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同建同治教案

小學同建同治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5 13:57:57

⑴ 中國近代史上所謂的「教案」是指什麼

中國近代史上所謂的「教案」是指:清同治年間發生的中國人民反洋教斗爭的重要事件。

1、18 4 0 年鴉片戰爭後,外國傳教士闖入中國腹地。這些披著宗教外衣的侵略者深入窮鄉僻壤橫行不法。清朝官員畏洋人如虎, 在處理民教訴訟事件時, 不敢作不利於教民的判決,這一切,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恨。

2、南昌教案──1862年,傳教土羅安當憑借《天津條約》在南昌一帶作惡多端,無理強行索賠教堂,甚至以法國全權大臣名義命令地方官張貼傳教的布告,激起民眾公憤,群眾遍貼《撲滅異端邪教公啟》等揭帖,拆毀天主教育嬰公會和教堂。事發後,因清政府欲勾結法國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指令江西巡撫允許賠款一萬七千銀兩結案。

3、酉陽教案──1865年,法國傳教士瑪弼樂因在酉陽支持教徒欺壓百姓,被群眾擊斃。法國公使以派兵到四川相威脅,迫使清政府處死民眾一人,賠款八萬銀兩。

1868年,因法國傳教士李國在酉陽組織教堂武裝,修築工事,奴役人民,激起公憤。民眾於次年年初焚毀教堂並殺死李國。教堂武裝借機報復,殺死民眾145人,傷700餘人,民房被焚毀100餘戶。法國公使羅淑亞與清政府談判,主凶竟逃回法國。結果清政府處死民眾二人,徒刑10人,賠款三萬銀兩。

4、天津教案──1870年6月21日,天津天主堂因虐死嬰兒,法國領事豐大業開槍射擊天津知縣劉傑所引起民教沖突。事發後,法國軍艦開到天津進行威脅,英、美、德、意等六國軍艦亦結集天津、煙台一帶示威。

曾國藩、李鴻章受清政府委派到天津查辦,他們力主委曲求全,避戰求和。結果地方官被處分兩人,民眾被判死刑二十人,徒刑二十五人,賠款四十九萬七千二百八十五銀兩,北洋通商大臣崇厚赴法國道歉謝罪。

5、重慶教案──1886年7月,英美教會強行在重慶建堂,激起公憤,武生罷考,商人罷市,民眾焚毀教堂和傳教士住宅。傳教士竟令教堂武裝開火,殺傷民眾三十餘人,致使三千餘民眾焚毀城內外的教堂並搗毀英國領事館。事發後,英、美、法三國公使向清政府提出要挾。結果民眾被處死二人,賠款二十三萬五千銀兩。

(1)小學同建同治教案擴展閱讀:

(1)南昌教案發生後,英法兩國軍艦齊集鄱陽湖,意存恫嚇。法駐京公使呂班,派三等參贊端貴為代表,與清廷所委直隸津海關道梁敦彥,同往南昌查辦。端貴抵贛後,歪曲事實,不承認江令為被刺,提出懲凶、革官、賠款等項無理要求。清政府媚外求和,完全順從帝國主義的擺布。

(2)酉陽教案,外國傳教士除極少數是真正傳教外,絕大多數是披著宗教的外衣,干著各種侵略勾當及危害當地人民的壞事,外國傳教士的所作所為,引起了中國人民持續不斷的驅殺教士教民、搗毀教堂的反洋教斗爭。

(3)天津教案了結之後,大臣崇厚作為專使,去歐洲向法國道歉,以示與法國「實心和好」。1870年10月28日,由上海起程,抵達馬賽時,普法戰爭正酣,法國政府無暇接待。直到1871年11月23日,才得到法國第三共和國首任總統梯也爾接見。

(4)重慶教案是在甲午戰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發生的,具有鮮明的反帝色彩。這些教案、起義在重慶、四川乃至中國南方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們是「義和團運動」的前奏。

⑵ 使曾國藩的聲望一落千丈的歷史事件是﹖

同治九年,由於洋人在中國土地上耀武揚威,為所欲為,利用教堂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天津百姓與法國人辦的天主教堂發生一場與洋人的全面沖突。根據《清末記事》記載:(此次沖突)共打死法國人九名,俄國人三名,比利時人二名,英美各一名,另有無名屍十具。毀壞法國領事館一處,育嬰堂一處,洋行一處,英國講書堂四處,美國講書堂二處。法國駐華公使認為蒙受了空前未有的奇恥大辱。他聯合英、美、俄、比等大國,向滿清政府提出嚴重抗議,法國停泊在遠東的三艘軍艦也集結於天津、煙台一帶,揚言要把天津化為焦土。此沖突就是歷史上的「天津教案」。

看到洋鬼子如此厲害,善於養生的慈禧老女佛爺就把直隸總督曾國藩派往天津處理該案。曾國藩來到天津後, 法國開出了條件: 賠償1000萬白銀,禮葬被打死的領事,重建教堂,更要求殺三個天津地方官抵命。曾國藩不僅完全同意法國人的無理要求,把三名天津地方官打入死囚。並且給法國人開出了抵命的價碼:10個中國人抵一個洋人的命。這就是遺臭萬年的「曾國藩與洋人訂定抵命人數」的來源!由於人數不夠,曾國藩就讓人用銀子買通牢里的死囚犯,讓他們自認作殺洋人的兇手來充數。 丑聞爆發,京師各地一片嘩然,真正將滿清「我們不是中國人,但我們是中國人的主人。」「保大清不保中國」以及「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國策貫徹到了實處。辛亥革命後,一些革命黨人諷刺他,說他「開就地正法之先河」,可惜這先河法是落在中國人自己的腦袋上喲! 曾國藩再次被定在了漢奸的恥辱柱子上!

此事後, 慈禧借輿論之力,貶曾國藩為兩江總督。西元1872年3月12日,曾國藩死於任上,終年61歲。所謂「千夫所指,無病自亡」也!曾當時的四面楚歌之苦,甚至不如袁大頭!

⑶ 「天津教案」發生在哪年啊

天津教案是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發生的一場震驚中外的教案。天津民眾攻擊法國教會機構而造成數十人被殺;而清政府事後的對外妥協處理方式也引起很大爭議
建議參考《天津教案的真相及其社會心理分析》

⑷ 發生在清末震驚全國的教案有哪些

揚州教案
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金式玉在揚州三義閣開辦育嬰堂,半年間死亡24名嬰孩(因發生瘟疫,致使多名嬰兒死亡),於是民眾謠傳傳教士私藏小孩,暗地烹而食之。1868年8月22日英國中國內地會男女傳教士被八千至一萬人包圍,打砸搶燒,8月23日下午,縣官雇來轎子,把傳教土護送出揚州城的南門,到鎮江。11月9號,英國駐上海領事麥華陀派2艘軍艦和300名士兵來到揚州前往南京交涉。曾國藩和繼任的兩江總督馬新貽完全接受麥華陀要求,罷免了揚州地方官,發表公告並答應賠償損失。11月28日,揚州教案以懲凶、賠款、立碑議結,賠償教會損失,修復被毀的住宅,門前立碑,保護教堂,懲罰肇事者,邀請傳教士返回揚州。

安慶教案
1869年,在湖南反教揭貼的影響下,安慶府院考試場附近出現約期拆毀教堂的揭帖。曾國藩因低價強買民房改建教堂而為安慶民眾所痛恨的英國教士密道生、衛養生,公然到府衙要求查辦散發揭帖者,群眾和文武考生憤起攔阻,並搗毀了英、法教士住所。密道生、衛養生避入府衙呼救,法國教士韓石貞連夜乘船逃走。事後,清政府在英、法駐華公使的要挾、恫嚇之下,以指撥城內官地為教會堂基,賠償損失4000元、懲辦「肇事首犯」、申斥護教不力的安慶各級官員結案。

天津教案
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發生多起兒童失蹤綁架的事件。望海樓天主教育嬰堂中有3、40名孤兒患病而死,每天有數百人到墳地圍觀,挖出孩子的屍體查看。於是民間開始傳言懷疑外國修女以育嬰堂為晃子,實則綁架殺死孩童作為葯材之用。 6月20日,民情激憤,士紳集會,書院停課,反洋教情緒高漲。先殺死了豐大業及其秘書西門,之後又殺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焚毀瞭望海樓天主堂、仁慈堂、位於教堂旁邊的法國領事館,以及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其他4座基督教堂。6月24日,外國軍艦開到天津,七國公使向總理衙門抗議,而以法國為首。處理結果:16名死刑、4名緩刑,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出使法國道歉。

山西教案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列強取得了在內地自由傳教,外國傳教士可以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教堂」的特權,毓賢任山東、陝西巡撫期間,縱容義和團拳民對洋教進行燒殺搶掠。清廷與八國聯軍議和時,指毓賢為罪魁禍首。1900年9月26日,山西巡撫毓賢以被革職,發放新疆。1901年2月13日,被斬於甘肅蘭州,全省還有40餘名官員被嚴查,山西還被要求每年分擔庚子賠款116萬兩,同時賠償山西教會損失263萬兩,為殉難教士立碑

⑸ 清政府對待教案的態度是怎樣的

19世紀下半葉起中國人民反對外國教會和傳教士的事件。從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青浦教案到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前的60多年間,共約發生五六百起。由於外國侵略勢力利用、包庇教會和傳教士,這些事件也成為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正義斗爭的組成部分,震動世界的義和團運動堪稱最大的一次教案。

基督教曾於唐、元及明末清初三度傳入中國。清王朝實行閉關政策後,嚴禁外國人在中國傳教。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清康熙帝鑒於羅馬教廷堅持禁止中國信徒祀孔祭祖,下令禁止天主教在中國傳播,驅逐教士,查封教堂,對西方宗教在中國發展勢力是一嚴重打擊。但此後禁令雖嚴,仍不斷有教士潛入傳教。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天主教徒約有30萬人。耶穌教(基督新教)亦於1807年(嘉慶十二年)派遣教士來華,在澳門、廣州秘密傳教,時受洗入教的總共不滿100人。鴉片戰爭後,中國從獨立國家淪為半殖民地,清政府被迫開放教禁,允許外國在通商口岸傳教,發還教堂舊址。1858年(咸豐八年)簽訂的《天津條約》,又准許外國傳教士進入內地傳教。1860年中法《北京條約》簽訂時,法國傳教士在中文約本上私增教士可在中國各地購置田產,建造自便的條文。後其他國家根據利益均沾條款和治外法權的保護,相繼效仿,傳教士遂大量湧入,足跡遍及各地。

外國教士在傳教過程中企圖改變中國禮俗,把佛教、道教貶為邪教,詆毀孔子及儒家學說,並在深鄉僻壤干涉民間傳統儀節。更為甚者,以不平等條約為依據,干擾中國地方行政,破壞中國司法權。他們妄指廟宇、會館、公所和民宅為舊置教學,迫令歸還。任意出入地方衙署,斥責官員,並盛設儀規,擅作威福。在傳教中,挑撥教徒與非教徒的糾紛,凡教中犯案,皆包攬詞訟,曲庇教徒,不法教徒常依仗其勢力,欺凌平民,詐取錢財,霸佔田產,橫行鄉里。凡此種種,使群眾積恨成仇,紛紛自發地起來進行反洋教斗爭,各地教案頻繁發生。清末教案大致分為四期。第一期,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至1870年(同治九年)的天津教案。其間,地方官吏和紳士打出「排斥異端」和保衛聖道的旗號,號召和組織群眾反教,主要表現為逐殺教士和焚燒教堂。在震驚中外的1870年6月天津教案中,法國領事因群眾抗議教會一事公然向政府官員開槍,群眾將其打死,並焚毀法領館和教堂,殺死20名外國人。法、英、美、俄、德、比、西等國聯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議,並調遣軍艦到天津海口及煙台一帶示威。清政府屈從外力,以殺民賠款及派使臣赴法道歉結案。第二期,從19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時社會上層開始退出反洋教斗爭,大量下層勞動群眾投入進來,民間會黨逐漸成為核心力量,教案從焚堂鬧教發展為大規模的暴動或武裝起義。在1891年(光緒十七年)由哥老會掀起的反洋教浪潮中,長江中下游幾十個城市和廣大鄉村,凡有外國教會盤踞的地方都發生了暴動,甚至上海租界也出現反教揭帖,因而引起列強出動軍艦在長江示威,清政府派兵圍剿。第三期,從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至1900年義和團運動。其間,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反教人數日益增多,民間會黨成為領導力量,將反教與反列強瓜分結合在一起,各地教案尤以山東為劇。1897年11月,大刀會組織群眾擊殺巨野德國教士,周圍數縣紛起響應。德國遂以巨野教案(又稱曹州教案)為借口,出兵佔領膠州灣。並迫使清政府允其租借,及在山東享有築路和開礦的特權。此後教案仍然不斷,1898年一年又發生大小數十次武裝起事。當地秘密結社在反洋教斗爭中發展壯大,最終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滅洋」運動——義和團運動。第四期,從義和團運動後至辛亥革命前。時會黨仍在反洋教斗爭中起重要作用,某些地區的斗爭具有一定聲勢,但整體己成為高潮後的餘波。及至資產階級革命興起後,原來群眾自發的斗爭便匯入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其間,由於中國長期閉關自守,生產不發達,文化落後,對外來事物反應消極,乃至採取敵對態度,在反洋教斗爭中也出現了大量迷信和盲目排外的現象。

清政府在處理教案的過程中,起初因為教案與地方官員均有牽連,對外交涉時頗為躊躇,但在外國侵略勢力的外交壓力和武力恫嚇下,又妥協讓步,對群眾採取鎮壓政策。天津教案以後,開始從民怨和外患兩方面感到教案問題的嚴重性。1871年,總理衙門曾向駐京外使遞交《傳教章程》,企圖對各國傳教士稍加約制,遭到各國反對。1892年李鴻章亦擬一類似的「教堂禁約」,但隨著列強對中國的掠奪已形成瓜分之勢,清政府自顧不暇,因而無法付諸實施。以後,對教會和列強的要求更多委曲求全,凡遇案發,必貶革當事官吏,屠殺反教群眾,賠償外國教會,以犧牲國家主權和尊嚴換取「中外相安」。1898年後頒布了一系列保護教會的規定,承認外國教職人員與中國地方官員地位對等。清政府的如此立場,不僅沒有使民教矛盾得到緩和,反而使之愈演愈烈。

⑹ 有關中國近現代史的教案

天津教案是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發生的一場震驚中外的教案。天津民眾攻擊法國教會機構而造成數十人被殺;而清政府事後的對外妥協處理方式也引起很大爭議。
清末自從天津條約開放傳教以來,傳教士開始在各地進行教傳工作,但由於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差異很大,因此傳教士、教民(即中國的基督徒,因當時教民享有治外法權,不受中國法律制裁,也導致混入不少地方上不法的無賴地痞)常與民眾產生各種誤會和沖突,各種反教揭帖、檄文流傳,群眾信以為真,導致群情激昂,聚眾問罪。也有混入教會的「吃教」者,素質低下,借勢欺人,傳教士受其蒙蔽,干涉訴訟,引起事端。有時形成大規模的抗爭沖突,亦即教案。
背景
1862年,法國天主教神父衛儒梅通過法國駐津領事與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交涉,獲得天津三岔河口北岸望海樓(1773年天津鹽商集資修建的3層樓閣,有房152間,天津著名建築,又稱海河或河樓。當時已經荒廢)舊址及其西側崇禧觀15畝土地。但最初幾年只能隱蔽在東門附近的深宅大院中,開辦仁慈堂養病院。1866年,法國神父謝福音(1820―1870)到津傳教,於1869年5月16日拆毀瞭望海樓和崇禧觀舊址,年底建成天津第一座天主教堂———勝利之後堂(聖母得勝堂),俗稱望海樓天主堂。法國駐天津領事館則搬進了東面的望海樓行宮遺址。
起因
1870年4、5月間,天津發生多起兒童失蹤綁架的事件。6月初,天氣炎熱,疫病流行,育嬰堂中有三、四十名孤兒患病而死。於是民間開始傳言懷疑外國修女以育嬰堂為晃子,實則綁架殺死孩童作為葯材之用。6月20日,一名被居民扭送官府的匪徒武蘭珍口供中又牽連到教民王三及教堂。於是民情激憤,士紳集會,書院停課,反洋教情緒高漲。
經過
6月21日清晨,天津知縣劉傑帶人犯武蘭珍去望海樓天主堂對質,發現該堂並無王三其人,也沒有武蘭珍所供的席棚柵欄,「遍傳堂中之人,該犯並不認識,無從指證」。謝福音神父也已經與崇厚協商育嬰堂善後處理辦法。但當時已經有數千群眾包圍了教堂,教堂人員與圍觀的人群口角起來,引起拋磚互毆。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Henry Fontanier,1830-1870)要求總督崇厚派兵鎮壓,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在前往教堂的路上,與知縣劉傑相理論未果,竟開槍打死了知縣的僕人,民眾激憤之下先殺死了豐大業及其秘書西門,之後又殺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焚毀了法國領事館、望海樓天主堂、仁慈堂以及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4座基督教堂。破壞行動持續了3小時。 6月24日,外國軍艦來到天津,七國公使向總理衙門抗議,而以法國為首。
結果
法國方面最初要求處死中國負責的官員,清朝方面派出直隸總督曾國藩來調查並與法國方面交涉,當時朝廷中的官員多數認為不要對其退讓,不惜一戰,情勢緊張。曾國藩考量當時局勢,不願與法國開戰,首先對英國、美國、俄國作出賠賞以使最後能單獨與法國交涉。 同治九年六月初十日一曾國藩到天津,立即發布《諭天津士民》,對天津人民多方指責。隨後經他調查之後,確認育嬰堂並無誘拐傷害孩童之事,於是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後處死為首殺人的18人(馬宏亮、崔福生、馮瘸子等,行刑之日是10月19日),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出使法國道歉。李鴻章也認為「冀終歸於一命一抵了案」。而法國因隨後發生了普法戰爭,無注意東方事務,因此接受了這個條件。

⑺ 地震中的父與子 小學語文說課教案

17 地震中的父與子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課文先寫大地震的混亂中,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急切地沖向兒子的學校,盡管學校已成廢墟,他還是堅定地向兒子教室的位置走去。接著寫他不顧別人的勸阻,也不怕別人誤解,堅持搶救自己的兒子阿曼達。最後寫經過38個小時不停的挖掘,他的兒子和另外13個同學終於獲救。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以下句子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

①「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了不起的父與子」,是提領全文內容的關鍵句子。抓住它品讀全文,其他重點句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再沒人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等等,就會迎刃而解。

「了不起的父與子」要從「父」與「子」兩個方面來理解。

說父親了不起,是因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過後,就絕望地離開了。」而這位父親一直不停地挖掘。人們勸阻他,「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他便埋頭接著挖。」「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為了兒子,決不放棄,實現對兒子的承諾。多麼堅忍不拔決不放棄的父親!多麼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

說兒子了不起,是因為在長達38個小時的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恐懼與危險。然而7歲的阿曼達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 同死神搏鬥,最終生還,巨大的精神力量來自對父親真誠諾言的信賴;奇跡的出現來自偉大的父愛。

②「不論發生什麼,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為什麼文中3次出現反復出現類似的話?因為他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是兒子在絕境中滿懷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親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原因。反復出現,多處呼應,通過父親的責任感充分表現了崇高的父愛,通過兒子對父親諾言的深信不疑說明了對父親多麼信賴。

了不起的父與子,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

(2)對詞語的理解。

昔日:指往日,從前。

廢墟:城市或村莊遭受破壞或災害後變成的荒涼地方。

疾步:快步行走。

絕望:毫無希望了。

瓦礫:破碎的磚頭瓦片。

開辟:開發開墾,把荒地開墾成可以種植的土地。本課是打開的意思。

二、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於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建議

1.如有條件,可讓學生查閱有關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的資料。

2.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讀准字音,讀通課文,藉助工具書特別是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還要引導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事情是怎樣發生的,經過怎樣,結果如何?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請作者寫作思路和課文的脈絡層次,初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深入閱讀時,要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深究為什麼說「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的品讀,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對這些句子的理解體會,一是要注意引導學生想像當時情境,如孩子們所處的環境,如何恐懼,7歲的阿曼達怎樣鼓勵同伴。二是要引導學生體驗,如父親當初「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傷與絕望,接下來的堅定與決不放棄,兒子生還後的無比幸福喜悅。三是要加強朗讀訓練。披文入情,以讀促思,在讀中悟。父親堅持在廢墟中尋找兒子這部分課文,朗讀中語調宜輕,以表現他的絕望與悲傷。「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語氣應非常堅定。發現兒子後父子的對話,語氣應是興奮的,表現他們劫後重逢的喜悅與幸福。

4.要抓住課文中有特色的語言現象,在閱讀中學習表達。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為什麼不直接寫挖了36小時?父親為了救兒子,整整挖了36小時,突出了挖的時間之長,之艱難。這句話不是直接寫36小時,而是從8小時寫起,這樣寫,表現出艱難的過程,更能體現父親執著的信念和父救兒所克服的巨大困難。

5.在品讀文本,體驗文本的基礎上,可適當開展拓展活動。如編排課本劇,深化對課文的理解;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方面鍛煉孩子的復述能力,內化語言,一方面可營造關心孩子、勇於擔當責任的育人環境氛圍;採用讀一篇帶一篇的方式,讀其他表現父愛或母愛的文章,等等。

四、教學案例

(設計意圖:凸現課文的思想感情、主人公的精神面貌。)

片段一

理解內容

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讀課文,邊讀邊想,再討論討論,猜一猜,今天老師要給大家提哪些問題?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個問題。討論時要注意,:老師會在哪裡提問題?如果老師在這里提問題,我們該怎樣回答?(學生小聲讀書討論,教師深入學生中間指導讀書、參與討論。)

生:我認為老師一定會問,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師:嗬!這么肯定!也就是說這一課主要寫了什麼事?請你說說。

生:本文主要寫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奮不顧身地挖了38個小時,終於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兒子的同學這件事。

師:我很欣賞你用的一個詞,奮不顧身。你覺得你說的准確嗎?

要是能把時間和地點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說說嗎?

生:能!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奮不顧身地挖了38個小時,終於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兒子的同學這件事。

師:好!但是,你提的不是我要問的。

生:我覺得老師會問,「父親」為什麼一直堅信他兒子還活著,拚命挖,而不像別的父親一樣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死了。

師:哦,提了這么個問題。那你能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生:就是他一直不覺得沒有希望了,因為前邊說了,他給兒子說過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總會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說,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見到兒子。

師:你已經非常准確又很全面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而且還從父親的內心世界出發,抓住了一句非常關鍵的話:「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總會和你在一起。」請坐!問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問題。誰再來說?

生:課文第二十自然段:「父親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為什麼要顫抖地說?應該高興才對。

師:你在提問時把課文讀得很好。那你說為什麼?

生:我想他是還有點擔心。

師:是的。

生:我想他是挖了很長時間很累了。

師:有這個原因。挖了38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睡,能不累嗎?累了時候聲音是有點顫抖。

生:我想他是激動的。挖了38小時才找到自己的兒子,他一定很激動。

師:這位同學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夠以一個父親的思想設身處地地看待這個問題,因此,你說出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把這三個同學說的合起來就完整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面對提問題的學生)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問題提得很好,激發了大家的思維。遺憾的是,這不是老師想提的問題。

生:我想老師會問:為什麼說這對父子了不起?

師:這個問題很有價值。作為獎勵,請你把「了不起」三個字寫到黑板上,寫在「地震中」下面。誰能回答,這對父子了不起在哪兒?

生:父親的了不起就在於他堅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兒子;兒子的了不起就在於想著自己的同學,想先救自己的同學。

師:回答的簡明扼要!這樣的父與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與子?

生:是!

師:「地震中的父與子」能不能換成「了不起的父與子」?

生:能。

片段二

體味情感

師:到現在為止,同學們提的問題也很不錯,幫助我們大致了解了課文內容,基本上讀懂了課文。現在大家聽聽我要提的問題。課文當中有一段寫那位父親因為悲傷過渡而精神失常了。找到那一段沒有?

生:找到了。(生讀課文)

師:(板書:失常?)我要提的問題就在這兒。這位父親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學生紛紛舉手)別忙。請大家再瀏覽一下課文。你要是認為這位父親精神失常,請找到相關的事實依據;你要是認為這位父親的精神不失常,也找到相關的例證。待會兒說出你的理由。開始吧。

認為這位父親精神失常的同學有六個。其他人都是認為父親的精神不失常。學生讀書、勾畫,各自找出「失常」與「不失常」的依據。然後分正方(失常組)反方(不失常組)展開辯論。

正方同學找到了三個理由,一是兩眼直直,二是只有一個念頭,三是挖了38小時。圍繞三個理由,雙方發表自己的觀點。

然後老師小結:我有一個觀點,不知同學們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咱們下課接著辯。我認為,這位父親的精神是失常了,但也不失常。(深情地)孩子們!3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個小時就是兩天兩夜,想想看,這是多麼的驚人!因此,我還是同意那位同學的觀點:說他失常嗎?確實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樣的舉動。說他不失常嗎?的確不失常。因為一種偉大的父愛的力量充溢著他的全身。所以,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救我的兒子!我要救那些和我的兒子一樣壓在廢墟底下的可憐的孩子們!他們在等著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的偉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驚人!這就是愛,偉大的父愛!(板書:愛)同意嗎?

生:(肅然)同意。

片段三

朗讀練習

師:老師的第二個問題要出來了。和以前我們學過的課文相比,這篇文章的標點符號有什麼特別之處?請大家看書,找找,看看,想想。一定要注意特別之處。

生:(讀書思考了1分多鍾)感嘆號。

師:我數了一下,一共有15個。現在,請各小組做兩件事:1.看看這些嘆號大都集中在哪兒?2.這些嘆號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然後,你想怎樣通過你的朗讀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小組學習,教師參與)

師:我看了,同學們找得很准。課文中嘆號大都集中對話之中。看來咱們之間真的心靈溝通了。

投影出示課文以下4個片段,指導、訓練朗讀——

1.「在混亂中……向那片廢墟走去。」

2.「阿曼達!我的兒子!」

3.「爸爸,真的是你嗎……和我在一起!」

4.「一個安全的出口開辟出來了。父親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

片段四

拓展教學

師:我要提的第二個問題解決完了。下面我要說第三個問題了。我們每個人讀這篇課文的時候都會深受感動。感動就會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你們猜一猜,老師讀完這篇課文以後,會想些什麼呢?或者說想到了什麼?

引出拓展閱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古詩《遊子吟》和老師自己寫的短文《娘》(略)。閱讀過程中教師點撥:阿曼達父親的愛是一種強烈的愛,是外顯的愛;《背影》中的父親的愛、《遊子吟》中母親的愛是飽含深情的愛,無微不至的愛。然後引導學生回憶、交流生活中父、母親所做的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又飽含父愛母愛真情的事。先小組、再全班交流,並布置學生在課外寫下來。

(根據深圳後海小學趙志祥的課堂實錄整理)

五、相關鏈接

地震 由於地球內部深層物質的不斷運動和變化,促成地球表層,尤其是地殼的不斷運動變化,從而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的地帶,當它承受不了巨大的應力作用時,或者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其中約5萬次人們可以感覺到,能造成破壞的約1000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幾次。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級表示。小於2.5級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2.5-5.0級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有感地震;大於5.0級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破壞性地震。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地震波能量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的能量。震級每差1.0級,能量相差10倍;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1000倍。

利用地震前動物、地聲、地光、水位水質等客觀存在的宏觀前兆現象,觀測其異常變化,為臨震預報提供重要依據。關於震前動物的異常反應,震區群眾曾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

震前動物有前兆,密切監視最重要。

騾馬牛羊不進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雞飛上樹豬亂拱,鴨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鴿不回巢。

兔子豎耳蹦又撞,游魚驚慌水面跳。

家家戶戶細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這是震區人民群眾在監視預報地震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經驗。地震越大,越是臨近地震發生,動物異常的反應就越明顯。因此,觀測動物異常,進行分析鑒別,排除干擾影響,還應及時向當地地震主管部門報告。值得注意的是,動物異常往往與氣象、環境等因素有關,必須注意分析鑒別。

距離較近的大地震發生前常常伴有來自地底下低沉的轟鳴聲,它與平時城市噪音完全不同,或天空中出現強烈閃光,要提防其後可能出現大地的顫抖和房屋的晃動。如有這些現象,應及早採取家庭應急防禦措施。

美國洛杉磯地震 據美國地震台網測定,1994年1月17日4時31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1分),在洛杉磯市西北35公里處(北緯34°13′,西經118°32′)發生里氏6.6級地震。

據統計,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25000人無家可歸,毀壞建築物2500餘座(加上嚴重受損約4000餘座),幾條高速公路多處被震斷,一些立交橋坍塌,通向洛杉磯市區及其他地區的11條主幹道被迫關閉。地震還造成該市大部分地區斷電停水,約4萬戶住宅斷水,5.2萬戶斷電,3.5萬戶斷煤氣,通訊網路出現嚴重阻塞,累計經濟損失高達300億美元。

歡迎來稿
☆小學語文欄目徵稿啟事

⑻ 天津教案是怎麼一回事

同治九年在天津發生了當時轟動全國的「天津教案」。

法國傳教士傷天害理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天津接連不斷地發生了兒童失蹤事件。小孩兒的父母著急地到處尋找自己的子女,卻不見蹤影。後來大家猜測這肯定是人販子乾的,於是大家組織起來,開始抓人販子。不久,果然抓住了幾個人販子,他們把人販子送到官府審問,發現這件事都跟法國天主教堂和仁慈堂有關。

法國天主教堂在天津城東門外三叉河口北岸,叫「望海樓」。本來,望海樓是清朝初年修建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法國天主教會占據了它,又轉讓給法國駐天津領事館;同時,在附近建了一座新的望海樓天主堂。望海樓旁邊有一個叫「仁慈堂」的孤兒院,也是法國傳教士辦的。實際上這個孤兒院打著慈善的幌子,誘騙一些兒童到孤兒院,把他們當成最廉價的勞動力,卻只給他們吃些麩皮和霉米,孤兒們每天受著非人的待遇,很多都生了重病,當他們還在掙扎呻吟著時就被抬走活埋了。盡管傳教士們到處宣傳,仁慈堂專門收養孤兒和父母養不起的嬰幼兒,可天津百姓很少有人肯把孩子送到那裡的。如今聽說拐騙小孩兒的事與仁慈堂有關,大家就注意起那些傳教士的活動了。

結果,他們發現仁慈堂里每天晚上都有人扛著小木匣子出來,鬼鬼祟祟地竄到亂墳崗刨個淺坑,把匣子放在坑裡,上面掩上浮土,就急急忙忙地回去了。到了白天,成群的野狗在那裡狂嚎亂叫,撕咬著被叼出來的小孩兒的肢體,慘不忍睹。幾天之內,就發現有四十多具兒童的屍體,被野狗吞食。這件事馬上傳開了,天津市民都議論著法國傳教士乾的傷天害理的事,恨得咬牙切齒。

憤怒的民眾

這年夏天有個名叫武蘭珍的人販子,正在拐騙兒童去仁慈堂的時候,被群眾抓住了。在群眾的追問下,他供出直接指使他拐騙兒童的是在法國天主教堂做事的中國人王三,拐騙幼童的迷葯和賞錢也都在教堂領取。消息一傳出來,群眾再也壓不住心中的怒火了,一致要求地方官捉拿王三,懲辦兇手。

五月二十三,天津的地方官到法國教堂去查問王三的下落。教堂里的法國傳教士害怕交出王三會露出他們奴役和殘害兒童的老底,硬說他們那裡沒有名叫王三的人。聞訊前來圍觀的群眾憤怒之極,要求搜查教堂。傳教士說:「你們敢進去搜查,我們就開槍射擊!」並揮舞著手裡的棍棒和槍支嚇唬群眾,還吆喝惡狗向和他們講理的群眾撲咬。群眾氣極了,撿起地上的磚頭、石塊朝傳教士們砸了過去。傳教士們心虛理虧,急忙報告給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請求營救。豐大業就派人去找駐津的清朝通商大臣崇厚,要求他派兵鎮壓。

可是,豐大業聽說崇厚只派了一小隊清兵,根本管不了憤怒的群眾,在教堂前的群眾越聚越多,有的還高喊讓豐大業出來的口號。豐大業氣急敗壞,掛了兩把長筒手槍,帶著秘書西蒙怒氣沖沖地跑到通商大臣衙門。他一進客廳就指著崇厚的鼻子大聲呵斥說:「我讓你派兵鎮壓,你為什麼才派那麼幾個人?」崇厚結結巴巴地剛想爭辯幾句,豐大業掏出手槍,發瘋似地向他撲了過來,說:「你管不了你們的百姓,我可管得了你!聽說老百姓想要我的命,我就先要了你的命!」說著,舉手就向崇厚「當當」開了兩槍。

崇厚嚇得躲進了里邊的房間。豐大業見沒有打中崇厚,就揮手把客廳里的茶杯、水壺和桌子上的其他物件扔到地上,砸了個粉碎,接著又踢桌子,又摔板凳,嘴裡還喋喋不休地叫罵。

崇厚的衙役跑出衙門,把豐大業逞凶的情形跟群眾說了一遍。一傳十,十傳百,成千上萬的群眾都知道了這件事。大家紛紛走上街頭,憤憤不平地議論著:「怎麼,外國人隨便打咱們的官員,就這么完事了?」「不行,當官的軟骨頭,老百姓可不怕他們!」「對!找豐大業算帳!」

這時候,豐大業正從崇厚那裡出來要回領事館去,被群眾發現了。豐大業又恨又怕,為了給自己壯膽,他叫秘書西蒙在前邊揮舞著洋刀開路,自己則握著手槍,裝出挺神氣的樣子跟在後面。這時,天津知縣劉傑帶著隨從迎面走來了。豐大業一見劉傑,感到又可以拿他出氣了,一句話沒說,朝著劉傑又是「當當」開了兩槍。劉傑把身子一歪躲了過去,他後面的一個隨從卻應聲倒地,死在了他的腳邊。這時候,西蒙也像一條瘋狗似地揮舞洋刀向群眾亂砍。群眾忍無可忍,喊了聲「打!打!」便一擁而上,舉起拳頭向豐大業和西蒙打去。豐大業和西蒙手裡的凶器被打掉了,不一會就被群眾打翻在地,斷了氣。

燒毀教堂

接著,怒不可遏的群眾分頭在全城鳴鑼聚眾,高喊著:「到望海去!」頓時,填街塞巷的人流湧向了法國領事館和天主教堂。傳教士們出來還想抗拒,早被群眾圍住痛打起來,當場打死19個人。看見剛完工不久的新望海天主堂,大家更加氣憤了。這時,就聽有人大喊:「燒了它!」霎時間,火光照天,這個法國侵略者的巢穴在火光中倒塌了。群眾又到仁慈堂放出了被拐騙的一百五十多個兒童,把這個殘害兒童的「殺人堂」也付之一炬。

這件事就是著名的「天津教案」。

官府與民間的不同態度

事情過後,清朝政府在外國侵略者的威逼下,向法國賠償了46萬兩白銀,把天津知府和知縣等25名官員充軍,殺害了馬宏亮、劉黑兒等20名無辜的愛國群眾,並派崇厚到法國去向侵略者「道歉」。被稱為「教案」的自發反洋教斗爭在貴州、湖南、江西、四川、江蘇、安徽、河南、河北、福建、台灣等地,都先後發生過。天津人民火燒望海樓的壯舉又使這一斗爭更廣泛地開展起來,人們把這件事編成唱本和快板書,刻成版畫,廣為流傳。

⑼ 天津教案是什麼事

天津教案是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發生的一場震驚中外的教案。天津民眾攻擊法國教會機構而造成數十人被殺;而清政府事後的對外妥協處理方式也引起很大爭議。
起因
1870年春夏,天津地區發生疫病,法國天主教育嬰堂所收養的嬰兒大量死亡,達三四十人之多。事實上,嬰兒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育嬰堂收留了許多本已奄 奄一息的嬰孩。這時,謠言在天津迅速流傳,說是天主堂的神甫和修女經常派人用葯迷拐孩子去挖眼剖心制葯等。各種謠言越來越多,越傳越廣,信之者越來越多, 人們的憤怒越來越強烈。 在這種群情洶涌、險如炸葯 桶一點即爆的情勢下,本應息事寧人的清政府卻火上澆油。迷拐販賣兒童向來就有,恰在此時,抓獲了兩名名為張拴、郭拐的拐童罪犯。據天津府的告示稱:「張 拴、郭拐用葯迷拐幼童。風聞該犯多人,受人囑托,散布四方,迷拐幼孩取腦剜眼剖心,以作配葯之用。」前句是實,但重要的後半句卻寫入了並無實據的「風 聞」,政府文件中正式寫明了民間傳言中的「迷拐幼孩取腦剜眼剖心,以作配葯之用」,更是不言即明地指向教會。
經過
6月21日清晨,天津知縣劉傑帶人犯武蘭珍去望海樓天主堂對質,發現該堂並無王三其人,也沒有武蘭珍所供的席棚柵欄,「遍傳堂中之人,該犯並不認識,無從指證」。謝福音神父也已經與崇厚協商育嬰堂善後處理辦法。由於官府正式肯定了原來的傳言, 有關傳言就更多,信者也更多,民間捉拿之風陡盛。此時,天津百姓經常三五成群聚集在教堂周圍,憤怒地發表各種言論。就在這時,民眾又抓獲了一名叫武蘭珍的 迷拐犯。經天津府嚴審,武蘭珍供稱其作案使用的迷拐葯為天津法國天主教仁慈堂所供給。雖未經核實,但消息不脛而走,天津民眾與士大夫確信其真,群情激昂, 鄉紳集會於孔廟,書院為之停課聲討,聚集在教堂外的憤怒市民達萬人之多。教民與普通民眾不僅口角相爭,而且拋磚毆打。 喧鬧驚動了離教堂不遠的 法國領事館。向來態度傲慢、不把中國民眾和政府放在眼中的領事豐大業(Fontanier,HenriVictor)乖戾暴躁地迅速帶人闖入天津府衙,要求地方大員崇厚、張光藻調兵鎮壓。遭到拒絕後,氣極敗壞的豐大業在返途中遇到靜海知縣劉傑,在劉與之辯論時,豐大業開槍向劉射擊,射死擋在前面的劉傑跟 丁。豐大業的開槍殺人行為自然激起天津民變。數百名憤怒的圍觀百姓當即打死了豐大業及其隨從,殺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焚毀了法國領事館、望海樓天主堂、仁慈堂以及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4座基督教堂。釀成了震驚中外的大事件。 6月24日,外國軍艦來到天津,七國公使向總理衙門抗議,而以法國為首。
結果
法國方面最初要求處死中國負責的官員,清朝方面派出直隸總督曾國藩來調查並與法國方面交涉,當時朝廷中的官員多數認為不要對其退讓,不惜一戰,情勢緊張。曾國藩考量當時局勢,不願與法國開戰,首先對英國、美國、俄國作出賠賞以使最後能單獨與法國交涉。 同治九年六月初十日一曾國藩到天津,立即發布《諭天津士民》,對天津人民多方指責。隨後經他調查之後,經過一番認真勘查,確認育嬰堂並無誘拐傷害孩童之事,迷拐、挖眼、剖心等均系傳言。如被指為教會裝滿 嬰兒目珠的兩個瓶子,經清政府官員打開一看原來是腌制的洋蔥。 於是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後處死為首殺人的18人(馬宏亮、崔福生、馮瘸子等,行刑之日是10月19日),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出使法國道歉。李鴻章也認為「冀終歸於一命一抵了案」。而法國因隨後發生了普法戰爭,無注意東方事務,因此接受了這個條件。
編輯本段影響
這個交涉結果,朝廷人士及民眾輿論均甚為不滿,「詬詈之聲大作,賣國賊之徽號竟加於國藩。京師湖南同鄉尤引為鄉人之大恥」,使曾國藩的聲譽大受影響。而另一方面天津教案的消息,也對於全國其他地方有所影響,產生對於西方傳教士不好的謠傳及不信任,這些謠傳也在一些地區造成了教案的發生。由於民怨沸騰,朝廷讓李鴻章接替曾國藩。交接當年,曾問李:「你與洋人交涉,准備怎麼辦?」李回答:「我想與洋人交涉,不管什麼只同他打痞子腔。」,李鴻章最後判決將原來20名死刑改為16名死刑、4名緩刑,其餘不變。曾國藩被痛罵,「外慚清議,內疚神明」,一年後即去世。 1897年,望海樓天主堂在空置了20多年之後被重建起來,1900年又在庚子之亂中第二次被燒毀。1903年用庚子賠款第二次重建。

閱讀全文

與小學同建同治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