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科學教學實施

小學科學教學實施

發布時間:2021-03-02 12:54:32

① 小學科學課中實施有效教學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一、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
為了實現科學課程的應回有教學價值,1、教答師應該把握課程標準的性質和基本理念,把握課程目標;2、要對整個小學階段的科學教學有整體性認識;3、至少應該切實研討教材,把握教學目標和重點,避免教學目標的偏離,避免探究過程的無效重復。
二、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
教師要從建構主義出發,安排層層遞進的教學環節,把每一個環節都做細了,做透了,使學生真正高度地投入。
三、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保障。
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把從評價中得到的信息,及時地反饋到對學生的激勵、教學內容的調整、教學設計的調整上,以動態的發展歷程促進學生學習、全面達成教學目標,從而取得更好的評價效果。

② 淺談小學教育專業中如何開展有效的小學科學課程教學

小學科學課程標准指出:「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在小學階段,學生進行的科學學習活動大多屬於接受性的探究活動.作為科學教師,重要的是應該學會選擇足量而合適的有思維價值的觀察和實驗研究活動.在活動中,特別是在高年級的活動中,要利用結構性材料,有目的地引導學生理解科學概念、科學規律,加強思維訓練,注意挖掘科學問題中的隱含條件,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全面性和推理的嚴密性,促進學生科學邏輯思維的形成.沒有問題的思考,不是真正的思考;沒有思考的探究,不是真正的探究;沒有思維發展的課堂,不是真正的科學課堂.「讓思考成為習慣」,應該成為所有科學教師的追求.然而,當科學課改變了以往《自然》課以知識傳授為目標,採用了以探究等活動為主的教材結構後,我們往往把科學課局限於學生的動手課、實驗課,忽略了對科學課本質的全面把握.學生停留在原有的知識層面上,只經歷了一個動手做的過程,缺少了嚴謹、求實,教學深入不到、影響不了思維活動.因此出現了看似熱熱鬧鬧,學生卻獲之甚少的場面.活動有餘思維不足等諸多問題便顯現了出來.
1 探究過程要體現科學的思維和研究方法,注重邏輯性
人類認識自然、深入研究自然,必然不能違背自然的本來規律.科學是一項尊重事實的活動,讓學生們知道獲得客觀事實是科學的核心.而獲得客觀事實、正確結論的前提是獲取過程要科學,推導要合乎邏輯.具體表現在對問題假設應指向邏輯性.探究從問題和猜想開始,猜想並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建立在平時知識的積累和生活經驗之上的.
其次,探究方案設計應體現邏輯性.簡單的實驗不能簡單做.學生在學習《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這一課中,設計一份可行的計劃是本課的重點.如何讓學生的計劃體現出實驗的真實性呢?在討論實驗方案中我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淤怎樣才能確定杯中的食鹽已經溶解完?於怎樣才能確定食鹽不能在溶解?盂如果杯中的食鹽多出來了怎麼辦?榆用什麼攪拌,攪拌時能不能把水濺出來?我的詢問讓孩子知道了做什麼實驗,怎麼做實驗和如何高效率地做實驗.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討論和交流,使自己的方案趨於完善和科學,12 組的計劃都注意到了每放一勺之前都應在前一勺的食鹽溶解完以後;每一勺的食鹽量都要一樣等.從而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有效地指導了實驗的開展.
2 證據的獲取、信息的處理、結論的得出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
課程標准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中提出「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的課程目標.然而我們的學生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意無意地表現出很多種「說謊」的行為.如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進行實驗數據記錄的時候,總是有些小組記錄的數據是不真實的,有些是借別人的數據有的甚至是編造出來的.又如有些學生在結論的處理上為了證明自己的某一觀點,使獲得的證據和得出的結論牽強附會.這樣長期下去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是格格不入的,它將影響著學生今後生活工作中正確的思維和處事方式.我們的科學課堂應充滿實事求是和誠信的氛圍.對科學理性思維的培養更應體現實事求是的作風.
記得聽過一節科學課,學生在探究黑色塑料筒和白色塑料筒在陽光照射下哪個升溫更快的對比實驗中,12 小組中11 組都發現黑色塑料筒溫度上升很快,白色塑料筒上升很慢.而有一小組卻發現他們的都下降了,而且白色下降的要比黑色的快.他們通過與其它小組交流,很快發現自己的溫度數據有很大差別.然而他們並沒有隱瞞事實,更沒有屈從,他們勇敢地把自己的發現說了出來.這時全班一片嘩然,很多小組指責他們.然而事實就是事實,他們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時全班都等著教師的看法.做課教師並沒有指責更沒有批評他們,而是大力表揚了他們能實事求是地說出自己的發現,並給予了充分地肯定,同時與全班同學一起分析原因.原來這一小組在實驗前把溫度計頭部握在了手中,在放進筒之前溫度計已經上升,因此出現了剛才的現象.最後讓他們再次實驗,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讓學生明白說實話的重要性,體會科學的嚴謹.科學課堂上當學生因為自己失誤造成數據的遺漏或是實驗過程中的發現與自己已有經驗不符甚至相矛盾的時候,教師應當引導鼓勵學生說真話.還要善於指導學生去獲得客觀的、可靠的數據資料,幫助他們分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念;什麼是不相關的事實,什麼是有用的證據.只有這樣,才可能從小培養好學生良好的科學思維素養.

③ 小學科學課程實施的主要形式是

主要是科學老師到班級里,領著同學們做一個小實驗,然後總結一下。

④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1、鼓勵學生多問「為什麼」和積極思考:小學生的一個行為特點是喜歡問「為什麼」,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加以思考。

2、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實踐探索:探究活動是觀察、分析、思考與總結的過程,對於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與問題,很多學生並不是不喜歡動腦,而是缺少正確的引導與指導。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探究時間與空間,關注學生們提出的科學現象,並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現象背後的科學知識。

3、將教育環境科學化:學校是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學生在學校學習和成長,校園環境對於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教師應改變嚴肅的教育環境,設計一些具有豐富意義的文化環境,讓學生置身其中並體驗科學知識帶來的樂趣

4、教學與活動服務於科學教育需求:小學生個性活潑好動,很多教師苦惱於怎麼讓小學生端端正正坐在課堂中學習,與其這樣,不如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天性,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實踐與思考中自主探索知識,這種方式所得出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會更加有效。同時,教學活動不應僅僅局限在課堂上,科學教育更多的應該是走進自然,走出課堂,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科學的神奇。

5、在生活中讓學習成果得到鞏固: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貫徹,新課標在小學教學中的施行,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理論與生活相結合的必要性。小學科學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科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與興趣,增強科學意識,探索科學奧秘,用知識解釋周圍的科學現象。

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在生活中鞏固學習成果,並將知識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中。對於孩子好奇的問題,例如:下雨打雷不要站在樹下,冬天濕衣服晾在室外結冰後仍然可以晾乾,從冰箱拿出的汽水冒白氣等等,這些日常生活現象的背後隱藏著無數的科學知識。

師生之間的互相溝通交流對於知識的鞏固與記憶有很好的效果,教師應注重日常與學生的交流,鼓勵學生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生活現象與常識,鼓勵與引導孩子們深入探索,鞏固課堂知識。

⑤ 小學科學課程包括哪些方面

新科學課程標准主要內容:

1、科學課程內容

物質科學

生命科學

地球與宇宙科學

技術與工程

2、課程基本理念

  1. 面向全體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合適的、公平的學習機會。

2.倡導探究式學習,促進學生主動探究。

3.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4.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育部發布通知指出,2017年9月起,全國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也就是說,從2017年9月份開始,小學一年級就要開設科學課了。

通知要求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小於1課時,三至六年級的課時數保持不變。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准》也同時發布。

(5)小學科學教學實施擴展閱讀: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最關鍵的要素是科技人才,而科學教育是培養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徑。2017年1月19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印發〈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的通知》,這是自2001年頒布《小學科學課程標准(實驗稿)》16年後,正式發布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准。根據《通知》的要求,今後的小學科學教育將有哪些變化呢?

變化之一:小學從一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保障一二年級學生每周至少一課時,三至六年級的科學課學時保持不變。這不僅對於從小激發和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與國際上K-12(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科學教育的主流一致。許多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就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開設科學課。

也就是說,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一年級的小朋友們每周都將上至少一節科學課。同時,小學階段科學課時總量的增加也意味著課程內容的擴充,具體變化和效果還有待新版課程標准深入實施後一探究竟。

變化之二:科學教學實施方面注重實驗教學和實踐探究過程,單獨強調了要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基於科學教育研究專家諾曼·萊德曼教授的研究成果,真正的科學探究一定是從問題開始,探究過程以要解決的問題為主線開展。增強學生問題意識,就是要引導學生樂於發問、善於發問、提出可通過探究來回答的科學問題。單獨強調問題意識,注重實踐探究過程,這些對於提升兒童的科學探究能力將起到重要作用。

變化之三:合理配置科學教師;加大經費投入,保證實驗室建設等需要。小學科學教師的師資問題是困擾我國小學科學教育的瓶頸,不少地區都面臨小學科學教師缺乏理科背景和職業發展受限的問題。而課程內容的擴充和實踐探究的強化很可能為一線小學科學教師帶來新的挑戰。

《通知》中指出要合理配置科學教師,對於加強小學科學教育師資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也是新的課程標准順利推進實施的重要保障。這意味著,今後越來越多的孩子有專業的科學教師,而加大經費投入將能夠保證滿足孩子們開展科學實驗的需要。

應該說,《通知》對小學科學課程設置、內容、教學實施及師資環境都做了明確的要求,必將引發小學科學教育的一系列變化。我們拭目以待,小學科學教育開啟新時代

⑥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個人教學質量措施

一、小學科學課教學常規管理1、備課認真研讀小學科學《課程標准》,明確教學目標,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安排好教學進度.深入鑽研教材,閱讀教師用書等相關資料,弄清教材編寫意圖及思路,明確「觀察」、「實驗」、「思考」、「製作」等活動要求.
2、上課科學課的教學不再是把知識簡單地向學生灌輸,而是設計活動,引導學生在對自然事物的探究中,通過搜集事實、整理事實、形成概念的科學過程中獲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技能與方法,並逐步形成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課堂教學要體現科學課程特點,堅持以科學探究為核心.探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計劃、操作實踐、收集信息、思考整理、得出結論、交流表達、拓展應用.
(2)、堅持「用教材教」的原則,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適時進行教材內容調整、教學材料替代,但不得隨意提高、降低標高,不得隨意增加、刪減教學內容.
(3)、教學中認真做好觀察、實驗、製作等項活動的組織工作.
(4)、教師教學力求語言准確、生動、簡練、富有感染力.努力讓課堂好玩、有趣,啟發學生積極探究.
3、作業(1)、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可適當布置一些作業.形式包括材料准備、觀察、記錄,製作或課後延伸學習等.布置課內、課外的探究活動作業前,要強調安全.
(2)、對學生的作業及時檢查,認真批改和評價.
4、輔導1、課堂上的輔導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滲透於教與學的各個環節.既要有集體輔導,又要有個別輔導.
2、輔導參加興趣小組活動或科技創新大賽活動的學生,要有目的,有計劃,有內容,講求實效.
5、考核1、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教師要關注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著力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2、進行單元檢測,以學論教,反思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式.
二、教學教法及教學研究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一門學科,它涵蓋了科學觀念、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新課標理念下,在教學實際中,教師應轉變觀念,改變教法,創設恰當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探究的環境中學習科學.同時,採用媒體教學,鼓勵學生課外研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
(一)、注重科學課的情境導入,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要向全體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快樂的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教學實踐中,課前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導入新課,對引發學生探究興趣,激發兒童學習的好奇心和上好本節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引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不竭動力.因此,教師備課要精心設計好導入激趣這一環節,通過猜謎語、故事和游戲等活動,給學生以懸念和激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思考力和想像力.
(二)、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實踐與探究的空間.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鼓勵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為學生創設一片自主學習的天地,真正使學生成為科學探究的主體,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鍛煉.
(三)、靈活選用教法,優化課堂教學.
科學課的主陣地仍是課堂教學,合理、靈活的教學方法,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更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科學課的教學方法很多,但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教學活動中認識活動的特點進行分類,科學課中主要有觀察、實驗、考察和討論等基礎認識活動,相應地就有指導學生認識這些活動的教學方法.而科學課教學活動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每一節的認識活動都有明顯階段性,每一節課的學習都要經力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過程,所以要根據每一節中認識實踐活動的階段來靈活選擇教學方法,以獲取知識的結果.
(四)、採用電教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化教育技術應運而生,多媒體也走進了小學的課堂,為課堂教學提供了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它能將無聲的文字變成有形畫面,通過媒體使形、色、美、光、靜、動有機融合,更快、更准確、更形象地傳遞教學信息,使潛藏的形象顯現出來,變得更生動、更直觀,強化了感知,促進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認識轉化成理性認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五)、自製教具,促進實驗教學.
科學課是教學質量好壞,還取決於是否做實驗或實驗能否成功,需要做的實驗不做或實驗不成功,不能觀察到實驗現象,也得不出實驗結論,一味的空洞說教,學生難以得到感性認識,更不能上升為理性認識.因此,每一種現象都必須通過成功的實驗來實現.要實驗就必須有相應的教具或儀器,而農村小學由於經濟條件的制約,只配備了部分儀器和教具,加上教材內容的不斷更改,使相當一部分實驗無法開展,嚴重影響了自然教學質量,針對這一實際問題,可以利用各種廢舊材料,經過精心設計,製作出簡便有實用價值的教具學具,來彌補實驗教學儀器的不足,確保實驗教學的開展.
三、中小學學生科學學習習慣的銜接
小學科學是科學教育的啟蒙課程階段,初中科學是入門課程階段,兩者存在著相互依靠、前後延續的關系.由於中小學教師相互之間缺少溝通,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一些學生進入初中後感到很不適應.近年來也有部分地方的教師開始關注中小學科學銜接問題,然而,勢單力薄無法進行區域性的真正意義上的銜接.不管怎樣,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我認為應該在科學教學中注重學生良好科學學習習慣的培養,這將對學生適應初中的新環境大有幫助.科學學習習慣包括很多方面.小學階段重在良好習慣的初步養成.初中則要求學生將學習習慣內化,重在實驗的規范操作、問題的自我思考和解決、自覺記錄學習要點、自覺預習和復習、獨立完成作業,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形成個性化的趨勢.形成穩定、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中小學科學學習習慣的銜接點.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能夠自覺有效地學習研究.學生進入初中後就能更快適應任務繁重而節奏快速地學習.小學科學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科學習慣時,特別要注重:假設、猜測、理由、證據、假說、實證等過程,給學生一種嚴謹的科學探究習慣.還有兩次實驗法等,我們在小學階段就樹立良好的實驗習慣、良好的調查習慣、正確的探究程序,對於初中的科學教育開展是很有益處的.

⑦ 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施高效課堂教學

一、注重非智力因素,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古人雲:「親其師,信其道」。教學活動正是在知識與情感兩條主線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下完成的。 
(一)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師生關系和諧,教師的批評、提醒能被學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就會讓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不但教師樂意「教」,學生也樂意「學」,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的,善意的批評、提醒可能不被學生接受和理解,甚至導致師生沖突,影響課堂教學。 
(二)怎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架子,既做關心學生的朋友,又做學生心靈、智慧的雙重引路人。為此,教師應花更多的時間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走進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既「怕」你、又「不怕」你,「怕」主要體現在當學生犯錯誤時或者沒完成任務時;「不怕」主要體現在當學生和你談心或者爭論問題時。
二、做好課前准備工作,充分把握教材。 
把握教材首先要從全局著眼,從整體上去認識教材。通過反復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教學參考資料,明確各部分的要求,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其次,要熟練地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確定出每個單元和每節課的教學難點和重點,並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 
      三、合理分組,各盡其能。 
小學生在科學課上的探究往往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組織得不好,經常會出現下列一些情況:一是有些學生做與課堂無關的事,甚至嘻笑打鬧,影響課堂秩序;二是小組內少數人活動,甚至是個別人活動,多數人旁觀,不願動手,或不知道怎麼辦?  三是各人做各人的,缺乏研討交流,一節課下來,收效甚微或根本沒有收獲。為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在學期開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能力、素質、性格、性別等,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合理搭配。引導學生在組內推薦產生組長、材料員、記錄員、紀律提醒員,並對每類人員提出具體的職責要求:組長負責全組的協調、實驗單的填寫;材料員負責實驗材料的領取、歸還;記錄員負責小組實驗過程中的記錄;紀律提醒員負責組內探究過程中的紀律調控。這樣,科學探究時,學生分工明確,職責清楚,個個是能人,人人有事做。 
    四、注重和加強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實驗是學科學的最有效的手段。動手實驗可以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智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但是任何一個實驗不是讓學生隨便動手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就行了,還需從中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態度。實驗時要做到:(1)明確目的。每次實驗前都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說的白一點,就是讓他們明白為了研究什麼做這個實驗。(2)設計實驗。此環節是重中之重,因為做實驗每個學生都喜歡,但他們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盲目亂動,做了這一步不知下一步該做什麼,顛倒操作過程,少做漏做,導致實驗失敗,所以在實驗前就要設計好實驗。設計實驗的過程,要靠學生的猜想,學生會有很多創造性的想法和做法,這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良好契機。(3)明確任務。在做實驗時,教師要提醒學生動用一切感覺器官去全面觀察。一是用眼,科學地看,時刻提醒學生注意用眼觀察每一個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細小的變化。另外還可以直接給學生出示實驗記錄表,讓學生邊做邊認真填寫。這就是科學地聽,科學地做,它能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4)明確結果。從現象到分析比較、得出實驗結論。(5)應用結論。學科學,關鍵是要用科學,如在教完"磁鐵的力量"這一課後,我設計了生活中的一個小例子「巧取縫衣針」,讓學生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這樣,不僅聯系了生活實際,還培養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這時,再讓學生把課堂延伸到課外,找出生活中利用磁鐵的例子,也為後面學習「磁的應用」作了鋪墊。
 五、設問質疑,增強實驗的有效性
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徵,在科學課教學中要注意根據教材內容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那就要設問或者由學生質疑,這樣就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情境。例如教學「不用種子也能繁殖嗎?」,我就通過實物或圖片演示給學生提出問題:我們是怎樣種植土豆的?我們用的是他的種子還是根或是莖?(呈現其種子,根和莖)用類似的方法演示提問,最後加以概括也就水到渠成了,在此基礎上發給學生材料動手用種子栽培。 
許多研究表明「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最有效的途徑,一個教師如果不經常反思,他便會停滯,甚至會倒退。科學是一門涉及范圍很廣的學科,它需要教師的知識儲備更深厚。在課堂教學中,預設與實際往往會有沖突,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及時「反思」,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感受科學魅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教學實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