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托班教案傳統童謠鵝追鵝
幼兒園教案:鵝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認識鴨、鵝的外形,了解它們的習性。
2、知道鴨、鵝有什麼用處。
3、能夠從外形上區分出鴨和鵝。
教學時間:2教時第一教時活動准備:
鴨、鵝的圖片多幅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猜一個謎語:頭戴紅帽子,身穿大白袍,愛在河裡游,"戇戇"高聲叫。猜一種家裡養的小動物。
2、出示鵝的圖片,請幼兒觀察。
3、問:(1)鵝的頭上有什麼?
(2)(手指鵝的頸)這是鵝的什麼?它長得怎樣?
(3)鵝的身體怎樣?身體兩邊還有什麼?
(4)鵝的腳長的怎樣?腳趾間為什麼會有蹼?
(5)鵝有些什麼顏色呢?
(6)鵝是怎樣叫的?怎樣走路的呢?
4、出示鴨的圖片,請幼兒與鵝進行比較認識。
5、相同:
(1)都有兩隻眼睛、扁扁的嘴巴、長長的頸,身上都有羽毛,都有翅膀,腳上都有蹼。
(2)它們都會生蛋,它們的寶寶都是從蛋里孵出來的。
(3)它們的肉都能吃,毛還可以做成羽毛扇、羽絨被、羽絨衣呢!
6、不同:
(1)頭上不同,鵝頭上有肉瘤。
(2)鵝的身體一般比鴨大。
(3)身上的羽毛也不太一樣,鴨還有黑色的呢!
(4)鵝愛吃青草、青菜,鴨喜歡吃小魚、小蝦。
(5)鵝蛋比鴨蛋大。
7、今天我們認識了鴨、鵝,它們都是我們家裡養的,我們把它叫做"家禽"。現在我們來學著它們走路的樣子到外面游戲去吧!
第二教時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上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第9頁。
請幼兒觀察書上面的圖片,並說說圖片上的物品是用什麼做的?
1、教師引導幼兒認讀圖片上的物品。
2、請幼兒說說鵝還有哪些用途?
3、帶領幼兒朗誦詩歌《鵝》。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戶外做游戲"小鵝上山坡"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貳』 托班教案小手倒一倒
活動目標:
1、能聽指令,較准確地指出物體的位置。
2、樂意參與游戲活動,並通過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對同伴的認識。
活動准備:
1、貼紙若干;
2、玩具筐一個;
3、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手指娃娃。
1、呈現貼有娃娃笑臉的食指,「手指娃娃本領可大了,它能幫我找到很多東西。不信,讓我們來考考它。」
2、出示玩具筐。
「這里有一個玩具筐,裡面藏了許多玩具。下面,老師就要請手指娃娃來幫我找到我想要的玩具。」教師隨意說一筐內玩具名稱,然後用貼有娃娃笑臉的手指指向該玩具。「ÎÎ在哪裡?ÎÎ在這里。」
3、進行兩三次演示後,鼓勵幼兒嘗試。
「寶寶們的手指娃娃本領大不大呀?讓我們一起伸出食指來指一指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在哪裡?看看它是不是也能找得到。」
二、眼睛、鼻子、嘴巴。
1、幼兒聽指令,找出自己臉上的相應器官。
「眼睛眼睛在哪裡?鼻子鼻子在哪裡?嘴巴嘴巴在哪裡?……」
2、對積極參與的幼兒予以表揚,鼓勵只看不動的幼兒參與進來,獎勵每個幼兒一張笑娃娃貼紙,貼在食指上以進一步加強其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找朋友。
「剛才寶寶們的手指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本領真大!手指娃娃可高興了,它也想找好朋友們一起來做游戲。它要找誰呢?」
「手指娃娃要找好朋友ÎÎÎ(幼兒姓名)一起做游戲,ÎÎÎ在哪裡?」
幼兒聽到姓名後,指出相應的幼兒或老師,被叫到的幼兒指向自己。
四、延伸:合唱歌曲《找朋友》。
『叄』 幼兒園托班教案《我的哥哥》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大哥哥和小妹妹》內容,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和動腦習慣。
2、 知道「大」、「小」,正確區別大小。
活動准備
理解故事用的圖片、區分大小用的卡片、漿糊、黑板。
活動過程
(一)、認識大哥哥喝小妹妹。
1、請進大哥哥、小妹妹。
2、取名匹配,哪個是大哥哥,哪個是小妹妹。
(二)、操作教具,結合提問,理解故事。
大哥哥和小妹妹有很多有趣的、奇怪的事,你們想聽嗎?
1、 猜一猜誰走得快?為什麼?(大、小)怎麼辦呢?
2、 大哥哥吃點心時,吃了3個芝麻餅,小妹妹會吃幾個呢?(一粒芝麻)為什麼?
3、 用草遮住小妹妹,大哥哥和小妹妹捉迷藏,小妹妹躲在哪裡?大哥哥躲得下嗎?為什麼?
(三)、大哥哥和小妹妹回家嘍,哪一間房子是大哥哥的家?分析比較房子的大小,得知結論。
(四)、以聖誕老人的身份請孩子幫忙送禮物。
1、引導幼兒觀察兩雙鞋子的大小,請個別幼兒試一試。
2、發給幼兒每人2份大小不同的同一「禮物」,把禮物送給大哥哥和小妹妹。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讓幼兒去理解大和小的含義,活動前我在區域中投放了大量的大、小物品,讓幼兒在自由的活動中自主的去發現,大和小的關系。
活動中我一出示圖片幼兒們一下子就找到了很大很大的大哥哥,很開心的拍著小手說:「大哥哥」。那你們還看到什麼了呢?有一個小朋友說:「小姑娘」。然後我又提問小姑娘大嗎?一個小朋友說不大的,他很小。那小姑娘在哪裡呢?這下都能答上來,在大哥哥的肚子上。呵呵!有的幼兒忍不住笑了。當第二幅圖出現時小朋友更感興趣了都站起來說,小姑娘在大哥哥的頭上了,我問他們在干什呢?幼兒說小姑娘是站在大哥哥的頭上的。我讓他們在認真的看一遍時有的幼兒看出來了,小姑娘在跑。那大哥哥他在干什呢?走。為什麼大哥哥再走而小妹妹在跑呢?幼兒們都沉思了一會,因為大哥哥很大,小妹妹很小的,跟不上哥哥走。當第三幅圖片出來時幼兒們只顧看他倆吃餅了,但很快看出哥哥吃的多,妹妹吃得少,妹妹小。哥哥和妹妹在捉迷藏時為什麼找不到妹妹呢?有的幼兒高興地說:「我知道,就在那裡。」然後自己就過來點給大家看。有趣的表情逗得我要哈哈哈笑啦!我忍住自己的表情說:「你們看哥哥看到小妹妹了嗎?看看哥哥的眼睛。這下看清楚了,都說沒看到妹妹!為什麼呢?哥哥為什麼看不到呢?再次引導幼兒說出妹妹小哥哥大。
活動中幼兒們興趣很高,但由於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短暫,有時會自由些,規則意思淡薄,在以後的活動中還要多多提醒。
『肆』 我會說再見托班教案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知道擁抱可以讓人高興,擁抱可以給人溫暖幸福快樂。 2. 能叫出同伴的名字。 3. 體會與同伴和老師擁抱的快樂。 活動准備: 1. 幻燈片 2.音樂《抱一抱》 活動進程: 1. 出示幻燈片 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小客人,小朋友你們想...
『伍』 認識老師、班級托班教案
發不了鏈接自己網路 兒訊網
每日更新上千個資料。資料包含小學到高中所有科目的課件、試卷、教案等。
如果找不到你想要的資料還可以在服務中心發布需求,網站將通過其它渠道幫助你尋找。
『陸』 故事 我們一起走 托班教案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內簡要說明;教學案例則是對已容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柒』 故事《老師媽媽》的托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媽媽養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對孩子的愛。
2、愛媽媽,會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准備】
PPT、視頻《世上只有媽媽好》。
【活動過程】
一、以兒歌引出主題。
師:我們小朋友都學過一首兒歌叫《我愛媽媽》,你們會念嗎?那我們一起來念一念。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今天老師這里有一位小朋友叫紅紅,她也說非常愛自己的媽媽,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她和她媽媽之間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故事。
1、出示圖片一至四。
師:紅紅生病了,躺在床上難受極了,你們猜,誰來幫助她?
媽媽看到紅紅生病了,是怎麼做的?(媽媽抱著紅紅去醫院,急的滿頭大汗)
紅紅躺在醫院的床上,媽媽是怎麼照顧她的?(媽媽一直不敢睡覺,陪在紅紅身邊,還喂她吃葯)
紅紅的病好了,媽媽變得怎麼樣了?(媽媽變得很高興)
2、小結
師:紅紅的病能夠好的那麼快,全靠媽媽及時的送她去醫院,而且還很細心的照顧紅紅,所以紅紅的病才會好的那麼快,她的媽媽對她那麼好,紅紅可愛她的媽媽了。
三、師幼集體交流。
1、媽媽對你的愛
師:紅紅很愛她的媽媽,她的媽媽也很愛她,那小朋友,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你們的媽媽是怎樣愛你們的?會為你們做什麼事?(洗衣服、洗碗、給孩子洗澡)
2、寶寶對媽媽的愛
師:媽媽愛你們,那你們愛媽媽嗎?那你們是怎樣愛你們的媽媽的,你們可以為媽媽做什麼?
【課後反思】
本次我教壇新秀開課,我收到的開課內容是小班社會《我愛媽媽》。媽媽,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也是最懂我們,最願意為我們付出的那個人。所以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為兩點:1、感受媽媽養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對孩子的愛。2、愛媽媽,會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根據活動的預設,我採用《我愛媽媽》這首兒歌來導入主題,用一組簡短的圖片故事:紅紅生病了,她媽媽很擔心,帶她上醫院看病,辛苦照顧她來引出媽媽養育孩子的辛苦,從而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接下來,我針對兩個方面和孩子展開討論。首先是媽媽對孩子的愛,讓孩子說說自己的媽媽是如何愛他的。有的孩子說媽媽會陪我一起玩、有的孩子說媽媽會做好吃的東西給我吃、有的孩子說媽媽會給我買衣服和玩具。然後我再讓孩子說說自己對媽媽的愛,情孩子說說,自己該如何愛自己的媽媽。最後以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來結束本次活動。
可能小班小朋友由於年齡特點,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所以他們總是會比較經常性的重復一樣的回答。而且我的本次活動中,對於說教的部分有點偏多,對於小班孩子來說,還是比較喜歡動一動,像動手畫一畫自己的媽媽等環節也是非常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