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大路中心小學 王延忠所謂集體,一般是在學校或其他組織的幫助下形成起來的。小學兒童的集體就是班集體。集體具有下列特點:第一,集體具有明確的共同目標,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共同行為。每個集體成員都是為共同目標而行動著,因而相互關心,相互督促;第二,集體具有統一的領導;第三,集體有共同的紀律,每個成員都要使自己的意志服從集體的意志,使自己的利益服從集體的利益;第四,集體共同的輿論。在中國的小學教育實踐中,教師經常會因為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欠缺的問題頗感頭疼,忙於應付經常出現的打架、損壞公物、爭搶好處、集體活動很難開展等問題,處理得不好,還會造成班級風氣惡劣、影響到學習成績的提高。由於現實中獨生子女比例較大,家庭教育不到位,使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團隊意識差、互助意識差、缺少合作精神等現象,如果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也忽略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會加劇造成小學生不能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缺少集體主義精神。從孩子的發展角度來說,二年級的學生已能明確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中的一名成員,能逐步把集體的要求轉變為自己的要求,把班集體的榮譽當作自己的榮譽,服從集體的要求,完成集體所交給的任務。在這個時期,班集體內部成員也逐漸分化,一部分各方面能力較強的兒童開始嶄露頭角,成為班上各項活動的積極分子,逐步成為集體的重要支柱和教師的得力助手;另一部分兒童則成為班裡的基本群眾,這就是小學兒童的班集體在組織和紀律上得到鞏固和加強,形成真正的集體。針對二年級的學生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施:一、 制定班集體的共同目標目標是一定時期內對集體或個體的行動所期望達到的結果,它對全班學生的活動、行為具有明確的導向作用。根據《小學生守則》、學校的教育要求和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引導全班學生設定班集體的共同目標,簡明、精煉地概括為「團結,勤學,活潑,守紀」八個字。使學生認識了這個班集體共同目標的內容,明確了自己行動的方向,並努力用自己的行動去實現共同目標。二、當好班集體的領路人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在培養良好班風中起主導作用。小學階段是人生極具可塑性的未定型時期,小學生總是把班主任作為自己學習和效仿的楷模。小學生只有愛他們的班主任,才有可能愛班集體。因此,肩負著為人師表的神聖職責的班主任,育人必須先育己,要努力塑造自己崇高美好的人格形象和學術形象。三、 培養班級小幹部培養良好的班風,光靠班主任完美形象的力量是不夠的,在班集體的共同目標設定之後,要使每個目標得到全班學生的擁護和認同並進行實現,還要組建一個堅強有力的班隊幹部班子。班隊幹部是班集體的「龍頭」,在帶領同學實現目標中,起著表率和橋梁的作用,培養一批優秀得力的班隊幹部,是建設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的關鍵。在組建幹部班子中,首先要認真挑選幹部。班隊幹部應具備三個標准:①有熱愛集體、願為同學服務的思想;②有踏實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③有勤奮好學、成績優良或文體特長的品質。班隊幹部的能力是靠實際鍛煉和班主任教育培養出來的。教育培養學生幹部,要堅持做到:①嚴格要求不護短。②耐心幫助不急躁。③大膽放手不包辦。班隊幹部的素質提高了,能力增強了,威信樹立了,就會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為培養良好班風起了核心的作用。四、培養集體榮譽感集體榮譽感是一種無形且有效的約束力量,在一個形成了集體榮譽感的班級里,誰做了有損於集體榮譽的事,誰就受到集體興論的譴責,從而使每一位學生感到,做了損害集體榮譽的事是一種恥辱。這就促使他們為維護集體利益,服從集體需要,去努力彌補自己的弱點或缺點。同時,集體榮譽感又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力量。誰能為集體爭光,誰就會得到同學們的尊敬和愛戴。它促使每一個班級成員自覺地為維護和爭取集體榮譽,不怕困難,不計個人得失而奮發努力,並以能為集體出力,爭光而感到由衷的喜悅和自豪。進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首先要使學生明確什麼是集體。集體有大小之分,小集體必須服從大集體。其次,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集體的榮譽,靠這個集體所有成員的自覺維護和共同創造。馬克思說:「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有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對培養同學們關心集體,要對集體有責任感與榮譽感等,單憑講大道理他們不一定能理解、明白,因此需要教師結合具體內容加以講解,比如關心集體、團結同學,為同學服務,可以從身邊的小事說起,從他們的一些具體行為中加以引導,如:做值日時地要掃干凈,桌椅要擺放整齊,黑板要擦乾凈,放學後要關好門窗等這些便是關心集體的表現;與同學不吵嘴、不打架、不要為小事斤斤計較,要學會謙讓,如果有同學上學忘了帶筆,那麼你有多餘的一支便可以借他用用;如果有同學嘔吐了,你就幫著把地掃干凈,這是團結同學為同學服務的一種表現。讓學生明白這些道理,引導學生在每一個細小的行為中培養一種好的習慣,他們便能主動積極地去做了。
『貳』 想開個教育機構面對群體小學初中
你可以先看看這些老師他們有空的時間都在哪個時間段,然後有幾個班,每天需要多少人。時間都可以的話,平均分配。然後有些有精力有時間的老師可以讓他們多帶幾節課,然後工資按勞分配就好了。
『叄』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集體備課的有效性
教師集體備課,是教師繼續教育,實現專業成長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是教育教學實踐的需要。目前,小學數學教師的備課活動,流於形式,費時低效,不但不能成為教師的有益活動,反而成為負擔,那麼怎樣改變這種現狀呢? 一、教師集體備課的內涵及要求 教師集體備課是指兩個以上的教師集合在一起,就即將要實施的相同課程,各自發表其教育教學見解,以形成共識的一種整合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智慧開發活動。 其目的是充分挖掘教師們的教育教學潛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學資源,為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不難看到,教師集體備課活動展開的要求是: (1)必須有兩個以上的教師參與; (2)須具備相同課程或相關性質的探究內容; (3)是教師因共同需要有目的進行的,而不是隨意的; (4)通過活動凝聚智慧資源。 二、集體備課的意義。 1.深化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課程改革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說,所面對的是全新的教學內容,新老教師(包括骨幹教師)都面臨著重新熟悉新課程的重任。集體備課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使教師熟悉教材,理解新課程的內涵。 2.藉助合力提高備課的質量與效率,優化課堂教學。集體備課不僅僅是熟悉教材,教師還要對教法進行深入地交流,其結果是匯集個體的備課成果,形成集體智慧,這樣必然提高備課效率和備課質量,為優化課堂教學打好基礎。 3、提高教師的備課能力,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集備的過程除了要研究教材教法,迅速的理解教材,掌握演算法;還要教師交流是如何收集材料、如何鑽研教材的,提高備課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交鋒,使教師在爭論、交流中,不斷明確認識,使自身專業素質不斷成長。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級各類學校都充分認識到了集體備課的重要意義,加大了落實力度,採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積累了一些切實可行的經驗,提高了廣大教師的認識。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許多學校的集體備課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1、集體備課形同虛設,集體備課流於形式,人在心不在,沒有真正體現了集體備課的功能; 2.集體備課中教師(包括主講和其他教師)的准備明顯不充分,一人主講,他人旁聽,組長事後補筆記; 3、集體備課中組長的帶頭作用不明顯,核心作用沒體現,准備工作不充分,組織工作不到位,如何進行集體備課組長心中也沒底; 4、如何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心中有數,但是不願意交流。 5、教干認識不足,老師沒有認識到集體備課的重要作用,被動應付。 6、少數單位從網上下載教案,實現教師「自我解放」。集體備課成了「網上資料的拼盤」。 原因分析: 一是集體備課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為什麼要集體備課?); 二是社會發展機制不健全導致教師對事業的追求標准降低(集體備課能給我什麼?); 三是技術層面還缺乏必要的「套路」創新(怎麼進行集體備課)。 四、集體備課的做法 (一)個人初步備課 在每次集體備課之前,個人都要熟悉教材內容,把握知識結構,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學生的認知經驗和水平,簡要組織發言提綱,以便在集體備課時做到心中有數。 (二)集體研討備課 1、備全冊。 學期之初要制訂學期教學計劃。每學期開學前,以鄉鎮或學區的年級組(駐城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集體學習課程標准,通讀全冊教材、明確指導思想,分析學生現狀,把握知識系統和結構,明確教學目的要求、分析教學重點難點,通盤考慮解決重點難點的策略,安排學期教學進度。 2、備單元。 根據集體備課情況擬定單元教學計劃,掌握單元教學目標,分析教材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設計教學方法等。在單元測試後,還應該對測試情況作簡要分析,同時制定補教補學措施,必要時同年級教研組可統一制定測試題進行補教補學。 每單元集體備課一次,每次有確定的中心發言人。計劃的擬定一般提前兩周進行。 同時注意:(1)單元備課必須在個人初備的基礎上進行;(2)根據單元的側重點,突出單元備課的創新性、開放性,切忌一人講,大家聽,搞形式、走過場;(3)不要把集體備課演變成教案審訂,搞成「一人備課、集體定稿、分頭使用」,使教學成為「千課一面」的機械表演。 3、備重點課時 為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帶動弱校弱師的教學上水平,對每單元的重點課時非常有必要進行集體備課。在集體研討時,主講人(可由骨幹教師承擔)要理清教學的環節和步驟,並就每一環節設計的理念或依據、達到什麼目的講清楚,在集體中進行討論,最後確定出最佳方案,形成教案。有條件的單位在單元備課時可組織教師執教先導課,教研組內集體聽評,進而改進教案,供其他教師參照。 語文、數學每周保證至少2課時、英語每周至少1課時的集體備課時間。其它學科的集體備課由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不作統一要求。同時各學科還應隨時隨地進行教學問題的研討與交流。 (三)個人二次備課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要深入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程序,確定教學結構和教具使用,科學設
『肆』 小學怎樣組織課堂教學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訴我們: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激勵評價已成為廣大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我們在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深刻認識到:精彩的課堂激勵評價,能是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動機,誘發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下面就如何進行課堂激勵評價的問題談四中方法。
一.情感激勵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課程呼喚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只有愛學生,學生才會愛教師,學生才會喜歡教師所教的課。因此教師必須像對待自己的弟妹,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去愛自己的學生。灑向學生都是愛,灑向學生都是情。課堂上教師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滿意的點頭,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個親切的手勢,都猶如一場春雨,滋潤著學生乾涸的心田,都激勵學生敞開思維的大門,插上想像的翅膀,去探索知識的奧秘。教師從內心深處熱愛學生,用飽含激情的語言,眼神,動作,表情顯露出來,用自身的情感帶動學生的情感。這樣的課堂激勵評價從教師的心窩飛瀉而出,學生也會用他愛老師,愛學習的情感來回報老師。
二.語言激勵法 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課堂激勵評價也離不開語言。教師要力求使自己的評價語言真實,准確,精彩。這不僅需要教師的真誠,還需要教師豐厚的文化底蘊,那些人雲亦雲的「好」,「棒,棒,棒,你真棒」等評價語言使人覺得「言不由衷」因而聽而生厭。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學會開一個帽子工廠,每天上課都要帶一些帽子去,看哪個學生適合戴哪頂帽子,就把哪一頂送給他,課堂評價中的同一句話,我們可以說得平淡如水,讓學生感到勉強;也可以說得激情四射,讓學生感到溫暖和幸福。作為一個教師,我們不要吝嗇自己贊美,賞識的語言,多給學生表揚,激勵。同時我們認為恰當的批評和警醒,也應算一種激勵評價。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偏差時,教師也不應姑息遷就,而應善意的批評指正,是學生的思想和言行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三.物質激勵法 物質確實存在很強的刺激性。適當地在課堂激勵評價中採用物質激勵也是一種好方法。在低年級的課堂上,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適當的獎勵一朵小紅花,一顆糖和一個水果;在中高年級的課堂上,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適時地獎給一個練習本之類的東西,的確能起到激勵學生認真學習的作用。但物質激勵評價的方法一定要慎用,我們仍提倡精神獎勵為主。有一次我們聽一節低年級的課,教師不斷的獎給學生小紅花,還沒進入新課,紅花已送了一大半同學。我們認為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激勵評價,這種為激勵而激勵的評價不值得效仿。 四.量化激勵法 在幾年的課堂激勵評價中,我們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激勵評價。具體做法是:將班上全部學生分成按性別搭配,成績好壞搭配和學習能力搭配的6人為單
位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小組以小組織的姓名命名。課堂上開展組際間的學習和守紀競賽。表現突出的小組被評為優秀小組,每組加50分,其他小組中表現突出的同桌加20分,課堂作業得「優」的每人次加10分。每天的分數有副班長匯總後填入教室後面的<<課堂量化激勵評價表>>中,一周一總分,總分最高的是本周的「紅旗小組」。實踐證明:此方法簡便易行,它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而且能是學生在相互監督管理中自覺上好課,學好知識。 課堂激勵評價是對真情的喚醒,對言行的肯定,對精神的誘導.有效的課堂需要精彩的激勵評價作支撐,願我們的課堂評價能開出精彩之花,結出豐碩之果。 教師勸阻學生「上甲課,做乙事」也許是對的,但「沒收學生的書」做法有些不當,還好沒有撕毀掉,不然結局更麻煩!即使是上化學課,大家正津津有味時,也難免有時會有極個別學生在做其它科的作業,往往是因為多種原因學生沒有按時完成該科作業,而交作業的時間快到,個別學生為了不被另外的老師批評,而「冒險」不被老師發現進行「地下活動」,在課堂上做這些作業。 我也曾發現過此類情況,處理方法通常有如下一些:第一種情況: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生,我從來不管他上課做什麼事,因為我相信他有邊聽課邊做作業的「一心多用」能力,事實上這類學生所做的習題可能遠遠不止是老師布置的。人的能力相差是很大的,有的人確有「三心二意」本領。我們平常不也是有同時做幾件事的時候么?這篇文章描述的情況大概屬於這種類型,教師可能對學生學習心理還不夠熟悉。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有的學生事先預習了課文,大概自以為學懂了老師講的內容,上課時只需有選擇地聽老師講解某些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他心裡已有準備:什麼時候聽老師的,什麼時候不聽。我覺得學生這樣做無可指責。為了證明學生是否屬於這種情況,我總是以請他回答問題的形式進行偵探,如果他答對了,我便放心了。任由繼續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如果沒有答出來,便開一句玩笑「作業是永遠做不完的,灑脫些吧
『伍』 小學語文如何進行組織教學
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我校認真落實市教委關於實施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意見,積級組織語文教師學習文件精神,以「倡簡、務本、求實、有度」為教改重點,以「教學有價值、教學有效果、教學有效率、教學有魅力」,為有效教學的四條標准,努力尋找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的新途徑。
一、抓精心備課,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認真組織語文教師開展集體備課。實行「個人自備、集體議課、專人整理、上課聽課、反思修改」的備課方案,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提高備課的有效性:(一)強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考慮,以更好地實現課程的總體目標。(二)突出教學資源的開發。首先是教材資源。抓住教材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其次是生活資源。緊扣教材與生活的聯系,把學生帶進生活之中;第三是網路資源。搜集可以利用的網路資源並精選一部分,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 (三)注重教學問題的生成。在備課中考慮問題的生成,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學習活動,預測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把提問題的權利還給每一位學生。真心做到了「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四)精心設計訓練。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作業練習,在「新」、「趣」、「實」上功夫。
二、抓扎實訓練,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實際,靈活的對教材進行增刪調整,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與教材、教師、學生進行平等對話的主角;還要根據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選擇靈活的教學方式,設計富有情趣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全面的語文實踐,即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興趣的培養。
(一)識字教學。
增強對漢字規律的科學認識,引導學生按規律有序歸納所學生字。讓學生給字找朋友,開展游戲識字,如漢字開花、漢字加減法、猜字謎、組織百字競賽等。識用結合,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體會漢字在語言表達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導學生在交流、評述、欣賞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閱讀教學。
教師可以課文的情感為主線,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通過各種方式的進入文本、思考、想像、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時完成對詞句的感悟和閱讀方法的學習。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從閱讀中尋找樂趣,享受學有所獲的快樂。
(三)口語交際。
教師可在課堂上創設模擬的生活情境,根據不同情況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游戲,提供不同的口語交際機會,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態度,學會規范說話、禮貌用語、耐心傾聽,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習作教學。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以事情發展的線索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在取材時聯系生活世界,捕捉生活中的熱點和亮點,激活想像世界,喚起流淌心底的情感,堅持求真、求誠、循序漸進的原則,運用生動的文字表述情感,力求准確、具體、生動、形象。
三、抓文本閱讀,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閱讀文本在語文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質量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優劣。我們一方面強化讀的形式和內容訓練:
——朗讀:增強語感,加深體味;——默讀:提高讀速,思考推敲;
——精讀:深鑽細研,融會貫通; ——略讀:提綱挈領,觀其大略;
——跳讀:避輕就重,抓住要點;——批讀:圈點批註,品評褒貶。
『陸』 小學生團隊怎樣建設
小學生團隊建設關鍵是凝聚學生的心。
1.融入班集體建設
班主任要善於通過引導全體學生,以形成班集體共同奮斗目標來發展學生個性心理:這種共同的奮斗目標,旨在樹立正確的集體輿論凝聚,提升優良的道德情操,倡導良好的班級風氣和弘揚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因為良好的班集體建設,能美化集體生活,能振奮全體學生,能使集體像熔爐一樣,對全班每個學生起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功能。
2.豐富班級活動
有活動,才有生氣、才有活力、才有發展。把心理輔導滲透於班級活動,既是班級活動的創新和發展,又使輔導質量得到提高。寓心理健康教育於班級活動之中,學生能在豐富多彩愉悅舒心的實踐活動中獲得心理踐行和發展,而且這是一種比較自然、比較完美的踐行和發展。
3.發展班級文化
班級是學生在校內學習生活和相互交往的主要空間,充分利用這個空間,積極營造和發展健康的班級文化,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發揮十分重要的陶冶、濡化的隱性教育功能。班級文化的發展要充分張揚班級中學生的個性、特長,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智慧和力量。
4.優化班級管理
優化班級管理的目的是為著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通過班級管理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就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且盡可能少地約束人、限制人和壓抑人。優化班級管理要在實施民主管理中發展民主意識;要在自我管理中發展學生自主;要在情意管理中發展學生情意;要在有形管理中發展無形管理。
5.構建班級教育合力
班級不是封閉的,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心理、道德和文化素質都是在班內班外、校內校外、有意無意、有形無形的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發展的,因此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班內外校內外,包括家庭和社會的各種教育力量,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校內外教育資源,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教育」,都來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班主任構建整合一致的班級教育合力進行心理輔導,有賴於班主任自身的智慧和技巧。
6.建設良好班風
班風是一個班級穩定的、整體的、特色的集體風氣。班風需要靠班級中大多數學生為基礎的思想、品德、作風來形成、,需要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發展來形成。而一經形成,可以對班級中的每一個人產生較為積極、穩固、健康、向上的作用力,這種作用力是內在的、無形的、激活的。建設良好的班風可以為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創設出一種美好的時空,喚發出一種蓬蓬勃勃的力量。
一般達到以上幾點,學生們力量就已經擰成一股繩了,團隊也就建立好了。
『柒』 小學課堂教學常用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1、個別教學
個別教學就是教師在同一時間以特定內容面向一個或幾個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辦學規模小、速度慢、效率低,但卻能較好地適應個別差異。
2、班級授課
即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進行教學的制度。
3、導生制
教師選年齡大些、成績好些的學生為「導生」,先給他們講授教材,再由他們轉教其他學生,這種教學組織形式難以保證教學質量,所以它並未持續很久。
4、分組教學
為了適應兒童的學習程度,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對班級上課制實行改良或改革的實踐。屬於改良班級上課制的是分組教學。
5、開放教學
它強調尊重兒童的天性、興趣和需要,強調兒童的自然發展, 不拘傳統教學的結構,沒有固定教學計劃、教材和教室,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兒童聚集在一起,根據各自的愛好選擇各種學習活動。開放教學依據的是資產階級「進步教育」的理論。
『捌』 因材施教原則怎樣在小學教學中加以實施
因材施教原則是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作為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應該自覺地將這一教學原則應用於教學之中,以收到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理想效果,但教學不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是一項復雜的具有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教學的結果不只是讓學生獲得間接經驗,而且要全面發展學生個性和特長,所以,全面貫徹這一原則,並不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教師付出相當大的主觀努力,也就是說,要求教師做到:
一、充分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教師既要了解和研究全班學生的一般特點,如: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學習風氣和學習態度等,還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如:興趣愛好、知識儲備、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體等方面的特點,了解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如日常觀察、談心、摸底、測驗、作業檢查等。教師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做到對班集體和每個學生的特點、優勢以及薄弱環節心中有數,以便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教學,在認真研究學生發展水平,把握學生正在形成或將要成熟的心理狀況,提出既符合學生接受能力,又需經過刻苦努力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以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
二、正確處理好集體教學和個別教學的關系,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教師在教學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的集體教學上,同時也要善於兼顧個別學生,教學的深度、廣度、難度、進度,要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使程度好的學生能有更大的提高,程度差的學生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識,跟上全班步伐。教師要善於在集體教學中發現個別學生的不同特點,無論是成績好壞都要熱情關照,又善於通過個別輔導找到全班學生的共同傾向,通過個別促進集體,即要把每個學生學習的經驗、教訓變成全班的財富,使集體和個別互相促進,教師不要獨占教學時間,控制太死,在完成集體教學任務的前提下,要留有個人發展的餘地。
三、針對學生的人個性特點,提出不同要求
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性格特點,是影響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要本著揚長避短、長善救失的精神,使每個學生都能根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要求,形成獨具特色的智能結構。在教學實踐,我們常常發現每個學生都有其各自的學習特點,有的思維敏捷,能迅速接受新事物,但往往失之貪多,粗心;有的仔細認真,學習扎實,但往往失之孤寡;有的擅長分析,有的擅長綜合……。教師做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充分掌握學生這些個性特點,區別對待,設計學生成材的最佳方案,對於學生在某些方面所表現的特殊才能,教師需及時發現認真培養,有的可以打破常規採取特殊措施,促使其迅速成長。
總之,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心理的年齡特點既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普遍性,又有一程度的可塑性和特殊性,教師在教學中只有針對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