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欣賞敦煌壁畫
專家揭開敦煌壁畫顏料之謎
敦煌壁畫為何能保持千年不脫色?顏料從何處來?用什麼工藝、礦物製成?多年來眾說紛紜。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員王進玉通過對敦煌壁畫所使用的三十多種顏料進行科學分析後近日提出,中國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具備了很高的顏料發明製作技能和化學工藝技術,敦煌壁畫顏料主要來自進口寶石、天然礦石和人工製造的化合物。
敦煌石窟不僅是世界上著名的藝術寶庫,還是一座豐富多彩的顏料標本博物館。它保存了北朝至元代等十餘個朝代千百年間的大量彩繪藝術顏料樣品,是研究中國乃至世界古代顏料化學發展史的重要資料。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員王進玉採用科學方法,將現代儀器分析結果與古代文獻記載結合起來,以敦煌壁畫常見的紅、黃、綠、藍、白、黑、褐等三十多種顏色為樣品進行科學分析後提出上述觀點。
據新華社今日報道,王進玉說,藉助敦煌石窟的不同年代研究壁畫顏料,不僅可以證實中國是最早將青金石、銅綠、密陀僧、絳礬、雲母粉作為顏料應用於繪畫中的國家之一,而且表明中國古代的化學工藝技術和顏料制備技能在當時居世界領先水平。
敦煌壁畫的藝術特點
敦煌石窟藝術是我國的國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它的規模之大、歷時之長、內容之豐富、技術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舉世罕見的。
由於它產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國際通道——絲綢之路中段的關鍵地區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質。這個地區曾經居住過烏孫、月氏、匈奴等民族,漢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後,在境內設立了陽關和玉門關,為中西使者、商賈、僧侶東來西去必經之地,因而敦煌自古便是「華戎所交」的都會,也是一個多種文化交融的地區,石窟藝術傳自印度,途經中亞、西域,從內容到形式,必然具有多種因素和風格的特點。但所有特色都包融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藝術體系之中而呈現出新的風彩。下面略述十大特色。
(一)石窟建築的中國特色
佛教石窟始興自印度,輾轉傳到西域。每傳一地形制都有所變化,原來印度的毗訶羅(僧房)和支提(塔廟)都出現了新形式。傳到敦煌,則離印度更遠。敦煌最早的禪窟,其窄小的甬道與印度的廊柱大殿不能相比;兩側僅容一人結跏趺坐的小禪室,亦與印度起居室式大禪房相異,並完全模仿了庫車蘇巴什的禪窟形制,而且規模更小。北魏的中心柱窟與廊柱佛塔式大廳更不一樣,它是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隧道窟在西域克孜爾逐漸演化而成的,北魏晚期發展成為中國多層樓閣式塔,繞塔觀像的作用與支提略同,但後室有平綦頂、前廳是人字形、硬山頂,南北壁有漢式闕形龕。早期的石窟形制上便已增添了中國木結構建築的特色。隋唐以後的倒斗頂殿堂,正壁開龕,頂懸華蓋(藻井),有的窟中設佛壇,前有踏步,後有背屏,四面圍欄,佛壇四面畫壺門及伎樂、動物裝飾,四壁畫聯屏。佛窟在世俗化過程中進一步模仿宮殿形式,中國特色更為濃厚。
(二)從印度飛天到中國飛仙
世界各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飛神形象,希臘有安琪兒——臂長翅膀的兒童或少女;中國有羽人,臂長羽毛,奔騰於空,世稱飛仙;印度有頭頂圓光、身托雲彩的飛天,也有雙翼天使。敦煌飛天來自印度。當其進入龜茲石窟後變為圓臉、秀眼、身體短壯、姿態笨拙的形象,加上印度裸俗、波斯大巾、不乘雲彩,形成了西域特殊風格。進入敦煌後,遂漸與羽人相結合,五世紀末轉化為飛仙,條豐臉型、長眉細眼、頭頂圓髻、上身半裸、肩披大巾、頭無圓光、風姿瀟灑、雲氣流動,這就是敦煌式中國飛天。隋代帝王寵愛飛天,暗造機關令木製飛天上下飛舞為帝王卷簾啟戶,天上的仙人下降凡間。〔(1)A〕因而隋代飛天發展到了頂峰,千姿百態,成群結隊,形成了自由自在的飛天群。特別是天宮,閣中的伎樂天也騰空而起,化為繞窟一周的伎樂飛天。
唐代飛天,不長翅膀,不依託雲彩,就靠一條長巾,展卷飛舞,便輕盈飄渺地翱翔太空。正象我國詩人李白詠飛仙詩所說:「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2)A〕這就是中國飛仙(即飛天)典型的藝術形象。
(三)菩薩的女性化
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在印度石窟中人體比例、姿態動作、面部表情都比較寫實而又合於理想;在男女性別上,特徵分明,聖眾中男女生理特徵非常明顯。男者面相豐圓、唇有胡須、肩寬腰壯、強健有力;女者臉圓、眼尖、眉長、唇厚、豐乳、細腰、大臀、跣足,有的男根女陰都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來。
龜茲石窟繼承了這一傳統,但裸體像已大為減少。進入高昌地區,菩薩聖眾性別大多不明,佛陀身後的天龍八部也多為同一形象,沒有男女長幼之分,裸體形象已不存在。敦煌早期洞窟多半如此。一方面符合佛經的說法:佛國世界的聖眾「非男非女」,同時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認為赤身裸體有傷風化,不文明不道德,故有意不表現男女生理特徵。隋代以後,明顯地出現了女性菩薩,面相豐潤而嫵媚,唇上雖然有綠須,胸前亦無乳房,但溫靜嫻雅、姿態婀娜。故唐初高僧道宣說,造菩薩象:「宋齊間皆唇厚鼻隆目長頤豐,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來,筆工皆端嚴柔弱似伎女之貌,故今人誇宮娃如菩薩也。」〔(3)A〕畫家趙公佑形容菩薩像「妍柔姣好,奇衣寶眼,一如婦人」〔(4)A〕,感嘆失掉了造菩薩像的目的。敦煌畫師與中原一樣,為了「取悅於眾目」,菩薩像也女性化,世俗化了。
(四)供養人畫像是中國特有的肖像畫
在印度佛教石窟藝術中,還沒有發現有紀年題記的供養人畫像。在西域的龜茲石窟中出現了為數不多的供養人畫像行列,但少有題銘。敦煌則不然,在最早的一組十六國晚期洞窟里便出現有供養人畫像群或通壁畫像行列,並有榜題,這與儒家的祖先崇拜有關。漢代已有為祖先畫像之風,佛教功德主畫像便與此結合成為最初的施主列像。西魏已形成一家一族的畫像,唐代則發展為家廟,如貞觀十六年的220窟,題名「翟家窟」,從道公翟思遠到九世孫五代翟奉達「檢家譜」〔(5)A〕共連續了280多年,翟奉達又畫了他一家三代之像,十幾代人一脈相承,豈非家廟?
五代98窟為曹議金功德窟,共畫供養人169身,從曹氏家族內親張議潮、索勛、外戚女婿於闐國王李聖天、回鶻公主等,還有節度使衙門大小官員及曹氏姻親、曹氏家族祖宗三代、兒女、子婿等,按輩份依次排列,而且有一批等身大像,超身巨像,比佛、菩薩畫更為顯赫,而且依次排列繞窟一周,畫像場面宏偉,似乎不是在供佛,而是供人,供奉曹氏家族,充分表現了佛教石窟中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特點。
(五)大乘經變的王國
大乘教在中國普遍流行,並形成了許多宗派。因而如《法華經》、《華嚴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彌勒經》等大乘主要經典都有經變。這里的經變是指一部經繪一幅畫,本生故事,則一個故事一幅畫,也可叫經變,但一幅大型經變卻包含許多故事。這種經變,在佛教國家隋唐以前的佛教遺址中尚未發現過,中亞也沒有,這是中國畫師以佛經為依據獨創的。據現存的畫跡來看,北魏晚期在麥積山石窟里已出現巨型中國式西方凈土變和維摩變。從敦煌說,一般晚於中原,始於隋,盛於唐,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的《西方凈土變》、《東方葯師變》、《彌勒變》、《維摩變》、《報恩經變》、《密嚴經變》……等二十幾種,計1102幅,如加上本生故事,約有1350幅,堪稱當今世界大乘經變之王國。特別是吐蕃時期以後,集各宗各派經變系於一窟,同時並存,各展風彩。這些經變是抽象佛經的具像化,在具像化過程中又出現了中國式樓台亭閣、金碧輝煌的皇家宮苑和色調幽遠的自然景色,在經變的藝術境界中,還蘊含著多層次的意境:宗教境界、政治境界、倫理道德境界等,充分體現了釋、道、儒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的中國特色。
(六)敦煌壁畫是一座音樂舞蹈寶庫
敦煌壁畫中反映的舞與樂是聯在一起的整體,舞是樂之形,樂是舞之聲,它融合了各民族和各國舞樂的因素,它的多元性是很明顯的。主要可分為三類:中原漢民族的舞樂,如清商樂、燕樂等;西域兄弟民族的舞樂,如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等;外國舞樂,如天竺樂及中亞波斯等國的舞樂。在河西走廊主要流行以龜茲樂與中原舞樂結合的《西涼樂》,其中包括敦煌樂。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和佛教藝術在敦煌的發展,天竺樂在西域和敦煌舞樂中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敦煌壁畫中的舞樂,分為兩大類:即仙樂與俗樂。所謂仙樂即以佛國世界天人形象出現的舞樂,如早期洞窟里繞窟一周的天宮伎樂;唐代金碧輝煌的極樂世界裡的大型舞樂場面,如220窟的胡旋舞、胡騰舞,217窟的柘技舞等。俗舞是現實生活中的樂舞,如張議潮出行圖中的營伎;宋國夫人圖中的清商伎和百戲;嫁娶圖中的六公舞等。仙樂中天人、菩薩的手式和姿態,都蘊含著印度舞蹈的流風余韻。但這一切都納入唐代吸收融合、不斷創新的民族精神中,形成了中國舞樂的龐大體系和優秀傳統。
(七)敦煌石窟藝術與信仰思想
敦煌石窟藝術直接接受了西域佛教藝術的內容、技法和風格,主要頌揚佛陀生平事跡和前生善行,宣傳累世修行積累功德,因而薩王子飼虎、屍毗王割肉喂鷹、月光王施頭千遍、須堵提割肉奉親等悲劇性題材大為流行,宣揚舍己為眾生的犧牲精神,最後才能成佛。
隋唐時代,全國統一,政治經濟大發展,大乘經變一時蔚然興起,《彌勒凈土變》、《東方葯師凈土變》、《阿彌陀凈土變》、《法華經變》等一反早期悲慘氣氛,而呈現出樓台亭閣、金碧輝煌、歌舞昇平的歡樂景象。當世死後即能成佛、念佛七日即可往生凈土的思想代潛了漫長的累世修行才能成佛的舊觀念,善男信女對佛的信仰思想發生了變化。大體有三種:一、超度亡靈。希望先亡父母、三世父母、七世父母神遊凈土永離三途;二、為活著的人祝願。如「現在居謄位太安吉」、「見在老母合家子孫,無諸災降」、「府主大王曹公保安」等。三、願成佛者多籠統祝願。「願亡者神生凈土」、「法界眾生,同登正覺」、「一切眾生,一時成佛」,特別是對現存者的祝願。法華經普門品,觀音經變及千手千眼觀音變中,大量表現了口念觀音名號,立刻解脫現實苦難的畫面,而不是死後成佛。因而極樂世界圖往往是人們作為對佛陀的供養,以求得解脫現實苦難的目的,進入極樂世界,成佛的希望是有的,但三等九級的等級制是很嚴格的,得之不易。
千年佛教信仰思想的變化,是受到儒家入世思想和現實思想影響的,是儒、佛思想結合的產物。
(八)中印壁畫技法上的交流
敦煌壁畫表現技法有兩個來源:一是中國傳統的壁畫技法,敦煌漢晉墓畫便是基礎;一是西域傳來的表現技法。壁畫製作方法大體相同,造型、線描、構圖、賦彩、傳神等表現技法,各具民族特色,這里不多談,主要談談完全不同的兩種立體感表現法。
從西域傳來的天竺凹凸法,即以明暗暈染表現主體感。這種方法從阿旃陀傳到敦煌,已經有許多變化,但以肉紅色塗肉體,以赭紅暈染眼眶、鼻翼和面部四周,使明暗分明,最後以白粉塗鼻樑和眼球,表現高明部分。年久色變,肌肉變為灰黑,而白鼻樑,小字臉更為突出,這種暈染法在敦煌石窟流行了250多年。
中國傳統的色暈法,方法簡單,與印度凹凸相反,只在面部兩頰及上眼瞼渲染一團紅色,既表現紅潤色澤,又有一定的立體感。這種方法起自戰國,西漢已很成熟。五世紀末進入敦煌壁畫,與西域明暗法並存近百年,至六世紀末的隋代,才融合中西為一體,以色暈為主,又有明暗渲染,至七世紀初的唐代才形成嶄新的中國立體感表現法。
(九)釋道儒三家思想大融合
敦煌藝術的開始時期,主要表現佛陀說法、釋迦生平事跡——佛傳故事、佛陀前生舍己救眾生的善行——本生故事、佛陀渡化眾生的事跡——因緣故事、還有靜坐參禪的千佛。主要表現修持六度以成佛道的悲劇性靜穆境界。
北魏晚期,壁畫中出現了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方士、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羽人、烏獲等道家神仙的形象,出現了雲氣天花流動旋轉,出現了動的境界,還出現了傳自南朝的「秀骨清像」的菩薩以及身著大袍、腳登高頭履的士大夫形象,這正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與道家神仙思想相結合的反映。
隋唐以後,出現了許多偽經,實際上是中國人自撰的佛經,《報父母恩重經》是根據《孝經》杜撰的。唐代洞窟里有此經變,中部為佛陀與聖眾,四周描寫十月懷胎、分娩成長、長大成人、忤逆、不孝等情節。這不是宣傳佛教,而是宣揚儒家孝道思想。在許多凈土變的深層境界中,多蘊含著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和政治境界。
南北朝時一位學者說得好:「釋迦生中國,立教如周孔;周孔生西方,立教如釋迦。」一語揭示了文化交流中的規律。
(十)中西石窟藝術交流的交匯點
公元前三世紀中,阿育王弘宣佛教,佛教藝術自印度興起。公元一世紀時,希臘式佛教藝術出現於犍陀羅,並向各國傳播。二世紀時從阿富汗傳入新疆於闐,在南路的民豐漢墓中發現有漢代希臘式菩薩像和中國的龍圖案,諾羌的寺院遺址中發現有須大本生故事畫,與此同時在以龜茲為中心的北路,克孜爾石窟里出現了巴米揚石窟一派藝術,當它與龜茲風土人情相結合後,就形成了龜茲特有的菱格故事畫。但龜茲藝術中仍然包含著印度藝術成分、阿富汗特色和波斯影響,而更重要的是漢畫因素,因而形成了多元型的西域風格。
高昌自晉以來一直是漢人政權,漢文化根深蒂固,西方傳來的裸體藝術受到儒家思想的抵制,裸體人物、菩薩的性別特徵被沖淡了,佛陀和聖眾多變成了無性天人。繪畫形式與中原漢畫有更多關系,因而真正中西藝術交流的第一站是在這里。
傳入敦煌後,一開始就賦予了更多的漢文化因素,如闕形龕、人字形窟頂、組畫形式、筆意豪放等,但基本上仍然保持西域風格。北魏時期,人物形象漢化,連環畫形式發展,雖然在風格上仍然保持著印度、波斯成分,但由於中原佛教藝術,特別是南朝藝術的西傳,從題材內容、人物造型、線描、賦彩、立體暈染到意境創造,都出現了明顯的中原風格,把敦煌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進程推向高潮。同時形成了西域風格、中原風格交匯敦煌、同時並存的新局面。太和以後,中原風格的畫幅還隨著宋雲、惠生傳入西域,反饋於中亞和印度。事實證明敦煌石窟是中印、中西文化交流的交匯點
『貳』 敦煌壁畫102窟-·反彈琵琶·此畫的時代背景,時代意義內容是
反彈琵琶是敦煌藝術中最優美的舞姿。它勁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諧,反彈琵琶實際上是又奏樂又跳舞,把高超的彈奏技藝絕妙的舞蹈本領優雅迷人地集中在這個舞位的肩上。我們很難知道,當初是否真的有個善歌善舞且才華非凡的朗姬作為模特,還是畫工們離奇的的想像和傑出的創造。不管怎樣,反彈琵琶都是大唐文化一個永恆的符號。
反彈琵琶圖
此圖見於莫高窟112窟的《伎樂圖》,為該窟《西方凈土變》的一部分。寫伎樂天伴隨著仙樂翩翩起舞,舉足旋身,使出了「反彈琵琶」絕技時的霎那間動勢。表現伎樂天神態悠閑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著上身翩翩翻飛,天衣裙裾如游龍驚鳳,搖曳生姿,項飾臂釧則在飛動中叮當作響,別饒清韻。突然,她一舉足一頓地,一個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彈琵琶」的絕技--於是,整個天國為之驚羨不已,時間也不再流逝。人物造型豐腴飽滿,線描寫實明快、流暢飛動,一氣呵成,天衣飄颶,有「吳帶當風」的韻致,體現了唐代佛教繪畫民族化的特色。敷彩以石綠、赭黃、鉛白為主,使整個畫面顯得更加典雅、嫵媚,令人賞心悅目。這幅「反彈琵琶」無論是從反映生活的角度,還是從繪畫技法的角度,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引人注目的,是敦煌壁畫中的代表傑作。
詞語:反彈琵琶。來自敦煌壁畫中的一種舞姿造型。喻指突破常規的思維和行為;從反面看問題,與常規事物對著干。
富麗多彩的圖畫世界:洞窟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個富麗多彩的圖畫世界。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樓台亭閣,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使這些神秘的洞里出現了一派「滿壁風動,天雲飄忽」的佛國風光。有的洞窟則使我們看到人們打獵、織布、建造房屋等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的人世間的畫。歷史上張騫出使西域的情景,絲綢之路上絡繹不絕的商旅,唐河西節度使張儀潮浩浩盪盪出行的隊列,也出現在那些五彩繽紛的壁畫中。
東西方藝術的結晶
如果把莫高窟所有的壁畫連接起來,長達50華里。在這樣一個長和的畫廊里,從十六國經隋唐到宋元,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流派,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有的富麗華艷,絢爛多彩。在藝術上,這些壁畫不僅體現了中國的民族風格,而且吸取了印度、希臘、伊朗等國古代藝術之長,堪稱是東、西方藝術的結晶。有不少藝術家來到郭煌,為這座藝術寶庫所吸引,寧願放棄城市中優越的生活條件,在這個偏僻的沙漠小鎮上住下,臨摹壁畫,向古代的藝術家學習,過著艱苦的生活,一呆就是幾年,甚至大半輩子。
最美的形象:飛天和反彈琵琶
在這些壁畫中,公認「飛天」是最美的形象。這凌空起舞的「飛天」,早就出現在各種畫冊上,甚至被很多商品用為商標,其優美的形象,已為廣大群眾所熟悉,還有一個反彈琵琶的伎樂天的形象,隨著大型舞劇《絲路花雨》的演出,也為廣大群眾所喜愛。有人專門研究了壁畫中對於人物的手的造型和表情刻畫。在美術界歷來有「畫人難畫手」之說,而敦煌壁畫中的手,其動作,千變萬化,體現了人物的感情。在手的造型和表情刻畫方面,可以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那個僅樂天的手的動作就是極好的例子。莫高窟里的彩塑,軀體肌肉骨胳之准確,使你深信古代藝術家是很熟悉人體解剖的,藝術造詣之高,令人嘆服。每一個洞窟中的畫和彩塑,在布局和色調上,渾然一體,十分協調。
『叄』 敦煌壁畫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內容豐富,技藝精湛。五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大體可分為下列幾類:
一、佛像畫。作為宗教藝術來說,它是壁畫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
各種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釋迦、多寶佛、賢劫千佛等;
各種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等;
天龍八部------天王、龍王、夜叉、飛天、阿修羅、迦樓羅(金翅鳥王)、緊那羅(樂天)、大蟒神等等。
這些佛像大都畫在說法圖中。僅莫高窟壁畫中的說法圖就有933幅,各種神態各異的佛像12208身。
二、經變畫 利用繪畫、文學等藝術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現深奧的佛教經典稱之為"經變"。用繪畫的手法表現經典內容者叫"變相",即經變畫;用文字、講唱手法表現者叫"變文"。
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現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話題材。西魏249窟頂部,除中心畫蓮花藻井外,東西兩面畫阿修羅與摩尼珠,南北兩面畫東王公、西王母駕龍車、鳳車出行。車上重蓋高懸,車後旌旗飄揚,前有持節揚幡的方士開路,後有人首龍身的開明神獸隨行。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分布各壁。飛廉振翅而風動,雷公揮臂轉連鼓,霹電以鐵鑽砸石閃光,雨師噴霧而致雨。
四、供養人畫像 供養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資建造石窟的人。他們為了表示虔誠信佛,留名後世,在開窟造像時,在窟內畫上自己和家族、親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這些肖像,稱之為供養人畫像。
五、裝飾圖案畫 豐富多彩的裝飾圖案畫主要是用於石窟建築裝飾,也有桌圍、冠服和器物裝飾等。裝飾花紋隨時代而異,千變萬化,具有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豐富的想像力。圖案畫主要有藻井圖案、椽間圖案、邊飾圖案等。
六、故事畫 為了廣泛吸引群眾,大力宣傳佛經佛法,必須把抽象、深奧的佛教經典史跡用通俗的簡潔的、形象的形式灌輸給群眾,感召他們,使之篤信朝拜。於是,在洞窟內繪制了大量的故事畫,讓群眾在看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畫內容豐富,情節動人,生活氣息濃郁,具有誘人的魅力。
1.佛傳故事 主要宣揚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其中許多是古印度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佛教徒經過若干世紀的加工修飾,附會在釋迦身上。一般畫「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場面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傳故事 作橫卷式六條並列,用順序式結構繪制,共87個畫面,描繪了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出家之間的全部情節。這樣的長篇巨制連環畫,在我國佛教故事畫中是罕見的。
2.本生故事畫 是指描繪釋迦牟尼生前的各種善行,宣傳「因果報應」「苦修行善」的生動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畫中廣泛流行的題材,如「薩捶那捨身飼虎」、「屍毗王割肉救鴿」、「九色鹿捨己救人」、「須閣提割肉奉親」等。雖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仍保持著神話、童話、民間故事的本色。
3.因緣故事畫 這是佛門弟子、善男信女和釋迦牟尼度化眾生的故事。與本生故事的區別是:本生只講釋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緣則講佛門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畫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強盜成佛」、「沙彌守戒自殺」、「善友太子入海取寶」等。故事內容離奇,情節曲折,頗有戲劇性。
4、佛教史跡故事畫 是指根據史籍記載畫成的故事,包括佛教聖跡、感應故事、高僧事跡、瑞像圖、戒律畫等。包含著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資料。這類畫多繪於洞窟龕內四披、甬道頂部和角落處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繪於正面牆壁,如第323窟的「張騫出使西域圖」、「佛圖澄」和第72窟的「劉薩訶」等。
5、比喻故事畫 這是釋迦牟尼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給佛門弟子、善男信女講解佛教教義所列舉的故事。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東南亞地區的寓言、童話,被佛教徒收集記錄在佛經里,保存至今。敦煌壁畫中的比喻故事有「象護與金象」,「金毛獅子」等。
七、山水畫 敦煌壁畫中的山水畫遍布石窟,內容豐富,形式多種多樣。大多與經變畫、故事畫融為一體,起陪襯作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參照現實景物加上高超的想像力,描繪出「極樂世界」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美麗自然風光;有的是以山水為主體的獨立畫幅,如第61窟的,「五台山圖」。
壁畫內容除以上七類外,還有建築畫、器物畫、花鳥畫、動物畫等。敦煌壁畫的藝術價值彌足珍貴,在結構布局、人物造型、線描勾勒、賦彩設色等方面系統地反映了各個時期的藝術風格及其傳承演變、中西藝術交流融匯的歷史面貌。
上述七類壁畫,除裝飾圖案而外,一般有情節的壁畫,特別是經變畫和故事畫,都反映了大量的現實社會生活,如:統治階級的出行、宴會、審訊、游獵、剃度、禮佛等;勞動人民的農耕、狩獵、捕魚、制陶、冶鐵、屠宰、炊事、營建、行乞等;還有嫁娶、上學、練武、歌舞百戲、商旅往來、少數民族、外國使者等等各種社會活動。因此,敦煌石窟,不僅是藝術,也是歷史。
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另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系、神與人的關系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但是,任何藝術都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都有它的民族傳統;因而它們的形式多出於共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風格
壁畫之謎
是誰繪成了堪稱世界藝術瑰寶的敦煌壁畫?研究人員一直期 待從莫高窟北區找到關於壁畫作者的千古謎底,他們認為,莫高 窟北區的243個洞窟是敦煌畫師的住所。而最近來自北區洞窟 的考古報告表明,這些洞窟是僧人居住修行或印製佛經的地方, 這使關於壁畫作者的千古之謎更加撲朔迷離。
敦煌莫高窟有735個洞窟,其中近500窟繪著巨幅壁畫 ,總面積達45000多平方米,繪畫時間長逾千年,被譽為世 界最大的畫廊。敦煌研究院研究員馬德說,根據對壁畫題記和敦 煌文獻的研究,大約只有公元10世紀左右的壁畫畫工有零星資料 ,而在4世紀到9世紀的壁畫中,找不到關於作者的任何資料。 他說,浩繁的敦煌文獻和大量壁畫題記中,有關壁畫作者的題記 和文獻記載,總共只有40多條,有名有姓的壁畫作者僅有平咄 子等12人。 在開鑿於元代的第3窟南北兩壁,畫著極其精美的千手千眼 觀音像。這兩幅千手千眼觀音像以線寫形,以色顯容,用遒勁有 力的線條勾勒人物輪廓,輪廓內再淡施暈染,有些不施色彩卻見 肌膚,人們公認這是敦煌壁畫的極品。壁畫的落款為"甘州史小 玉筆",專家認為史小玉應是今甘肅張掖人,史小玉很可能是藝 名而非真名,至於其生平更無從考證。
無法確定絕大部分敦煌壁畫作者的另一個困難是,宋代以前 的畫師們一般沒有落款。在壁畫的所有題記中,也很難見到有關 畫師的記載。
研究人員認為,敦煌畫師的來源主要有4種:首先是來自西 域的民間畫師,這是因為敦煌壁畫的早期作品風格和新疆同期的 很多佛教石窟壁畫風格非常接近;第二是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吏獲 罪流放敦煌時攜帶的私人畫師;第三是高薪聘請的中原繪畫高手 ;第四是來自五代時期官辦敦煌畫院的畫師。
在敦煌文獻中,所有的畫師都被稱為畫匠或畫工,可見畫師 們主要來自民間,社會地位並不高,他們創作壁畫時很可能就住 在陰暗潮濕的洞窟里。壁畫中大量的田間勞動場景,活生生地再 現了當時的經濟狀態和科技水平;唐代壁畫中的嬰兒車等生活用 具,更是為神秘的佛教壁畫增添了世俗社會色彩,給今天的參觀 者提供了極為珍貴的中國千年民間風俗畫卷。也許,正因為畫師 們熟知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才使他們巧妙地把佛國的空靈與人 間的真實融為一體。
敦煌畫師們繪成了精美絕倫的壁畫,而關於他們的記載又幾 乎是空白,所以,他們的生平總能激起現代藝術家的無窮想像。 從《絲路花雨》到《大夢敦煌》,兩部關於敦煌的著名舞劇,講 述的都是平民畫師歷經磨難、獻身敦煌藝術的悲壯故事。
也許敦煌壁畫畫工之謎永遠無法解開,但輝煌的壁畫已經為 這些無名藝術家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赫赫聲名。
參考資料:http://www.hmdzxx.com/tsg/yn/nhuang/ibh.htm
『肆』 敦煌壁畫的色彩特點
敦煌壁畫各個窟的時代都是不同的,所以風格也不是很一致。
較早之十六國和北魏各窟壁畫(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強烈外露、動態明顯誇張的人物造型,以勁細線條勾勒並注重暈染的表現方法,以及用赭紅色加散花圖案裝飾襯底的形式,都明顯帶有域外或新疆的繪畫風格。
西魏(249窟、285窟等)在吸收傳統形式並把更多的生活情節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畫創造中。通常這個時期的壁畫為白粉鋪底,以遒勁瀟灑的線描和明快的賦色進行繪制。整體上,看來傳統畫風在敦煌佛教藝術中已得到進一步發展。
北周(290、428、299等窟)通常為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連環畫,皆以白壁為底,用流暢的線描勾勒,造型簡賅生動,色彩清淡雅麗,雖有的肌膚略作立體暈染,尚存西域繪畫遺風,但整體而言,從形象到藝術風格已是漢族傳統繪畫面貌了。
『伍』 小學語文s版《敦煌壁畫》的作者是誰
是誰繪成了堪稱世界藝術瑰寶的敦煌壁畫?研究人員一直期 待從莫高窟北區找到關於壁畫作者的千古謎底,他們認為,莫高 窟北區的243個洞窟是敦煌畫師的住所。而最近來自北區洞窟 的考古報告表明,這些洞窟是僧人居住修行或印製佛經的地方, 這使關於壁畫作者的千古之謎更加撲朔迷離。 敦煌莫高窟有735個洞窟,其中近500窟繪著巨幅壁畫 ,總面積達45000多平方米,繪畫時間長逾千年,被譽為世 界最大的畫廊。敦煌研究院研究員馬德說,根據對壁畫題記和敦 煌文獻的研究,大約只有公元10世紀左右的壁畫畫工有零星資料 ,而在4世紀到9世紀的壁畫中,找不到關於作者的任何資料。 他說,浩繁的敦煌文獻和大量壁畫題記中,有關壁畫作者的題記 和文獻記載,總共只有40多條,有名有姓的壁畫作者僅有平咄 子等12人。 在開鑿於元代的第3窟南北兩壁,畫著極其精美的千手千眼 觀音像。這兩幅千手千眼觀音像以線寫形,以色顯容,用遒勁有 力的線條勾勒人物輪廓,輪廓內再淡施暈染,有些不施色彩卻見 肌膚,人們公認這是敦煌壁畫的極品。壁畫的落款為"甘州史小 玉筆",專家認為史小玉應是今甘肅張掖人,史小玉很可能是藝 名而非真名,至於其生平更無從考證。 無法確定絕大部分敦煌壁畫作者的另一個困難是,宋代以前 的畫師們一般沒有落款。在壁畫的所有題記中,也很難見到有關 畫師的記載。 研究人員認為,敦煌畫師的來源主要有4種:首先是來自西 域的民間畫師,這是因為敦煌壁畫的早期作品風格和新疆同期的 很多佛教石窟壁畫風格非常接近;第二是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吏獲 罪流放敦煌時攜帶的私人畫師;第三是高薪聘請的中原繪畫高手 ;第四是來自五代時期官辦敦煌畫院的畫師。 在敦煌文獻中,所有的畫師都被稱為畫匠或畫工,可見畫師 們主要來自民間,社會地位並不高,他們創作壁畫時很可能就住 在陰暗潮濕的洞窟里。壁畫中大量的田間勞動場景,活生生地再 現了當時的經濟狀態和科技水平;唐代壁畫中的嬰兒車等生活用 具,更是為神秘的佛教壁畫增添了世俗社會色彩,給今天的參觀 者提供了極為珍貴的中國千年民間風俗畫卷。也許,正因為畫師 們熟知勞動人民的真實生活,才使他們巧妙地把佛國的空靈與人 間的真實融為一體。 敦煌畫師們繪成了精美絕倫的壁畫,而關於他們的記載又幾 乎是空白,所以,他們的生平總能激起現代藝術家的無窮想像。 從《絲路花雨》到《大夢敦煌》,兩部關於敦煌的著名舞劇,講 述的都是平民畫師歷經磨難、獻身敦煌藝術的悲壯故事。 也許敦煌壁畫畫工之謎永遠無法解開,但輝煌的壁畫已經為 這些無名藝術家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赫赫聲名
採納哦
『陸』 敦煌壁畫的壁畫題材是怎樣的
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現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話題材。西魏249窟頂部,除中心畫蓮花藻井外,東西兩面持節揚幡的方士開路,後有人首龍身的開明神獸隨行。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分布各壁。飛廉振翅而風動,雷公揮臂轉連鼓,霹電以鐵鑽砸石閃光,雨師噴霧而致雨。
敦煌壁畫中有神靈形象(佛、菩薩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畫中的人物之分.這兩類形象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質。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像和誇張成分較多。
從衣冠服飾上說,俗人多為中原漢裝,神靈則多保持異國衣冠;暈染法也不一樣,畫俗人多採用中原暈染法,神靈則多為西域凹凸法。所有這些又都隨著時代的不同而不斷變化。
(6)小學美術敦煌壁畫教案擴展閱讀
敦煌壁畫有多少是個謎
壁畫是敦煌學的重要內容,敦煌的石窟中大多數都有壁畫。據最新統計,敦煌石窟中有壁畫的多達五百七十個,壁畫面積五萬多平方米,是一座博大精美的民族壁畫宮殿,也是一條綿延一千六百年的歷史畫廊,被譽為"牆壁上的美術館"。
敦煌壁畫從公元四世紀至本世紀初每個時期都有,跨越了整整一千六百多年,壁畫的 內容極其豐富,有佛教尊像畫、經變畫、佛教故事畫、供養人畫像、裝飾圖案等,而壁畫 反映的內容就更加豐富了,不僅有宗教活動、宮廷生活,還有普通人的生產、生活各方面的情況。敦煌壁畫是專家學者們研究中古時代中國和中亞地區社會各方面的生動有形的畫 卷和珍貴資料。
但是,專家學者們早就發現一個現象:許多早期的壁畫上都復蓋著晚期的壁畫,壁畫 一層蓋一層,多的達到四五層之多。這些被覆蓋的壁畫由於與外界隔絕,壁畫保存得都比 較完好。現在一般說的敦煌壁畫面積是指石窟牆壁最外面一層的總數,並不包括被壓在裡面的壁畫,因此敦煌寶庫中到底有多少壁畫,壁畫面積有多大,這仍是一個謎。
『柒』 小學課文《敦煌壁畫》怎樣分段
《敦煌壁畫》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作者按照總起引入-具體分析-概括總結的思路行文,可分為四個部分來理解。
一、(第一自然段)描寫敦煌壁畫的地址。
二、(2-5自然段)敦煌壁畫的特點。第2自然段講敦煌壁畫的規模宏大,風格各異。(第3、4自然段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種類繁多。第5自然段講敦煌壁畫的巧奪天工,技藝精湛。
三、(第6自然段)敦煌壁畫的畫師。先講近代畫家臨摹壁畫,傳承敦煌藝術。再講古代畫師創造壁畫,表現出令人欽佩的精神和意志。
四、(第7自然段)敦煌壁畫的的價值。三幅插圖中,一幅是敦煌石窟的外觀遠景圖一幅是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圖,一幅是敦煌壁畫中的九色鹿故事圖。
(7)小學美術敦煌壁畫教案擴展閱讀
敦煌壁畫講述南北朝時期是佛教在中國古代傳播發展的一個高峰。根據現代學者統計,南朝有佛寺一千二百至三干聽,北朝有三萬所,隋朝有四千所。
唐朝肓四萬所,在敦煌莫高窟現存的四百九十二個洞窟中。北軻以前的有三十九個,而北瑰時期就有二十個,佔二分之一強:人們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北輯特別是北魏佛軟和佛教美術發展盛況的一斑。
古代歷史事實表明在社會動盪,多數人的現實人生目標無法實現。生活昔遞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及其以後的相當長時間內,往往是宗教的迅速發展時期。如果再加上統治者的提倡、參與,那麼宗教的社會影響就會急劃增強。
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階段就是這樣的時期。敦煌莫高窟中的北涼、北魏壁戤就是這樣的時期的宗教美術作品。
如果說在通常情況下,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裹。宗教壁畫的基本題材主題、繪畫技法風格、景觀、佛像及其服師造型,一般下會出現重大明顯的發展變化。
在敦煌莫高窟北涼、北魏壁畫中卻實現了這種變化。比如,基本髓材主題由側重宣揚忍辱、苦修、無原則地施捨和自我犧牲。
轉向注重表現說法、極樂凈土;繪畫技法風格從質朴、粗擴轉向精細、華麗,景觀、佛像及其服飾造型由印度類型轉向中圃類型。
總之這些壁畫從內容到形式發展變化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這些發展變化為人們進一步認識宗較美術,乃至整個美術發展歷史的規障提供了難得的史料。因而增加了這部壁畫集獨特的藝術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