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我國的基礎教育正處在一個深入改革的重要時期,這是我們已切身感受到了的。新課程體系在結構、功能、內容等方面作了重大的改革、創新。我們應該如何認識、理解和參與這一改革,這給我們老師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與機遇,而藝術課作為改革較大的一門學科,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這門融合了各種藝術種類為一體的具有鮮明的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和愉悅性的綜合課程,其教育觀念、教學模式的改變使我最深得體會。怎樣發掘學科優勢,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高素質人才,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願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步入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一個國家人民的創新意識顯得尤其重要。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創造性思維是思維活動的高級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從問題中找出新關系,尋求新答案的過程。作為學生,我們要求他們不模仿、抄襲、獨立思考、設計創新,獨樹一幟,這便是他們創造能力的基本體現。 美術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對學生創造動機的培養。 人們常說:興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手段應是豐富、生動、多樣的。教師要精心選編內容,改革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單一化狀態;利用豐富多彩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和技術條件,強化學習內容的啟發性與趣味性,以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培根說:「好奇是知識的萌芽」。「在藝術教育里,藝術只是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目標,藝術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創造的過程中,變得更富於創造力,而不管這種創造力將施用於何處。假如孩子長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經驗獲得較高的創造力,並將之應用於生活和職業,那麼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就已達到。」 (羅恩菲德語) 這就要求我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只看到傳統意義上的美術學習。而要看是否有利於學生良好綜合素質發展,是否有利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是否有利於學生的個性品質完善,是否有利於知識的遷移;課業的布置要具有靈活性,給學生以充分發揮想像的空間。因此,教學內容應力求構思新穎,趣味性強,能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運用科學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起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慾望和創作的沖動。 要選擇有利於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發散思維的內容。若使每個學生畫出一樣的畫,或呈現同樣的風格,是創造的大忌;應引導學生沿著不同的途徑,突破傳統思維習慣和模式,產生大量的變異見解,有意識地促使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維操作,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如在課業訓練中,就不能僅限於單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訓練,模仿作為基礎訓練固然重要,如果不顧自己的內心感受,不積極認真的思考總結,一味模仿,很容易導致學生陷於僵死的思維狀態,使大部分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一定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可。因此,只要適當運用一些方法,利用比較具有新意的設備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自己解決總是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創造性思維來。如:在《洋洋八千兵馬俑》一課中,我嘗試在網上收集一些兵馬俑圖片、資料,在上課放映時,學生們看得興趣盎然,我乘機聯系課的內容提出問題,講授知識,布置作業,學生動手、動腦的積極性就高了。 二、重視學生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全過程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應注意保護學生的獨特的個性,並給予其自由發揮的環境和空間。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立足於自身實際,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以獨特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出來,同時能對他人的作品發表自已與眾不同的見解。這就需要營造出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教師和藹可親的態度,平等溫和的語言,誠懇熱情的指導,有利於學生敞開心扉,宣洩釋放自己的真實情感。作業中的優點,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存在的不足,給予耐心的疏導和幫助。學生在這種民主、溫馨、平等的環境下,將非常有利於創造意識的培養,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完善其個性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創造想像是進行創造活動的前提,也是學生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美術課教學中的室內、外寫生、社會實踐等,正是以培養學生觀察力和想像力為主要教學目的的。運用科學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起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慾望和創作的沖動。引導學生積極發展創造想像思維和培養觀察能力。教師應充分利用美術學科的優勢,在課堂教學及其他活動中引導學生觀察社會和自然現象。要引導培養學生有一雙畫家的眼睛,善於觀察,准確觀察和敏銳觀察,提高創造想像能力。培養學生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水平。 也就是說,既有發散,從多角度尋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過分析從中找出最佳答案,而重點抓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具體而言就是:第一,要鼓勵學生放開思考,擴散思維,尋求多方面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二,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敢於標新立異,開拓創新。第三,要鼓勵學生在比較分析中增強探索性的思考力。如:在《對色彩的感受》一課中,我出示了一幅以紅色為主的馬賽克圖案,問同學:你看見了什麼?學生的回答豐富多彩:有講蘋果、辣椒、鮮花草地,有講是楓樹林、秋天、火腿腸的。引得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樂不可支。如《神秘的瑪雅人》中可以通過交流,學生的知識豐富了,興趣提高了,氣氛活躍了,而老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以適當的歸納,使之升華。既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集中思維。 三、立科學正確的評價機制鼓勵、扶持、促進創新 評價的方面有很多,如:積極性、靈活性、動手能力、合作性、獨立性等,評價的方式也可多樣,如:語言、文字、數據;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間互評等。我對學生作業的處理是這樣的:一看是否有創新意識,二看畫得是否好,三看作畫態度是否認真;作業允許遲交,要的是質量;作業當面批閱,不進辦公室,每堂課布置好作業後,批閱上次的作業。這樣可以當面肯定作品的成功和指出不足之出,甚至親自動手改畫,且可進行師生、學生間討論或當場出示表揚。藝術課是一門雙向的、互動的、交流的、師生共同協作的課程,二者缺一不可。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取消只用一個標准、一個答案,只求共性、忽視個性的評價方法。評價應使不同先天素質、不同智力水平和個性特點的學生通過美術活動都得到發展,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和自豪,使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教師千萬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美術作品,不能用「干凈整齊」「像不像」來作為衡量的標准,否則學生會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失去創造中的自由意識。大名鼎鼎的沃爾特·迪斯尼小時的經歷就值得我們借鑒。他上小學時,曾把老師留的作業「盆花」的花朵畫成人臉,葉子畫成手,這神奇的幻想非但沒有得到稱贊,反而得到老師的一頓毒打,差一點讓這位藝術家早年夭折。 評價要鼓勵探索與創新,杜絕平淡與重復,重視個性的培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撰的《學會生存》一書所指出的:「在創造藝術形式和美的感覺的過程中,我們獲得了美感經驗。這種美感經驗和科學經驗是我們感知這個萬古長青的世界的兩條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樣,一個人的想像力也必須得到發展,因為:想像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以避免學生只追求作業表面效果,無創新意識和見解的平庸之作,克服應試教育中為求高分應付甚至抄襲他人的惡習。著名的未來學家奈斯比特指出:「處於偉大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最需要的是創造力……。」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觀念的更新,怎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怎樣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和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已成為檢驗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在這大力倡導創新教育的今天,美術教育教學更應該發揮出它所具有的獨特作用。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實施,以及教學結果的評價,都應該圍繞著服務於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這一重要目標。 四、重視教師自身素質的發展1、教師應樹立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思想。2、教師的作用不在像過去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那樣強化、單一,教師可以提供學生一個場地、氛圍,自己則也可以成為學生中的一員,甚至做學生的聽眾,形成情感融洽,氣氛和諧的學習情境。如學生可以向教師提問,教師回答。3、課上應多設疑點,讓學生反復質疑,師生共同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如:在《奧林匹克風》一課的北京申奧標志分析,除了教師所知的標志含義外,學生還認為標志上有「56」字樣,代表中國56個民族,這讓我自己也吃了一驚。4、教師應努力具備多元化知識結構,一專多能的能力。教師本身所具備的那種創新精神,創造能力本身就是對學生身上天性的創新創造的喚醒。如:在《對稱與比例》一課中,我聯系音樂的節奏,講述畫面構圖的疏密,均衡,學生聽起來覺得有趣,並能產生其它的聯想。 五、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創新能力。 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在於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更重要的在於進一步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創造性的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全面提高他們的各種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要開展一系列課外活動,如:課外寫生、優秀作業展覽、外出參觀、舉辦專題講座、興趣小組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其創新能力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如:在《秋色如畫》一課中,在講授了基本寫生技法後,我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寫生,學生們通過添加、移動、簡略等手法,畫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並在校園里作了一次專題展覽,反映熱烈。 結束語:「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是創新」,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觀念的更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全面發展,形成優良個性品質,將成為檢驗教學成敗的關健。美術教育、教學更應發揮其具有的獨特作用,倡導創新教育。
2. 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培養學生的藝術想像力
想像力是人類前進的動力,是小學美術課堂對學生培養的目標之一。為此,作為一名小學美術老師,培養小學生的想像意識和想像能力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以生為本施教的重要體現。
一、創設情境課堂,營造想像力生成氛圍
小學生對美的感受和欣賞能力有限,所以在美術課堂讓他們感受美術作品的美,接受並掌握課堂上教師所講內容,在頭腦中再創造獲得美術表現能力,過程比較艱苦,比較不易。為此,教師要了解小學生每個階段的認知水平。在課堂上應盡量創設一切有利於小學生學習和認知的情景,引導學生去認識和了解所要講解的內容,只有先讓學生在頭腦中有個立體的認識,才能讓其在此基礎上,展開想像與練習,進行作品創作。這個過程需要教師耐心,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時間,給予學生想像的空間。
如在《秋天來了》教學時,可通過多媒體工具向大家展示「秋天來了」的一些物象變化,比如秋風起,一片片黃色的樹葉往下落;大人小孩在秋風的吹拂下,裹緊大衣的情境等等。由此,可以勾起小學生對秋天的印象,有的同學說:秋天來了,大雁往南飛;還有的同學說:秋天來了,北京的楓葉紅了。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運用和大家的積極而踴躍的討論,對於「秋天來了」這幅畫,在學生頭腦中有了立體的印象。當然,當畫面呈現在紙上時,色彩的五花八門,構造的新穎奇特,非常讓人吃驚。有一位同學,描畫出了一位由黃色樹葉組成的秋姑娘來到了人間,這時候,她手裡拿著一片暗紅色的楓葉,向大家展示秋天來了的美麗圖景。看著每位同學的傑作,內心別有一番滋味。
二、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
自主學習,即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由過去被動地接受變為現在主動地學習。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滿堂灌,讓學生在講台下被動地聽。新型的教學模式,即自主合作的課堂模式順應素質教育要求,注重學生想像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有所收獲。所謂自主合作的課堂模式,就是同學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某個問題展開積極談論和探究,真知就在同學們自由討論中產生。美術課堂也不例外,需要同學們自主合作促進富有創新色彩的作品的誕生。
如在《三百六十行》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組長,在組長的帶領下,每一小組都去網上調查三百六十行中比較出色的代表。經過同學們的搜集,在美術課上,大家進行了討論,有的說,在建築業的橋梁設計作業中,能夠嚴格按照設計標准,不偷工減料的老闆就是有良心的代表;有的說,在化肥製造商中,能夠實事求是,廣告與肥料的構成吻合的老闆就是明智的代表。接下來,便是同學們運用手中之筆,創設他們心中之美的時刻。一幅幅能夠體現三百六十行的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習作誕生了。孩子們用色彩,對人物、場景和細節進行創意表達,讓我們感受到他們想像力的豐富,將自己對生活的情感形象表達的可貴。
三、鼓勵大膽想像,樹立求異自主意識
創意是想像力的前提。只有插上想像的翅膀,才能飛到創新的國度。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哪怕情節有些誇張,哪怕內容有些跨越,在情理之中。只要學生能夠用自己手中的筆,畫出心目中所想的內容,就值得表揚與稱贊。教師一句鼓勵的話,也許可能讓一位美術能力一般的學生愛上美術表達,喜歡上畫畫。鼓勵是教師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教師在平時工作中最應該注意的細節。只要孩子的作品有一點點閃光之處,教師就應該進行及時鼓勵,對作業的點評,也要給予學生以自信與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了認可,長此以往,學生想像力的自主意識便得以樹立和形成。如在《像什麼呢》教學時,我首先拿出一張彩色紙片,通過一些裁剪,利用多媒體展示台展示給學生,然後問問他們看到的形狀像什麼,為什麼說像某個物體。這樣,他們會發表多樣的觀點,並給出自己的理由――學生的想像力像萬花筒一樣展開。然後,可以讓一名學生到講台用彩筆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像進行添畫成為一個效果更好的事物圖片。這樣,學生都能在活動中感受到事物的多樣性,也能有自己的美術表達意識。當然,我們也可以給出主題讓學生們想像繪畫,如《花兒朵朵》的學習中就可以讓學生們探索運用各種材料、方法將自己想像中的「美麗的花」創意展示出來。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在重視學生美術基本知識和能力培養的前提下,注重對他們想像思維的培養;通過挖掘、誘導和啟發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使他們愛上美術學習,具有一定藝術想像能力,從而插上想像的翅膀在美術王國里盡情遨遊。
3. 在美術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小學美術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的改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班班通的教學應用使這門藝術課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在我們大力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那麼,我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該用怎樣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動力,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會開發學生的智力。所以在學習中教師首先應激發學生興趣。比如教師可以製作課件,通過聲音、圖像、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美術課。
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思考問題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代,好奇和幻想是兒童思維的特徵,也是兒童心靈純潔天真的表現。因此,應引導學生在基於繪畫主體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地合理地想像,用兒童的語言、天真爛漫地去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盡管每個人最後得出的結果不同,作品的風格、表現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對於教學,教師應該有自己的教學方法
為了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對於那些實踐性,操作性比較強的知識,應當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有助於鞏固所學的知識。雖然,在方法上我們一直比較注重從模仿能力訓練向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性思維轉變。但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內容展開的,以最終大家都一樣為結果,美術教學的真正意義基本上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僅有的一點靈感也逐漸在「臨摹」中泯滅。當然,臨摹能力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必需的,在教學中我們並不排除一定的「模仿」,或者可以說大部分的學生的想像都是從一定的「模仿」中延伸的。但在小學階段,即使臨了也要以能臨出獨特的個性為佳。我們讓學生臨摹時,讓學生大膽嘗試在原畫的基礎上進行改畫或添畫,讓學生把畫好的畫倒過來掛等等,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去客觀地表現對象;而且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了條件。平時也要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體驗生活,讓他們多觀察、認識新的事物,觀察大自然的景象,培養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加強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在美術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如,畫「桔子」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可通過「吃吃、看看、想想、畫畫」的方法進行。教師拿出桔子問同學:「桔子是什麼形狀的?」「還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學生會回答:「太陽」、「月亮」、「皮球」等等。)「請同學們把剛才說的畫下來。」待到學生畫差不多了,教師就剝開桔子,請學生吃,同時問:「桔子瓣像什麼?」(學生會爭先恐後的答道: 「 像小船」、「鐮刀」、「香蕉」……)這時,學生的作業紙上就出現了許多聯想出來的物體。像這樣吃著、看著、想著、畫著的教學,能夠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
加強觀察能力的培養
在美術中有良好觀察力是創造優秀作品的基礎。有良好的觀察力是創作優秀作品的基礎,也是我們教學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現實生活的升華。觀察力的培養,我們主要讓學生多寫生,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觀察力。
加強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
美術欣賞是指觀察者運用記憶、知識、經驗,對美術作品進行感覺、體驗、分析、判斷,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和美術知識的過程。
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踐能力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產生出有社會價值或者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包括對知識、技術的應用和創造,通過實際繪畫,可使學生了解繪畫藝術的特點,掌握繪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豐富和擴大知識的領域;也可使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促進他們健康、全面的發展;繪畫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豐富他們的審美素養。
總之,我們的美術教育,要使學生人人接受教育,個個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學得開心、學的愉快,是我們每個老師追求的目標。
4. 怎樣利用美術課堂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
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教學標准)的《美術教學標准》中明確指出:「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是四種能力之一。只有想像力提高了,學生的創作靈感就會不斷增加,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很可能把這些科學的想像變成現實,為祖國多培養一些創新性的人才。因此要從兒童的身心特點出發、從親近生活,激發創作慾望,擴展思維空間,正確評價,注重過程,給孩子想像的藝術空間。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想像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增加情感教育,啟發學生的想像力。 新《課標》提出,「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既有性格各異的人物,美麗詩意的風景,又有活潑可愛的動物。但是只有人物才有典型的情感傾向和個性特點。我們可以通過變化多端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判斷人物的特點。這一點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把這些不同的表情和動作移植到動物和植物上。在進行《太空里的植物》這一課時,我先讓同學們搜集一些網路全書知識,比如豬籠草會吃掉小昆蟲,含羞草遇到觸摸會收縮葉片等。然後讓學生回答到了神奇的太空,植物又會怎樣呢?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先前讓他們看得圖片想到會唱歌的樹,會笑的花朵,形狀像章魚一樣的大樹,樹里的汁液可以擠來做飲料等。植物有了像人類一樣的情感,學生帶著這些美好的情緒進行創作,美術課變得既生動又富有變化。二、注重發散思維的訓練,拓展學生的想像力。 世界萬物是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概括為幾何特徵,有圓形,長方形,菱形等。有了形狀上的區別,物象的外在才得以區分。發散思維指從事物的一方面聯想到多種方面,教師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專業推理能力,頭腦的靈活性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三、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教師應引導學生多方面感受、全身心去體會、充分調動視覺、聽覺、觸覺以豐富自己的想像力。在美術活動中,我經常採用美術活動與多種領域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情緒體驗,讓學生聽音作畫,把繪畫與音樂、散文、故事、詩歌相結合,調動學生的聽覺,根據聽到的引起聯想和想像,啟動孩子想像的翅膀。四、實踐活動為提高想像力創造素材。 教師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的實踐活動,比如參觀美術館,學習陶藝手工課、家務勞動、體育鍛煉、文藝演出、旅遊等。讓學生從各類途徑中獲得豐富的形象認識,積累繪畫素材,從而豐富想像力,為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眼界拓展了,想像力才不斷得到發展。
五、積極地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自由的發展想像力。 小學生特殊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非常注重教師對他們的評價。首先我覺得該鼓勵他們作品的獨特之處,比如顏色漂亮在用色鮮艷,對比明顯。或者構圖飽滿大氣、筆觸生動有感染力等。我們先從學生的角度欣賞這幅作品,贊揚其中的細節,不必追求畫面的完美,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先讓學生自己解說他的獨特的想法,然後學生對他的畫進行點評,這當然需要鍛煉學生品評欣賞作品的能力,最後教師加以點評補充。這樣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評說的反式促進了課堂的活躍的氣氛和學生對別人的畫的理解。我們還要為孩子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間,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相互欣賞,相互評價,相互激勵,共同提高,從而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指導下,通過自己不斷的實踐,學生探索新知識的願望加強了,表現時更大膽了、更積極了、更主動了,學生的想像力、創新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還有許多學生在課下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藝術表現,使美術教育得到進一步延伸。我們只有在懂得尊重兒童的個性發展,充分了解兒童的成長特徵的基礎上,伴隨著新的課改之風,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小學美術教育有更快的發展,更大的提高。
5.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能力 研究報告
小學美術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的改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班班通的教學應用使這門藝術課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在我們大力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那麼,我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該用怎麼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呢?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動力,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會開發學生的智力。所以在學習中教師首先應激發學生興趣。比如教師可以製作課件,通過聲音、圖像、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美術課 2.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思考問題。偉大的愛因斯坦曾說:「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代,好奇和幻想是兒童思維的特徵,也是兒童心靈純潔天真的表現。因此,應引導學生在基於繪畫主體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地合理地想像,用兒童的語言、天真爛漫地去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盡管每個人最後得出的結果不同,作品的風格、表現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3.對於教學教師應該有自己的教學方法。為了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對於那些實踐性,操作性比較強的知識,應當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有助於鞏固所學的知識。雖然,在方法上我們一直比較注重從模仿能力訓練向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性思維轉變。但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內容展開的,以最終大家都一樣為結果,美術教學的真正意義基本上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僅有的一點靈感也逐漸在「臨摹」中泯滅。當然,臨摹能力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必需的,在教學中我們並不排除一定的「模仿」,或者可以說大部分的學生的想像都是從一定的「模仿」中延伸的。但在小學階段,即使臨了也要以能臨出獨特的個性為佳。比如我們在教色彩時讓學生聽一組音樂之後再與色彩對號入座,讓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把畫好的畫倒過來掛等等,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去客觀地表現對象;而且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了條件。平時也要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體驗生活,讓他多觀察、認識新的事物,觀察大自然的景象,培養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4.「現代美術教育理論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建立主導與主體的師生關系。這種師生關系是以充分發揮教與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為前提,讓學生在民主、寬容、和諧的教學氣氛中,生動的得到全面發展的一種新型的美術教學關系。最大的特點就是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與發展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因此,現今的小學美術教育改革,不單是課時活動「量」上的增加,而且是有「質」 上的提高。 5.加強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在美術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如,畫「橘子」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可通過「吃吃、看看、想想、畫畫」的方法進行。教師拿出桔子問同學:「桔子是什麼形狀的?」「還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學生會回答:「太陽」、「衛星」、「皮球」、「毛線團」、等等。)「請同學們把剛才說的畫下來。」待到學生畫差不多了,教師就剝開桔子,請學生吃,同時問:「桔子瓣像什麼?」(學生會爭先恐後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鐮刀」、「香蕉」……)這時,學生的作業紙上就出現了許多聯想出來的物體。像這樣吃著、看著、想著、畫著的教學,能夠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 6.加強觀察能力的培養。在美術中有良好觀察力是創造優秀作品的基礎。有良好的觀察力是創作優秀作品的基礎,也是我們教學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現實生活的升華。觀察力的培養,我們主要讓學生多寫生,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觀察力。 7.「加強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美術欣賞是指觀察者運用記憶、知識、經驗,對美術作品進行感覺、體驗、分析、判斷,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和美術知識的過程」。 8.「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產生出有社會價值或者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包括對知識、技術的應用和創造,通過實際繪畫,可使學生了解繪畫藝術的特點,掌握繪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豐富和擴大知識的領域;也可使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促進他們健康、全面的發展;繪畫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豐富他們的審美素養。 總之,我們的美術教育,要使學生人人接受教育,個個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學得開心、學的愉快,是我們每個老師追求的目標。
6.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小學美術課是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新課程標准》有指出:"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現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如何使學生在每一節美術課中表現出大膽的想像、創新,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目標,值得我們每一位美術老師去研究與探討。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而現在很多人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即由不會畫到會畫、由畫不像到畫得像。有一則這樣的事例:一位國內重點小學的學生 ,移民到美國,上第一節美術課,教師要求他們畫一顆聖誕樹,這位中國小朋友的畫技讓美國教師和小朋友都很驚嘆,因為他畫得太像了,跟牆上貼的一模一樣。可是當教師要求他自己創作一幅時,這位小朋友卻搞了半天也無從下筆。這位同學的美術水平在國內學校算比較可以。人家評價我們"中國小朋友臨摹能力強,但創造能力差。"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如下幾個因素。社會因素:人們習慣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一幅畫的好壞,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的關系。教學問題:許多教師上美術課,因缺乏資料或圖省事只教學生臨摹作品。還有家長過早給兒童買來臨摹的畫冊,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傑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像。"所以在當前美術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
一、了解兒童,在生活中萌發想像意識 想像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率、傳統觀念、道德習慣、規則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現實物象中的真實限制,決不是現實的機械翻版,因此教師不能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像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評價。教師這次以"像不像"為標准,下次孩子們的畫就都會向"像"靠攏,喪失了想像力。教師在繪畫活動中,可嘗試提出疑問讓學生改變思路肯定他們的想像,以避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如畫《游太空》,可以先對學生設問:今天我們要到太空去遨遊,你們准備怎樣上太空呢?請每個學生不要忙著回答,多動動腦筋,然後,將各自的想法畫下來。這時,就會發現有多種多樣情景:有的學生坐太空船;有的乘坐熱氣球;有的插上一對大翅膀飛去;有的用長長的天梯……總之,十個同學有十種獨特的想法,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畫。通過教師對學生的繼續提問:那麼,我們到了太空又看到什麼了?他們展開了豐富的想像,並畫出了誇張、與眾不同的太空物象。教師肯定孩子的想像部分,他們就一定會更加誇張,想像會隨之出現更加擴張。所以在繪畫活動中教師應多提問、多肯定學生 ,引導他們將現實的物象任意誇張、錯位、變形、組合、打亂、改動……從而萌發每個孩子的想像意識。兒童的想像潛力是巨大的,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往往給人新的啟迪。
二、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啟發兒童的想像力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他主張讓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學習,獲取直接的體驗。"讓大自然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因此,教師應常常帶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里尋找美麗的花朵、摸摸大樹、觀察小動物等等,這樣兒童的興趣一下子就會被激活,想像也就隨之迸發。例如:學習《鮮花的世界》,就可以請孩子們到戶外搜尋各種各樣的鮮花,然後請他們自由講述看到了一些什麼顏色、怎樣的花、枝葉怎樣等,通過學生的回憶再現觀察的物體,教師還可以通過圖片、實物投影、電腦等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手段再總結歸納,並與幾何圖形、誇張變形等相聯系,使孩子了解到各種各樣的花朵之間的不同,但又有著共同的規律。利用活動,教師可以鼓勵孩子們按自己的想像創作出一幅關於鮮花的作品。結果教師將會發現,孩子們畫出了各種各樣的鮮花。在這基礎上,教師再可以請學生在自己畫的作品進行添畫,孩子們會更加興致勃勃。不光鮮花是我們常見到的,動態的情景也可以是兒童通過自己的想像畫出來的。當然動物世界裡各種不同的動物也都是我們的活教材,看到可愛的動物,孩子們對它們形象的表現更為主動。在大自然中孩子們主動探索知識、積極參與活動,可見大自然不僅增添了孩子們的知識和經驗,也促進了他們智慧發展,豐富了孩子們的整個精神世界。 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大自然是兒童繪畫活動的最好課堂,欣賞大自然的景物為學生開啟了想像的大門,發現了美、創造了美。
三、調動各種感官培養兒童的想像力 教師可以組織形式各異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系統。人的大腦信息百分之八十來源於視覺,"看"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
7. 淺談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情感是創造的靈魂,興趣是創造的先導,想像是創造的核心,沒有想像,就不會有創造。在今天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里,只有具有創造性的人才,才能獲得發展的機遇,成為社會的高級人才。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像,而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創造。但是現在鄉村小學的學生往往缺少想像力和創造力。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小學美術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的改革在我們大力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那麼,我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該用怎麼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呢?值得我們深思。個人通過在農村幾年的小學美術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留出空間,鼓勵想像和創造
創造情景交融的環境,是美術教學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如何創造情境,除了多媒體可視外,有聲有色的情境更不可缺。聲情並茂的情境更能激起學生情感流動,使之創造出更加完美的圖案。例如美術教材第五冊《我的好朋友》時,教師可故意遲延1分鍾左右跨進教室,一上講台就告訴學生:老師因參加生日活動,所以遲到了。接下來,便繪聲繪色地描述生日的情景,講著講著,忘情地哼起了「祝你生日快樂」的曲子。這時有的學生也跟著輕輕哼唱,唱的人越來越多。然後教師按錄音機播放《生日歌》,等學生進入角色,再請學生講述自己參加生日活動的情景,然後結合書上範例,啟發鼓勵學生去表現生日幸福情景。然後讓學生在歌聲中創作。作業完成,我們會發現學生畫的生日情景豐富多彩,構思巧妙,有生活氣息
二、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問題
偉大的愛因斯坦曾說:「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代,好奇和幻想是兒童思維的特徵,也是兒童心靈純潔天真的表現。因此,應引導學生在基於繪畫主體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地合理地想像,用兒童的語言、天真爛漫地去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盡管每個人最後得出的結果不同,作品的風格、表現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實際鍛煉,培養創造情愫,充分調動創作熱情
創造是一種高層次的能力,而美術教學的一種重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創造美的情愫。當然學生創造才能要在一定條件和環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所以,教師要多為學生創造有益的環境。讓學生在民主、寬容、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和發展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美術第十一冊《人物動態》教學時,可以利用體育課的機會,讓學生觀察運動會上各類運動員的動態,畫出草圖。讓學生畫人物動態圖時,學生情緒很高,觀察仔細,努力捕捉大家的身姿。上課時讓學生把人物動態草圖畫在黑板上,正確的予以肯定,錯的讓學生討論糾正。接著發給學生作業紙,來構畫人物的動態,要求想像合理。學生掌握了頭、軀乾和四肢運動的規律,動作很協調,並在已學過的知識基礎上導入平常生活中人物的各種動態,賦予新的內容,創造出新的作品,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再比如我們在教色彩時讓學生聽一組音樂之後再與色彩對號入座,讓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把畫好的畫倒過來掛等等,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去客觀地表現對象;而且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了條件。平時也要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體驗生活,讓他多觀察、認識新的事物,觀察大自然的景象,培養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四、加強學生的觀察、欣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美術中有良好觀察力是創造優秀作品的基礎,有良好的觀察力是創作優秀作品的基礎,也是我們教學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現實生活的升華。欣賞能力是想像與創造的前提。實踐能力是根據欣賞能力,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產生出有社會價值或者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包括對知識、技術的應用和創造,通過實際繪畫,可使學生了解繪畫藝術的特點,掌握繪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豐富和擴大知識的領域;也可使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促進他們健康、全面的發展;繪畫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豐富他們的審美素養。
總之,創造是藝術的本質,也是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創造是民族進步的靈魂,而學生是我們民族的未來,悉心呵護學生的創造力,讓他們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這是當今時代美術教育的重要任務,所以在美術課的教學中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獨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條件和機會,特別是在美術作品中呈現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富有個性的創造我們的美術教育,要使學生人人接受教育,個個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學得開心、學的愉快,是我們每個老師追求的目標。
8. 小學美術課堂中如何激發兒童想像力
通過美術教育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是小學美術重要的教學目的之一,也是素質教育內的一個非容常重要的方面。新課改後,美術課從簡單教學生如何畫畫轉變成教學生如何欣賞、應用與感受美,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想像力。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小學美術教材豐富多彩的內容培養、訓練學生的想像力。
9. 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小學美術教育主要在培養學生對美的發現、感受和欣賞能力,並放飛學生的想像力。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應該採取多種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一、講述美術故事,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學表明,小學生在一堂課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只佔三分之一,但同時小學生容易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越是他們感興趣的事物,越能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採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古詩教學法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小學生天性愛玩,愛聽故事,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特點講述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小學生的形象邏輯思維能力佔主導地位,教師應該根據學生這一特點,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多媒體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使用計算機技術,整合文字、圖形、音頻、視頻等資料,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樹立綜合信息。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其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實時性、直觀性等特點,更能通過直觀的形象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一方面教師可以放映一些優秀的作品,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讓學生在對美的體悟中發揮想像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視頻, 通過這種更為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放飛想像的翅膀。
三、聯系生活,啟發學生的想像力
藝術來源於生活,很多優秀的美術作品的靈感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從生活中啟發想像力,進而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如春天到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通過觀察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等事物,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並通過適當的語言啟發學生思考。再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來增強美術創作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獲取創作的另案,增加對素材的積累,並在實踐中啟發學生的想像力。
總之,小學美術教育是針對較低年齡的兒童進行的關於美的感悟與欣賞能力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小學生的特點以及美術課程的發展規律,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在美術繪畫中插上想像的翅膀,到達想像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