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應該怎麼學習
「口語交際」從日常生活中與人說話、交往的角度設置課程目標,重視語音、詞彙、語法和語言風格等語言能力訓練的同時,還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注意人際禮貌、環境、身份協調、跨文化沖突等交際規則的領會。那麼,在教學中我們如何根據大綱的要求,上好口語交際課呢?我認為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師生互動,創設情境
「口語交際」即人與人之間口頭語言上的接觸交流。因此,在口語交際課上,師生間、學生間的說、問、評應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課堂不應該是教師或某個學生的獨角戲,或教師與某幾個學生的對話。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有問有答、有評有論、有說有議,這才是真正的口語交際課。我在上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的口語交際「二十年後回家鄉」時,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在學生搜集了相關材料的基礎上,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假如你二十年後回到家鄉,家鄉會有哪些變化?同學們會變得怎麼樣?父母會變得怎麼樣?然後讓學生進行模擬練習,在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抓住特點,有重點的介紹。這樣一來,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一種主動的環境中,不知不覺的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很好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聯系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說
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要怎麼說,就怎麼說,不拘泥於任何形式,鼓勵學生有勇氣和信心進行口語交際。而教師在明確所在傳授的基本目標後,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教學。如三年級有一次口語交際是「接待客人」,在教學時,我引導同學們回憶家裡來客時,父母是怎樣招待的,有哪些做得好,哪些不是很好。到別人家裡做客,別人是怎麼招待你的,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再想想當父母不在家時,來了客人,你該怎麼招待。學生通過引導,思維一下子就打開了,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三、 口語交際課要形式多樣,力求豐富多彩。
口語交際課要採取多種形式,緩解學生說話的緊張情緒。教師可以在上課前一兩天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資料,這樣在上課時才有足夠的材料。另外教師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備,一方面可以適時的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知識,避免教師被學生問倒;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冷場的發生。還可以採取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下學習說話,表達自己的意思,待人接物。如口語交際《在家裡》,可用歌舞表達自己對辛苦工作的父母的感情,學生齊唱:「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累了一天,請喝一杯茶......」 如《禮貌待客》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把教室想像成家,並准備好杯子、椅子,然後請一位學生扮演客人。另一位學生扮演小主人,通過對話、動作等表演,把招待客人的過程說得一清二楚。再如《買文具》一課,可以事先把教室布置成小超市的樣子,再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營業員和顧客,通過表演把購物的過程說清楚。這樣的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學會了生活技能,豐富了生活經驗,可謂一舉兩得。總之,氣氛輕松愉快,學生不把口語交際課當作任務,學得輕松,效果當然就好了。
在這種互動式的小學課堂中,要給學生口語交際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參與,得到鍛煉。如果發生課堂亂、交流偏離主題等現象,教師在運用教學方法時要善於控制、善於引導,能做到「放的開,收的住」。總之,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要切合學生學習、生活和今後社會交際實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認真做好切實、精當的指導,努力提高學生的交際水平。
2. 小學口語交際怎麼教
1.精心創設交際情境。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言語交際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因此,我們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應精心創沒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因為與實際生活相符的交際情境,容易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情緒也會因此變得高漲起來,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就會被激發出來,學習的動力就會增加或持續,他們就會帶著情感,懷著濃厚的興趣,走進交際情境,去作進一步體驗。如學會贊美這個話題,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真誠地贊美別人。我們可以這樣創設一個交際情境:
(1)教師用生動的語言作描述.啟發學生走向情境。
馬克·吐溫說過: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快樂兩個月。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美。贊美是一種鼓勵;贊美是一種肯定。贊美可以讓平凡的生活變得美麗,贊美可以把人世間不協調的聲音變成美妙的音樂,贊美可以激發人的自豪感和上進心。也許一次小小的贊美,就能改變人的一生。其實,在你贊美別人的同時,自身的境界也得到提升。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真誠地去贊美別人。
(2)讓學生看情境表演(女兒方芳放學回家贊美媽媽燒的一桌好菜),走進情境(表演用的道具可以用實物,也可以繪制)。
這段表演為學生創設了個接近生活的情境,並通過看錶演將他們引入情境,為參加口語交際做好了內容和情緒上的准備。學生看完表演後,教師直接利用這個情境,讓學生進入口語交際活動,分別讓學生在活動中充當方芳和媽媽的角色。
口語交際情境創設的方式很多,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制有關情景的圖畫、製作必要的道具,展播錄像節口,插放錄音來渲染氣氛,教師或學生的語言描述和表演。
2.努力實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
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入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它是一個聽方與說方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於互動的狀態,才足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因此我們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應想方設法,實現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
有一些口語交際的話題,雙同互動性是顯性的,操作起來也比較容易。如某小學教材里小猴借鉛筆這個話題,有這樣的文字提示:小猴是怎樣向熊貓借鉛筆的,熊貓是怎樣說的?是怎麼做的?小猴是怎樣還鉛筆的?熊貓是怎樣說的?教學時,只要讓學生弄清這個話題的提示要求,分別讓學生扮演小猴和小熊貓,按照提示問題的順序,連說話帶動作表演起來,就可以進入互動狀態。
有一些口語交際話題的互動性不夠明顯,雙向互動往往會被忽略,我們在教學時要特別留意。如學會勸阻.題目要求對在公共場所的不適當甚至危險的行為加以勸阻:如果教學時只關注勸阻一方怎樣說話,那麼這個話題就失去了互動性,變成了看圖說話。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勸阻一方說話.讓他能言善勸,也要引導被勸阻一方說話,讓他能言善辯。這樣在表演時,才不會變成獨角戲。像道歉、祝賀、待客、商量、請教、安慰、解釋等話題都屬於這一類。
還有一些話題,看上去並不是能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話題。教學前,我們應該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設計實施策略,讓學生在交際時互動起來。如找春天說春天這個話題,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去不同的觀察點,並分別給他們提出不同觀察要求:在校園的一組重點觀察小池裡的水,到花園的一組重點觀察花草,去百木林的一組重點觀察樹木。課堂上可以先問問大家找春天時都找到了什麼,再互相發問。這樣,學生就會提出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麼樣,我想知道花園里什麼花開了,好看嗎,我想知道『百木林』的樹木都長出葉子了嗎等問題。這些問題也自然地變成了交際話題,互相的問答過程就是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過程。
3.多給學生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
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形成的。《語文標准》中強調以貼近生活的話題或情境來展開口語交際活動,重視日常生活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傳授口語交際知識。《語文標准》在小學階段關於聽人講話、聽故事、復述、講述、轉述等要求,初中階段關於即席講話和主題演講、課堂討論、應對能力等要求,都是重在交際過程中的實踐能力培養。加油~~~~~~~~~~~~~~=v=
3.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用什麼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口語作為人們溝通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內,在小學容基礎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小學語文是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載體。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是語言藝術的具體表現,也是一個人在思想等方面的綜合體現,因此,加強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本文將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提高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措施進行研究,並提出有效策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進一步發展。
4. 如何進行小學口語交際教學
1、明確口語交際課的目的。語文課程標准對口語交際課有這樣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因此,口語交際課要讓學生學會表達與交流,培養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文明地進行溝通,說到底,就是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如果口語交際課大部分同學沒有得到口語的訓練,這就不是成功的口語交際課,這就不是有效的口語交際課。
2、明確每一次口語交際課的要求,然後在課堂上能夠圍繞這一次的話題讓學生充分地交流,盡情地發言。
3、了解口語交際課的三要素:1、話題,2、語境,3、互動。要上好口語交際課,首先要選好話題,要選讓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也就是讓學生有話可說的交際話題;第二要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交際氛圍,交際的情境,讓學生扮好角色,盡情交流;第三,課堂上,要讓學生充分交流、互動,只有幾位學生與教師的交流,這不是交際課,既有師生互動,又有生生互動,要有大部分學生交流、互動,這才是交際課。
4、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交際課上,教師不僅僅是把要求告訴學生,還要善於引導學生,要善於抓住時機,激發學生說話的慾望,這樣學生才能暢所欲言。
5、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口語交際往往跟單元習作聯系在一起。這樣,老師更應該重視口語交際課,更應該上好口語交際課,為習作打基礎、做准備,做到先說後寫,說寫結合。如果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書面表達能力相信也會得到提高。
5. 如何理解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將「聽說、說話」改為「口語交際」,人教社小語教材也專門編排了「口語交際」訓練。這些,不僅僅是提法、教材編排的改變,更體現了觀念的更新。「口語交際」比起以往的「聽說、說話」內涵更豐富了,也表現出了一些以往「聽說、說話」課不具備的特徵。因此,也就產生了一種新的語文課型——口語交際課。長期以來,受「君子敏於行、訥於言」等傳統觀念和東方人重含蓄性格特徵的影響,學生不太喜歡在課堂上主動發言,且年級越高,越是「金口難開」。如今已是網路時代,網路語言的沖擊不僅僅影響了年輕一代,也波及到正處於積累、學習祖國優美語言文字最佳時期的小學生們。再者,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空間狹小,缺乏更多與人交流的機會。種種原因造成了小學生們普遍口語交際能力偏弱的現狀。這主要反映在四個方面:1、欠缺主動與人交流的願望。2、參與口語交際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說話意圖。3、語言匱乏,干癟,詞不達意,前後不連貫,表述缺乏條理。4、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總是以我為主,缺乏傾聽的耐心和尊重別人的意識。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較弱,如果不加以重視,勢必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和學習。這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關注,其中小學語文教育更是責無旁貸。口語交際教學與傳統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生的言語素材及表達方式除了從生活中來,更多地受閱讀教學的影響;學生言為心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又促進了習作能力的提高,口語交際的訓練目標其實和習作訓練的目標是大體一致的。綜上所述,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怎樣把口語交際課上得扎扎實實,簡單有效,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及了解到的案例,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上課前要充分「熱身」。
口語交際教學與閱讀教學不同。閱讀課上,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更多的學習活動是圍繞閱讀材料而展開,對文本的語言進行積累、感悟、內化、運用。而口語交際課則是學生與老師共同圍繞一個話題展開對話、討論、交流。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不斷地進行言語交際,在交際的過程中豐富語言,規范語言,提升認識。每一個話題都源自生活,涉及到學生們的家庭生活、社會交往、校內學習等方方面面,蘊涵著極大的信息量。如果沒有老師課前組織學生廣泛搜集資料,積極地進行准備,光靠課堂上短時的記憶,臨時的聯想,學生能做到有事能談,有話可說呢?
大家知道,語文園地里安排的口語交際的話題,往往與本單元的閱讀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如人教版課標本第三冊第二單元的語文園地里安排的口語交際是在學習《我選我》一課的基礎上,談「我的想法」。這一口語交際的話題就和本單元《我選我》一課的學習有著直接的聯系。學習課文時,老師必須引導孩子們思考「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對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另外,老師還可以引導孩子結合自身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在課下把自己的想法與老師和同學談一談。有了這樣積極的准備,學生們在口語交際課上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明白地告訴別人。如果老師要設計「競選演說」的環節,學生便不難組織起自己的語言了。再如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習作一」中提供了三個角度的口語交際話題,分別是:1、把你讀書經歷中發生的故事說一說,和大家一起分享。2、采訪身邊愛讀書的人,可以和同學交流采訪的經過,談談采訪的心得體會。3、圍繞「開卷有益」和「開卷未必有益」展開一次辯論。三個話題與單元中學習的《竊讀記》、《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走遍天下書為侶》三篇課文則有著間接的聯系。雖然口語交際中的話題討論不是直接針對三篇課文的內容,但學生受到的啟發是來自對課文的解讀與感悟。閱讀教學中,老師也應該有意識地為後面的口語交際做好鋪墊,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積極討論,這樣,口語交際課上,學生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選擇一個話題或一個角度與其他人展開口語交際。
2007年5月,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實驗工作總結交流會上,淮北市第三實驗小學的陳金龍老師上了一堂口語交際的研究課,內容是六年級上冊的《辯論: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這堂課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課堂上陳老師精湛的教學藝術令人折服,經過老師的引導點撥、引導,學生的口頭語言得到了發展,對辨證的思維方法有了深刻的體會。課後,許多專家和小學語文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中國教育學會小語會理事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主編崔巒先生在評價這節課時特別提到「無論正方還是反方的孩子發言都是有理有據,有備而來,說明在課前要求孩子認真搜集了支持自己觀點的材料。老師希望孩子搜集兩個方面的材料,這是培養孩子搜集整理加工運用信息的能力」。的確是這樣,課前陳老師認真組織並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廣泛搜集資料:1、從教科書或課外讀物中了解與「講誠信」和「善意的謊言」有關的事例、名言警句等。2、與人交流,搜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與話題有關的事例。3、登陸互聯網查閱並搜集有關資料。有了課前充分「熱身」這個前提,老師在課堂上的點撥、引導、激勵才能做到游刃有餘,學習活動呈現出了生動活潑的場面。
二、課堂上要充分互動。
《課程標准》在對「 口語交際」的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往來交換思想、看法、意見,交流經驗、成果、情感,或者買賣東西,尋求幫助,交涉事情等待人處事的活動,必須要有交際對象,構成交際關系,形成雙向或多向互動的交際方式才能進行。教學中要依據教學內容,盡量模擬社會生活交際實際創設情境,形成良好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情境氣氛中產生交流慾望,自由無拘無束地參與。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要有雙重的角色意識,注意角色的轉換。除指導點撥時,師生之間構成教與學的雙邊關系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像日常社會口語交際那樣互為對象,構成交際關系,並模擬生活實際雙向互動地進行訓練。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
1、創設情境,師生互動。
活動中師生交流是互動的先導,通過師生問答、師生表演等形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說的動機,還可以讓學生學習交際的方式。比如在《買文具》這一口語交際課上,老師首先創設了一個情境:老師在大街上遇到開文具精品店的老闆,要他幫忙推銷,並在屏幕上出示實物。這樣的情境,引發了學生說的慾望。以下是師生互動的課堂實錄:
……
師:下面老師當買東西的小朋友,誰來當賣東西的劉阿姨?
(一生上台,老師為其佩上胸花,老師繫上紅領巾)
師:劉阿姨,您好!
生:(笑)老師,不,小朋友,你好!你要買什麼?
師:聽我老師說,你這兒有很多文具,質量也不錯,我想買個轉筆刀,有嗎?
生:有,有,你要哪種?
師:我要盒式的,用手搖的,可用上幾年不壞的,表面圖案要求是動物的,有吧?
生:有,你自己選吧!
師:(挑選狀,點擊屏幕上的轉筆刀)就這個,多少錢啊?
生:28元,不是標著價嗎?外面都賣30元呢!
師:太貴了吧!(轉向全體,輕聲地:難怪我老師說她有點兒黑)我鄰居買了一個才13元,你也13元吧?
生:我看你是個好學習的孩子,這樣,賣一個給你 15元吧。
師:13元,行就買,不行就算了。
生:行!拿去吧!
……
上述實錄中教師扮演買者,學生充當賣者──劉阿姨,進行現場「買賣」。師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展開口語交際活動,趣味盎然,且充滿生活氣息,活躍了課堂氣氛。通過師生交流,讓學生知道買東西要會講價錢,要會辨質量,還要有禮貌.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2、創設情境,生生互動。
生生互動是指學生和學生之間運用口頭語言進行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的一種方式。學生經常聚在一起玩耍、學習、活動、他們之間交流溝通的機會是無時不有的,交流溝通的方式是千變萬化的,交流溝通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有時交流收看電視節目,有時講述知道的新鮮事,有時爭論有不同意見的問題。學生只要聚在一起,就有口頭交際活動發生。由於學生年齡相仿,知識閱歷接近,交流起來會有很多語言,交際效果會更好。
讓我們再一次重溫於永正老師執教的言語交際訓練《調解》。
首先,於老師將學生平時校園生活中真實常見的一幕移植到課堂上,創設了一個很典型的口語交際情境。他請兩位同學表演。兩個同學背著書包一前一後地走著。忽然上課鈴響了,甲大叫一聲:「上課了!」拔腿向學校跑去。不小心踩了乙的腳。乙「哎喲」一聲蹲下去撫摩著被踩疼的腳。甲連忙道歉:「對不起!」乙:「什麼對不起!長眼了嗎?」甲:「對不起,我沒看見!」乙:「你瞎眼了?」甲:「你——你怎麼罵人?」乙:「誰罵人了?」甲用手推乙:「你!」乙又用手推甲,二人推搡起來。
看了表演之後,於老師引導學生明確了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進行調解,並依據學生的思考做了歸納。以下是於老師的組織、點撥、引導下的生生互動過程。
師:大家注意,調解時,要實事求是,以理服人,態度要誠懇。現在請剛才表演的兩位同學到前邊來,繼續扮演趙亮(甲)和薛志田(乙),大家當面調解。
生:趙亮同學,你和薛志田今天在學校門口發生了一件什麼事?請實事求是地講一下。(眾笑)(「趙亮」簡述,略。)
生:薛志田同學,你有什麼補充?或者有什麼不同意的地方?
師:你很會處理問題,想得很周到。(「薛志田」表示無異議。)
生:薛志田同學,我再問一遍:趙亮踩了你的腳,向你道歉了嗎?(「薛」答:道歉了。)既然人家向你道歉了,你就不該說難聽的話了。
師:這個地方很關鍵。大家認真想想,這里應當怎樣規勸薛志田?(大家考慮片刻後紛紛舉手。)
生:薛志田同學,罵人會傷同學的心,我們是少先隊員,說話應該有禮貌。
生:你可以質問趙亮為什麼踩你的腳,提醒他做事小心點。一罵人,有理也沒理了。
師:這兩位同學指出了罵人的危害,很重要。我們一方面分析危害,一方面還要指出應該怎麼做。
生:請問薛志田同學,「小學生行為規范」你學過嗎?(「薛」答:學過。)「小學生行為規范」第五條說,待人要有禮貌,不打架,不罵人。趙亮踩了你的腳可能很疼,但你不該說難聽的話。(眾笑)
師:這位同學指出了應該按「行為規范」的要求去做。不過態度要再誠懇一點。開始好像有點訓人的語氣。(眾笑)
生:薛志田同學,我們應當處處以雷鋒叔叔為榜樣。
師:對。薛志田,你還有什麼意見嗎?(「薛」搖頭)你很虛心!(眾笑)
生:我還想問薛志田同學一個問題——你平時和趙亮同學有矛盾嗎?(「薛」不知如何作答。眾笑)
師:可惜這位同學不是真正的薛志田,難怪他回答不出來。——我看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平時沒有矛盾。如果沒有,則不必說了。一種是有點矛盾。如果有,那該怎麼說?
生:那就應該了解一下是什麼矛盾,幫助解決。
生:我們應當告訴薛志田,打缸說缸,打盆說盆(眾笑),不能因為過去鬧意見,就借這個機會找事。這樣下去,還有完嗎?
生:以前的事不要計較。
生:不要耿耿於懷。(眾笑)
師:大家真會做思想工作!
生:(對「趙亮」)薛志田罵人不對,可你也不該動手打人。
「趙亮」:我不是打他,是推他!(眾笑)
生:推和打沒有什麼區別。
生:不管怎麼說,你動手了。(眾笑)
師:這一點應當好好和趙亮談談。大家想一想,怎樣說才能使趙亮同學心悅誠服。不要急於舉手,想好再說。(學生沉思片刻)
生:趙亮同學,老師經常對我們說,謙讓是一種美德。開始你還是謙讓的,可後來動手了。不動手,事情就不會到這個地步了。
生:「君子動口不動手」(眾笑),我們少先隊員更不應動手。一動手,你什麼都失掉了。
生:打人比罵人還傷對方的心。
生:趙亮同學也應當好好學習「行為規范」第五條。
生:下面我想給趙亮和薛志田講一個故事。
師:講故事?什麼故事?
生:在茂密的大森林裡,有一隻大灰兔,外號叫「惹不起」。有一天,他的兒子小灰灰被山羊的拖車碰了一下,他破口大罵,讓山羊賠了10元錢。從此他不準任何人從家門口過。一天,他家突然失火了,他大聲喊:「快幫我救火呀!」山羊一家提著水桶來了,可走到灰兔家門口停下來了——他們不敢向前走呀!大灰兔急了:「你們怎麼見死不救?快過來呀!」……火撲滅了,大灰兔卻哭了。趙亮、薛志田同學,你們知道大灰兔為什麼哭了嗎?(眾贊嘆)
師:這個故事很有啟發性。幫助、教育小朋友講講動人的小故事、舉些事例,小朋友更容易接受。——你長大了,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教師,或者成為一名優秀的政工幹部。(眾笑)
(對「趙」、「薛」)你們聽了大家的勸告有什麼話說嗎?
「趙」、「薛」:謝謝大家的幫助!(眾笑)
在於老師的這一節課上,學生與學生之間呈現出多方位、多角度的非常活躍的互動。不僅體現在學生們面對當事人進行有理有據地調解,也體現在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補充、互相啟發的過程中。於老師在學生進行調解時點撥、指導和極具幽默的評價,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保證了生生互動始終圍繞著口語交際訓練的目標有序高效地進行。
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教師要善於創設多種多樣的情境,點燃學生的交際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展開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同桌之間的互動,也可以是前後桌之間的互動;可以是學習小組的互動,也可以是學習小組外互動;可以由教師指定合作夥伴,還可以由學生自己尋找合作夥伴。總之,生生互動的形式要不拘一格,靈活多樣。
三、交際中學會傾聽
廣州越秀區雅荷塘小學的孫靜老師設計了一份小學生口語交際水平測量表。她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按交際態度、交際習慣和交際能力三個方面分成ABCD四個等級。在「傾聽」方面,A級學生的表現為「他人發言時不插嘴,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聽對方說話時注意力集中,邊聽邊注意觀察對方」,「能高度關注發言者所說的中心議題」,「認真聽懂別人的話,並能簡要轉述」等。D級學生的表現則是「缺乏尊重意識,愛插嘴,打斷他人發言前無預示」,「聽對方說話時經常分神,多次提示下仍無法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不關注發言者」,「對他人的話聽得不是很明白,要求對方多次重復」等。A級的測量標准與課標中培養學生傾聽習慣的要求是吻合的,而D級測量標准則反映出目前口語交際課上的一部分學生的突出問題。我們常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精心創設情境後,孩子們爭先恐後急於表述自己的觀點,可當一位同學發言時,其他同學有的悄悄與他人竊竊私語,談些與話題毫不相關的事情;還有的急不可耐,不等別人說完便跳著喊著舉起了手;也有的根本不關注別人的發言,做著其他事情。課堂上雖然挺熱鬧,但真正能坐著傾聽別人講話的孩子不多。「傾聽」是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一個人文明交際的綜合素養的體現,會傾聽的人,也是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正如歌德所說的:「對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因此,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述說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
雖然造成部分學生不會傾聽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作為語文老師還是能夠在口語交際課上,選擇恰當的時機,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能力的。讓我們來看一看陳金龍老師在口語交際課《辯論: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中的五次關於學會傾聽的引導。
6. 如何解決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將「聽說、說話」改為「口語交際」,人教社小語教材也專門編排了「口語交際」訓練。這些,不僅僅是提法、教材編排的改變,更體現了觀念的更新。「口語交際」比起以往的「聽說、說話」內涵更豐富了,也表現出了一些以往「聽說、說話」課不具備的特徵。因此,也就產生了一種新的語文課型——口語交際課。長期以來,受「君子敏於行、訥於言」等傳統觀念和東方人重含蓄性格特徵的影響,學生不太喜歡在課堂上主動發言,且年級越高,越是「金口難開」。如今已是網路時代,網路語言的沖擊不僅僅影響了年輕一代,也波及到正處於積累、學習祖國優美語言文字最佳時期的小學生們。再者,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空間狹小,缺乏更多與人交流的機會。種種原因造成了小學生們普遍口語交際能力偏弱的現狀。這主要反映在四個方面:1、欠缺主動與人交流的願望。2、參與口語交際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說話意圖。3、語言匱乏,干癟,詞不達意,前後不連貫,表述缺乏條理。4、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總是以我為主,缺乏傾聽的耐心和尊重別人的意識。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較弱,如果不加以重視,勢必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和學習。這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關注,其中小學語文教育更是責無旁貸。口語交際教學與傳統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生的言語素材及表達方式除了從生活中來,更多地受閱讀教學的影響;學生言為心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又促進了習作能力的提高,口語交際的訓練目標其實和習作訓練的目標是大體一致的。綜上所述,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怎樣把口語交際課上得扎扎實實,簡單有效,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及了解到的案例,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上課前要充分「熱身」。 口語交際教學與閱讀教學不同。閱讀課上,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更多的學習活動是圍繞閱讀材料而展開,對文本的語言進行積累、感悟、內化、運用。而口語交際課則是學生與老師共同圍繞一個話題展開對話、討論、交流。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不斷地進行言語交際,在交際的過程中豐富語言,規范語言,提升認識。每一個話題都源自生活,涉及到學生們的家庭生活、社會交往、校內學習等方方面面,蘊涵著極大的信息量。如果沒有老師課前組織學生廣泛搜集資料,積極地進行准備,光靠課堂上短時的記憶,臨時的聯想,學生能做到有事能談,有話可說呢? 大家知道,語文園地里安排的口語交際的話題,往往與本單元的閱讀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如人教版課標本第三冊第二單元的語文園地里安排的口語交際是在學習《我選我》一課的基礎上,談「我的想法」。這一口語交際的話題就和本單元《我選我》一課的學習有著直接的聯系。學習課文時,老師必須引導孩子們思考「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對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另外,老師還可以引導孩子結合自身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在課下把自己的想法與老師和同學談一談。有了這樣積極的准備,學生們在口語交際課上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明白地告訴別人。如果老師要設計「競選演說」的環節,學生便不難組織起自己的語言了。再如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習作一」中提供了三個角度的口語交際話題,分別是:1、把你讀書經歷中發生的故事說一說,和大家一起分享。2、采訪身邊愛讀書的人,可以和同學交流采訪的經過,談談采訪的心得體會。3、圍繞「開卷有益」和「開卷未必有益」展開一次辯論。三個話題與單元中學習的《竊讀記》、《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走遍天下書為侶》三篇課文則有著間接的聯系。雖然口語交際中的話題討論不是直接針對三篇課文的內容,但學生受到的啟發是來自對課文的解讀與感悟。閱讀教學中,老師也應該有意識地為後面的口語交際做好鋪墊,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積極討論,這樣,口語交際課上,學生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選擇一個話題或一個角度與其他人展開口語交際。 2007年5月,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實驗工作總結交流會上,淮北市第三實驗小學的陳金龍老師上了一堂口語交際的研究課,內容是六年級上冊的《辯論: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這堂課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課堂上陳老師精湛的教學藝術令人折服,經過老師的引導點撥、引導,學生的口頭語言得到了發展,對辨證的思維方法有了深刻的體會。課後,許多專家和小學語文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中國教育學會小語會理事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主編崔巒先生在評價這節課時特別提到「無論正方還是反方的孩子發言都是有理有據,有備而來,說明在課前要求孩子認真搜集了支持自己觀點的材料。老師希望孩子搜集兩個方面的材料,這是培養孩子搜集整理加工運用信息的能力」。的確是這樣,課前陳老師認真組織並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廣泛搜集資料:1、從教科書或課外讀物中了解與「講誠信」和「善意的謊言」有關的事例、名言警句等。2、與人交流,搜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與話題有關的事例。3、登陸互聯網查閱並搜集有關資料。有了課前充分「熱身」這個前提,老師在課堂上的點撥、引導、激勵才能做到游刃有餘,學習活動呈現出了生動活潑的場面。 二、課堂上要充分互動。 《課程標准》在對「 口語交際」的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往來交換思想、看法、意見,交流經驗、成果、情感,或者買賣東西,尋求幫助,交涉事情等待人處事的活動,必須要有交際對象,構成交際關系,形成雙向或多向互動的交際方式才能進行。教學中要依據教學內容,盡量模擬社會生活交際實際創設情境,形成良好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情境氣氛中產生交流慾望,自由無拘無束地參與。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要有雙重的角色意識,注意角色的轉換。除指導點撥時,師生之間構成教與學的雙邊關系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像日常社會口語交際那樣互為對象,構成交際關系,並模擬生活實際雙向互動地進行訓練。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
7. 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從哪些方面進行評課
首先,口語交際訓練和語言表達訓練不一樣。口語交際是有交流對象的,不同的交流內容,不同的交流環境,應該注意不同的語氣,不同的講話方式;此外,口語交際的訓練,是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學到的語言,怎樣更得體的應用於生活實際。基於這兩點,我認為,評課時要評價教師指導學生交流是否到位,指導學生語言運用是否到位。當然,我的想法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8.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
在現代化教學環境中,口語交際的地位顯著提升。小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時期,教師不僅應傳授口語交際知識,而且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使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更好地與人交往,從而促進個人的發展。
一、當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縱觀當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主要原因包括:教師在理解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目標時,還存在一定的偏差,未遵循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進行教學,因此教學方法不科學。我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起步晚,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在實踐經驗上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求語文教師深入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以此作為落腳點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教學活動;某些教師在教學期間未注重普通話的運用,常常採用當地方言進行教學,使普通話未得到良好推廣;當前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模式化問題,降低了學習趣味,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口語交際教學工作。某些小學生在口語交際課堂上發言時,會出現緊張的心理情緒,原因為學生表述的內容未獲取教師的肯定,當教師圍繞教學設計開展口語交際課程時,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學生只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不能鍛煉其口語交際能力。當教師的教學目標僅為應付應試考試時,會不重視口語交際課程的地位,使口語交際課程教學質量日益下降。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一)提高專業素養,優化教學模式
語文教師在正式開展口語交際課程之前,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包括標準的普通話、扎實的理論基礎及豐富的實踐經驗。相比於語文中的其他知識點,口語交際課程考查學生對語言的靈活運用,考核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對語文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應定期開展與口語交際課程有關的講座活動,使教師在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增強與講師的互動性,掌握更多的口語交際教學模式,使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能充分運用於教學過程中。為了解決當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點,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將所學到的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同時靈活處理教學中出現的突發問題。由於我國少數民族較多,很多地區的學生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存在方言重、普通話不標準的問題,當這類學生在外部地區與他人溝通交流時,很有可能因為口音而受到他人嘲笑,打擊了學生的自尊心,減弱了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積極性,也使其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差。在現代化教學理念下,要求各個學校推廣普通話,這也是教師肩負的責任,教師應在校園期間使用普通話與學生溝通交流,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普通話更標准。小學語文教師必須保證自身的普通話達到標准水平,在開展口語交際課期間,學校可以舉辦普通話演講大賽;或者為教師專門設置「口語討論」話題,使教師們運用普通話交流。譬如在舉辦校園大賽時,參賽教師可以邀請幾名學生共同構成一個團隊,展示節目不限,包括相聲、小品等,當每個比賽結束後,由評委與場下學生共同打分。該模式的比賽活動能提高小學生的參與熱情,並且增強教師與學生對普通話的重視,有助於普通話在小學校園中的推廣。
(二)創設生活化情景,堅持學以致用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新課標理念雖然受到很多學校的重視,但是在實踐運用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究其本質為實踐行為不符合新課程教育理念,新課程應注重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進,所以語文教師應樹立與時俱進理念,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課堂是鍛煉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場合,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教材優勢,藉助教材中涉及的日常話題,讓小學生圍繞其進行練習,具備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在「閱讀與寫作」教學模塊中,教師可以在正式寫作前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為小學生創造更開放的想像空間,也使小學生獲取更多的寫作素材。當寫作課程結束後,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劃分小組,要求各組的學生相互點評作文,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能使小學生學習他人的優點,積累更多的好詞佳句,同時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口語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設生活情景,使學生按照情境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該模式能使小學生將學習到的口語交際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更具實踐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在創設生活情景期間,教師應注重情景的合理性,為學生安排操作性較強、明確的任務,使學生能有序執行。學生通過扮演現實生活中的角色,能在這個情境中得到鍛煉。 教師在設立情景話題時,不應設置過難的問題,避免小學生難以理解,降低了參與興趣。譬如在話題「垃圾是哪來的」中,教師應提前讓小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實踐調查活動,了解校園的垃圾來自哪裡,並帶領同學們一同打掃衛生。在正式上課時,教師提問「校園的垃圾從哪裡來」,使學生們就之前看到的現象進行回答,教師還應提問「如何讓土地變得更加美麗」,引導學生們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完善評價體系,激發學習慾望
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學的開展注重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口語交際課程中,教師制定評價體系時,應充分考量這三個維度,使評價體系更具科學合理性。小學生回答問題的態度與其在交際活動中的表現密切相關,教師應將評價落實於舉手回答、小組探討、學習總結模塊中。譬如在「看圖說話」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金魚正在做什麼呢」,由於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個性特徵不同,其回答的內容也具有差異性,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開放性問題中,學生的回答沒有對與錯,教師應肯定學生的回答,並鼓勵學生想像更豐富的情景,不斷培養學生的發散性、創造性思維,在教師的贊美中,能激發小學生交流學習的慾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素養,教師應積極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整合優化課程教學資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積極解決當前小學口語交際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小學生創造更好的口語交際學習環境。
9. 如何把握小學口語交際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將「聽說、說話」改為「口語交際」,人教社小語教材也專門編排了「口語交際」訓練。這些,不僅僅是提法、教材編排的改變,更體現了觀念的更新。「口語交際」比起以往的「聽說、說話」內涵更豐富了,也表現出了一些以往「聽說、說話」課不具備的特徵。因此,也就產生了一種新的語文課型——口語交際課。長期以來,受「君子敏於行、訥於言」等傳統觀念和東方人重含蓄性格特徵的影響,學生不太喜歡在課堂上主動發言,且年級越高,越是「金口難開」。如今已是網路時代,網路語言的沖擊不僅僅影響了年輕一代,也波及到正處於積累、學習祖國優美語言文字最佳時期的小學生們。再者,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空間狹小,缺乏更多與人交流的機會。種種原因造成了小學生們普遍口語交際能力偏弱的現狀。這主要反映在四個方面:1、欠缺主動與人交流的願望。2、參與口語交際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說話意圖。3、語言匱乏,干癟,詞不達意,前後不連貫,表述缺乏條理。4、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總是以我為主,缺乏傾聽的耐心和尊重別人的意識。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較弱,如果不加以重視,勢必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和學習。這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關注,其中小學語文教育更是責無旁貸。口語交際教學與傳統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生的言語素材及表達方式除了從生活中來,更多地受閱讀教學的影響;學生言為心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又促進了習作能力的提高,口語交際的訓練目標其實和習作訓練的目標是大體一致的。綜上所述,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怎樣把口語交際課上得扎扎實實,簡單有效,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及了解到的案例,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10. 淺談怎樣進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
淺談怎樣進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
因此,我們口語交際教學中應想方設法實現課堂教學的雙向互動。但在實際教學中,口語交際課並為受到學生的重視,教師口語教學也是舉步維艱。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探索嘗試,認為口語教學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位置,創設情景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教學中注重過程,以學生為本,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上好口語交際課,首先的任務就是要激發學生自我表現以及交際的慾望。上課開始,我把本節口語交際課的相關資料引進課堂,營造出良好的交際氛圍,學生個個躍躍欲試,產生了進一步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學生體驗到自己能言善辯,不斷產生學習的樂趣,能積極傾吐自己的所見、所思。但是我們有時在教學中把課堂弄得很「熱鬧」,課堂氣氛也算融洽,學生們也能積極參與,但是一節課下來,學生們除了興致高昂的進行了活動之外,什麼也沒有弄懂,只是為活動而活動,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之外,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要任學生「自由發揮」,不要忽略脫離原先制定的訓練目標,否則再多的「學習過程」,也是達不到教學。二、適度沖突,激發互動 課堂中的沖突能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恰恰是這種矛盾,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學生在思想交鋒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從而產生強烈的語言表達願望,在適度沖突中,學生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說服他人,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適度沖突中學生的互動,不僅使他們提高了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在思維方面也受到了極大的啟示,而且獲得了口語交際的運用訓練和良好習慣的培養。三、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習過程,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口語交際的訓練目的是滿足學生口語交際活動需求,發展學生的口語素質。因此,口語交際課應有別於其他語文課,教學不能過於注重學生得出的結論,而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探索、領悟。比如: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口語交際課《難忘童年》這個內容當中,我改變教師命題的形式,由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難忘的一方面來說。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大加強,從選擇題目,收集資料,都是自己獨立完成。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說出了學生自己童年的種種趣事,語言有趣、生動、形象,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優化教學過程。這一教學展示了學生的實力,拓寬了聽眾的視野,調動台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全體學生積極融入了課堂。再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口語交際三當中的《勸說》,我讓學生自己大膽想想在生活中你可能會遇到如下各種各樣得的情況:爸爸的煙癮很大,媽媽多次勸爸爸戒煙,可他就是不聽;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隨手亂丟,其實不遠處就有垃圾箱;鄰居大哥哥一放學就玩電子游戲,顧不上吃飯,既影響學習,又傷身體等等,你能不能用具體的人和順序寫下來,並讀給大家聽,大家聽後會有什麼感想,也也可以小組合作交流,派代表扮演各種角色,完成這次口語交際。學生們交流的形式各種各樣,各抒己見,表達自己對對方的真誠勸說,以及祝願。讓口語交際課,在學生自主學習當中,小組交流當中「活」起來了,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反映生活畫面的體驗和感受,培養學生的語感,達到口語交際課的真正目的。四、閱讀教學中滲透口語交際訓練 課本中的文章文質兼美,篇篇經典。教學中,我們也應該充分運用文本的閱讀教學,組織學生進行拓展延伸口語交際訓練,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語言表達方式,真正促進學生內化和吸收課文語言,提高學生口語的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的技能。當學生在閱讀感悟中感悟並內化了某些語言現象和規律後,適時進行遷移和運用是完全必要的,它能促進消極言語向積極言語的轉化,並使學生在表達運用語言實踐中,更能了解語言規律,規范的運用文字,也為口語交際表達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比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第十冊第四課課文《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篇文章時,我請學生把自己想像成一位坐在青藏鐵路列車上的乘客,望著這條神奇的「天路」,以及鐵路周邊的自然環境,憑著自己對課文的了解,你想對築路工人說什麼,你想對西藏人民說什麼?學生個個激情昂揚,生動形象,有聲有色的說出自己的感想。聽者也非常注重,認真的傾聽,本環節的教學,是一個課後的拓展延伸,這樣做既升華了文本的思想內容,又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交際的能力。遵循語文教學的原則:授之以「語」--把語言學習與語言訓練聯系起來,靠語言活動營造互動氛圍。授之以「欲」--通過課後延伸,營造豐富多彩的課堂氛圍和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授之以「漁」--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之後,教給他們獲得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方法,這是最後價值。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過程,它包括聽與說兩個環節,學生聽完可以作出相應的評價,老師聽完要獲取相應的信息,做出相應的評價。教師的評價應該體現多元化,使教師的評價能成為師生心靈互相溝通的橋梁,讓口語交際課上得有情有義。口語交際課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一個言語交際的過程,更應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情感與情感交流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打開與人真誠相對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