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小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興趣,通常是一把打開通往知識大門和成功之路的金鑰匙。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愛好,喚起學生對音樂的深刻而長遠的興趣是音樂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音樂課是學校實施音樂教育的基本途徑。然而,由於受各種傳播媒介的影響,許多學生只愛唱流行歌曲,對音樂知識和課本上的歌曲缺乏興趣,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從小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體會:
一.設計有特色的教學常規,創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氣氛。
藝術教育應當設計藝術性常規。為了更好地組織教學,突出音樂課的特點,並創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氣氛。我首先設計並採用了一些有特色的教學常規。1、採用豐富的"琴語"。如用"1 3 5 i |i - ‖"表示"起立";用"i 5 3 1 |1 - ‖"表示"請坐";用"12 34|54 32|1 3 |1 -‖"表示"請安靜"等等。2、恰當地運用"體語"。如在演唱中,用慢慢地仰起頭表示"漸高";嘴角微微上揚表示"歡快";左右輕偏頭表示"活潑"等。3、把語言、音樂及舞蹈的基本動作融合起來,設計出「師生問好歌」、「表揚鼓勵歌」等。這些教學常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大大提高了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以學生為主體,從實際出發,改革傳統的唱歌教學方法。
唱歌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寓德育於音樂教學之中的一種最直接的表現形式。
1.抓住學生學習新歌的新鮮感,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故事、音樂游戲、范唱、直觀教具以及音響效果與視覺形象的刺激等導入形式,創設學習新歌的情境,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教唱《小貓釣魚》,教師可以(或請一位學生)戴上小貓的頭飾,講一個生動的故事來導入新歌。
2.發聲訓練力求形象化、趣味化,盡可能與歌曲結合起來。
傳統的發聲曲難以引起小學生的興趣,他們甚至覺得很可笑,因此往往達不到訓練目的。而給發聲曲填上合適的詞或將發聲訓練與學習歌曲結合起來,效果就好得多。例如發聲曲1234|5-|555|555|5432|1-‖教師配上趣味化的詞,如「小雞怎麼|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還可不斷變換動物的名稱和叫聲,再加上模仿動作,學生會很有興趣,而且還可啟發學生自己進行創作。
3.學唱樂譜要充分發揮學生聽與記的能力。
唱譜是學生最感困難的,如果方法不當,就會引起學生的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考慮學生識譜的實際能力而進行。低年級學生處在聽力的最佳時期,可在反復聽和模唱中學譜;高年級學生則可分樂句視唱,個別程度好的學生可帶領全班唱譜。讓學生靠聽和記憶來學譜,在某種意義上比視唱譜更有利於提高全面的音樂素質。
4.採取節奏、歌詞和歌譜相結合的學歌方法。
傳統的唱歌教學是先學節奏和歌譜,後唱詞。根據教學實踐,我認為這種教學方法不利於學生對歌曲的理解,也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歌曲中的詞和曲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應將學詞和學曲有機的結合起來。我們可以通過歌詞的朗讀,讓學生在語言、語調的變化中體會旋律的變化。例如在教《我們一起來唱歌》時,我先讓學生隨著歌曲伴奏,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這樣既容易讓學生掌握節奏,降低學譜的難度,又能讓學生通過歌詞的朗讀,去體會旋律變化和歌曲的意境。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可以很輕松地學會歌譜。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學譜的自信心,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習的興趣。
5.注意挖掘歌曲的內涵,用藝術感染教育學生。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最容易激發感情,表現感情,而人的感情也最容易隨音樂而變化。教師在教歌時,要注意挖掘歌曲的內涵和感情因素,以情帶聲,以聲表情。
三.寓教於樂,把音樂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引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興趣。
在通常的觀念中樂理知識和技能訓練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它們又是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只有掌握好理論知識,才能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不走彎路,提高音樂素質。面對十歲左右的小學生,教師只有寓教於樂,把理論知識趣味化、形象化,才能讓學生樂於接受、易於接受。例如為了讓學生認識五線譜,我先教手指五線歌,學生在邊唱邊做動作中,很快掌握了五線譜的五線四間。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特殊的節奏型,我引導學生從生活環境中尋找相應的語言詞。
四.給學生創造自我表現的機會,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
音樂教學的任務,不僅是讓學生掌握音樂技能和技巧,會唱幾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學生自我表現的慾望。因此,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都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活動。如通過律動、舞蹈及使用節奏樂器伴奏等活動,進行節奏訓練;通過游戲、競賽等形式,進行音高、音色的訓練等等。此外,還可以積極開展歌詠比賽、器樂演奏比賽、音樂技能競賽等課外文藝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我表現機會,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五.充分利用各種教具豐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玩、好奇的心理特點,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打擊樂器、頭飾等各種教具,既有助於啟發學生的思維,豐富想像,培養智力,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又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例如在教《小雨沙沙》這首歌時,我首先通過圖片指導學生觀察並了解種子的生長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記憶歌詞;然後又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沙球、木魚)為歌曲伴奏。既培養了思辨能力,訓練了技能,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盡自己的所能,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積極創造一種音樂環境把學生包圍起來,帶給他們各種類型的音樂經驗,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聽辨、想像和表達的能力,從而對音樂產生濃厚而持久的興趣。
⑵ 如何實現小學音樂生活化課堂教學
作為小音樂的教育者,我們應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努力探索,尋求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依此發掘學生的潛能。 一、創新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學生的音樂基礎是參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不僅給學生的學習觀與學習方式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要求,而且對教師的教育觀念、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1.先形象、後概念 眾所周知,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先概念、後舉例、再練習」。在一次「連線」教學中,我感到學生在分辨延音線和圓滑線時比較困難,所以我改變了這種傳統的作法,試用「先形象,後概念」的做法,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首先我從感性入導,我出示了「︵」。提問;「同學們,看一看,想一想,這條狐線象什麼?」。學生的想像力非常豐富,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這時,我便告訴他們:「在音樂旋律中,它叫連線。」。然後我讓學生聽范唱,再劃拍節試唱,這樣,學生便牢固地認識了延音線。這種教法比糾纏於概念不放而勉強為其死記硬背教起來輕松的多,學生學起來也非常愉快,達到了學生自己嘗試的目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2.主體參與,激勵創新 現代課堂教學認為,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是創新教育的真諦所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大膽地去嘗試新知識、新問題,激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從而極大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演唱歌曲《賽龍舟》的過程中,我先提出問題「用什麼表現方法能使歌曲聽起來更熱鬧?」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有的學生提出,可以一半學生唱,另一半學生喊:「加油、加油」。同學們很來勁,個個躍躍欲試,於是我順勢將他們分成兩組,一齊來感受這種形式的實際效果,果然,歌曲聽起來層次感豐富了,熱鬧了許多。接著我又激勵學生暢想:賽龍舟的場面可熱鬧了,大家爭先恐後,一會兒你快,一會兒我快,我問:「同學們能不能試著改變它的演唱形式來表現這激烈的賽龍舟的場面呀?」這樣,學生在初步接觸到音樂和諧、豐富的同時,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培養。 二、提供說的空間,給予表達的機會 1.說想法,談體會 想法也就是感受,是學生對教學過程的一個回味和小結。一個積極的想法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贊賞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人人都積極參與,並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用愛心鼓勵他們大膽探究,大膽創新。要允許學生根據教學任務有獨立的創作和實踐,讓每個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對學生每一個思維的閃光點都給予充分鼓勵。在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 2.說標題,想內容 作品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體現於歌詞、旋律、節拍節奏,體現於創作的背景,同時也體現於作者付於作品的標題上,可以說,標題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欣賞《揚鞭催馬運糧忙》在告訴學生樂曲標題後,讓學生就題目展開想像,然後說說自己的理解,有學生說:「好像看到一個人趕著馬車、揮著鞭子在運糧食。」「不對,應該是有許多輛馬車,這樣才能突出運糧忙,」教師趁機啟發學生「能想像一下是怎樣的場面?」學生很快就想到了熱烈、忙碌、喜慶的場面。「老師,我還聽到農民伯伯愉快的歌聲。」「農民伯伯糧食大豐收了,心裡樂開了花。」……學生們盡情表達著想說的話,沒想到題目上簡簡單單的七個字竟能引起學生這么一大堆的話語,學生越說思維越活躍,對樂曲的理解也越深刻,象這樣有目的、有選擇地說標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為下一步的「聽」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三、結合生活經驗,發展創作的空間 音樂創作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在音樂教學中,有好多內容適宜於學生開展模擬性實踐,進行發散性創編,教師必須善於捕捉這種時機,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作嘗試,通過創作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求知,在實踐中創造。 1.結合表演創作 在教學中,教師應抓住小學生好動、愛表現的特點,為他們提供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嘗試自己創編表演,以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如可通過歌表演、用動作表現節奏,根據音樂自編動作表演等等形式,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狀態投入情感體驗和形象思維,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創造性地表現音樂。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行為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把自身對歌曲的感受、情感體驗客觀、形象地表現出來。學生體驗到歌曲情感,對內在美就有了一定的感受,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歌曲的情感,內在的美形象地表現出來,這就是創造美的一種表現。 2.結合歌曲創作 有計劃、有意識地安排學生結合歌曲內容中的可換之處進行創編活動,鼓勵學生舉一反三、學會變通、大膽嘗試。邊唱邊表演是小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形式,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更想用動作來表達情感。如果歌曲易於用動作表現的話,應盡量啟發學生結合生活,發揮想像,自編動作來表現歌曲。 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在創新教育成為世界教育一大發展趨勢的今天,我們每一位音樂工作者都應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創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積極自主地接觸音樂、參與音樂、創作音樂中,張開想像創新的翅膀,遨遊於充滿創造快樂的音樂殿堂。 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實踐的過程,不同的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想像力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不同的生活環境和閱歷,創設民主、平等的和諧關系,在教學中靈活實際地採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激發學習熱情,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新的課程觀認為「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為了培養專門人才,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而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則是以班級為單位,按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組織教材施教,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獨立性受到限制,學生學習的探索性和創造性受到限制,同學間缺乏交流,合作、動手機會少,而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很少參與。學生往往成為被動的聽眾和機械的模仿者,主體地位和獨立性受到限制,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便會喪失自主的學習心理,對音樂失去興趣。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學生的個性,擺正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把教師從「教書匠」的角色轉變成音樂實踐的主體,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五、以課堂為主渠道,從生活取材,展開創新思維 藝術來源於生活,也紮根於生活。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教學服務,將會對創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家裡經常看到爸爸媽媽為他們做飯而忙碌於廚房的情景,我便將它運用到《買菜》一課的教學中,讓孩子們也做一回「爸爸媽媽」,以組為單位結成各個「小家庭」,開展「烹飪大賽」,讓學生以文具盒作為烹飪工具,橡皮當菜來烹制。在報菜名時,則要求學生用「×××」節奏說出,並將這些菜名取代歌中「×××」節奏處的歌詞,以演唱的形式向別人介紹自己家庭的「成果」。在教學中,學生從生活中提取生活經驗,在教師的指導、鼓勵下總結並創造,最後又回到生活。這些設計,將音樂教學生活化、平凡化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其實音樂就在我們身邊。
⑶ 如何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音樂課已不再是單一的教會學生認識「哆唻咪」,會唱一二首歌曲了。現在的音樂課更加重視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欣賞能力和樂器的演奏能力。欣賞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欣賞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開闊音樂視野,從音樂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和理性的認識。由於學生的年齡、閱歷、知識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樂欣賞課比起其它的課更為難上,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賞的情趣。如何使音樂欣賞課生動、活潑有趣起來呢?現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1.巧設問題,幫助學生感知樂曲 高爾基說過:「在聽音樂時,要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知識少,這些都給他們欣賞樂曲帶來了困難。教師為豐富學生的知識,常常會在欣賞樂曲時給學生介紹與樂曲有關的如作者、創作背景等知識。但如果教師一味地把自己所了解的東西像背書一樣灌輸給學生,那麼學生會覺得乏味枯燥,對教師介紹的知識也不會留下深刻印象。在欣賞樂曲時,遇到粗淺的知識可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廣為人知的樂曲可讓學生向大家介紹,也可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自己動腦,拓寬思路,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如在欣賞器樂合奏《瑤族舞曲》時,先讓學生說一些聽到的或看到的關於瑤族的知識,在學生敘述的基礎上,教師加以補充介紹瑤族風土人情,並出示相關的 2.視聽動結合,激發學生欣賞興趣 在欣賞歌曲時,學生還能藉助歌詞基本理解,但欣賞樂曲就比較吃力了。有時樂曲已經結束,學生還是一頭霧水,只能用「好聽」或「不好聽」、「活潑」或「優美」來評價樂曲。這是因為音樂比較抽象,不像美術那樣直觀。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直觀的事物如錄像、投影片、學生作畫、實物等,幫助學生感知音樂,激發興趣。如在欣賞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時,我先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自己家裡在售公糧時的情景,然後讓學生欣賞第一遍音樂,聽完再讓學生談樂曲中描寫了一個怎麼樣的場面?學生們講得繪聲繪色,有的說糧食豐收了,農民心裡很高興,在把多餘的糧食出售給國家。也有的同學說是把自己家的糧食運到災區,去救災。甚至連運糧路上怎樣走,回來又是怎麼做也講得有聲有色,生動逼真;我再讓他們講出各自的理由。於是,我進行第二遍邊欣賞邊出示有關圖片:樂曲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一張。學生通過圖片,在音樂聲音中彷彿進入了當時情緒,感受那種熱烈歡騰的情景。在第三遍欣賞時,我讓學生帶著課後思考題,然後用自己的話來把樂曲編成一個配樂故事。最後還請學生用豎笛吹奏了這首樂曲的重點樂段,從中體驗到了樂曲中所描繪的三個不同的場景。由此可見,通過利用與教學相關的事物,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樂。 3.對比欣賞,指導學生分析理解 在對比欣賞中,找些可比性強,富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可以從旋律、節奏、體裁、力度和音色上進行對比欣賞,同時要明確對比的目的和意義,更應突出重點、難點,以便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欣賞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還可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概括地說,用對比欣賞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1、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提高審美素質;2、降低聽辯難度,易解決重難點;3、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和記憶。如:在欣賞《小白菜》與《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兩首歌時,前一首描寫的是生長在黑暗的舊社會,窮人過著十分貧困的日子,它的情緒是充滿嘆息和悲傷。而第二首描寫的是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感到非常幸福和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基本情緒是親切、優美、抒情。我先讓他們聽第一首歌曲,聽完後,根據自己的想像,畫一幅畫(臉譜),畫出歌曲中小白菜的形象,然後讓他們聽第二首,聽完再畫一幅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的臉譜。最後兩首聯起來聽,並把自己畫的臉譜,拿出來對比看一下。這樣學生就學得很輕松,看起來直觀,掌握較快。 4.語言渲染,激發學生欣賞情趣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是一種藉助聲音來表達人類思想情感的藝術,要想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教師也要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在熟練掌握專業知識提高素養的同時,還需加強文學修養。在各種音樂作品的導入、分析、講解中,歡快活潑的歌(樂)曲要用輕松愉快的語言來導入;憂傷哀婉的歌(樂)曲可用深沉凝重語氣來導入,如果教師在語言能做到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甚至用喜、怒、哀、樂的表情來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這樣才能具有感召力。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時,要以高昂飽滿的情緒,深沉而有力的語氣,把作者的創作過程及作品的時代背景、音樂特徵給學生分析講解:「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的象徵,表現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揭露了敵人的殘暴,控訴了人民遭受的沉重災難,勾畫出了人民群眾抗擊敵人,保衛祖國的壯麗情景…… 」這時學生就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意境 。然後讓學生觀看錄像,就更能使學生在那排山倒海的雄壯氣氛中,感悟到中華民族同仇敵愾、不屈不撓、團結對外的民族精神,這不僅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上等幾種不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體驗、理解音樂,提高音樂鑒賞力、表現力,陶冶學生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作者地址:貴港市港北區西江中心小學 537100
⑷ 求 小學體育 美術 音樂的教學大綱!
現在都不用教學大綱了,用「新課程標准」
三科我都有,要的話,你給個郵箱
記著採納呀
⑸ 音樂課程改革既是音樂教育觀念的改革,又是一場音樂教育什麼樣的改革
1.重新審視音樂課程的價值。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認為:音樂教育能有效開發個體潛能,激發創造沖動,升華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質量;世界音樂的豐富多樣性給國際理解、合作與和平帶來機遇。美國《國家藝術教育標准》認為: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完整的人,在發展個體直覺、推理、想像以及表達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音樂藝術是人類文化的濃縮與人類文明的結晶,音樂藝術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注入激情,沒有音樂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樂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經濟力量,未來社會有賴於對生機勃勃的藝術社會的建設。前蘇聯音樂教育工作者更是對音樂教育的價值作了精闢的概括: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
2.制訂音樂課程標准。為實現音樂課程的價值與確保音樂課程的地位,許多國家都意識到了制訂或重新制訂音樂課程標準的重要性與緊迫性。1994年美國制訂了該國有史以來第一套由聯邦政府直接干預下產生的《藝術教育國家標准》。日本從昭和33年(1958年)以來,已進行了四次《中小學音樂學習指導要領》的修訂。此外,英國、俄羅斯等許多國家,我國的香港和台灣地區也相繼制訂了各具特色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或《中小學音樂課程綱要》。
3.確立新的音樂課程目標。對於音樂課程目標的確立,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摒棄了以往把音樂知識技能做為音樂課程首要目標的做法,而是強調音樂興趣愛好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強調通過音樂教育開發創造潛能,培養全面、和諧、充分發展的個體。如美國強調「開發人的潛能,提供創造和自我表現並享受成功的機會」;德國強調「音樂面向每個學生,人的所有能力都必須得到發展」;日本強調「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和豐富的感受音樂的能力,陶冶高尚情操」;英國強調「發展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俄羅斯強調「培養個性,促進智力發展」;香港強調「培養喜愛音樂及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並提高兒童自律、表達、專注和協調的能力」。
4.注重多元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結合。目前各發達國家音樂教育大都放棄了對西方音樂的盲目推崇或對本民族音樂的固步自封,一致認為音樂教育必須融合多元文化與本土文化。像日本音樂教育就較好地融合了東、西文化。美國《國家標准》所規定的九項音樂學習領域中也特別包括了「理解世界各類音樂」。澳大利亞音樂教育中,英國文化的主導地位已被多元文化所取代。一些發展中國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如南非認為,其音樂課程必須擺脫以歐洲為核心的傳統模式,韓國音樂教育也意識到音樂教育迫切需要逐步引導學生將正宗的韓國音樂與西方音樂及其他文化的音樂融會貫通。
5.不同音樂教學體系走向融合。半個多世紀以來,多種著名的音樂教學法體系相繼創立並得到推廣普及:包括奧爾夫教學法(德國)、柯達伊教學法(匈牙利)、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瑞士)、卡巴列夫斯基教學法(俄羅斯)、鈴木教學法(日)以及DBME教學法(美國)等。這些教學法體系對世界音樂教育的發展均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由於它們往往是強調音樂教學的某一方面,解決的只是一些局部問題,因此,在普及推廣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諸多的局限性。為此,上述各種教學法體系都在努力完善自身,正是這種自我完善導致了不同教學法之間尋求互補、走向融合的趨勢。它們都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重視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強調通過親身參與音樂活動來加強音樂體驗,強調通過創造性的教學來開發學生音樂潛能,強調教學必須以激發音樂興趣與培養良好態度為基點並視之為學生在音樂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等等。這些教學思想無疑將是今後音樂教學發展的基本方向。
⑹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大綱
1、課程標准著眼於未來國民素質
2、大綱強調的是知識和技能目標,標准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3、突破學科中心,為終身發展打基礎
4、注重學生的學,強調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5、課程標准提出了多元評價建議
6、課程標准為教材編寫者、教師教學及學業評價留下了創造空間
⑺ 第一節音樂課開場白
同學們,大家好來,這自學期將由我來教大家音樂,先自我介紹一下……,大家可以叫我……,好了,我介紹完自己了,大家互相認識一下各自的歌聲好不好,我們每人唱首歌來。好不好??
第一節課先互動,第二節課才上課,這樣比較好吧。我在牆小念書的時候,音樂老師就叫我們每人唱首短歌來互相認識。
⑻ 我需要人民音樂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金色樂章》教案
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法
金亞文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前言
新世紀,迎來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大,難度最大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場改革浪潮,將有力地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實現基礎教育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必將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國家《課程標准》的頒布與各學科新課程的實施,我國基礎教育已邁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音樂課程,作為基礎教育課程的組成部分,正在經歷著這場前所未有的改革,並以令人矚目的速度順利推進。國家基礎教育《音樂課程標准》的成功研製,依據《音樂課程標准》編寫的新教材的啟動、使用,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學的實施,像一股股清新的風吹進了實驗區中小學校園。音樂新課程不僅對傳統音樂教育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更是給學校的音樂課程帶來了全新的變化。這標志著,我國基礎音樂教育已進入了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的發展時期。
長期以來,我國基礎音樂教育面臨著自身發展的一系列問題:諸如課程定位、性質、理價值、理念問題,課程目標、內容問題,教學方法、評價方式問題,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材的編寫與使用等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關繫到基礎音樂教育課程建設與發展,尤為重要的是關繫到廣大中小學生學習與發展。在音樂課程改革的進程中,許多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和音樂教師都被當前的一個音樂教育現象所震撼;為什麼能夠帶給人們無限美好與快樂的音樂,在中小學里竟然成為不受學生歡迎的課程!這種尷尬的局面,足以引起所有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在重新認識基礎音樂教育時,我們不能不提到《音樂教學大綱》和《音樂課程標准》。這兩個指導和規范基礎教育音樂課程的文本,並非只是名稱與形式的不同。比較和研究《音樂教學大綱》與《音樂課程標准》,我們可以發現傳統音樂課程與新音樂課程的本質區別,能夠悟出基礎教育音樂課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即:以《音樂教學大綱》為代表的傳統音樂課程是從學科出發,從教師出發,規范和要求教師應教學科中的哪些內容,以及怎樣教等等。一言以蔽之,《音樂教學大綱》是面向教師的,體現了「學科中心」、「教師中心」的特點。而以《音樂課程標准》為標志的新音樂課程則展示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關鍵的變化,那就是鮮明地提出了基礎教育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因而,面向學習者,從學生的心理邏輯、音樂經驗和實際需要出發,指導與規范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習哪些音樂內容並達到什麼標准,如何學習,以及教師應怎樣引導、促進和評價學生的學習等等,則是《音樂課程標准》最為顯著的特徵。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程的迅速推進,越來越多的音樂教師將面對新的音樂課程。因此,了解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狀況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學習音樂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熟悉音樂新課程的教學領域,掌握與運用音樂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和現代教育技術等等,是實驗區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所迫切關心的課題。這些課題,雖然有些屬於新課程教學法的內容,而有些則更適合新課程教學論的范疇,但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法已無法滿足中小學音樂新課程需要的情況下,研究和編寫立足於指導音樂新課程實踐的教學法類書籍會更加有利於音樂新課程的實施。
鑒於此,《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法》一書,在基礎教育新課程理論的指導下,緊密圍繞對《音樂課程標准》的學習與研究和對音樂新課程實踐的探索與總結,力求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音樂新課程進行解讀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地闡述滲透著新理念的音樂教學方法。從這種意義上說,本書亦具有「教學論」的色彩。總的目的是為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提供一個實施音樂新課程的有益思路和可資參考與借鑒的教學實踐範例。需要說明的是,音樂新課程本身即是一種新的事物,必將在課程改革的進程中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因此,對新課程教學的學習、研究與應用,就採取一種創造和發展的態度。音樂新課程的精髓,在於創新,在於運用新的音樂教育理念創新音樂教學。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教師不僅僅是音樂新課程的實施者,同時也是音樂新課程的建設者,願我們的音樂教師在音樂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目錄
第1章 音樂教育發展狀況與課程改革背景
第一節 中國音樂教育發展狀況
一、基礎音樂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基礎音樂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 外國音樂教育發展狀況
一、對音樂教育本質的認識
二、對音樂教學領域與內容的研究
第三節 基礎教育音樂課程改革背景
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二、音樂課程改革
第2章 音樂新課程基礎理念
第一節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一、音樂教學內容的審美因素
二、音樂教學方法的審美原則
三、音樂教師的審美規范
四、音樂教學環境的審美特徵
五、音樂教學過程的審美描述
第二節 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一、興趣是音樂學習的基礎
二、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與愛好
三、學海無涯「樂」作舟
第三節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
一、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
二、每個學生都是一篇生動的樂章
第四節 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
一、音樂學習離不開音樂實踐
二、一切學習的本質是創造
第五節 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
一、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
二、共享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
第3章 音樂課程標准與音樂教學大綱比較
第一節 課程性質和價值
一、課程性質和價值的分析比較
二、對音樂課程性質認識的人文回歸
三、音樂教育理論的新發展
第二節 課程目標
一、課程目標的分析比較
二、突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第三節 課程內容
一、課程內容簡述
二、課程內容的分析比較
第四節 課程評價
一、課程評價簡述
二、課程評價的分析比較
第五節 課程實施
一、對音樂教學的總體要求
二、對音樂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
三、對音樂教學方法、手段的要求
第4章 音樂實驗教材編寫理念與特色分析
第一節 實驗教材理念
一、體現以審美為核心
二、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三、體現新型師生關系
四、體現新的評價方式
第二節 實驗教材結構
一、單元結構代替課時結構
二、人文結構代替知識結構
第三節 實驗教材內容
一、整合音樂教學內容,拓展新的學習領域
二、淡化知識技能,變「顯性」為「隱性」
三、體現多元文化價值觀,注重經典性與當代性的統一
第四節 實驗教材呈現方式
一、圖文並茂,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二、獨具特色的樂譜設計
三、體現學生用書的特點
四、為教師提供優質豐富的資料
第5章 音樂教學領域
第一節 感受與鑒賞
一、感受與鑒賞領域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和意義
二、內容標准及教學特點
第二節 表現
一、表現領域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和意義
二、內容標准及教學特點
第三節 創造
一、創造領域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和意義
二、內容標准及教學特點
第四節 音樂與相關文化
一、音樂與相關文化領域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和意義
二、內容標准及教學特點
第6章 音樂教學設計
第一節 確立音樂教學目標
一、音樂教學目標概述
二、音樂教學目標分類
三、音樂教學目標比較
四、如何確立音樂教學目標
第二節 分析音樂教學內容
一、分析教學內容的人文內涵
二、分析教學內容的情感要素
三、分析教學內容的知識技能
第三節 設計音樂教學過程
一、音樂教學過程概述
二、音樂教學模式與范型
三、音樂教學階段的設計
第四節 處理音樂教學事件
一、音樂教學事件概述
二、音樂教學事件的類型與應變策略
三、處理教學事件與音樂教學的關系
第五節 選擇音樂教學設施與手段
一、傳統教學設施與手段
二、現代教學設施與手段
三、因地制宜合理使用教學設施與手段
第7章 音樂教學策略
第一節 創設情境
一、語言創設情境
二、光線創設情境
三、美術創設情境
四、桌椅創設情境
五、音源創設情境
第二節 重視體驗
一、重視體驗的獨特性
二、重視體驗的過程性
第三節 強調探究
一、探究性學習的設計環節
二、探究性學習的方法步驟
三、探究性學習中的教師位置
第四節 關注合作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二、加強學生間的合作
三、提倡教師間的合作
四、教育與環境之間的合作
第五節 加強綜合
一、以音樂學科為主體的綜合
二、以音樂學科為切入點的綜合
第8章 音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
第一節 音樂教學與建構主義理論
一、建構主義理論
二、建構主義的音樂教學模式與方法
第二節 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
一、媒體與多媒體技術
二、計算機輔助教育
三、多媒體音樂課件開發
四、音樂新課程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
第三節 音樂教學與網路信息
一、音樂學習資源
二、音樂教學與網路信息技術
三、網路信息時代的音樂教師
第9章 音樂教學評價
第一節 教學評價概述
一、教學評價概念界定
二、教學評價的分類
三、目前我國教學評價的一般特徵
四、我國音樂教學評價的研究概況
第二節 音樂教學評價理念
一、音樂教學評價的原則
二、音樂教學評價的特點
三、音樂教學評價的內容
第三節 音樂教學評價技術
一、音樂教學評價的理論准備
二、音樂教學評價的方案設計
三、音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制訂
四、音樂教學評價的方式與方法
五、不同類型的音樂課堂教學評價
第10章 新課程與音樂教師素質
第一節 轉變觀念和角色
一、對傳統教師觀念與角色的反思
二、確立現代教師觀念與角色
第二節 更新知識與技能
一、當前我國音樂教師知識與技能結構的弊端
二、新課程對音樂教師知識與技能的要求
第三節 提升素質及修養
一、敬業精神與職業風范
二、思想修養與人格魅力
三、專業素養與業務能力
⑼ 小學音樂舊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區別
音樂課程標准與音樂教學大綱的比較
一、課程性質和價值觀念的轉變
過去的教學大綱,在編寫的指導思想上,是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是根據學科體系制訂的,主要側重於根據學科的邏輯關系來安排教學內容,它是教師教學的一個依據。教學大綱的內容分為唱歌、唱遊(小學)、器樂、欣賞、識譜與視唱聽音(中學為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等幾個部分,並對這幾個部分分年級提出不同的要求,各部分內容都有一個比較明確的體系,對知識、技能的要求和培養音樂專業人才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是程度上稍有差異而已,但邏輯關系是一樣的。教學難點、重點的確定都在知識、技能的體繫上,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學科體系的發展上,完全沒有考慮學生的要求,這是培養專業人才的規劃。比如,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中對三至五年級學生在唱歌方面的要求是:①學習緩吸、緩呼的呼吸方法;初步學習有氣息支持地歌唱。②學習連音唱法、頓音唱法。③學習簡易的輪唱、二部合唱,做到音高、節奏准確,逐步做到聲部的和諧、均衡。從這三條可以看出,其要求完全是專業性的,並且是與專業教育接軌的。比如「緩吸緩呼;有氣息支持地歌唱」等,專業音樂教育也是這樣要求的,只不過要求的深淺程度不同而已,但其結構和系統性是一致的。這只是舉其中的一小部分例子,還有不少類似這樣的專業要求。教學大綱要求如此,那麼音樂教師按照大綱的要求開展教學活動也就順理成章了。可以說,現在所用的教學大綱是按照音樂學科的知識體系來編寫的,首先考慮的是學科在學生身上有多大的完善與發展,而忽略了學生在音樂中究竟能有多大發展,脫離了學生實際。也就是說,教學大綱所演繹出來的音樂是一種「精英文化」,它注重的只是學科自身的科學性和發展性。
課程標準是在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潮中誕生的,有著鮮明的時代性和科學性,是一個開放式的發展模式,是建立在學生學習經驗的基礎上的,是按學生的心理結構的發展來確定學科內容的,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學習經驗為載體,把音樂學習和學生生活與社會發展的情感體驗密切聯系在一起的。課程標准首先考慮的不再是學科自身的發展,而是學生的發展,使學生通過學習音樂享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它突破了學科體系,由學科體系向學習領域轉變,培養的是ZI世紀所需要的綜合素質高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具有基本素養和能力的有文化的普通公民,而不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專業人才。它也體現了「音樂教育的任務不是培育音樂家,而是培養人」——蘇霍姆林斯基(前蘇聯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還體現了價值取向上的變化,那就是:由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由學科知識本位走向學生發展本位。
在教育教學基本理念方面,教學大綱與課程標准也有本質的差異。盡管教學大綱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教育的發展作過相應的修訂與調整,如以前的教學大綱特別強調「雙基」(即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人們發現在這之中美育體現得不足,尤其是受當時德國奧爾夫和美國「綜合音樂感」音樂教育思想的影響,先後在教學大綱中加進了「器樂教學」和「唱遊」(小學)教學。盡管教學大綱也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還提倡「因材施教」,但這並不能改變教學大綱以系統的學科知識和技能學習為教育教學目的的基本性質。而課程標準是以實現音樂教育的價值為依據,遵循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審美認知規律,將音樂課程的價值定位在審美體驗、創造性發展、社會交往和文化傳承四個方面,比過去教學大綱側重強調德育和智育方面的價值目標更有時效 性和針對性,也更全面、更科學。由此也可更加明確地看出,課程標准所演繹出來的音樂是一種「大眾文化」,是從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
二、由教學內容到教學領域的轉變
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有唱歌、唱遊(小學)、器樂、欣賞、識譜和視唱聽音五個方面,課程標准則將其劃分為四個領域,即: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既整合也擴展了教學大綱的內容。
我們可以看出,把過去的唱歌、唱遊、器樂和視唱聽音整合為表現,融合性增強,整體難度降低,不再像過去那樣對每一項都有過細的要求,欣賞整合為感受與鑒賞,重視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另外,課程標准擴展了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兩項,這也是根據新時代對音樂教育的要求和順應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而增加的。創造,體現了一個時代的精神,也體現了音樂教育的改革方向。
這樣的整合與拓展,突出了音樂聽覺審美體驗的藝術特徵,淡化了技能練習和理論知識的專業性。由於知識難度降低,所以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音樂表現及投人音樂探索的興趣。從中也可以看出,新課程標准對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視。
三、教學要求的轉變
現行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以及據此編寫的多種版本的音樂教材,無論在內容、體例上,還是在要求上,受專業音樂藝術院校的相關影響比較深,追求全面、系統、高難度。這既超出中小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中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發展的需要。在體例安排上,各類音樂知識往往成條塊分割狀態,學生接觸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樂。例如,教學大綱中把樂理知識學習專門列為一項,叫做識譜Z面課程標准中的識譜僅為「表現」一項中的第四條(前三條為:演唱、演奏、綜合藝術表演人教學大綱中對初中階段識譜的總要求是:①在小學基礎上,繼續學習簡譜或五線譜知識。五線譜教學用首調唱名法。②通過音樂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聽辨節奏、旋律和視唱樂譜的能力。其分年級的要求是:①復習鞏固小學階段的識譜知識。②學習保持音、切分音、三連音、裝飾音等音樂記號。③學習調號,知道唱名在鍵盤上的位置。④編寫節奏與旋律短句。⑤提高識譜能力、這裡面的專業要求全面而深人。
課程標准對7~9年級(即初中1~3年級)在識讀樂譜方面的要求為:①用熟悉的歌曲、樂曲學唱樂譜。②能夠跟隨琴聲或錄音視唱樂譜。③鞏固、提高識譜和運用樂譜的能力。
對比前面教學大綱的五項要求,課程標准中這三項的難度大大降低。僅就第一條來看,就可以先唱歌後識譜,這在以往是違背常規的教學行為的。以前的唱歌都是先識譜後唱歌,其理由是:不識譜怎麼能把歌唱會呢?於是課堂上往往會出現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教歌譜時,學生已經能夠直接唱歌了。課程標准中的第2條是培養學生「能夠跟隨琴聲或錄音視唱樂譜」,這在以往的教學中更是不允許的,以為這是培養學生的「依賴」思想,是不重視「雙基」的體現。以前的視唱樂譜是:教師給學生一個標准音高,然後學生清唱,整個曲譜唱完後音準誤差不超過半音才算合格,其專業要求非常高。
課程標准注重的是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體驗和音樂學習經驗,不再要求學生對音樂知識死記硬背,它讓學生明白,音樂不是科學,而是一種文化,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了解有關音樂的背景、文化、體裁、風格,讓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快樂。
四、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過去幾十年,音樂教學採用的基本上都是單向灌輸式的模式,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音樂綜合能力的提高。課程標准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倡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及綜合式的學習,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創設便於師生交流的教學環境,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再以絕對權威出現,而承認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主,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地學習,不再重視結果而注重過程。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確定以學生為中心,開放、民主。公平、高質量地與社會生活、社會發展、人生經歷相結合的音樂學習方式
新一輪的教學改革其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要體現這一核心,必須轉變教學觀念,這是教學改革的前提和關鍵。教學觀念對教學活動起著指導和統帥作用,那麼,新課程需要哪些新教學觀念,如何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觀念,就成為亟待探討的問題。
一、教學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還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
本次教學改革是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進行的,是對課程改革的呼應。所以,教學與課程的關系是本次教學改革首先必須擺正和處理好的一對關系。在這對關系中,課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課程觀是主導因素。課程觀決定教學觀,並因此決定教學改革的深度、廣度。但是,課程究竟是教學的「枷鎖」還是「跳板」?是教學的「控制者」還是「促進者」?在傳統的教學論概念系統中,課程被理解為規范性的教學內容,而這種規范性的教學內容是按學科編制的,故課程又被界定為學科或各門學科的總和。這就意味著,課程只是政府和學科專家關注的事,教師無權也無須思考課程問題,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課程和教學成為兩個彼此分離的領域,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實體或內容,它規定學校「教什麼」,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過程或手段,它規定學校「怎麼教」;課程是教學的方向、目標或計劃,是在教學過程之前和教學情境之外預先規定的,教學的過程就是忠實而有效傳遞課程的過程,而不應當對課程作出任何調整和變革;教師只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學生只是既定課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這就是傳統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課程是「專制」的一方,課程成為一種指令、規定,教材成為聖經,而教學則成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課程與教學走向二元對立,二者機械地、單向地、線性地發生關系。這樣,課程不斷走向孤立、走向封閉、走向萎縮,走向難、繁、偏、舊,而教學也不斷變得死板、機械、沉悶,這種背景下的所謂教學改革只能是打外圍戰,「戴著鐐銬跳舞」,師生的生命力、主體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發揮。總之,這種改革最多隻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實質性的突破。
當課程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專家研製走向教師開發,由學科內容走向學生經驗的時候,課程就不只是「文本課程」(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等文件),而更是「體驗課程」(被教師與學生實實在在地體驗到、感受到、領悟到、思考到的課程)。這意味著,課程的內容和意義在本質上並不是對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對給定的內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對給定內容的意義都有其自身的解讀,從而對給定的內容不斷進行變革與創新,以使給定的內容不斷轉化為「自己的課程」。因此,教師和學生不是外在於課程的,而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他們共同參與課程開發的過程。這樣教學就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而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這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教學過程因此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這樣,教學與課程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融為一體。課程也由此變成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和完整文化,這意味著課程觀的重大變革。在這種背景下,教學改革才能真正進入教育的內核,成為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能動力量,成為教師與學生追尋主體性、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這正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呼喚的教學改革!這是從課程層面上給教學帶來的一種「解放」,這種「解放」將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二、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還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教與學的關系問題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問題,同時也是教學論中的重大理論問題。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基於此,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不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的「教學」是假教學。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往,是對教學過程的正本清源,是對傳統教學觀點的重大突破。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它表現為:一是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師是知識的佔有者,所以教師是課程的主宰者,所謂教學就是教師將自己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關系成為: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在這樣的課堂上,「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學生是被教會,而不是自己學會,更不用說會學了。二是以教為基礎,先教後學。學生只能跟著教師學,復制教師講授的內容。先教後學,教了再學,教多少、學多少,怎麼教、怎麼學,不教不學。教支配、控制學,學無條件地服從於教,教學由共同體變成了單一體,學生的獨立性、獨立品格喪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終成為「遏制學的力量」。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越不愛學。總之,傳統教學只是教與學兩方面的機械疊加。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交往昭示著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機械相加,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當中,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性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課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交往還意味著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可以說,創設基於師生交往的互動、互惠的教學關系,是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教學重結論還是重過程
結論與過程的關系是教學過程中一對十分重要的關系,與這一關系相關的還有學習與思考、學會與會學、知識與智力、繼承與創新等關系。從學科本身來講,過程體現該學科的探究過程與探究方法,結論表徵該學科的探究結果(概念原理的體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什麼樣的探究過程和方法論必然對應著什麼樣的探究結論或結果,概念原理體系的獲得依賴於特定的探究過程和方法論。如果說,概念原理體系是學科的「肌體」,那麼探究過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學科的「靈魂」。兩者有機結合才能體現一門學科的整體內涵和思想。當然,不同學科的概念原理體系不同,其探究過程和方法論也存在區別。但無論對哪一門學科而言,學科的探究過程和方法論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學科的概念原理體系只有和相應的探究過程及方法論結合起來,才能有助於學生形成一個既有肌體又有靈魂的活的學科知識結構,才能使學生的理智過程和精神世界獲得實質性的發展與提升。
從教學角度來講,所謂教學的結論,即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需獲得的結果;所謂教學的過程,即達到教學目的或獲得所需結論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毋庸置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所以必須重結論。但是,如果不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認知方式,沒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則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真正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為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起來。所以,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基於此,新課程把過程、方法本身作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從課程目標的高度突出了過程、方法的地位。
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只是一種形式上走捷徑的教學,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條文背誦,它從源頭上剝離了知識與智力的內在聯系。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排斥了學生的思考和個性,把教學過程庸俗化到無需智慧努力,只需聽講和記憶就能掌握知識的那種程度,於是便有了掌握知識卻不思考知識、詰問知識、評判知識、創新知識的「好學生」。這實際上是對學生智慧的扼殺和對學生個性的摧殘。重結論、輕過程,從學習的角度講,也即重學會、輕會學。學會,重在接受知識,積累知識,以提高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是一種適應性學習;會學,重在掌握方法,主動探求知識,目的在於發現新知識、新信息以及提出新問題,是一種創新性學習。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學生在學校獲得的知識到社會上已遠遠不夠用,人們只有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方面是暴露學生各種疑問、困難、障礙和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學生聰明才智、獨特個性、創新成果的過程。正因為如此,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當然,強調探索過程,意味著學生要面臨問題和困惑、挫折和失敗,同時也意味著學生可能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結果表面上卻一無所獲,但是,這卻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生長、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要求,它是一種不可量化的「長效」、一種難以言說的豐厚回報,而眼前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應該說是值得付出的。
四、教學關注學科還是關注人
學的重心在學科還是在人?關注學科還是關注人?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育價值觀。過分關注學科,過分強調學科的獨立性和重要性,是學科本位論的反映。學科本位論把學科凌駕於教育之上,凌駕於人之上,學科成為中心,成為目的,學校教育、課程教學成為促進學科發展、培養學科後備人才的手段,這種只見學科不見人的教育觀從根本上背離了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和使命。從實踐層面講,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是一種「目中無人」的教學,它突出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一是重認知輕情感。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把生動的、復雜的教學活動囿於固定、狹窄的認知主義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而不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教學的非情感化是傳統教學的一大缺陷。
二是重教書輕育人。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把教書和育人割裂開來,以教書為天職,以完成學科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為己任,忽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從而使教學過程不能成為學生道德提升和人格發展的過程。總之,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在強化和突出學科知識的同時,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從而使學生成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改革教學必須進行價值本位的轉移,即由以學科為本位轉向以人的發展為本位,學科本位論的錯誤不在學科本身,而在於指導思想,學科教學依然要體現和重視學科知識的特點,遵循學科發展的規律,學科教學一定要以人的發展為本,服從、服務於人的全面健康發展。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它意味著:
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科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學生對學科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一切必須為我們教師所關注,這種關注同時還要求我們教師必須用心施教。 用心施教體現著教師對本職的熱愛,對學生的關切,體現著教師熱切的情感。
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教師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樣,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就成為人格的健全與發展的過程,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變得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有同情心,越來越有責任感,越來越有教養。當然,這也要求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完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