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小學教師如何組織教學目標

小學教師如何組織教學目標

發布時間:2021-03-01 07:57:39

『壹』 小學課任教師課堂上是如何組織教學的

小學教師應該怎樣組織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要組織好課堂教學,教師必須關注每一位學生,運用一定的組織藝術,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他們的情感,使其在愉快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去。這里介紹幾種最有效的組織教學的方法,與各位小學老師共勉。
一、目光吸引法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學生通過教師的目光窺見教師的心境,從中引起的相關的心裡效應,產生或親近或疏遠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緒,進而形成這樣或那樣的師生關系,影響教學效果。經驗豐富的教師的「眼睛會說話」,他們善於運用目光為教學服務。如開始上課時,教師用親切的目光注視全體學生,可以安定學生的情緒,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其愉快地投入學習。
二、情感交融法
表情是師生溝通情感,交流思想,建立聯系的過程。教師的表情是傳遞信息,表路情感的重要手段。學生時時從教師的表情中獲取信息,以確定出自己的反應。為了通過表情更加有效的吸引學生,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教師上課時,表情要自然。具體來看,一要讓自己的內心活動與外在表情相一致,使學生感受到教師表裡如一的真實形象;二要充滿自信,對學生充滿愛和希望,使學生愛受到鼓舞和激勵;三要親切、溫和,並講究分寸,使學生與教師產生心的共鳴,情的交融。
三、興趣激勵法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裡特徵,是人行為的有力動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是組織教學的積極手段。小學生不可能40分鍾對某一事物始終保持高度注意,我們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調節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教《認識第幾》時,

我拋開教材中靜止的畫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全班學生一起來參與活動,學生興趣很濃。先讓學生准備好,我說「第一排」那麼,第一排的學生就迅速地站起來。再說第幾排的時候,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把「第」字拖長聲),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戲中充分體會第幾的概念,輕松掌握所學的知識。

我我

總之,組織教學法的方法多種多樣的,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內容及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採用不同方法因勢利導地組織好課堂教學,保證課堂教學計劃順利完成,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貳』 教師如何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

一個優秀的教師從來不需要維持課堂秩序一些教師能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但講課時卻收不到滿意的效果。究其原因,在於教師未掌握系統的運行和控制規律,不善於隨機應變地採取調控措施。教師應如何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地調控呢? 首先,教師要善於從多渠道獲取反饋信息。教學過程的可控程度,常取決於信息的交流暢通程度,特別是取決於反饋作用。所以教師要善於充分利用各種反饋方法,隨時收集從各個渠道來的反饋信息,才能針對信息進行有效地調控。 其次,要及時從多方面調控課堂教學。教師從反饋的信息中,發現教學現狀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從多方面進行及時、全面、有效地調控。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控制:①控制環境,主要控制師生雙方情緒。②控制知識,教師傳遞知識信息要注意知識的數量、難度及傳輸速度是否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接受能力。③控制思維。思維調控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的思維處於最佳積極狀態,保持連續性與及時性。 第三,要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 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不斷解剖自己,及時找出知識與學習方法上的缺陷,及時修正自己,使自我組織活動有效展開,自我適應、自我調控能力增強。 總之,調控的目標是:一個優秀的教師從來不需要維持課堂秩序。 教師控制學生注意力的六種方法: 方法一:教師可運用多種音量的技巧捕捉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講到關鍵句子和短語時提高音量或降低音量,通常能達到更佳的效果——「高聲私語」能使言語更傳神,還可運用感嘆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重點。 方法二:運用短暫的沉默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沉默是教師最有力的工具之一,這能引起學生注意所學內容,激發思維。比如,講完一課的重點後停一下,然後,再輕聲細語地重復一遍,或向全班提出問題後,有意地停頓,暫不要求誰來回答,只需考慮。 方法三:教師講到主要詞語或句子時運用高音以避免學生精力分散,運用這一技巧淹沒學生的吵鬧聲。如果學生是竊竊私語,這辦法效果更好。 方法四:用微笑的面容、用愛撫的眼神、用柔和的聲音,增強親和力,使教師的言行似涓涓清泉,注入學生的心田。 方法五:在邏輯上與講課的內容保持一致。運用幽默、笑話等寓於講課之中。方法六:發現精力分散的學生,上前用手愛撫,用手勢制止,用眼神制止等行為示意讓學生集中精力,認真聽講。 課堂教學中的四個控制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調節課堂中出現的「離軌」行為,使課堂教學保持在實現教學目標的正確方向上。 1、練習的控制。控制練習的范圍應限於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中,並考慮這些練習與該單元的關系;練習的難易應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過難或過易都不能激發學生興趣。練習速度應考慮規定單位時間完成的練習量。 2、教學反饋信息的控制。首先,教師要把握正確的教學反饋信息。其次,反饋信息必須是簡潔的,應體現出科學性。再次,反饋要及時,只有及時才能強化學生正確的認識。 3、教師的自我控制。教師在講授的同時,必須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來捕捉學生反饋的信息,以隨時修正講授速度及方式。因此,課堂教學應要求教師板書科學、舉例生動、表述精要、作圖清晰,切忌隨心所欲、海闊天空。4、紀律的控制。課堂紀律直接影響教師和學生兩個系統對教學信息的輸出、接收和反饋。因此,課堂紀律必須由師生共同努力來管理,無論從個人或集體意義上說,師生間的熱情和融洽的關系是建立在良好紀律的基礎上。整個教學控制系統中,師生間信息交流頻繁,就能使系統維持穩定,整個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就越能保證。切忌大面積的訓斥,大面積懲罰(罰站、哄離教室),切忌教師面對學生「離軌」行為無奈而棄之課堂,切忌動不動找班主任匯報,交班主任處理,越這樣,日久天長,越降低授課威信,影響調控機能,失去管理尊嚴。 教師的課堂教學心理與教學效果 教師的課堂教學心理狀態和情緒,直接影響其教學效果。那麼,教師應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專心致志地進行課堂教學呢? 教師的心理素質與教學效果有密切關系。教師心理狀態穩定,情緒高昂,自然能吸引和感染學生,使之亢奮,進入學習最佳狀態,能夠聚精會神,積極思考,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鍛煉意志,增強自製力。要知道,征服學生最有力的武器不是師道尊嚴,而是教師高雅的氣質,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講課藝術。只要教師具有心理優勢,臨變不亂。就能夠採用各種靈活有效的方法化解不利因素,巧妙地駕馭課堂,創造理想的課堂氣氛。養成課前「靜一會」的習慣。安神靜心,醞釀情緒,默想教學要點,步驟等,是進入良好的教學境界的必要條件。有些老師對此不大在意,臨上課了,才匆忙拿教案,上課後情緒久久安定不下來,這是一種鬆散疲踏的精神狀態,所以不能把「預備上課」視為細微小節,應把它當作一堂課的有機組成部分。 對講好課要充滿信心、充滿自信。認真扎實的課前准備,是講好課的基礎。對於備課,不僅應從狹義方面(全面把握教材,熟悉了解學生,選擇適當方法,然後寫成教案)理解,而且也應從廣義方面(教師平時多方面的學習探索,如科學文化知識的積累,教學規律和方法探索,語言表達的鍛煉等)理解。課堂上的思若泉涌,揮灑自如,是與平時的知識積累和對教學規律,方法的執著探求緊密聯系的。如果在這些方面都做出了艱苦的勞動,並且頗有收獲,就可信心十足地走上講台,以展風采。 怎樣才能優化教學過程 成功教學的起點應該是學生成功教學的充分條件有三個,即以學生為起點,以學生參與為基礎,以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良好人格為目標。 一、以學生為起點課堂教學究竟以什麼為起點?傳統教學主張以課本為起點,成功教育以學生為起點,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教學本身是以學生為對象的,是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即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教師對學生的起點了解得愈清楚,教學也就愈切合學生的需要。 (一)以學生的知識水平為起點 成功有效的教學,首先要了解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並使教學內容和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和認知發展水平相一致。教學內容若低於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或與學生原有的經驗相同,學生將感到過於簡單而索然無味.如果教學內容超過學生的認知發展能力,或與學生原有基礎全然無關,跳起來也摘不到果子,學生將感到疑惑太多而無法學習,所以教師要注意做好相關知識的鋪墊,減小難度。(二)以學生的學習特點為起點 學生的學習特點是不一樣的。有些學生善於用聽覺來獲取知識,有較好的聽覺記憶力,聽課能留下深刻印象,可以稱為「聽覺型」;有些學生則善於在動手過程中獲取和理解知識,有較強的運動記憶能力,需要動手或一經動手便能很快地掌握和理解,可以稱為「動作型」;有些學生雖沒有上述某一方面的明顯優勢,但能調動各種感官,採用多種方式去獲取新知識,可稱為「綜合型」。以上是以知覺類型來分。如果按思維類型來分,有的是「沖動型」,有的是「沉思型」,有的是「獨立型」,有的是「依賴型」,還有的屬「分析型」和「綜合型」。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切實了解學生的知覺類型、思維類型,並以此為特點,開展教學,才能使教學真正有效。 (三)以學生原有的興趣為起點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佳的內在動機。興趣是環境與文化的產物,興趣既是學習的原因、動力,又是學習的結果 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就要以學生原有興趣為起點,把學生已獲得的興趣,作為建立新興趣的基礎,找出這些知識和學生有興趣的知識領域之間的聯系,是成功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工作。二、以學生參與為基礎 任何一種有效的成功的教學都必須有學生參與。有一種習慣說法,認為學生是教師教會的,這是一種典型的教師中心論。應該說只有教師的教是教不會的,還得要學生主動地學,如果學生不學,教師教得再好也是枉然。教學的成敗歸根結底要看學生自身的努力,所有教學效果,都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的。那麼怎樣使學生始終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兩種關系:一種是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一種是教師和知識的關系。 三、以學生獲得知識、獲得智慧與獲得良好人格為目的 傳統教學是以學生獲得知識為唯一目的,採用灌輸、強制方式傳授知識,現代教學強調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獲得良好的人格已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所謂教書育人,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常用的五種教學模式 (一)傳遞——接受式 它主要用於系統知識技能的傳授。基本程序: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運用——檢查。這種模式的特點是:能使學生比較迅速有效地在單位時間內掌握較多的信息,突出地體現了教師直接控制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使其主動從原有知識結構中提取最有聯系的舊知識來「固定」或「同化」新知識。 (二)自學——輔導式 其基本程序為:自學——討論交流——啟發指導——練習總結。這種模式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有利於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師只起解惑,釋疑的作用,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輔導。(三)引導——發現式 其基本程序是:問題——假設——驗證——總結提高。這種模式最主要的功能在於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如怎樣發現問題,怎樣加工信息,對提出的假設如何推理驗證等。其局限性是較適用於數學、科學學科,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儲備,學會怎樣才能從強烈的問題意識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四)情境——陶冶式 其基本步驟是:創設情境——參與各類活動——總結轉化。這一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對學生進行個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養,較適用於外語課、語文課、課外各種文藝興趣小組和社會實踐活動。 (五)示範——模仿式 它多用於以訓練行為技能為目的的教學,通過這種模式所掌握的一些基本行為技能,如讀、寫、算以及各種運動技能,對人的一生都是十分有用的。它包括:定向——參與性練習——自主練習——遷移四個基本程序。 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模式遠遠不止這幾種,且每種模式都可以有許多變式,各種教學模式並不是和各個具體教學單位時間(課時)一一對應的,有時一個課題的教學過程往往需要好幾種教學模式綜合運用來完成,而有時一種教學模式又需要通過若干次具體教學活動才能完成。因此,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選擇教學模式的基本原則。 如何優化教學過程 就教學全過程來講,應設計一個科學的教學結構、掌握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應達到的高度。教學過程優化的意思,就是按照教學的規律和原則要求來制定和選擇一個最好的教學方案,用盡可能少的教學時間,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要求教師有熟練駕馭教材的能力,而不能讓教材束縛教師。教師無權隨意增刪教學內容,但有權處理教材。教材處理的含義,不外乎就是,前後移動,引起過渡,適當換倒,突出結論等。所以教材處理得如何,反映出一個教師業務素質的高低。同一節教材,有的教師只能按教材羅列的順序去塞給學生,而有的卻經過動腦筋重新安排調整,使人聽後感到有創新,有發展。教學過程要體現出對教材能融會貫通,能注意知識的結構和規律,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課內、課外同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能體現出教師知識淵博,能開拓學生知識視野。教學過程要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符合知識結構特點,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知識水平。既要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又要和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相結合;既重視「結論」的教學,更要重視「過程」的教學(所謂過程即分析總結的思路,解決問題的策略。) 優化教學過程還要注意節奏要緊湊,過渡要自然,方法要靈活,氣氛要活潑,時間分配要合理,有講有練,有鞏固檢測的時間。

『叄』 小學教師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應主要圍繞三個基本問題展開: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正確評價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是由目標設計、達成目標的諸要素的分析與設計、教學效果的評價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所以,要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必須圍繞以上三個基本問題展開。 一、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二、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 (一) 分析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1.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 2.學習者背景知識的分析 3.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二)組織教學內容 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並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選擇教學方法三、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 教學設計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一位教師在「統計」一課的設計中,做了如下的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肆』 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教學目標如何著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考倆門: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小學綜合素質:一、考試目標
主要考查申請教師資格人員的下列知識、能力和素養:
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
4.具有閱讀理解、語言表達、邏輯推理、信息處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職業理念
1.教育觀
理解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學校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依據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評判教育現象。
2.學生觀
理解「人的多面發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為本」的涵義,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到以學生的多面發展為本。
運用「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性別、民族、地域、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視學生。
設計或選擇豐富多樣、適當的教育教學活動方式,因材施教,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3.教師觀
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和手段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理解教師職業的責任與價值,具有從事教育工作的熱情與決心。
(二)教育法律法規
1.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
了解國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
了解《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相關內容。
2.教師權利和義務
理解教師的權利和義務,熟悉國家有關教育法律法規所規范的教師教育行為,依法從教。
依據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分析評價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
3.學生權利保護
了解有關學生權利保護的教育法規,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
依據國家教育法律法規,分析評價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學生權利保護等實際問題。
(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1.教師職業道德
了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掌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尊重法律及社會接受的行為准則。
理解《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的文件精神。
分析評價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的道德規范問題。
2.教師職業行為
了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要求。
理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主要內容,在教育活動中運用行為規范恰當地處理與學生、學生家長、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關系。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依據教師職業行為規范,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四)文化素養
了解中外科技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學常識,熟悉常見的科普讀物。
了解一定的文學知識和文化常識。
了解中外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藝術鑒賞知識。
了解藝術鑒賞的一般規律,並能有效地運用於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一、考試目標
1.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論、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能夠針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學生指導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身心發展、思想品德發展、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有針對性地設計並實施小學教育的有關活動。
3.管理班級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班級管理、班隊活動組織,以及與學生、家長、社區等溝通的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設計和組織班級管理活動。
4.學科知識和運用能力。具有小學有關學科、學科課程標准、學科知識整合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開展學科教學活動。
5.教學設計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學習需求分析、學習內容選擇、小學教案設計、小學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完成指定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
6.教學實施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和開展教學活動。
7.教學評價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主要涵蓋教育知識與應用、教學知識與能力兩大板塊。前者包括教育基礎、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後者包括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能力要求分為了解、理解或掌握、運用三個層次。具體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如下:
(一)教育基礎
1.了解我國小學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2.了解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3.了解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
4.了解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知識。
6.理解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7.掌握小學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知識。
9.能夠運用相關知識對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
(二)學生指導
1.了解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點。
2.了解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習興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
4.了解小學生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的相關知識。
5.掌握指導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學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輔導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夠根據小學生學習規律和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
8.能夠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輔導工作,促進小學生多面、協調發展。
(三)班級管理
1.了解小學班級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學班主任的基本職責。
3.了解小學班隊活動的基本類型。
4.了解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知識。
5. 掌握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
6.掌握組織小學班級活動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7.能夠針對班級實際和小學生特點,分析班級日常管理中的現象和問題。
8.能夠整合各種教育資源,組織有效的班隊活動,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伍』 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如何確定

教學目標是備課和上課首先要明確的問題,它決定著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起著教學導向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落實教學目標?我個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地方去做:
一. 確定教學目標
首先緊扣大綱和教材制定目標。大綱和教材是確定教學目標的基本依據。因些必須認真學習教學大綱,依據教學大綱,深入研究教材,准確把握知識系統和每單元的教學任務,制定出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圍繞學習內容,全面化理解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辦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各項目與具體學習內容有機的整合,這既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同時也是課堂教學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保證。
其次把握尺度。學生現有的水平是教師進行教學的起點,對於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學生的個性差異也不能忽視。因此,在制定目標時,應准確把握教學要求的尺度,從實際出發,制定出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的教學目標,既不能加重學生學習負擔,違背教學中的量力性原則,又不能降低教學要求。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實施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確定了合理的教學目標後,在實施的過程中,就必須講究方法。
(一)出示目標。 出示目標是目標教學的一個基本環節。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亮標方法,能正確進行學習導向,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向既定目標挺進。亮目標可採用以下方法:
1. 直接了當 通過教師簡單的談話直接了當地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人人明白本堂課要學什麼,達到什麼要求。
2. 分步出示 鑒於學生對目標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通過分步到位有層次展示目標,並對出示的第幾個具體目標作必需的解釋。
3. 畫龍點睛 在教學基本結束進行課堂小結時,引導學生發現知識規律,出示學習目標。
(二)合理駕御課堂教學
教學目標能否真正落實,還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觀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裡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把握促使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亮點和切入點。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1、學會傾聽 ,即時應答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沒有想到的「可能」,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 這時教師要善於傾聽,善於發現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問題,通過課中捕捉學生的信息,處理信息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輕松地解決課中出現的各種可能。例如我在教學認識整時,小朋友已經有了看時間的經驗了,很多學生能讀出整時,這時就可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呢?能告訴大家嗎?」假如學生讀出了鍾面時間,由於超越了老師預想,而被一句「是嗎?你真聰明!」的話巧妙擱置,那課堂教學的生成價值也就截然不同。教師要學會傾聽,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學生身上,要學會及時作出合適的應答(包括評價、追問、啟發、判斷、組織等)通過多向交往作用,推進教學進程。
2、學會整合,順勢調整
在交流互動、動態生成的教學過程中,來自學生的信息大多處於原生狀態,往往是零星的、模糊的,這就需要老師自始至終研究學生,「選擇」學生的創新信息,加以匯集、豐富,形成更為綜合、完善的新認識,並引出新的開放性問題,引領學生把教學過程向更高水平推進。如教學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時,教師採用先讓學生仔細觀察量角器,通過觀察,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發現和疑問「為什麼會有內外圈?為什麼有這么多的刻度?量角器是怎麼造出來的?量角器為什麼是半圓的?量角器是怎麼量角的?90°為什麼只出現一次?」這些問題中我重點選擇了最後一個問題展開教學先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到90°的角,再引導學生發現半圈的度數是180°,順勢解答了第三個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去發現1°,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讀出各種角的度數,在讀數過程中利用學生的爭議來學習內圈和外圈,確定測量方法,最後放手讓學生自主測量,歸納方法。教學中有效的選擇了學生生成的問題,同時加以整合提煉。
3、學會等待,彈性控制
生成需要空間,空間是生成的前提條件。生成需要時間,時間是生成的必要條件。彈性控制就是為了在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留有時間和空間,充分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在等待中,把握節奏,當教師的時間掌握與學生的整體思維速度吻合時,學生的生成達到教師的預設要求。例如在課件出示統計表,參加語文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學生計算的方法算出總人數:8+9=17(人)而用數數的方法算出總人數是14人。為什麼算出的總人數比實際人數多出了3人呢?我便以此為契機,生成探究性問題: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研究研究,學生一開始很迷惑,討論了一會兒後,學生就有了許多精彩的看法,從探究中學會了利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落實目標

『陸』 如何在小學數學備課中確定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追問與思考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是為了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是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很強的活動,教學的落腳點要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展智力。可以說,有效是教學的生命:學生學到什麼?這是任何教學改革都必須認真追問和考慮的問題。什麼是有效教學?或者說什麼樣的教學策略是有效的?課前的教學設計即備課設計是關鍵。我們認為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採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通過學生積極參與高效率的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增長能力,最大限度的達成三維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師在備課預設時,如何能將生活事情具體形象性、隨意性與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嚴謹性有機地統一起來,既要防止教學內涵的流失,又要不失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興趣,這是一線教師極為關注的問題。然而一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諸多的操作材料,學生卻是為操作而操作,教學活動游離於教學目標之外。真正富於探索意義的有效學習效果甚微,從而使課堂教學缺少實效性,出面這樣的原因或許是多方面的,關鍵在於教師在進行備課時如何定準教學目標,對此結合教學實踐,我們進行了反思,以便和同行們共勉!只有教學目標定好位,下一步的設計才能順心應手。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通過對教學目標(預設目標和非預設目標)的把握與調控,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我們既要關注預設目標,也要關注生成目標,課改的重心應落實到「非預設生成」這一目標。一旦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的時候,課堂上很多事情是教師無法預料的,作為教師,必須樹立這種意識。一、備課時要有效把握預設目標。在教學設計與組織中,教學目標可以說是特定教學內容核心價值的演繹。確立預設的目標,要看學生,看教材,看標准,但不能機械的去套用三維目標,三維目標不是三維分立,而是三維統一。應該結合一節課的具體內容,以探索性,體現性,過程性的目標為線,然後將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效的滲透在其中。在此過程、方法(比如,對數學的思考、探索、親自體驗、實踐等)是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我們不能簡單籠統的說,要培養什麼樣的價值觀,因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收獲。而且,能力目標、情感態度目標,不是某一節課就可實現的,需要在每一節課中有機的滲透。二、備課時應准確表述預設目標然而關於教學的目標定位,很多老師在構建教案時,往往重過程設計而輕教材分析,更忽視對教材整體分析。後果是對教材把握不準確影響目標界定的精確性,進而影響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這是一種「得不償失」的作法。只有對教材、學生策略全面系統的思考,才能真正把握教學內容的核心價值。在對教材目標定位之後,怎樣做精確的落實也是比較關鍵的,與過程相比有些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往往比較草率,缺乏思考。為定目標而定目標,忽視對教學目標精確的定位和落實。參看某些教案,我們發現不少教學內容表述空泛化、目標應用普適化、文字描述缺乏邏輯性。這樣,教材所傳遞的信息涵義不精確,無疑影響到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一位新教師在教學二年級上冊「長度單位」第一課時—統一長度單位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①小組合作用不同實物測量不同物體的長度;②通過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③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合作與探究的樂趣。精看上述三條目標、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一應俱全,但仔細推敲,就會發現不少問題。首先,目標①包括了兩層含義,學生一方面要用不同實物進行測量,而不同實物又要去測量不同物體的長度,其實本節課的難點就是讓學生感知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應讓學生感知用不同物體測量同一物體其結果的不統一,從而體悟到統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標②、③表述的語言籠統,針對性不強,尤其是目標③那是任一數學活動都應遵循的原則。由於目標設立不確定,接下來組織教學活動也出現了方向性偏離。活動最終也沒讓學生意識到:這節課為什麼要用這么多工具來測量多種物體長度?顯然,教學目標模糊,教學難點認識不到位是造成本節課教學失控,缺乏實效性的根本原因。如果,對定位的表述精確,能使目標落實的針對性強,可以避免教學教過程的游離。例如:一位老師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小貓吃魚》時,制定教學目標:1、通過「小貓吃魚」這一有趣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減法含義,感知數學計算與生活的聯系。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針對這兩條目標,教師創設「小貓吃魚」的教學情況,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先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小貓吃魚」的故事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完成了目標2,任務故事講完了,根據每幅圖,讓學生提出感興趣的數學問題,重點問題落在「盤子里有3條魚,小貓吃了3條還剩幾條?」學生知道算式3-3=0,接著教師又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寫得數是「0」的算式,以及生活中遇到的減法問題,使得學生理解減法的意義。教師對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教學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時間能力,學生不僅進一步理解和體會了減法的含義,更切實地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三、利用備課教學中應隨機確立「非預設目標」,把握課堂「航向」,這實際上在進行二次備課。新的《標准》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要使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就必須關注「動態生成性」這個目標,為了便於說明,不妨將「動態生成」稱為「非預設生成」,所謂「非預設生成」可以理解課堂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預設性、計劃性、規定性,在師生互動中,突破預的巢臼,學生提供的材料,學習的思維成果,學生實踐操作獲得的結果或結論等等,在教師的預實之外而又有意義的學習生成。從「預設」到「生成與構建」,實現教學理念上的超越,「非預設生成」的課堂追求教學的真實、自然、敢於暴露意外的情況,再現師生「原汁原味」的教學情境,它展現了真實性。教師理應切實提高自己的真功夫,找准動態生成的生長點,抓住課堂教學中的「非預設生成」的因素,對生成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提煉,從而有效的利用,使之成為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催化劑,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生成」成為順應時代要求的「望遠鏡」。總之,教學設計是如何提高數學課堂課堂的有效性的關鍵,也是當前也是今後急需研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它需要我們一線教師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學習新理念,研究新的教法,從而教學時回歸「生態」課堂,進一步在實踐中探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備課設計的策略,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柒』 小學語文如何進行組織教學

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我校認真落實市教委關於實施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意見,積級組織語文教師學習文件精神,以「倡簡、務本、求實、有度」為教改重點,以「教學有價值、教學有效果、教學有效率、教學有魅力」,為有效教學的四條標准,努力尋找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的新途徑。

一、抓精心備課,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認真組織語文教師開展集體備課。實行「個人自備、集體議課、專人整理、上課聽課、反思修改」的備課方案,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提高備課的有效性:(一)強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考慮,以更好地實現課程的總體目標。(二)突出教學資源的開發。首先是教材資源。抓住教材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其次是生活資源。緊扣教材與生活的聯系,把學生帶進生活之中;第三是網路資源。搜集可以利用的網路資源並精選一部分,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 (三)注重教學問題的生成。在備課中考慮問題的生成,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學習活動,預測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把提問題的權利還給每一位學生。真心做到了「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四)精心設計訓練。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作業練習,在「新」、「趣」、「實」上功夫。

二、抓扎實訓練,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實際,靈活的對教材進行增刪調整,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與教材、教師、學生進行平等對話的主角;還要根據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選擇靈活的教學方式,設計富有情趣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全面的語文實踐,即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興趣的培養。
(一)識字教學。
增強對漢字規律的科學認識,引導學生按規律有序歸納所學生字。讓學生給字找朋友,開展游戲識字,如漢字開花、漢字加減法、猜字謎、組織百字競賽等。識用結合,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體會漢字在語言表達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導學生在交流、評述、欣賞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閱讀教學。
教師可以課文的情感為主線,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通過各種方式的進入文本、思考、想像、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時完成對詞句的感悟和閱讀方法的學習。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從閱讀中尋找樂趣,享受學有所獲的快樂。
(三)口語交際。
教師可在課堂上創設模擬的生活情境,根據不同情況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游戲,提供不同的口語交際機會,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態度,學會規范說話、禮貌用語、耐心傾聽,從而逐步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習作教學。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以事情發展的線索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在取材時聯系生活世界,捕捉生活中的熱點和亮點,激活想像世界,喚起流淌心底的情感,堅持求真、求誠、循序漸進的原則,運用生動的文字表述情感,力求准確、具體、生動、形象。

三、抓文本閱讀,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閱讀文本在語文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質量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優劣。我們一方面強化讀的形式和內容訓練:

——朗讀:增強語感,加深體味;——默讀:提高讀速,思考推敲;
——精讀:深鑽細研,融會貫通; ——略讀:提綱挈領,觀其大略;
——跳讀:避輕就重,抓住要點;——批讀:圈點批註,品評褒貶。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師如何組織教學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