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教好小學五年級語文
一、弄清目標,全面清楚地貫徹目標。
目標,是一堂課必不可少的。缺乏目標的課堂,等於是浪費時間,浪費課堂時間,更是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俗話說:「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於謀財害命。」這說法我看來一點都不為過,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因此,每堂課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只有這樣,我們的40分鍾才有具體的教學方向,而方向則是我們前行的重要指引。但光有方向還不行,必須弄清捷徑。也就是說一堂課在制定出具體目標的基礎上,仍需全面清楚地貫徹目標。在課前要充分考慮到目標的難易程度並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及知識結構現狀,擬定出一套更好的可行的方案。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做到了向40分鍾要質量,才不浪費我們的教學努力。有教師常說不管如何教學生也無法接受,但我們回頭看看自己為實現教學目標所選擇和構思的教學方案,它們具體有多大的可行性,是否充分考慮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方式。
總之,面對一堂課,我們不能沒有目標,也不能不完成目標。當問題出現時,多在自己身上找找所在。時刻提醒自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二、做好教學引導,豐富課堂內容。
新課程理念強調:「把課堂還給學生。」這也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那麼,我們如何扮演好一位引導者的角色呢?這就成了每位教師都要,也是必須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真正找准自己的位置。一堂精彩的課,需要教師正確把握好其中的每一個細節,不斷地讓課堂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游戲、故事、笑話、無限拓展知識面都是我們豐富課堂內容的重要手段,以此激起學生關注課堂內容的濃厚興趣。讓我們的教學目的在學生不經意間達成。但不管是何種手段,都需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因為我們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有自己熟悉的環境和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用途就在自己身邊。
三、增強親和力,消除學生的畏懼之心。
一位極具親和力的教師,在提升學生成績上往往會輕松許多,因為學生喜歡和這樣的老師交往、交流,並特別關注這位老師的課堂,無形間便使得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得以聚集,思維變得自主、活躍。這也就要求我們和學生打成一片,放下老師的尊榮,與學生平等溝通,讓學生自願與你溝通,消除學生對老師的畏懼之心,但在增強親和力的同時,也需正確把握好度,也就是能松能緊,讓學生願意主動交流又會合理選擇交流的方式方法,這無形中也給學生的交際、品德表現上了一堂精彩的課。
四、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發散思維的培養。
學習正如修建,基礎關繫到高度。因此,在教學中首先必須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字音、字形、字義是我們需要解決,也是必須解決的。我對基礎知識的教學一貫堅持多練、多鞏固,使優生用熟,後進生會用的原則。我曾經激勵學生去讀背過《新華字典》,當然這種方法也有不可取的一面,但這對優生來說,最起碼可以讓他們在完成書本內容的前提下去拓展知識面,奠定更加扎實的學習基礎。在注重積累的同時,我們還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死記硬背是提高成績的好辦法,但不是提升能力的好途徑。只有當學生具有了極強的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時候,我們的教學內容才能得以拓展延伸,學生才能適時利用所學以解決新的問題。
『貳』 如何提高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質量
一、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現狀
1.主要優勢。五年級學生「識字與寫字」的能力相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已經算是較強的,特別是對漢字字形的掌握最為扎實。此外,學生對文本中信息的獲取、對文本關鍵語句進行的解釋、利用文本信息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強,語言材料的積累也比較豐富;在習作中,多數學生能比較恰當地運用語言進行表達。90%以上的學生對語文學習有積極的態度,對學習有較強的自信心,有較好的學習習慣。
2.問題分析。學生「積累與閱讀」的能力相對較弱,特別是對文本整體感知和作出評價的能力不夠強。此外,學生對所學漢字字義的理解能力較弱;習作中還存在內容比較空泛的問題。有的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不夠恰當,過多地採用「老師問學生答」的方式進行教學,缺乏多種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有的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時提出的問題思維價值不高;有的教師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關注不夠。這些都是影響語文教學質量的因素。
二、提高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對策
1.轉變學生心態。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而精彩的一面,但有時卻不易被發現。如若用你的愛去發掘這份精彩,它才能拂去塵埃發出鑽石般的光芒;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嶄新的世界,用你的心去愛他們,細心探索他們豐富而脆弱的內心,你會欣喜地發現他們每個人身上哪怕是稍縱即逝的閃光點也是如此絢爛。這是教師用真情培育學生的艱辛過程,也是教育藝術的最高境界,更是當代教師的必備素質。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應該做個「多心」人。
2.培養學習習慣。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下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之大。作為擔負「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人,如何讓學生養成一系列的良好習慣呢?小學生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和適應時期,學習成為他們的主要活動,這給學生的心理與行為都帶來了重要影響。而小學生學習行為又同其他行為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它不僅對學習的本身,而且對道德品質以及心理和諧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把學生的學習習慣分為一般學習習慣和特殊學習習慣。學生的一般學習習慣包括:上課習慣、作業習慣、預習和復習習慣以及文具的整理習慣和使用習慣等。特殊學習習慣主要指語文學科的學習習慣。就拿書寫習慣來說,這是學生的一項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
3.激發學習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它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小學年齡段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游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並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舞蹈、游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當我們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時,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重視思維教育。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要提出問題,首先必須發現問題,如果發現不了問題,又怎能提問?教師提出的問題未必符合學生的實際,很可能是學生不需要提出的問題,而要學生要提出的問題老師卻未提出。更為不利的是,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機會被「剝奪」了,課後又很難得到補償。這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養成「簡單地接受或被動地工作」的習慣。如果相反,這就能使學生在以後的各環節中保持學習熱情,形成良性循環。讓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就是從教學的基本環節入手,盡可能徹底地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著意培養他們獨立尋求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叄』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如何才能 教好
語文教學經驗淺談
語文,顧名思義,即語言文字,是我們生存和成長的重要前提,同時也是學生學好所有學科的基礎。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產生重大影響。只有當學生能正確使用語言文字時,才能進一步將各學科知識淺化並融會貫通。因此,全體語文教師所肩負的就不再單單是傳授語文知識那麼簡單了,更多的是為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請廣大語文教師在認清重大使命的同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給孩子提供一個成材的廣闊平台。在此,我結合自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感受談談以下幾點淺拙的看法。
一、弄清目標,全面清楚地貫徹目標。
目標,是一堂課必不可少的。缺乏目標的課堂,等於是浪費時間,浪費課堂時間,更是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俗話說:「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於謀財害命。」這說法我看來一點都不為過,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因此,每堂課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只有這樣,我們的40分鍾才有具體的教學方向,而方向則是我們前行的重要指引。但光有方向還不行,必須弄清捷徑。也就是說一堂課在制定出具體目標的基礎上,仍需全面清楚地貫徹目標。在課前要充分考慮到目標的難易程度並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及知識結構現狀,擬定出一套更好的可行的方案。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做到了向40分鍾要質量,才不浪費我們的教學努力。有教師常說不管如何教學生也無法接受,但我們回頭看看自己為實現教學目標所選擇和構思的教學方案,它們具體有多大的可行性,是否充分考慮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方式。
總之,面對一堂課,我們不能沒有目標,也不能不完成目標。當問題出現時,多在自己身上找找所在。時刻提醒自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二、做好教學引導,豐富課堂內容。
新課程理念強調:「把課堂還給學生。」這也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那麼,我們如何扮演好一位引導者的角色呢?這就成了每位教師都要,也是必須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真正找准自己的位置。一堂精彩的課,需要教師正確把握好其中的每一個細節,不斷地讓課堂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游戲、故事、笑話、無限拓展知識面都是我們豐富課堂內容的重要手段,以此激起學生關注課堂內容的濃厚興趣。讓我們的教學目的在學生不經意間達成。但不管是何種手段,都需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因為我們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有自己熟悉的環境和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用途就在自己身邊。
三、增強親和力,消除學生的畏懼之心。
一位極具親和力的教師,在提升學生成績上往往會輕松許多,因為學生喜歡和這樣的老師交往、交流,並特別關注這位老師的課堂,無形間便使得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得以聚集,思維變得自主、活躍。這也就要求我們和學生打成一片,放下老師的尊榮,與學生平等溝通,讓學生自願與你溝通,消除學生對老師的畏懼之心,但在增強親和力的同時,也需正確把握好度,也就是能松能緊,讓學生願意主動交流又會合理選擇交流的方式方法,這無形中也給學生的交際、品德表現上了一堂精彩的課。
四、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發散思維的培養。
學習正如修建,基礎關繫到高度。因此,在教學中首先必須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字音、字形、字義是我們需要解決,也是必須解決的。我對基礎知識的教學一貫堅持多練、多鞏固,使優生用熟,後進生會用的原則。我曾經激勵學生去讀背過《新華字典》,當然這種方法也有不可取的一面,但這對優生來說,最起碼可以讓他們在完成書本內容的前提下去拓展知識面,奠定更加扎實的學習基礎。在注重積累的同時,我們還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死記硬背是提高成績的好辦法,但不是提升能力的好途徑。只有當學生具有了極強的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時候,我們的教學內容才能得以拓展延伸,學生才能適時利用所學以解決新的問題。
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如何更好地教育好學生,如何讓我們的教學卓有成效,是我們必須關注、研討的重大課題。今天,值此教學研討之機,我就教學所得作了以上幾點不成體系的總結,這並非傳授,只是提出供大家探討,以求全體教師共同提高,更是對我自身的剖析。總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育水平一定能綻放光彩。
『肆』 如何提高五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
1.轉變學生心態。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而精彩的一面,但有時卻不易被發現。如若用你的愛去發掘這份精彩,它才能拂去塵埃發出鑽石般的光芒;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嶄新的世界,用你的心去愛他們,細心探索他們豐富而脆弱的內心,你會欣喜地發現他們每個人身上哪怕是稍縱即逝的閃光點也是如此絢爛。這是教師用真情培育學生的艱辛過程,也是教育藝術的最高境界,更是當代教師的必備素質。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應該做個「多心」人。
2.培養學習習慣。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下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之大。作為擔負「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人,如何讓學生養成一系列的良好習慣呢?小學生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和適應時期,學習成為他們的主要活動,這給學生的心理與行為都帶來了重要影響。而小學生學習行為又同其他行為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它不僅對學習的本身,而且對道德品質以及心理和諧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把學生的學習習慣分為一般學習習慣和特殊學習習慣。學生的一般學習習慣包括:上課習慣、作業習慣、預習和復習習慣以及文具的整理習慣和使用習慣等。特殊學習習慣主要指語文學科的學習習慣。就拿書寫習慣來說,這是學生的一項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
3.激發學習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它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小學年齡段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游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並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舞蹈、游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
『伍』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大綱要求是什麼黃金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調整,原第8條)
3.能藉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調整)
4.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課文的基本說明方法。
6.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7.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8.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刪原第6條: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原11條,現8條)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常見應用文。(刪:學寫讀書筆記)
4.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調整:不提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原7條,現5條)
(四)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
6.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陸』 五年級語文使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
1.講授法:講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對重要的理論知識的教學採用講授的教學方法,直接、快速、精煉的讓學生掌握,為學生在實踐中能更游刃有餘的應用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2.案例教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對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審理和討論,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這種教學方法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加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3.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是將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安置在一個模擬的、特定的情景場合之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學生的演練,在模擬提煉、愉悅寬松的場景中達到教學目標,既鍛煉了學生的臨場應變、實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躍了教學氣氛,提高了教學的感染力。這種教學方法在本課程的教學中經常應用,因現場教學模式要受到客觀條件的一些制約,因此,提高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採用此種情景教學法。
4.討論法:在本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多處採用討論法,學生通過討論,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展開學習,讓所有的人都能參與到明確的集體任務中,強調集體性任務,強調教師放權給學生。合作學習的關鍵在於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負責,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通過開展課堂討論,培養思維表達能力,讓學生多多參與,親自動手、親自操作、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5. 體驗學習教學法:「體驗學習」意味著學生親自參與知識的建構,親歷過程並在過程中體驗知識和體驗情感。它的基本思想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過程並不是一個「教師傳授—學生聆聽」的傳遞活動,學生獲取知識的真實情況是學生在親自「研究」、「思索」、「想像」中領悟知識,學生在「探究知識」中形成個人化的理解。
『柒』 如何當好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師!~~
1小學時很討厭那些上課不找邊的,老拖堂的。記得印象里有個老師下課絕不拖堂,一打鈴就合上書,即使沒有完成任務也不佔用學生的時間。我們最崇拜她的是,下節課她依然能接著上節課的內容。這便是一個時間感很強的表現,漸漸的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
2對待小學生不可以太嚴也不可以太松。我小時候非常怕一位老師,她特別的嚴,甚至用尺子打。那時我一上他的課就緊張,根本聽不好。不過如果太松,一定管不下來。建議一定要笑臉相迎,但如果某個學生做錯了就要狠狠的罵他。
3對待作業一定要有技巧。我就特別喜歡得到老師不同等級的評價。比如按列次畫星,打分。這樣激勵我努力做好。如果有差生不完成作業就讓他們的家長每天簽字。
4我特別喜歡現在的語文老師,她普通話超標准,而且得了許多優質課全國獎。我們特別喜歡聽她的聲音,自然喜歡她的課了。而且她上課幽默,對我們親切。不過很注重原則問題,如果觸犯底線還是會被罵的很慘的。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優勢,可以適當增添笑話緩和氣氛啊等等
這些是我作為一個學生的建議,你也可以向學校的老教師討論一下,做做功課。老師對學的影響非常大哦!祝你好運
『捌』 怎樣才能提高五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
一、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現狀
1.主要優勢。五年級學生「識字與寫字」的能力相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已經算是較強的,特別是對漢字字形的掌握最為扎實。此外,學生對文本中信息的獲取、對文本關鍵語句進行的解釋、利用文本信息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強,語言材料的積累也比較豐富;在習作中,多數學生能比較恰當地運用語言進行表達。90%以上的學生對語文學習有積極的態度,對學習有較強的自信心,有較好的學習習慣。
2.問題分析。學生「積累與閱讀」的能力相對較弱,特別是對文本整體感知和作出評價的能力不夠強。此外,學生對所學漢字字義的理解能力較弱;習作中還存在內容比較空泛的問題。有的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不夠恰當,過多地採用「老師問學生答」的方式進行教學,缺乏多種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有的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時提出的問題思維價值不高;有的教師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關注不夠。這些都是影響語文教學質量的因素。
二、提高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對策
1.轉變學生心態。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而精彩的一面,但有時卻不易被發現。如若用你的愛去發掘這份精彩,它才能拂去塵埃發出鑽石般的光芒;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嶄新的世界,用你的心去愛他們,細心探索他們豐富而脆弱的內心,你會欣喜地發現他們每個人身上哪怕是稍縱即逝的閃光點也是如此絢爛。這是教師用真情培育學生的艱辛過程,也是教育藝術的最高境界,更是當代教師的必備素質。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應該做個「多心」人。
2.培養學習習慣。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下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之大。作為擔負「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人,如何讓學生養成一系列的良好習慣呢?小學生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和適應時期,學習成為他們的主要活動,這給學生的心理與行為都帶來了重要影響。而小學生學習行為又同其他行為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它不僅對學習的本身,而且對道德品質以及心理和諧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把學生的學習習慣分為一般學習習慣和特殊學習習慣。學生的一般學習習慣包括:上課習慣、作業習慣、預習和復習習慣以及文具的整理習慣和使用習慣等。特殊學習習慣主要指語文學科的學習習慣。就拿書寫習慣來說,這是學生的一項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
3.激發學習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它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小學年齡段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游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並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舞蹈、游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當我們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時,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重視思維教育。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要提出問題,首先必須發現問題,如果發現不了問題,又怎能提問?教師提出的問題未必符合學生的實際,很可能是學生不需要提出的問題,而要學生要提出的問題老師卻未提出。更為不利的是,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機會被「剝奪」了,課後又很難得到補償。這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養成「簡單地接受或被動地工作」的習慣。如果相反,這就能使學生在以後的各環節中保持學習熱情,形成良性循環。讓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就是從教學的基本環節入手,盡可能徹底地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著意培養他們獨立尋求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5.集體討論解決問題。組織學生一起討論,集思廣益,共同尋求提出問題的答案。學生提出的問題,還是讓學生自己來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