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課改教學管理制度

小學課改教學管理制度

發布時間:2021-03-04 08:25:10

A. 小學教研活動制度

***小學校本教研製度

新課程的實施,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是當前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現實要求與緊迫任務,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根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關於改進和加強教學研究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的精神,結合校本教研管理辦法及我校工作實際,特製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指導思想
校本教研要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
二、校本教研總體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及提高教師素質。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點必須放在教學和課程改革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推進新課程實驗。 切實加強對新課程實驗教學研究工作的領導,校長要負總責,分管校長直接抓,科研、教務部門負責具體抓,建立層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教學研究管理與活動機制,確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三、校本教研工作目標
1、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學生觀。
2、以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導向,深化培訓工作,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以校為本的教研與培訓工作水平,以培訓增後勁,用教研促發展。
3、了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本學科發展動態,加強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的聯系,不斷探究學科改革的突破點,促進每位教師專業的發展,提升創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適應教學改革與課程改革需要。
4、了解國內外教育科學研究最新成果,能獨立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發展能力,在當地的素質教育過程中發揮示範作用。
5、通過學習、借鑒、引進、交流,進一步深化語文「自能學習」、數學「問題自主解決」課題實驗,不斷探索研究適合學生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6、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與培訓制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7、解決教學實際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
8、探索出以校為本的教研與培訓的實施策略和操作技術,形成以校為本的教研與培訓的典型案例。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協作解決、教學咨詢、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課改沙龍、骨幹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論壇等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製度,並通過教學觀摩、教學開放、骨幹教師獻課、優質課競賽等活動,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台、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設計——實踐——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師的自我對話。教師結合課改發展需要,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發展需要,自己制定專業提高學習、個人教研學習計劃,並根據學校校本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和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
2、同伴互助。教師與同伴的對話。以教研組或課題組為互助載體,以教師或教學遇到的問題為研究內容,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群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已見,為解決問題提供新思維、新思想、新方法。
3、專業引領。教師與專家的對話。一方面聘請校內外教育教學研究專業人員或專家來本校進行專業指導,直接解決教師們思想和教學中的問題;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從專業的著名刊物或互聯網上學習,引進先進教育思想,藉此將教改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進學校,促進我校教師素質提高。
五、校本教研具體制度
(一)校級領導管理常規制度
1、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要身體力行。校長負責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製度,指導學校教導處與教導處制定校本教研計劃,發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校本教研,督促和評價學校校本教研工作。
2、校級領導帶頭學習教研理論並參與教學研究,舉辦專題講座,向教師介紹教學研究方法,指導各部門開展校本教研,成為教師的真誠同伴和專業引領的核心力量之一。
3、校級領導各負責一個研究課題或子課題,親自參與校本教研活動,及時了解研究動態,發現問題並及時給予指導。
4、校級領導要充分挖掘校內教育資源,整合教導處、德育室等機構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學、科研、培訓為一體的校本教研機制。
5、學校按計劃確保校本教研經費到位,供購買資料、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請專家講課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動,保證校本教研的順利進行。
(二)教研職能部門管理常規制度
1、學校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教研工作,確定學校課改課題,以課改課題統領學校課程改革。
2、學校教導處負責校本教研具體策劃,組織課題組組長、兼職教研員,定期學習理論,舉辦課題講座、科研沙龍、交流研討,舉行信息交流會或讀書匯報會。負責校本教研職能部門的常規管理工作,組織教研組成員開展理論學習及實踐指導。
3、部門負責人的主要任務為:
①自覺參與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科研素質。
②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
③組織好師徒結對,切實開展幫扶工作。
④根據教研組或課題組的需要進行必要的指導與幫助。
⑤每學期聽課20節以上。
⑥做好宣傳工作,及時向各級各類媒體宣傳報道校本教研情況。
⑦每月組織一次教學例會,校長、主任、兼職教研員、教研組長參加。
(三)教研組管理常規制度
1、教研組是學校組織教師開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學規律,進行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的業務組織單位。
2、教研組的設置由教導處一年一定,原則上設中心教研組組長1人,年段或學科教研備課組組長各1人。
3、教研組長由教務處聘請業務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組織能力的教師擔任。各教研組長要配合教導處抓好日常教學管理和教學科研工作。
4、教研組組長的主要任務為:
①按照學校要求,結合學科教學實際,開學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學性強的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
②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常規建設,實現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考核評定及課外文化、科技活動等基本教學環節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教研的常規系列活動:理論學習、觀看錄像、鑽研教材、集體備課、評價研討。正確把握課程改革與課程標準的基本內涵,以理論學習與實踐觀摩相結合,使全體成員領會教材的編排體系,明確單元教學的重難點及內在聯系,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使學生的素質提高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④每學期至少組織全組教師開展3次相關主題的研討會,圍繞三維目標的落實,制定本學科教改實施計劃,不斷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學習和推廣本校和外地經驗,結合日常教學開展連續性研討,以此改進教學。
⑤帶領本組教師申報教育研究課題,每學年力爭每個教研組都要有課題(主題)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內容。
(四)備課組管理常規制度
備課組長在中心教研組組長的領導下,負責年級備課和教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級或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備課組組長的主要任務為: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學科教材和教法,貫徹執行教研組計劃。
2、組織制定年級學科教學進度計劃、小課題行動研究計劃,報教研組並組織實施。
3、按照學校工作計劃和教研組工作計劃,擬訂出本年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並組織實施。組織集體備課組教師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同時進行集體備課。間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做到:教學內容超前備;時間固定間周備;單元過關精簡備;學生學法分析備;課後反思仔細備;問題出現天天備。
共同研究:
(1)單元、章、節、課時的目的和要求;
(2)重點、難點、疑點、關鍵點;
(3)作業或練習;
(4)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5)統一進度,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組織指導教師聽課、、輪聽課、觀摩課等活動。
5、做好學科的復習、出題、考試、評卷、成績統計和質量分析工作。
6、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認真落實本組教科研課題,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五)課題組管理常規制度
1、課題組是教師根據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組織的業務組織單位。課題立項後,學校承認課題組成立,一般設課題組長1人,成員3人以上。
2、課題組成立後,隸屬學校教導處,按照課題計劃組織開展科研工作,確保課題研究順利進行。
3、課題組組長的主要任務為:
①組織學習教育科研理論,端正教育思想,明確工作方向。
②組織集體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明確課題組成員的研究任務。
③切實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包括理論研討、課堂實踐、測試統計、分析總結等,做到每次活動有計劃、有總結。及時向校教導處推薦組內教師的科研論文、經驗總結。
④每學期至少組織成員召開4次相關主題的研討會。
⑤定期向學校教導處匯報課題研究進展情況,有階段性總結並認真做好課題結題的各項准備工作。
⑥科學、規范地建立課題研究管理檔案。
(六)教師隊伍管理常規制度
1.認真積極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教研培訓學習、講座等活動,形成進行教學反思的習慣,外出學習的教師應做好學習筆記,回校後在相應范圍內及時交流、傳達,或者上「匯報課」一節。
2.每次校本教研活動,相關教師要按時參加並積極發言,與同伴互助,共同進步。
3.教師參加校本教研必須完成以下常規工作:
①按時參加教研組或課題組的校本教研活動,並把研究貫徹落實到課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動中。
②在開學初制定本學期個人教研的研究重點。
③必須參加學校組織的校本教研活動,並認真完成相關任務。
④每月至少寫1篇有較高質量的教學心得、反思、讀書筆記或課堂教學案例。
⑤每學期至少上1節研究課或指導1—2節研究課。
⑥每學年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論文、教學案例或經驗總結。
⑦每學期教師聽課15節以上。
⑧自覺自學相關教學研究理論與教學案例,保持每周學一篇文章,每學期學習一本教育理論專著。
六、校本教研獎懲制度
1、每學期根據實際情況評比「優秀」教研組和「先進教研個人」,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校本教研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個人,優先派出參加各級專業培訓。
2、屬於校本培訓范疇的活動,按實際學時給予計算繼續教育學分,報主管部門登記。
3、校本評價結果與教師個人年度考核及各類評優評先掛鉤,對校本教研工作漠不關心、無故不參加、態度差的教師不得參與年度考核,更不得參與各類評優評先活動。

B. 如何構建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新理念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沒有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來支撐和保障新課改的實施,是難以想像的。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學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重建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迫切而重要的任務。 一、對現行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反思現行的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應試教育的思想影響下,盛行分數管理,以分為本 分數是評定學生學業成績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更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遺憾的是,在學校教育中,分數太絕對化了。分數從促進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一種強有力手段異化為控制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一種極為可怕的魔杖。教師和學生在分數面前頂禮膜拜,成為分數的奴隸。學校管理和評價盛行分數主義,結果是見分不見人,重分不重人,以分論英雄。分數主義、分數管理嚴重扭曲了教學的價值取向,教學工作被蒙上了強烈的功利色彩,使利益驅動代替了事業追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謂的教學改革,也會被異化為追求高分的遮羞布。 2.課程改革形式主義泛濫 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學校辦學經驗的結晶和反映,它對於穩定學校秩序、提高教學質量起著保障作用。每個人都必須自覺接受規章制度的制約,但是學校管理不能見章不見人、重章不重人。遺憾的是,目前有不少學校變本加厲地在規章制度上大作文章,把規則細則化、標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評分和經濟制裁,簡直把教師和學生當成管教對象,把領導變成了監工,把依法治校變成了依罰治校,違背了人性化管理。這種管理嚴重扭曲了教學的本性,教學過程被程序化、機械化、標准化了。管理變成了檢查,教師疲於應付。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學改革也是在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 3.學校管理不能權力至上 以權為本,權力至上,權力主義與教育主旨和教育使命是相背離的,也與社會民主管理相背離,權力至上必然會滋生和助長長官意識,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學化,師生的民主參與和學校的學術研究也因此沒有了立足之地。學校需要權力,但這種權力只能服務於學校培養人、造就人、成全人的使命。偏離這一方向的任何權力都會摧殘人,摧殘精神和文化。從學校管理者來說,管理學校需要的不僅僅是權力而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蘇霍姆林斯基早有精闢論述:學校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然而,不少學校的管理最為缺乏的恰恰就是思想,在一個沒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新理念,只崇尚權力而不崇尚學術的校園里,是難以真正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課程改革也是一句空話。 從以上的分析中,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勢在必必行:一方面要堅持改變傳統的落後的不適應課程改革的管理規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還要積極探索符合課改和素質教育管理的新舉措。 二、構建教學管理制度的基本理念1.學校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管理 強調教學思想管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是簡單的更換教材,而是教育思想理念的根本轉變,如果沒有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教學管理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遠離課改本意,遠離素質教育。 (2)新課程相對於傳統課程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而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提高了,我們不能再用僵化的灌輸模式來束縛教師和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思想觀念為指導,發揮創造性,將新理念落實到教學各個環節中。 (3)要注意方向性目標與操作性目標的一致、新課程理念和具體管理實踐的統一。教學思想管理不能空談或僅停留在務虛的層面上,要滲透到教學各環節中,始終保持思想理念和管理實踐的一致性。 2.堅持以人文本 教學管理應充分發揚民主,充分調動教師、學生及相關人士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建立多元參與的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特別要強調的是:教師和學生應樹立主體意識,增強自我教育、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提高的意識,真正成為學校的、教學的、學習的主人。 教學管理的目的不在於管、監、壓,而在於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要摒除功利色彩,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3.堅持開放觀念 由於新課程實施具有開放性,因此學校教學管理也必然要堅持開放的理念。管理目標要從分數主義、以分論人向全面提高質量、促進師生全面發展和課程文化共建轉變;管理內容向全過程、全方位開放轉變,管理主體從領導權威壟斷向多元參與和家、社、校共同參與轉變。 4.建立校本教研製度 誰看不到教師勞動的創造性,誰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師的勞動,同樣,不進行教育研究的教師,也不可能真正嘗到做教師的樂趣,並成為真正出色的教師。在課改的不斷推進中,對教師提出轉型要求,要求教師角色要由教書匠轉變為研究者,教師必須學會反思、創新,要成為實踐的研究者。新課程的推進完全是一個開放性的探索過程,學校教研必須以校為本,教研要在學校取得合法地位,並真正成為學校教學改革發展的永恆動力,必須進行制度化建設。在學校形成一種崇尚學術、崇尚研究的氛圍。 5.建立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考評制度 對教師工作的考查、考核、評價是學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對教師的理念和行為具有直接的導向、激勵、控製作用。基於對傳統考評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種能夠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考評制度,體現課改精神,把教師的教學研究、教改經驗、創造性教學和校本課程以及師生關系引入參評內容,從教師專業成長的全過程來看待考評的成果,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面對新一輪的課改,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任務艱巨,涉及諸多方面,我們必須在課改過程中,從學校實際出發,重建符合本校課改的規章制度、適應課改需要和發展的教學管理新模式,並不斷完善。

C. 如何建立適應高中新課改的教學管理制度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沒有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來支撐和保障新課改的實施,是難以想像的。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學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重建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迫切而重要的任務。
一、對現行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反思現行的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應試教育的思想影響下,盛行分數管理,以分為本
分數是評定學生學業成績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更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遺憾的是,在學校教育中,分數太絕對化了。分數從促進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一種強有力手段異化為控制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一種極為可怕的魔杖。教師和學生在分數面前頂禮膜拜,成為分數的奴隸。學校管理和評價盛行分數主義,結果是見分不見人,重分不重人,以分論英雄。分數主義、分數管理嚴重扭曲了教學的價值取向,教學工作被蒙上了強烈的功利色彩,使利益驅動代替了事業追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謂的教學改革,也會被異化為追求高分的遮羞布。
2.課程改革形式主義泛濫
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學校辦學經驗的結晶和反映,它對於穩定學校秩序、提高教學質量起著保障作用。每個人都必須自覺接受規章制度的制約,但是學校管理不能見章不見人、重章不重人。遺憾的是,目前有不少學校變本加厲地在規章制度上大作文章,把規則細則化、標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評分和經濟制裁,簡直把教師和學生當成管教對象,把領導變成了監工,把依法治校變成了依罰治校,違背了人性化管理。這種管理嚴重扭曲了教學的本性,教學過程被程序化、機械化、標准化了。管理變成了檢查,教師疲於應付。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學改革也是在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
3.學校管理不能權力至上
以權為本,權力至上,權力主義與教育主旨和教育使命是相背離的,也與社會民主管理相背離,權力至上必然會滋生和助長長官意識,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學化,師生的民主參與和學校的學術研究也因此沒有了立足之地。學校需要權力,但這種權力只能服務於學校培養人、造就人、成全人的使命。偏離這一方向的任何權力都會摧殘人,摧殘精神和文化。從學校管理者來說,管理學校需要的不僅僅是權力而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蘇霍姆林斯基早有精闢論述:學校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然而,不少學校的管理最為缺乏的恰恰就是思想,在一個沒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新理念,只崇尚權力而不崇尚學術的校園里,是難以真正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課程改革也是一句空話。
從以上的分析中,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勢在必必行:一方面要堅持改變傳統的落後的不適應課程改革的管理規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還要積極探索符合課改和素質教育管理的新舉措。
二、構建教學管理制度的基本理念1.學校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管理
強調教學思想管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是簡單的更換教材,而是教育思想理念的根本轉變,如果沒有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教學管理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遠離課改本意,遠離素質教育。
(2)新課程相對於傳統課程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而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提高了,我們不能再用僵化的灌輸模式來束縛教師和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思想觀念為指導,發揮創造性,將新理念落實到教學各個環節中。
(3)要注意方向性目標與操作性目標的一致、新課程理念和具體管理實踐的統一。教學思想管理不能空談或僅停留在務虛的層面上,要滲透到教學各環節中,始終保持思想理念和管理實踐的一致性。
2.堅持以人文本
教學管理應充分發揚民主,充分調動教師、學生及相關人士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建立多元參與的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特別要強調的是:教師和學生應樹立主體意識,增強自我教育、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提高的意識,真正成為學校的、教學的、學習的主人。
教學管理的目的不在於管、監、壓,而在於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要摒除功利色彩,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3.堅持開放觀念
由於新課程實施具有開放性,因此學校教學管理也必然要堅持開放的理念。管理目標要從分數主義、以分論人向全面提高質量、促進師生全面發展和課程文化共建轉變;管理內容向全過程、全方位開放轉變,管理主體從領導權威壟斷向多元參與和家、社、校共同參與轉變。
4.建立校本教研製度
誰看不到教師勞動的創造性,誰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師的勞動,同樣,不進行教育研究的教師,也不可能真正嘗到做教師的樂趣,並成為真正出色的教師。在課改的不斷推進中,對教師提出轉型要求,要求教師角色要由教書匠轉變為研究者,教師必須學會反思、創新,要成為實踐的研究者。新課程的推進完全是一個開放性的探索過程,學校教研必須以校為本,教研要在學校取得合法地位,並真正成為學校教學改革發展的永恆動力,必須進行制度化建設。在學校形成一種崇尚學術、崇尚研究的氛圍。
5.建立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考評制度
對教師工作的考查、考核、評價是學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對教師的理念和行為具有直接的導向、激勵、控製作用。基於對傳統考評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種能夠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考評制度,體現課改精神,把教師的教學研究、教改經驗、創造性教學和校本課程以及師生關系引入參評內容,從教師專業成長的全過程來看待考評的成果,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面對新一輪的課改,學校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任務艱巨,涉及諸多方面,我們必須在課改過程中,從學校實際出發,重建符合本校課改的規章制度、適應課改需要和發展的教學管理新模式,並不斷完善。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課改教學管理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