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子路堤小學教師圖片

子路堤小學教師圖片

發布時間:2021-03-04 01:39:41

A. 番禺區沙灣鎮有什麼著名街道及其典故,歷史,有什麼名人居住過跪求

沙灣古鎮

沙灣是珠三角著名古鎮,始建於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沙灣古鎮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建築,民居建築式樣多,親水性和實用性強,是珠江三角洲建築風格的典型代表。全鎮現存古祠堂約100多座,還有一筒竹、三間兩廊、鑊耳屋、高樓、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築。其中,以車陂街、安寧西街為中心的沙灣古村落約2.4萬平方米,為著名文化遺址和商業遺址。

2010年,沙灣古鎮入選「番禺十大城市名片」。
沙灣鎮地處珠江三角洲中部,番禺境內。總面積52.7平方公里,人口12萬,毗鄰穗港澳。

沙灣鎮是一個具有800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璀燦的文化。沙灣自古以來文風鼎盛,名家輩出,文化積淀豐厚。在這塊土地上,孕育了廣東音樂的代表人物「何氏三傑」,涎生了《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等傳世名曲;沙灣留耕堂、寶墨園、三善古廟群堪稱嶺南建築藝術的傑作;沙灣飄色不愧為名聞遐邇的民間藝術瑰寶;還有醇香誘人的傳統小吃——姜埋奶……。沙灣因此面享有「文化之鄉」的美譽。1998年以來,沙灣鎮先後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廣東醒獅之鄉、廣東飄色之鄉、廣東省體育先進鎮、廣州市高標准文明示範鎮、廣東省文明示範鎮和2000年廣東農村綜合實力「經濟強鎮」。

編輯本段概況
沙灣鎮地圖
沙灣鎮地處珠江三角洲中部,番禺境內。總面積52.7平方公里,人口12萬,毗鄰穗港澳。

沙灣鎮是一個具有800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璀燦的文化。沙灣自古以來文風鼎盛,名家輩出,文化積淀豐厚。在這塊土地上,孕育了廣東音樂的代表人物「何氏三傑」,涎生了《賽龍奪錦》、《雨打芭蕉》等傳世名曲;沙灣留耕堂、寶墨園、三善古廟群堪稱嶺南建築藝術的傑作;沙灣飄色不愧為名聞遐邇的民間藝術瑰寶;還有醇香誘人的傳統小吃——姜埋奶……。沙灣因此面享有「文化之鄉」的美譽。1998年以來,沙灣鎮先後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廣東醒獅之鄉、廣東飄色之鄉、廣東省體育先進鎮、廣州市高標准文明示範鎮、廣東省文明示範鎮和2000年廣東農村綜合實力「經濟強鎮」。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沙灣鎮,憑借著得天獨厚的文化、歷史優勢,合理的城鎮布局,快捷的交通網路,優越的投資環境,精心打造著一個適宜人們居住和創業發展的環境。

沙灣鎮經濟建設
2001年10月,沙灣鎮被中央宣傳部等5個單位聯合授予「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稱號。2003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100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9.1億元,國內生產總值28.8億元,財政收入1.36億元,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幅,稅收4.02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沙灣鎮村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得益於對外招商引資和民營、私營隊伍的壯大,到目前止,全鎮有私營企業440家,外資、合資企業137家。投資金額超1000萬美元的企業有:美國亨氏美味源食品有限公司、佳口食品(中國)有限公司、廣州港陸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沙灣珠寶產業園等大型企業,是沙灣的重要經濟支柱。

農業生產、水利建設,為沙灣奠定了經濟基礎,大力推進農業「四、五、六」工程,積極發展水產、蔬菜、畜牧、花卉、園林綠化等項目,形成了「三高」農業生產的格局。

房地產、旅遊等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番禺奧林匹克花園、德寶花園、荷景花園、金沙灣花園、新世紀花園等大型住宅,為人們提供了安居樂業理想的地方。「廣東音樂」、「沙灣飄色」、「沙灣醒獅」、「沙灣蘭花」和沙灣姜埋奶飲食文化已成為文明古鎮的五大品牌。

編輯本段農業發展
沙灣鎮農田水利
沙灣鎮生產布局合理,各項農業均衡發展。到2002年為止,全鎮農業生產布局為:早稻面積2410畝;常年蔬菜面積8764畝(其中韭菜3337畝,由於種植年限及土地肥力問題,面積還將有所縮減);花卉面積4884畝,是2000 年的4倍(其中蘭花約佔10--15%);

其它經濟作物2765畝(以檸檬、甘蔗和香蕉為主);水產養殖面積8727畝(其中四大家魚面積佔56.5%,鰻魚面積佔19.3%,優質魚例如:叉尾、桂魚、太陽魚和甲魚等佔24.2%)。

沙灣鎮將花卉業作為農業經濟的新增長點,大力推廣花卉種植,花卉業得到發展的有利契機,種植面積比往年大幅增加,蓬勃發展。沙灣鎮於2002年9月15日在區農業局和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登記注冊成立了「沙灣鎮花卉協會」,現已擁有在冊會員350多人,輻射市橋、黃閣和化龍等鎮。在此基礎上,沙灣鎮加強了對花卉業宏觀調控的力度,及時根據市場信息進行生產調整,主動適應市場,使花卉業得以迅猛發展。2002年是沙灣鎮蘭花大豐收的一年,蘭花生勢好,發展快,價格上揚,蘭戶增收,起到了很好的輻射帶動作用,並在眾多大型的比賽中屢獲殊榮,得到外界的一致好評。專家估算沙灣鎮蘭花價值達8000萬元,沙灣鎮被外界譽為「蘭花之鄉」。

在大力發展花卉業的同時,沙灣鎮不斷發揮禽畜業原有的優勢,挖掘市場潛力,加強進入、流出管理,建立多層次的檢測、監控制度和規程,將禽畜業進一步市場化、產業化和規范化。鎮密切聯系、關心、扶持、指導禽畜養殖大戶的同時,又注意發揮他們的輻射示範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推動禽畜業的發展。還根據各村的有利條件,開展夜遊鶴、火雞、孔雀、珍珠雞、良種乳鴿等禽畜養殖試驗。力圖創出新的農業品牌,帶動農民增收。

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沙灣鎮沙灣供電所
沙灣鎮的北面與番禺市中心城區僅一河之隔,有市橋一橋、二橋、三橋與沙灣相連接。市南、市良公路縱橫鎮境而過,

鎮內各村路網如今四通八達,交通十分暢順。沙灣距廣州27公里,佛山21公里,距深圳130公里,距香港、澳門均為64海里。番禺市變電站、自來水廠均座落在沙灣。沙灣有自來水廠兩間,日供水量80萬噸水廠,高低壓電網,大小水管遍布全鎮各地,大大地超出全鎮經濟發展和居民主活的需要。

沙灣水鄉特有的路堤,既是抗台風、防洪水的大堤,又是沒著江畔通往各村的公路,人們都稱它是「水鄉長城」。

沙灣大橋是廣州市地區的重要橋梁之一,全長1168米,是廣州市至國家級的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經番禺至東莞、深圳,廣州經番禺至珠海的必經之路。

沙灣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銀行、電信、醫療、供水、供電、公安等,滿足工農商各項生產和事業動作的需求。

編輯本段教育事業
教育強鎮
沙灣鎮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增加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和教師的生活待遇,全鎮上下形成尊師重教、大力發展教育的良好風氣。三年來全鎮各級對教育的投入達1.5億多元,先後新建象駿中學、中心小學、沙坑小學、中心幼兒園等10間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對象賢中學、象達中學等一批中小學進行擴建改造,大力改善教師居住條件。鎮政府在1997年被評為廣東省「雙基」工作先進單位,1998年被評為廣州市尊師重教先進集體。1998年有一批中、小學評為廣州市及番禺市一級學校,象賢中學高考成績連續三年居全市鎮級學校首位。1999年被省教育廳定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十個試關之一。2002年6月順利通過「廣東省教育強鎮」評估,成為番禺區乃至廣州市首個「廣東省教育強鎮」。

象賢中學位於自然保護區滴水岩旁,佔地面積103畝。學校依山而立、樓宇鱗櫛、氣勢雄偉、亭榭雕塑、芳草如茵,一派園林景色,不愧為讀書求學的好地方。辦學六十載,桃李遍天下,涌現出有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大學校長、市長、鎮長等一批治學興邦之士。近十年來,學校教育質量連翻六番,兩次獲廣州市高考工作一等獎,四次獲二等獎,四次為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輸送合格學員,2000年高考象賢考生劉健鵬獲全國地理科狀元,高中升學率達到85%。參加全省高中畢業會考科科合格率、優良率超省平均。

象賢中學擁有一支師德高尚、觀念現代、底蘊雄厚、業務精、素質高的幹部教師隊伍,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目前有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2人,中、高級職稱教師56人,省「名師」培訓對象1人,廣州市「名校長」培訓對象1人,番禺區「名師」培訓對象1人,番禺區教師中級職稱評委5人,還有一批在廣州市和番禺區有影響的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人。

編輯本段旅遊景點

寶墨園

寶墨堂
始建於清末民初,當時只佔地3畝。現擴建至160多畝,以弘揚包公清官文化為主線,特具嶺南園林建築風格,南國水鄉特色。藝術精品琳琅滿目。昔日廣州荔枝灣風情、清代珠江紫洞舫等佳景的縮影再現園中。

何氏大宗祠

(即留耕堂),始建於元朝正年(公元1275年),距今700多年。最大規模擴建重修是清代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總佔地面積3千多平方米,是一座由青磚、石、木、牡蠣構成的古建築。清代最後一次重修也比廣州陳家祠還早170年。是番禺區年代古、規模大、藝術精、格調高的何姓族人的祖祠。其特點:以柱多而聞名,一共112條木、石柱,它匯集了元、明、清各個時代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凝聚了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加上高超的磚、木、石雕手工藝,閃爍著東方古代建築藝術的光彩。1986年,重新修茸,恢復原貌。1989年列入廣東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至今一直對外開放,讓遊人參觀。

牌坊正面「詩書世澤」,背面「三鳳流芳」,是明朝理學家陳獻章(陳白沙)書寫。「留耕堂」、「大宗伯」木牌匾分別由陳白沙及明代廣東省中書參知政事鄭允成書寫。

魁星樓

沙灣鎮魁星樓
沙灣「魁星樓」,又稱「水綠山清閣」。這是源自「鯉魚躍龍門」、文魁」獨占鰲頭「傳說構想建築的。始建於康熙60年,距今二百八多年。何氏先祖以此激勵後人發奮圖強、勇奪頭標。

《棟梁》——留耕堂建築以多棟梁聞名於世,也許是寓意祈望何氏多出棟梁之材。

鰲山古建築群

位於沙灣鎮三善村鰲山腳,由報思祠、鰲山古廟、社稷神廟、先師古廟、神龍古廟、觀音廟等組成,是一座別具特色的古廟群,屬清代建築,保存完好。報思祠是為紀念清初巡撫王來任上疏力陳遷海之弊,主張解禁復民,挽救了無數生靈,百姓感恩而建的。先師古廟,俗稱「魯班廟」,曾有魯班等許多手握規、矩、斧、尺塑像,反映當地村民多從事建築行業。其它建築亦各具特色,整座建築布局極有嶺南地方色彩,其中的壁畫藝術,無論是花鳥、山水還是人物畫都栩栩如生,美倫美奐。

B. 有人知道2011年廣東江門小學招生地區分配是如何分配嗎

1、培英小學
上二街 蛇背里 甘化路 良化新村 甘化新村北 上一街
上四街 良化里 學校路 甘化新村 甘化新村東 三灣里
江灣里 蛇山村 海傍街 炮台北路 甘化新村新 仁和里
北新路 江北路 炮台街 甘棠路 機械廠新村 花園地
新興街 安興街 良化路 海傍下街 氮肥廠宿舍
中心醫院宿舍 北街花園地 甘化路單身公寓
良化新村北

2、北苑小學
迎賓路 新巷裡 鴻安里 仁厚里 良化新村東 良化新村南
玻璃廠 鵝峰里 園美里 和平里 良化新村西
太平里 迎賓東 月灣里 河邊里 迎賓大道東 良化大道
北苑小區 炮台新村 王邊河邊

3、甘光儀小學
白石岐詳里 白石東明裡 白石西永里 白石西諸里 白石連源里 高沙宿舍
白石鰲溪里 白石新塘里 白石石嶺里 白石南華里 白石迎源里 高沙路三街
白石長庚里 白石柏林里 白石豪林里 白石市心裡 白石聚源里 高沙二街
白石山梓里 白石修竹里 白石耀石里 白石龍圖里 白石大樹里 港口二路
白石月嶺里 白石居仁里 白石北江里 白石鳳美里 白石岐祥里 東明裡
白石大安里 白石大塘里 白石洋邊里 白石恆美里 白石風美里 岐祥里
白石新村 聯興新村 高沙麗苑 高沙中路 高沙圍 白石大道
北街白石夏村 港口路168號後 白石新港里
港口一路168號 怡康華庭 世紀花源 駿景花園 麗祥居
麗和居 嘉華苑 金海灣花園 麗華居 麗景居 麗苑南奧園

4、豐樂小學
耙沖華龍里 耙沖坑口裡 怡福里 曉港苑 建德街 聚德街
耙沖恆美里 耙沖見龍里 怡居苑 怡清苑 尚德街 聚德里
耙沖金紫里 耙沖藍石里 怡興苑 怡雅苑 高德街 翠林苑
耙沖藍園里 耙沖興盛里 怡樂苑 迎賓大道中 育德街 豐樂花園
育才路 怡景苑 耙沖華隆里 城市花園 豐盛路 豐樂路
豐華路 豐盛苑
5、美景小學
東華路 美景里 高引里 東升里 隆華苑 東華一路
鳳翔里 美景街 江堯里 美景路 東華西街 美景花園
潮江里 盛華苑 啟華里 坑口裡 金港小苑 江華二路
永興里 東華里 龍環里 啟華苑 潮江一橫路 興華苑
光德里 永盛里 東盛路 潮江二橫路 翡翠華府 炮台南路
港口路80-167號 港口一路80-167號 潮江路1-77號

6、水南小學
鳳凰里 連井裡 樹梓里 水南市 古巷裡 紹堯里
王邊里 七枝里 朗表裡 丹井裡 鳳陽里 紹表裡
東港里 鳳潮里 尚行街 雅景花園 東港二街
鳳灣里 港口路1-79號 潮江路78號後
鳳陽街19號單號後 14號雙號後 港口一路1-79號

7、江華小學
江華苑 側賢里 江華一路105-109單號 堤東路1-80號
江華里 德興里 江華一路110-147號 泰和廣場 東華苑
梧岡里 文華苑 江華路110-147號 岐安里 樂華苑
鳳陽街1-17號單號、 2-12號雙號 江華路105-109單號
新泰和廣場 竹排街 阜元里 東江里 長發里 竹排後街
江華一路單號87至103 江華一路雙號62至108

8、啟明小學
東海里 會龍里 康樂里 吉利街 泰富城 水南聚龍里
江華路46-108雙號 水南路1-100號 水南亨美里 葵尾橫路
江華路81-103單號 堤東路81-165號 江華一路81-85單號
躍進路 新慶街 啟明裡 潮興街 江華一路46-60雙號
南寧里 新第里 江右里 長塘里 勝龍里 石灣直街
長樂里 新隆街 太平路 塘步路 大地塘 紅樓新村
大安里 新椰路 永安里 欖豉路 葵尾路 江邊里
南芬里 龍聚里 叢慶巷 新欄街 浮石路 智仁里
長慶里 上步路 鎮東路 永安街 堤東所江華路
堤中路1-24號 東堤灣花園 大更聚龍里
堤東路166號後 江華路1-79單號 江華路2-44雙號
聚龍里(中區) 明德坊(倉後) 水南路101後

9、中山小學
蓬萊路 農林路 建業街 小更里 圩頂街 華僑新村
新安里 承恩街 承恩里 大更里 余慶里 農林東路
東成村 懷安里 新市路 蘭花閘 接龍里 蓬萊新村
高成村 永寧里 新華路 僑苑坊 高第里 東南勝街
橫嶺村 泰寧里 新盛街 新盛路 倫昌里 范羅崗花園
新興街 平安里 新高里 安龍里 京果街 建設路單號
賣雞地 橫嶺街 紫萊路 太平里 太寧里 范羅崗
和厚里 和厚路 東倉里 東倉路 潮興街 惠吉巷
林家巷 眾興路 丹竹巷 新和里 東南勝街 興寧橫路
三祝里 更興路 打鐵街 興寧路 釣台路
建設路雙號 勝利新村41號後 東成苑

10、愛民小學
聚源路 清河裡 明豐社 常安路 寶善路 羊橋橫路
紫茶路 紫雲里 龍田裡 大井頭 書院路 倉後第里
紫坭路 永利街 中孚里 象溪路 倉後路 象溪橫路
谷宜里 明和里 仍州里 蓮塘南 蓬萊新街 連平路後街
廣新路 和恰里 江安里 常安舊巷 羊橋路 更興路
南興巷 新安街 豆腐巷 念源里 竹椅路 聚賢苑
蓮平路 紅花社 競新坊 明文直街 鐵桶巷
堤西路1—55號 堤西路花園地 勝利路1—50號
勝利路51-100號 勝利新村1-40號 堤中路25號後

11、紫沙小學
悅勝巷 黃家巷 興賢里 安寧巷 吉慶巷 鵝溪里大路
平安巷 木閘巷 紫沙路 汲芳里 義隆里 花園新村
林屋巷 福慶巷 社前巷 安盛里 鵝溪路 花園新村東
塘邊巷 龍頭里 鵝溪里 務滋坊 院傍坊 花園新村北
仁壽坊 至正巷 吉祥巷 祿祖巷 嶺梅新村 花園新村南
南徑里 嶺梅里 社後巷 鵝溪側 義隆大路 花園新村西
田心裡 崗頭里 仁賢里 龍頭嶺 嶺梅大路 花園新村中
登龍里 騰龍里 復興里 長安里 高嶺古巷 沙仔享美里
木瓜園 廟前里 長壽里 見龍里 白沙豐盛里 沙仔聚龍里
升地里 華園里 義隆巷 沙仔尾鵝溪里 聚龍里橫巷
雅豪居 白沙升地里 白沙義昌里 勝利路101號---127號之三單號
西區大道1—80號 勝利路102號---112雙號
西區大道81號後 光明巷 聚源橫巷

12、發展小學
聯興里 平發巷 東觀里 永隆里 阜康里 永康新村
合成坊 吉慶里 萬安里 永華里 江興里 萬安二巷
白沙路 垣吊里 迦南里 福田裡 沙仔尾 萬安三巷
菱苑裡 市升里 新橋路 福隆里 永康里 農葯廠宿舍
百歲地 江會路 潮興路 明文里 錦雲坊
東觀里內巷 東觀里外巷 堤西路56號後 環市三路
潮興里

13、白沙小學
白沙潮崗里 永盛路 白沙興盛村 建華花園 西環路 白沙泰安苑
白沙河西路 河西里 永盛村 永盛二街 泰安苑 永盛一街
白沙大地里 白沙陂頭里 白沙中和里 沙河小苑 龍灣路 白沙第發里
白沙沙富里 大地里 西區工業路 天沙河路 龍灣村 白沙永盛里
白沙永盛路 白沙永盛村 環市二路橫 第發新村 白沙永興盛新村
環市二路21號後 金碧苑

14、實驗小學
華園里北 華園中路 華園里南 西園里中 春暉苑 華園中
華園里中 華園里東 華園東路 西園里下 華園里 華園路
華園屋村 華園橫路 西園里上 園嶺新村 華園東 西園里
幸福新村40-110號 農林西路 華園里西 幸福新村111號後
教育附中 勝利路114號雙號後 勝利路127號之四後
15、農林小學
農林橫路 農林新村 大長江花苑 雅桂苑 東成村22-75號
環市一路 和興里 環市二路1-20號 象山新村
建設路57號
16、東風小學
東風海堂里 東風山咀里 幸福路 沙堆里 勝利北路 祥和苑
東風鳳溪里 東風垣吊里 春華苑 祥慶苑 杏苑新村 祥盛里
東風山咀頭 金都花園 幸福新村1-39號 金雅居 祥興苑
東風新村裡

17、北郊小學
天河東路 天龍一街 天河西路 天沙三路 五福一街 五福四街
建設二路 天龍二街 天沙一路 天沙四路 五福二街 五福五街
好景花園 天龍三街 天沙二路 天沙五路 五福三街 天沙西路
雅怡居 安龍里 雙龍安龍里 雙龍接龍里 豐樂一街 環中宿舍
石子潭 新龍里 雙龍聚龍里 雙龍灣龍里 嘉福花園 紫萊豐樂里
紫萊沂水裡 汴溪路 雙龍雙龍里 雙龍新龍里 天福路 錦綉苑
迎賓大道西單號 金匯豪庭

18、里村小學
里村大灣里 里村上外村 迎賓大道西雙號 建達二路 中勝里
里村下外村 里村中勝里 東風新村裡 建設三路 龍海苑 永達1-9號
里村汴溪里 里村祠前里 里村南里 建達北路 宏興路 永達一路
里村塘淳里 里村泮海里 里村西頭里 建達南路 宏江路 雙龍廣場
雙龍大道 麗晶花園 群星村 丹灶村 篁庄村
星河花園

C. 斷橋技術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說不盡的橋

一、活動目標

1.領略我國豐富的橋文化,提高文化素養;

2.比較全面地了解橋,如橋的結構、功能、建築材料等,並能用說明性的語言介紹具體的橋;

3.養成善於觀察、思考生活中的現象,從中獲取知識的習慣。

二、教師准備

1.了解關於橋的力學原理及橋的分類等科學知識,准備一些相關資料和圖片;

2.了解當地的各種橋的情況。

三、活動指導

活動導入:

在學習完《中國石拱橋》後,即可將這次活動要完成的任務介紹給學生。可以這樣來喚起學生的興趣:從「中國石拱橋」這個題目里,我們就能得到兩個關於橋的分類的知識,一是從結構著眼的——「拱橋」,一是從建築材料著眼的——「石」。那麼,除了拱橋外,還有什麼結構類型的橋?除了石橋外,還有什麼其他材料的橋呢?

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共同討論一些問題,以促使學生用新鮮的眼光來打量已經被忽視的橋,如:怎樣給「橋」下定義?為什麼要建橋?等等。

第一項活動:橋梁大觀

教師把有關橋的分類的材料印發給學生,讓學生仔細研讀,並隨時提出疑難,與同學交流。同時可推薦幾本橋梁學著作,讓有興趣的學生閱讀。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廣泛地搜集著名的橋的資料,然後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解力、搜集資料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給有特色的橋建立小檔案,內容包括:修建時間、地理位置、主要數據、作用與意義、建造者等,還可以附上關於橋的小故事。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

第二項活動:迷人的橋

這項活動要求學生在搜集、整理完相關信息後,在班上口頭表達出來,要表達得生動有趣,牢牢地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

第1小項:

橋的名稱的由來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由所在地命名,如趙州橋;有的由形狀命名,如周庄的鑰匙橋,是相鄰的兩座橋恰好構成鑰匙的形狀,又如蘇州的寶帶橋,是因為橋的外觀像一條腰帶;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橋,則得名於這里有人們在橋頭將魚蝦放生的習俗。西湖的斷橋如何得名則眾說紛紜,一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一說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一說大雪初停,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鏈。日出映照,斷橋向陽面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因此叫斷橋。

可以建議學生准備一些圖片,一邊講述一邊在圖片上示意。

第2小項:

詩歌:「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歌謠:「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俗語:「船到橋頭自然直」「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

第3小項:

關於當陽橋(現在湖北省當陽市玉陽鎮有其遺址)的故事:曹操統帥五十萬大軍殺氣騰騰地直奔劉備駐地新野。當時,劉備手下的戰將只有關羽、張飛和趙雲,士兵不過三千人,勢難抵擋曹操的大軍。於是,劉備打算率領部下逃到江陵。但他不願把老百姓丟下不管,百姓也不願與仁厚的劉備分開,於是,十幾萬拖兒帶女的老百姓跟在劉備大軍的背後,每天只能走十幾里路。而追趕的曹軍日行三百里,終於在長坂坡趕上劉備軍隊。劉備的眷屬失散。趙雲神勇,幾進幾出曹軍,救出劉備的兒子阿斗,至當陽橋時,無力對付敵兵,幸好張飛騎馬立在橋頭,幫趙雲擋住敵兵,趙雲得以和劉備重聚。曹操帶領的大部隊隨後趕到橋頭,在張飛的三聲怒喝下,曹操的一名戰將夏侯傑被生生嚇死,而曹操自己也由疑到驚到怕,慌忙掉轉馬頭,他的部下更是狼狽逃竄。張飛在當陽橋上的神勇氣概在京劇名段《長坂坡》得到大力渲染:當陽橋頭一聲吼,喝斷橋梁水倒流。

關於大渡河上鐵索橋的故事,可參看人教社小學語文課本里《大渡河》一文。

第4小項:

生活中的橋起著聯結、溝通的作用,人們從這一點出發,賦予「橋」這個詞語以聯結、溝通的意義。商橋、書橋等這類詞中的「橋」都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的。

第5小項:

要著重搜集比較有紀念意義或欣賞價值的橋的圖像,最好能加上貼切而精彩的解說詞。

第三項活動:思考、調查與研究

這項活動意在讓學生留意生活中的現象,養成善於觀察、思考的習慣。

第1小項:

強調寫「一篇介紹性」的文字,就是要求寫成說明性的文章。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不要在有關橋的故事上花費太多筆墨;又因為是寫自己周圍的橋,有的學生可能情不自禁地會抒發自己的對橋的感情,這是允許的,但要適度,否則寫成的作文就不是說明文了。

第2小項:

立交橋通過增加道路層次來緩解車流密集地段的交通壓力。由於層次多,結構比較復雜,再加上有時路標指向不明,使得司機在立交橋上無所適從,學生寫「司機指南」式的短文就顯得很有針對性。如果學生發現立交橋在設計上有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來。

第3小項:

這是一次帶有社會調查性質的活動,雖然給出的議題是不少人拒不使用人行天橋,但是如果有的學生發現情況並非如此,那麼他也完全可以就天橋為什麼得到大家的接受和喜愛進行一番調查。

可以列入調查范圍的問題很多,如:天橋使用率高不高?誰習慣於走天橋?誰對天橋視而不見?天橋在使用率上存在較大差別,原因是什麼?設置天橋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等等。

第四項活動:我做橋梁設計師

第1小項:

意在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持贊同意見的學生理由有:連心橋更富於想像力;連心橋表達了美好的願望;讓觀眾當場設計橋,帶有游戲性質,不能強求設計出的橋能變成現實。持反對意見的學生理由有:畫連心橋只是投機取巧,掩蓋他完全不懂造橋原理的事實;橋梁專家宣布畫連心橋的觀眾獲得優勝,只是活躍現場氣氛而已。

第2小項:

意在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藉以激發他們的科學意識。

對未來橋的設想是建立在對目前的橋存在哪些不足與缺陷的認識基礎上的,所以可以先讓學生討論在他們看來現在的各種類型、各種用途的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後才暢想未來的橋是什麼樣子。老師要隨時為學生作點評,若學生的設想中有的現在已經成為現實,要指出來。

四、活動建議

學生在生活中能隨處見到橋,所以這次活動的難度不太大。但如何使活動不停留於表面,而是深入下去,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能力,獲得知識,感受趣味,就要求老師時時注意明確任務與要求,有時還要給予指導和建議,給學生一些思路和線索。總之,要使學生在開始解決一項任務時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進行過程中知道做哪些事情,結束時能採取恰當的方式成果展示出來。

不要求學生對橋梁力學有較清楚的認識,但如果有的學生對這方面有興趣,可以建議他們通過閱讀有關資料,獲得這方面的知識,然後在班上向同學們做一下匯報。

可以事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注意搞好各有個性與特長的學生之間的搭配。

五、活動評價

全部活動結束後,各小組把活動成果以報刊或小冊子的形式展示出來,在班上展覽,讓大家欣賞、評價。

參照課程標准對7~9年級綜合性學習方面規定的目標。

六、有關資料

1.中國古代的橋(潘洪萱)

根據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樑橋。早在戰國時期,單跨和多跨的木、石樑橋已普遍在黃河流域及其他地區建造。公元前三百多年建於陝西省藍田縣藍峪水上的藍橋,就是多跨木樑木柱橋的一個代表。《詩經·大雅·大明》第一次記敘周文王娶妻,在渭河上造了座專供帝王使用的浮橋。長江、黃河上曾設過近二十座浮橋。第一座黃河浮橋建於公元前541年臨晉關附近,是秦景公的母弟後子,怕被景公殺害,乘車逃奔晉國途中所建。第一座長江浮橋是公元35年東漢光武帝建造的,橋址在宜昌至宜都之間的江上。

吊橋首創於我國,吊索由藤索、竹索發展到鐵鏈。在唐朝中期,就有了鐵鏈吊橋,比西方早八百年以上。拱橋始建於東漢中期,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為世界少有。

灞橋、洛陽橋、安平橋、虎渡橋、紹興八字橋、陰平橋、程陽橋等是木、石樑橋的代表。西安灞橋建於漢代,是座木樑石柱墩橋,它用四段圓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間還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組成一座輕型橋墩,墩台上加木樑並鋪設灰土石板橋面。是石柱墩的首創者。

「閩中橋梁甲天下」是宋朝(特別是南宋)閩中地區大量建造石樑橋的真實寫照。南宋一百五十年中,建成七十餘座石樑橋,其中五公里以上的長橋就有四五座。被譽為「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宋紹興八年到二十一年(1138—1151)建造,長約2.5公里,故又名五里橋,用花崗石砌築,為我國現存最長古橋。1240年建成的虎渡橋(又名江東橋),它最大的石樑長23.7米,寬1.7米,高1.9米,重二百餘噸,即使在今天要開采、運輸、架設這樣的石樑,也是十分困難的。1979年5月,我國有關部門發現現存最古老的石樑橋——晉江縣大橋和小橋,這兩座橋均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紹興八字橋是座宋代城市石樑橋,布局十分巧妙,既保證了水陸交通,在建造中又不拆房屋,不改街道。程陽橋坐落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樑橋,建於1916年,全長64.4米,分四個橋孔,每孔凈跨12.2米,寬3.4米,高16米。五個橋墩之上各有民族形式的寶塔型、宮殿型橋亭,橋亭檐層層而上,如翼欲飛,宏偉壯觀。整座橋梁建築不用一顆鐵釘或其他鐵件,均採用榫槽結合或竹木梢釘,但結構聯系卻十分牢固。程陽橋精湛的建橋技術充分顯示我國侗族人民傑出的智慧和創造力。

四川灌縣的珠浦橋是竹索橋的代表,它位於著名的都江堰口,橫跨岷江的內外兩橋,長340米,8孔,最大一孔跨徑為61米,它的24根粗5寸的竹索由細竹篾編織而成,橋的兩端和中間石室中,安放絞竹索和木絞車等設備,橋始建於宋代以前,歷代時毀時修。瀘定縣的大渡河鐵索橋建成於1706年4月,凈跨100米,凈寬2.8米,橋面距枯水位14.5米。用了13根鐵鏈9根底索承重,兩邊各放二根作為扶手纜。每根鐵鏈平均由890個扁環扣聯而成,重約一噸半。1935年紅軍長征中,飛奪瀘定橋,創造了震驚世界的奇跡。它在國際橋梁展覽活動中多次展出。據調查,跨徑不小於瀘定橋的鐵鏈橋或鐵眼桿橋,在四川、雲南山區不止一座。由於它結構簡單、用料節約,當地人民又有世代相傳的建造經驗,因此解放後這種橋型不僅沒有淘汰,還有所發展。

趙州橋、寶帶橋、盧溝橋、楓橋以及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十七孔橋等都是拱橋的傑出的代表。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採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餘年後才採用弓形拱。

解放後,橋梁建築事業取得巨大的成就,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勝利建成,標志著我國橋梁建設事業達到了先進的水平。

(選自《旅遊天地》1980年第3期)

2.橋梁審美觀(樊凡)

橋梁主要用於交通負荷、跨越障礙,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橋首先要符合此要求。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橋,搖搖欲墜,也就沒有什麼美可談了。因此,橋梁結構的造型應表現出有力量、穩定、連續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顯示功能的保證性。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們的美感。對於不同用途的橋梁,如園林、城市、公路、鐵路橋梁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環境條件不同時,其結構及各項附屬設施的造型都應准確鮮明地表現出符合使用要求,並能恰如其分。這也就是一種美的因素。就所有橋梁而論,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鑒賞要求在其重要性上,並不是等量齊觀的,它隨著建橋目的和建橋環境等因素而有所差異,並通過造型表現出來為人們所理解。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橋和繁華城市中的園林橋應當各自「量體裁衣」地選擇適合的型式。

正確的橋梁審美觀是功能、技術、經濟與美觀融合一體,共同作用,美寓其中。

3.橋梁美十則(樊凡)

關於橋梁美,很多人早就關心了,並提出過很多設想和措施,關於橋梁美的形態規律、審美標准等等,從一些文獻資料中披露出其看法、分類多不一致,可以說是眾說紛紜。現參考這些資料,並結合我國橋梁工程中慣用的一些原則,以簡單明了的形式擬以下橋梁美十則,並列舉橋例分別論述。這十則是:1.環境的協調;2.主從與對稱;3.韻律;4.均衡與穩定;5.統一;6.比例與尺度;7.連續與明暗釓洌?.力線明快;9.色彩;10.風格。這些法則也可以說是達到「協調」的法則。

(以上兩則資料均選自《橋梁美學》,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版)

4.橋名談往(茅以升)

萬物皆有名,有的還要有專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樣。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國近代橋梁,受了西方影響,題名時,總是從地理觀點出發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鐵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標記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橋」,那才真是確切不移的。然而我國古時橋名,不是這樣。它總要有些文學氣息,使人見了,不由地發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紀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詩情畫意,為之心曠神怡。這樣,通過慎重題名,一座橋的歷史、作用或影響,就立刻表現出來,因而容易流傳。橋的「身價」,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橋出了名,它的名字還會跟著多起來,除了正名,還有俗名、別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學名,還有別號、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間自然而然地逐漸形成的,有的卻是文人學士,要藉此而為自己題名的。總之,橋成就要題名,成為風氣,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個特色。

橋的題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樣,一般都是兩個字,有時只有一個字。就只這一兩個字,而能顯示出橋的特徵,正是我國文字的妙用。這是由於我國歷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學里的成語豐富的緣故。文史里的財富,大為橋名增光。然而橋多了,關於它的典故和成語也反過來為文史服務。比如,《史記》里「信如尾生」一辭來自橋的典故,《阿房宮賦》里,「長橋卧波」一辭來自橋的成語。橋的名字題得好,它對文史就可有貢獻了。橋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現在來介紹一些橋名,藉以窺知我國橋梁文學的豐富,它也許是世界無雙的。先談單名。較著名的有:「藍橋」,在陝西藍田縣藍溪上,「傳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雲英處」;「楓橋」在蘇州,唐張繼有《楓橋夜泊》詩;「斷橋」在杭州西湖,唐張祜詩:「斷橋荒蘚合」,明朝莫仲有《斷橋殘雪》詞等。但單名之橋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專名,其中有的以材料為名,如「石橋」,梁簡文帝即有《石橋》詩:「寫虹便欲飲,圖星逼似真」;「鐵橋」,明朝吳兆元有《渡鐵橋》詩:「寶筏群生渡,金繩八道開」;「竹橋」,杜甫有《觀造竹橋》詩等。有的指明橋的所在,如「山橋」,梁簡文帝詩:「卧石藤為纜,山橋樹作梁」;「江橋」,唐杜甫詩:「山縣早休市,江橋春聚船」;「野橋」,唐劉長卿詩:「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橋的形狀,如「方橋」,唐韓愈詩:「君欲問方橋,方橋如此作」;「斜橋」,宋朝歐陽修詩:「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橋畫舸通」;「畫橋」,宋朝范與求詩:「畫橋依約垂楊外,映帶殘陽一抹紅」;「朱橋」,唐朝鄭谷詩:「朱橋直抵金門路,粉堞高連玉壘雲」;「天橋」,山西太原保德州及雲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斷上連,石樑跨之,兩岩激水濺珠,宛如梅綻,人呼為不謝梅」等。有的與橋畔景物有關,如「花橋」,福建寧德縣、湖北長陽縣及廣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橋煙雨」之稱;「柳橋」,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彥詞:「水漲魚天拍柳橋」等。有的比較特殊,如「草橋」,在北京右安門外;「席橋」,在山東東平縣,「相傳宋真宗東封泰山,車駕經行,以席鋪藉」;「瓜橋」,浙江富陽縣,「世傳孫鍾設瓜於此橋」;「鴨橋」在陝西陝城。「金橋」在山西上黨,唐潘炎有《金橋賦》。更有事涉怪誕的,如「暗橋」,在安徽建平縣,「舊傳伍員奔吳,避於山中,追者至此,雲氣護之,員及橋而天暗」;「鬼橋」,《初學記》「上方有鬼橋」;「赤橋」,在山西太原晉水北渠上,「宋太宗鑿卧龍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橋名用兩個字是最普遍而又標准化的,單名的橋已經不少,雙名的更是多得多。試思每橋皆有名,在我們古老的大國,該有多少橋名啊!然而在這成千上萬的單名和雙名中,重復的究竟不多,如果把這所有的橋名都搜集起來,編成一部《中國橋名錄》,該是夠洋洋大觀的了。

現在再來舉一些雙名的例,說明橋名的豐富多彩。根據反映內容,一部「橋名錄」可分為五章。

第一章是「表揚」。首先是表揚橋的功用的,如「安濟橋」,即「趙州橋」,在河北趙縣南河上,一名「大石橋」,製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跡也」;「萬安橋」,即「洛陽橋」,在福建泉州,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滅渡橋」,在江蘇吳縣,橋成「南北往來者踴躍稱慶,名滅渡,志平橫暴也。」「安平橋」,在福建晉江,建成於宋紹興二十二年,全長2070米,俗名「五里橋」,舊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傳說。其次是表揚造橋人物的,如「績麻橋」,在湖北孝感縣,「世傳居民女績麻所建」;「夫婦橋」,即四川灌縣竹索橋,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續成之;「葛鏡橋」,在貴州平越,明萬曆間葛鏡建,「屢為水決,三建乃成,靡金巨萬,悉罄家資」。

第二章是「紀事」,記載有關橋的流傳下來的故事。如「萬里橋」,在四川成都南門外,「昔孔明於此餞費聘吳,曰萬里之行,始於此矣」。唐陸肱有《萬里橋賦》,宋呂大防有《萬里橋》詩,杜甫詩:「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張籍詩:「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宋蘇軾詩:「我欲歸尋萬里橋,水花風葉暮蕭蕭」,宋陸游詩:「雕鞍送客雙流驛,銀燭看花萬里橋」。「馬橋」,即「升仙橋」,在四川成都北,西漢司馬相如不甘貧賤,立志做官,「嘗題柱雲,大丈夫不乘馬車,不復過此橋」,唐岑參有《升仙橋》詩:「及乘馬車,卻從橋上歸」,宋京鏜有《馬橋記》雲:「茲建橋以馬名,自是長卿之遺蹤亦不泯矣。」「蘭亭橋」,在浙江紹興,「晉王右軍修禊處,橋下細石淺瀨(lài賴),水聲晝夜不絕」。「洗耳橋」,在河南汝州,相傳堯要將天下讓給許由,許由自命清高,認為聽了這話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橋所在「即許由洗耳處」。「虎渡橋」,在福建漳州,亦名江東橋,「江南橋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橋,有虎負子渡江,息於中流……乃因壘址為橋」。「宵市橋」,在江蘇揚州,即「小市橋」,「相傳隋煬帝時於此開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過橋名,來表達思想感情。如「銷魂橋」,即「灞橋」,在陝西西安,「東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因「取江淹別賦句,又呼為銷魂橋」。唐王之渙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明葛一龍詞:「橋上飛花橋下水,斷腸人是過橋人。」「思鄉橋」,在河北豐潤,「宋徽宗北轅過橋,駐馬四顧,泫然曰,吾過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還鄉矣……人乃謂思鄉橋也」。「至喜橋」,在四川廣安,「昔歐陽修自吳入蜀,喜路險至此始平」。「情盡橋」,在四川簡陽,唐雍陶《題情盡橋》詩有序雲:「陽安送客至情盡橋,問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橋」,在陝西西安,「中官初入選,進東華門,門內有橋曰皇恩橋……俗呼曰忘恩橋,以中官既富貴,必仇所生,蓋恥之也」。

第四章是「寫景」,美化橋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橋」,在江蘇吳江,橋身環如半月,長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橋》詩雲:「頗誇九州物,壯麗無此敵。」「春波橋」,在浙江紹興,賀知章詩雲:「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鑒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故取此名橋。「海棠橋」,在湖北黃州,「宋時橋側海棠叢開,秦觀嘗醉卧於此,明日題其柱」。「胭脂橋」,在江西饒州,鄱陽王蕭儼生活奢華,宅中宮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橋下水都染紅了,故名。「月樣橋」,在山東青州,「採石凝結如天成」。「綠楊橋」,在湖北蘄水,「因東坡醉卧橋上,有『解鞍欹枕綠楊橋』之句,遂名」。按蘇軾《西江月》詞自序雲:「春夜行蘄水中……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書此語橋柱上」,即是橋也。

第五章是「神異」,把神仙和橋梁聯系起來,大多與道教有關。如「聖女橋」,在陝西白水,傳說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鶴橋」,在江蘇句容,「漢永元間茅氏兄弟三人,乘鶴至此,有白鶴橋,大茅君駕白鶴會群仙處」。「集仙橋」,在江西安福,「相傳居人夜聞橋上仙樂繚繞,旦往視之,惟見書呂洞賓字於橋柱」。「乘魚橋」,在江蘇蘇州,「昔琴高乘鯉升仙之地」。「照影橋」,在湖北石首,「相傳有仙人於此照影」。

以上是單字和雙字的橋名錄。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橋名,當然也有,但為數極少。三字橋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橋,在江蘇揚州。唐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的「二十四橋」,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雲是二十四座橋,並列舉其名,但據南宋姜白石的《揚州慢》詞:「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則又似一座橋。後來清朝梁章巨在《浪跡叢談》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橋上,有「二十四橋」的題名榜,可見「二十四」已成為一座橋的專名。不過這種用數目字當專名的橋,並無他例,有的只是以數為序而已,如杜甫詩「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四字或以上的如「舊浣花橋」、「楊柳河橋」、「德陽王橋」(以上均在成都)、「新學前橋」、「建富木橋」(以上均在南昌)、「新飯店石橋」(四川溫江縣)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關系,其餘都是把單名或雙名的橋加以解釋,並非完整的專名。因此,中國橋名,基本上只有單名和雙名兩種,在《橋名錄》中把這兩種搜集齊全,所余就無幾了。

但是,我國古橋並非個個都有專名。有的本來並無名稱,後來有人隨便叫它一下,逐漸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橋」「小橋」「新橋」「舊橋」「長橋」「短橋」「南橋」「北橋」等等。這些「俗名」,時間一久,就成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橋」,因在「萬壽橋」的大橋附近而得名,就此成為專名。有的「橋」,名氣非常之大,但實際上並無此橋,如「陳橋」,在河南開封,宋趙匡胤「黃袍加身」處,實系「陳橋驛」,「唐為上元驛,朱全忠縱火,欲害李克用之所」,但更多的橋,卻是不聲不響地在那裡服務,而它們的名字是早就湮沒不彰了。可見,橋和橋名,都有幸與不幸,有的是有名無橋,有的是有橋無名。然而,雖是無名,難道就不是「英雄」!

(選自1962年7月22日《光明日報》,有改動)

5.世界各地名橋

英國泰晤士河倫敦橋、義大利威尼斯里阿爾托橋、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英國倫敦塔橋、加拿大魁北克橋、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英國恆比爾大吊橋、西班牙盧納巴里奧斯橋。
回答者:曼索兒 - 魔法學徒 一級 11-27 17:28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謝謝~~~
其他回答共 5 條
我國公路橋梁的發展趨勢
一、板式橋
板式橋是公路橋梁中量大、面廣的常用橋型,它構造簡單、受力明確,可以採用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可做成實心和空心,就地現澆為適應各種形狀的彎、坡、斜橋,因此,一般公路、高等級公路和城市道路橋梁中,廣泛採用。尤其是建築高度受到限制和平原區高速公路上的中、小跨徑橋梁,特別受到歡迎,從而可以減低路堤填土高度,少佔耕地和節省土方工程量。
實心板一般用於跨徑13m以下的板橋。因為板高較矮,挖空量很小,空心折模不便,可做成鋼筋混凝土實心板,立模現澆或預制拼裝均可。
空心板用於等於或大於13m跨徑,一般採用先張或後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先張法用鋼絞線和冷拔鋼絲;後張法可用單根鋼絞線、多根鋼絞線群錨或扁錨,立模現澆或預制拼裝。成孔採用膠囊、折裝式模板或一次性成孔材料如預制薄壁混凝土管或其他材料。
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板橋,其發展趨勢為:採用高標號混凝土,為了保證使用性能盡可能採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方式和錨具多樣化;預應力鋼材一般採用鋼絞線。板橋跨徑可做到25m,目前有建成35~40m跨徑的橋梁。在我看來跨徑太大,用材料不省,板高矮、剛度小,預應力度偏大,上拱高,預應力度偏小,可能出現下撓;若採用預制安裝,橫向連接不強,使用時容易出現橋面縱向開裂等問題。由於吊裝能力增大,預制空心板幅寬有加大趨勢,1.5m左右板寬是合適的。
預制裝配式板應特別注意加強板的橫向連接,保證板的整體性,如接縫處採用「剪力鍵」。為了保證橫向剪力傳遞,至少在跨中處要施加橫向預應力。
建議中、小跨徑板橋,應由交通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編制標准圖,這樣對推動公路橋梁建設,提高質量,加快設計速度都會帶來明顯的好處。
二、梁式橋
梁式橋種類很多,也是公路橋梁中最常用的橋型,其跨越能力可從20m直到300m之間。
公路橋梁常用的梁式橋形式有:按結構體系分為:簡支梁、懸臂梁、連續梁、T型剛構、連續剛構等。
按截面型式分為:T型梁、箱型梁(或槽型梁)、衍架梁等。
梁式橋跨徑大小是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的工業、交通、橋梁設計和施工各方面的成就。
現從以下幾種常用的結構形式介紹梁式橋在公路橋樑上的使用和發展趨勢。
(一)簡支T型梁橋T型梁橋在我國公路上修建最多,早在50、60年代,我國就建造了許多T型梁橋,這種橋型對改善我國公路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80年代以來,我國公路上修建了幾

D. 子路堤小學打學生事件

中國有許多學生都欠打

E. 江門蓬江市區有什麼小學

蓬江市區21間。
有三間民辦:紫茶小學、范羅崗小學、崇文學校

蓬江區小學招生地段安排(三鎮、潮蓮除外)
1、培英小學
上二街 蛇背里 甘化路 良化新村 甘化新村北 上一街
上四街 良化里 學校路 甘化新村 甘化新村東 三灣里
江灣里 蛇山村 海傍街 炮台北路 甘化新村新 仁和里
北新路 江北路 炮台街 甘棠路 機械廠新村 花園地
新興街 安興街 良化路 海傍下街 氮肥廠宿舍
中心醫院宿舍 北街花園地 甘化路單身公寓
良化新村北

2、北苑小學
迎賓路 新巷裡 鴻安里 仁厚里 良化新村東 良化新村南
玻璃廠 鵝峰里 園美里 和平里 良化新村西
太平里 迎賓東 月灣里 河邊里 迎賓大道東 良化大道
北苑小區 炮台新村 王邊河邊

3、甘光儀小學
白石岐詳里 白石東明裡 白石西永里 白石西諸里 白石連源里 高沙宿舍
白石鰲溪里 白石新塘里 白石石嶺里 白石南華里 白石迎源里 高沙路三街
白石長庚里 白石柏林里 白石豪林里 白石市心裡 白石聚源里 高沙二街
白石山梓里 白石修竹里 白石耀石里 白石龍圖里 白石大樹里 港口二路
白石月嶺里 白石居仁里 白石北江里 白石鳳美里 白石岐祥里 東明裡
白石大安里 白石大塘里 白石洋邊里 白石恆美里 白石風美里 岐祥里
白石新村 聯興新村 高沙麗苑 高沙中路 高沙圍 白石大道
北街白石夏村 港口路168號後 白石新港里
港口一路168號 怡康華庭 世紀花源 駿景花園 麗祥居
麗和居 嘉華苑 金海灣花園 麗華居 麗景居 麗苑南奧園

4、豐樂小學
耙沖華龍里 耙沖坑口裡 怡福里 曉港苑 建德街 聚德街
耙沖恆美里 耙沖見龍里 怡居苑 怡清苑 尚德街 聚德里
耙沖金紫里 耙沖藍石里 怡興苑 怡雅苑 高德街 翠林苑
耙沖藍園里 耙沖興盛里 怡樂苑 迎賓大道中 育德街 豐樂花園
育才路 怡景苑 耙沖華隆里 城市花園 豐盛路 豐樂路
豐華路 豐盛苑
5、美景小學
東華路 美景里 高引里 東升里 隆華苑 東華一路
鳳翔里 美景街 江堯里 美景路 東華西街 美景花園
潮江里 盛華苑 啟華里 坑口裡 金港小苑 江華二路
永興里 東華里 龍環里 啟華苑 潮江一橫路 興華苑
光德里 永盛里 東盛路 潮江二橫路 翡翠華府 炮台南路
港口路80-167號 港口一路80-167號 潮江路1-77號

6、水南小學
鳳凰里 連井裡 樹梓里 水南市 古巷裡 紹堯里
王邊里 七枝里 朗表裡 丹井裡 鳳陽里 紹表裡
東港里 鳳潮里 尚行街 雅景花園 東港二街
鳳灣里 港口路1-79號 潮江路78號後
鳳陽街19號單號後 14號雙號後 港口一路1-79號

7、江華小學
江華苑 側賢里 江華一路105-109單號 堤東路1-80號
江華里 德興里 江華一路110-147號 泰和廣場 東華苑
梧岡里 文華苑 江華路110-147號 岐安里 樂華苑
鳳陽街1-17號單號、 2-12號雙號 江華路105-109單號
新泰和廣場 竹排街 阜元里 東江里 長發里 竹排後街
江華一路單號87至103 江華一路雙號62至108

8、啟明小學
東海里 會龍里 康樂里 吉利街 泰富城 水南聚龍里
江華路46-108雙號 水南路1-100號 水南亨美里 葵尾橫路
江華路81-103單號 堤東路81-165號 江華一路81-85單號
躍進路 新慶街 啟明裡 潮興街 江華一路46-60雙號
南寧里 新第里 江右里 長塘里 勝龍里 石灣直街
長樂里 新隆街 太平路 塘步路 大地塘 紅樓新村
大安里 新椰路 永安里 欖豉路 葵尾路 江邊里
南芬里 龍聚里 叢慶巷 新欄街 浮石路 智仁里
長慶里 上步路 鎮東路 永安街 堤東所江華路
堤中路1-24號 東堤灣花園 大更聚龍里
堤東路166號後 江華路1-79單號 江華路2-44雙號
聚龍里(中區) 明德坊(倉後) 水南路101後

9、中山小學
蓬萊路 農林路 建業街 小更里 圩頂街 華僑新村
新安里 承恩街 承恩里 大更里 余慶里 農林東路
東成村 懷安里 新市路 蘭花閘 接龍里 蓬萊新村
高成村 永寧里 新華路 僑苑坊 高第里 東南勝街
橫嶺村 泰寧里 新盛街 新盛路 倫昌里 范羅崗花園
新興街 平安里 新高里 安龍里 京果街 建設路單號
賣雞地 橫嶺街 紫萊路 太平里 太寧里 范羅崗
和厚里 和厚路 東倉里 東倉路 潮興街 惠吉巷
林家巷 眾興路 丹竹巷 新和里 東南勝街 興寧橫路
三祝里 更興路 打鐵街 興寧路 釣台路
建設路雙號 勝利新村41號後 東成苑

10、愛民小學
聚源路 清河裡 明豐社 常安路 寶善路 羊橋橫路
紫茶路 紫雲里 龍田裡 大井頭 書院路 倉後第里
紫坭路 永利街 中孚里 象溪路 倉後路 象溪橫路
谷宜里 明和里 仍州里 蓮塘南 蓬萊新街 連平路後街
廣新路 和恰里 江安里 常安舊巷 羊橋路 更興路
南興巷 新安街 豆腐巷 念源里 竹椅路 聚賢苑
蓮平路 紅花社 競新坊 明文直街 鐵桶巷
堤西路1—55號 堤西路花園地 勝利路1—50號
勝利路51-100號 勝利新村1-40號 堤中路25號後

11、紫沙小學
悅勝巷 黃家巷 興賢里 安寧巷 吉慶巷 鵝溪里大路
平安巷 木閘巷 紫沙路 汲芳里 義隆里 花園新村
林屋巷 福慶巷 社前巷 安盛里 鵝溪路 花園新村東
塘邊巷 龍頭里 鵝溪里 務滋坊 院傍坊 花園新村北
仁壽坊 至正巷 吉祥巷 祿祖巷 嶺梅新村 花園新村南
南徑里 嶺梅里 社後巷 鵝溪側 義隆大路 花園新村西
田心裡 崗頭里 仁賢里 龍頭嶺 嶺梅大路 花園新村中
登龍里 騰龍里 復興里 長安里 高嶺古巷 沙仔享美里
木瓜園 廟前里 長壽里 見龍里 白沙豐盛里 沙仔聚龍里
升地里 華園里 義隆巷 沙仔尾鵝溪里 聚龍里橫巷
雅豪居 白沙升地里 白沙義昌里 勝利路101號---127號之三單號
西區大道1—80號 勝利路102號---112雙號
西區大道81號後 光明巷 聚源橫巷

12、發展小學
聯興里 平發巷 東觀里 永隆里 阜康里 永康新村
合成坊 吉慶里 萬安里 永華里 江興里 萬安二巷
白沙路 垣吊里 迦南里 福田裡 沙仔尾 萬安三巷
菱苑裡 市升里 新橋路 福隆里 永康里 農葯廠宿舍
百歲地 江會路 潮興路 明文里 錦雲坊
東觀里內巷 東觀里外巷 堤西路56號後 環市三路
潮興里

13、白沙小學
白沙潮崗里 永盛路 白沙興盛村 建華花園 西環路 白沙泰安苑
白沙河西路 河西里 永盛村 永盛二街 泰安苑 永盛一街
白沙大地里 白沙陂頭里 白沙中和里 沙河小苑 龍灣路 白沙第發里
白沙沙富里 大地里 西區工業路 天沙河路 龍灣村 白沙永盛里
白沙永盛路 白沙永盛村 環市二路橫 第發新村 白沙永興盛新村
環市二路21號後 金碧苑

14、實驗小學
華園里北 華園中路 華園里南 西園里中 春暉苑 華園中
華園里中 華園里東 華園東路 西園里下 華園里 華園路
華園屋村 華園橫路 西園里上 園嶺新村 華園東 西園里
幸福新村40-110號 農林西路 華園里西 幸福新村111號後
教育附中 勝利路114號雙號後 勝利路127號之四後
15、農林小學
農林橫路 農林新村 大長江花苑 雅桂苑 東成村22-75號
環市一路 和興里 環市二路1-20號 象山新村
建設路57號
16、東風小學
東風海堂里 東風山咀里 幸福路 沙堆里 勝利北路 祥和苑
東風鳳溪里 東風垣吊里 春華苑 祥慶苑 杏苑新村 祥盛里
東風山咀頭 金都花園 幸福新村1-39號 金雅居 祥興苑
東風新村裡

17、北郊小學
天河東路 天龍一街 天河西路 天沙三路 五福一街 五福四街
建設二路 天龍二街 天沙一路 天沙四路 五福二街 五福五街
好景花園 天龍三街 天沙二路 天沙五路 五福三街 天沙西路
雅怡居 安龍里 雙龍安龍里 雙龍接龍里 豐樂一街 環中宿舍
石子潭 新龍里 雙龍聚龍里 雙龍灣龍里 嘉福花園 紫萊豐樂里
紫萊沂水裡 汴溪路 雙龍雙龍里 雙龍新龍里 天福路 錦綉苑
迎賓大道西單號 金匯豪庭

18、里村小學
里村大灣里 里村上外村 迎賓大道西雙號 建達二路 中勝里
里村下外村 里村中勝里 東風新村裡 建設三路 龍海苑 永達1-9號
里村汴溪里 里村祠前里 里村南里 建達北路 宏興路 永達一路
里村塘淳里 里村泮海里 里村西頭里 建達南路 宏江路 雙龍廣場
雙龍大道 麗晶花園 群星村 丹灶村 篁庄村
星河花園

閱讀全文

與子路堤小學教師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