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教師工作量標准

小學教師工作量標准

發布時間:2020-11-26 16:41:59

㈠ 國家對小學教師的工作量是怎樣規定的

一 、周標准工作量
農村小學 16節 農村初中14節
縣城小學14節 縣城初中13節
二、周標准工作量的計算辦法
1、課堂教學工作量:
按公式 N1 =∑(XiKini/50 )計算。其中Xi 為所授第i班某學科的課時數,Ki 為所授第i班某學科的課時折算系數,ni為第i班的學生人數,一個標准班的學生人數小學取50初中學科課時折算系數(Ki)表
語文 數學 外語 國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思品 歷史 地理 體育 音樂 美術 信息 其它
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 0.7
小學學科課時折算系數(Ki)表
語文 數學 國學 外語 品德 科學 體育 音樂 美術 信息 其它
1 1 1 0.9 0.85 0.85 0.8 0.8 0.8 0.8 0.7
(1)同科同頭多班,取其中一個班按表中折算系數計算,其餘班的折算系數降低0.1。
(2)同科不同頭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數計算。
例如:某校小學教師,上三年級一個班(60人)的語文,同時又上五年級一個班(65人)的科學。按部頒課時計劃,他的周課堂教學工作量為:N1=(8×1×60/50)+(2×0.85×65/50)=11.81
2、早讀和晚自習輔導工作量;
早讀:按標准課時乘以0.3計算
3、職務工作量(課時計/周):
職務工作量表 職 務
類 別 校級 副校級 中層正職 中層副職 會計出納
小學 12 10 8 6 8
初中 10 8 6 4 6
4、教師周工作量:N=N1+早讀和晚自習輔導工作量+職務工作量
5、教師月工作量:A=4N
6、其它人員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師月平均工作量×(0.7~1.0)計算。
三、教師周標准工作量的使用
各校教師周工作量計算出後,與周標准工作量相比較,超出周標准工作量,計算超課時工作量,未超出周課時工作量,不計算超課時工作量。各校教師的周工作量應該在開學的時候,根據國家規定的課時計劃排好課後,計算出全校周總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周工作量。最後根據人平周工作量安排教師工作。
幾點說明:
1、本方案只是對教師工作量的一種計算方法。
2、周課時應以國家頒布的課時計劃為准。應該說凡是國家規定開設的課程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是必需的,都同等重要。同時我們也應該承認工作量還是有差異的。
3、 學校中特崗教師如實驗員、搞遠程教育的、學校辦公平台等教師的工作量可以參照有關人員(其它人員周工作量:按全校教師周平均工作量×(0.7~1.0)計算)的執行。
4、學校各個職務崗位,都有相應的具體管理工作,並不是只有上課才叫做事。管理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很重要。因此,各種關於學校教師工作量計算方案,都對領導管理工作計一定工作量。

㈡ 農村小學教師工作量標准多少班主任的多少上主課的教師的多少

學校每天開設七節課,一般每位教師最少4到5節,班主任一般是語文教師兼任,每位老師至少帶一個主科,輔科都是兼帶,當然部分地區也有包班現象!可以看出農村小學教師的艱辛!

㈢ 小學教師工作量標准

教職工工作量標准
專任教師的周課時量原則上按以下標准執行:
普通高中教師10—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
史、地理每周12節,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每周14節(中職學校可參照本標准根據專業特點制定各學科周課時量標准);
初中教師
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
小學教師14—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周課時數的下限是以語文、數學課為標准確定的,其他學科教師周課時數折算標准及學校管理人員、職員的工作量由學校根據滿負荷原則,結合實際確定;班額較小的村、完小周課時數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確定。
中小學校長(含黨組織負責人)、副校長,內設機構領導原則上要兼課,工作量須達到相關規定要求;其他管理人員、群團組織負責人原則上由專任教師兼任,做到一人多崗。

㈣ 國家規定小學教師標准周課時為多少

這個好像每個省市的規定不完全一樣,不過這有一個福州的規定,你可以參考一下,估計相差不大的。
一、小學教師工作量:原則上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和兩個班的語文或數學課,或包教一個班的語文和數學課。不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其他學科教師,原則上每周擔任18節課以上的教學工作,同時承擔相當於一個班班主任工作的其他教師工作量。
二、中學教師工作量:原則上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和兩個班的語文或數學課。不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其他學科教師,原則上每周擔任14節課以上的教學工作量,同時承擔相當於一個班班主任工作的其他教師工作量。
三、中小學「雙肩挑」的校級幹部,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應擔任一個課程,一般不少於4課時。中學「雙肩挑」處室幹部,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一般應擔任一門主要學科的教學任務或相當一門主要學科的教學工作量。
四、其他職工,學校每學期應有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工作計劃,實行每天八小時上班制。
由於中小學教職工的工作量標準是由省教育廳根據教育部、人事部、財政部、國家勞動總局等有關規定精神而制定,你所提的意見,我們將積極向省教育廳等有關部門反映。

㈤ 國家教育部對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有什麼規定嗎

國家教育部對每個地方的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各不相同。詳細信息咨詢當地教育局。

㈥ 一個小學教師年額定工作量是多少

一周總課時除以總教師人數,還可以分低段和高段。還可以低段每周15節,高段每周14節,專科17節。

㈦ 教師教學工作量標准

1.教師工作量評定標准 是依據教師勞動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確定的以時間為單位的教師工作量數量衡量尺度。它是衡量教師是否完成其職責的重要的數量標志。它對於所有的教師來說都應該是平等的。 教師工作量數量標準的實際確定是比較困難的,但從理論上說,教師工作量數量評定標准不能是個別勞動時間。所謂個別勞動時間,是指單個教師為完成教學諸環節及其職責范圍內的任務而實際耗費的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是千差萬別的,確定教師工作量數量評定標準的尺度,只能是教師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或表示這種量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在現有的正常的教學條件下,在社會對教師合理的職責要求和受教育者平均的接受能力下,完成教育諸環節的過程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個別勞動量和社會必要勞動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大體有三種情況。如果某個教師的個別勞動量等於社會必要勞動量,說明該教師恰好完成工作量定額。如果某個教師的個別勞動量小於社會必要勞動量,在一般情況下就說明該教師沒有完成工作量定額。對於沒有完成工作量定額的情況,要分清是由於主觀原因還是由於客觀原因造成的。如果確系由於編制數量確定有誤,那麼學校管理部門必須及時給予調整。如果個別勞動量大於社會必要勞動量,則說明教師超額完成了任務,付出了較多的勞動量。我國在20 世紀50 年代,高等學校試行過《教師工作日和教學工作量辦法》,1978年起原教育部重新擬定《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經試行並總結、修訂後,於1981 年正式頒發《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在這個《辦法》中,根據每學年42 周,每周5 天,每天8 小時計算,教師工作的全年定額為1680 小時。 從理論上說,這個定額時間不屬於教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只是按8 小時工作日制度的規定數乘以工作自然天數的小時積。與這個法定時間額相比較,我們在教師工作量的實際計量中,往往是用教師各項工作的實際時間,乘上相應的經過科學計算和處理的加權數。教師各項工作的實際時間可以製成調查表,下發到教師手中,要求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如實進行填報。調查表匯總上來之後,測算出本校教師從事各項工作的平均時間,以及占總的工作時間的百分比。一項調查表明,高中教師的備課時間是每周18.4 小時。初中教師是每周13.9 小時,小學教師是每周14.2 小時;高中教師的授課時間是每周10.6 小時,初中教師是每周11.3 小時,小學教師是每周12.4 小時;高中教師的作業批改時間是每周11.8 小時,初中教師是每周11.2 小時,小學教師是每周10.3 小時;高中教師的輔導時間是每周4.9 小時,初中教師是每周5.15 小時,小學教師是每周1.6 小時;高中教師的第二課堂工作時間是每周0.49 小時,初中教師是每周0.9 小時,小學教師是每周1.2 小時。 在教師工作量數量評定標准這個問題上,還需說明的是計量標準的單位問題。我們認為,以自然小時為單位比以學時為單位相對好些。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教師教學工作量中的授課時間表面上是以學時計算的(40 ~50 分鍾),實際上與授課有關的其他教學環節所花費的勞動時間都是以自然小時為單位來計算的。其二,課間休息的10 分鍾,表面上好象不屬於教學時間,其實不然。課間休息時間是師生授、聽課的必要條件,它雖然發生在勞動過程之外,但屬於勞動過程的繼續,是授課時間的延長。其三,以小時為尺度來計量教師工作量,兼顧了教學人員和非教學人員的不同勞動特點,非教學人員不適於用學時來計算工作量。 2.教師工作量質量評定標准 是以評價教師工作優劣為目的的教師工作質量衡量尺度。教師工作量質量評定標准與教師工作量數量評定標准一道,構成教師工作量評定標準的兩個方面。 教育、教學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這一工程質量的優劣,受到時間、條件、環境、教學設備、信息、師資隊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從時間來看,教學效果是以一定的教學時間為必要條件的,離開時間,就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學生素質是最重要的條件因素,如果沒有學生的積極配合,單靠教師一方面的努力,也是效果不大的。社會是否形成重視教育、尊重教師的環境,也會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此外,教學設備是否滿足教學需要,一個學校的實驗條件如何,教師能否經常接受教學改革的信息,教師隊伍是否具有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內在機制,都會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質量。顯然,對教師工作質量的評價,過分強調外界條件是片面的,但不考慮外界影響也是片面的。 提出教師工作量質量評價標准,要注意使評價標准建立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基礎上。我們不可能在一個統一的限定時間內評價教師的工作效果。就一節課而言,涉及到講授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教材的不同程度的挖掘和再創造,學生對知識接受的情況,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教師教學表現等多方面,對這些方面的評價本身就帶有模糊性;再有,不同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很大差異,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不可能在一節課時間內使全體學生接受和掌握,總會出現好、中、差的差別。一個責任心強、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必然會把較多的時間用在對中下生的輔導上,提高他們掌握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因此,建立教師工作量質量評價標准,一定要使評價覆蓋整個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教師工作量質量評價標准,實際上與教師工作質量評價標準是等同的。由於教師工作所包含的內容很廣,故教師工作質量評價標准也應該是全面的,既包括教學工作質量評價標准,也應該包括非教學工作質量評價標准。 對教學工作質量的評價是很復雜的。就課堂教學來說,如何評價一節課沒有一定的准則。一般課堂教學的評議也只是定性的分析,缺少總體的定量指標的綜合評價。對教學工作質量的評價與對教師其他工作質量的評價一樣,通常採用等級法。等級法的特徵是:首先制定出一整套詳盡具體的教學工作的評價標准,規定達到每一標準的應得分數,然後由教師和學校有關領導組成評定小組,評定小組每個成員根據自己的認識,對被評判教師的課按各項評價要求逐項評分,最後求和,去掉兩極的極端分數,得出均分,根據這個均分來判定課的優、劣或一般。以下就是一個等級法的評價方案: (一)課前准備(每條4 分,共16 分) 1.鑽研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 2.明確教學目標,寫好教案; 3.作好診斷性測驗及有關學生學習資料的統計分析; 4.教具的准備與製作。 (二)課堂教學(每項4 分,共40 分) 1.組織教學妥當,教學秩序良好; 2.內容正確無誤,中心思想突出; 3.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有趣; 4.板書整潔有計劃性; 5.善於啟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6.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7.注意培養學生的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 8.教學展開的環節緊湊,過渡自然; 9.學生一般能在課上基本理解教學內容; 10.能按時下課。 (三)課外指導(每項4 分,共12 分) 1 .能對班上較差個別生有計劃地進行指導; 2 .能對班上幾個優秀生進行必要課外指導和知識與能力的擴充; 3 .能適當開展班級第二課堂的活動。 (四)課外作業(每項4 分,共16 分) 1.家庭作業有計劃性和選擇性,負擔適中; 2.認真及時批改; 3.作好小測驗及其他測驗的講評,注意運用形成性評價的作用; 4.對學生作業的書寫及格式規范能嚴格要求。 (五)教學改革(每項4 分,共16 分) 1.結合教學能進行教學研究,有一定的專題; 2.每學期至少開一次公開研究課; 3.每周至少要聽其他教師一二節課; 4.努力學習教學理論,改進教學方法。 本評價方案共分25 項,每項4 分,總分是100 分。規定:80 分以上為優;70~80分為良;60 ~70 分為一般;0 分以下為差。 以上這種評價方法雖然體現了教學評價的多因素性及在一定程度上對定性評價的主觀性有所克服。但它仍存在著弱點。例如,這種評價是以課前准備、課堂教學、課後作業、課後指導和教學改革等構成教學結構的標准模式的,並以上述模式為基礎來評分,而這種教學結構是否可以作為標准化的評價結構是值得探討的。另外,用總分來說明教學的總效果也是不夠科學的,如「按時下課」得4 分與「內容正確無誤,中心思想突出」得4 分是不好相提並論的,這種總分所代表的實際意義是模糊的,因此也是值得研究的。但由於這種評價方法比較簡單易行,且有一定的客觀性,故在一些地方很流行。 3.教師工作量評定標准制定過程 也就是教師工作量評定標准形成的程序,通常分為確定教師工作量評議委員會、學習借鑒他人經驗、分析研究、確定教師工作量評定原則、提出教師工作量評定初步方案、討論與修改、試行、總結提高等八個步驟。 (1)確定教師工作量評議委員會 教師工作量的評價,是由教師工作量評議委員會來完成的。教師工作量評議委員會的成員,是教師工作量評價人。教師工作量評議委員會在教師工作量評定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關繫到能否使評定最終科學、客觀,關繫到能否使評定與學校管理目標協調一致。為了使教師工作量評議委員會盡可能達到上述要求,教師工作量評議委員會成員的選擇就要求非常審慎。通常評議委員會由被評價人、主管領導、專家和學生四部分人組成。對於中小學來說,「主管領導」一般即指校長;對於大學來說,「主管領導」所含的人員要多一些。某中學在教師工作量評議委員會形成過程中,「專家」的產生有兩個途徑。一是由校長選聘四至六人,作為教研員;二是由全體教師選舉產生二至四人,作為教研員,共同組成專家組,參加評價。針對不同被評價人,每次由其中五位與被評價人相同或相關學科的專家參與評價。無論是校長選聘,還是教師選舉產生的教研員,都應是學校中教學、輔導中的尖子教師。選聘尖子教師作為教研員,組成專家組,不僅可以參與教學評價,提高評價的權威性,而且,有利於發揮骨幹老教師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參與評價的學生是本著隨機性原則確定的。對所有任課教師都定為 由20名學生依據評價標准,對教師工作進行評價。這20 名學生是按照學號,採用等距抽樣調查方法產生。 (2)學習借鑒他人經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和借鑒兄弟學校在教師工作量評定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對於本校教師工作量評定標準的制定,起著很大的幫助。對他人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概括,不但是一個學習間接經驗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學習直接經驗的過程。無疑,這對於本校教師工作量評定工作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3)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的過程,是將兄弟院校經驗進一步提煉,分析他校和本校各自的特點,使他校經驗本校化,並研究如何根據本校特點進行教師工作量評定的過程。一個成功的教師工作量評定標准,必然是一個符合本校實際的評定標准。將本校特點進行提煉概括,是制定教師工作量評定標準的重要前提。 (4)確定教師工作量評定原則 教師工作量計量原則,是教師工作量計量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指導原理和行為准則。它是教師工作量計量指導思想的反映,也是教師工作量計量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在學習借鑒他人經驗並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確定教師工作量評定原則,就為教師工作量評定標準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5)提出教師工作量評定初步方案 這是整個八個步驟的關鍵環節。教師工作量評定初步方案的提出,應該是在經過反復和周密的醞釀基礎上進行的。這個方案應該考慮到教學人員與非教學人員在工作量評定上的差別。應該意識到兩種不同性質的工作不能簡單類比,要根據工作的不同特點來提出相應的工作量評定方案。這個方案還應該考慮到,即便同是教學工作,也由於科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別。比如,語文、數學等科的教師,有作業批改工作量,而史、地、體育等科的教師,就沒有作業批改方面的工作量(一般來說)。這樣,可以通過調整即增加史、地、體育等科教師課時的辦法,來保證其總體勞動量的一致。在方案提出時還應考慮到不同評價人的差別。如某校考慮到學生作為評價人,與被評價人、主要領導、專家的評價視角是不同的,就把被評價人、主要領導、專家作為直接評價信息來源,按照素質能力、態度表現、經驗理論、效績反饋這四個因素進行評價;把學生作為間接信息來源,按照教學方法、語言教態、主導作用、師德責任這四個因素進行評價。教師工作量評定的初步方案,應該包括教師工作量數量評定方案和質量評定方案兩種。 (6)討論與修改 討論,是指教師工作量評定初步方案形成之後,下發學校各個部門,聽取全校教師的意見,由全校教師對該初步方案進行全面討論。修改,是指在對初步方案討論的基礎上,根據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工作量評定初步方案進行修改,形成修改稿。討論與修改,是群眾路線的反映,也是教師工作量計量的民主性原則的要求。 (7)試行 是教師工作量計量的實踐環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教師工作量評議委員會根據本校教師的意見所制定的教師工作量評定標準是否可行,關鍵要看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能否行得通。但我們也應看到,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與舊事物的不斷斗爭中才得以生存的,在教師工作量評定方案的試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障礙,不要因為在試行過程中遇到了麻煩就灰心喪氣,淺嘗輒止。科學的態度,堅強的意志,冷靜的思考,才是為了取得最終勝利所應堅持的。 (8)總結提高 總結提高,是指總結教師工作量評定工作,肯定成績,分析問題,找出進一步改進教師工作量評定工作的辦法,並拿出教師工作量評定的正式方案。「總結提高」,是繼「討論與修改」之後的第二個反饋環節。和「討論與修改」這個反饋環節不同的是,它是建立在「試行」這一實踐基礎上的反饋,其價值要比第一個反饋大得多。 應該看到,即使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教師工作量評定標准,也會隨著各種內在和外在的條件變化。而逐漸變為不能很好地反映客觀實際。因此,不會有絕對靜止不變的教師工作量評定標准。教師工作量評定標準的制定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需要不斷經過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回到實踐的檢驗。

㈧ 新的小學教師工作量標准

中小學教師工作量參照標准
中學教師課堂教學工作量規定如下(按每學年34周計算)
(一)高中教師課堂教學工作量
數學﹑語文﹑外語(漢語)每周課時10節或2個班的教學任務;物理﹑化學每周課時12節或3個班的教學任務;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體育每周課時12-14節;計算機﹑藝術欣賞每周課時14節。
(二)初中教師課堂教學工作量
數學﹑語文﹑外語(漢語)每周課時12節或2個班的教學任務;物理﹑化學每周課時12節或4個班的教學任務;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體育﹑計算機每周課時14節;音樂﹑美術每周課時16節。
小學課堂教學工作量規定如下(按每學年40周計算)
小學教師工作量要求
教師每周兩個班的教學任務;語文每周年一個班的教學任務或課時10節並擔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課時15-18節。
中學(含高中)﹑小學中層領導達到6節以上。工作量不足,每少一節課扣1分。(兼任學校兩基工作,計為3-4課時;專職普九工作計為滿工作量)。
跨科目情況:跨年級同一科目,每周加0.5課時;跨年級不同科目,每周加1課時。
實驗室工作:一類實驗室:生物1人滿工作量,化學1人滿工作量,物理1人滿工作量;二類實驗室:生化1人滿工作量,化學1人滿工作量,物理1人滿工作量。(中心學校按班級計算6-12個班級計4課時;12-18個班級計5課時;18-24個班級計7課時;24-36個班級需專職一人)。
圖書管理員:36個教學班以上配1人,36-24教學班計7課時;24-18教學班計5課時;18-12個教學班計4課時;12個教學班及以下計3課時。
會計滿工作量﹑出納半工作量。
教輔八員:36個教學班以上3人,24個教學班以上2人,16個教學班以上1人,16個教學班以下兼職。團隊工作:36個教學班以上半工作量,35-13個教學班4-3課時,12個教學班以下2課時。
學校領導工作量要求
1.教學班在24個以上的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要深入教學第一線,每學年聽課不少於36節,並盡可能兼課,其他行政領導每周代課2-3節。
2.教學班在12個以上24個以下的中學校長,每周要求代課2節,每學年聽課36節;黨支部書記每學年聽課不少於36節,並盡可能兼課。
3.6個以上12個以下的教學班的中學校長,每周要求代課4節,每學年聽課26節。
4.6個以下(含6個)的教學班的中學校長,每周要求代課6節,每學年聽課36節。
5.500個人以上的小學,校長每周要求代課2節,每學年聽課36節。
6.200個人以上500個人以下的小學,校長每周要求代課6節,每學年聽課36節。
7.200個人以上的小學,校長每周代課6節,每學年聽課36節。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師工作量標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