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教師面試15分鍾試講怎麼安排呢
小學數學教師面試15分鍾試講主要是通過抽簽,確定你講課的內容。
你參加小學數學試講,就是讓你講小學數學的內容。根據你抽到的簽,在15分鍾內把抽到的數學知識講解明白。其實就是像老師講課那樣,上一節15分鍾的數學課。
教師的教學方案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筆者認為教學中成功的關健在於:教師的「教」立足於學生的「學」.
1、從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激發探索知識的願望,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差異,處於同一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著差異.人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有的人善於形象思維,有的人長於計算,有的人擅長邏輯思維,這就是學生 的實際.教學要越貼近學生的實際,就越需要學生自己來探索知識,包括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演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並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演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既明於心又說於口.
2、遇到課堂中學生分析問題或解決問題出現錯誤,特別是一些受思維定勢影響的「規律性錯誤」比如學生在處理商的小數點時受到小數加減法的影響.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是批評、簡單否定還是鼓勵大膽發言、各抒己見,然後讓學生發現錯誤,驗證錯誤?當然應該是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想法.學生對自己的方法等於進行了一次自我否定.這樣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就比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學生通過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分析或解決的問題提出質疑,自我否定,有利於學生促進反思能力與自我監控能力.
3、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並用多種數學語言分析它,用數學方法解決它,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教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因此,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⑵ 小學語文試講15分鍾講什麼從來有沒有講過,求教
這也就是所謂的演課,下面沒有學生,你在上面講課,當說道學生回答問題時,你也就當有學生一樣,「我們就請某某同學來回答一下。」「某某同學的手舉得那麼高,我們就來聽聽他的回答」.....當學生回答完後,你也照樣表揚,「你們說某某同學回答的好不好啊?來,掌聲鼓勵一下」「某某同學的回答,你們滿意嗎?」....就是和平時上課一樣,不同的是平時你面對的是活的學生,這個是面對的評委,要假裝有學生。
到底選擇第幾課時,這要看你自身的基本功了,第一課時主要是初讀課文,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就行了,也可以適當的將1個自然段,這課時比較簡單,個別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分組讀.....都是讀來讀去,正因為簡單,所以講起來會沒什麼話可說的,像這種面試,我認為還是第二課時比較好。
怎麼導入?這個就要靠你平時的積累及臨場發揮了,這個我覺得很簡單啊,一般我們用的多的是復習導入,情境導入,這個要看你到時抽的具體課題了
步驟:導入,精講(品讀),體會,最後可以帶著情感去朗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還可以進行拓展練習,比如:你想對文中的主人公說些什麼,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員,你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你將如何去做.....看年級段了,低年級側重於識字和朗讀,集中識字要注意形式多樣,朗讀要學會通過評價語來指導孩子有感情朗讀。文章簡單的要挑選一兩個段落精講。另外要恰到好處地隨文識字和寫字教學。
中高年級主要是檢查預習,對課題進行質疑,通過分段朗讀解決生字詞,自學解決質疑,注意動筆勾畫或批註,可分組討論自學結果再匯報,也可以教師引導解決文中問題。注意問題提出時教師要學會提煉中心問題。
⑶ 語文試講15分鍾怎麼分配時間,就是對著評委講課
試講:實際是微型課,把教課思路講清楚,整個在講課的過程中,對著評委,完成完整的一堂課的講述,學生回答的問題不做重復,學生活動提到,但不做重復,教師的過渡語要設置好。
有導語,有過程,有小結,有提問,有學生活動,有評價,有師生互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合理評價機制,高效的課堂容量。
試講一般是15分鍾,考之前上網下一下模板, 在每年6月和11月,通過試講就可以拿證了。
教師資格認定理論課考試每年3月、11月各舉行一次,報名時間為每年1月、9月(在普通高校在校學生的報名時間由自考辦另定)。教材由自考辦供應。
教學技能測試每年舉行1—2次,一般在上半年的5月和下半年的11月報名,具體時間由當地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確定後公布。教學技能測試的內容為:備課、說課或上課、面試。
根據省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意見,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班學生,在未取得畢業證書前允許參加教師資格認定理論考試,但在申請參加教學技能測試時,應已獲得相應學歷證書。
⑷ 去培訓機構面試試講15分鍾,教小學生寫作文
理論實踐課堂模擬,是所有教育行業面試一般都要進行的,記住下面是他版們公司或者學校權自己組成的隊伍充當學生。你的能力和文採在這個時候都不是最重要的,記住課堂模擬最重要的幾點
1.不要過於緊張導致言辭模糊,就是結巴的意思,盡量避免
2.要讓下面的人感覺的你明顯的親和力。
3.注意麵帶微笑,微笑是任何環境都沒有壞處的。
最主要的還是不要緊張吧,但他們都是「死人」就好了。我也剛面試回來。
手打的,採納哦。(*^__^*)
⑸ 急!!請大家幫忙、怎樣說課(15分鍾)
如何說課
如何說課,正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一樣。以評價標准為綱,只能夠保證完成說課任務。僵化於教條之內,不僅讓自己的說課生命,也毫無特色,更有悖於教學研討的目標。那麼怎樣的說課有效、精彩,為聽說課人帶來更大收獲呢?
(一)教材分析「透」
怎麼才算讀透?就是對教材把握的準度、高度和深度。教師必須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准確的解讀,不能淺化也不能偏頗,要有自己的見解。在高度把握的基礎上,再結合學段目標、單元訓練重點、教材的前後聯系、篇章結構特點等等進行適度解說。所以,說課的正式環節一般應該從對教材的介紹入手。
要知道,教材中的課文原來是一篇篇散落在不同領域的,沒有聯系的文章。這些文章的作者並沒有想到他們寫的文章會成為課文,只是編教材的人選編了他們的文章而已。它們原本作為社會閱讀客體而存在的價值,可稱之為「原生價值」。可這些文章一旦進入語文教材,成為課文,它們的價值就發生了增值和變化。它們保留了原本所有的「傳播信息的價值」——「原生價值」,同時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價值,即「如何傳播信息的信息」。這種「如何傳播信息的信息」就是我們所謂的「教學價值」。解讀教材時,能夠這樣瞻前顧後就更好了。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標教材五年級上冊《梅花魂》「說教材」環節為例:
《梅花魂》位於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組第6課。本組教材圍繞「月是故鄉明」這個專題,選編了四篇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鄉情以及抒發情感的不同方式。《詩詞三首》為遊子思鄉之絕唱,《梅花魂》由思鄉情升華到了愛國心,從情感與表達方式上傳承前篇,也為兩篇閱讀課文做了鋪設。本文是歸國華僑陳慧瑛的回憶錄,寫了遠在異國的外祖父通過梅花寄託款款思鄉情,濃濃愛國意。第一和第三件事直接表達這種情感,其他三件事屬於間接表達。課文高度的審美性和思想性,給學生以有益的熏陶。
這位老師關注了本課的單元訓練重點、教材的前後聯系,以及思想感情,表達方式上的變化等等,這都不錯。當然也可以進一步圍繞題目進行解讀。梅花作為花中四君子,已經成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代表高風亮節獨特的意象。圍繞這樣的意象,作者所寫的三件事彼此之間是怎樣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為題目中的「魂」字服務的,這些如果能在解讀教材的時候再好好加以推敲,相信不僅教材定位能夠說得更准,而且說課中的教學設計也能站在更高的視角上進行。
(二)學情定位「准」
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對學習者知識水平起點的分析。奧蘇伯爾說,一個概念要獲得心理意義,必須於頭腦中已存在的概念建立起實質的必然聯系。如:三角形的面積是與矩形面積相聯系的。缺少矩形面積公式這一固著點,三角形面積公式很難獲得心理意義,只能機械識記。同化(擴大相似塊,建立連接點)、順應(消除結構差,建立生長點)的概念。具體包括學習者頭腦中是否存在與新知識有邏輯關系的知識——上位、下位,還是同類?學習者認知結構中的知識層次是否合理。試想把蝙蝠與麻雀視為同一類的學生能否很容易的理解蝙蝠不是鳥,而是哺乳動物。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新知識的輸入進行定位,當新輸入知識或信息保持在可理解或接近的程度時,原有知識水平與輸入知識水平之間的「差異」會進一步刺激學生的語言發展。
2、對學習者技能水平起點的分析。一要明確技能之間的層次;二要明確技能掌握的程度。「略微提前」理論:只有當輸入的信息與已有的知識結構之間即有一致又有不一致,才能促進心理的發展。
3、對學習者態度起點的分析。指學習者學習的興趣,情感態度認知的水平,情感思想認識上的盲點等。
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原始概念是隱蔽的,要想辦法讓 它們「暴露」出來。 只有有了明確的問題和目的,調研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才會比較強。
(三)目標闡釋「清」
目標不是作樣子,在表述的時候同樣應當陳述清楚。需要提示的是,目標切忌過多,目標多了等於沒有目標。一堂課不可能承載那麼多的學習目標,要依據課型的不同,內容的不同而定。當過老師的我們都知道:說話聽音,鑼鼓聽經。目標明確,重難點就清晰了。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學重點」一定是教材的具體內容里的,「教學難點」是從學生角度出發的學生學習著眼點。
還以教師說《梅花魂》的「教學目標」為例:
1.體悟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情感,領會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2.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和頑強不屈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第一條,「領會這種感情是 怎樣表達出來的。」想必說課教師一定是明白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但作為聽眾呢,聽了你的目標,我們依舊不知其所以然。表達方式是托物喻志、還是以物自況,是正面表現、還是側面烘托,是借景抒情、還是直抒胸臆?包括第三條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也是需要體現六年級的「有感情」是什麼梯度,這里的「感情」究竟是什麼。關注點應是「如何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訓練哪種方法技巧?」所以不要小看這短短幾分鍾的說教材,實際上作為語文教師最重要的解讀教材的能力,會聽課的老師一下子就能從中分辨出高下。
(三)教學流程「簡」
這里的「簡」不是簡單而是簡約——教學流程緊緊圍繞目標與重點,進行簡約的環節設計。教學流程展現的是教學過程,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學設計的優劣以及教學理念都在這一部分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說課稿的優劣百分之八十由這一環節決定。因此,說教學流程是說課的重點環節。那麼如何說好教學成流程呢?我想,好的教學流程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1、清晰具體。要想讓聽者通過你的說了解你的教學實際,教學流程的設計一定要清晰完整。具體而言,要從新課的引入開始說起,然後按照教學設計逐步展開,以及課堂小結、課後的鞏固練習,作業布置,板書設計等都是必須要說的內容,而且還要說出各教學各環節的銜接和過渡。但是,切忌把說課稿設計得天花亂墜,讓人聽得眼花繚亂,像一幅「課堂暢想圖」。教學流程的設計要經得住推敲。雖然說課不像上課一樣立即付諸於實踐來檢驗,但是一定要符合教學規律和實際情況。根據學段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學生的情況來設計,寫出條理清楚、有理有據、重點突出、言簡意賅的說課稿。
比如《三角形邊的關系》一課,安排了這樣的教學流程。按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能力、拓展知識的層次安排教學活動。問題從學生中來,但最終又落實到學生中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邏輯性強。
2、詳略得當。說課畢竟不同於上課,不是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操作到位,再者,說課有時間的限制,一般是15分鍾,這就要求說教學流程的時候,既不能太概括,三言五語說完了,讓聽者不知道教學的思路,也不能太具體,因為它不等同於課堂實錄,像上課一般師生問答展示。所以,說課中的教學環節一般應採用概括與具體相結合,對於非重點或次重點的內容,可用概括的介紹一帶而過,而對於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師則要詳細闡述,說清楚其中含蘊的小的教學環節,以及每個環節中教師是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的,預測達到的學習效果等。此外因為是說課,所以所有的教學環節都還只停留在預設的層面上,對教學時間的掌控也是教師的主觀願望,因此,在教學設計應留出機動時間(3-5分鍾),並設計機動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設計合理使用,切忌不能將40分鍾滿滿地平均分配到各個環節中去。
尤其是,教學是重點,以及難點,甚至容易引起歧義的地方,教師要展示幾種教學預設,並分別針對不同的預設寫出自己不同的指導對策。
還以《三角形邊的關系》一課為例,教師將教學重點定位在「探索三角形邊的關系。」與之對應的教學環節「問題在探究中解決」計劃安排26分鍾的學習時間。而且在說課中用絕大多數篇幅來說明自己是如何落實這個重點的。老師安排了(一)實驗感知(二)合作探究兩大教學環節,並且將實驗及探究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教師預設的處理辦法,明晰地表達出來。
(1)展示學生比較基礎,有疑問或不成熟的想法。
學生發現:2根太短、1根長不能圍成。
讓有發現的學生匯報為什麼不能圍成。
(2)展示兩邊之和等於第三邊的情況
預設一:不能圍成
提問:是不是其它情況都可以圍成三角形了?
學生匯報:兩根小棒之和等於第三根,也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學生展示數據和小棒圖。
預設二:能圍成
有的學生因為實驗誤差爭論能圍成,讓這樣的學生進行拼擺。
學生在辯論中辨析了實驗錯誤的原因。
感悟到:兩邊之和小於或等於第三邊,都不能圍成三角形。
(3)展示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情況
提問:說說你還有什麼發現?
學生發現了:兩根小棒之和大於第三根,才能拼成一個三角形。
學生拿著實驗數據邊拼擺,邊匯報自己是怎麼發現的。
感受到:只要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就能圍成三角形。
你看,讓聽課人一目瞭然。而除了重點之外的內容則一語帶過。總之,說課過程中能否做到該詳則詳,該略則略,不但反映了說課技巧的成熟程度,也說明了聽課者理解教材的准確性和實際處理教材的技能,只有抓住重點、突出重點,課才會說得精彩。
3、理念點睛。說課是一種特殊的教研活動,除偶爾用於評比外,更多的時候是教師之間互相研討、相互切磋,從而使教學設計不斷趨於完善的一種教學研究形式。無論目的是什麼,說課都要求教師在一定的高度上對教材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有一個理性的思考。所以,說課稿有別於教案的一個重要的標准就是強調說「理」,即不但要說「教什麼」和「怎樣教」,更要說出「為什麼這樣教」,說課者在講述教學流程的過程中,要針對重難點環節談明白自己理論支撐。以便聽者從中看到說者對教材的理解深度以及對教學的認識高度,從而產生共鳴。
如,在英語學科《Water》一課的設計中,教師嘗試運用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在語篇「Water」的教學中幫助學生實現有效的語言建構。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又肯定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要求學生:(1)要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2)在建構意義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去搜集並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3)要把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盡量和自己已經知道的事物相聯系,並對這種聯系加以認真的思考。教師要求自己:(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2)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3)為了使意義建構更有效,教師應在可能的條件下組織協作學習。於是在《Water》一課中:
Pre-reading (讀前)
教師出示地球儀,鏈接了以往學生對於水的知識。初步建構歸於水的詞語體系
While-reading(讀中)
結合水在每個地方、水很有用、水被污染三個中心句,通過看圖、列表、討論、對比、連線,讓學生在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的同時建構了關於水的句型體系。
Post-reading (讀後)
最後請學生在小組中就「現在所知道的水」做自由發言,寫「節水倡議書」建構關於水的運用體系。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支撐之下這一課的設計既讓人感到有據可依,同時是一個聽課者學習提高的過程。但不管用哪種理論,都要說的具體、令人信服。但同時要注意的是,教學流程中各環節的教學設計依然是說課重點,不可堆砌過多的空洞理論支撐,闡述要簡明扼要,尤其是這個「理」要貼肉,最好體現學科本身的「理」。
(五)教學設計「新」
這里的「新」不是花樣的翻新,而是指教師自己對教學獨特的理解,以及相關的獨特的創意——教師大膽改進教材中的實驗,採用學生可行的,實驗操作,一點一點地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好奇與邏輯思維能力,真正體現了教好教材的基礎上用教材教。
一天的課聽下來,往往是十幾節,很累。每堂課都是精心准備的,但當靜下來細細想想每堂課的時候,更多的是記不住講了什麼——模糊一片。然而,也有這樣的情況,當沉澱後,有的課的某處創意和設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便是創新的地方,不同於千篇一律流程的獨特之處。
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說課藝術,它也貴在創造、貴在靈活、貴在特色,這也正是同樣一個內容,不同的說課者會有不同的說課效果的根本原因。如果刻板地按圖索驥,墨守成規,死搬硬套說課的條條框框,說課也就成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標本,沒有一絲活力和魅力可言了。所以,說課一定要注意發揮自己的特長,在不違反說課原則的前提下,努力擴大創造的空間,說出自己的特色。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若干說課的環節或對某些環節作些拓展,以及設計一些與眾不同的精彩的導語和藝術地運用好多種教學媒體等等。
四、說課的形象
常言說:三分戲,七分演。說課也是如此。在精緻的教學設計之外,教師該如何說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呢?這里的形象不是比哪位選手漂亮,而是我想,可從以下方面關註:
語言——話劇演員力在用語言表達情感,像廣告里說的:「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教師呢,最重要的同樣是語言。老輩人形容教師,是「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這不無道理。說課語言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獨白,這類語言是說課中用到最多的,比如:教材的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目標與重難點、概括介紹的教學環節、說課中闡述的教學理念等等,都要用獨白式的語言;另一種是教學語言,這類語言主要用在模擬情景的時候,說課者以課堂上教師的身份說出來,彷彿面對的是學生。這時,不但要打動聽者,而且還要讓聽者推測到在課堂上也會深深地吸引學生,所以,設計既要精彩,還要精彩地表達。
關於語音這里有幾個友情提示:1、聲音要自然;2、語速要適度;3、語言要變化;4、感覺要興奮;5、手勢要大氣。
自信——說課時既不能面無表情、平淡呆板,又不能拿腔捏調,像面對幾歲的孩子,要親切而不失莊重,文雅而不失幽默。因為說課是說給同行聽的,說給領導聽的,說的過程不是先知在佈道,也不是專家在培訓,更不是學生在求教,是介紹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設想,喚起聽者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思維,探索更合理的教學設計。所以,說課者給自己的身份定位,既不能妄自尊大,當然更不能妄自菲薄。尤其是在答辯的時候,更應該注意謙虛但不自卑,義正詞婉,理直氣和。
細節——比如多媒體的使用。不宜過於繁復,讓畫面代替思考。但也不宜一張白紙、兩袖清風。再如板書,字的筆順一定要正確。明顯感覺年輕教師書寫方面要下功夫,字跡工整,美觀,有體為好。還要注意寫字用時的把握,不能因為現場的板書耗費大量的時間,讓聽者處於長時間的等待中。
關於說課,以上淺言陋語所談的僅僅是屬於技術層面的東西,一切的成功都是有源頭的。那就是一個教師平時的積淀。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回到說課,並不是回到說課本身,而是通過這些基本功的訓練,努力做一棵樹,把根深深地植入讀書與反思的泥土中,總有一日能枝繁葉茂。而不是做一根藤,每一個我們所依附的力量,總有一日會離我們而去。讓自己強大起來,才有機會展現真我的風采。
⑹ 小學科學15分鍾試講教案怎麼寫
一.教學目標
1鞏固「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可、石」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說句子。
3、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二.教學難點
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認識到烏鴉的聰明能幹,並從中受到啟發。
三.教學過程
(一) 復習生字
師:小朋友們都喜歡《烏鴉喝水》的故事。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詞,誒,誰的記性好?(指名復習生字)
(二)自學第一自然段
請把書翻到83頁
⑴師:第一自然段的的內容很簡單,現在老師不教,讓小朋友自己學,看哪個小朋友本領強,能藉助拼音把這段文字讀懂,
①師:誰的本領強?通過自學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生:一隻烏鴉口渴了,找水喝。
師:課文上說烏鴉到處找水喝,加上「到處」,怎麼樣?(烏鴉找了很多地方)生:說明這只可憐的烏鴉找了很多地方,可就是找不到水,他心裡很著急。
② 師:如果,你是這只烏鴉,此時你心裡在想什麼?這時候烏鴉看到了什麼,誰能說說。
生1:我會很著急,很難受「我要喝水,我要喝水」。
生2:喝不到水真難受。哎
生3:誰能告訴我,哪裡有水啊
指導:烏鴉看見瓶子里有水,真高興!可是卻喝不著,多著急呀。讀第一節的第2句。
③ 師:請哪個小組願意派個代表來說說烏鴉為什麼喝不到水?(指名2人)如果瓶子怎麼了,烏鴉就能喝到水了?請小朋友在小組里說說看。
生1:如果瓶子不高,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生2:如果瓶口很大,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生3:如果里邊的水多,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④ 我們再一起讀課文的第一小節,注意突出「到處、可是、怎麼辦呢」。(齊讀)
師(小結):小朋友真有本領。老師不教,你們通過自己學,把第一小節讀懂了。
(三) 自學第二和三自然段
⑴師:烏鴉喝不著水,怎麼辦呢?讓我們來幫幫烏鴉,請大家把書合起來,想想有什麼辦法能喝到水呢?
生1:把瓶子打破。
生2:放入沙子、用吸管吸
生3:把瓶子倒過來,抱著瓶子喝水
……
⑵師:小朋友想得辦法真不少,現在讓我們看看烏鴉想了個什麼辦法?課文第二三小節,老師還是不講,讓小朋友自己學,看你們有沒有讀懂。
師:烏鴉叼起一顆小石子放進瓶里,書上說瓶里的水怎麼樣了?
生:瓶里的水漸漸升高了。
師:如果把「漸漸」換成「很快」,行嗎?
出示句式:瓶里的水(漸漸)升高了。讀一讀。
(「漸漸」是一點兒一點兒升高,「很快」是一下子升高。因為放一顆石子就升高一點,一顆一顆地放,所以只能用漸漸。)「漸漸」就是慢慢的意思。
例如:「春天來了,天氣漸漸暖和了。」 「奶奶的病漸漸好了。」
⑶ 師:(評價)烏鴉從喝不著水,到喝著水。它想的這個辦法真好!好在哪兒呢?
師:為什麼烏鴉叼石子放進水中,不叼小木頭塊呢?(木頭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
師:為什麼烏鴉叼小石子,不叼大石子呢?
生:石頭太大,裝不進瓶口。
師:為什麼烏鴉叼小石子,不叼沙子放進水裡?
生:沙子太小,水很難上升,太慢了。
師:這只是一直聰明的烏鴉啊
(四)總結全文
1、師:小朋友們,這篇課文真有趣,讓我們重溫一下烏鴉聰明的辦法,我們一起再讀課文。
2、烏鴉開始喝不到水,後來自己動腦筋,想辦法終於喝著了水。它喝著喝著,心裡美滋滋的。想想這時烏鴉會說什麼呢?
生1:我太聰明了,想了個這么好的辦法。
生2:這水真好喝啊
生3:喝了水後,好舒服啊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生1:遇到困難要想辦法
生2:我們要像聰明的烏鴉學習。
生3:遇到困難時,我們不要灰心喪氣,要靜下心好好想想該怎麼辦,就像課文里的烏鴉一樣
師:請把掌聲送給陳可欣。
⑺ 小學語文15分鍾模擬講課稿怎麼寫
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各位評委:早上好!我叫,來自。如果用一句話表達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斷地期盼中等待著,在不斷地參與中感受並收獲著。今天同樣希望我的表現能得到各位老師的認可。我說課的內容是《》的第課時,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程序、板書設計、教學評價等方面作具體的闡述。下面我先來說第一個板塊——教材分析中的第一個環節——說教材《》是人教版(浙教版)小學語文第冊第組的第篇課文,這篇課文按順序,圍繞,向我們展現了、、等幾個場面(情景),贊揚了的精神。表達了的感情。(歌頌了、、、、、、)。由此看來課文所記敘的事件年代久遠,因而我們可用多媒體課件等形象的教學手段,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此篇課文在塑造人物的形象上也很有特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的正面描寫以及環境的描寫來突出,讓形象隨著學生情感升華而越來越高大。(具體的詞「靜靜」等)同時此篇課文語言真摯感人,適宜進行感情朗讀的訓練。第二環節——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對小學年級語文教學的要求,教材特點及單元訓練要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邊讀邊想像,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等詞語的意思.技能目標:通過研讀課文第、段,培養學生敢於質疑,解決問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初步學會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情感目標: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培養,喜愛.為了落實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我把第X課時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緊扣課文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著重體會.第二個模塊---說教學策略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交流的學習特點,本堂課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1、朗讀感悟法:結合本課的語言特色,以讀代講,以讀促學,通過自讀自悟,邊讀邊想像,生生評讀師生評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像",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並將之內化、沉澱,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2、想像感悟法: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處,開啟學生想像的閘,在研讀中,通過的換位思考,___的問題,體驗人物的內心,使人物的形像更豐滿,更高大,真正做到基於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時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和思維.3、情境教學法:有情有趣是教學.課伊始,我藉助歌曲(樂曲)、色彩鮮明的畫面、(形象、生動的[視頻]課件),用充滿感染力的語言,扣住學生的心弦,引領學生搜索記憶中的印象,喚起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為下文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研讀時,我藉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4、評價激勵法: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開始的閱讀思維空間,珍視學生的獨特的閱讀體驗,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給予認可與鼓勵.讓學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悅.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的教學中,還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等.我力求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和熏陶,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語言,在品味語言中積累語言,在內容體會中掌握方法.第三個模塊--說教學程序1、(引領學生搜索記憶中的印象,喚起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為下文和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內心體驗帶入閱讀過程中,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的情感.2、這是一個遷移性的語言練習,意在讓學生通過看圖像,進一步感悟鄉下孩子的多彩生活,同時愛語言實踐中進一步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節奏美,積累句式,豐富語言,把課文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再現、富有感染力的語言)3、將語文課程植根於現實生活,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去觀察、去發現、去創新,以此來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真正把語文課堂與生活"鏈接".4、這一設計以圖畫的展現,音樂的渲染,將學生帶入情境,在有限的課堂里拓展學生的想像,在無限的想像中讀出自己的體驗,在思緒飛揚中寫下自己的篇章.5、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知、理解課文內容,自然而然地體驗到課文中的思想感情,同時在朗讀的時候,我作適時合理的評價,促進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6、美妙的音樂配上優美的朗讀,使學生進入了一種美的境界,再次體會到了老師工作的艱辛,進一步激發了尊師愛師的情感.7、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換位思考,使之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設身處地)8、學生進課堂時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已有一定的前期生活體驗,回憶生活中問路的情景,能較快地使學生入情入境,增強學生說話的自信心,有助於點燃他們智慧的火花,讓他們進入主動學習狀態.9、教師富有激情的表演、聲情並茂的描述把學生帶入了課文,讓學生成為文中的角色,想角色所想,說角色所說課堂活了!學生有了最深刻的體驗,感悟語言文字不再枯燥,學習成了學生的樂事.10、學生對語文教材反映往往是多元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努力為他們創設學習的最佳情境,在交流、探究中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把學習引"深"或拓寬.11、教師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去體味課文的語言,感受人物的內心,同時採用或設計,讓學生想像的翅膀,幫助學生在讀中理解品味語言,體會語言的魅力,培養對語言的感受能力,鍛煉說寫能力,同時獲得情感的體驗,提高審美的情趣.12、本環節的教學,以"董存瑞怎樣逼近暗堡"為引子,抓住描寫董存瑞的神態、動作、語言的詞,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步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悟出董存瑞為了革命英雄氣概.以讀悟情,讀思蛤理,較好地突破教學重點、難點.13、學生在入境體驗的同時,想像和聯想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思維得到了發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洪水的兇猛,老百姓處境的危難,學生對"無家可歸"這一成語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語言真正得到了內化.好的朗讀能傳達許多語言之外的含義,好的朗讀能喚起聽者的共鳴,當學生對洪水充滿憎恨的時候,教師抓住時機,讓學生通過朗讀來控訴,把握了學生情感流露的大好時機.14、音樂具有強大的感染里,讓學生在歌曲渲染的情境中走進課文,既能激起自讀課文的興趣,又奠定了學生情感的基調,同時通過對__的介紹,接近了學生和主人公之間的距離.(在換位思考中深入)15、教師引導學生走出書本的局限,走向寬廣的語文天地,充分利用身邊的語文課程資源,架起了學習與生活之間的橋梁(調動學生的前期經驗)16、生活在江南水鄉的孩子,對"水"十分熟悉."鏡頭"闖進了學生的經驗世界,自然會喚醒儲存在腦海的"水"印象.學生一定會"情動而辭發".這時讓學生暢談所見所感,正是把握"火候",抓住契機,迎合學生的心理奢求,同時也留給學生張揚修改的空間.在學生"詞窮"時安排自由讀課文.讓學生的經驗世界與詩文意境的碰撞,與作者進行對話,與文本進行比較,體驗情感,感悟語言美.17、通過配樂圖片(錄像)的出示,創造了與課文相通的具體可感的生動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得到屬於自己的真實感悟,這樣學生披情入文,用自己的感官去欣賞語言的美麗,領會語言的魅力.(感悟、體驗、領略)(直觀的感受--轉化為情感的體驗--深化為內心的感悟.)18、通過聯系生活談體驗,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的活動中,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開啟了學生情感的閘門.這樣對__的詞語理解就深刻、鮮活起來了.19、小組間的交流,使學生之間有機會相互幫助,有機會獲得同伴的創新的信息,促進學會多方位互動,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20、情境式表演是兒童思考、再現生活的基本方式,組織學生嘗試進行合作表演,能巧妙地使他們進入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形成"角色意識",從而突破難點,利於學生能說會寫.21、教師善於從學生的童趣出發,讓學生做"小導游"介紹鳥島,在介紹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而且為學生的語言實踐提供了機會.學生自然而然地將課文中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並加以運用,背誦全文這個重點也迎刃而解了.22、課文的情境圖清新優美,可謂"畫中有詩",為學生提供了初步的視覺意象;大自然夏天的聲音更喚起了學生對充滿迷幻色彩的夏天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可謂"先聲奪人";而教師那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又引發了學生把自己融於大自然、和大自然接近的渴望.美的畫面、美的音樂、美的語言,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受到了一種美的情趣,進入了一種美的境界.這首詩對兒童心性的陶冶此時便已如春雨一般悄然無聲地滲入了學生的心田.第四板塊:說教學板書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最精華的體現.在這堂課中,我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這個詞語式(問題式)的板書,力求突出重點,做到簡明,概括.讓學生獲得更鮮明的印象和有關知識.第五板塊:說教學評價根據以上的教學說明,我對本課時進行簡要評價:本節課,我做到以讀為主線,以展想像為散發點,以情這核心,以培養能力為目的,把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本堂課中達到會讀會學會用.說課完畢,謝謝!
⑻ 15分鍾小學英語試講教案
前四個單詞用實物圖和實物學生很容易理解的.看圖學單詞或看實物學單詞學生印象很回深刻,可以答讓學生指認.當學生學會前四個單詞的時候問同學們簡單不簡單啊,容易不容易學會啊.學生應該說出簡單容易的,這個時候講授easy這個詞學生就明白了.
⑼ 急急~~~~小學語文面試15分鍾試講應該怎麼講
這也就是所謂的演課,下面沒有學生,你在上面講課,當說道學生回答問題時,你也就當有學生一樣,「我們就請某某同學來回答一下。」「某某同學的手舉得那麼高,我們就來聽聽他的回答」.....當學生回答完後,你也照樣表揚,「你們說某某同學回答的好不好啊?來,掌聲鼓勵一下」「某某同學的回答,你們滿意嗎?」....就是和平時上課一樣,不同的是平時你面對的是活的學生,這個是面對的評委,要假裝有學生。
到底選擇第幾課時,這要看你自身的基本功了,第一課時主要是初讀課文,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就行了,也可以適當的將1個自然段,這課時比較簡單,個別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分組讀.....都是讀來讀去,正因為簡單,所以講起來會沒什麼話可說的,像這種面試,我認為還是第二課時比較好。
怎麼導入?這個就要靠你平時的積累及臨場發揮了,這個我覺得很簡單啊,一般我們用的多的是復習導入,情境導入,這個要看你到時抽的具體課題了
步驟:導入,精講(品讀),體會,最後可以帶著情感去朗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還可以進行拓展練習,比如:你想對文中的主人公說些什麼,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員,你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你將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