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支架式教學小學

支架式教學小學

發布時間:2021-03-03 20:03:36

『壹』 什麼是支架式教學

支架式教學被定義為:「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於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式教學法是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法。該教學法是指一步一步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適當的、小步調的線索或提示(支架),讓學生通過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漸發現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

(1)支架式教學小學擴展閱讀:

在具體實施支架式教學模式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在實施支架式教學時,要准確理解支架的含義,不能膚淺更不能片面甚至錯誤地理解支架的含義。不同的學生因為知識基礎不同,所以支架的選取自然也不一樣。學生選取的支架必須與學生的實際能力相匹配,並且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為他們提供較好的學習思路和解題思維。

2、教師要根據學生真實能力合理設置教學支架,支架的作用就是較好地幫助學生渡過困難、加深知識理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智力水平、創新意識和批判精神使之成為創新品質和獨立人格的社會主義人才是教師設置支架的最終目的。

3、教師設置的支架必須是漸撤的也必須是動態的,教師設置教學支架的范圍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水平,由於學生的學習水平每天都在波浪式的前進螺旋式的上升,再加上外界環境在不斷地變化,所以教師所設置的數學能力發展的支架也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而必須是依據學生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漸學漸撤、漸學漸支,使設置的支架處於一個動態撤支的過程。

『貳』 支架式教學策略和拋錨式教學策略的異同

拋錨式教學策略由這樣幾個步驟組成:

創設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發生。

確定問題——在上述情境下,選擇出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去解決的現實問題)。選出的事件或問題就是「錨」,這一環節的作用就是 「拋錨」。

自主學習——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類資料、從何獲取有關的信息資源以及現實中專家解決類似問題的探索過程等,並要注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支架式教學策略

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應當為學習者建構一種對知識理解的概念框架,用於促進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於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這種教學思想來源於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最鄰近發展區」理論。維果斯基認為,在兒童智力活動中,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兒童的能力之間可能存在差異,通過教學,兒童在教師的幫助下可以消除這種差異,這個差異就是「最鄰近發展區」。換句話說,兒童獨立解決問題時的實際發展水平(第一個發展水平)和教師指導下解決問題時的潛在發展水平(第二個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就是「最鄰近發展區」。兒童的第一個發展水平與第二個發展水平之間的狀態是由教學決定的,教學可以創造「最鄰近發展區」。因此教學絕不應消極地適應兒童已有的智力發展水平,而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不停頓地把兒童的智力從一個水平引導到另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

建構主義者正是從維果斯基的思想出發,借用建築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Scaffolding)作為對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實質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為學習過程中的腳手架。通過這種腳手架的支撐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頓地把學生的智力從一個水平提升到另一個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學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

(1)搭腳手架

圍繞當前學習主題,按「最鄰近發展區」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進入情境

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個節點)。

(3)獨立探索

讓學生獨立探索。探索內容包括:確定與給定概念有關的各種屬性,並將各種屬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順序排列。探索開始時要先由教師啟發引導(例如演示或介紹理解類似概念的過程),然後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導、幫助可以多一些,以後逐漸減少——愈來愈多地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最後要爭取做到無須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繼續攀升。

(4)合作學習

進行小組協商、討論。討論的結果有可能使原來確定的、與當前所學概念有關的屬性增加或減少,各種屬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調整,並使原來多種意見相互矛盾且態度紛呈的復雜局面逐漸變得明朗、一致起來,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概念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即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5)效果評價

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自主學習能力;對小組合作學習所作出的貢獻;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叄』 如何理解支架式教學

這種教學模式是採用框架的結構,讓學生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體系納入到框架中來,能夠體現一個知識的完整性。

『肆』 支架式教學的優缺點及適應場合是什麼謝謝啦!!

http://wenku..com/view/642645e819e8b8f67c1cb9a1.html
裡面有答案,哈哈,幾年後的回復內~~容~

『伍』 什麼是支架式教學策略

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應當為學習者建構一種對知識理解的概念框架,用於促進學習者對問題的進內一步理解。容因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於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它是根據維果斯基的最鄰近發展區理論,對較復雜的問題通過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使得學習者自己能沿著「支架」逐步攀升,從而完成對復雜概念意義建構的一種教學策略。

『陸』 什麼是小學小學數學課堂支架式教學模式

所謂「支架式」的教學,是指首先給學生一個學習的范圍,確定學生在這個范圍中可以自由的探索,以免學生的學習方向漫無邊際;將學生引入這個范圍中,讓學生樂於在范圍中探索;給每個學生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學習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相互交流學習的心得,彼此取長補短;教師給予學生學習的評價,讓學生了解這次學習的成果。「支架式」教學方式是一種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一種模式,它具有目的性強、自由度高、交互性強的特點。

『柒』 支架式教學的介紹

根據歐共體「遠距離教育與訓練項目」(DGXⅢ)的有關文件,支架式教學被定義為:內「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容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於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閱讀全文

與支架式教學小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