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寫小學學校調研報告
為了學校教育發展的明天
______新皂小學學校調研報告
我校是一所地處綿陽市城市郊區邊緣的農村小學,學校由中心校和一所村小組成。共佔地30餘畝,學校有教職工49人,學生918人。隨著基礎教育的改革步伐的深入邁進,學校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在新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教育又將如何健康發展?結合暑期校長集中學習和對學校現狀的調查研究,現作出以下報告:
一、 問題的提出:
我校是綿陽市高新區和涪城區幾合幾分後,又白手起家重新建立的新皂小學。中心校的建立更是經過了艱辛的道路於1998年才又重新建立。所以學校存在問題較多。盡管從1998年至今學校回歸涪城後經歷了十多年的奮斗,學校已初具規模。但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新皂小學與現在的教育發展和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新的問題:我國目前教育已在向世界先進教育接軌,國家也十分重視教育。那麼我校與現代教育相比:(一)學校硬體是否達標?(二)學校教育教學資源是否得到滿足?(三)學校管理是否具有前瞻性?這些問題都值得一個管理者的思考和研究。經過實情調查和研究後的確發現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二、 現狀調查分析:
我校有中心校和一所村小兩個教學點,首先從我校教學硬體來看:中心校有教學樓一幢,教室十五間,辦公室七個。學生寢室住宿樓一樓一底一幢。伙食團一個,200米環形標准操場一個,七村小學教學綜合樓一幢,內外操場各一個。從以上教學硬體來看,中心校有教師36人,學生726人,有教學班13個,平均每班學生人數為56人,班額人數最多的達68人。教師辦公室只有5個,每個辦公室平均教師人數為7人,而每個辦公室只有20多平方米。教師辦公室顯得十分擁擠。從教學用房來看,15個教室,已有13個用於班級教學,剩下兩間中一間是遠程教育接收室,另一間是實驗室。所以離教學硬體配套來看,以下功能用房到現目前還沒有。計算機教室、圖書館、閱覽室、音樂室、美術室、工會室、活動室、會議室、多媒體教室、階梯教室、少先隊活動室等功能教室尚差缺。而七村小學當時在拆並建立中把所有村小合並後形成了兩個教學點。政府投入了100多萬元,修了綜合大樓,有教學用房共計12間。現在七村小學有6個教學班。教師13人,學生172人左右。按要求教學用房已滿足還有餘。那麼造成兩個教學點教學用房不平衡的原因是什麼呢?從地理位置來看中心校在城區邊緣,教學和學生學校環境要好些,加之公交車通村到戶的便利,所以村上學生80%都希望到中心校讀書。這樣中心校學生按現有的教學用房已存在相當大的壓力。造成中心校學生年年增長,而村小生源年年萎縮的現象。估計是由於進城務工的農民在增加和計劃生育嚴格控制等原因的影響,七村小學再經過五年學生人數將出現只有不到100人的情況。結果造成中心校功能用房越來越不能滿足現狀,而七村小學空教室的現象明顯突出。
再是學校的教學資源量顯得十分的不足和不配套。(一)從師資情況來看我校49名教職工中,從年齡結構來看,年齡在50歲以上的教師佔39%,中年教師佔26%,青年教師佔35%。從教師總體健康狀況來看,從每年體檢結論可知有72%的教師有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其中,高血脂、聲道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居多,另有10%的教師因長期患病嚴重,勝任工作有困難。從教師教學學科上來看,教師專業不對口現象十分突出,如我校需要英語教師4人,結果兩個教學點只有兩名英語教師。給英語課的排課造成相當大的困難。沒有專業計算機教師,使得計算機教學不能很好的開展。現在提得很響亮的科學課由於缺乏專業人士而沒辦法好好進行教學。語文、數學教師也發展不平衡,存在太多問題。我校需要數學教師,而學中文專業的教師居多,結果也造成一定的工作上安排不便。我想這個問題在全區都顯得十分突出,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再是優秀教師在農村學校任教留不住也是一個嚴重問題,所以農村的教育教學質量比城區的落後。但好的是我校教師中98%是愛崗敬業的,他們的團隊意識強,特別在面臨不高的收入,教師的奉獻精神更值得尊重。有的教師是戰斗在農村教育戰線上的精英,更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從我校師資情況來看,農村教師年齡偏大的原因是農村中青年教師參加各級競賽的機會多,一旦出名,城裡學校千方百計挖農村優秀教師進城。二是本身有的年輕教師把農村工作作為跳板,一旦時機和關系成熟便到城區工作。所農村留住優秀教師難,留住年輕教師更難。這也許是教育發展不均衡造成的老大難問題。關於造成學科不配套問題的原因,從我個人分析來看,是教育改革過程中有些人事配套工作沒有跟上。如英語課、科學課。在農村小學是近幾年才開設的課程。而農村小學在前期根本沒有英語專業教師和計算機教師。特別是現在的科學課專業教師也是空缺。這些都需上級主管部門要在人事編制配備上多作研究和統籌安排。關於教師健康問題是由於教師從事的工作性質十分特殊造成的。教師的聲道疾病不說大家都清楚,本身是教師的職業病。而教師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原因是由於:1、教師工作本身壓力大,特別是新課標的改革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給教師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加之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常常很叛逆,造成教師思想情緒大的波動,這也是導致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2、由於教師工作性質的特點,生活無規律,加之體育鍛煉時間不足,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3、家庭壓力所致。我校有43%的教師處於一人掙錢供養全家的情況,所以生活節儉,精神壓力大。4、農村教師年齡偏大。我校45歲以上的教師佔65%,由於人隨年齡增長身體抵抗能力下降,這也是造成身體素質差的原因。但是多數教師還是能克服困難,仍然堅持工作。這種精神體現了人民教師的高尚與無私。
(二)從教學設備配置情況來看,我校計算機設備十分落後。90%的計算機都無法使用,那些都是1996年經淘汰的產品。對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學生、教師意見十分大。造成這個原因是由於鄉鎮管學校時的財力狀況不佳,無多餘的經費來改善辦學條件,而在區財政統管時,全區財力壓力更大,農村小學本身又無其它收入,所以導致我校一直使用的是二手的舊計算機,已無維修價值。
最後是學校的管理。我校歷來對管理工作抓得緊、抓的牢。但通過認真調研也發現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我校幹部年齡結構為50歲以上的佔28%,中年幹部佔43%,年輕幹部佔29%。從工作能力來看,85%的幹部能力強,有15%的幹部處於過得去的狀態。有團隊合作意識的佔90%,區後備幹部僅佔14%,大專文化佔86%。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校現今的情況與上級提出的幹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二)通過期末民意測評看,群眾對幹部的滿意度不高,普遍認為幹部隊伍龐大。對個別幹部工作十分不滿意。(三)從管理水平來看,有個別幹部工作浮在表面上,不務實,工作方法欠妥,工作簡單粗暴,缺乏領導藝術性。
產生以上管理上問題原因有:年輕教師對參與管理不積極,只想到利益,不求奉獻。幹部就是要有奉獻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相比,老教師參與管理還非常認真。所以農村學校對後備幹部的培養還很不到位。另外對幹部隊伍的培訓少,指導少,所以幹部大多憑經驗辦事。這是不科學的。
總之,一所學校要辦好,就必須要敢於正視問題,善於暴露問題,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才能為學校教育的明天創造輝煌。
三、 幾點建議:
(一) 為了真正實現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上級主管部門要統籌安排,重視農村教育。
(二) 為了真正讓新皂老百姓子女享受到優質教育,我校需要修建一幢綜合大樓以滿足教育教學的要求。
(三) 作為主管部門要多對農村教育進行認真分析調研,從設備到師資都要全盤認真研究和提出解決辦法。
(四) 加強涪城區教育管理人員的培訓、指導,增強其管理藝術和管理管理者的效率。
涪城教育已在四川乃至與全國都有名氣,我校相信,在涪城教育局的領導下,涪城教育的明天會更出彩。而新皂小學在涪城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
⑵ 如何促進抓黨建與抓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工作的調研報告
基層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指黨建工作在融入經濟工作的過程中要形成統一的核心價值觀,並以此為基本工作思路,運用系統的工作方法開展工作,從而取得明顯的工作成效。筆者認為,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常態下
⑶ 如何提高小學教學質量的調研文章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思想性很強的學科,其課堂教學質量直接關繫到素質教育的實施。在當前的語文教學道路上,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探索素質教育之路的永久性課題,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發現,才會有所創造,才會把語文的教育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十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從實踐中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在艱苦的摸索過程中,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
第一,備好課。要想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讓課堂教學落到實處,就必須先備好課,在日常教學每節課前都要確定教學重點,只有教學的重點在下課鈴聲響起來之前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才算是達到了教學目的。我們觀摩學習了不少優質課,如果我們反思一下,這些教師為什麼能上好,原因何在?就是教師認真備了課。
以我個人的體驗,我認為備好課主要應備好以下內容:
1.備教材。熟悉教材要求,從教材上把握教學內容,把教學內容學深吃透,掌握教材編排體系,編者意圖,根據單元目標及課時目標來設計教法。
2.備教法、學法。這是課堂的關鍵所在、精髓所在。正所謂「授人以漁,方可受益終生」,為了達到制定的目標,採用什麼方法來教學,學生如何學,這些都需要老師在備課時全面地考慮、充分地准備,這樣既兼顧了自己的教,又重視了學生的學,才能使課堂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
3.備學生。這是教學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個前提,也是備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水平、能力肯定是有所差異的,這就需要老師全面分析、正確對待,了解學生已有知識情況,設計問題要難易適度,課堂教學中學生會提出些什麼要求和問題教師都要有所准備。
4.備自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要一桶水」,教師要想想自己對教材、學生的掌握情況,還要做些什麼准備工作,還有沒有自己都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廣泛地閱讀有關教學參考資料,開拓知識領域,讓自己的知識更豐富,這樣上起課來方能得心應手。
第二,創建和諧的語文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和諧的語文課堂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根本,在和諧的語文課堂上,師生互動互促、共同進步和發展。學生眼中,你既是一位嚴肅可敬的師長,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朋友,從而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了彼此的隔閡,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個性得到發展,學生才敢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
平時還可以多開展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能巧妙地運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在這種學習方式中,教學不再是教師單一地教、學生機械地學。相反,這種學習方式能凸顯學生的主動性,能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解放和激發。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集體觀念將進一步加強,他們會對學習產生強烈的慾望,這就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的發展。
第三,個性化教學。個性化教學是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上確立的新的教學模式,它是一種思路新穎,不同凡響,別出心裁,不拘一格的教學方式,是超前的教學思路,是我們當今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是創造和諧課堂、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的重要方法。
我們走進課堂教學,不難發現,課堂教學中一刀切的模式還是普遍存在的,它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空間及創新精神的激發。我們的學生在固有的模式教法中已產生了厭煩的心理,他們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感受不到校園生活的多姿多彩,他們的個性完全被壓抑了。作為老師,我們經常會感覺學生在這種毫無個性的學習中變得木訥、呆滯。這樣的學生如何能適應如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生活,我們的素質教育如何能得到真正落實,教學的質量又從何談起。
個性化教學的重點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啟發、引導。教師不再單純地「教」,而是注重學生的「學」。個性化教學之路,在於通過教師風格鮮明的課堂風采,幫助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才能真正達到主動構建知識的意義,才能實現知識更新,甚至達到創造新知識的理想目標。
第四,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 「學習語文的目的在運用,就要養成運用語文的好習慣。」 「我想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社會習慣。諸如熱愛國家,關心他人的習慣、禮貌誠篤的習慣、虛心自強的習慣、閱讀書寫的習慣、勤勞操作的習慣、求實研究的習慣等等」。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感覺知識點似乎都已經落實,學生也看似基本上已掌握,可是在檢測效果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不對勁,情況不是很理想,學生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錯誤出現。仔細去查找原因,就會發現是因為我們平時忽視了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這個關鍵問題沒有被我們從根本上解決。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習從學生的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高境界。當然這需要老師持之以恆地滲透。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就能學會如何學習,他們就會學得輕松、主動,還會懂得怎樣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會受益終身。
以上四點是我在語文教學中總結出來提升教學質量的一些見解,怎樣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得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我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語文的教育水平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⑷ 如何上好常態課,提高教學質量
一、在新課程理念引領下的常態課堂教學,綜合各個學科的特點,個人認為起碼要做到以下七有:
1.心中始終有學生。從備課開始,僅僅是教師能正確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是不夠的,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心中時時想到即將面對的學生。學生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可以達到的難度、高度、深度,是教師備課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和依據。課堂教學中,隨著學生的變化,學生在課堂中對知識的理解狀況、進展過程,教師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否則,課堂教學的效果就達不到最優化。課後對學生練習的布置和要求,更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否則,達不到訓練效果,浪費學生的時間,甚至會誘發學生間相互抄襲作業等不良的學習情況發生。有些教師採取分層次布置作業和提出要求,應該說是比較好的方法,教學工作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決不是一句空話。
2.腦中經常有課標。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中小學教材和課程的要求,一直都在發生變化。特別是進入新課改以來,教材的變化就更大。教師在備課、上課、輔導時,必須腦中經常有課標,否則容易造成內容選擇、講授安排等失誤,致使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浪費或低效。已有多年教學經歷的教師,更應注意這一點,不能在自己喜歡、有特長和愛好,但已不屬於新課標要求的內容上過多地化時間去講解、去訓練、去挖掘,以免浪費師生的時間和精力。
3.眼中關注有變化。現在許多學校強調集體備課,這無疑對學校的整體課堂教學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學生是一群生動活潑的孩子,現成的集體備課案,在不同的班級、面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在不同的時機、不同的階段去實施,教師都必須隨著課堂教學的進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困惑,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變化及時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不能死守現成的個人教案或集體備課教案,機械地、呆板地進行教學。
4.手中學教有方法。教無定法,教應有法,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更應講究學習方法。現代化教育技術與學科知識的整合,大大地改善了課堂教學的知識容量、展示方法、傳授途徑、時間效率,教師要樂於接受新知識,樂於掌握使用新技術,樂於在教與學的方法和途徑上創新。為幫助學生愉快、高效地學習,在突破知識的難點、重點時,教師應探索針對學生實際的特別方法。對待不同學生的指導,有時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不要責怪學生理解不了,關鍵是您的方法是否對這樣的學生有特效。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注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授之以漁,才能幫助絕大多數學生愉快、高效地學習。
5.課內確保有練評。有些課堂教學,看起來非常圓滿,教師認為自己講解得很清楚,學生理應掌握,但一階段時間以後的評估結果、實際效果卻不一定能令人滿意,所授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及時訓練、評估,是出現此類情況的關鍵原因。有些內容學生當堂課上好象掌握了,時間不久又會迅速遺忘,必須經常鞏固和練評。為確保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和方法,能讓學生牢牢地正確掌握,課堂教學中必須及時訓練、評估、反饋和鞏固,根據評估的情況反饋,有時教師要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和安排,確保每一個知識點和方法的教學落到實處,不能指望在後面的補習時再去炒冷飯。
6.學練過程有歸納。許多學生每章每節的內容好象掌握的不錯,但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較多的遺忘,這本來是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在心理學研究上早有依據。看起來已掌握的內容,由於沒有及時地歸納和整理,很快就有了陌生感或僅僅是似曾相識,在考試時根本不能靈活運用。實際上許多學生的學習,只會跟著老師走,自己不注意及時地整理和歸納,就像農民收獲農產品,收獲後沒有及時地分類存入倉庫,而是讓收獲的農產品在野外裸放,日曬雨淋,這必然會出現大量的損壞和丟失。因此說,教師的日常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及時地進行知識和方法的總結和歸納,這也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歸納和總結,讓已學的知識和方法,及時地、有條理地存入學生自己知識體系的倉庫,使之能牢固掌握、舉一反三。
7.講授之後有反思。教師在每節課堂教學以後,一定要養成課堂教學後及時反思的好習慣。事實證明,經常在課堂教學以後反思的教師,教育教學的水平和能力能夠很快地提高。曾有學者說過,只教書不反思,很難有獨特的見解,多年教學後還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養成不斷地反思和總結,不斷地研究和探索的習慣,一段時間後,這樣的老師,就會在某些知識領域和方法上有獨特地見解,就有可能成為教有所長的學者和專家。學生如果能在教師指導下,經常養成一種學習、思考、反思、歸納和總結的好習慣,學習的效益就能事半功倍。因此說,教學相長,關鍵是在師生教與學以後,學會經常地反思。反思讓人避免重復失誤,反思使人進步,反思讓人提高,經常反思必有收獲。
二、用常態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減輕師生的負擔
高效率與減負擔,看起來有些矛盾,實際上是一種對立的統一。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們認為:每一節課堂教學要想達到高效益,必須做到:起點低、切入准、訓練實、容量大、手段新、方法巧、反饋快、效率高。讓每一個孩子在課堂教學中,每一節課都有收獲、都有提高,如果我們的每節課堂教學都非常實在,學生們在課堂教學中扎扎實實地學,能得到實實在在的訓練和提高,課堂教學的節奏和效率,盡可能地追求最大化、最優化,完全可以在正常的體育鍛煉、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孩子全面發展,能迅速地成長。
向常態課堂要效率,用高效教學減負擔是一件利在當前,功在今後,值得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實踐者去探索和追求。
⑸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課題研究常態化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應該研究一些淺顯易懂的課題,比如一天應該做些什麼,做什專么事情能夠屬讓自己感到很快樂,如何幫助他人等這一類型的問題。 另外,小學一年級時正是塑造一個人性格和品質的時候,應該用一些充滿社會正能量的課題和經歷對其進行教育和培養。
⑹ 如何優化小學語文常態課的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專能在民屬主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活動,這樣學生才能得到比較充分地發揮。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輕松的氛圍中思維處於最佳的狀態。學生只有在輕松、自在、和諧的氛圍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學習狀態。因此在學習中,參與對話互動雙方都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切磋、相互包容、互不勉強、互不屈從、互不幹擾,營造自在和諧的氛圍。其次要保證學生與文本的平等對話,既不以文本為中心也不以讀者為中心,讓學生在充分理解地基礎上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悟。再次要保證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目前教學仍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就成了回答問題的機器,學習顯得很被動。教師濫用話語權,破壞了思考與交流的可能,對整篇課文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只是把一篇文章分得支離破碎。最後要保證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不單指相互談話,還包括傾聽同學發言,相互取長補短,准備對話,萌生新的認識,探求新的高度。
⑺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常態課教學的有效性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較過去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在各種各樣的公開課、觀摩課、示範課中,執教者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創新,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廣泛利用等,都很好地顯示課程改革帶來的巨大成績,然而在欣喜之餘,我們又感到這些華而不實的教學現象,問題多多,主要是教師在准備這些課時,花費了大量心血和精力,而現實中我們不可能每節課都這樣去備,這就要求教師如何在短時間內上好日常的常態課,在有限教學條件下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把新課改的理念很好地、自然地融入平時的教學中,我想這才是新課改最實在最基本的目標。當前,如何提高新課改下數學常態課教學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一、常態課要求充實,有效率。
一節課非常充實,才能算好課。因此,在教學中,要追求實效,就必須制定明確、具體、全面且符合學生學習實際的教學目標,多創設與學生生活熟悉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導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在生動直觀的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學習習慣和積極動腦的思維能力。只有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組織教學,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熱情,以學生為主體的再創造學習活動才是有效的。
首先,要准確把握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就要求老師提高備「常態課」的能力。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已確立的教學目標,選擇有利於發揮育人功能的手段與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以更好地發揮教材在教學中的作用。特別是情景的引入可使課堂教學更有實效。如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運算律》教學目標:①創設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②使學生在經歷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中,理解並掌握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並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的價值。③使學生在學慣用符號、字母表示自己發現的運算律的過程中,初步發展符號感,培養歸納、推理的能力。④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教學重、難點: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這兩個運算律。經歷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律。
其次,面向全體,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以關注學生的發展為首要目標,強調要在學生的數學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數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能力與終身學生的能力;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獨立思考、分析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與人合作能力。」針對以上目標,我們必須做到:
1、課堂開放
課堂開放要做到課前開放,初步感知新知;課中開放,促進學生的發展;課後開放,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如蘇教版第一冊《認識物體》的教學,課前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體的物體;課中讓學生在小組內開展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剪一剪等活動;課後開放讓學生回家找一找家裡的物體是什麼圖形。這樣設計,既體現了大課堂思想,又將課堂完全開放,為學生自主、高效地參與探究、研討提供了廣闊空間。
2、教學民主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發揮的最高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首先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平等地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表達和表現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充分的思考,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在傾聽中學會思考,學會尊重別人。
二 、常態課要求真實,體現教師本色。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中創設貼近學生熟悉的情境,會使學生在參與學習中體驗到數學的價值,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而現實中數學教學卻脫離了學生真實的生活,片面的增加了許多為解決問題的復雜題型,增加了學生學習負擔,以致喧賓奪主,沖淡了數學的主題,與新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因此,常態課要求老師做到真實,不作秀,體現教師本色,改變以往課堂教學中教師「導」、學生「演」的教學模式,真正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學會用數學思考。
三、 常態課要求新,激發學習慾望。
《新課標》指出「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執行者,而是教學方案的開發者」「教師是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未達到課標規定目標的教學不是好的教學」。因此,我們教師要改變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得多,學生講得少,教師做得多,學生動手少;教師引導多,學生思考少;教師總結多,學生反思少;教師評價多,學生評價少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究其原因就是教師們的新思想、新理念掌握不夠,或落實不夠。現在的常態課要我們的老師更新觀念:
1、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理解
數學學習要求學生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在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過程中理解數學,體驗數學,學會用數學的思維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不斷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2、關注學生的學習評價
《新課標》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及時、適度、多樣的評價,既能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評價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教學過程。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採取適合學生的激勵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總之,作為一個數學老師,在常態課的教學中,一定要努力在上課前下足備課功夫,在課堂上扎扎實實訓練,課後潛心反思。從常態狀態去思考,勤於學習,善於反思,真正追求和實踐數學常態課的有效教學,真正實現:簡簡單單教數學,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數學教學本色。
⑻ 小學教師如何把教學常規工作常態化
通過游戲的方式傳輸,讓小朋友即玩了同時也記憶深刻。還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