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欣賞課教學

小學欣賞課教學

發布時間:2020-11-27 14:50:47

1. 如何進行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音樂課已不再是單一的教會學生認識「哆唻咪」,會唱一二首歌曲了。現在的音樂課更加重視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欣賞能力和樂器的演奏能力。欣賞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欣賞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開闊音樂視野,從音樂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和理性的認識。由於學生的年齡、閱歷、知識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樂欣賞課比起其它的課更為難上,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賞的情趣。如何使音樂欣賞課生動、活潑有趣起來呢?現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1.巧設問題,幫助學生感知樂曲
高爾基說過:「在聽音樂時,要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知識少,這些都給他們欣賞樂曲帶來了困難。教師為豐富學生的知識,常常會在欣賞樂曲時給學生介紹與樂曲有關的如作者、創作背景等知識。但如果教師一味地把自己所了解的東西像背書一樣灌輸給學生,那麼學生會覺得乏味枯燥,對教師介紹的知識也不會留下深刻印象。在欣賞樂曲時,遇到粗淺的知識可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廣為人知的樂曲可讓學生向大家介紹,也可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自己動腦,拓寬思路,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如在欣賞器樂合奏《瑤族舞曲》時,先讓學生說一些聽到的或看到的關於瑤族的知識,在學生敘述的基礎上,教師加以補充介紹瑤族風土人情,並出示相關的
2.視聽動結合,激發學生欣賞興趣
在欣賞歌曲時,學生還能藉助歌詞基本理解,但欣賞樂曲就比較吃力了。有時樂曲已經結束,學生還是一頭霧水,只能用「好聽」或「不好聽」、「活潑」或「優美」來評價樂曲。這是因為音樂比較抽象,不像美術那樣直觀。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直觀的事物如錄像、投影片、學生作畫、實物等,幫助學生感知音樂,激發興趣。如在欣賞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時,我先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自己家裡在售公糧時的情景,然後讓學生欣賞第一遍音樂,聽完再讓學生談樂曲中描寫了一個怎麼樣的場面?學生們講得繪聲繪色,有的說糧食豐收了,農民心裡很高興,在把多餘的糧食出售給國家。也有的同學說是把自己家的糧食運到災區,去救災。甚至連運糧路上怎樣走,回來又是怎麼做也講得有聲有色,生動逼真;我再讓他們講出各自的理由。於是,我進行第二遍邊欣賞邊出示有關圖片:樂曲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一張。學生通過圖片,在音樂聲音中彷彿進入了當時情緒,感受那種熱烈歡騰的情景。在第三遍欣賞時,我讓學生帶著課後思考題,然後用自己的話來把樂曲編成一個配樂故事。最後還請學生用豎笛吹奏了這首樂曲的重點樂段,從中體驗到了樂曲中所描繪的三個不同的場景。由此可見,通過利用與教學相關的事物,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樂。
3.對比欣賞,指導學生分析理解
在對比欣賞中,找些可比性強,富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可以從旋律、節奏、體裁、力度和音色上進行對比欣賞,同時要明確對比的目的和意義,更應突出重點、難點,以便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欣賞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還可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概括地說,用對比欣賞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1、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提高審美素質;2、降低聽辯難度,易解決重難點;3、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和記憶。如:在欣賞《小白菜》與《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兩首歌時,前一首描寫的是生長在黑暗的舊社會,窮人過著十分貧困的日子,它的情緒是充滿嘆息和悲傷。而第二首描寫的是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感到非常幸福和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基本情緒是親切、優美、抒情。我先讓他們聽第一首歌曲,聽完後,根據自己的想像,畫一幅畫(臉譜),畫出歌曲中小白菜的形象,然後讓他們聽第二首,聽完再畫一幅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的臉譜。最後兩首聯起來聽,並把自己畫的臉譜,拿出來對比看一下。這樣學生就學得很輕松,看起來直觀,掌握較快。
4.語言渲染,激發學生欣賞情趣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是一種藉助聲音來表達人類思想情感的藝術,要想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教師也要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在熟練掌握專業知識提高素養的同時,還需加強文學修養。在各種音樂作品的導入、分析、講解中,歡快活潑的歌(樂)曲要用輕松愉快的語言來導入;憂傷哀婉的歌(樂)曲可用深沉凝重語氣來導入,如果教師在語言能做到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甚至用喜、怒、哀、樂的表情來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這樣才能具有感召力。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時,要以高昂飽滿的情緒,深沉而有力的語氣,把作者的創作過程及作品的時代背景、音樂特徵給學生分析講解:「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的象徵,表現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揭露了敵人的殘暴,控訴了人民遭受的沉重災難,勾畫出了人民群眾抗擊敵人,保衛祖國的壯麗情景…… 」這時學生就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意境 。然後讓學生觀看錄像,就更能使學生在那排山倒海的雄壯氣氛中,感悟到中華民族同仇敵愾、不屈不撓、團結對外的民族精神,這不僅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上等幾種不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體驗、理解音樂,提高音樂鑒賞力、表現力,陶冶學生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

2. 小學音樂的欣賞課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使教學設計藝術化 音樂課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通過審美活動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以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情感體驗產生於每個教學環節,有強弱之分,有起伏美好的體驗會使他們保持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生實踐。在教學中如果把學生比喻為琴,教師就是彈琴的人,而教學設計就是樂譜。會彈琴的,琴就會發出優美的聲音,優秀的教學設計,會使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這種體驗會導致積極的思維活動。所以教師進行教學五一節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感體驗,對學生可能產生的情感體驗做出預測。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方式、方法進行調整。課堂教學始終令人昏昏欲睡固然不好,讓學生始終處在高度亢奮也不是太好。優秀的課堂就像一篇好文章、一部好電影,開始部分抓住人心,激起興趣,中間部分精彩分呈,結尾達到高潮,令人回味無窮,並且所有環節之間的轉換是自然、連貫流暢的。因此教師在照顧學生情感體驗前提下還要抉擇課堂的教學節奏,做到有收有放,把一節課變成一首動聽的歌曲,這首歌有著優美的旋律。

3. 如何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

【熱點導讀】:小學音樂論文:音樂課堂教學過程 我國民族音樂的形成與特點 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培養 文章來源 3 e d u 教育網 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開發兒童智力、陶冶兒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養兒童良好氣質修養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能夠欣賞、懂得音樂,是審美修養的標志之一,離開這一點就談不上完美的音樂教育」。然而,傳統的欣賞課教學只是「講講」(簡介作者生平及作品內容)、「聽聽」(單純的聽音樂)而已,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當然,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有相當的難度。首先,音樂是表現情感的藝術,欣賞者必須用自己曾經歷過的生活知識和感情去感知、體驗所聽到的音樂音響,可是小學生生活閱歷淺,感情積累少,這是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的一大難題。其次,音樂欣賞不僅需要生動、具體的感性體驗,而且還需要准確、深刻的理性認識。也就是說,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同時也需要抽象思維能力。可是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尚處於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抽象思維能力較差,這是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的又一難題。認識困難是為了克服困難。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採用一些適合小學生掌握的方法,音樂欣賞課是完全可以上好的,是可以達到喚起學生的美感共鳴,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音樂素養的目的的。筆者在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從具體到抽象
音樂作品可分為聲樂和器樂兩類。聲樂作品有歌詞,其音樂形象比較具體、明確,欣賞時教師稍加點撥,學生便可領會。因此低年級欣賞教學中,應從歌曲入手,如《勞動最光榮》、《鈴兒響叮當》等。器樂作品由於沒有文字的參與,音樂內容就比較抽象。在兒童初次欣賞器樂作品階段,可以《龜兔賽跑》、《彼得與狼》等帶解釋詞的音樂童話故事開始,以解釋詞作拐棍,幫助兒童理解;然後再欣賞直接模仿或近似模仿自然音響的作品,例如模仿鍾聲的《在鍾錶店裡》、模仿鳥叫聲的《百鳥朝鳳》等。這兩種直觀性的聽覺形象,兒童容易理解和接受。通過上述過渡,再逐步引導兒童欣賞純音樂作品,就水到渠成,不為其難了。
二、由近及遠
由於兒童的生活接觸面小,脫離兒童生活實際的作品,兒童往往不易理解。欣賞時應從兒童的日常生活和他們所喜愛的、感興趣的內容開始,逐步由近及遠地擴展他們的視野。教學中,常以兒童歌曲入手,逐漸過渡到其他歌曲;由富於兒童情趣的器樂曲擴展到其他方面的器樂曲;由中國的音樂作品擴展到外國的音樂作品,使欣賞教學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看聽動結合
藉助視覺的直觀來幫助聽覺感知,有利於兒童對音樂形象的理解。例如欣賞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鵝舞曲》時,可播放芭蕾舞劇《天鵝湖》讓學生邊聽邊看。這種視聽結合的方法,對兒童感知舞曲的形象及情緒頗有裨益。
音樂的旋律和節奏都體現了一定的流動性。讓兒童跟音樂邊聽邊動,有利於兒童對音樂情緒的感受。例如在欣賞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鳳》、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時,應鼓勵學生根據各自的理解自由地律動,允許他們搖頭晃腦,模仿吹奏等動作,並隨樂曲情緒變化作時大時小的擺動,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四、藉助聯想法創造意境誘發美感
貝多芬說:「當我作曲時,總是心理描著一幅圖畫,順著那個輪廓前行。」可見,音樂作品是與一定的現實形態聯系在一起,與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聯系在一起的。在音樂欣賞中讓學生投身其中,誘導他們通過心理活動設身處地地構思,以獲得鮮明生動的意象聯覺,這就是聯想法。關鍵是讓學生體驗音樂作品所抒發的感情,並對作曲家描繪的「音畫」展開想像和聯想。例如在欣賞約翰·斯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後,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是一首贊美春天的圓舞曲,樂曲把我們帶到了充滿春意的大自然中,你們一定對春天充滿了美好的遐想,腦海中會呈現出怎樣的情景呢?讓學生自己展開想像回答,有的說:「我彷彿在郊外散步,溫暖的陽光照在綠草地上,花兒在點頭,鳥兒在歌唱……」;有的說:「我彷彿看到同學們迎著春天的朝陽,到學校去學習文化知識……」,他們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都表達出來了。大家的想像雖然不同,但又都符合作品標題的含義,都統一在作者塑造的音樂形象中,這就是聯想產生的創造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的欣賞教學,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引導,尋求最恰當的教學途徑,全面提高音樂素質,使學生具有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文章來源 3 e d u 教育網

4. 談談如何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

境就是設置與樂曲情緒及表現內容木相適應的情境,以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情感。設境的手段有多樣,例如老師可以通過講故事,放錄像,也可以打綠燈、掛圖片,甚至可以在教室環境布置上做文章。恰當的設境可以營造與樂曲相適應的氣氛,讓學生做好欣賞樂曲的心理准備。 通過老師語言的引導,激發起學生欣賞樂曲的慾望,並打好與樂曲情緒產生共鳴的感情基礎。老師的語言應用力求確切、簡潔。對樂曲所表現的內容不可不講,但又不能多講,因為音樂是不可用語言來代替的。只有當學生不滿足老師對樂曲的介紹而產生一定要聽一聽這首樂曲的急切慾望時,欣賞教學才有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聽就是通過聽某首樂曲,聽出情,情投入。學生初聽樂曲不可能對之有深刻的理解,但有一點是可以做得到的,那就是對樂曲情緒的理解。是喜,是憂?是活潑還是沉重?是贊頌還是憤恨?大多數學生都能准確地作出判斷。老師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對樂曲各部分所表現的情緒及內容作簡要提示。提示可以是語言的。也可以是面部表情與動作的。對於一些結構較復雜的曲目,教師可在第一遍欣賞之後對樂曲作補充性的解說並隨之讓學生重聽全曲或分段欣賞。 學生的情感體驗很重要。如果學生對所聽樂曲反應冷漠,甚至在聽完之後有大失所望的感覺,那就勢必會使欣賞教學效果大受影響。因此,教師在這個環節中應盡力幫助學生,使他們通過欣賞樂曲能進入音樂情境。 悟就是理解樂曲,其中包括對樂曲內容及思想感情的理解,對樂曲表現手段的理解。 當學生對樂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引起了初步的情感共鳴時,教師即可以因勢利導地對樂曲進行分析。分析方法可以有講解、討論等多種形式.分析的內容可包含樂曲的主題思想、樂曲的結構、樂曲的風格、樂曲的速度與力度,以及旋律、節奏、和聲等要求素。老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面來確定分析的角度和深度,不必面面具到,也不必刨根究底。採用邊分析邊逐段細聽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樣做便於保持學生已經產生的特定情緒,並在這種情緒的作用下主動地去探究樂曲的內涵。 動就是情感創造, 學生聽懂了某首樂曲,不等於此次欣賞教學目標就可以劃句號了,教師應適時地啟發學生創造。每位學生欣賞同一首曲都有不同的理解,要培養他們想像力和創造力。只能欣賞美而不能創造美,那麼這種欣賞肯定是膚淺的。這里所說的創造並不是指專業的作曲。小學音樂課堂上的創造可以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如: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所聽到的音樂;用簡易樂器富有表情地演奏樂曲的主題;根據樂曲主題習作簡單的變奏譜;繪出簡單的圖畫,表現樂曲的基本情緒和基本內容等。所有這些創造活動都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動情。教師應努力啟發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創造慾望,只有這樣才能使音樂欣賞教學取得滿意的效果。 總之,上好欣賞課都離不開境、聽、悟、動"。

5. 小學語文閱讀欣賞課該怎樣上

優秀文學作品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寶貴結晶.文學欣賞活動是欣賞主客體相互呼喚、適應、契合的結果,一方面欣賞主體有某種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賞客體對主體具有吸引力.教學條件下的文學欣賞活動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認識學習者已有的學習基礎及知識背景.高二學生積近二十年母語學習和十餘年語文專門學習經驗,已具備相當的閱讀能力.經過初中階段十多篇小說的學習及課外小說閱讀的積累,他們對小說常識已經掌握,高二第一學期詩歌、散文鑒賞能力的培養,也使他們形成文學鑒賞的基本概念與經驗.一句話小說鑒賞能力已經初步具備,讀解文本的「語表層」幾無困難.但正是由於對內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們產生滿足感,失去進一步閱讀的興趣與動力.因此教學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強化並保持閱讀主體對閱讀欣賞活動的需求.教學策略之一是使教學內容「陌生化」,即拉開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產生少知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從而使主體產生閱讀活動的過程性需要,讓距離去調動學生.從而讓主體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探究並發現文本的魅力.
據此,本案例設計以學生的自讀程度為起點,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組織教學內容.整篇小說學習以「探究--發現」為基本過程,策動、引導學生閱讀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義,建構知識,最終實現提高閱讀欣賞能力並獲得整體發展的目的.課時目標、內容如下:
第一課時,圍繞學習認識小說的情節結構這一主線,安排三個教學層次:一、復述故事,識曲折;二、深究伏應,識合理;三、假設情節,識必然.第二課時,學習認識小說三要素及其內在聯系並認識小說的人物形象及主題,分兩個層次推進教學:一、在認識性格與情節關系的基礎上,讀議1--6節人物心理描寫部分,把握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及其產生根源,從而認識人物性格與環境的內在聯系;二、討論主人公性格及其復雜性,認識小說表現的深刻主題.

6. 小學音樂欣賞課概述

一、課程概要
通過講授本課程使學生從音樂的表現手段、聲樂、樂器與樂隊、演奏類型和器樂體裁上了解音樂的基本常識,從而在整體上做到對音樂的全面認識。對音樂欣賞的概念和含義的闡述,使學生從理論層面對音樂欣賞有了初步的了解;再結合具體的例子對音樂欣賞的不同層面進行具體的分析,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音樂不僅僅是感性的體驗,它還是一種審美追求,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對其進行理性上的認識,將會獲得更美好的享受。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音樂欣賞的重要性以及學會欣賞音樂的必要性。增進學生們對相關文化的了解,增強學生們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採納和包容的意識。
二、課程成果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如下要求:
1、了解音樂的表現手段,聲樂,樂器與樂隊,演奏類型和器樂體裁。
2、了解音樂的基本常識,從而在整體上做到對音樂的全面認識。
3、掌握序曲的基本結構特徵。
4、掌握協奏曲的藝術表現形式。
5、了解序曲與協奏曲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的相關內容。
6、掌握學此課究竟要實現什麼價值?
7、交響詩與交響曲歷史發展的演變過程。
8、了解西洋器樂中鍵盤類、弦樂類、管樂類獨奏和重奏的經典作品。
9、了解西方歌劇、舞劇、音樂劇等。
10、了解交響詩和交響曲的歷史與發展規律聆聽。
11、掌握西洋器樂的分類,熟知其各自的代表作
12、在音樂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
13、掌握經典作品的時代背景及作者介紹。

7. 中小學音樂課怎樣進行欣賞教學

[摘要]"音樂欣賞課可以說是音樂教育中,設法引起兒童對音樂的愛好,並使這種愛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種力量."它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能力和音樂記憶力,又能夠豐富學生對音樂的聯想力和想像力,還能增強學生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及音樂直覺能力,從而培養學生音樂興趣,開闊音樂視野,豐富情感世界.正如達爾克洛茲說的:"欣賞是藝術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們可以在其中體驗人類創造音樂的共同情感."
[關鍵詞] 低段音樂欣賞 心理把握 領悟 快樂
聽過很多音樂公開課,自己也開過很多課,不謀而合地都刻意避開了音樂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或者是對音樂欣賞這一重要的教學內容,採取了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粗粗一聽,簡單一講:"這首歌曲表達的音樂情緒是歡快的","這首樂曲是優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留在小朋友心中,是一片茫然.又由於新教材中的音樂欣賞曲,大都以管弦樂曲為主,獨唱合唱曲為輔,這對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理解是一個很大的難度,更別說去表現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內涵.每個音樂老師心裡都有數,他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並不表示他很認真的在聽,也許他的心早飛到窗外的在唱歌的小鳥上了.我教了兩年的新教材,說句實在話,他們對很多欣賞曲並不是很感興趣.作為對新教材充滿滿腔熱情地我們來說,怎樣引導學生對欣賞曲的情感內涵和音樂表現形式整體把握,去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難題!若想要讓小學生豎起小耳朵,用愉悅的心情學會聽音樂,老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鑽研教材,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看新課程下的音樂欣賞課,統籌安排欣賞曲的教學方法,做好音樂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就此針對一年的課堂教學實踐和對新課標基本理念的理解,對低段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有此以下看法:
(一)動起來.
音樂欣賞課不一定只坐在那兒聽,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動起來.學科綜合是一個讓學生動起來很有效的辦法,包括音樂與美術,音樂與文學語言,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綜合.在實施過程中,綜和應把握好以音樂為教學主線,用其它學科的內容來加強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把握好"度"讓它更有效地為音樂欣賞課服務.
1,動起你的筆.
在我給學生欣賞過一段音樂後,學生會用相應的圖示表現出來,有時書中圖示或者線條已經給出,供大家選擇;或者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對音樂的理解創造性地畫出適合音樂情感的線條,圖像,色塊等等,別人猛一看還以為是一節美術課呢,可是這種教學方式有其獨特的審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師講述給學生音樂的內涵以及情感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本身的喜愛,也更能說明學生的內心世界對樂曲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學《杜鵑圓舞曲》時,學生初聽時用線條,點和圓圈來表示初次印象.復聽時我給他們講了挪威的森林,圓頂的尖頂的小房子歌唱的杜鵑鳥,清新的空氣……他們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來,他們的圖紙里多了旋律流動的波浪,他們告訴我這是聽到的在唱歌的杜鵑;多了很多斜紋,這是感覺到田野上有微風吹過;多了小房子裡面畫了小鳥,天真的認為杜鵑鳥不小心地闖進小房子里不停地轉圓圈,原來是樂曲在低吟……好美的畫,好豐富地想像.
2,說出你的話
返拿覽,寧靜,學生也用語言描繪了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我再問學生:"歌曲中的海是美麗,平靜的,可大海永遠都是這么美麗平靜嗎 我們再聽聽這段音樂,大海發生了什麼變化 你的心情怎麼樣 在初聽了《海上風暴》後,七嘴巴舌議論開了……這就是他們對樂曲的理解,海的另一面直接從音響上給

8. 怎樣寫小學美術欣賞課教案

初二年級美術教案
外國古代美術作品欣賞

——古文明之旅

本課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課在教材中的欣賞課中屬於外國美術作品欣賞的第一課,學生對外國美術方面的知識了解太少,所以難度較大。但本又課是擴大學生知識面的一節課,學生學習起來會有很大的興趣。

課業類型:欣賞課

授 課 人:龍 江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人類古代文明的藝術成就。

通過圖片的欣賞,掌握各地藝術風格的異同。

通過學習和對比,體會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自豪與驕傲。

教學重點:掌握各地藝術風格的異同。

措 施:用「旅行」的方法來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難點:學會欣賞。

措 施:通過系統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學會用時代背景和地域風格來分析藝術作品。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准備:教材、多媒體設備。

學具准備:教材、多媒體。

教學過程:

I、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准備情況,組織聽講情緒。

II、板書課題(多媒體):

古文明之旅

III、板書目標(多媒體):

(略)

IV、導入新課:

師問:大家知不知道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生答:知道。

師問:那大家知不知道,「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個?

生答:中國、印度、埃及、巴比倫。

師:除了「四大文明古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也有非常豐富的文明成果。今天我們就到印度、埃及、巴比倫以及古希臘古羅馬去看一看外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成果。

(用多媒體展示課程大綱)

古埃及、兩河流域

埃及和兩河流域⒁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早在埃及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前2181年),它在建築和雕刻方面都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著名的胡福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和拉荷特普及其妻諾夫爾特公主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用多媒體展示並補充相關圖片)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即國王)的陵墓。胡福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高146米,故亦稱大金字塔。它不僅突出地體現了古埃及無與倫比的建築技術,而且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它以巨大而又極其單純的幾何形體,給人以高大而又無比穩定的感覺,充分體現了統治者的權勢與神聖。

與胡福金字塔相鄰近的獅身人面像,高約20米,長約57米,高達6米的頭部據說是法老哈夫拉的容貌。建造這尊巨像的目的,是為了護衛哈夫拉金字塔前祭殿的大門。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獅子是力量的象徵。所以,獅身人面像實際上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法老權力的象徵。(用多媒體展示並補充相關圖片)

出於和建造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同樣的目的,古埃及統治者十分重視自己雕像的製作。他們常將自己的雕像放置在自己墓室里。拉荷特普及其妻諾夫爾特公主像通體著色,人物形象安詳、莊重,公主的形象尤其生動、優美。用寶石嵌成的人的眼珠,使雕像顯得更加栩栩如生。(用多媒體展示)

與埃及文明幾乎同時期的兩河流域文明,在美術方面也有重要的成就。公元前七世紀的著名浮雕《受傷的母獅》,十分引人注目。身中數箭的母獅,滿身鮮血淋漓,身子的後半部已癱倒在地,但它健壯的前爪仍在掙扎著想從地上站立起來。那昂頭怒吼的神態,極其悲壯。像這樣極其真實而富有生氣的藝術形象,在那一時期的美術作品中是不多見的。(用多媒體展示並補充相關圖片)

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產生在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從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年)到笈多王朝(公元4-5世紀)這近千年的歷史中,佛教美術得到了很大發展,且對亞洲其他各國佛教美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現存的等身大的佛立像,是笈多王朝時期佛像雕刻的代表作。佛像的姿態肅穆慈祥,袈裟緊貼身體,衣褶清晰,線條流暢,頭後有精緻華麗的光環,表現了一種庄嚴靜穆之美。(用多媒體展示並補充相關圖片)

印度莫卧兒王朝時期(公元1526-1858年),由阿拉伯國家傳入的伊斯蘭教十分流行,各地興建了許多清真寺(21)和其它伊斯蘭教風格的建築,被稱為「印度的珍珠」的泰姬陵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這是莫卧兒王朝全盛時期的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早亡的愛妻泰姬·瑪哈爾所建造的陵墓,由來自波斯、土耳其、法國、義大利等國傑出的工匠共同設計建造。1632年破土,1648年建成。陵墓全部用潔白如玉的大理石建成,象徵泰姬的美貌和愛情的純潔。陵墓的藝術形象既有肅穆的紀念性,又具有開朗的親切感。各部分之間比例勻稱,既講究對比,又十分統一和諧,是一件精美無比的建築物。(用多媒體展示並補充相關圖片)

9. 如何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

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開發兒童智力、陶冶兒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養兒童良好氣質修養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能夠欣賞、懂得音樂,是審美修養的標志之一,離開這一點就談不上完美的音樂教育」。然而,傳統的欣賞課教學只是「講講」(簡介作者生平及作品內容)、「聽聽」(單純的聽音樂)而已,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當然,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有相當的難度。首先,音樂是表現情感的藝術,欣賞者必須用自己曾經歷過的生活知識和感情去感知、體驗所聽到的音樂音響,可是小學生生活閱歷淺,感情積累少,這是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的一大難題。其次,音樂欣賞不僅需要生動、具體的感性體驗,而且還需要准確、深刻的理性認識。也就是說,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同時也需要抽象思維能力。可是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尚處於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抽象思維能力較差,這是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的又一難題。認識困難是為了克服困難。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採用一些適合小學生掌握的方法,音樂欣賞課是完全可以上好的,是可以達到喚起學生的美感共鳴,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音樂素養的目的的。筆者在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從具體到抽象 音樂作品可分為聲樂和器樂兩類。聲樂作品有歌詞,其音樂形象比較具體、明確,欣賞時教師稍加點撥,學生便可領會。因此低年級欣賞教學中,應從歌曲入手,如《勞動最光榮》、《鈴兒響叮當》等。器樂作品由於沒有文字的參與,音樂內容就比較抽象。在兒童初次欣賞器樂作品階段,可以《龜兔賽跑》、《彼得與狼》等帶解釋詞的音樂童話故事開始,以解釋詞作拐棍,幫助兒童理解;然後再欣賞直接模仿或近似模仿自然音響的作品,例如模仿鍾聲的《在鍾錶店裡》、模仿鳥叫聲的《百鳥朝鳳》等。這兩種直觀性的聽覺形象,兒童容易理解和接受。通過上述過渡,再逐步引導兒童欣賞純音樂作品,就水到渠成,不為其難了。 二、由近及遠 由於兒童的生活接觸面小,脫離兒童生活實際的作品,兒童往往不易理解。欣賞時應從兒童的日常生活和他們所喜愛的、感興趣的內容開始,逐步由近及遠地擴展他們的視野。教學中,常以兒童歌曲入手,逐漸過渡到其他歌曲;由富於兒童情趣的器樂曲擴展到其他方面的器樂曲;由中國的音樂作品擴展到外國的音樂作品,使欣賞教學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看聽動結合 藉助視覺的直觀來幫助聽覺感知,有利於兒童對音樂形象的理解。例如欣賞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鵝舞曲》時,可播放芭蕾舞劇《天鵝湖》讓學生邊聽邊看。這種視聽結合的方法,對兒童感知舞曲的形象及情緒頗有裨益。 音樂的旋律和節奏都體現了一定的流動性。讓兒童跟音樂邊聽邊動,有利於兒童對音樂情緒的感受。例如在欣賞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鳳》、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時,應鼓勵學生根據各自的理解自由地律動,允許他們搖頭晃腦,模仿吹奏等動作,並隨樂曲情緒變化作時大時小的擺動,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四、藉助聯想法創造意境誘發美感 貝多芬說:「當我作曲時,總是心理描著一幅圖畫,順著那個輪廓前行。」可見,音樂作品是與一定的現實形態聯系在一起,與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聯系在一起的。在音樂欣賞中讓學生投身其中,誘導他們通過心理活動設身處地地構思,以獲得鮮明生動的意象聯覺,這就是聯想法。關鍵是讓學生體驗音樂作品所抒發的感情,並對作曲家描繪的「音畫」展開想像和聯想。例如在欣賞約翰·斯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後,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是一首贊美春天的圓舞曲,樂曲把我們帶到了充滿春意的大自然中,你們一定對春天充滿了美好的遐想,腦海中會呈現出怎樣的情景呢?讓學生自己展開想像回答,有的說:「我彷彿在郊外散步,溫暖的陽光照在綠草地上,花兒在點頭,鳥兒在歌唱……」;有的說:「我彷彿看到同學們迎著春天的朝陽,到學校去學習文化知識……」,他們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都表達出來了。大家的想像雖然不同,但又都符合作品標題的含義,都統一在作者塑造的音樂形象中,這就是聯想產生的創造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的欣賞教學,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引導,尋求最恰當的教學途徑,全面提高音樂素質,使學生具有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

10. 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包括哪些內容

一、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內容

音樂教學評價,就是針對學校音樂教育目標和音樂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對音樂教師的教學工作質量進行整體的價值判斷,也為音樂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導。課堂音樂教學,是音樂教師評價內容中的一個主要方面,通過課堂音樂教學評價,能檢驗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知識水平、音樂能力的高低、職業風范、人格魅力等各方面的素質。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應該圍繞音樂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否能實現有效的音樂學習,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有效的音樂學習來展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評教學目標,注重全面性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首先,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程標准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在教學各環節的實施中,教師不僅能夠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隱性與滲透性目標的達成,也特別注重「過程與方法」顯隱兼顧目標的貫穿,更注重「知識與技能」顯性目標的落實,在把握尺度、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音樂學習興趣、體驗學習音樂快樂,在著眼於學生四個音樂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方面,能夠做到讓三維互伴互隨,相互滲透,體現出教學目標具體化、可行性、可操作、可檢測強的特點。
(二)評教材處理,注重創造性
首先要看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教師是否能根據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充實,是否加強了方法、應用、探究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學科間的整合和綜合。
(三)評教法運用,注重有效性
從教師對教學方法選擇與運用的角度,評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採用的方法是否能從本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評價教師對來自課堂中的各種信息做出了何種評判,形成了何種反饋,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反饋的信息的。
(四)評學法指導,體現學科性
評課除了要觀察教師怎麼教之外,還要看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學。例如,考察教師能否從學科內容與特點著眼,針對學生的年齡差異、心理特徵、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思維特點、學習修養、學習環境和條件等方面對學生學習進行相應的指導。再如,考察課堂能否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化地學習。
(五)評教學過程,突出合理性
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程序完成的。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實踐是否科學。教學程序評價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2.看課堂結構安排
(六)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重要因素。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板書。2.教態。3.語言。4.專業: 5.操作。6.評價。

(七)評學生能力培養
在評課過程中,還要注意考察教師對學生能力培養的狀況。在具體實踐中,要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問題情境,強化了問題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是否注意挖掘學生內在的因素,並加以引導、鼓勵;是否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教會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八)評教學效果,注重實效性
評價教學效果,要看教學內容的完成程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能力的實現程度、學生思維的發展程度等。進行評課,著重要看教學是否注意聯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從而使學習變成學生的內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結合,使學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是否堅持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其原有基礎上的最好發展。同時,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還應該關注教學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關注學生的和諧發展,是否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課堂評價的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
音樂課程評價應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和發展自己的音樂潛能,建立自信,促進音樂感知、表現和創造等能力的發展,為進一步提高其文化素質及價值判斷能力,樹立社會責任感,培養人生規劃意識等提供有益的參照;有利於教師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有利於學校加強、改進、提高音樂教學工作,促進課程改革朝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
(二)科學性原則
評價指標的確定和評價方法的選擇,應以音樂學科的特點和不同教學模塊的內容標准為依據,體現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的性質,符合高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音樂審美教育的客觀規律。
(三)整體性原則
無論是評價學生、教師,還是學校音樂教育工作,都應從整體著眼,涵蓋課程目標的各個層面和教學的各項內容。對學生、教師、學校的評價,要用科學的態度、發展的眼光,從不同階段的回顧和對比中,肯定其進步與發展,指明其努力方向,使評價起到激勵和促進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則
評價的指標和方法要簡便、明晰、易於操作和推廣。根據音樂教學的特點,應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把評價融進教學的全過程,使自評、互評和他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良好評價氛圍。

閱讀全文

與小學欣賞課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