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音樂情感教學建議

小學音樂情感教學建議

發布時間:2021-03-15 21:23:02

❶ 課改下要如何加強小學音樂歌唱教學培養學生情感的

小學生而言,情感正處於快速發展的時期,而音樂教學對培養學生情感,促進學生心智的成熟有著積極的作用。在音樂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聆聽不斷完善自己的情感,獲得一種不可言傳的美妙體驗,歌唱教學對促進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❷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音樂像一縷和煦的春風,一滴甘甜的雨露,悄悄地滋潤人們的心靈,開啟人們的心智。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1)說明大的道德品質修養要從文藝開始,以德為准繩,最後體現於具有音樂的涵養,它深刻地揭示了音樂教育有修德的社會功能。
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的音樂,蘊涵潛移默化的高尚情操。聲情並茂的音樂藝術是塑造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精神起著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那麼,如何引導學生走進音樂、熱愛音樂?如何讓他們在音樂中感到美的內蘊、得到美的啟迪、受到美的教育?我認為以情感人,充分發揮音樂教學的情感效應,是上好音樂課的有效方法。
一、音樂藝術最大特性——情感性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對象所持的態度和體驗,音樂就是一種情感的藝術。情感性是音樂藝術中最大的特點。哲學大師黑格爾這樣評述音樂情感性:「音樂能表現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靈魂中的一切深淺不同的歡樂、喜樂、諧趣、任性和興高采烈,一切深淺不同的焦躁、煩惱、憂愁、哀傷、痛哭和惆悵等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熱愛之類的情緒都屬於音樂表現所特有的領域。」可見,音樂和人的感情有著多麼的緊密的關系!那句「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傳神的描述了被韶樂弄得神魂顛倒的孔先生;陸游的「情知言語難傳恨,不是琵琶道的真」與王士熙的「莫對琵琶思往事,聲聲彈出斷人腸」都是描述音樂以情感人的佳句 。因此我們在音樂教學中,要抓住音樂藝術情感性,以情感動孩子,以樂感染孩子,充分調動他們的音樂興趣,在情感教學中引導他們走進音樂美的世界。
二、音樂情感教學的傳遞者與共鳴人
1、音樂情感教學的傳遞者——教師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同時也是情感的傳遞者。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激情四射才能感染學生。每一個音樂作品都包含豐富的思想情感,教師要以自己的情帶動學生的情,採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深刻地理解音樂的思想情感,以達到師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首先教師應認真備課,對音樂作品的風格、內涵、思想性、藝術性等具有充分的理解。先做音樂作品欣賞者,再做音樂作品傳播者。其次,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的情感。以豐富的語言;動人的演唱;精彩的課件等方式生動豐滿地塑造作品形象,努力培養學生聆聽音樂、表現音樂的興趣。
2、音樂情感教學的共鳴人——學生
「音樂如感情一般,有波濤洶涌的時刻,也有寧靜溫和的時刻;有狂暴,也會安靜,它就象我們的情緒,能象徵、能反映、能傳達……」(2)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領略音樂作品的豐富情感。首先要讓學生在情感上獲得共鳴,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生活感受:或喜、或悲、或怒、或郁;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以自己的心態來補充、來聯想,使學習音樂由簡單的感知上升為理性的情感升華,激發學生各種美好的情感,提高他們對真善美的識別能力,培養豐富的情感,塑造美好的心靈。只有學生的情感和音樂的情感產生共鳴,學生才會在音樂的教與學中受到美的感染、美的教育。《琵琶行》中,一曲琵琶獨奏,令「滿座重聞皆嘆息」,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足見聆聽者與作品的情感共鳴是多麼感人。
三、情隨音至,潤物無聲——情感體驗法
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一堂成功的音樂課、一首好的音樂作品,對學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我們要在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使學生在音樂中感受美、理解美、創造美,提高審美情趣,陶冶美好的情操,起著很好的美育教育效果。
1.「以聲帶情」法
「歌唱是學生進行藝術實踐,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3)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音樂表現形式。在各項教學內容中,歌唱教學佔去課堂教學大部分時間,其他教學領域也大都配合歌曲的學習進行。
「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是我們在歌唱教學中期望達到的主要目標。在教學中創設與歌曲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並以教師飽滿的激情范唱歌曲,或用器樂如鋼琴、提琴、笛子等演奏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和風格,進而引導學生用音樂表現手段來表達歌曲的情感與風格。在歌唱教學中,還要重視音樂資料的選用,盡可能地選用優秀歌唱家的演唱磁帶、CD、VCD等,讓學生真正能在美的聲音、美的旋律中得到美的熏陶。
2.「欣賞入情」法
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調動學生音樂情感、擴大音樂視野、發展音樂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徑。小學欣賞教學要適應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特點,盡量採用綜合性的音樂欣賞活動,引導學生調動身體的各種感官,
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圍繞欣賞音樂,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採用歌唱、演奏、身體動作和表演等方式,

❸ 情感學生論文,關於在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有

情感是組成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對客觀事物的表達,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通過表現情感來引起人們共鳴,音樂是是藝術的情感表現,是展示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人們能夠從活潑或庄嚴或凄涼的音樂中感受到情感冶煉,因此在音樂教學中一直講究情感培養。在音樂課程標准中要求在音樂教學中重視突出情感體驗,要求音樂教師不斷努力,強調培養薛恆對音樂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擁有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本文主要分析小學音樂教育情感培養措施。

一、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現代教學把學生的心理活動分為認知因素和和情感因素,人之因素包括感知以及思維等,情感因素則包括了動機、情趣等因素,在認知環節中,屬於從感知到智慧的過程,情感活動則是從感受到性格形成的過程,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互交叉和作用,溝通構成完整教學過程。在教學中認知過程是對知識的轉化、接受過程,情感過程則是起到了啟動和定向作用,在我國傳統教育體系中,觀念比較狹隘,高度重視認識因素的發展,而情感因素則被忽視掉。

二、小學音樂教學情感培養的意義

小學音樂教學中情感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情感培養有利於生化情感品質,在情感培養中,情感品質是重要內容,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比較小,對很多事物的理解還處於構建階段,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情感培養能夠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與小學生的溝通中,採用動聽的音符更加能夠與學生開展溝通公國,教師通過向學生講授不同音調、音色等不同情感內容,讓學生正確理解音樂作用,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在音樂情感培養中根據學生發展特點,精心選編音樂教學,把學生引入音樂殿堂,升華學生情感品質。

小學音樂情感培養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的培養貫穿在學生的醫生,小學階段正式培養思想品德關鍵時期,也是後期思想品德發展的基礎,因此有必要培養學生情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生長期基礎音樂教學能夠被音樂精華,有利於形成高尚的情操,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小學音樂情感培養有助於提高學生道德情操,小學階段學生心理和身體都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天生好動,對所有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但是持久力普遍不強,若是強行採用得到修養教育,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教學效果不佳。而音樂情感教育則是在比較平和的狀態下得到修養滲透教育,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道德修養,小學生更加喜歡這種音樂教育模式,因此小學音樂培養有利於提高學生道德情操。

三、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開展,教育事業得到不斷發展,小學音樂課的教學質量得到很大的挺好,但是從客觀教學分析,在小學整體教學體系中,音樂課的教學價值並沒有得到體現和重視,在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明顯音樂技術化和專業化的特點,嚴重喪失審美性和藝術性,小學音樂教學陷入教學誤區,音樂課的教學僅僅是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和技能,忽視了內在意蘊的情感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普遍不高。音樂是一種情感上的意識,通怒哦聲音來表現情感,由於情感的復雜性,因此音樂藝術同樣具有復雜性特點在,愛音樂教學活動中,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經音樂作品理解為一種理性認識對象,導致審美活動就是單一的認識活動,忽視了情感教學。

四、小學音樂教育情感培養策略

1、教師善於開啟學生心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真摯情感才能在教學中波動學生的心弦,在初識音樂教學中,需要以教師指導為主,為學生塑造美好心靈得到情感的升華。音樂的魅力在於能夠描繪出心動的旋律,無論是歌曲還是音樂都需要從情感入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能夠贏得學生的信任,在開始教學前,把目光傳達給學生,用眼睛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並通過自己的情感來召喚每一個學生的目光。

音樂教師需要更加了解學生,在班級中開展調查活動,向學生詢問要求,聯系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分析學生的需求,在音樂情感教學中,教師需要善於走進學生的心靈。音樂是情感的意識,表現方式比較特別,能夠讓無數學生經受美的感染,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善於走進新生的心靈,加深情感體驗,陶冶學生情操。

2、講述創作背景,體驗情感

音樂都有自己特定的創作背景,都代表著創作者的希望,是情感的寄託,在教學中,為保證學生能夠充滿感情地學習,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搜集音樂相關創作背景,為學生講解歌曲穿做背景和意義,保證學生能夠准確把握感情基調。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充分挖掘音樂形象中的情感因素,逐漸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音樂教學中,由於小學生生活經歷有限,無法理解音樂作品中的所含有的請安,也就無法充分表理解作品的內在含義。如在《賣報歌》的教學中,小學生普遍生活比較幸福,對報童的生活並不理解,在學習中只能看懂歌詞表面的含義,在唱歌中

❹ 在音樂教學中怎樣實施情感教學

情感教育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音樂教師非常注重情感教育。但由於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不一致,挖掘的深淺也就不一致,特別是情感教育切入點的不同,其教育效果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音樂教學中,選准情感教育的切入點,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情趣、拓展教學想像空間、加深對音樂的情感體驗都有積極的意義。下面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點滴體會,談一談在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
一、利用欣賞教學引發情感
音樂是聽覺藝術,它的首要特徵是「聽」。沒有音樂的耳朵,再美的音樂也變得毫無意義。要想使學生從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體驗,音樂欣賞教學是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最好的陣地。那麼,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我們應注意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給學生提供多元的聽覺內容,讓學生在聽音樂和感知音樂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用多彩的音樂去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步入這蘊涵著豐富情感的世界。
以優秀的民族音樂來講,優秀的民族音樂是人類數千年的智慧結晶,作為一個民族的寶貴的文化遺產,它理應是音樂課的重要教學內容。要讓每個學生真正喜愛民族音樂,就得讓學生從音樂中去感受一個民族燦爛的文化和濃厚的民族情感。這就需要通過廣聽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來跨越時空感受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的情感及精神世界。如《青藏高原》就是一首具有濃郁藏族民族風格的歌曲;又如《新疆好》則是一首飄逸著濃郁瓜果香的新疆民歌。只要我們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聽覺感受內容,我國的民族音樂就一定會受到學生的喜愛,就一定能喚起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喚起學生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二、情感體驗可以學生對欣賞曲的理解
從心理學上講,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它是人對外界事物的態度,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從藝術價值上看,音樂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是最容易激發和調動情感的,並能很好地體現個人的修養,從實踐教學中,情感體驗是可以獲得和培養的。因此,在普通中學的音樂欣賞課中,學生可以通過大量的音樂實踐得到情感的體驗、抒發,產生一定層次的認識、評價、鑒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修養水平。如:在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時,通過聽覺器官,得到的音響效果,直接與人的生活經歷相撞擊,得到對作品的理解、分析,產生對人的影響,還會產生時空的超越,使欣賞者遠離此情此景,身臨音樂中所表現出的那個環境與時代,能夠與表現的內容同呼吸,共命運,共同體驗。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結論(自己認為滿意的結果)等等。情感體驗疏通了教師與音樂、學生與音樂、教師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產生的情感響應就有了音樂知識內容的積累,音樂興趣的提高,尋找到適合自己,並與性格相吻合的差異的音樂去聆聽、頓悟。中學音樂欣賞課在目前課時少、內容少的情況下,情感體驗教學就更為重要了。音樂大門的開啟,要靠教師選擇好鑰匙,情感的調動和培養則是教學中最好的選擇。下面是我校張健同學,在七年級音樂課即將結束後寫在日記上的個人體會:「音樂欣賞課給了我很多以前聞所未聞的音樂知識,但說實話,使我記憶猶新的並不是貝多芬、莫扎特、肖邦傳奇的音樂創作經歷和膾炙人口的名曲,而是我沉浸在每部樂曲中那難以名狀的感覺:那似乎是一次次聖殿中的洗禮,洗去我心靈上的各種而產生的灰燼,洗出自然的亮色和心靈的一片凈土;又彷彿是一次次母女般的交談,那麼親切,那麼真實,你盡可以傾吐所有的煩惱和不快,你可以得到最誠懇的勸導和開導甚至超出你所預計的。提起音樂,我總覺得有很多心得,很多感觸,但確實無法用語言准確表達,但我將永遠不變那顆――愛樂心」。這是一名普通中學生發自內心的人獨白。個人的情感已與音樂相融被吸收化作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由此足見情感體驗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魅力所在
三、升華情感,凈化心靈
列寧曾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所以,在音樂課本中:進行情感滲透,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健全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是音樂課最核心的目標。眾所周知,《梁祝》是一個千古傳頌而又凄美的愛情故事。對於「愛情」這個中學生敏感的話題,我在《梁祝》一課教學中不迴避這個問題,而是從正面引導學生認識人們對自由愛情的嚮往,對高尚純真愛情的歌頌及對封建禮教壓制人性的鞭撻。為了揭開這個故事的神秘面紗和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也為了使學生的情感進一步得到升華,我把故事的結局進行了拓展,留給學生兩個問題進行討論: 1.故事的結尾為什麼會出現《化蝶》這一情節?2.《梁祝》故事為什麼流傳至今?學生爭論不休,各抒己見,其實結果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梁祝》的傳奇性已經深深的觸及到學生的內心,引發了他們無限豐富的想像,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同情心和共鳴,從而使他們的心靈在音樂聲中得到了潤物無聲般地凈化。
總之,音樂課堂教育應努力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出發,更多的培養學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豐富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利用音樂教育讓學生多感知、多想像、多體驗,多創造美的情感。並充分運用課堂教學中師生雙方直接或間接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慾望,讓學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實現。情感是音樂教學的紐帶,情感是音樂課堂的靈魂。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只有牢牢把握好這條紐帶,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育人,才能使音樂課成為學生喜愛的課,才能讓學生真正在音樂課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做到心中有音樂,心中有學生,為學生們插上音樂夢想的翅膀,讓我們的情感與音樂一起翱翔。

❺ 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是7到9年級的教學建議之一,請簡述建議的內容

建國以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尤其是近年來,美育被列為教育方針的內容之一,音樂教育事業獲得迅速發展,師資隊伍不斷擴大,後備力量增多,水平大有提高;音樂教育科研有了長足的進步,取得了許多優秀成果;隨著國際音樂教育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國外一些可供借鑒的音樂教育思想和教學體系被系統介紹和引進;教學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這一切都為我國音樂教育的繼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現行音樂教育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這種狀況影響著音樂教育審美功能的有效發揮,制約著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音樂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是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標准》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使學習內容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❻ 如何培養小學音樂中的 情感教育

音樂是最善於表現人們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鳴的藝術形式。古人雲: 「感人心者,莫先於情」。教師只有充分運用「情感」這一因素,以情激情,以情施教,利用情感資源點燃學生對音樂的情感之火,啟發學生的情感資源,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領會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使學生在情感的氛圍中感受音樂,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在教學中,我們要運用多種方法,豐富學生音樂情感體驗,引領學生走進音樂世界。
一﹑深化音響感知,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作為一種音響藝術,對其感知必須通過聽覺來進行。聽覺是感知音樂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是音樂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並產生強烈的藝術共鳴。
在音樂教學中,無論使唱歌課還是欣賞課,都應遵循聽覺藝術和感知規律,注重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以聽為中心,立足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感知。音質清晰﹑悅耳的音響可以給人帶來愉悅,並誘發美感的產生。樂曲的情感有長有短﹑有明有暗,通常與節奏﹑節拍﹑力度﹑調式﹑調性等音樂要素配合運用,從而塑造出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的音樂形象。學生從聽音樂中已經感受到作品的豐富多彩和音樂多樣的表現手段,諸如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調﹑節奏﹑音色等等,正因為不同音樂元素的組合,樂曲所產生的效果﹑意境也就不同。通過欣賞,使學生較為准確地感受不同的音樂作品所表達的不同內容﹑意境和思想感情。
如在欣賞《長江之歌》時,播音員那富有感情的解說,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母親河的勃勃英姿和哺育萬物的情操。當高昂起伏的《長江之歌》響起時,學生會情不自禁地贊美長江﹑歌唱長江。「音樂內涵的多義,情感的豐富,意向的飄浮不定,讓人在多次重復的欣賞中引起不同的想像﹑聯想,獲得種種不同的感受。音樂形式的復雜﹑豐富,音響在時間中的不斷變化伸展,也會使欣賞者在反復的聆聽中獲得多層次的審美感受。」可見只有反復聆聽﹑多次體驗,才能想像出音響背後多彩的畫面,才能體驗到音符串起的各種情感,才能獲得豐富的音樂感知。
二﹑深化視覺感知,發展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形象以模擬﹑象徵等手法,把人們的生活現象用音響表達出來。在音樂教學領域藉助繪畫的視象性﹑具體性,能讓學生眼觀耳聞,產生聯想﹑擴展思維,如身臨其境般在愉快的氣氛中更好地理解音樂情感。
在學生欣賞﹑歌唱﹑視唱﹑簡單音樂創作中常用「音畫合壁」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體驗音樂情感。小學低年級課本中老牛﹑公雞﹑小鳥並在同一畫面,學生可以形象地領悟高音﹑音色概念。欣賞柴科夫斯基的「四小天鵝舞曲」,若運用芭蕾舞劇《天鵝湖》的畫片﹑幻燈或教兒童回憶影視中曾經看到的四隻小天鵝天真活潑的舞蹈形象,這些視覺的表象有助於兒童用聽覺來感知舞曲旋律﹑節奏﹑情感的變化。要在音樂的海洋中自由遨遊,還需要進行更高層次的音樂視覺感知,即經過長期聽覺體驗的積累,產生不同程度的內心聽覺,可以不用直接唱(奏)和聆聽音樂作品,通過讀譜,根據譜例的節奏節拍﹑旋律﹑力度速度及風格的變化引發聯想,內心即產生了對某個音樂形象的體驗。如有經驗的指揮家﹑演奏家在演出之前,總要靜心讀譜,從視覺上感知音樂,進而在演出中完美地用頭腦駕馭,用技巧來表達音樂情感。
小學音樂教材的音樂作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名曲,通過譜例的視覺直觀形象,能加深學生對旋律所表現的音樂情感的記憶和理解,如果能從小學中高年級開始,持久地引導學生在視覺感知中體驗這些音樂作品的深邃情感,就能較深入地體味並挖掘旋律的美感。如教唱舒伯特的《搖籃曲》,歌曲的旋律美感﹑母子情深,首先可以從視覺中體驗到;歌譜(五線譜)給人的視覺印象如同母親搖著孩子安睡的律動一起一伏,由此知道此曲表現的是一種輕柔舒緩﹑安詳慈愛﹑優美靜謐的音樂情感。
三﹑通過聯想升華,強化學生情感體驗
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能夠積極思維,進入音樂作品留給我們的藝術蘊含點。通過聯想﹑升華,加深對音樂作品的領悟與理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例如,在教學生唱《翅膀》後,我讓學生分組討論歌曲為何以「翅膀」為歌名。四年級的學生很有思想,他們討論的結果是:「太陽」「春風」「黃河」「理想」「知識」雖然沒有翅膀,但這是用擬人的手法,給它們「安」上翅膀,使歌曲顯得更加形象﹑生動。你看學生說得多好,接下來我又問:我們要擁有什麼樣的翅膀才能飛得更高更遠?學生說:我們一定要擁有「知識」「理想」這兩副翅膀才能飛得更高更遠,將來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瞧!學生的回答多麼精彩。實際上「創造」也就是指學生在鞏固﹑應用﹑認知﹑成果的同時,向更高一個層次發展,是學生在應用﹑拓寬和延伸得活動中嘗到學生活動的樂趣和滿足,進而陶冶了他們的情操。
總之,教師應發揮音樂學科的優勢和優點,在實施情感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具有真情實意的教學意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情感資源,抓住情感教學的要點,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在情景交融的課堂中愉快地學習。

❼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進行情感審美教育

新課程倡導音樂教育應以審美為核心並貫穿音樂教學的始末,
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讓整個人類都變得充滿愛心,這也是我們音樂教育的理想目標。

❽ 如何培養小學音樂聲樂教學中的情感

音樂是最善於表現人們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鳴的藝術形式。古人雲: 「感人心者,莫先於情」。教師只有充分運用「情感」這一因素,以情,以情施教,利用情感資源點燃學生對音樂的情感之火,啟發學生的情感資源,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領會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使學生在情感的氛圍中感受音樂,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在教學中,我們要運用多種方法,豐富學生音樂情感體驗,引領學生走進音樂世界。一﹑深化音響感知,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作為一種音響藝術,對其感知必須通過聽覺來進行。聽覺是感知音樂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是音樂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並產生強烈的藝術共鳴。在音樂教學中,無論使唱課還是欣賞課,都應遵循聽覺藝術和感知規律,注重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以聽為中心,立足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感知。音質清晰﹑悅耳的音響可以給人帶來愉悅,並誘發美感的產生。樂曲的情感有長有短﹑有明有暗,通常與節奏﹑節拍﹑力度﹑調式﹑調性等音樂要素配合運用,從而塑造出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的音樂形象。學生從聽音樂中已經感受到作品的豐富多彩和音樂多樣的表現手段,諸如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調﹑節奏﹑音色等等,正因為不同音樂元素的組合,樂曲所產生的效果﹑意境也就不同。通過欣賞,使學生較為准確地感受不同的音樂作品所表達的不同內容﹑意境和思想感情。 如在欣賞《長江之》時,播音員那富有感情的解說,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母親河的勃勃英姿和哺育萬物的情操。當高昂起伏的《長江之》響起時,學生會情不自禁地贊美長江﹑唱長江。「音樂內涵的多義,情感的豐富,意向的飄浮不定,讓人在多次重復的欣賞中引起不同的想像﹑聯想,獲得種種不同的感受。音樂形式的復雜﹑豐富,音響在時間中的不斷變化伸展,也會使欣賞者在反復的聆聽中獲得多層次的審美感受。」可見只有反復聆聽﹑多次體驗,才能想像出音響背後多彩的畫面,才能體驗到音符串起的各種情感,才能獲得豐富的音樂感知。二﹑深化視覺感知,發展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形象以模擬﹑象徵等手法,把人們的生活現象用音響表達出來。在音樂教學領域藉助繪畫的視象性﹑具體性,能讓學生眼觀耳聞,產生聯想﹑擴展思維,如身臨其境般在愉快的氣氛中更好地理解音樂情感。 在學生欣賞﹑唱﹑視唱﹑簡單音樂創作中常用「音畫合壁」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體驗音樂情感。小學低年級課本中老牛﹑公雞﹑小鳥並在同一畫面,學生可以形象地領悟高音﹑音色概念。欣賞柴科夫斯基的「四小天鵝舞曲」,若運用芭蕾舞劇《天鵝湖》的畫片﹑幻燈或教兒童回憶影視中曾經看到的四隻小天鵝天真活潑的舞蹈形象,這些視覺的表象有助於兒童用聽覺來感知舞曲旋律﹑節奏﹑情感的變化。要在音樂的海洋中遨遊,還需要進行更高層次的音樂視覺感知,即經過聽覺體驗的積累,產生不同程度的內心聽覺,可以不用直接唱(奏)和聆聽音樂作品,通過讀譜,根據譜例的節奏節拍﹑旋律﹑力度速度及風格的變化引發聯想,內心即產生了對某個音樂形象的體驗。如有經驗的指揮家﹑演奏家在演出之前,總要靜心讀譜,從視覺上感知音樂,進而在演出中完美地用頭腦駕馭,用技巧來表達音樂情感。 小學音樂教材的音樂作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名曲,通過譜例的視覺直觀形象,能加深學生對旋律所表現的音樂情感的記憶和理解,如果能從小學中高年級開始,持久地引導學生在視覺感知中體驗這些音樂作品的深邃情感,就能較深入地體味並挖掘旋律的美感。如教唱舒伯特的《搖籃曲》,曲的旋律美感﹑母子情深,首先可以從視覺中體驗到;譜(五線譜)給人的視覺印象如同母親搖著孩子安睡的律動一起一伏,由此知道此曲表現的是一種輕柔舒緩﹑安詳慈愛﹑優美靜謐的音樂情感。三﹑通過聯想升華,強化學生情感體驗 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能夠積極思維,進入音樂作品留給我們的藝術蘊含點。通過聯想﹑升華,加深對音樂作品的領悟與理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例如,在教學生唱《翅膀》後,我讓學生分組討論曲為何以「翅膀」為名。四年級的學生很有思想,他們討論的結果是:「太陽」「春風」「黃河」「理想」「知識」雖然沒有翅膀,但這是用擬人的手法,給它們「安」上翅膀,使曲顯得更加形象﹑生動。你看學生說得多好,接下來我又問:我們要擁有什麼樣的翅膀才能飛得更高更遠?學生說:我們一定要擁有「知識」「理想」這兩副翅膀才能飛得更高更遠,將來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瞧!學生的回答多麼精彩。實際上「創造」也就是指學生在鞏固﹑應用﹑認知﹑成果的同時,向更高一個層次發展,是學生在應用﹑拓寬和延伸得活動中嘗到學生活動的樂趣和滿足,進而陶冶了他們的情操。 總之,教師應發揮音樂學科的優勢和優點,在實施情感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具有真情實意的教學意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情感資源,抓住情感教學的要點,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在情景交融的課堂中愉快地學習。

閱讀全文

與小學音樂情感教學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