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學生對除法初步意義理解的教學策略研究
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技能,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版本要素和重要內容。而權良好的計算能力更是學生今後生活、學習和參加社會活動所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所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將為學生今後更好地學習數學奠定扎實的基礎。
從我班的數學方面來看,尤其是計算教學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口算能力比較薄弱、計算基礎不夠扎實、計演算法則混淆不清、計算能力參差不齊。而隨著年級的增高,知識的不斷加深,學生計算越發暴露出問題。這有悖於素質教育的精神,而且勢必會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失去以後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動力和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帶來了不利因素。為了改變現狀,更好地貫徹課標精神,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迅速有效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實現知識、技能向能力的轉化,我提出《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
② 小學數學整數除法的意義是什麼
整數除法的意義,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內
或者可以容這樣理解
把單位「1」分成的份數
如10除以5=2
10就是單位「1」
5就是每份的個數
2就是被分成的個數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望採納,謝謝!
③ 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怎樣表述整數除法的意義的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
④ 小學數學的課程標準是什麼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4)小學數學教學除法的意義課標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目標:
1、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⑤ 小學數學(除法的意義)
除法的意義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並會在實際中應用.
(二)使學生自己總結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並會應用這些關系進行乘、除法的驗算.
(三)在分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使學生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並對乘、除法進行驗算是教學重點.理解乘、除法的互逆關系,以及用除法意義說明一些題為什麼用除法解答是學習的難點(學生往往語言表述不清).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問題情境
我們已經做過大量的整數除法計算和應用題的練習,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這里我們要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對除法的意義加以概括,使已經獲得的感性認識加以提高.(板書課題:除法的意義)
口算:
7×5= 9×6= ( )×4=32
35÷5= 54÷6= 32÷( )=8
35÷7= 54÷9= ( )÷4=8
(二)學習新課
1.教學除法的意義.
(1)出示一組題,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①四年級有4個班,每班40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四年級有160人,平均分成4個班,每班多少人?
③四年級有160人,每40人分一班,可分成幾個班?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思考討論:
(1)觀察,比較上面的3道題,為什麼列式和計算方法都不同?
(由於已知條件和問題進行了調換,因此列式和計算方法不同.第①題是已知每班人數和班數,求總人數,用乘法計算;第②、③兩題都是已知總人數和分成的班數(每班的人數),求每班的人數(分成的班數),用除法計算.)
(2)40,4和160在三個題中分別叫做什麼數?
(40和4在第①題中叫做因數,160叫做積,40和4在第②、③題中分別叫做除數和商,160叫做被除數.)(板書)
(3)第②、③題分別是已知什麼?求什麼、怎樣算?
(第②、③題分別是已知兩個數的積和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用除法計算.)
師繼續啟發:根據上面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聯系看,除法是一種什麼樣的運算呢?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除法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教師用准確的語言描述除法的定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學生閱讀課本結語(73頁).
引導學生說出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提問:
在除法中已知的積叫做什麼?(被除數)
已知的因數叫做什麼?(除數)
求出的未知因數叫做什麼?(商)
(2)教學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引導學生觀察第②、③與①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有什麼變化,從而明確: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變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兩個因數求積,而除法與此相反,是知道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反饋:做74頁的「做一做」(聯系除法的意義說明怎樣改寫算式和直接寫得數)及練習十五第3,4題.
(3)關於0和1在除法中的特性.
啟發同學想:
①一個數除以1得什麼數?
自己舉例,如 8÷1=8,100÷1=100,…
得出:一個數除以1,還得原數.
②0除以一個不是0的數得什麼數?
學生自己舉例,如0÷5=0,0÷24=0,…為什麼?引導學生說出因為一個數和0相乘才得0,所以0除以一個不是0的數商都是0.
③0能作除數嗎?為什麼?
引導學生討論:
以5÷0為例.如果0可能作除數,根據除法的意義,商乘以除數0,一定等於被除數5,即商×0=5.根據「0與任何數相乘都等於0」的規定,商乘以0一定等於0,而不可能等於5.這說明,用0作除數時,商是不存在的.
如以0÷0為例.根據除法的意義,商乘以除數0一定等於被除數0,就是商×0=0,那麼按照無論「什麼數與0相乘都得「0」的規定,商可以是任何數,即無論商是什麼數,它與除數0相乘一定等於被除數0.這說明用0作除數,商是不固定的.
由此可知,用0作除數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數.這一點很重要.
2.教學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及其應用.
(1)口算:
①4×5 ②320÷8
20÷4 320÷40
20÷5 40×8
(2)引導學生根據上面第①組算式總結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乘法里最基本的數量關系是什麼?怎樣求因數?
從而概括出(並板書):積=因數×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3)觀察第②組算式,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
除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最基本的是什麼?怎樣求被除數和除數?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
商=被除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4)我們學過這些關系後,可以解決哪些計算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驗算方法後,學生按照書上第75頁的例子自己驗算,並說明應用什麼方法驗算的.
引導學生概括:
過去我們驗算乘法時,用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今天我們根據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可以用算出的積除以一個因數,看是不是等於另一個因數.
應用除法各部分間關系,可以驗算除法.以前學過的用乘法驗算除法,就是應用被除數=商×除數,現在應用「除數=被除數÷商」也可以驗算除法,也就是用除法驗算除法.
反饋:
試算第75頁中間的「做一做」,並說出根據.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五第1題.(討論、口答)
2.練習十五第3,4兩題.(做在本上)
3.引導學生總結.
總結性提問:
(1)你今天學習了什麼?
(2)除法的意義是什麼?
(3)乘、除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是什麼?
(4)乘、除法的兩種驗算方法各是什麼?
(5)0能作除數嗎?為什麼?
(四)作業
練習十五第2,5,6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乘法的意義以及對除法意義有一定感性認識基礎上,對除法意義加以概括,在已學過的乘、除法各部分間關系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及應用.
新課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3道有聯系的應用題,由學生列出算式,把第②、③題與①題比較.通過討論,明確除法的意義,並在比較已知條件和問題的變化中,理解了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還提出了在除法中應注意0和1的問題.
第二部分,通過兩組口算題,引導學生總結出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式,並利用這些關系進行乘、除法的驗算.
本節課的練習採取邊講邊練的形式,對課本上的習題,適當指導,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本課最後通過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抓住本課所學內容的重點進行小結,培養歸納能力.
板書設計
除法的意義
①四年級有4個班,每班40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④年級有160人,平均分成4個班,每班多少人?
③④年級有160人,每40人分一班,可以分成幾班?
4×5=20 320÷8=40
20÷4=5 320÷40=8
20÷5=4 40÷8=320
積=因數×因數 商=被除數÷除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一個數除以1,還得原數
0除以一個非零的數還得0
0不能作除數.
⑥ 除法的意義
除法的意義:
1、學習除法,理解除法,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靈活運用除法,並會在實際中應用。方便平常生活的結算消費,日常開支。
2、在學習中總結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並會應用這些關系進行乘、除法的驗算。除法是日後高級運算的基礎,無論是物理,化學,數學,都用得到數學。
(6)小學數學教學除法的意義課標擴展閱讀:
除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非零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若ab=c(b≠0),用積數c和因數b來求另一個因數a的運算就是除法,寫作c÷b,讀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數,b叫做除數,運算的結果a叫做商。
被除數擴大(縮小)n倍,除數不變,商也相應的擴大(縮小)n倍。
除數擴大(縮小)n倍,被除數不變,商相應的縮小(擴大)n倍。
被除數連續除以兩個除數,等於除以這兩個除數之積。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運算。如:300÷25÷4=300÷(25×4)除以一個數就=這個數的倒數
在數學中,當一級運算(加減)和二級運算(乘除)同時在一個式子中時,它們的運算順序是先乘除,後加減,如果有括弧就先算括弧內後算括弧外,同一級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這樣的運算叫四則運算。
四則指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計演算法則。一道四則運算的算式並不需要一定有四種運算符號,一般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運算符號及括弧,把多數合並成一個數的運算。
加法: 把兩個數合並成一個數的運算/把兩個小數合並成一個小數的運算/把兩個分數合並成一個分數的運算
減法: 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乘法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一個數乘純小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 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相同。
除法: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⑦ 小學了學過的除法的意義是什麼它與乘法有什麼關系
除法是乘法的 逆運算。但實質是 減法 運算, 減法是 加法的 逆運算。
而乘法的實質是 加法 運算。
這個問題問得比較好,很多小學生都不注重加法運算,這是決定小學數學能否學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