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地球科學教案

小學地球科學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12 20:18:49

㈠ 小學科學 地球內部有什麼 教案

【教學目標】
1、 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對地球內部有什麼進行猜測;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並與他人交換意見;能製作簡易的科學模型。
2、 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來研究科學問題。體會科學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義。體驗探究的球的樂趣。
3、知道地球內部有些什麼?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及特點。
【教具准備】 橡皮泥.熟雞蛋.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新課
1 說起地球,我們並不陌生。我們生在地球,長在地球。人類對大自然的一切認識,都是從地球開始的。作為地球的兒女,我們又能了解到地球的哪些方面的知識呢?學生匯報。
2 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
關於地球,你還想研究哪些問題?
生:地球內部有什麼?地球內部的結構特點是什麼?
地球內部到底有什麼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地球內部有什麼》。(板書課題)
二 探究新知
剛才同學們提出了自己想研究的問題,提的很有價值。這節課我們就來依次研究他們,好嗎? 地球內部有什麼?同學們先猜一猜。
生:地球內部有豐富的礦產,如煤和石油等。地球內部有溫泉。地球內部有岩石,還有火山噴發物。地球應該有一個很硬的殼。
師:同學們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測,到底地球內部有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把地球挖開來看一看,對嗎?但直到目前,鑽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這個數目還不到地球半徑的1/500。那科學家們又是怎麼去了解地球內部的呢?
讓我們一起交流一下資料。
(1)學生分組交流收集的地球構造資料(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地球內部構造的資料)。
(2)過渡:查找、搜集大量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但很花時間和精力,如果沒有興趣、信心、恆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
今天**小組的成員就做得非常好!我們要向你們組學習。
(3)討論:通過同學們的資料,我了解了科學家已經想到了鑽孔、地震波等方法來研究地球。將來,假如讓你來研究,你會怎麼做呢?
(4)師生交流。
認識地球內部的結構特點
(1) 說了這么多,那麼到底地球內部的結構和同學們想得一樣不一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師:看完視頻,你知道了什麼?
生: 我知道了地球內部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殼三部分。(板書)我知道了地殼的厚度各處不同:海洋部分薄,陸地部分厚。知道了地殼由岩石組成,地幔、地核由很多成分組成。知道了地核非常熱,大約有4700℃。
(2)老師手裡有個雞蛋,用它來模擬地球,怎樣模擬研究呢?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小組匯報實驗方案。 小組實驗。(師巡視指導) 匯報交流。
(3)剛才的實驗,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雞蛋的蛋殼結構與地球的內部結構很相似。蛋殼相當於地殼,蛋白相當於地幔,蛋黃相當於地核。而且蛋殼、蛋白、蛋黃的厚度不同。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具有這樣的結構?
生:桃子、杏、核桃等。
三 自由活動
1 在科學研究中,對於無法直接觀測的內部的事物,科學家會按照對事物已有的認識建立一個模型,對於我們來說,雖然我們無法親眼看到地球的內部,但根據我們對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來製作一個能「打開的地球」,好不好? 師:為了能具體、形象地看到這個構造,我們今天就要來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數據變成一個地球模型。
2 小組討論交流方法。
3 交流匯報,確定方案(學生分組討論後匯報:用三種顏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的地殼、地幔、地核)分組製作。
4 各組展示後切開相互評價。
四 課後拓展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地球的內部是不斷運動的。那麼,地球內部的運動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呢?請同學們課下繼續研究。

小學四年級科學:地球上有什麼教案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師生玩猜謎語的游戲。
2、提出問題:關於地球,你想知道什麼?
二、猜想假設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整理問題,確定研究目標並揭示課題。
三、制定方案
活動一、我們的周圍有什麼
1、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或圖片或語言文字展示自己家周圍有什麼。
活動二、地球表面有什麼
2、整體感知地球上陸地與海洋的分布情況。
(1)、出示課件:轉動的地球模型。
(2)、引導學生說一說:你從這個地球模型上發現了什麼?
四、展示交流
1、學生匯報交流:藍色的表示海洋,黃褐色的表示陸地;
地球的表面積很大,有5.1億平方千米;
地球上的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
海洋面積大,陸地面積小;
……
2、歸納總結:雖然我們所處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3、交流地球表面陸地形態方面的資料,指導學生認識地形、地貌是多姿多彩的。
(1)、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小組交流搜集到的資料,並填寫記錄卡,教師巡迴指導。 [學生交流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一個遼闊的大草原的背景,讓學生置身於廣闊的大自然中,暢想交流,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遼闊壯美。]
(2)、全班交流地球陸地上各式各樣的地形、地貌--山峰、高原、平原、沙漠、丘陵、盆地等的情況。
①交流珠穆朗瑪峰、張家界的山、華山、泰山、阿爾卑斯山、阿空加瓜山等不同形態山地的圖片與文字。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山的特點。
[使學生知道山的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但形態各異;知道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的最高峰。]
②交流平原的資料,討論平原的特點。
③交流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的圖片與文字。
4、引導學生交流地球上的生物的資料,使學生認識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
A、學生交流搜集的動、植物的圖片及文字。
B、多媒體出示:地球上的各個地方的動、植物的圖片;地球上的動、植物種類繁多,動物約有150多萬種,植物約有30多萬種。
C、討論:看到這些種類繁多的動、植物,你想到了什麼?
D、學生匯報並小結:動、植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人類和動、植物都是地球村的一個村民,我們應該和動、植物和諧相處。
活動三、分類整理資料
1、學生討論怎樣把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
2、討論:我們搜集的關於「地球上有什麼」的資料可以分為哪幾類。
3、每個小組選擇一至兩類內容辦手抄報。(把課前製作的資料卡直接貼在相應的位置。)[直接貼資料卡可以節省時間。]
4、展示與評價。
[將各小組辦好的手抄報按一定的順序張貼在教室一定的位置長期展出,可以充分發揮所搜集資料的作用,還可以給尚未交流的資料提供交流的機會。]
[本環節中,教師創設一種情景,讓學生想到整理資料的方法——分類,進而討論分類的標准和方法,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更強,對地球的認識達到了新的層次。
五、拓展創新
本課圍繞「地球上有什麼」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資料,使學生明確可以從不同的途徑獲取資料。課堂上學生互相交流、整理這些資料,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在探究中主動獲取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在有限的四十分鍾時間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在學習方式上,採取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方式,教師與學生搜集的資料互相補充,從而使學生完整地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組成物質,真正體會到地球的多姿多彩。

㈢ 小學科學教案:《地球以外有生命嗎》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條理清晰地有依據地陳述自己的觀點。
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科學知識
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
了解人類對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增強了解宇宙奧秘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引導學生科學地探究未知事物,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小組合作,共同收集、整理分享資料。
2、引導學生科學地探究未知事物。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有關外星生命的話題,誰來說說外星生命指的什麼?
投影:外星人————指地球以外的具有高級智慧的生物。
二、 提出問題
1、 提問:你認為有外星人嗎?
2、 現場調查,公布調查結果。
投影:認為有外星人的同學占--------%,認為沒有外星人的同學占--------%。
三、 科學辯論
教師引導學生對是否有外星人的問題進行討論。
同學們現在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有外星人,另一種認為沒有外星人。請你們說出你們的觀點以及支持這一觀點的理由。
學生討論、交流。
四、 提供資料
1、 教師向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外星人的資料。
A、來自太空的報告。
B、月球上的外星生物。
C、我的故事:我和外星人握手。
2、 向學生介紹太陽系的有關資料。
課件播放:太陽系的有關資料
3、 向學生介紹銀河系的有關資料。
課件播放:銀河系的有關資料
4、 向學生介紹河外星系的有關資料。
課件播放:河外星系的有關資料
五、 提出假設、科學探究
1、 引導學生在銀河系中假設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
現在我們假設一下:假設每100個恆星中可能存在一個有外星人的恆星系,那麼在銀河系1000億個恆星中,存在外星人的恆星系有多少個呢?
學生計算、小組討論、交流。
(再以1/1000的可能性假設;以1/1億的可能性假設、以1/100億的可能性假設、以1/1000億的可能性假設。)
六、 介紹科學家的觀點
觀點1:認為有外星人。
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有外星人,他們已經行動起來向其它星球發送了地球的名片,尋找外星人。
課件播放:人類向太空發射探測器的情況
觀點2:認為沒有外星人。
另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沒有外星人,他們認為所謂外星人其實是人們由於心理或生理因素造成的錯覺或幻覺,可能是飛機、氣球,也可能是雲塊、球狀閃電等物體。
七、 共同小結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麼?
今天我們在這里共同探討有關外星生命的話題,對於是否有外星生命這個問題,大家持什麼樣的觀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根據自己的觀點去收集整理資料,並能用收集到的資料去論證自己的觀點;重要的是能夠對所收集的各種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理性的懷疑;重要的是能夠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做出科學合理的假設,並形成自己的推論……

㈣ 大班科學教案地球怎麼哭了

因為太熱了,難受

㈤ 小班科學拯救地球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尖利的物品如果使用不當會傷害身體。

2、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物品。

3、學習正確使用剪刀、筷、筆等物品。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難點:

知道尖利的東西使用不當會傷害自己。

㈥ 小學科學教案:《土壤中有什麼》教學實錄

教材分析 土壤覆蓋在地球岩石圈的表面。土壤的形成是岩石的風化和生物作用的結果。整塊的岩石風化成碎石,碎石繼續變化就會變成越來越小的顆粒,當腐爛的植物和動物與岩石碎屑混在一起時,混合物就被稱為土壤。在土壤中我們很容易找到岩石變化留下的痕跡以及動植物的殘體。 土壤對於學生來說司空見慣,但是他們可能從來沒有考慮過土壤從哪裡來,更不會想到它來源於岩石。本課活動緊接著上一課的內容,重點指導學生觀察分析土壤的成分。一方面是尋找土壤來源於岩石風化和生物作用的證據,另一方面是認識土壤對生命的意義。 岩石和土壤是組成地表的重要物質,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是各種外力對岩石和土壤作用的結果,其中侵蝕和沉積作用的主要對象是土壤和岩石。尋找土壤成分的沉積實驗不僅有助於學生了解土壤里有什麼,而且使學生對沉積現象和分層沉積有一定的認識,為下面幾課的學習做些鋪墊。 本課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尋找土壤的成分」;第二部分是「土壤和生命」。 學情分析 學生對土壤並不陌生但是沒有系統地認識,要學生正確說出土壤成分,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研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岩石最終變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動植物的活體和殘替,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3.水流動時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物質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後沉積。 4.土壤和生物的生存、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②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③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 難點: 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岩石最終變成土壤。

㈦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地球上有什麼》教案

地球上有什麼》教案
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版包含有一個或多個權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閱讀全文

與小學地球科學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