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數學教學片段評析

小學數學教學片段評析

發布時間:2021-03-01 16:12:34

『壹』 什麼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典型案例分析與反思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2 准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准備之仗。言外之意,無准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3 沒有解決好興趣與課程學習的矛盾。自己有很多興趣,作為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明白的人,當然不應該同機器一樣,讓自己的興趣被平白無故抹煞,那樣不僅悲慘而且無知,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興趣嚴重耽擱了學習就不好了,不僅不好,有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

失敗了怎麼辦?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要認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來要干什麼?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要因為失敗不甘心接著走,而是要正確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弱勢是什麼;
第三,確定目標。明確自己想要的,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走。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

綜上,我決心:
平時鍛煉自己,強迫自己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把課堂學習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並學有餘力地積極發展興趣愛好;考試前做好充分准備,打一場酣暢淋漓、悲壯徹底、問心無愧的戰役

再接再勵,繼續努力,有一句話說的好,失敗是成功之母

『貳』 如何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案例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片段
學生被分為6人一小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學:
師: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動手操作。
師:好!把剛才操作的過程在小組中交流一下。 B教學:
師: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試著按要求進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並且不能損壞小棒。看那組最迅速。
學生開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開始小聲議論。 師:有困難嗎?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師: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麼辦呢? (生„„)
師:好!同組內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調。再試試看。 (生活動。)
師:哪個小組願意來交流一下,你們的4份是怎麼平均分的? 分析:學生是由於需要而主動地合作交流,還是被老師安排去合作交流,兩種心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怎樣激發學生合作交流的積極主動性?我感覺有兩點值得我們去關註:
1、讓問題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數學教學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於日常隨意性的談話,它應具有一定的學習目標的指向性,是為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而進行的合作與交流。因此,教學中要不斷地讓學生產生思維的困惑,讓他們在思維的壓力下,主動地想到與別人的合作與交流。案例教學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種分法,讓他們交流什麼呢?只會不斷地重復。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卻是個傷腦筋的事。老師建議重新調劑,怎樣調劑呢?小組成員之間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別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個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學拿出2根,其間的討論一定會熱烈。「方便別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體現嗎?!

『叄』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及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一、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內涵

一個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處疑難問題,

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應該描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典型的、生動的交往狀態與外在行為,刻畫他們豐富的、細膩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二、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特徵

1、素材真實性

案例所反映的應該是一個真實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發起大家的思考。

2、選材典型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敘述的是一個數學教學的典型事例,這個事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並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數學思維上的沖突。

3、情節具體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要能夠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生動地描述出來。例如,反映某一個數學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數學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數學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不應是對活動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說明,而應是對雙邊活動的具體情節展示敘述,做到翔實、有趣。

4、時空廣延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說明事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個現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目標全面性

小學數學數學案例對行為等的敘述,要能反映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特性,涵蓋教學目標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數學認知的思維活動,對教學的態度、情感,學習數學的動機、需要等。

三、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師寫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記錄功能——案例寫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學經歷的機會。案例寫作實際上是對教師職業一些困惑、喜悅、問題等等的記錄。如果我們說一個數學教師展示其自身生命價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課堂、在學校、在與學生的交往的話,那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生命之光的記載。在案例中,有教師的情感,同時也蘊涵著無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夠折射出教育歷程的演變,它一方面可以作為個人發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社會背景下教育的變革歷程。

2、導向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成為案例的事實,往往是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中魂牽夢繞的難題,或者是刻骨銘心的事件。如果你對案例寫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工作方式,那麼隨著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會逐漸發現你自身工作的難點在哪裡,今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3、反思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水平。如果把反思當成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時沖動或歲末特有的行為,就可以極大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其向專業化水平邁進。

4、傳播功能——案例為教師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工作主要體現為一種個體化勞動過程,平時相互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案例寫作是以書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師的教育教學經歷。它可以使其他教師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為,使個人的經驗成為大家共享的財富。同時,通過個人分析、小組討論等,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復雜性,以及所面臨問題的多樣性和歧義性,並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緘默的知識提升出來,把自己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證自明的知識、價值、態度等,通過討論和批判性分析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

四、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編制

1、編制原則

(1)客觀性原則。一個案例就是關於某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椅上杜撰的事實」來代替,也不能用「從抽象的、概括化理論中演繹出的事實」來代替。堅持實事求是,盡量依據時間發展順序客觀記錄事例。杜絕摻假現象,不會「合理構想」。不搞「文字游戲」,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變事實。

(2)獨特性原則。在撰寫案例活動中,倡導教師開展創造性的工作,不人雲亦雲,不見風使舵,要有個性的觀察、個性的實踐、個性的反思、個性的表述。

(3)價值性原則。撰寫案例的目的在於推動教學的改革。因此,所選事例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價值程度,與案例本身的實際意義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面向教學實際需要選擇事例。

2、編制格式

分析有關案例不難發現案例的一般格式與寫法。目前專家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變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與「提示——案例——訪談錄——分析」。「提示」,主要簡介「案例」與「分析」中將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論,可以促進理論知識與教學實例的融合。「訪談錄」以對話的形式記錄對有關教師進行的訪談,以外化教師的緘默知識,便於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產生的背景、過程和做法。教師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斷+反思」,其變式主要有「背景——片斷——反思」與「片斷——評析——反思」。

可見,案例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為了一個主題而截取的教學行為片斷,這些片斷蘊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論。它源於實踐,但高於實踐。案例以真實的教師和事件為基礎,但又不是簡單而機械的課堂實錄,它是教師對自身典型教學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節課或一個片斷,也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把幾節課的相關片斷疊加。從案例內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敘事式」和「對話式」;從案例內容的編排方式看主要有「單一式」、「對照式」和「遞進式」。反思一方面是基於案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實例印證理論;另一方面要高於案例,要從案例的分析中生發出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觀點。

『肆』 小學數學教學片段怎麼分析

課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一、教學設計:
1 學習方式:
數學教學 shuxue.chazidian.com/jiaoyan
對於全等三角形的研內究,實際是平面幾何中對封閉的容兩個圖形關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兩個三角形間最簡單,最常見的關系。它不僅是學習後面知識的基礎,並且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以及兩線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熟練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並且靈活的應用。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用設問形式創設問題情景,設計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探索、交流、發現、思維,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抽象出幾何模型和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真正把學生放到主體位置。

『伍』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分析

課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一、教學設計:
1 學習方式:
對於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實際是平面幾何中對封閉的兩個圖形關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兩個三角形間最簡單,最常見的關系。它不僅是學習後面知識的基礎,並且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以及兩線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熟練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並且靈活的應用。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用設問形式創設問題情景,設計一系列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探索、交流、發現、思維,使學生經歷從現實世界抽象出幾何模型和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真正把學生放到主體位置。
2 學習任務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書提供的素材和活動,鼓勵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的能力,並且在以直觀操作的基礎上,將直觀與簡單推理相結合,注意學生推理意識的建立和對推理過程的理解,能運用自己的方式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為以後的證明打下基礎。
3 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了解了圖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徵,掌握了全等圖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的關系,這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做好了知識上的准備。另外,學生也具備了利用已知條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圖能力,這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本節課的操作、探究成為可能。
4 教學目標:
(1)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過程,體會利用操作、歸納獲得數學結論的過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推理能力,發展有條理地表達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5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
從設置情景提出問題,到動手操作,交流,直至歸納得出結論,整個過程學生不僅得到了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更重要得是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了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這將有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應用數學。
難點: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特別是創設出問題後,學生面對開放性問題,要做出全面、正確得分析,並對各種情況進行討論,對初一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根據初一學生年齡、生理及心理特徵,還不具備獨立系統地推理論證幾何問題的能力,思維受到一定的局限,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 點撥、引導,盡可能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到合作探討中來,使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獲取新知,並使個性思維得以發展。。
6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資源)和教學方式

復習過渡
引入新知

創設情景
提出問題

建立模型
探索發現

歸納總結
得出新知

鞏固運用
及其推廣

反思小結

提煉規律
電腦顯示,帶領學生復習全等三角定義及其性質。

電腦顯示,小明畫了一個三角形,怎樣才能畫一個三角形與他的三角形全等?我們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條邊分別對應相等,三個角分別對應相等,那麽,反之這六個元素分別對應,這樣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個條件呢?條件能否盡可能少嗎?
對學生分類中出現的問題,予以糾正,對學生提出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生需要,發展學生個性思維。

按照三角形「邊、角」 元素進行分類,師生共同歸納得出:
1 一個條件:一角,一邊
2 兩個條件:兩角; 兩邊;一角一邊
3 三個條件:三角; 三邊;兩角一邊;兩邊一角

按以上分類順序動腦、動手操
作,驗證。
教師收集學生的作品,加以比
較,得出結論:
只給出一個或兩個條件時,
都不能保證所畫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將研究三個條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
為40°、60°、80°,畫出這
個三角形,並與同伴比較是否
全等。
學生得出結論後,再舉例體會
一下。
舉例說明:如老師上課用的三
角尺與同學用的三角板三個角
分別對應 相等,但一個大一個
小,很顯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邊三角形,邊長不等,兩個
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
4cm,5cm,7cm,畫出這個三角
形,並與同伴比較是否全等。

板演: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
三角形全等,簡寫為「邊
邊邊」或「SSS」。

由上面的結論可知,只要三角形三邊的長度確定了,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確定了。
實物演示:
由三根木條釘成的一個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狀是固定不變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舉例說明該性質在生活中的應用

類比著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操作,研究四邊形、五邊性有無穩定性

圖形的穩定性與不穩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讓學生舉例說明。

題組練習:
P140 2 ( 學生舉反例說明)
3 ( 對有能力的學生要求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推理過程。對一般學生要求口頭表達理由,並能說明每一步的根據。)

教師帶領,回顧反思本節課對知識的研究探索過程,小結方法及結論,提煉數學思想,掌握數學規律。

在教師引導下回憶前面知識,為探究新知識作好准備。

議一議:
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受教師啟發,從最少條件開始考慮,一個條件;兩個條件;三個條件…經過學生逐步分析,各種情況漸漸明朗,進行交流予以匯總,歸納。

想一想:
對只給一個條件畫三角形,畫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嗎?
畫一畫:
按照下面給出的兩個條件做出三角形:
(1) 三角形的兩個角分別是:30°,50°
(2) 三角形的兩條邊分別是:4cm,6cm
(3) 三角形的一個角為 30,一條邊為3cm
剪一剪:
把所畫的三角形分別剪下來。
比一比:
同一條件下作出的三角形與其他同學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學生重復上面的操作過程,畫一畫,剪一剪,比一比。
學生總結出:三個內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學生舉例說明

學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獨立完成操作過程,通過交流,歸納得出結論。

鼓勵學生自己舉出實例,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那出准備好的硬紙條,進行實驗,得出結論:
四邊形、五邊形不具穩定性。

學生練習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回顧反思,歸納整理。

z+z平台演示

z+z平台演示,教師加以分析。
學生分組討論,師生互動合作。
經過對各種情況得分析,歸納,總結,對學生滲透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結論很顯然只需學生想像即可,z+z平台輔助直觀演示。

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實踐、自主探索、交流,獲得新知。

舉例時,電腦輔助演示讓學生感受反例的作用。

z+z平台播放三角形穩定性及四邊形不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z+z平台顯示題組練習

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應用能力。

再次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體會分析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7教學反思

(1) 本節課的設計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知識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思想。教師以探究任務引導學生自學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營造了思維馳騁的空間,在經歷知識的發現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分類、探究、合作、歸納的能力。
(2)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盡量為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時空,不放過任何一個發展學生智力的契機,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藉助已有的知識和方法主動探索新知識,擴大認知結構,發展能力,完善人格,從而使課堂教學真正落實到學生的發展上。
(3) 「樂思方有思泉涌」,在課堂教學中,時時注意營造積極的思維狀態,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的創造火花才會不斷閃現,個性才的以發展。

『陸』 小學數學課堂怎樣評析

學生對數學課的復熱情程度制關鍵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只要學生是圍繞學習的言行,教師都應當給與鼓勵。教育首先是一種賞識教育,在課堂是老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有能力的人,樂於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優勢潛能,並給與學生充分的肯定和欣賞,同時還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意見。教師在課堂中具有極強的權威性,因此教師的評價也具有權威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過早或不合時宜地作出評價,可能就會壓制、扼殺學生有價值的做法和想法,當學生產生不同意見時,教師不妨首先做一個忠實的傾聽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學生們才不會背負著心理上的包袱去上課。當學生們在課堂上遇到疑問時,就會敢於向老師提問,及時地解決學生們心中的疑問,而不是以往的「你教我聽」的現象,這樣才有助於在教學中更好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對學生這種課堂學習的評價也是對老師一個側面的評價,是否真正的能達到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柒』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高分!!

這些問題都可以寫教學論文了。沒字數規定?
既然這樣,論文總要自己寫的,給你些參考資料吧!多個人幫你找也是好的!若是畢業論文很嚴謹,慎重。

http://www.smbsxx.com/Jstd/lwjl/sxlw/200605/Jstd_1191.html

http://www.smbsxx.com/Jstd/lwjl/sxlw/200504/Jstd_797.html這個網站不錯,資料好!!

http://www.smbsxx.com/Jstd/lwjl/sxlw/Index.html

『捌』 小學數學概念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片段舉例

(一)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片段
1.創設情景,出示課題
師:老師帶來了一些鉛筆准備獎給學習認真的小朋友,如果每人2枝,獎給4位小朋友,一共要多少枝?怎樣列式?(板書:2+2+2+2=8)如果獎給5位小朋友,一共要多少枝?(板書:2+2+2+2+2=10)我們班46名同學學習都很認真,每位小朋友都獎勵2枝,該怎麼列式呢?教師一邊板書2+2+2+2……,一邊問:這樣要寫多少個「2」?能不能有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來表示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乘法(板書課題)。
2.直觀感知,形成表象
(1)教學乘號。
(2)學生擺紅花,寫算式。
師:在投影儀上先擺2朵,再擺2朵,最後再擺2朵。問:數一數,一共擺了幾個2朵?(板書:3個2)可以用什麼方法算?(板書:2+2+2=6)這個連加算式中加數都是2,我們可以把它改寫成乘法算式,寫作:2×3=6,讀做:2乘3;也可以寫作:3×2=6,讀做:3乘2。(教師示範,再指名讀、全班讀)
(3)學生擺小圓片,寫算式。
師:請小朋友自己擺一擺小圓片,再寫出算式,行嗎?
要求第一行擺3個小圓片,第二行也擺3個小圓片,一共擺了幾個小圓片?用加法算怎樣列式?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3=63×2=6或2×3=6
師:如果再擺兩行,那一共又有幾個3呢?算式該怎麼列?(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3+3+3=123×4=12或4×3=12
(4)看圖形,寫算式。
板書:4+4+4=12,4×3=12或3×4=12
5+5+5=15,5×3=15或3×5=15
3.分析比較,揭示本質
(1)師: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得出:這些加法算式的加數都相同,所以能改寫成乘法算式。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討論下列算式哪些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哪些不能?為什麼?
2+2+33+3+3+35+56+6+6+7
4.多種訓練,鞏固和深化新知
(1)看圖列式。
*********************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2)根據算式,用學具擺一擺。
2×24×32×5
(3)把前面「導入」中的三道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4)自己寫一個加法算式,然後改寫成乘法算式。
5.小結(略)
評析:這節概念課遵循了概念形成的規律,依據感知——表象——概念——運用這么一條途徑。概念的引入能緊緊抓住同數連加這一已有的知識基礎,又輔以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學手段,可謂雙管齊下。一開始就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接觸「相同加數」,從計算全班學生的獎品總數而激起學生學習「乘法」的慾望。接著讓學生在操作實踐的過程中,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在獲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形成清晰而豐富的表象,為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課展開以後能及時對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這些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本質屬性。「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一結論是抽象概括的結果。教師通過第一層次由學生擺出了3個2朵小紅花,列出加法算式2十2+2=6再引導學生看算式回答算式中的加數有什麼特點?再讓學生用正方形擺出4個3,用小圓片擺出5個4,分別列出加法算式,並觀察每個算式中加數的特點。第二層次,教師由三道加法算式引出新的運算——乘法,說明3個2相加的和,4個3相加的和。5個4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第三層次,通過加法和乘法算式的比較,得出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第四層次是抽象出乘法的意義。在這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中,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了培養。為鞏固新知設計的辨析題中既有肯定例證,也有否定例證,抓住了教學的難點,突出了教學的重點,有利於學生真正理解乘法的意義,即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最後寫出求46個學生的鉛筆總數的乘法算式,使學生已有的概念得到了及時擴展。整節課學生都主動地投入了整個教學過程。
(二)面積單位及其進率教學片段
1.感知1平方分米
(1)學生觀察:教師在黑板上貼的紙上畫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以這條線段為邊長,畫一個正方形。告訴學生,這個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l平方分米。接著教師用剪刀剪下這l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貼在黑板上。
(2)學生操作:剪出一個l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手摸一摸,閉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的樣子及大小。
2.感知1平方厘米
(1)師:誰能第一個剪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學生動手剪出了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後,要求他們說說是怎樣剪的。然後讓學生用手摸一摸,閉上眼睛想一想l平方厘米的樣子及大小。
(2)把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和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放在桌面上,看一看,比一比,閉上眼睛想一想它們的樣子及大小。
3.感知1平方米
師:誰能告訴大家,怎樣剪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學生說完,教師就把事先剪好的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貼在黑板上,讓學生看一看,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和大小。
4.討論:什麼叫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l平方米?
5.討論: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及l平方米的關系。
(1)要求學生看著自己桌上的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想一想怎樣才能測出1平方分米中有多少個l平方厘米?學生認為動手擺一擺、畫一畫就能測出來。開始學生把兩張正方形紙的一個頂點對齊,然後沿著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的邊沿把它所佔的平面位置畫在了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上。再挪動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緊挨著畫好的小正方形擺好,再沿邊沿畫出它所佔的位置。再挪動正方形……這樣畫了一排,再畫第二排,第二排沒有畫完,有的學生已經用尺子把l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邊平均分成了10份,把對邊上的兩點連結,畫出格線,數一數,算一算,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提問:怎樣知道1平方米中有多少個1平方分米?如果沿l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邊長擺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一排能擺幾個?可以擺多少排?得出: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想一想,算一算,l平方米等於多少平方厘米呢?學生很快就得出: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6.鞏固運用
(1)舉例說說1平方厘米、l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2)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略)
評析: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可以增加對所學知識的感性認識,在操作中獲得實物的表象,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里的教學片段,教師正是出於這樣的思考,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擺一擺,畫一畫,想一想,算一算,真正理解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的意義及它們之間的進率,並且印象深刻,記憶持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自始至終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主動積極的。
(三)質數與合數教學片段
1.導入
師:同學們都有自己的學號,請把表示你學號的這個數的所有約數找出來。
(指名反饋,教師根據29號、2號、26號、16號同學的發言,逐一板書這些數的約數。其餘同學互相交流。)
2.分類整理,揭示概念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數(手指黑板),能不能把這些數分分類?同桌可以互相議一議。
生甲:我把這些數分成兩類,一類是奇數,一類是偶數。奇數有21、7、29,偶數有6、2、26和16。
生乙:我是按約數的個數來分的,7、29、2隻有兩個約數分為一類,6、16、21、26有兩個以上的約數分為一類。
生丙:我把6、7、2分為一類,這些數都是一位數,21、16、29、26分為一類,這些數都是兩位數。
師:還有其他分法嗎?(學生表示沒有)這些分法都有道理。奇數、偶數我們以前已經認識了,今天我們著重來研究按約數個數來分的情況。像這樣只有兩個約數的數,叫做質數,也叫做素數;有兩個以上約數的數叫做合數。
3.討論,建立概念
師: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質數有什麼特點?合數有什麼特點?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和周圍的同學商量一下。
生:質數的約數只有l和它本身兩個,合數的約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誰再來說一說?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4.理解和鞏固概念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什麼是質數,什麼是合數,那麼除了黑板上的這些數,你還能舉一些例子嗎?寫在本子上。
生:19、23、27、31、59、61是質數,4、15、20、18、25、10、12、30是合數。
師:還有嗎?還有這么多同學想說,可是黑板只有這么大,怎麼辦?
生:用省略號表示。(板書)
師:這幾位同學舉出的這些數是不是質數?指板書我們來判斷一下。
生:19、23是質數,27不是質數。
師:27為什麼不是質數?
生:因為27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別的約數3和9,所以是合數。(教師調整板書)
師:這些都是合數嗎?(學生沒有意見)誰能說說12為什麼是合數?
5.運用概念
(1)教師從周圍環境中選取素材,讓學生進行判斷練習,概括出判斷方法(略)。
(2)討論「1」,得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因為它只有一個約數。
6.綜合練習
(1)找一找,黑板上的這些數中,哪些是奇數?哪些是偶數?你發現了什麼?(一些數既是奇數又是合數,如9、21等;一些數既是偶數又是質數,如2)
師:既是偶數又是質數的只有2,其他偶數有可能是質數嗎?為什麼?同桌互相檢查一下,你找對了嗎?
(2)出示2~50的數,要求很快找出質數。
反饋時要求介紹一下你有什麼好方法。
(3)把下面各數寫成兩個質數的和。
6=()+()8=()+()
10=()+()12=()+()
師:這里的6、8、10、12都是什麼數?
生:是合數,也都是偶數。
師:能不能把這些數寫成兩個質數的和?學生在練習本上寫。
師:是不是所有不小於6的偶數都能寫成兩個質數的和?這是一種猜想,要證明它可不容易,這就是世界有名的難題「哥德巴赫猜想」,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去查閱有關資料。
評析:這是一節比較抽象的概念課,其最大的特點是教師能遵循學生概念學習的特點展開整個教學過程。上課一開始就緊緊抓住「約數」這一已有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找一找表示自己學號的數的約數,通過觀察、分類,揭示質數、合數的概念。再通過進一步的觀察、討論,並用自己的語言來說一說什麼是質數、合數,初步建立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全體學生舉例,進行判斷,從而檢驗並鞏固了所學的概念。綜合練習的組織,在及時鞏固運用新知識的同時,溝通了與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明確了奇數、偶數、質數、合數間的區別和聯系,使概念系統化。
除此之外,這節課還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教師能真心誠意地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發揚教學民主,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在自主探索中獲取新知,體驗成功。二是注意就地取材,充實教學內容,使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貼近學生生活。三是能以知識學習為載體,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敢於創新的

『玖』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的內容簡介

書中選編的教學案例,內容具體詳實,形式豐富多樣,指導性、實用性、可讀性強,內對新課程實容驗區的教師和即將進行新課程實驗的教師都有指導和幫助作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只是對新課程教學設計的闡釋和新課程教學實踐的描述,書中提供的教學設計案例只是範例,不應作為教學設計的唯一依據,也不能作為解決教學設計問題的靈丹妙葯。教師應在教學 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創造性,設計出適合學生情況的富有個性化的教學活動。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學片段評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