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寫小學語文寫作設計教案
水》的作文講評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水》的作文講評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這篇作文來自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六主題單元《水》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延伸,它通過「贊美水」 「親近水」「了解水」「珍惜水」進行開展活動,以《水》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它可以說是過去與未來,現實與幻想,問題與思考等均可涉及。可以講故事,可以抒發情懷,可以發表議論,可以客觀說明,可以展開聯想,發揮想像……
從整個作文教學流程來看,作文講評課應是作文的二次指導課,因為有了學生初次的習作為憑借,二次指導就顯得更具有針對性。針對什麼呢?我認為,應該是針對學生初次習作時難免會出現內容不夠具體,又不懂得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常見病給予指導。這也就是成為我這節作文講評課的教學重點所在。
二、教學理念:
現代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積極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同時又是不斷開放與生成的過程。教師應緊扣學生習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寫作材料的准備過程以及對作文修改過程等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多目標的評價,不斷積累習作的情感,提高習作能力。應師作文是第六主題單元《水》中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習作,進一步促進學生對「水」這一主題的深入了解,使學生更加熱愛水資源,形成自覺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行為習慣。
2、通過作文講評,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以此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讓學生在互動中修改作文,分享經驗,進一步拓展思路,習得修改方法,寫得更具體更通順,從而培養學生勇於交流,樂於欣賞,善於發現,精於提問,勤於修改的良好習作態度和敢想像,說真話,吐真情的習作習慣。
四、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水是大自然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同學們已經通過「贊美水」「親近水」「了解水」「珍惜水」這幾項綜合實踐活動對水已有深入了解,並通過筆寫出你們和水有關的故事,對水的感情,對水的認識和了解,寄託著許多希望與憂患,呼籲人們共同來珍惜水資源。
今天我們將針對這次同學們的習作進行講評,瞧,我為大家推出四大版塊: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斷欣賞、出謀劃策。
(二) 榜上有名
1、 屏幕顯示寫作比較好的同學名單。順便問獲獎的同學為什麼選擇這樣的題材來寫?
2、 師:自然有些同學榜上無名,有些失落,不要緊,下次評講作文可能你的名字就排在第一位,讓我們以掌聲祝賀這些同學。
(三) 佳作欣賞
1、 出示佳作《地球上最後一滴水》,請一名同學朗讀。
2、 鼓勵學生讀後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同學們,你們最欣賞哪一部分?為什麼?
3、 適時板書:注意觀察、展開想像
(四) 片斷欣賞
師:現在我們進行片斷欣賞,有些同學可能整體不是很好,但是有一些地方寫得相當出色。
展示片斷,在音樂聲中朗讀,讀完談感受。板書:真情實感、遣詞造句
(五) 出謀劃策
師:有人曾請教葉聖陶先生「怎樣修改作文?」,葉老說:「再念、再念、再念。」希望每一個同學們記住這一句話「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曹雪芹寫《紅樓夢》改了10年才成為世界名著。賈島《推敲》的故事,王安石《千錘百煉為一綠》都成為美談。做為我們,更應該向這些先人學習這種嚴謹的態度,才能寫出真正的好文章。
1、 選擇一篇較有代表性的習作進行修改。每人一份,邊讀邊修改。
2、 以小組為代表進行修改,填寫《作文點評表格》
3、 全班交流反饋。
(六) 布置作業
1、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請別人幫助修改。
2、認真謄寫在作文本上,列印並上傳到班級博客。
五、教學反思
作文講評是貼近學生習作實際的一次指導。學生是習作講評的主人。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增強訓練意識,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
1、 佳作展示,激發興趣——樂評
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作文教學的良好開端。為了刺激學生的表達慾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推出四大版塊「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斷欣賞」「出謀劃策」。在「片斷欣賞」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同學的好詞佳句,並配上柔和的音樂,創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也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為習作的講評創設良好情境。
2、 精選點評,范評引路——會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為了解決這堂課的重點,讓學生掌握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我先選擇一篇優秀習作,讓學生欣賞、剖析,並指點寫作秘訣。這使得學生在接下來的講評、修改中有個範本。接著我採用知識遷移的的方法,讓學生評析「病」例。有了之前的佳作范評,學生對「病」文的剖析就能胸有成竹。通過剖析典型作文,使學生知道什麼樣的作文是佳作,懂得「佳」在何處,「病」文「病」在哪裡,更認識到平時要注意觀察,展開聯想,真情實感,遣詞造句才能使作文表達更生動具體。這對學生自我評價習作有很大啟發,對學生准確評價自己的習作,恰當修改自己的作文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3、 合作評改,培養能力——會改
只評不改的作文講評課是「紙上談兵」的空洞說教,只有讓學生動手修改習作,學生才會有深切的體會,真正的領悟。葉聖陶先生說,「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麼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於是我給學生創設空間,通過小組合作和集體改文實踐,學生在合作評改中互動交流,互相補充,循序漸進地培養了學生對自己作文進行修改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進而使學生能創造性地獨立修改自己的作文。
小學五年級作文教學[案例]
設計思路:
小學高段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對其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就相應有所提高。不僅能通順流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會分段,有中心。還應學會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結合本班學生在習作中存在的語言平淡,缺乏說服力的問題。設計本課,讓學生學會怎樣利用排比句准確而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怎樣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點。
教學步驟:
片段1:
師:(大屏幕展示一個排比句和一個根據此排比句修改過的陳述句,學生比較。並說一說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句子1:母愛是什麼?母愛是早上出門前一句叮囑「好好學習」;母愛是回家之後一頓香噴噴的飯菜;母愛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帶有陽光味道的衣服;母愛是……
句子2:母親每天早上都要對我們不厭其煩地說「好好學習」,除了上班,還要做家務。媽媽真累啊,我愛我的媽媽!
生1:排比句更順口,更流利。
生2:我讀排比句似乎更能表達我對母親的愛。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強烈。
生3:後面用了一個省略號似乎還沒有說完。而陳述句是平鋪直敘,感情一般。
師:很好,你們能比較出排比句有這么多好處,那為什麼不把它用在我們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課題)
(評論:導入直接入題,既節省時間,讓學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課要學習的內容,而且對一般的陳述句和排比句進行了比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處。)
片段2:
師:仿照下面這個句子,你還能說出更多的句子嗎?(大屏幕展示句子)
希望是春天剛探出頭的小草;希望是春天歸來的燕子;
希望是……
希望是……
希望是……
生1:希望是春天剛展開笑臉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剛紮好辮子的柳樹
生3:希望是春雪覆蓋下努力生長的麥苗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趕快把這個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寫在你的作文本上,並向你的同桌讀一讀吧!
(評論:用學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再加上擬人的修辭手法。學生想像的翅膀被打開了,相應的精妙的句子應運而生。無不另人為他們質朴的童心拍手叫好,學生把自己所說的排比句寫在作文本上,讀著這和兒歌一樣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別有興趣)
片段3:
出示多個課文中的排比句,讓學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點。學生歸納出:
1、 幾個句子句式相同;
2、 必須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構成。
片段4:
師:請補充下列句子,並說說這個排比句還有什麼獨特之處?
句子:難道友誼不是你哭泣時一句輕聲地安慰嗎?
難道友誼?
難道友誼?
難道友誼?
生1:難道友誼不是你心靈的一張創可貼嗎?
生2:難道友誼不是你勞累時的一杯清茶嗎?
生3:難道友誼不是你摔倒時伸出的一隻溫暖的手嗎?
生4:難道友誼不是雨天為你撐起的一把傘嗎?
……
生:這個排比句他的每個句子都是一個反問句。
師:觀察得真仔細啊!我們都知道,反問是一種修辭手法,那誰還能說一說,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問句之外還能用什麼修辭手法呢?
生:比喻,擬人,設問等等。
師:那你能上面這個「排比句+反問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設問句」的句子呢?
學生經過思考討論之後回答:
生:友誼是什麼?友誼是你心靈的一張創可貼;是你勞累時的一杯清茶……
(評論:此過程通過對排比句中另外的修辭手法的觀察,讓學生明白了排比句只是一個架子,在這個框架內可以填充各種各樣的內容。學生在補充句子的同時,通過同學及老師贊許的目光中找到自信的感覺,找到積極發言的快樂。同時也找到了拿捏文字的樂趣。)
片段5:
師: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一個旅遊觀光區,一家三口正高高興興地坐在纜車上觀賞周圍群山的風景。突然纜車繩索斷裂,三個人隨即掉入水潭,說時遲,那時快,爸爸用雙手將女兒舉過頭頂,努力舉出水面。女兒才沒被水淹沒,而她最愛的爸爸媽媽卻永遠地離開了她……(播放音樂FLASH韓紅演唱的《天亮了》)
學生欣賞
師(深情地):事後,小女孩時時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這痛苦中有思念,有愧疚,有傷心。如果,此刻你就在小女孩的身邊,你會怎樣安慰這個小女孩呢?請用上排比句。
學生思考並書寫。
生1:爸爸離開你了嗎?沒有。你就是他生命的延續;媽媽離開你了嗎?沒有。她在天堂看著你要好好活下去;老師離開你了嗎?沒有。他(她)希望你振作起來,好好學習;同學離開你了嗎?沒有。他們都在盼著你回家。
生2:別再難過了!昨天已經過去,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別再難過!
噩夢已經消失,世界依然美好;別再難過!爸媽沒有離開,他們只是去遠行……
(評論:寫作本就是為生活的感悟而寫。它不應該被命令所挾持,被煩悶所壓迫,被平淡所充斥。弄清這個目的,再經由老師精心安排的場景再現,先帶動學生情感。此時,我看到了學生眼中有閃亮的淚花。再鼓勵學生用排比句安慰別人,情已至,話已滿。在此情形下寫出的排比句就會少了干澀,多了感情。少了幼稚,多了成熟。水到渠成!另外也讓學生明白「人情練達即文章」的道理。)
教學反思:
一、 課程資源何其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為課堂所用,在選擇材料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需要性原則、教育性原則、適應性原則、優先性原則。這樣,我們就可以靈活地在生活中選取語文課所需要的材料,而不僅僅停留在語文教科書上。一段音樂,一個故事,甚至一道數學題,一副畫,都是課程資源。
二、 小學階段不一定只遵循寫整篇作文的模式。適當地給學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練習。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於記敘文,還可以讓學生嘗試寫詩歌,填宋詞。形式多樣化的同時,學生的興趣也日漸濃厚。
三、 現代教育更充滿人性美。重視了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育中如果沒有了「人」,就是毀滅的教育。本課中學生精彩而質朴的靈氣是這堂課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四、 因時間關系,本課只能讓學生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語言魅力。還要靠老師在以後的教學中繼續利用課程資源,增加練習機會,以加深學生對排比句的印象。鞏固學生運用排比句的能力
實際重點突出
——小學五年級作文指導課《記一次游覽活動》教例評析
柳江縣百朋中心校 韋先初
〔教例〕
習作內容:參加一次游覽活動,把游覽的過程和看到的景物寫清楚。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有條理地記述一次游覽活動,並能具體形象地描繪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美。
課前准備:要求細心觀察周圍的景物做好觀察記錄。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教師課前談話,激發情趣。
同學們,上周星期五下午,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到我們縣著名的酒壺山春遊。大家腳踏巍巍酒壺山之巔,飽覽了那壯麗的山光水色。今天,我們就用自己的筆把游覽中看到的景物描繪出來,讓讀者看後,能和我們共享春遊水壺山的歡樂。
二、命題立意,理清線索。
1.寫作文要有題目,今天我們要寫的這篇作文怎樣給它命一個題目呢?(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老師擇一板書:《春遊酒壺山》)
2.寫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寫作目的,我們寫這篇作文的目的是要干什麼呢?(在總結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老師板書:贊美祖國大好河山。)
3.寫一篇文章要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在寫《春遊酒壺山》這篇作文時,哪個字可以作貫穿全文的線索呢?(根據學生討論,老師在「游」字下打著重號)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這次到酒壺山春遊的游覽線是什麼?(隨著學生的討論,老師板書:游覽線:鐵路邊——河岸——山腳——山腰—山頂。)
三、圍繞中心,討論選材。
1.教師談話,提出選材中的問題和要求。我們寫過不少參觀游覽記一類的作文,有些同學總是從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臉開始,到游覽結束,晚上睡覺為止,不分大小巨細,主次輕重,點滴不漏,照寫不誤,結果寫出的文章像一筆流水帳。這次作文,我們一定要緊緊圍繞中心選擇材料。下面就來具體討論一下,這次春遊中,我們看到的哪些景物最能表現文章的中心。
2.按照游覽順序,具體討論看到的景物,根據學生討論,老師簡要板書:鐵路邊:賓士的列車,望不到邊的田野。河岸:清澈透明的河水,雄偉的大橋。山腳:如畫的田野,魚塘中歡奔跳躍的紅鱗鯉魚。山腰:盛開的鮮花,具有象徵意義的石像——「酒壺」。山頂:綠樹覆蓋岩洞,山下成群結隊牛馬,如帶的小溪流,一排排新建的樓房。
四、突出重點,研究「靜」「動」。
1.教師談話,指出訓練重點。這次作文除了很好運用過去所學過的寫作知識外,重點練習如何把景物的靜態和動態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使文章更加生動,更加能感動讀者。
2.復習《鳥的天堂》一課的寫法和本組「讀寫例話」中關於靜態和動態描寫的知識。隨著復習討論,教師板書:靜態——形狀、大孝位置、顏色等。動態——活動、變化等。
3.具體討論這次春遊能看到的景物中哪些屬靜態,哪些屬動態,應該如何進行描繪。
五、編擬提綱,開始習作。
1.文章開頭應交待些什麼?(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天氣、心情等)(略寫)
2.文章重點部分可以分幾層寫?(鐵路、河岸、山腳、山腰、山頂五層)(詳寫,但也要分主次)
3.文章可以怎樣結尾?(自然結尾,抒情結尾,議論結尾等)
4.學生編寫提綱起草作文,教師巡迴個別輔導。
〔評析〕
我感到本教案有如下四個特點:
第一,教學思路清晰。
教案設計者根據兒童的認識規律,從「啟發談話」時就注意把游覽的最主要觀察點「腳踏巍巍酒壺山之巔」作了概要提示。在命題階段,更留心「理清線索」,板書出示「游覽路線:鐵路邊——河岸——山腳——山腰—山頂」。到「圍繞中心,討論選材」時,則按照游覽順序,組織學生具體討論看到的景物。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同時根據學生的議論內容,對「鐵路、河岸、山腳、山腰、山頂」各處的景物作簡要的板書。這樣,由於教師的教路明晰,學生在腦海中就能把較雜亂的素材理出了一條比較系統的線索,並使朦朧的印象變得具體化。
第二,教學重點突出。
目前,仍有不少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多流於一般化。往往是寫出題目,指出先寫啥,再寫啥,可以分幾段,有些再板書幾個重點詞語,就讓學生動筆。因而學生寫出的作文往往是平鋪直敘,淡而無味。而本教案設計者結合基礎訓練要求,從本次作文目的出發,明確提出把「具體形象地描寫出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美」作為教學重點。在指導中圍繞這一重點,先讓學生復習《鳥的天堂》一課的寫法,重溫「讀寫例話」中關於靜態和動態描寫的知識,板書出「靜態——形態、大孝位置、顏色;動態——活動、變化」。隨後結合此次作文,集中討論所看到的具體形象,說明哪些屬於靜態,哪些屬於動態,應該如何描繪。這樣「讀寫結合」的指導,學生的作文容易做到敘事具體,重點突出。
第三,緊密聯系實際。
這是本教案的另一特點。首先是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次作文指導是在組織學生剛參觀游覽酒壺山以後進行的。由於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做了必要的回憶、議論,所寫的內容都是學生親眼所見,所以提起筆來就會舊景重視,敘之不荊其次是聯系學生的作文實際。教案密切聯系學生寫「游覽活動」文體時的通病,即以往寫這類文章「總是從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臉開始,到游覽結束,晚上睡覺為止,不分大小巨細,主次輕重,點滴不漏,照寫不誤」。讓學生明白這類游水賬式的寫法,是作文的一大弊病。由於學生對此大都有切身體會的,經教師這么一點,這次作文就不會再重現老毛病了。
第四,指導程序科學。
這篇教案較科學地安排了「寫前指導」的幾個步驟。從教案上看,教師很重視幫助學生審題,並且給學生講清本次作文的要求、內容、范圍和寫作方法,可以達到促使學生開闊活躍思路,提高思維能力之效。啟發談話和組織學生復習有關課文寫法和本組「讀寫例話」的有關知識時,可使學生寫作有所依傍,能夠正確地選材、組材,更好地突出中心。指導學生列寫作提綱,不僅促使學生寫作時做到條理清楚,主次分明,詳細得當,又可使學生養成先列提綱再寫作文的良好習慣。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均重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既要求看和想,又要求說和寫,使各種程度的學生都能動腦、動嘴、動手,這樣的教學設計,符合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
我可以幫助你,你先設置我最佳答案後,我網路Hii教你。
② 語文小學寫作教學策略有哪些
寫作知識的教學策略
(一)從引導學生觀察入手,幫助學生豐富習作的素材 我們在引導學生觀察時,必須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善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小題材。
第二,要堅持把定向觀察與隨機觀察有機地結合起來。 第三,要引導學生將平時觀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進行集中歸類整理,將「源」建「庫」,使零碎的變為系統的,分散的變為集中的,陌生的變為熟悉的。
第四,要引導學生定期進行交流,相互補充,以強化對生活原型的再認識。
(二)從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入手,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開拓寫作的思路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們強調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其目的不僅在於給學生提供成千上萬成功的寫作模式,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一方面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另一方面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呢?
第一,為學生的閱讀提供豐富的源泉。
第二,運用統一的「閱讀卡」。要求學生對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詞佳句,成語格言,及時摘抄,分類整理,並寫上簡要閱讀批註或感想,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三,定向的專題閱讀與自由閱讀相結合。定向專題閱讀,就是要求學生閱讀的書籍 ( 或文章 ) 與語文教材的單元閱讀、單元作文的語體相協調,以提高閱讀和作文的即時效率。自由閱讀就是根據學生各自的興趣選定材料。
(三)抓小練筆積累,減緩作文訓練的坡度
有了生活素材和語言材料的積累還不夠,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光靠一學期7-8篇大作文是遠遠不夠的,作文能力是靠多練練出來的。練的最有效的形式就是小練筆,抓小練筆積累,可以減緩作文訓練的坡度。
(四)拓寬訓練的時空,適當增加作文的訓練量
從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現狀來看,教師給學生的思維時間和創新空間都很有限,為了改變這個現狀,教師必須創造條件,拓寬訓練的時空,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廣闊的智力背景。
當然這些教學策略不是孤立的,一節語文課中應該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已達到教學目標,讓學生真正掌握語文知識,增強實踐能力,提高語文素養,並不斷有所創新。這才是評價學生的真正標准。所以我們教師要不斷進行學習、實踐、反思、總結,進而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名真正的適應課改形式下的新型教師。
③ 我要一些小學寫作的教案
想像作文《春天來了》教學設計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無不是創造思維和創造想像相結合的產物。所謂想像,就是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經過思考,而創造出一種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目前,我們的學生生活環境比較穩定,「學校上課——家中作業——吃飯睡覺」三點一線的生活,單調、枯燥、乏味,學生缺乏想像的空間,甚至於不會想像。而學生寫作文實際上就是一個想像的創造過程,想像力的匱乏是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基於以上的思考,我在小學中年級設計一次想像作文,初步探索通過想像作文開啟學生想像力的方法和途徑。主題是「春天來了」,通過本次訓練力求達到這樣幾個目標:1、引導學生聽音樂,展開想像的翅膀,通過音樂培養學生創造想像的能力;2、激發學生想像力,鼓勵學生把心中的春天美景自由地畫出來;3、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以畫練說、以說促寫,把春天的畫描繪成筆下的話。為了完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我進行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一、音樂與想像
1、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將舒緩、優美的背景音樂與表現出春天大自然中的聲音(溪水、鳥鳴、蟲叫、牛鳴等)合成在一起,再加上教師的語言描述:春天來了,春姑娘奏響了動聽的樂章,閉上眼睛,聽著音樂,你能想像出春天的景象嗎?
在這個設計中,教師向學生提供能讓學生展開豐富想像又富有表現的音樂(呈現給學生的知覺材料),加上教師的激情引導,要求學生根據音樂想像出各種相應的事物(經過學生思考而創造出的新形象)。通過這個教學設計,激活學生想像的興趣,一旦有了這個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創造想像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生想像的靈感頓時被激發出來,記憶中的表象材料躍然眼前,學生頭腦中的春天便會多姿多彩。
2、指導學生匯報自己想像的內容:聽著音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通過這個設計,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想像目標(想像一組與春天有關的內容)回憶剛才聽過的音樂,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表象進行合理的加工。在學生匯報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過去學生大膽的創造想像往往得不到我們的理解,我們常常有意無意地給學生一些條條框框,對學生的一些不符合「規矩」的大膽想像加以糾正,殊不知這種愚蠢的做法往往過早地扼殺了學生的想像。在學生匯報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求異想像,想像與別人不一樣的想法,說與別人不一樣的景象。
二、繪畫與想像
1、學生匯報以後,教師激情引導:同學們,你們的想像力太豐富了,你能把自己想像中的春天用彩筆給畫出來嗎?你想到了什麼就畫什麼。教師還可以隨手在黑板上畫一棵柳樹,一條小河,鼓勵學生以「春天來了」為主題自由地添畫。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指導學生繪畫是發展學生想像力的有效途徑,學生自己去想,自己去畫,想什麼就畫什麼,學生在構思圖畫內容和布局時,必然會進行豐富而活躍的想像,這個心理過程不正是和學生作文時構思、布局、描寫而一一對應起來了嗎?
2、在學生想像繪畫時,教師要適時點撥。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想像繪畫的情況,因學生受一定技能的限制,難以表達想像內容時,教師應適時給予點撥,幫助學生表達自己的想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啟發學生想像繪畫時要有獨創性、新穎性,而不是對現實生活的重復和再現,也不是「依葫蘆畫瓢」。這樣,一幅幅妙趣橫生的畫面便躍然紙上:有笑咪咪的太陽,有吹笛子的小鳥,有打鼓的青蛙,有跳舞的楊柳……
三、說畫與寫話
1、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像畫用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說畫的方法:(1)說說你畫了哪些景物?(2)為什麼要畫這些景物呢?(3)你能按一定的順序說說嗎?(4)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景物?引導學生抓重點、說具體。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把想像畫的靜態美表達出來(如事物的顏色、大小、形狀等),還要引導學生表達出想像畫的動態美(如小鳥在空中飛,春雨在淅淅瀝瀝地下著)。在引導學生說畫時要調動學生的視覺、觸覺、嗅覺等感官,把想像的內容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並且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別出心裁」、「異想天開」,激起學生的童趣,使語言表達更形象、更生動、更感人。
2、鼓勵學生將自己說的內容用語言文字寫出來:同學們,你們的想像真是太豐富了,欣賞了你們的想像畫,聆聽了你們的描述,我彷彿覺得小樹活了,鳥兒飛起來了……畫面動了起來,真是太精彩了,如果你能給想像畫配上一段文字描寫,讓你的畫面也動起來、活起來,該有多好呀!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學生通過聽音樂想像春天的情景,再把想像的情景用彩筆描繪出來,通過教師的引導說話,潛移默化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學生已經有了豐富的感受與積累。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起學生用語言文字表達的慾望,這時學生的想像作文就有了豐富的語言、情感基礎,寫起作文來行筆如雲、一蹴而就。這樣通過想像寫出來的作文,內容生動而又不乏個性,語言流暢而又不乏跳躍,想像新穎而又不乏純真。
通過這次想像作文的教學實踐,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愛因斯坦的「一切創造性勞動都是從創造性想像開始的」這句話的含義,想像的確是一種立足現實而又跨越時空的思維。學生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由聲音想像到事物,由花草樹木想像到鳥獸蟲魚,從一個思路跳躍到另一個思路,從一種意境跳躍到另一種意境,使學生的生活空間得到擴大充盈,使互不相連的事物聚合粘結……從而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表達的積累。在作文教學中,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啟發引導學生想像,想像與作文之間就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想像能力,一方面會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豐富、更充盈、更新穎。
21世紀是開拓人類創造力的世紀,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創造力的人才,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那麼,就讓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點滴中去滲透、去營造、去張揚,讓我們的學生盡快地成長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個性素養的一代創造性人才。
④ 如何設計小學生體驗式作文教學教案
試論小學語文作文的體驗式教學 【摘 要】 《語文新課程標准》關於寫作指版出「寫作要感情真摯, 力求表權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把學 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擺在首位。縱觀小學作文現狀,學生的體驗並 沒有在作文中得以很好體現,情況不容樂觀。極少關注學生的生活 體驗,忽視對學生體驗的激活及情感的引領,整個教學過程缺乏生 機和活力。本文結合體驗式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探 討,力求為語文教學提供一種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體驗式教學 《語文新課程標准》關於寫作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 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把學生的獨特 感受和體驗擺在首位。縱觀小學作文現狀,學生的體驗並沒有在作 文中得以很好體現,情況不容樂觀。極少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
⑤ 小學作文課怎麼講教案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抄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⑥ 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
[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六年級作文指導課)
教學設計理念:
為學生提供材料,在感同身受中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生的獨特感受,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引導學生從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深層次去思考、去表達,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
教學目標預設:
1、引導學生根據材料運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並有機滲透語言訓練,提升表情達意的能力。
2、了解大自然是人類與動物的共同家園,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預設:
一、課前談話,啟動情緒
1、師問:同學們,今年多大了?屬什麼?狗、雞是動物中的兩種,下面考考大家,你能說出多少有關動物的成語或歇後語呢?
2、學生交流成語或歇後語。
3、小結:描寫動物的語言還真多,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今天我們上一節以「人與動物」為話題的作文訓練課。
二、感受動物,激發情感
1、師述:剛才我發現,一說起動物,你們的眼睛就亮了。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動物世界感受一番。有個要求,請用積累的詞語正確地描寫你看到的畫面。
●課件出示一段趣味盎然的動物錄像片。
●畫面定格:各種姿態各異的動物。
2、學生用積累的詞語正確地描寫看到的畫面,老師隨機點撥,適當評價,鼓勵學生說得准確、生動、形象。
3、師述:一個個形象生動的詞透著你們對動物的喜愛,來,拿起你的筆,用一二句話描寫一下你眼中的動物世界。
●學生寫話,老師巡視。
4、學生交流,老師立足動物世界的特點進行簡評。
三、感悟材料,表達情感
1、師述:你們眼中的動物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趣味盎然、令人神往。下面我們再次走進動物世界感受一下。想想哪一個畫面最感動你?
●課件播放一段大象母-子情深的感人錄像。
2、學生交流感受。
3、師述:動物之間的這份愛感動了你們,也感動了老師。還有兩則故事,我想把它推薦給大家,請你認真讀讀,用心感悟,相信你的感悟會越來越深。
●提供文字材料,學生自主閱讀(材料附後)。
4、交流對第一則故事《義鼠救主》的新感受與新發現。
5、師小結:我們發現動物不僅有親情,還有靈性的,它也會知恩圖報。從《海豚領航》的故事中,你又有新的發現嗎?
●學生交流對《海豚領航》的新感受與新發現。
6、師述:由此看來,動物不僅有感情有靈性,還可以幫助人類,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我們有的人是怎樣對待這些可愛又可敬的生命呢?
●課件播放盜獵者殘殺野生〔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⑦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如何教小學生寫作
小學生入門寫作主要有兩大困難:一是「寫什麼」?(選取寫作材料),二是「怎麼寫」?(寫作方法與技巧)。作為入門應先解決第一個問題,然後才能講究寫作技巧,因為前者是基礎,好比河水之源,如果沒有源頭,哪來涓涓細流乃至滔滔長河?三年級是小學生作文的「入門」階段。由於剛剛開始學習寫作文,往往出現這種情況:學生的組詞、造句還講得過去,但作文中的取材僅限於轉抄和編造。這樣發展下去是不妥的。其一,學不會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其二,一旦養成習慣,會使思維懶惰,思路狹窄,材源枯竭,影響其思維品質、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發展。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寫作入門解決材源問題呢?我們提出如下幾點看法: 一、要引導學生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寫作文的學生往往缺少「抓」和「寫」的意識,需要老師或家長的點撥、揭示加指導。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開文藝晚會,布置同學們自帶小紅花,可老師沒教過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長教會了他的女兒做紅花,當這位小學生帶著紅花上學時,同學們求她幫助,她幫同學們做紅花。事後,有的同學表示送她小「禮物」。雖然她喜歡小「禮物」,但是沒要。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指導她把這件事寫成作文《我幫同學做紅花》。由於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她寫成的作文,內容充實,還挺有思想的。 二、給孩子創造積累寫作材料的條件。平時,學生只能天天重復著「家中——路上——學校——路上——家中」的過程,生活的范圍有限,所以學校和家長應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領孩子去公園、野外等見世面,領略和感受積極的、豐富多採的社會和自然生活。但要有益於教育孩子,其中一項便是為寫作文積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長帶他的女兒去野外捉蟈蟈,臨行前布置了寫作要求,讓她注意觀察和記憶。回來後,她寫了作文《捉蟈蟈》,較生動地寫下了捉蟈蟈的過程和動作,很有情趣。 三、給學生講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受生活的地點、環境等條件所限,有許多素材是學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卻是可寫的。這類材料需老師及家長的講述,指導課外閱讀等進行積累。有一位學生家長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來時,給他的孩子帶回來許多「禮物」,如:各種貝殼、小(海)石頭、小紀念品等。女兒最喜歡那串珍珠項鏈,她認為很貴。其實僅幾元錢,使她很驚奇。這位家長抓住時機,向她講了珍珠的人工養殖以及我國海上育珠事業的過去和現在,鼓勵她以此為材寫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禮物》,既訓練了寫作,又進行了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四、要讓學生學會剪輯原有的寫作材料。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學生入門寫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縛他們的自我發揮和想像,而是要讓學生們學會將已有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剪輯、必要的取捨。有一位學生游過秀水公園後,在寫《我愛秀水公園的美麗風光》草稿中提到「在草叢中撿到一隻死去的蜻蜓」,這是真實的,但對文中的「美麗風光」起了削弱作用。老師對此進行了指導,經過修改,學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橋向東望去,湖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葉,交映相輝。葉面上的水珠兒在陽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忽然一隻紅蜻蜓飛來,落在一支卷著的荷葉上,我想起了古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小小的剪輯,使作文增加了藝術性。總之,老師及家長應相互配合,共同創造條件,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觀察生活,獲取並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入門寫作時,感到「材」有源頭滾滾來。 小學生初學寫作的三個放開 小學生初學寫作,就像剛學步的孩子,走得搖搖晃晃,顫顫巍巍,甚至摔跤,但父母總是大膽放手,不斷鼓勵,終於孩子會走了,並且走得穩穩當當。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像父母呵護剛學走路的孩子一樣,學生就都會作文,也都願意寫作文了。但事實上,我們的老師在學生作文剛起步時就設置了很多的障礙,提出很多的要求,結果學生越寫越不會寫,越寫越不願意寫。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對「好作文」定了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恰恰忽視了學生的性情、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智力水平。結果,由於人為地拔高,不斷地限制,作文越教越死,學生越學越怕。 實際上,小學階段,應大膽地「放」,讓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隨意發揮,不拘一格。
⑧ 有哪六種作文教學模式
作文的評價是提高學生習作的重要手段,但在傳統的作文評價中,教師是評價的主導者和權威,學生很少有參與權,學生賞評作文的能力因此也得不到提高,同時由於作文往往變成由老師根據自己的鑒賞水平與判斷力而進行的「一錘定音」式評價,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這樣的評價使作文教學總擺脫不了低效、繁重的包袱。德國的第多斯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喚醒、鼓勵和激勵。」從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意義來看,作文教學的目的並非只是會寫幾篇作文,必須全面關注學生思維的發展、人格的提升和語言技能的運用。因此作文評價,不能只局限於給一個分值並寫上幾句言簡意賅的評語而已,應該是學生能動的、積極參與的過程,是一種開放的、民主的、自主的、和諧的過程,是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共同學習過程。為此,我在教學中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了開放式評價的嘗試:1、自我評價自我評價即學生對自己的作品再認識再分析再修改再評價的過程,它有助於學生及時總結和改進寫作過程中未發現的問題,可以總結經驗,積累知識,在以後的寫作過程中加以改進。在一次命題作文《我的教師》評價中,有一位學生這樣評價自己的作文:我自己又重讀了一遍,感到文章很好,讓我再一次享受了精彩的內容。我寫的是老師就像父母一樣對孩子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愛,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要以此鼓勵自己更加努力。」而另一位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就不一樣了:「我的老師是非常值得我們尊敬的,可我筆下所描述的老師不夠生動,沒有完全表達出我心中的想法,除了字跡清潔整齊,語句(有點)不通順,沒頭沒尾,內容也不夠全面,我對這次作文不太滿意,下次會更加努力,爭取寫好每一篇文章。」雖然這位同學的「自評」條理不夠清晰,但他是用心去研讀過了,認真地總結了,在以後的寫作中進步很大。同樣寫的是《我的老師》,但同學們對自己的評價卻不一樣:有的認為沒有抓住中心,有的認為段落結構不合理,有的認為敘述不夠完整,有的認為不符合邏輯……都對自己的作文作了認真的總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二、學會互相評價
新課標中指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開放式的作文評價應該是「互動式」的。在「互動式」的評價過程中,有助於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於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這樣可以彌補「互評」的不足,使評價的內容更具體,避免了被評價者對「互評」者的偏見,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因此引導學生生生互動的修改也就尤為重要,互動修改以同桌、小組互改或自找夥伴互相評改、合作評改為主要形式。小學生的特點是總喜歡從別人的文章中找到毛病,而且也總能找到不少毛病。修改他人的作文,往往可以從新的角度對文章提出意見,這是修改自己文章做不到的。我要求學生逐漸從以下幾個方面寫出具體的評語:a、格式是否正確。剛開始,讓學生感覺寫作文、批作文都不難,只寫一條關於格式的批語。只要格式正確,便拿出紅筆,寫上批語:格式正確。b、卷面是否整潔。這一條是學生都能看得出來的。一些同學批改別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潔時,下次自己寫作文也注意卷面了。c、錯別字幾個。要將錯字在原文上打上標記,並且寫到批語處,再在後面寫上正確的字。d、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錯誤。特別強調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引號的正確運用。e、有幾處病句。挑出作文中的病句,在下面畫上橫線,最好寫出病在何處。以上幾點都是寫作最基本的要求。經過多次批改實踐,學生不僅准確的記住了寫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對這些要求越來越深刻。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看到別人的作文,這樣容易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引以為戒。有些學生還創造性地在寫得特別精彩的地方畫上一個笑臉,在不好處畫上一個小哭臉,很簡單地寫上一句鼓勵性的評語。互改過程中學生既是「作者」又是「讀者」, 雖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評語,卻道出了同學之間衷肯的建議,在表揚中不失提出自己的直白表達,這又彌補了教師在評價中「以鼓勵為主」而難以啟齒的批評。3、教師評價 教師在前幾項評價之後,對學生的習作進行一次全面細致的批改,包括學生本身作品的質量、學生自評、「互評」和小組評價的評語等。教師在評價中應找准自己的位置,盡量以學生的評價為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評價中要加以引導學生,要充分肯定和相信學生自評、互評和小組的評價,隨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及學生在評價時產生的對立情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大膽鼓勵他們創作,進行合理、公平、公開、公正地點評,培養學生的民主思想。 在班級中建立「佳作賞析」,學生只要自己認為好的文章,就可以在佳作賞析中張貼,接受班級同學的評價,這樣一來,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間,也有了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機會,同時我還引導學生把自己的作文進行整理裝訂,製成自己的個性文集,在班級中進行交流,閱讀文集的同學可在後面寫上自己的閱讀體會,這種方式很受學生歡迎,一段時間下來,學生對文章的評價能力得到了提高,寫作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