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語文面試教案兩小兒辯日教案

小學語文面試教案兩小兒辯日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9 01:49:41

『壹』 兩小兒辯日教案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斗: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第二個對。
忽略地球公轉,只考慮自轉,從太陽中心點到地球表面上的一個固定點來說,肯定是早上距離長、中午距離短。只不過這點距離的變化並不足以導致中午熱早上涼,中午熱早上涼是太陽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兩小兒辯日"中講的那個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辯斗,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兩小兒對於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著寫兩小兒憑借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後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中表現了兩小兒的天真可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是使學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語言特點,同時認識到知識無窮,學無止境。

字、詞古今含義不同是學習本文的難點。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去"為"距離"之意,與現代常用義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現代漢語中很少出現,諸如此類的字詞要讓學生理解

『貳』 <<新編兩小兒辯日>>教案設計

一日,我路過一地,見兩個兒童正在爭論,平時最愛表現的我,這時更加沉不住氣了,三步並做兩步,沖到他們面前就問:「你們在爭論什麼?需要我幫忙嗎?」
「你來得正好,幫我們評評理,到底是早晨太陽離我們近,還是中午太陽離我們近。」一兒童奈不住性子說。
「你們怎麼看?」我反問道。
一兒童搶先一步說:「我認為是早晨太陽離我們近,你看,早晨太陽大得像個車蓋,而中午的太陽卻只有盤盂般大小,難道不是遠處東西小,近外東西大嗎?」
我一聽,有道理,便附和著點點頭。另一兒童一看,急了,立刻反駁道:「不對,不對,依我看,是中午的太陽離我們近,早晨,天氣涼爽,而中午卻十分炎熱。難道不是熱的東西離人近,涼的東西離人遠嗎?
我一聽,覺得也有道理,便也點點頭。
「你說說,我們誰說得對?」兩個兒童不約而同地說。
聽到這句話,我心想,決不能在他們面前出醜,便風似的跑回家,又是翻書又是查電腦,真是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查到資料後,又風似的跑回來,學著大人的模樣,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說得都不對,太陽在一天內與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早晨的太陽和較小的物體在一起,使我們產生錯覺,才會看起來很大,而中午太陽和一望無際的天空在一起,所以看起來很小。早晨太陽是斜射大地,而中午是直射大地,直射比斜射的熱量要高,所以,中午比早上要熱。另外,晚上,熱氣會退掉,所以,早上也沒有那麼熱。你們明白了嗎?
「明白了,明白了,大哥哥,你好棒呀!」一兒童拍手叫道。哇!第一次受到別人誇獎的感覺可真不錯。上學時,一定要在同學們面前炫耀一番……

『叄』 兩小兒辯日 備課

一、談話導入
1.你們知道孔子嗎?(簡單介紹孔子。)
2.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說要謙虛實在,不能不懂裝懂。孔子又說過看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也就是說,從這個人所作所為去判斷一個人,是否言行一致。那麼孔子是不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呢?剛好,《列子》中有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
3.板書課題,解釋課題。他們到底在辯論什麼呢?
二、讀通課文
1.試讀,將讀不準的字畫出來。
2.指名分小節讀,集體糾正讀錯的字音,讀破的語句。
3.學生齊讀。
三、精讀課文
1.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思考他們在辯論什麼問題。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藉助注釋自由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地方,然後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練習朗讀課文。
3.組織交流。結合學生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點撥。
4.背誦課文,復述故事。
四、研讀課文
1.為什麼這兩個小兒會有相反的看法呢?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回答。
2.假如你是「孔子」,當然你是掌握了現代科學知識的「孔子」,你會對這兩個小孩說些什麼呢?現在我們就來練習表演《新兩小兒辯日》。
3.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四人小組合作練習創造性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4.組織交流,一小組表演,其他同學做評委,結合學生的評議,教師可提出自己做孔子和學生合作表演,在表演中相機點撥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基本理念的指導下,精心組織學習活動,關注過程,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式的學習平台,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因此,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特別是小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從而豐富語文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設計特色】樂讀趣學自主感悟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引課激疑
在上課之前老師迫切想了解一個問題:咱們班是女生聰明還是男生聰明……(板書:辯)
大家辯論的非常激烈,老師發現我國的漢字非常有趣,大家看這個「辯」字,中間是個什麼部首,兩邊像是什麼?是誰聰明,事實勝於雄辯咱們在下面學習課文時一見高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一篇有關辯論的故事,看到這個「辯」字你想知道些什麼問題?
(由「辯」這一中心詞入手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定向研法
看老師寫課題。從課題中你已經知道了些什麼?
那麼,你認為這節課我們還應該做幾件事?(引導學生來定向:朗讀背誦譯文)
這幾件事如何去完成?
三、自學釋疑
1、范讀
好,讓我們先來把課文試著讀上兩遍,看一看能讀懂些什麼。(生讀)感覺如何,有什麼收獲?
讀不通順就是收獲,因為你已經感覺到了文言文和現代文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生談)想聽老師讀讀嗎?好,老師讀時請你認真聽聽是怎樣停頓的,你認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筆畫一畫。(師范讀)聽懂些什麼嗎?
(必要的范讀和領讀放在學生「悱」「憤」狀態下進行,效果會更好。)
2、領讀試讀
來,先跟著老師讀一遍(出示有停頓提示的原文領讀)。
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幾遍,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搖頭晃腦地讀,前俯後仰地讀,都行,開始吧。(生自由讀,這里要給足時間。)
3、討論讀法→練讀→評讀
讀,已經通順了,我們先來看看課前提出的問題懂了嗎?(鼓勵生暢所欲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學收獲真不小,看來多讀確實是個好辦法。
(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4、合作譯文
文章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把原文翻譯一下嗎?大膽地告訴老師譯文中有什麼困難?
(剛才大家糾出了一群小壞蛋,這是我們譯文中的攔路虎,害怕嗎?好,下面我們就封殺攔路虎!)老師已把文章和註解搬到了屏幕上(課件)。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誰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試著嘀咕嘀咕,自己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可以和同桌商量解決。
男讀女譯→女讀男譯→師讀生譯
(一遍遍不同形式地翻譯,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四、合作匯報
好,老師還有一個難題,(發表)生看看難不難,但老師的要求可有點難,請注意看要求(課件):
四人一小組合作填寫,共同匯報。但四個人必須用四種方式填寫表格:1 用一個字填寫;2用現代語言填寫;3用原文填寫;4 口頭敘述。
日始出時日中時
人物觀點理由觀點理由
小兒甲
小兒乙
(小組合作一表四填,一舉多得,既有讀文譯文的檢測,又有概括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還是合作創新的體現。)
五、誦讀表演
師生分角色→分組分角色
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女生扮「一小兒」,男生扮「另一小兒」,老師讀旁白,咱們看看哪「一小兒」讀得好。男女生不分上下,我們再分級分角色比賽比賽。
(此環節是朗讀的基礎,重點指導語氣)
讀得不錯,下面請兩位同學上台來演一演,其它同學呢,任務就更重了——做導演。既然是導演,就要認真看演員表演得怎麼樣,並及時給予指導。好,老師演孔子(孔子本身就是老師嗎),下面我再代表《兩小兒辯日》電視劇劇組在你們中間招聘兩名優秀演員和一名解說員,有意者速來報名。(指名並徵求分工完畢)
第一次排練我們先用現代話演,這叫《新兩小兒辯日》,其它同學別忘了你是導演。當演員語言、動作等表演不到位時你可以隨時叫停,給予指導。注意,排練開始!
如果用古文來演效果肯定會更好,怎麼樣,先小組試一試。
(表演時揭示寫作特點與順序,為學生背誦做鋪墊。)
現在,誰能把這篇課文背一背呢?不要急著說自己不行,先試著嘀咕一遍,試試再說嗎。
好,誰敢站起來跟老師一起背一遍。
(使朗讀表演相輔相成,理解背誦相得益彰。)
如果你是孔子,你會如何回答?(到底一日內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有無變化?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有何辦法?誰能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對兩種現象做出科學解釋,或者用老師這兒的「太陽」(籃球)和「地球」(乒乓球)來做以解釋。
六、自評自結
學了這篇文言文,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其中孔子是一位什麼人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使學生從故事和人物身上受到啟發,由所查資料初步了解孔聖人,以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回憶這堂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忘情地七嘴八舌地說一說:
1、本課學習重點是什麼?
2、這節課學習過程有幾個環節?
3、本節課的重點你掌握得如何?
(有總結才會有發展,及時的反饋強化有助於知識的形成與方法的掌握。)
七、探究作業:
1、把《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夥伴聽,並考考他們。(必做)
2、試著翻譯下列句子:(努力做)
(1) 三人行,必有我師。
(2)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 溫故而知新。
(4) 學而時習之。
(5) (簡單古文)

教學目標
1、照注釋,一字一句地通過自己努力,和小組合作,把課文讀通讀懂。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認識自然,探索客觀事理,敢於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1、今天學習第30課《兩小兒辯日》(齊讀課題)
2、學生匯報預習收獲。
3、根據學生匯報,補充有關知識。
二、展示目標
我們已經學過文言文《對弈》,你能結合學習文言文的體會和本課要求,說說這篇課文我們該完成些學習任務?(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明確重點學習任務)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初讀課文。
2、學生談課文大意。(教師根據學生所說將學生意見分歧較大的詞句寫在黑板上)
3、質疑:在預習過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二)小組交流
1、重點理解分歧較大的詞句以及不懂的問題。
2、小組內質疑、釋疑。
(三)匯報討論,交流情況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用查字典或聯系舊知識等方法理解重點詞句,突破教學重、難點。
(1)住關鍵詞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麼意思?你能把它們的解釋放在句中說這名話的意思嗎?
(2)聯系舊知識理解詞意。
(3)古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理解詞意。
如「孰為汝多知」中「為」在這兩課的注釋中有「說」、「是」等意思,它們用在這兒恰當嗎?想想現在「為」一般可組哪些詞,它在這句話中是什麼意思?
同樣的,「知」可以變成什麼詞?
(此外,「問其故」可補充主語孔子;「車蓋、盤盂」不必照注釋說,可直接說名稱┅┅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只要解釋清楚、通順,可創造地採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同桌互說。
4、指名說。
5、集體評說。
6、想一想:這兩個小孩爭的是什麼問題,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
7、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小孩是根據不同的感覺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
8、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引發學生爭辯,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收集資料,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9、剛才你們已經深入理解了內容,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嗎?(學生運動自由組合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指導學生把兩個孩子說話的語氣表演出來。)
10、大家再讀讀這篇課文,看誰能把兩個孩子說話的語氣給讀出來,齊讀課文。
(五)自方法,背誦課文
1、理解課文結構,即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
2、自己背誦課文,比比誰背得快,背得巧。
3、指名背誦,說方法。
4、集體背誦。
5、總結全文。
重點總結同學們在學習文言文時所用方法,充分肯定學生見解,激發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查閱有關資料,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
3、向學生推薦閱讀《女媧補天》、《誇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書設計:
日初 盤盂
日初遠 日中 車蓋
孔子不能決也 孰為汝多知乎?
日初 滄滄涼涼

教學目的:
1.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學習本文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一共講了哪幾個人物?(孔子、兩個小孩)
二、介紹資料,了解背景知識。
1.孔子是什麼時候的人?
學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學生乙:孔子從小生活在貧困之中,與寡母相依為命,學會了干不少「卑賤」的雜活。後來做過委吏(管倉庫)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魯國叔臣季氏賞識,做了魯國司寇,才進入大夫的行列。
學生丙:孔子熟讀古代文獻典籍,並整理好向弟子傳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學在官府的狀況,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為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開了先河。
三、初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
2.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四、學生字。
1.分小組學習生字。
2.交流匯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根據課後注釋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復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平時你注意觀察過太陽嗎?說說你的觀察結果。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意。
1.學生對照注釋,自學課文,並找出不理解的字。
2.分組學習,交流學習成果。
3.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解釋。
第一自然段: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1)游:在這里指游歷說服,走訪各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
(2)小兒:小孩。
(3)其:指兩個小孩辯論、爭論這件事。
(4)指名讀這一段話,試著說說這段話的意思。
(孔子東游,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便問他們為什麼爭論。)
第二自然段: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午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1)第一個孩子的想法是什麼?讀一讀原文。
(2)始出:剛剛,開始升起來。
(3)也:語氣助詞,表示判斷成解釋的語氣。
(4)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個孩子的看法。(他認為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遠。)
(5)再說說第二個孩子的想法。(他認為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遠,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讀一讀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這。乎:助詞,表示疑問,跟「嗎」相同。
(3)說一說他有這樣看法的理由。(太陽剛初升時大得就像車蓋,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盤盂,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
(4)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1)第二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遠,中午時離人近?
(2)說說他有這樣想法的原因?(太陽剛初升時陰陰冷冷,到了中午太陽熱得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裡去。這不是離著近的熱,而離著遠的涼嗎?)
(3)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為:說。
(2)說說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孔子不能判斷。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得多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以表演的形式復述課文內容。(一個演孔子,兩個演小孩兒,一人當旁白。)

教學目標
1.根據課後注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復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解讀課題。
1.齊讀課題。
2.借已學過的古詩詞引出對「日」字的理解。
(1)引導學生背誦含有「日」。字的詩句。
(2)簡釋詩句中「日」字的意思。
(3)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課題,並導出「兩小兒在爭論太陽的什麼」這個問題,便於下一步展開對課文的深入學習。
(點評:古今漢字的字意有近似之處。就從課文的標題來看,古今含義就大致相同。因此,假以耳熟能詳的古詩詞「溫故知新」,學生就可以悟出題旨,並消除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
二、反復誦讀,疏通文章。
1.暢談感受,明確方向。
(1)給出機會讓學生暢談初次接觸文言文的感受,並及時歸納和小結,啟發學生思考解決疑難的方法。
(2)根據各自己有的經驗,提出學習課文的方法。
2.合作學習,疏通文章。
(1)提示學生採用適當的方法,把課文讀懂、讀通順。
(2)選取適當的學習方法,通過小組協作,疏通文章。
3.檢查學習效果。
(1)請學生參考注釋,用現代口語復述故事,並根據學生復述的狀況進行即席點撥。
(2)復述故事。
(3)出示一組選擇題,讓學生選定兩小兒辯斗的焦點,即解開上課之初的問題——「兩小兒在爭論太陽的什麼?」
(4)通過「寫題板」的形式,快速表達各自的選擇結果。
(5)在學生基本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淺談」對重點詞——「笑」的理解,並適時點撥。
(6)藉助媒體畫面展示全文。反復誦讀,共同感受古文的「韻律美」,以期達到熟讀的效果,為深入理解課文鋪平道路。
(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動口、動腦,感受誦讀古文的樂趣。在多次誦讀中,學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點,又能明確下一步學習的方向。)
三、品讀課文,感悟寓意。
1.小組合作,弄清「辯斗」的觀點及理由。
(1)從文言文「簡潔」的特點入手,引導學生弄清兩小兒「辯斗」的內容,分清「辯斗」的觀點和理由。
(2)通過小組協作,分清「辯斗」的觀點和理由。
2.檢查學習效果並品讀課文。
(1)在學生分別匯報兩小兒觀點和理由的同時,完成板書。並再次指導學生反復品讀。
(2)反復品讀,品出對「笑」字的深入感悟。
(點評: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分清觀點和理由,並感受兩小兒爭論的氛圍,激發學生邊讀邊想。在反復誦讀之後,促使學生對兩小兒之「笑」有深入、獨特的感悟。並通過談論、誦讀等形式,展現學生對課文的「個性化感悟」。)
3.嘗試性背誦,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四、聯系實際,理解題旨。
1.解開「辯日」之謎。
(1)提出「辯日」孰是孰非的問題。
(2)通力協作,解開「辯日」之謎。
(3)運用媒體手段「印證」學生的解釋。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決」。
(1)引導學生談論對「孔子不能決」的看法。
(2)針對「孔子不能決」各抒己見,從而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點評:教學中為體現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的落實,精心組織「如何看待孔子不能決」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熱烈的討論之中悟出「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
五、回味「辯日」,師生漫談。
1.回味「學習歷程」,書寫心得。
(1)小結本節課的「學習歷程」,啟發學生寫出各自的收獲和體會。
(2)通過「寫題板」的形式,簡明小結自己「個性化」的情感體驗。
2.漫談體會。進行高效的師生互動與交流,拓展各自「個性化」的情感體驗。
(點評:引導學生回味本節課的「學習歷程」,為的是啟發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體驗,並用最簡潔的表達形式來表達自己的體驗。這種體驗是自主和個性化的;它始於「辯日」,但期盼孩子們能超越「辯日」水平。)
六、布置作業,課後延伸。
1.熟練背誦《兩小兒辯日》;
2.向親朋復述故事,並聆聽他們的體會。
(評:「背誦」、「復述」和「聆聽」,融語文課程中「積累」和「實踐」等多種目標於一體,將有限的課堂教學加以拓展,而學生也必將在拓展中再次受益。)

附板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生能利用課後注釋和查字典的方式疏通文意,
2.培養學生朗讀、背誦文言文的能力和比較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的特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索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讀出古文的韻味,理解孔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兩小兒勤於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學法引導:
讀熟課文,看注釋理解句意,不懂得意思教師點撥,體會課文內容,兩兒爭辯的是什麼內容,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結合資料,用科學知識回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做學問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教學教法:
樂讀趣學自主感悟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引題、釋題。
1.兩個辛字中間加上什麼分別可構成一個怎樣的字?
2.區分「分辯」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課題,生讀課題,釋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課前預習課文。能說一說讀古文的感覺嗎?
2.想聽老師讀讀嗎?師范讀,提出傾聽要求(課件出示原文)
3.聽懂些什麼嗎?(從讀法上)
4.教師領讀,(課件出示有停頓提示的原文)
5.學生自由練讀,選擇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讀給大家聽[師隨機點撥]全班大聲齊讀課文。
6.讀通順後,解決剛才學生讀古文時困難中難讀這一點,學生提出解決辦法老師並相機板書
三、質疑,指導學法。
1.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會怎樣?」而通過剛才咱們那麼幾遍的讀,你知道他們在辯論太陽的什麼呢?你是怎麼讀懂的?
2.讓學生區分文言文和白話文不同之處,從而總結出學習本課的學習目標,[師板書]
3.讓學生總結出完成學習目標所要採用的方法,更進一步指明如何學習文言文。
四、精讀課文,解疑全文。
1.學習第一段,由學生說出整句話的含義,重點讓學生理解「游」字。
2.讓學生區分兩小兒,由此引出兩小兒辯論的內容,學習第二小節。
①從「也」字入手,指導學生朗讀。
②學生釋意,老師隨機板書。
3.小結,讓學生明白兩小兒辯論的內容就是太陽的遠和近。
4.合作學習三、四小節。
(1)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圈劃出兩小兒辯論太陽遠近各自的理由。
(2)小組間練習朗讀,採用你讀他譯,他讀你譯的方式(師生進行評價)
(3)重點學習「探湯」讓學生理解什麼是古今兩義,課件出示「孟」和「蓋」的圖片,並指導「孟」的書寫,理解句意後指導朗讀。
(4)課件出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兩句話。讓學生找出兩句類同之處,(從句式上,內容上)指導學生讀出反問,自信的語氣,並小結出兩小兒各自的理由(遠小近大,近熱遠涼)師板書讓學生達成背誦的效果。
5.學習最後一小節。
①這時候兩小孩子問孔子,孔先生,你說我們兩個到底誰說的對呀?孔子能判斷嗎?能決斷嗎?古文怎麼說
②解釋「熟為汝多知乎?」孰是什麼?為是什麼?汝是什麼?多知又是什麼?連起來就是?
③學生試背這兩句話,並提出兩小兒說這句話時態度怎麼樣?
五、研讀課文,讀後明理。
1.讓學生重點理解兩小兒對孔子的態度。
(1)教師提供資料讓學生明白太陽離我們遠近的有關科學知識,並讓學生當堂概括。
(2)學生提供孔子的資料,老師對孔子進行評價。
(3)師生互動後課件出示孔子說過的話,讓學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實就體現了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學習態度。
(4)讓學生理解兩小兒對孔子的笑,是在笑什麼?並指導朗讀。
2.拓展延伸,讓學生書寫感想,學習孔子實事求是和兩小兒善於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六、交流學法,誦讀全文。
1.同學們我們初讀古文收獲就如此之大,從這篇古文中,讓我們認識到學古文其實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復復讀課文,聯系注釋講文意,過論交流明道理」(課件出示)
2.生讀課件內容。
3.師小結後,全班在音樂的伴奏下誦讀全文,結束課文。

板書設計:
兩小兒辯日
一兒 近(大) 遠(小)
一兒 遠(涼) 近(熱)
孔子不能決也

[個人簡歷]
王慧娥,女,1974.12,出生於西藏。1995年-2006年拉薩市實驗小學擔任班主任和藏語班語文教學,校課題研究員和拉薩市小語文教育學會會員。拉薩市首屆賽課一等獎,市級教學能手,2005年獲全國小學語文研究會先進工作者,2006年8月撰寫的論文代表西藏參加貴州省安順市舉行的論文研討會,論文多次在市級刊物上發表。

『肆』 兩小兒辯日教案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 (1),問其故 (2)。 一兒曰:"我以 (3)日始出時去 (4)人近,而日中 (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 (6),及 (7)日中,則 (8)如盤盂 (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 1),及其日中如探湯(1 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 3)也。兩小兒笑曰:"孰(1 4)為汝(1 5)多知乎?" (1)辯斗: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 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 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 3)決:裁決,判斷。 (1 4)孰:誰,哪個。 (1 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第二個對。 忽略地球公轉,只考慮自轉,從太陽中心點到地球表面上的一個固定點來說,肯定是早上距離長、中午距離短。只不過這點距離的變化並不足以導致中午熱早上涼,中午熱早上涼是太陽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兩小兒辯日"中講的那個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辯斗,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兩小兒對於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著寫兩小兒憑借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後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中表現了兩小兒的天真可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是使學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語言特點,同時認識到知識無窮,學無止境。 字、詞古今含義不同是學習本文的難點。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去"為"距離"之意,與現代常用義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現代漢語中很少出現,諸如此類的字詞要讓學生理解。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面試教案兩小兒辯日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