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綠色環保教案

小學綠色環保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16 13:28:07

『壹』 綠色環保班會教案

自己查網路

『貳』 綠色環保教育活動

、家中的陽台上多種花草盆景,經常打掃房間,經常曬被,保持家庭環境空氣清新怡人。
3、減少噪音污染,盡量減低說話或錄音機播放時的音量。
4、正確處理廢棄物,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合理排放生活用水。
5、保護野生動植物,不吃野生動物,保護生態平衡。
6、奉勸家人、親友不吸煙,不隨意焚燒垃圾,維護家人身體健康,保持潔凈環境。
7、塑料瓶、廢紙等收集起來賣給收廢站,減少垃圾排放。
8、家中養的寵物要看管好,防止影響鄰居休息及糞便污染,維護和諧的生活社區和環境。
9、洗米水可澆花或洗菜、沖廁所。
10、將廢電池投入回收箱或收集送往回收站。
節約用電,保護資源,減少污染。

『叄』 小學生環保活動方案怎麼寫

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為周圍環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類環境的構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在剛過去的一年中,我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植樹活動,帶領我們初一(6)中隊的班幹部創立了「綠色天使」植綠護綠小組,鼓勵隊員們在校園里認養了一棵小樹苗,利用課余時間給它梳妝打扮,為它長成參天大樹打下了基礎。在學校組織的「讓地球充滿生機」的簽字活動中,我鄭重地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寫下了自己對環保的決心和期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積極參加學校在世界環境日舉行的有獎徵稿,認真查閱、收集各類資料,進行社會調查,撰寫有關環境治理設想方面的文章,我經常去參加學校組織的環保講座,觀看環保方面的錄相帶,積極參預環保知識問答調查活動,認真填寫每一項提問。我參與了「紅領巾植綠護綠隊」的網站建設,在上面發布大量的環保圖片和環保知識,以及關於環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識,我國在環保方面發展動向、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情況;每個月我都利用網路、報紙,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專題和板塊「環保資訊」來告訴大家;還定期製作一些宣傳板來宣傳環保知識和生活中的環保常識。提高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號召同學們從不同的方面來關愛自己的家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周圍的環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積極動員身邊的人一起來依法保護和建設人類共有的同樣也是僅有的家園,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我還和同學們共同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樹、愛惜每一片綠地,讓我們周圍充滿綠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和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污染」的倡議。讓我們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籃子,讓我們共同走向美好的綠色的明天,走向輝煌、燦爛的未來!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小學生環保小常識

◆ 不亂扔垃圾

◆ 節省紙張,回收廢紙

◆ 及時舉報破壞環境和生態的行為

◆ 一水多用

◆ 自己不吸煙,奉勸別人少吸煙

◆ 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袋、快餐盒

◆ 隨手關燈,節約用水

◆ 不亂扔廢電池

◆ 反對奢侈,簡朴生活

◆ 隨手關水龍頭,節約用水

◆ 多種樹

◆ 不購買野生動物製品

◆ 避免旅遊污染

◆ 自覺參與環保行動

◆ 支持環保募捐

◆ 關注新聞媒體有關環保的報道

◆ 認識環保標志

◆ 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 少吃口香糖

◆ 組織義務勞動、清理校園、沙灘

◆ 雙面使用紙張

◆ 閱讀和傳閱環保書籍、報刊

◆ 優先購買綠色食品

◆ 利用每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境意識

◆ 節約糧食

『肆』 小學三年上冊環境教案《綠色植物用處多》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 描述綠色植物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理解綠色植物是「能量轉化器」。(重點)
② 明確綠色植物有助於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綠色植物是自動「空
氣凈化器」。(重、難點)
③ 描述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理解綠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重、難點)
2.能力目標
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挖掘本節課的情感點,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存環境,形成熱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課前准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來源的動畫、「自然界的水循環」的動態模式圖、自然界中水循環路線示意圖、大雨過程中地表徑流錄像等。
學生查閱「溫室效應」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說出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2、寫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設計意圖】復習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可以讓學生通過反應式,體會到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為其它生物提供了物質和能量;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維持碳—氧平衡。復習蒸騰作用,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植物的蒸騰可以促進水由陸地到大氣的水的循環。這樣就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教師展示這兩張圖片,比較造成這兩種不同景象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啟示?

生1:左面這幅圖,大量的植物給大地披上了綠裝,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景象,這里的環
境優美,空氣清新,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活力。
生2:右面這幅圖,由於植被的破壞,形成了沙塵暴,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生活和生產。
生3: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師: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到底起到哪些作用呢?這節課我們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
【設計意圖】教師展示圖片,創設兩個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活學生思維、誘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意識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從而順利地導入新課。
三、引導探究、層層推進
師:請同學們依據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說出光合作用的實質是什麼?
生1:物質的轉變,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生2:能量的轉變,把光能轉化成儲存在有機物體內的化學能。
師:觀察下圖,結合教材65頁第一自然段,思考生物圈中能量是怎樣轉化和利用的?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來源動畫。然後教師出示下面問題:
(1)分別說出狼、兔、蘑菇的營養物質和能量的來源?
(2)它們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直接或間接來自哪種生物?
(3)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和能量是怎麼獲得的?
(4)在生物圈中的能量,最終來源於什麼?
(5)動物和腐生生物所需要的能量能不能直接從太陽獲得?誰在這些生物與太陽能之
間起到一個紐帶和轉化作用?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綠色植物,生物圈會怎樣?
(6)通過以上問題分析:你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逐個解決問題,最終得出結論。
生1: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組成成分。
生2:綠色植物為生物圈的其它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
生3:綠色植物是綠色的「能量轉化器」。
師:綠色植物對整個生物圈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稱得上是「生命之母」,
【設計意圖】為了便於理解生物圈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和利用過程,教師在課本問題的基礎上作了一些變動,使問題變的簡單易懂,輕松突破難點。
 過渡: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日常生活中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的圖片。並呈現下面的資料:一個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氣(約含5千克的氧氣)消耗其中的約1千克的氧(不含動物呼吸及燃燒所消耗的),當空氣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時,人就會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可是自然界中並沒有出現這樣的現象。
生:大氣中氧氣的含量為什麼不減少呢?
師:同學們可以從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的原料和產物上找突破,進行分析交流。
這樣一來,很自然的就過渡到,綠色植物是自動的「空氣凈化器」。
師:同學們閱讀教材65頁的「觀察思考的普魯斯特勒實驗」。
分析交流:
(1)蠟燭為什麼熄滅了?
(2)小白鼠為什麼不久就死了?
(3)燃燒的蠟燭有了植物為什麼仍能繼續燃燒;小白鼠有了植物為什麼能活較長時間?
(4)綠色植物和蠟燭、小白鼠之間有什麼關系?
(5)普羅斯特拉的實驗對你有哪些啟示?
 教師進一步出示資料:1公頃的樹林的葉片的總面積約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氣。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結論: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維持了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 教師展示碳—氧平衡的圖片。
 師:閱讀教材,找出由於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對森林、草原的不合理開發和
利用,導致大氣中什麼氣體的濃度有所增加,導致地球上出現了什麼現象?
生: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導致出現溫室效應。
 教師展示溫室效應模式圖,講解溫室效應。
短波的陽光能透過玻璃,室內的長波輻射卻輻射不出去。大氣也具有這種特性,我們稱之為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反射,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以CO2為主,約佔60%左右。溫室氣體濃度愈高,近地表的溫度就愈高。沒有溫室氣體,地球上的溫度就會降到很低。億萬年來,地球一直受益於溫室效應,因為溫室效應創造了一個適宜生物棲息的環境。然而,人類活動使溫室效應日益加劇,以至於影響氣候。自工業革命以來,資源與能源大量消耗,特別是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燃燒所排放的大量CO2含量增加。據測算,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氣排放的CO2約為240億噸。甲烷等微量氣體也隨著人類的各種活動而升高。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不久前公布的研究結果,目前全球平均溫度經1000年前上升了0.3~0.6℃。而在此前一萬年間,地球的平均溫度變化不超過2℃。聯合國機構還預測,由於能源需求不斷增加,到2050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增至700億噸,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1.5~4.5℃.。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溫室效應的資料,讓同學們認識到溫室效應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和嚴重後果。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保護環境,比如: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秋收後不要焚燒秸稈。盡量做到低碳生活,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以及共同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意識到溫室效應的危害。同時教育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人做起,要愛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 師:同學們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家庭裝修以後會在室內養殖一些:吊蘭,吸毒草,蘆薈等等植物,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學生閱讀教材,討論交流後回答:
生1:綠色植物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生2:綠色植物如:懸鈴木可以分泌抗生素,可以的殺滅空氣中的病原菌。
生3:山毛櫸可以吸附和阻滯灰塵。
生4:柳杉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
師:綜上所述,綠色植物維持了碳—氧平衡,凈化了空氣,是生物圈中的自動的「空氣凈化器」。
 過渡:有句諺語:山上多種樹,勝似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這句諺語中蘊含著什麼樣的科學道理呢?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還有什麼作用呢?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輕松過渡到天然的「蓄水池」。
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自然界的水循環」的動畫。
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描述生物圈中的水不斷地在海洋、陸地和大氣之間循環流動的過程。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總結得出: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可以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積極發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積極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
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大雨過程中有綠色植被覆蓋的陸地和裸露的陸地水流大
小、地表徑流速度的錄像,並呈現數字資料:據最新估計,森林能把50%~80%的
降水轉入地下,一公頃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儲水3000立方米,無林地比覆蓋率為30
%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
師:有綠色植被覆蓋的陸地和裸露的陸地水流大小、地表徑流速度是否相同?造成
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通過觀看錄像,仔細閱讀材料,積極思考。
生:綠色植物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 表格呈現我國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和鉛山縣森林覆蓋率與年降雨量以及空氣相對濕度
森林覆蓋率 空氣相對濕度 年均降雨量
武夷山 96.2% 84% 2559mm
鉛山縣 71.3% 79% 2033mm
的關系:

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讀表格,從表格中獲得信息:森林覆蓋率增加可以提高大氣的相對濕度、提高降雨量,從而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
【設計意圖】通過表格使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以具體數字的形式呈現出來,便於學生比較、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通過上述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綠色植物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森林覆蓋率增加可以提高降雨量。因此,可以說綠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綠色水庫」。
 展示圖片,了解綠色植物還有防風固沙、減少噪音、為動物提供棲息場所等功能。
四、知識整合、遷移升華:
1、大膽猜想: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假如有一天,沒有了綠色植物,我們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生1: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無法獲得物質和能量,生物大量死亡。
生2:生物圈中的氧氣會越來越少,生物圈就會失去碳—氧平衡,最終會導致所有生命的
消失。
生3:如果沒有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陸地的降雨量會減少,
氣候就會反復無常。
師:綠色是宇宙賦予我們星球的奇跡,它的作用的確是太大了,因為有了綠色,我們的
生物圈才如此生機勃勃。然而我們國家植被的現狀不容樂觀,我們只有從我做起,
從現在做起,才能拯救綠色。
2、集思廣益、獻計獻策,開展「護綠」行動
生1:多植樹造林。
生2:不踐踏草坪,不亂砍亂伐。
生3: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
生4: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
以及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
.......................................................
師:請伸出你我的雙手,為保護生物圈中的這一片綠色做出自己的貢獻。
【設計意圖】 通過大膽猜想和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要關注祖國,熱愛大自然、保護森林的情感意識,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總結】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無論是低等的孢子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還是高等的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通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都能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還能通過植物體進行水分的蒸騰。所以,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不僅是綠色的「能量轉化器」、自動的「空氣凈化器」和天然的「蓄水池」,更是整個生物圈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五、課堂達標檢測題:課後的「鞏固提高」和《助學》。

『伍』 尋找小學科學教案,有關於環保教育的

4、電路出故障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利用電來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通道)。
2、電路出故障了,電流就會中斷。
過程與方法:
1、製作一個電路檢測器。
2、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並排除電路中的故障。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的精神。
【教學重點】
用一種新的方法來檢測電路——做一個「電路檢測器」,體驗科學的檢測手段將使我們更為迅速地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並排除電路中的故障。
【教學准備】
每組2-3個小燈泡、導線若干、電池、電池盒、小燈座、壞的小燈泡、沒有剝皮的導線、廢電池、形成斷路的電池盒、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一張電路檢測器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1、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光的串聯電路,讓學生畫出簡單的電路圖,並說一說電流是怎樣流動的。
2、說明:小燈泡發光是因為在這個電路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迴路。(板書:迴路)
3、提供一個出了故障的電路,並提出問題:小燈泡為什麼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動。(建議:教師可准備多個好的和壞了的小燈泡,有電的和沒電的電池等材料。)
二、什麼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檢查連接的方法,結合前面的學習,排除連接方法上的問題。
2、引出新的問題:為什麼連接方法正確而小燈泡卻不亮呢?引導學生來整理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各種原因。
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
1. 小燈泡壞了;
2. 燈座鬆了,沒有連上;
3、
4、
(說明:這是發掘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過程。要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盡可能多地分析電路出故障的可能,並做好記錄。)
三、做個電路檢測器:
1、討論,用什麼辦法來檢測有故障的電路?
一般有下面幾種方法:
①檢查法:檢查電路中的連接是否完好。(電池盒兩端彈簧夾上的導線有沒有夾緊;電池是否放好了;小燈泡擰緊了嗎……)
②替換法:用另外的燈泡、電池、導線等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燈泡是否能亮。
2、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按教科書中的提示做一個電路檢測器。(電路檢測器做法:把上節課連接過的簡單電路中的小燈座上的一根導線頭拆下來,另外再連上一根導線,這就是我們的電路檢測器。)
3、做好電路檢測器後,試試靈不靈。
4、根據教材10面的插圖講解檢測電路和檢測電路中各個部分(小燈泡、導線)的方法。(把故障電路的某一部分電路或某一個元件連到電路檢測器的兩個導線頭之間,如果小燈泡亮了,就說明這部分電路或這個元件是暢通的、沒有故障的,否則就證明這部分電路或這個元件不暢通、有故障。)
5、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檢測電路時,應先把故障電路中的電池從電池盒中取出;
(2)檢測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是否有電,應採用取出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中的電池,將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放在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裡,看看小燈泡會不會亮。
6、制定檢測計劃。提醒學生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生的原因,要邊檢查邊做記錄;最後數一數電路中一共有幾個地方出故障了。
7、利用排除法進行測試,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讓學生再試一次,使小燈泡重新亮起來。分組匯報。
8、強調安全事項。
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里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的電路。
9、拓展:還有其他方法查找電路中的故障嗎?
板書設計:
4、電路出故障了
迴路
故障 電流中斷
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
1. 小燈泡壞了;
2. 燈座鬆了,沒有連上;
3、
4、
電路檢測器
教學後記:

5、導體與絕緣體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有的物質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導體;有的物質不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絕緣體
2、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
過程與方法:
1、根據任務要求制定一個小組的研究計劃,並完成設想的計劃。
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並整理實驗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學會與人合作。
2、培養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
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准備】
為每組學生准備:木片、塑料片、陶瓷、紙板、橡皮、布、絲綢、皮毛、鋼管、玻璃、鉛筆、銅絲、鉛絲、鋁絲(易拉罐)、鐵絲、卷筆刀、硬幣、導線、插座、20種待檢測的物體,一個電路檢測器。一份科學檢測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1、觀察簡單的電路連接,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麼流的。
2、討論將電路中的導線剪斷,會出現什麼情況,為什麼?
3、想辦法重新接亮小燈泡,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
4、討論:為什麼電路檢測器的兩個金屬頭接在一起,小燈泡會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觸在一起或把金屬頭和塑料皮接觸在一起,小燈泡就不會亮。
5、講授: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導體;像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質,叫做絕緣體。(板書:導體、絕緣體)
二、檢測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1、提問:怎樣檢測一塊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
2、預測橡皮能否通過電流使小燈泡發光,並做好記錄。
3、使「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檢驗小燈泡是否發光。
4、用兩個檢測頭接觸橡皮的兩端,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
5、重復檢測一次,並將檢測時小燈泡「亮」或「不亮」的情況記錄下來。
6、得出結論:橡皮是絕緣體。
三、檢測20種物體的導電性:
1、在材料盤中為學生提供20種供檢測的材料,一張「我們的檢測記錄」表。
2、在檢測前,要求學生對每一種物體是否可以使小燈泡發亮做出預測,然後進行嘗試實驗,並做好檢測記錄。(活動中,要關注每組學生活動的參與性、興趣的持久性,鼓勵他們學會合作。)
3、待所有的檢測都完成後,各組整理分析檢測的結果。
4、表達與交流:哪些物體能使小燈泡發亮,哪些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亮。
5、在觀察的基礎上對20種物體進行分類,並從分類中發現一定的規律,由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做出自己的描述。(說明:對插頭、卷筆刀等復雜物體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識別,知道許多物體構成復雜,有的部分能使小燈泡發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燈泡發光。我們常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四、討論教室電器設備的絕緣措施和進行安全用電教育。
1、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
2、描述絕緣材料的用處,理解各種材料的作用。提醒學生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安全用電。
3、概括: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板書設計:
5、導體與絕緣體
導體 導電性
絕緣體
安全用電
教學後記:

6、做個小開關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開關可以用來連接或斷開電路,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
2、開關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必須用絕緣體來做。
過程與方法:
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並製作一個簡單的開關,並用它來控制電路。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觀察手電筒的開關
【教學難點】設計並製作一個簡單的開關,並用它來控制電路。
【教學准備】
為每個小組准備:一隻手電筒和相應的干電池,軟木塊(橡皮)一塊、圖釘兩個、曲別針一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一個、電池盒一個、電池一節,導線若干,紅燈、綠燈和黃燈各1個。
【教學過程】
一、觀察手電筒:
1、觀察組成手電筒的各種材料。
討論:在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為什麼有些地方要用導體,有些地方要用絕緣體?
2、觀察手電筒的構造。
思考:電池和小燈泡是怎樣安裝的?電路中電流的路徑是怎樣的?試著標出電流的路徑。
3、觀察手電筒的開關。
觀察並操作手電筒的開關,體驗開關是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的。(教科書提供了一張手電筒內部構造的電路圖,圖中表示的是電路斷開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手電筒的電路是通的,圖上的開關該怎樣表示?畫一畫電流是如何從電池的一端通過開關和小燈泡回到電池另一端的。)
二、做個小開關:
1、給每一組一個斷開的電路,討論怎樣設計一個開關。
重點討論:用什麼材料來做,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
2、利用身邊的材料,討論並設計製作一個小開關,然後在全班展示交流。
3、利用每組准備好的材料,小組合作製作一個能交叉控制紅綠燈的電路。推測一下,什麼時候紅燈亮,什麼時候綠燈亮。(活動目的:用一個開關來控制紅綠燈的亮與滅。)
4、如果要在紅燈變綠燈、綠燈變紅燈的中間亮起一盞黃燈的話,應該怎麼辦?(方法:在一個開關控制兩個電路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電路,用一個開關控制三個電路。)
5、交流匯報:
(1)在小組活動中發現了哪些問題?
(2)解決了哪些問題?
(3)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4)一共運用了幾種小開關的製作方法?
(5)自己設計的紅綠燈是怎樣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紅綠燈有什麼區別?
三、延伸與拓展:
1、介紹幾種不同的開關,如遙控開關、拉線開關、閘式開關、活動開關等。
2、布置學生課後調查家裡用電器的開關是什麼樣的,這些開關是怎樣控制電路的。
板書設計:
6 、做個小開關
開關 連接或斷開電路
導體 絕緣體
做個小開關
控制紅綠燈
遙控開關、拉線開關、閘式開關、活動開關等
教學後記:

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如果電能從一點流到另一點,兩點之間一定有導體連接,這兩點之間就構成一個電的通路,否則就是斷路。
2、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是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的電路。
過程與方法:
1、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並在反復觀察和實驗中發現不同連接方式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勇於挑戰、繽密推斷的態度。
2、樂於交流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
【教學難點】能運用串聯和並聯兩種用不同連接方法組成電路
【教學准備】
為小組准備:一個電路檢測器、兩個四個接線頭的盒子(其中一個只有一組通路,另一個有三組通路)、實驗記錄單;一節電池(配電池盒)、一個小燈泡(帶燈座)、導線幾根。
【教學過程】
一、裡面是怎樣連接的:
活動一:關於第一個接線盒的研究
1、發給每組一個接線盒,觀察接線盒外面的四個接線頭及對應的數字標號
2、打開盒蓋,看到1號和3號接線頭在盒子的裡面是用導線連接在一起的。
3、蓋上盒蓋,討論:如何用電路檢測器檢驗出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斷路?
4、用電路檢測器實際檢測,看看檢測結果是不是和前面觀察到的一樣。
活動二:檢測、推測第二個接線盒內導線的連接情況
1、發給每組另外一個接線盒,說明盒子上面的四個接線頭在盒子裡面是有導線連接的。不打開盒子,直接用電路檢測器來檢驗,能知道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嗎?
2、學生先討論檢測順序,然後再開始檢驗,並把檢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1-2 1-3 1-4 2-3 2-4 3-4
通 路
斷 路
3、檢驗完後,根據檢驗結果推測接線盒內的連接情況,把推測結果畫在記錄紙上(教材17面)。
4、各小組匯報推測結果,並討論哪種推測是合理的。
5、打開接線盒,讓學生看看裡面到底是怎樣連接的。
二、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
活動一:電池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
1、發給每組兩節電池、兩個電池盒、一個小燈泡、一個燈座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看看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2、啟發思考:在不同的兩種方法中,你有什麼發現。
3、學生匯報後,教師作適當講解。(串聯和並聯:一節電池的電壓是1.5V,兩節電池串聯起來的電壓是3V,所以小燈泡會特別亮。兩節電池並聯起來,電壓還是1.5V,所以小燈泡不太亮。)
活動二:小燈泡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
1、發給學生兩個小燈泡、兩個小燈座、一節電池、一個電池盒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都亮起來。看看能有幾種方法。
2、啟發思考:在不同的連接方法中,你有什麼發現?
3、學生匯報後,教師作適當講解。
(說明:「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這一活動,在教學中還可以採用讓學生直接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按照教科書上的電路連接方式連接電路,重點放在讓學生觀察兩種連接方法有什麼不同,觀察小燈泡的亮度有什麼不同上。這樣做更有利於讓學生發現並聯電路和串聯電路的本質不同。)
三、拓展活動:看誰的設計最有特色
提供學生若乾材料,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設計電路,比一比誰的設計最有特色、最實用。
板書設計:
7、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
通路 斷路
裡面是怎樣連接的 (電路檢測器)
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 串聯電路 並聯電路
教學後記:

第二單元 新的生命﹙附:單元學習指導﹚
一、單元教學意義
本單元是在三上《植物》、《動物》單元對一些動植物外部特徵進行觀察,並初步掌握了一定觀察方法,又在三下經歷了《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對動植物的生命周期進行觀察的基礎上來學習的。本單元主要是圍繞植物的「新生命」誕生來指導學生認識新生命產生的相應器官及相對較長的、微細的新生命誕生的變化過程,從中知道新生命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徵,繁殖是本單元的核心概念。
本單元包括兩部分:第1—5課是第一部分,是幫助學生認識開花植物的繁殖方式。這部分的學習是從引導學生觀察一棵油菜到一朵油菜花再到一棵油菜花開始,即《油菜花開了》,從對一種花的觀察,發展到對《各種各樣的花》的觀察,在觀察中也許學生會產生一個問題:顏色、形狀、大小、構造千差萬別,人們是根據什麼把它們統稱為花的呢?於是就產生《花、果實和種子》一課,隨著活動的展開,探究重點便轉移到了果實和種子上了。如果種子都落在旁邊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呢?活動自然推進到《把種子散播到遠處》,那麼一粒種子在自然環境下又是怎樣生長的呢?學生勢必進入《萌發的種子》的研究課題,植物是這樣,動物呢?第6—7課是第二部分,是幫助學生認識動物的繁殖方式。通過認識動物的卵、卵的孵化過程及哺乳動物的繁殖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繁殖也是動物的共同特徵,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科學概念。
二、單元教學目標:
A、科學概念:
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徵。動物和植物都需要通過繁殖延續物種。
2、許多動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動物的卵都要經過受精後才能產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構造使它能夠承擔生產種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務。
4、植物種子和動物卵的構造是與它們發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適應的。
5、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與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的結構是有聯系的。
B、過程與方法:
1、用解剖的方法觀察花和種子的內部構造。
2、用適當的形式記錄花的變化過程和果實的生長過程。
3、按一定順序對雄蕊、雌蕊這樣細小的結構進行觀察。
4、持續觀察種子發芽的變化過程。
5、經歷觀察卵的構造和動物卵的孵化的過程。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探究新生命產生的奧秘的好奇心。
2、養成認真細致、堅持觀察的科學態度。
3、認識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對於每個物種的延續都至關重要。
三、教學准備
器材:鑷子、放大鏡、剪刀、燒杯、培養皿、小刀
材料:開花的油菜植株、南瓜的雄花和雌花、油菜果實、栗子果實、蒲公英果實、蠶豆種子、黃豆種子、各種動物的卵、棉花、棉簽、白紙、膠帶

1、油菜花開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構成。它們能夠幫助植物滿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實的過程中要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1、解剖油菜花並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徵;
2、觀察一株油菜上花的變化過程並用畫圖的方式記錄油菜花變成油菜莢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獲得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產生探究各種各樣的花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使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徵。
【教學難點】花到形成果實的變化過程。
【教學准備】
演示:油菜花變化過程的圖片,課件。
分組:開花的油菜植株,鑷子、放大鏡、膠帶、剪刀,白紙、觀察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單元概述: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單元。本單元共有7課,我們要一起來研究植物和動物是怎樣繁殖後代的。請一位同學朗讀單元導語:「春天……」
出示開花的油菜植株。這是什麼植物?同學們平時認真地觀察過花嗎?讓我們一起進入花的世界吧!板書課題:油菜花開了
二、探究過程
1、觀察一棵油菜。
(1)請同學們說說油菜長得怎麼樣?區分油菜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
(2)油菜和鳳仙花都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這樣的植物叫綠色開花植物﹙板書﹚,它們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構成。
(3)請同學再說出幾種綠色開花植物。
2、觀察一朵油菜花。
(1) 觀察:
從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用放大鏡觀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組里描述所觀察到的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讀音。
(2)解剖:
學習使用鑷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示範:鑷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順序;
解剖的油菜花。
將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膠帶貼在觀察記錄表上。
觀察解剖後的油菜花的各個部分。
填寫「油菜花的觀察記錄表」。
(3)交流。
(4)小結: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組成的。油菜花有四片花瓣。
3、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1) 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時開放的嗎?
(2) 數數一棵油菜上有幾朵花?幾個花蕾?
(3)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謝了以後留下的部分是什麼?
(4)觀察一個花蕾;推測這個花蕾未來的變化。
畫油菜花變成油菜莢的變化順序圖。
三、小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實的過程中要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四、布置課外活動作業:
採集各種各樣的花,下節課帶來。
五、板書設計
油菜花開了
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教學後記:

『陸』 小學環保知識的教案

小學環保教學教案

在現實美術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環保美術課純粹上成了說教型的環保課,而忽視了審美素養的培養及其審美活動本身對學生環保意識提高的促進作用;也有些環保美術課僅僅是為了製造一種奇特效應,而無視教學內容中環保意識培養的價值內涵,錯失了「一箭雙雕」的教學機會。可見,在具體教學中我們應該合理處理好兒童審美素養提高與環保意識發展兩者的關系,尤其是要合理把握好如下幾個教學的關鍵點:

(1)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滋生環保意識的「沖突型」審美情境。

要讓學生真正產生環保意識,形成保護環境的積極行動,一定要有一個豐富而真實的情境作為其體驗的依託,而這個情境不僅要給學生帶來對生活中具體環境鮮活狀態的「第一接觸」,而且更需在思維與視覺感官上形成與他們常規美好生活截然不同的「沖突」,從而促使學生在身臨其中感受環境污染造成的自然災害時,激發起因人類美好生活的破壞而憤慨的情緒,並滋生改變這一現狀的環保設想,特別是為後來個性化形成視覺型的解決方案,奠定表現語言的原發性基礎。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社區周圍某一真實環境問題的引入,來誘發學生產生利用環境中令人關注的材料來暢想與探討改善具體環境問題的方式與方法,以及想像加以綠化、生態化後可能會出現的美好生活環境等方面創意表現的學習行動。如《瓶的聯想》一課,首先讓學生置身於亂扔酒瓶這一觸目驚心的生活現實場景之中,於是學生一下子進入到「看了亂扔酒瓶這一現狀你有什麼感覺?你將如何處置這些廢棄的酒瓶來達到變廢為美的目的呢?」等問題的探討之中,從而自然而然觸發他們產生聯想與裝點舊酒瓶的原初沖動,這種學生「先入為主」的教學導入,使後來的探究、嘗試、欣賞,乃至創意表現,變得「水到渠成」。從學生課堂作業的分析來看,不僅呈現出了綜合運用與個性表現佔73.3%、簡單應用僅佔26.7%的較好表現,更讓人覺得可喜的是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每一幅作品裡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可見,在教學中我們創設一個有利激發學生環保意識產生與發展的審美教育情境,對於環保美術教學來說,確實很重要。而這個情境應該是「沖突型」的,並能夠讓學生的環保情感不斷滋生、捲入其中,貫穿於教學的始終。

(2)尋找審美與環保的合理結合點。

環保美術課中審美與環保的結合,可以讓我們找到教學的合力。根據日常的教學經驗,找結合點一般來說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材料的環保處理與審美表現相結合。為了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我們可以在校本課程資源包的開發上,有意識地把環保與美術加以結合,通過利用廢紙箱、廢鐵罐、廢布料等生活中常見的廢品,引導學生進行巧意創作,促使他們獲得「變廢為寶」的審美體驗。幾年來,我們通過《用撿來的樹葉美化生活》、《瓶的聯想》、《還我清清水鄉》等課的設計,有力地增強了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環境問題及其相應材料的環保體驗,促進了他們環保意識與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式審美觀的形成。二是發現作品的美感與強化環保意識相結合。這就要求我們重視通過欣賞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環保美術作品中美的發現能力,及其發展他們解讀蘊涵在生活中的環保問題、作品中的環保價值等方面的能力。如《拼拼貼貼造美景》一課教學中,我讓學生觀賞作品時思考:這些作品是用哪些廢舊材料拼貼成的?這些廢物如果到處亂扔會造成什麼危害?而利用這些材料構成的畫面給了你怎樣的感覺?正是有了這些問題作引導進行的欣賞,才使後來學生的作業既做出了造型各異的美景,而且在不同程度上也表達了他們的環保思考。

(3)重視拓展性學習,讓兒童在更寬廣的體驗中獲得審美與環保素養的互補發展。

拓展性學習,可以為學生主動轉變學習方式構築起一個平台。由課堂教學引向課外研究,這正是學生由教師引導的學習活動轉向他們自由自主進行探究的經歷。課外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因而學生可以獲得比課堂學習更為豐富而廣闊的體驗。作為學生個體來說,廣闊的生活世界是值得他們關懷的,在這里他們能真正感觸到環境惡化所帶來的問題,以激起他們那分來自心底的震撼,這便非常有利於其改變各種現狀的審美思維的觸發,而正是審美思維牽動的審美創造的需求,才真正帶動了兒童用自己的雙手來改變某一環境問題、美化生活的遠大理想與長遠行動。他們可以通過綜合探究的方式對較大范圍的環境問題通過招貼、漫畫、多媒體藝術傳達等方式來多方位展示學生基於某一個環保關注點的個性認識及獨特見解。因而,拓展性學習空間的廣闊性、體驗的真切性可以讓兒童獲得審美與環保的互補發展。如《還我清清水鄉》一課教學後學生大量表達他們心聲的美術日記、連環畫展,多媒體藝術展示及其論壇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視覺表達能力、提高了運用美術理解與應對生活的能力,而且使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了持續化、深入性地發展,其教學意蘊是深刻的。

大自然真美麗

綠色環保課教案《大自然真美麗》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第三單元《大自然真美麗》
一、親親大自然

教材分析:

人與自然的關系地一個永恆的主題,兒童與自然是品德與生活課程的三條軸線之一。本活動是關於「兒童與自然」的目標要求而設計的,即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愉快地和積極地生活;」自覺愛護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和動物,「負責任的有愛心地生活;」主動探險究大自然的秘密,想辦法拯救大自然,留住大自然的美,「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本單元中的「親親大自然」,以實踐體驗入手,引導學生與大自然交朋友的活動中去主動認識大自然,感受它的美,探究它的秘密,懂得熱愛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教學目標:

1、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樣的,一年四季無處不在。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感受、發現大自然的美,。

3、懂得熱愛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

讓學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准備:

設計校園附近的幾個景點供學生觀賞。

教學過程:

1、 體驗大自然

出現大自然三字,認讀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麼?

大自然里有些什麼景物?

播放大自然畫面,欣賞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麼地方?

(體會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給人們提供了生活的環境和必需的物質財富。)

2、 進入課文

親親大自然

(1)照片欣賞

在照片中看到了什麼?

按順序說出照片上地一些美麗景物(藍天、白雲、群山、草地、牛馬、鮮花)

你還能想像出哪些景物嗎?

說說照片上拍得是什麼時候的季節?

你認為大自然什麼時候最美麗?

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個地方都很美麗,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麗)

(2)看圖走進大自然:

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麼?

抱抱大樹,看看小鳥,和小鳥說說話,捧捧小河的水???????

(3)你能用什麼方法親親大自然?

(為它撿去一些垃圾,保護小鳥,愛護小樹,躺在大地上聞一聞大地的氣息,聽聽大地的呼喚,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魚,)

(4)你會用什麼方法去熱愛大自然?

3、 進入大自然

在河流邊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為破壞的環境。

4、 討論;小結

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裡?

我們為大自然做點什麼?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大自然?

附教後感

應本活動從明理到實踐,使學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教學上須花一些時間,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了大自然與人的生存之中的密切關系,經教師一度地啟發,為學生激起了一股熱愛大自然感情,初步接受了河水要得到人的保護,花草樹木也要得到人的保護,動物更需要人們的保護,使小學生從小接受到環保教育。

關心環保就是關心你自己

閱讀全文

與小學綠色環保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