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生禮記教學設計

小學生禮記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06 20:45:59

『壹』 小學生文明禮儀有哪些

"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

我們在教小朋友要講究文明禮儀時,我們也應該以身作則,從行動上去改變小朋友的行為,給予小朋友關愛,讓小朋友明白愛,分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能夠辨別美與丑。

(一)形象禮儀

1.著裝要整潔,樸素大方,扣齊鈕扣或拉好拉鏈,整理好衣領,升,降旗儀式,集會活動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

2.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不佩戴項鏈、耳環,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3.按要求系好紅領巾:先把紅領巾折四折,置於衣領內,紅領巾的三角尖對正脊骨,打好領結,翻下衣領。

4.每天早晚必須洗臉,刷牙,保持面部干凈。

5.不留長指甲,不塗指甲油,指甲內保持無污垢,飯前便後要洗手。

6.經常整理儀表,頭發適時梳洗,發型大方得體,不染發,不燙發。

7.坐有坐相,站有站樣,走有走姿,面帶微笑,舉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課堂禮儀

8.預備鈴響起,應迅速回教室入座,靜候老師,上課鈴響,老師進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學立正後向老師問好,老師回應後再坐下。

9.上課時,如有特殊情況晚到班級,應於教室後門口站定,經老師示意進入後方可回座位。

10.注意讀寫姿勢,做到: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11.課堂上,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應全神貫注地聽講, 積極思考問題並舉手發言。

12.別人發言時,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取笑他人。

13.課堂小組活動時,要有全局意識,聽從組長安排,分工協作,積極與夥伴溝通,完成份內任務的同時兼顧組內夥伴,共同贏得團隊的成功。

14.上課時,如遇到同學身體不適等突發事情,不要圍觀或表現出厭惡情緒,要主動關心同學,聽從老師安排,協助老師妥善處理。

15.下課時,應做好下節課課前准備後再離開教室,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三)活動禮儀

16.課間活動時,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文體活動。

17.集體外出活動要服從管理。同學間要相互謙讓,主動關心和照顧好體弱的同學。

18.參加競賽活動時,遵守比賽規則,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對方的冒犯或過失寬宏大量。

19.觀看比賽,做文明拉拉隊員,不喝倒彩。不為已方的勝利而得意忘形,不諷刺挖苦失利者。

20.積極參加綜合實踐,社區服務與社會調查等活動,遵守交通規則,遵守社會公德,說話,提問有禮貌,舉止大方,彬彬有禮。

21.出入教室,功能室、會場等活動場所時要輕聲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線路行走,不擁擠,不搶道。

22.各種活動中,都要注意保護環境,培養「綠色行為」,如:愛護花草樹木,節約水電,隨手撿紙,垃圾分類放置等。

(四)集會禮儀

23.舉行升旗儀式或集會時,集合列隊要快,靜,齊,並提前進入會場,在指定位置坐(站)好,靜候儀式或集會開始。

24.靜心傾聽發言人講話,講話結束後禮貌鼓掌,活動結束後,目送領導或來賓先退場,再聽從指揮有序退場,不搶先,不喧嘩。

25.在集會過程中不交頭接耳,不擅自走動或離場,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保持會場清潔衛生。

26.頒獎典禮中,受獎者應整理儀表,穩步入場,面帶微笑雙手接獎,接獎後應致謝並回敬隊禮。

27.報告或演出結束,要鼓掌致謝;精彩之處適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聲喧嘩。

28.確實有特殊情況需要離開會場,先取得老師的同意才能離開。

(五)尊師禮儀

29.進校門時,見了老師面帶微笑,站定後行隊禮或鞠躬禮問候,老師回禮後再走開;見到同學互相問好。

30.放學時,排好路隊集體離校,主動與老師和同學說「再見」,不無故在校內或校園周邊區域逗留。

31.進入老師辦公室要先輕聲敲門,老師同意後方可進入,與老師談話時,眼睛不要左顧右盼,說話要輕聲細語,盡量不影響別人。

32.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老師電腦,如果要找的老師不在,但確實有急事,可給老師寫個留言。

33.上下樓梯時,要輕聲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師或客人時主動問好,並向右側避讓,讓老師和客人先行。

34.要誠懇接受老師的教導,和老師,同學有不同意見時,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不賭氣,不吵鬧,不在背地裡非議他人。

(1)小學生禮記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

一是敬人的原則;

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

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學習禮儀知識,促進禮儀習慣養成,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著力塑造創新、誠信、包容、開放、文明的北京人的良好形象,樹立講文明懂禮儀的社會風尚,加快國際化城市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名人禮儀故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學生文明禮儀

『貳』 小學生必知文學常識

小學語文課外文學常識
1.李白,字太白,世稱「詩仙」「千古一詩人」。贊李白「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詩百篇」.杜甫,字子美,世稱「詩聖」(「詩史」),又稱「杜工部」(「杜拾遺」)。
韓愈的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詩作。李杜是我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
杜甫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及「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是高度贊美李白的詩歌藝術。杜甫《夢李白》「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杜甫的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及「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八陣圖》)寫的是蜀相諸葛亮。
2.宋詞一般分為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 「豪放派」代表詞人是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 代表詞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當時流傳有:柳郎(柳永)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東坡)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3.學者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 皆『 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
王國維認為在特定時期代表文學最高成就的是:楚辭、漢賦、六代駢文、唐詩、宋詞、元曲。(補充:明清小說。)其中唐詩、宋詞、元曲並稱於世。
漢賦代表作:班固《兩都賦》、曹植《洛神賦》。
駢文也稱四六文,興於南北朝,盛於唐宋。代表作:劉勰《文心雕龍》、王勃《滕王閣序》。
4.清?蒲松齡的自勉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其中有兩個典故:項羽破釜沉舟,勾踐卧薪嘗膽。蒲松齡代表作《聊齋志異》。
5. 詩仙李白, 詩聖(詩史)杜甫, 詩魔白居易,詩佛王維, 詩鬼李賀, 詩囚孟郊和賈島, 詩豪劉禹錫。
唐詩中風格迥異。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代表。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代表。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孟浩然是山水田園詩人代表。王昌齡、高適、岑參是邊塞詩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樂府運動(即追求語言通俗易懂)詩人代表。
6.至聖孔子(聖人) 亞聖孟子 書聖王羲之?晉
畫聖吳道子?唐 詩聖杜甫 詞聖蘇軾
文聖歐陽修 茶聖陸羽?唐 葯聖李時珍
醫聖張仲景?東漢 草聖張旭?唐 葯王孫思邈?唐 田園詩人陶淵明?晉
詩歌之父屈原?戰國 歷史之父司馬遷?西漢
7.古詩名句中點字成金的事例:
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
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中「鬧」字
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敲」字,即推敲典故的來歷。
8.《詩經》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由孔子修編。共收入詩歌305首,古稱「詩三百」。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開端。
《楚辭》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也是我國古代第二部詩歌總集。由西漢劉向收集而成。主要有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第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代表作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端午節吃粽子,就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詩經》與《楚辭》並稱「風、騷」。 「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源頭。
129
《漢書》中國第一部斷代史史書。
《論語》是中國第一部語錄體著作。儒家經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編輯而成,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馬遷《史記》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史界譽為「實錄、信史」巨著。
魯迅贊譽《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高度概括史學、文學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孫武《孫子兵法》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說文解字》中國第一部字典。
藏族敘事詩《格薩爾王傳》我國最長的史詩.
魯迅《狂人日記》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魯迅代表作有《阿Q正傳》,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郭沫若《女神》中國第一部新詩集。
10.法國--凡爾賽宮 英國--白金漢宮
俄國--克里姆林宮 中國--故宮
11.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12.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將"四書"、"五經"合稱為《四書五經》,是古代儒家經典,成為中國歷代讀書人的必讀書。
「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
「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13.《唐詩三百首》編著蘅塘退士,清代人,原名孫洙,與夫人徐蘭英一起編選,共選入310首詩。民諺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14.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百家爭鳴"。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莊子,法家的韓非子。
15.我國國歌歌名《義勇軍進行曲》,作詞田漢,作曲聶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頤(一百)
17.「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說法緣自明代茅坤編定的一本書《唐宋八大家文鈔》。
18.蘇軾說:「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之,而古今之能事畢矣。」(「子美之詩,退之之文,魯公之書,皆集大成者也。」)
蘇軾對杜甫的詩、韓愈的文、顏真卿的書法、吳道子的畫,評價極高。
蘇軾,字瞻,號東坡居士。是稀有的全才,詩、詞、文、書、畫無不精妙。開創豪放詞派。
19.奧運口號「更快、更高、更強」。在2008年舉辦第29屆奧運,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吉祥物「福娃」(5個).
20.三國時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集中體現「建安風骨」特點的代表作家。
北宋時期「三蘇」指蘇洵、蘇軾和蘇轍三父子。
三班:漢朝史學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 昭是我國第一位女史學家。
書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21.魯迅:「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紅樓夢》中主要人物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
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流傳於世僅八十回,後四十回由高鄂補寫。
《紅樓夢》,堪稱中國最偉大的文學作品,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時稱「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現在已成了一門「紅學」。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有很多的詩詞。並在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對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句作了精採的評論,認為詩中「直」、「圓」兩字精妙,將大漠景色寫得異常鮮明。第五十回中 , 王熙風這樣的俗人也可以說出「一夜間北風緊」這詩般的句子。
22.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其它人物還有冬妮亞、朱赫來、麗達等。
23.蘇聯作家高耳基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24.中國四大古典名著:
《水滸傳》元?施耐庵,作品人物有「花和尚」魯智深, 「豹子頭」林沖。
《三國演義》元?羅貫中《西遊記》明?吳承恩《紅樓夢》清?曹雪芹
25.名著心血知多少?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是鍥而不舍、嘔心瀝血,才寫出了千古傳誦的名著。事業的成功在於恆心和毅力,讓我們學習他們「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吧!
司馬遷《史記》15年 班固《漢書》25年 王充《論衡》31年 許慎《說文解字》22年
司馬光《資治通鑒》19年 沈括《夢溪筆談》9年 李時珍《本草綱目》27年
蒲松齡《聊齋志異》20年 徐宏祖《徐霞客游記》34年
宋應星《開工天物》20年 曹雪芹《紅樓夢》10年 孔尚任《桃花扇》15年
達爾文《物種起源》20年 歌德《浮士德》60年
30.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名人傳》寫了三位名人: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世界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代表作《命運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和《月光曲》等。雙耳失聰對於一個作曲家是多麼殘酷的打擊, 但他不向厄運低頭,「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米開朗琪羅,義大利佛羅倫薩美術家,世界最偉大雕塑家之一。與達?芬奇,拉斐爾並列為義大利文藝復興藝壇三傑。作品有著名的雕塑《大衛》。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文學泰斗。 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等。作品被列寧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31.外國文學大師:

『叄』 小學生演講稿-文明禮儀伴我行(400字)急急!!!

學好禮儀美化形象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當代的青少年有理想,有熱情,他們向社會尋求理解和信任,渴望施展自己的才華。然而在這變革和迅猛發展的時代,真正在探索中獲得成功的青年,畢竟是少數的。為什麼許多青年還在理想與現實的十字路口上失意徘徊,落伍為生活的弱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能正確地認識禮儀與形象的重要。
渾圓瑰麗的夢想,固然充滿了鮮活的誘惑,但創造精彩的過程,更會滋養你不屈不撓的創造情懷。一個商人靠著自己堅韌的毅力而取得的成就,他的成功與禮儀、形象緊緊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最幸福最壯美最起伏跌宕的動人樂章。
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是否還記得俄國偉大的文學家、哲學家赫爾岑曾經說過:「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禮儀,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正確認識形象的重要是獲得成功的基石,想想那些事業上的成功者,哪個沒有自己的「光輝形象」?世界球王貝利,開始踢球時,有一次上台自我介紹,由於衣服穿戴搭配不得體,人家罵他「黑貨色搞不出什麼名堂,連最基本的形象也處理不好」,這句話給了他很大打擊。但他毫不氣餒,一邊刻苦訓練,一邊美化自己的形象,即使走在街上看到鏡子也要把衣裝整理一番。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成了馳騁五大洲的世界超級球星,成為人們崇拜的足球英雄。可見禮儀和形象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同學們,激烈的社會競爭不允許我們停留於顧影自憐之中,讓我們「學好禮儀,美化形象」,努力用雙臂構建自己的人生大廈。

『肆』 《關雎》教學設計公開課優質課比賽課一等獎

如下:

(4)小學生禮記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的相思與追求。

全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章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後,國勢漸衰。後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並,夷狄交侵,社會處於動盪不安之中。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就整體而言,正是這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帶。《周南》大多數詩是西周末年、東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關雎》是有關愛情的詩篇,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情詩。

『伍』 跪求一篇對小學生進行古代蒙學教育的教學設計方案

古代蒙學,無非就是先讀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然後從詩經讀起,然後大學,中庸,孟子(可忽略)論語,禮記,尚書,最後春秋,先易後難,易經那種坑爹玩意兒可以不考慮讓小孩子接觸

『陸』 《禮記》中哪些內容適合小學生學習

內容提要 :
《禮記》是對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化具有深遠意義的經典儒家著作,但對它的專門研究本書屬於第一部。本書對禮(樂)的哲學意義進行了深入探討,打破了過去只限於制度、文化層等的研究傳統,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本書作者全面地研究了《禮記》文本及與《禮記》相關的先秦兩漢文獻,特別是郭店楚簡等資料,從哲學問題的反思出發,深入探究了禮儀、禮制、禮文化的起源、結構、功能、價值,尤其是《禮記》的天道觀、宇宙論、人生哲學、政治哲學,以及《中庸》的形上學與《樂記》的文化意義的解讀,極富創見。
該書有三大新見:
首先,作者把禮視為承載著社會性的既有價值內容同時又充當中介的「密碼」符號。
第二,作者著力詮釋了「禮樂相成」開顯的人的意義世界。
第三,作者透闢地說明了「禮」所代表的政治與「禮」政治學的內涵。
除以上三點之外,作者有關「樂」與「情」的討論也非常深入,發人之所未發。
編輯推薦 :
本書作者全面地研究了《禮記》文本及與《禮記》相關的先秦兩漢文獻,特別是郭店楚簡等資料,從哲學問題的反思出發,深入探究了禮儀、禮制、禮文化的起源、結構、功能、價值,尤其是《禮記》呈現的意義世界。作者有關《禮記》的天道觀、宇宙論、人生哲學、政治哲學,以及《中庸》的形上學與《樂記》的文化意義的解讀,極富創見。
作者簡介 :
龔建平,男,四川宣漢人,1962年6月生。1983年6月畢業於四川南充師院,獲哲學學士學位,1988年6月在陝西師大獲哲學碩士學位,1998年6月於武漢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主攻中國哲學,特別是儒家哲學。已出版《梁漱溟哲學思想》(合著)等著作。在國內外各種雜志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目錄 :
小引
第一章 《禮記》的成書年代與思想定位
(一)《中庸》等四篇作者年代推定
(二)《禮記》成書年代的分歧
(三)《禮記》成為公認的經典經歷了一個很長的過程
(四)《禮記》篇章分類
第二章 《禮記》對禮的意義的闡釋(上)
(一)《禮記》論禮的起源和「禮治」的根據
1 禮的起源與禮不忘本
2 人情三態與禮治
3 儒家禮治的基本原則
(二)《禮記》論禮的結構、功能與形式
1 禮的結構
2 禮的功能
3 禮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 《禮記》對禮的意義的闡釋(下)
(一)《禮記》論儒家之禮的本質
(二)《中庸》在《禮記》中的地位
1 對「中庸」思想的理解
2 「中」之超越義
3 《中庸》在《禮記》中的地位
第四章 《禮記》的天道觀和宇宙觀
(一)《禮記》的天道觀
1 先秦天道觀的嬗變
2 《禮記》的天道觀
(二)《禮記》的宇宙觀
(三)《禮記》的天道觀和宇宙觀
第五章 《禮記》的人生哲學
(一)生命共存:「意義」與「感通」
1 意義的概念
2 橫向同構:意義「共生」
3 縱向同構:意義生成
4 人生境遇:性與命
(二)修養功夫:「修身」與「慎獨」
1 《大學》之道
2 修身為本
3 誠意、慎獨
(三) 生命形態:境界及其外顯
1 人生境界
2 生命形態
第六章 《禮記》的政治哲學
第七章 《樂記》及其文化意義
結語:禮樂教化及其邊界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柒』 二年級傳統文化「格言警句」教學設計

愛 國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明 志
1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4.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16.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8.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0.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
21.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23.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 節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35.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於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於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 強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 《孟子·告子下》
43.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4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咸用《送人》
5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誠 信
52.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60.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61.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知 恥
62.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6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 他。
6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
知羞恥啊!
66.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67.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6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70.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

改 過
71.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72.改過不吝。——《尚書·仲虺(huǐ)之誥》
7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74.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7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 列傳》
7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7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79.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8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81.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82.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卷十
83.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84.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麼愛人,怎麼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87.仁者壽。——《論語·雍也》
88.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90.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93.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94.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 ——《荀子·榮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96.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資治通鑒》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 他。
97.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正蒙·乾稱》

貴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系辭上》
100.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101.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 人容易苟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禮記·中庸》
10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106.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
107.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108.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10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純潔的友誼不帶任何功利色 彩,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 ——《莊子·山木》

敦 親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114.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115.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116.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11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118.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120.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121.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122.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列傳》

重 義
123.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124.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25.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126.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127.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義,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為自己分內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130.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131.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在災難與危險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氣節。 132.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133.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134.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 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尚 勇
135.視死如歸。——《管子·小匡》
136.率義之為勇。——《左傳·哀公十六年》
137.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139.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140.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141.知而好問者聖,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列傳》
143.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犢不懼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

好學
14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14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14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14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49.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
15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15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 並且聯系實際進行思考。
152.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15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54.學至乎沒而後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5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5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59.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16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61.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於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162.聖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163.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16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16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16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67.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168.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審 勢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 危險。
17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第64章
173.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管子·形勢解》
174.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
175.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如果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後 句)
17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17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17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
180.差若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18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凡事如果能預先充分准備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 敗。
182.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遠見的人才能夠在禍患沒有形成的時候 就預防它。
18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
185.前車覆,後車誡。——《漢書·賈誼傳》
186.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驕傲不可滋長,慾望不可 以放縱,不能讓自己志得意滿,不應該使自己樂到極端。
187.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賈誼《新書·審微》
188.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18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住傳》
190.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191.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求 新
192.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謹慎做事,自強不息,和日月一起運 轉,永不停止。
193.日新之謂盛德。——《周易·系辭上》: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才是大德。
19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系辭下》
19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舊更新,不 間斷地更新又更新。
196.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擔心) ——《宋史·王安石列傳》
197.德貴日新。——康有為《論語注》卷九
198.惟進取也故日新。——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199.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200.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程顥.程頤《二 程集·河南程氏遺書》
201.為學須覺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長進。——朱熹《朱子語類》卷八
20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20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勤 儉
204.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否》
205.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206.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庄公二十四年》
207.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208.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209.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210.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21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21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213.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214.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純仁列傳》
215.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治家格言》

奉 公
216.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以公心滅私情,民眾才會心悅誠服。
217.大義滅親。——《左傳·隱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 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在聖人治理的時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義所在。——賈誼《新書·階級》
225.衡之於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於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 ——《淮南子· 主術訓》: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沒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監督朝廷內外,判別是非沒有偏 頗,才可以算作正直。
226.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淮南子·泛論訓》
227.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淮南子·修務訓》
228.奉公如法則上下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29.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史記·太史公自序》
230.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劉向《說苑·正理》
231.聖人不敢以親戚之恩而廢刑罰,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廢慶賞。——徐幹《中論·賞罰》
23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23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34.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包拯《論星變》
235.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236.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237.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務 實
23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23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君子以說的多.做得少為恥。
240.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 241.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 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242.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荀子·性惡》
243.謹於言而慎於行。——《禮記·緇衣》
244.君子強學而力行。——楊雄《法言·修身》
245.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246.百聞不如一見。——《漢書·趙沖國傳》
24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248.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王充《論衡·薄葬》
249.名必有實,事必有功。——荀悅《申鑒·俗嫌》
250.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25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 子聿》
補充:
252.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25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自己要站得住腳,也要設法讓別人站得住 腳;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設法讓別人事事行得通。
254.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荀子·非相》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禮記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