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色彩教學效率
(小學美術「色彩」教學解析與案例評析)(次)作業與要求1. 小學美術課程中的美術色彩知識教學一般應遵循哪些原則?請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實際教學中的具體做法。2. 請結合你自己的教學經歷或者具體案例,談談小學美術課程中的色彩教學有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並對這些策略進行闡釋和說明。(以上作業二選一,必做一題,字數不少於 1000 字) 中興中心學校 陳明理剛進小學低年級學生在上美術課時,我們往往要求學生繪畫著色時通常用水彩筆、蠟筆等材料,這樣既可以較快認識顏色,並可以很好的完成作業,教師相應的完成教學內容。但生活中色彩是千變萬化的,相對的同時也讓學生失去了更進一步了解自然色彩的機會。反而養成了一些陋習,比如,以致有些學生依靠水彩筆來作畫。進入中年級,教學大綱要求使學生掌握調色方法,選用顏料著色,可以說顏料著色的要求比低年級上了一個台階。學生一方面對用顏料充滿新奇感,一方面在具體操作時,覺得相當困難,很多人不願意使用顏料認為這樣會『畫』得難看,以至於對色彩及顏料的使用望而卻步!在教學中學生剛接觸顏料作畫時的幾課時,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一些畏難情緒尤其應該值得注意。所以教學中對此應有足夠重視。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色習慣對以後的教學是相當有利的,一般說來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材料性能介紹。在教學中要詳細介紹工具材料性能,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顏料作畫首先要對工具材料性能有所了解,才能在使用時得心應手,事半功倍。通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⑴根據學生特點,作畫時往往不能一筆畫到位也不要一步到位,有些色塊需要塗改,還有的容易畫出格,這些都要用較厚稠的顏料把它覆蓋掉重來,所以不易選擇透明的水彩顏料,宜選擇水粉顏料為好。⑵要准備大小兩支毛筆,大的以羊毫為好,可以蘸很多顏料,適宜平塗畫大的色塊;小的以硬毫為好,適宜勾勒出光滑、細挺的線條。⑶調色盤要保持整潔,洗筆的水要保持清潔,畫筆要洗干凈以免影響調色效果。⑷統一顏料色相稱謂,或者認識一些相同的顏料不同的名稱現在市場上顏料品牌較多,同一名稱的顏料擠出的色相並不一致,這樣不利教學。二.讓學生對色彩搭配有一定的認識的,在學生剛接觸顏料時,首要的事弄明白原色間色和復色的關系,,這樣既使學生知道色彩調配方法,又使學生在以後自己調色中能靈活運用色彩傾向的變化來調色。三.教師注意示範,用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⑴把顏料擠在調色盤中,要分格擠,不要把幾種顏料擠在同一格中相混,用多少蘸多少,不致浪費顏料。⑵在作畫前,把要用的顏料都擠好,學生在畫畫時如調色盤中只擠了兩種顏料,他們往往只有這兩種顏色畫整幅作業,而且全部擠好顏料,還能使著色有節奏,不致上一會兒色又要停下來擠顏料。⑶毛筆蘸水時要控制水份,可先只蘸一個筆尖,根據顏料濃稠再適當多蘸幾次,調到適合作畫濃度。學生作畫調色往往大刀闊斧式的蘸很多水去調色,這樣很容易使顏料變薄,學生上色時又不會調節筆頭上的水份,很容易把作業本上畫好的色塊滲化出格,准備一張試色紙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壓抑學生的個性,主張在基礎的調色方法之上運用有自己特色的色彩傾向的個性作畫。四. 欣賞不同風格的筆觸的繪畫作品,進一步了解色彩的樂趣梵高的作品最能讓學生感到親切,那是因為他那真摯的繪畫語言,富於節奏的筆觸形成的。優秀的啟蒙其實就是良好的開端,不言而自教,教師應該親身示範一些小品,讓學生在感官上更加深化色彩運用的魅力。對於高年級的同學來說了解色彩的性能以及色彩的一些理論知識尤為重要。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把這些理論和實際操作融合起來讓學生循序漸進。色彩的三要素,是調色的基礎根據色彩理論的分析,任何顏色都具有三種重要的性質,即色相、明度、純度,並稱為色彩的三屬性。色彩三要素是用以區別顏色性質的標准。從這三個方位去把握,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從而培養系統化、科學化的思維方法。因此強化中年級的基礎色彩練習將有助於日後的提高。1.認識色相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如紅、黃、藍等能夠區別各種顏色的固有色調。每一種顏色所獨有的與其他顏色不相同的表相特徵,即色別。在諸多色相中,紅、橙、黃、綠、青、藍、紫是7個基本色相,將它們依波長秩序排列起來,可以得到像光譜一樣美麗的色相系列,色相也稱色度。教學中應該對學生的辨色能力,和豐富色相的認識,不簡單的只知道比如紅色系展開就有大紅、朱紅、粉紅、土紅、曙紅、絳紅等。2.認識明度明度指色彩本身的朋暗程度。也指一種色相在強弱不同的光線照耀下所呈現出不同的明度。光譜7色本身的明度是不等的,亦有明暗之分。每個色相加白色即可提高明度,加黑色即可降低明度。在諸多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相是白色,明度最低的色相是黑色。有了黑白的明度變化,讓單一的色彩立即豐富起來。3.認識純度純度指色彩的飽和度。達到了飽和狀態的顏色,即達到了純度要求,為高純度。分布在色環上的原色或系列間色都是具有高純度的色。如果將上述各色與黑、白、灰或補色相混,其純度會逐漸降低,直到鮮艷的色彩感覺逐漸消失,由高純度變為了低純度,純度可以暗示透視的變化和色彩語言的進一步細膩化,微妙的屬性得以加強。讓學生的認知更加深入。黑、白、灰等沒有色彩傾向的色稱為非色彩,也稱中性色,其純度為零。全部色彩都存在著色相、明度、純度這三個相互獨立的性質。各色相純度不同,明度也不同,執教者自己首先要自己很明確這些基礎的基本知識,從而達到引導的作用。小學美術的色彩和未來的審美教育,對於將來進一步認識感受美作用至關重要,總的來說,色彩的教學是一個引領的過程,是一個需要你去開發的寶藏。誰揮汗如雨,誰就會有碩果累累的金秋!
⑵ 求問如何進行小學美術課的色彩教學
剛進小學低年級學生在上美術課時,我們往往要求學生繪畫著色時通常用水彩筆、蠟筆等材料,這樣既可以較快認識顏色,並可以很好的完成作業,教師相應的完成教學內容。但生活中色彩是千變萬化的,相對的同時也讓學生失去了更進一步了解自然色彩的機會。反而養成了一些陋習,比如,以致有些學生依靠水彩筆來作畫。進入中年級,教學大綱要求使學生掌握調色方法,選用顏料著色,可以說顏料著色的要求比低年級上了一個台階。學生一方面對用顏料充滿新奇感,一方面在具體操作時,覺得相當困難,很多人不願意使用顏料認為這樣會『畫』得難看,以至於對色彩及顏料的使用望而卻步! 在教學中學生剛接觸顏料作畫時的幾課時,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一些畏難情緒尤其應該值得注意。所以教學中對此應有足夠重視。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色習慣對以後的教學是相當有利的,一般說來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材料性能介紹。 在教學中要詳細介紹工具材料性能,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顏料作畫首先要對工具材料性能有所了解,才能在使用時得心應手,事半功倍。通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⑴根據學生特點,作畫時往往不能一筆畫到位也不要一步到位,有些色塊需要塗改,還有的容易畫出格,這些都要用較厚稠的顏料把它覆蓋掉重來,所以不易選擇透明的水彩顏料,宜選擇水粉顏料為好。 ⑵要准備大小兩支毛筆,大的以羊毫為好,可以蘸很多顏料,適宜平塗畫大的色塊;小的以硬毫為好,適宜勾勒出光滑、細挺的線條。 ⑶調色盤要保持整潔,洗筆的水要保持清潔,畫筆要洗干凈以免影響調色效果。 ⑷統一顏料色相稱謂,或者認識一些相同的顏料不同的名稱現在市場上顏料品牌較多,同一名稱的顏料擠出的色相並不一致,這樣不利教學。 二.讓學生對色彩搭配有一定的認識的,在學生剛接觸顏料時,首要的事弄明白原色間色和復色的關系,,這樣既使學生知道色彩調配方法,又使學生在以後自己調色中能靈活運用色彩傾向的變化來調色。 三.教師注意示範,用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 ⑴把顏料擠在調色盤中,要分格擠,不要把幾種顏料擠在同一格中相混,用多少蘸多少,不致浪費顏料。 ⑵在作畫前,把要用的顏料都擠好,學生在畫畫時如調色盤中只擠了兩種顏料,他們往往只有這兩種顏色畫整幅作業,而且全部擠好顏料,還能使著色有節奏,不致上一會兒色又要停下來擠顏料。 ⑶毛筆蘸水時要控制水份,可先只蘸一個筆尖,根據顏料濃稠再適當多蘸幾次,調到適合作畫濃度。學生作畫調色往往大刀闊斧式的蘸很多水去調色,這樣很容易使顏料變薄,學生上色時又不會調節筆頭上的水份,很容易把作業本上畫好的色塊滲化出格,准備一張試色紙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壓抑學生的個性,主張在基礎的調色方法之上運用有自己特色的色彩傾向的個性作畫。 四. 欣賞不同風格的筆觸的繪畫作品,進一步了解色彩的樂趣 梵高的作品最能讓學生感到親切,那是因為他那真摯的繪畫語言,富於節奏的筆觸形成的。優秀的啟蒙其實就是良好的開端,不言而自教,教師應該親身示範一些小品,讓學生在感官上更加深化色彩運用的魅力。 對於高年級的同學來說了解色彩的性能以及色彩的一些理論知識尤為重要。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把這些理論和實際操作融合起來讓學生循序漸進。 色彩的三要素,是調色的基礎 根據色彩理論的分析,任何顏色都具有三種重要的性質,即色相、明度、純度,並稱為色彩的三屬性。色彩三要素是用以區別顏色性質的標准。從這三個方位去把握,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從而培養系統化、科學化的思維方法。因此強化中年級的基礎色彩練習將有助於日後的提高。 1.認識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如紅、黃、藍等能夠區別各種顏色的固有色調。每一種顏色所獨有的與其他顏色不相同的表相特徵,即色別。在諸多色相中,紅、橙、黃、綠、青、藍、紫是7個基本色相,將它們依波長秩序排列起來,可以得到像光譜一樣美麗的色相系列,色相也稱色度。教學中應該對學生的辨色能力,和豐富色相的認識,不簡單的只知道比如紅色系展開就有大紅、朱紅、粉紅、土紅、曙紅、絳紅等。 2.認識明度 明度指色彩本身的朋暗程度。也指一種色相在強弱不同的光線照耀下所呈現出不同的明度。光譜7色本身的明度是不等的,亦有明暗之分。每個色相加白色即可提高明度,加黑色即可降低明度。在諸多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相是白色,明度最低的色相是黑色。有了黑白的明度變化,讓單一的色彩立即豐富起來。 3.認識純度 純度指色彩的飽和度。達到了飽和狀態的顏色,即達到了純度要求,為高純度。分布在色環上的原色或系列間色都是具有高純度的色。如果將上述各色與黑、白、灰或補色相混,其純度會逐漸降低,直到鮮艷的色彩感覺逐漸消失,由高純度變為了低純度,純度可以暗示透視的變化和色彩語言的進一步細膩化,微妙的屬性得以加強。讓學生的認知更加深入。 黑、白、灰等沒有色彩傾向的色稱為非色彩,也稱中性色,其純度為零。 全部色彩都存在著色相、明度、純度這三個相互獨立的性質。各色相純度不同,明度也不同,執教者自己首先要自己很明確這些基礎的基本知識,從而達到引導的作用。 小學美術的色彩和未來的審美教育,對於將來進一步認識感受美作用至關重要,總的來說,色彩的教學是一個引領的過程,是一個需要你去開發的寶藏。誰揮汗如雨,誰就會有碩果累累的金秋!
⑶ 如何培養小學生水粉畫的色彩能力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美術的核心在於創造。由線、形、色、圖組成的美術的基本要素,是美術教育的核心。色是審美信息之一。因此必須培養兒童對色彩性質的了解。在美術教育中,發展兒童認識顏色的能力,通過美術活動提示以顏色的規律性為基礎的色彩學規律,有助於兒童審美趣味的培養。就培養孩子的色彩能力來說,我認為在水粉畫活動中,對孩子在色彩上的認知,感覺有較大的幫助。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在水粉畫上的色彩能力。 首先,教師自身要有豐富的水粉色彩知識,讓學生在水粉活動中產生對色彩的濃厚探索興趣。 了解色彩的規律性對小學教師至關重要。教師本人要對色彩有深切的認知,具備一定的色彩素養。色彩就是具有鮮艷的顏色,這是盲目的色彩認知缺乏症。色彩有原色、間色、復色、明度、色相、飽和度等,明色、色相、飽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小學教學中,學生主要學習分辨和使用基本色原色和間色,也可以有幾種復色,如棕色、紫紅色及無彩色,進而學習分辨色彩的明度及飽和度。對色彩的辨別認識有助於兒童更有意識對色彩加以使用。當然,在美術活動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學生自發本能的感情沖動,讓全心全意自由選擇色彩的使用。使他們獲得豐富的色彩經驗和充分表現潛力的機會。 興趣是入門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師。培養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先導,而好奇又是興趣的先導,沒有好奇的心理活動,就不會產生興趣。對孩子興趣的轉移要正確對待。兒童興趣廣泛,有好奇心,什麼都想摸一摸,試一試,這是健康兒童正常表現。盡量去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是明智的,如果他本來喜歡畫畫,忽然不喜歡了,一定要分析原因,可能是成人指導不當,打擊了他的興趣,這可以補救;也可能遇到更有吸引力的事情,轉移了也不是壞事。大部分孩子對色彩非常喜好,這對為色彩教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前提。為了引導他們對色彩的追求,發展他們的色彩能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我從水粉畫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他們逐步提高。 一、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追求認知色彩 比如說:有些孩子的小坐墊色澤鮮艷,色彩和諧,甚是好看,在孩子們上課前,我有意識地叫嚷,讓孩子們發現:呀!同學們的坐墊真好看,有黃色和藍色在一起好看極了,你們的媽媽真有眼光!嘩!這個坐墊也不錯,在紅顏色里印上黃顏色的花朵,好看極了!在我故作聲張中,孩子們一個一個地被吸引來了,都象模象樣地欣賞起來。有些孩子還不甘落後道:黃老師,我的坐墊也好看啊!你看,有這么漂亮的顏色,我最喜歡了!於是,孩子們紛紛去發現自己的坐墊並急於介紹自己的坐墊漂亮。趁此機會,我設計了水粉畫《漂亮的小坐墊》,引導孩子以組畫形式,用自己喜歡的鮮艷顏色去表現。於是,就產生了漂亮的裙子、小毛巾、節**的裝飾等等好的題材。我隨機地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發現五彩的顏色,並用心設計活動,在孩子好奇、感興趣中慢慢使他們對色彩有了濃厚的興趣。 二、 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水粉活動中追求色彩的魅力 根據水粉的特性,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亂塗亂畫中發現水粉顏料的魔力,主動去探索色彩。首先,我讓孩子認識各種水粉顏色,孩子看到這些已躍躍欲試了,我還鼓勵他們說:在白紙上用它們來玩游戲,會有新發現。於是,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把這些顏色在畫紙上瘋狂地塗呀、玩呀,他們驚訝地發現,原來的顏色不見了,卻變出了很多種見過和沒見過的顏色,但有的卻很灰暗。就這樣,孩子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喜歡上了水粉活動。 其次,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在水粉活動中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色彩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的色彩能力,增強他們的審美情感。 美感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為了全方面地提高他們的色彩能力,使其有較強的審美情感,我從水粉畫的色彩規律性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引導,逐步提高他們的色彩能力。 ﹝一﹞、引導學生從水粉游戲中學習色彩知識。 小學生處於不定向、不規則的狀態中,他們對顏色的偏愛,雖然和個性、氣質及興趣有關,特別是和年齡有關,但多數情況下,是下意識的選擇,我們不能用成人繪畫作品的標准要求學生。教師要從孩子的繪畫心理著手,設計有趣的課題,滲透理性的指導,讓孩子們在玩、塗中學習到色彩的知識。 1.原色練習。 讓孩子在以深色為底色的畫紙上運用各種顏色畫花朵、畫煙花等,他們發現把鮮艷的顏色放在黑色上,畫面效果棒極了。 2.選擇與物體相似的顏色。 隨著小學生感知顏色能力的逐步提高,他們辨色的能力也從粗糙到逐步精細。在開始引導小學生選色時,可啟發他們選出最突出最單純的顏色。他們選色時,教師應注意不要把顏色說得很絕對,調動他們的觀察力,讓學生在觀察中得出結論並表現出來。如:《樹》,我組織他們到操場上觀察:樹乾的顏色、樹葉的顏色,並讓他們把發現到的顏色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來。於是有些學生畫樹桿時除了用咖啡色外,還用了綠色、黑色、甚至白色。有些學生畫樹葉時,有綠色、黃色、藍色,甚至黑色調配出不同的綠色來畫出葉子的嫩、老、綠、臟。3.配色。 配色是學生在更多地感知顏色的基礎上,依賴直覺感受進行創造,它從學生對顏色的審美觀出發,表現了個人對顏色的愛好。小學生基本上是運用深淺之間的明顯對比的方法,探索原色與原色之間,原色與間色之間,同種色深淺之間對比,使畫面色彩鮮明。如:引導他們畫《花瓶》時,很多小學生都喜歡把紅色和黃色、黃色和紫色進行相配,於是我對他們說:其實,藍色、黑色、咖啡色都想來打扮你們的花瓶,讓它們和別的顏色配在一起,也會很好看的!孩子創造性地把這些顏色還有其它的顏色相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逐步提高他們的色感和配色的意識,切忌教學生一種固有的配色方法,妨礙他們的創造。4.色調。 從局部的配色逐步發展到整體配色,表現出色彩和內容的聯系。如引導學生用暖色調表現節**氣氛,用冷色調表現夜晚、冬天等。在配色時不受配色規律的限制,而是受直覺制約,用色就會十分大膽。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用自己的直覺去選多種配色方案,等量齊觀他們的色彩感覺。如:引導孩子畫《下雨了》,組織學生觀察下雨天空的顏色,雨中行人衣服的顏色、雨傘的顏色,於是,孩子用了灰色調表現天空的顏色,裡面有五顏六色的雨傘、雨衣,畫面效果就會好很多。 二. 尊重學生個人的色彩風格 有些學生比較喜歡一些較暗、灰的顏色,這時,教師不能強求孩子硬是用鮮明的顏色,更不能用言語打擊幼兒的色彩意識:怎麼這么難看?黑乎乎一片。教師應了解孩子的心理:為什麼用這些顏色?並進行適當的引導,在黑暗中尋求光明,使孩子的作品光明、開朗。如:有一次畫《地球》時,張詩雨小朋友把地球上的樓房畫得臟兮兮的,地面用上了黑色,問她才知道:地球受污染了,人類都生病了。於是,我馬上引導張詩雨小朋友說:你的作品很有表現力,可是人類都生病了,那多傷心啊。我們都想在綠色的地球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快樂的生活。你看,我們柳河縣的一統河,幾年來多方面的保護、改建、加固。水多藍、多清啊,那些魚兒多快活啊!後來,我和她一起用了白色、藍色,還有其它亮麗的顏色把作品拯救了過來。現在,學生辨別色彩的明度、飽和度的能力逐漸提高。在用色彩表現自己的情感能力的同時,隨著其認識能力發展,孩子能按照物體的固有色來著色,畫面色彩的種類多,色彩鮮明、豐富,有時能有主調表現畫面。 三 引導小學生在美術欣賞中提高色彩能力 美術欣賞是小學生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美感經驗產生於個體與作品的交互作用。對視覺藝術的知覺不僅有賴於一般知覺能力,而且還需要欣賞藝術形式的技巧。德國教育家斯克沃茲1965年在實驗研究後得出結論:學生的藝術品味和創造性受周圍環境中的藝術作品的影響。名畫作品豐富多樣、色彩等都較為完美。在引導他們欣賞時我用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語言引導孩子,結合他們已有的色彩知識,把握作品的色彩方向。同時,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體驗充分表達自己對畫的感受,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提供材料,讓孩子結合自己的感受與理解進行模仿。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色彩能力,獲得豐富的美感體驗。努力營造感知美的環境,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體驗和感知美的機會。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引導他們自覺建立起良好的審美感覺,激發他們的藝術情感,形成表現美和創造美的強烈氛圍。 綜上所述,教師要把握好孩子的繪畫心理特徵及年齡特徵,運用各種手段、形式,為孩子提供有豐富色彩的環境與條件,尊重孩子個人的審美傾向,及時鼓勵,不斷提高孩子的色彩能力,增強孩子的審美情趣,使其有獨特的個人色彩風格,創造性地表現美。所以我們應該大膽地讓學生用畫筆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並給予恰當的輔導,我們的藝術教育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⑷ 小學美術課程中的美術色彩知識教學一般應遵循哪些原則
大膽的嘗試各種畫法,應該沒有什麼固定的,簡單注意一下透視之類的,
⑸ 淺談如何進行小學美術課的色彩教學
(小學美術「色彩」教學解析與案例評析)(2次)作業與要求1. 小學美術課程中的美術色彩知識教學一般應遵循哪些原則?請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實際教學中的具體做法。2. 請結合你自己的教學經歷或者具體案例,談談小學美術課程中的色彩教學有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並對這些策略進行闡釋和說明。(以上作業二選一,必做一題,字數不少於 1000 字) 中興中心學校 陳明理剛進小學低年級學生在上美術課時,我們往往要求學生繪畫著色時通常用水彩筆、蠟筆等材料,這樣既可以較快認識顏色,並可以很好的完成作業,教師相應的完成教學內容。但生活中色彩是千變萬化的,相對的同時也讓學生失去了更進一步了解自然色彩的機會。反而養成了一些陋習,比如,以致有些學生依靠水彩筆來作畫。進入中年級,教學大綱要求使學生掌握調色方法,選用顏料著色,可以說顏料著色的要求比低年級上了一個台階。學生一方面對用顏料充滿新奇感,一方面在具體操作時,覺得相當困難,很多人不願意使用顏料認為這樣會『畫』得難看,以至於對色彩及顏料的使用望而卻步!在教學中學生剛接觸顏料作畫時的幾課時,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一些畏難情緒尤其應該值得注意。所以教學中對此應有足夠重視。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色習慣對以後的教學是相當有利的,一般說來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材料性能介紹。在教學中要詳細介紹工具材料性能,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顏料作畫首先要對工具材料性能有所了解,才能在使用時得心應手,事半功倍。通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⑴根據學生特點,作畫時往往不能一筆畫到位也不要一步到位,有些色塊需要塗改,還有的容易畫出格,這些都要用較厚稠的顏料把它覆蓋掉重來,所以不易選擇透明的水彩顏料,宜選擇水粉顏料為好。⑵要准備大小兩支毛筆,大的以羊毫為好,可以蘸很多顏料,適宜平塗畫大的色塊;小的以硬毫為好,適宜勾勒出光滑、細挺的線條。⑶調色盤要保持整潔,洗筆的水要保持清潔,畫筆要洗干凈以免影響調色效果。⑷統一顏料色相稱謂,或者認識一些相同的顏料不同的名稱現在市場上顏料品牌較多,同一名稱的顏料擠出的色相並不一致,這樣不利教學。二.讓學生對色彩搭配有一定的認識的,在學生剛接觸顏料時,首要的事弄明白原色間色和復色的關系,,這樣既使學生知道色彩調配方法,又使學生在以後自己調色中能靈活運用色彩傾向的變化來調色。三.教師注意示範,用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⑴把顏料擠在調色盤中,要分格擠,不要把幾種顏料擠在同一格中相混,用多少蘸多少,不致浪費顏料。⑵在作畫前,把要用的顏料都擠好,學生在畫畫時如調色盤中只擠了兩種顏料,他們往往只有這兩種顏色畫整幅作業,而且全部擠好顏料,還能使著色有節奏,不致上一會兒色又要停下來擠顏料。⑶毛筆蘸水時要控制水份,可先只蘸一個筆尖,根據顏料濃稠再適當多蘸幾次,調到適合作畫濃度。學生作畫調色往往大刀闊斧式的蘸很多水去調色,這樣很容易使顏料變薄,學生上色時又不會調節筆頭上的水份,很容易把作業本上畫好的色塊滲化出格,准備一張試色紙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壓抑學生的個性,主張在基礎的調色方法之上運用有自己特色的色彩傾向的個性作畫。四. 欣賞不同風格的筆觸的繪畫作品,進一步了解色彩的樂趣梵高的作品最能讓學生感到親切,那是因為他那真摯的繪畫語言,富於節奏的筆觸形成的。優秀的啟蒙其實就是良好的開端,不言而自教,教師應該親身示範一些小品,讓學生在感官上更加深化色彩運用的魅力。對於高年級的同學來說了解色彩的性能以及色彩的一些理論知識尤為重要。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把這些理論和實際操作融合起來讓學生循序漸進。色彩的三要素,是調色的基礎根據色彩理論的分析,任何顏色都具有三種重要的性質,即色相、明度、純度,並稱為色彩的三屬性。色彩三要素是用以區別顏色性質的標准。從這三個方位去把握,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從而培養系統化、科學化的思維方法。因此強化中年級的基礎色彩練習將有助於日後的提高。1.認識色相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如紅、黃、藍等能夠區別各種顏色的固有色調。每一種顏色所獨有的與其他顏色不相同的表相特徵,即色別。在諸多色相中,紅、橙、黃、綠、青、藍、紫是7個基本色相,將它們依波長秩序排列起來,可以得到像光譜一樣美麗的色相系列,色相也稱色度。教學中應該對學生的辨色能力,和豐富色相的認識,不簡單的只知道比如紅色系展開就有大紅、朱紅、粉紅、土紅、曙紅、絳紅等。2.認識明度明度指色彩本身的朋暗程度。也指一種色相在強弱不同的光線照耀下所呈現出不同的明度。光譜7色本身的明度是不等的,亦有明暗之分。每個色相加白色即可提高明度,加黑色即可降低明度。在諸多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相是白色,明度最低的色相是黑色。有了黑白的明度變化,讓單一的色彩立即豐富起來。3.認識純度純度指色彩的飽和度。達到了飽和狀態的顏色,即達到了純度要求,為高純度。分布在色環上的原色或系列間色都是具有高純度的色。如果將上述各色與黑、白、灰或補色相混,其純度會逐漸降低,直到鮮艷的色彩感覺逐漸消失,由高純度變為了低純度,純度可以暗示透視的變化和色彩語言的進一步細膩化,微妙的屬性得以加強。讓學生的認知更加深入。黑、白、灰等沒有色彩傾向的色稱為非色彩,也稱中性色,其純度為零。全部色彩都存在著色相、明度、純度這三個相互獨立的性質。各色相純度不同,明度也不同,執教者自己首先要自己很明確這些基礎的基本知識,從而達到引導的作用。小學美術的色彩和未來的審美教育,對於將來進一步認識感受美作用至關重要,總的來說,色彩的教學是一個引領的過程,是一個需要你去開發的寶藏。誰揮汗如雨,誰就會有碩果累累的金秋!
⑹ 淺議色彩教學的幾種訓練方法
「素描」和「色彩」(本文限指水粉畫)是美術學習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其中素描是繪畫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講究明暗對比,而色彩除了明暗對比之外還存在多種比較,如冷暖對比,色相對比,純度對比,面積對比等。此外「素描」和「色彩」還存在繪畫工具上的區別,例如「素描」一般使用鉛筆作畫,而「色彩」除了使用水粉筆之外還用水充當媒介來作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素描學習之後,如何讓學生順利而有效地轉化到的色彩訓練當中去,這是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的。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總結,筆者認為以下幾種訓練方法具有較強的可行性。一, 單色臨摹法:目的:1,使學生在素描和色彩的學習之間有一個校穩定的過渡階段。2,通過單色臨摹學習一些簡單的用筆技巧,如擺筆,掃筆,拖筆,轉筆等。色彩的學習和素描一樣也是從臨摹他人的優秀作品開始的,因為臨摹的難度不大,是初學者比較容易接受和消化的一種學習方式,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要通過臨摹來提高自己,初學者更要有大量的臨摹來體會和實踐水粉帶給自己的感受。最初接觸色彩的時候,很多學生難以從素描的學習習慣以及思維方式中轉換過來。對此我們可以先做一些單色(如:群青色)臨摹的練習。即對物體的暗面加黑,亮面加白,用水粉顏料來畫它的素描關系(明暗),色彩關系(色相,冷暖,純度)則一概省略。這樣學生便能更加快速地掌握水粉畫的特性。由於是單色畫,學生不用顧及色彩關繫上的諸多變化,因而作畫的膽氣便大一些,但在臨摹過程中要求把素描中的三大面五大調子塑造出來。要明確自己所要達到的目的和作二,限色臨摹法:目的:通過限色臨摹練習,完善從單色臨摹到多色臨摹的過渡,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調色能力。在單色臨摹一段時間且學生能熟練使用水粉工具塑造物體之後,便可以開始限色臨摹階段的訓練。限色臨摹是指只用有限的幾種顏色(如黑色,白色,綠色或其他的幾種顏色)來作畫。因為用色較少,練習的針對性則相應增強。學生的時間和精力主要用在以下幾方面:1,了解物體的黑白灰和冷暖之間的關系。2,樹立色彩筆觸為形體服務的意識。3,奠定基本的調色能力。就顏料本身來說,如今的繪畫用品店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性灰色種類,例如「藍灰」,「紅灰」,「淺蟹灰」,「芽黃灰」,「米駝」等等,讓人眼花繚亂。但奇怪的是這些灰色卻很受學生的歡迎。原因可能是學生調色的能力太差或不願過多的去調配自己滿意的顏色。但筆者認為顏料盒裡的灰色種類太多畢竟不是什麼好事情,最終它會不同程度的影響到學生的調色能力。所以限色臨摹還有一個顯著的作用就是讓學生用盡量少的顏色搭配出最為豐富的色彩。另外在一幅完整的畫面中,要求限色臨摹所表現的物體以兩三個為宜。物體太多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則容易分散。三,小色稿寫生練習法:目的:1,通過小色稿寫生練習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2,培養學生敏銳的色彩感覺有了前面兩個階段的臨摹作為基礎,再往後我們就可以做一些小色稿的寫生練習。所謂的「小色稿」主要是指畫幅較小,通常以十六開或三十二開為宜。小色稿寫生練習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兩點:1, 抓住對物體色彩的第一感覺:當作畫者最初看到一個景色或一組物象時會產生一種特別強烈新鮮的色彩感覺,這就是對色彩的第一感覺。但隨著觀察時間越長,這種新鮮的感覺會慢慢消退。要保持對物象的新鮮感,作畫的速度則要快,盡量用大筆作畫。寫生的正確觀察方法是:目光環形流動比較各物體差異的同時,還要在物體和畫面之間不斷切換比較。切忌死盯住某個局部不放。2, 掌控畫面色彩的整體性:小色稿練習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讓學生把主要的精力用於考慮畫面的「整體性」和「統一性」方面。由於畫幅小,因而學生可以不拘泥於對物體細節的深入描繪。它更多的是強調畫面的整體性,畫面的整體性包括:構圖,比例,透視,色彩的協調性。作畫時只需在區分開物體黑,白,灰這三大面的基礎上對細節稍加刻畫就可以了。一般來講,小色稿宜用大筆作畫,一氣呵成,時間應控制在一小時之內,同時力求減少作畫遍數。四,同組靜物的多色調寫生練習法:目的:1,通過多色調寫生練習培養學生迅速捕捉色彩的能力和對色彩敏銳的感受力。2,使學生掌握物體在日常光線或不同的「人造光」照射下的色彩變化的基本規律。「色調」是指畫面色彩總的傾向性。一幅好的的作品,它的色調總會是和協統一的。影響畫面的色調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受背景色影響,例如一幅黃綠色調的繪畫作品,那麼在畫面中佔有絕大面積的就是黃綠色。因為背景色是佔主導地位的,所以在做多色調寫生練習時,要求黃綠色調中的靜物不變,只要把黃綠色背景——一般指襯布改為藍灰色,或其他的顏色即可。初次練習的時候,靜物以黑色或白色為宜,以免物體固有色過於繁雜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二是受光線的影響,在不改變物體的情況下,如果要把作為冷色的天光色,改為偏暖色的人造光,只需要把窗戶蒙上再加一盞聚光燈就行了。色彩的變化規律:當光線為天光色(人造光)時物體暗面偏暖(偏冷),灰面以物體固有色為主,亮面偏冷(偏暖),反光處則受環境色影響,高光處是光源色的反映。對於色彩的變化規律,學生應熟記在心,並在多色調寫生的練習中反復實踐。總之,色彩的學習應按照由簡入繁的原則進行。
⑺ 如何提高小學生運用色彩的能力
兒童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開發幼兒智力的一種有效手段。美術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小學階段的學生有明顯的創造性表現,尤其在繪畫創作中,恰恰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那麼,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將兒童的創造力、想像力與畫面效果結合在一起,從而更好地提高美術作品的效果,正是我們教師所執著追求的。
兒童天生就喜歡塗畫,他們那種藝術天性依然還保存的很好,有著極強的想像力,大膽而誇張的表現力。教師必須充分了解低年級兒童的特點,並以此作為進一步發展兒童藝術素質的重要基礎,使找到的美術教學更好的適合兒童的發展。
色彩知識屬於美術基礎知識的范疇,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顏色,只有先認識了色彩,才能運用色彩。色彩中的對比與協調是較專業性的也是較為常用的。
在課的開始部分從紅、黃、藍、橙、紫、綠引入,在游戲中感知色彩。可以設計一個「找朋友」的游戲活動,先讓學生在紙片上塗出自己喜歡的—種顏色,根據紙片上的色彩「找朋友」。如教師提供的紅色,提問:哪些顏色與紅色可以成為「朋友」?把它找出來,貼到紅色周圍。由此學生感知色相接近的顏色組成的協調色畫面。針對沒有被選出的顏色,讓學生說說不配成「朋友的理由,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常見的紅色與綠色、橙色與藍色、黃色與紫色是對比色。(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對比與協調在視覺、心理感知上的區別,為下一步教學做好准備)。
其次,於生活中尋找色彩,引導學生聯想自然界中的事物,帶領學生先在教室內找一找(教室環境布置,學生服裝等方面的色彩搭配),再讓學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中找一找(學習、生活用品等),由學生自己說一說找到的色彩對比與協調。
經過對色彩的認識後,就是讓學生操作了。教師可以設計兩個層次的練習:一是在線稿基礎上的色彩練習,這時可以教學生運用接色的方法進行塗色練習。可以將之前學到的協調色、相近色運用到實際繪畫中。二是自己設計畫稿並用色彩表現,練習由淺入深,給學生更多地獨立思考問題與自我發展的機會,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
總之,學生塗色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師必須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精心設計,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去作好這方面的工作。
⑻ 淺談小學美術課程中的色彩教學有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
自然界的色彩隨著春、夏、秋、冬變化著。如想真正把握住自然的色彩,則必須通過深入地觀察,並花費艱苦的努力來磨煉技藝,而色彩寫生則是促使學生盡快進步和提高的重要手段。
在學畫過程中,由於各人素質不同,基礎不一,其中難免存在著色彩感覺的差異,然而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在長期實踐中刻苦磨練,完全可以改變這種狀況。所以,正確的訓練方法是教與學兩個方面都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
⑼ 色彩教學中有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
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與表現方法至關重要。有些學生埋怨自己的色感不好,實際是觀察方法所致。我們在力圖畫准某塊色彩,便努力的長時間注視某一物體,導致了視覺適應,而產生錯覺,色彩純度會顯著減弱,深色會變亮,淺色會變暗。有試驗證明,眼睛對色彩最新鮮的感覺只保留5-10秒時間,接下來便會自動調節,產生適應現象。所以如想保持新鮮感覺,就需要不停地連續地將各個不同色彩進行對比觀察,避免視覺適應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