題而成的等。如在實際的創編素材中我們的老師有以淮河的污染為題設計的實踐課,有神七發射、限塑、奧運會為題材設計的實踐課,還有像華應龍老師設計的《你會用計算器嗎?》、《神奇的的莫比烏斯帶》、劉德武老師設計的《電話機與年歷卡》等。這些執教老師自已整合而成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距離學生更近,時代性更強,很受學生歡迎。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課程標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落實的過程有著很大的探究空間。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們在教學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們還將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大膽嘗試,不斷提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認識。

❿ 當前小學教育中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實踐問題

小學數學新課程中「解決問題」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摘要:本文從實踐和理性思考兩個方面,就新課程中的解決問題與傳統應用題教學的不同點,提出了新課程解決問題教學的具有「過程性」、「廣泛性」、「策略性」和「情景性」四個特點。同時介紹了如何在教學中利用過程性、廣泛性和策略性特點進行教學,以達到使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最後,文章還介紹了作者在研究中總結出的解決問題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 解決問題 學習策略
新課程小學數學課標在「課程目標」中對「解決問題」提出:「(1)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 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2)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 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3)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4)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在教學實踐中,「提出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等要求的具體化是一個讓廣大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比如「提出問題」,在教學中就有個「喜不喜歡提問題」這樣一個提問題的興趣問題,另外「能否提得出問題」這樣一個提問題的能力問題,再一個就是「是否善於提出問題」這樣一個提問題的技巧問題;另一方面來說,我們的老師在面對學生不願、不會和不善於提出問題時,我們有什麼方法去培養兒童喜歡、能夠和善於提出問題?同樣在「理解問題」時,我們又有什麼方法去引導兒童,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在「理解問題」問題的學習階段,我們到底有多少中讓兒童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和方法?在「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方面,我們又有多少行之有效的,兒童能夠接受的解決問題方法,

以及能培養兒童怎樣的策略能力呢?我們常常感到,我們教學了應該教的問題,又歸納了問題的類型,同時還反復的練習了這些類型,可是兒童在變式的問題面前仍然不會解決問題,就是那些我們老師認為好的優秀學生,在沒有類型參考時就束手無策?實踐中,我們將「解決問題」庸俗化了,將現在的「解決問題」等同於傳統的「應用題學習」了。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一方面我們還是應該從理論上理清思路,借鑒理論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我們還得將理論與我們的實踐結合起來,加大理性的實踐,不斷豐富我們的實際操作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學實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